《飞夺泸定桥》

合集下载

飞夺泸定桥的小故事

飞夺泸定桥的小故事

飞夺泸定桥的小故事
一、背景介绍
飞夺泸定桥,又称泸定桥之战,发生于1935年5月,是红军长征途中的一场重要战役。

那时,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要躲避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另一方面要克服自然环境的严峻考验,为争取革命胜利艰苦奋战。

二、泸定桥的概况
泸定桥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横跨在大渡河上。

这座铁索桥在当时是我国西部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

桥长约300米,由13根铁链组成,两侧设有桥栏,桥面铺有木板。

三、飞夺泸定桥的经过
1.红军决定夺取泸定桥:为了突破国民党军队的防线,红军领导层决定夺取泸定桥,打通前往陕北的革命根据地。

2.红军强行军:红军官兵们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强行军近200公里,仅用两天时间就赶到了泸定桥。

3.激烈的战斗:红军兵分两路,一边作战,一边铺桥。

在战斗中,红军勇士们英勇顽强,不怕牺牲,与敌人展开激战。

4.胜利夺取泸定桥:经过艰苦努力,红军成功夺取了泸定桥,并迅速打通了前往陕北的道路。

四、飞夺泸定桥的意义
飞夺泸定桥战役的胜利,不仅彰显了红军英勇顽强、团结拼搏的精神风貌,而且对红军长征的胜利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场战役打破了国民党军队的封
锁,为红军主力的集结和后续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五、结语
飞夺泸定桥战役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的一段英勇传奇。

这场战役展示了红军官兵为革命事业英勇奋斗、敢于牺牲的精神风貌。

《飞夺泸定桥》课件

《飞夺泸定桥》课件
战士们作战之勇、夺桥之快,他 们置生死于不顾,奋勇杀敌。
39
英雄们听到党的号召,更加奋不顾身,都箭一 般地穿过熊熊大火,冲进城去,和城里的敌 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
“奋不顾身”的意思是: 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
“奋不顾身”的近义词: 舍生忘死 “奋不顾身”的反义词: 贪生怕死 红军战士奋不顾身的力量是: 听了党的号召,为了革命的胜利,为 了人民过上的幸福生活。
厘米,宽50厘米,厚40厘米。冰箱 分两层,上层为冷藏室,容积为90 升,有3块隔板;下层为冷冻室,容积 有100升,有4个大小不一的抽屉。
52
(2)写文具
我有一个长方形的铅笔盒,长20 厘米,宽8厘米,高5厘米。它分为 上下两层,第一层可以容纳5支笔。 第二层分为大小不一的两格,小格可 以放一块橡皮,大格可以放一把尺和 三支笔。
36
22、给第6节分层,用“/”
泸定桥离水面有数十米高,是由13根铁链
组成的。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底下并
排9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人走在上面摇
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似的。现在连木板也被
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向桥下一看,真叫
人心惊胆战,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
上游山峡里倾泻下来,冲到岩石上,溅起3米
战胜敌人的决心使他们忘 记了饥饿和疲劳。
17
8、“在漆黑的夜里,他们冒着雨,踩着 泥泞继续前进。” 从红色的词语中你感 受到什么?
我感受到红军战士的英勇无 畏,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不顾一切 恶劣的自然环境。
18
9、“红四团仍旧摸黑冒雨前进,终于在 29日清晨赶到了泸定桥,把增援的两个 旅的敌人抛在后面了。”
13
4、在赶到泸定桥的过程中,红军战士 遇到了哪些困难?

北师大版语文第七册《飞夺泸定桥》PPT课件2PPT、优质教学课件

北师大版语文第七册《飞夺泸定桥》PPT课件2PPT、优质教学课件
飞夺泸定桥
讲课人:卢有花
四年级上学期
背景简 介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来到大渡河边。5月25日红一
师第一团在安顺场顺利地强渡了大渡河,但是这里的水流太急, 不能架桥,渡口又只有几只小船,往返一次就需要几十分钟, 几万大军如果只靠这几只小船来渡河,要花费多少日子呀。70 多年前——1863年,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和他的四万士兵曾因 没有及时渡过大渡河,耽误了战机,而全军覆灭,成为千古恨 事。能否及时渡过大渡河,对红军是至关重要的。蒋介石扬言: 到了大渡河让红军过不去,做石达开第二。所以一桥系安危, 红军能否渡过大渡河,关系到红军能否北上抗日;关系到红军 的生死存亡;关系到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命运。为了迅速渡过河 去,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妄想把红军消灭在大渡河边的阴谋,必 须火速夺下泸定桥。
师生共同分析:由于水的比热容大,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相同的条 件下,水的温度变化比岩石与干泥土要小得多。因此,水对于气温的 变化有显著的影响,在同样的太阳照射条件下,干旱的内陆地区一天 之内的气温变化比较大,而湿润的沿海地区气温变化就不像内陆那样 显著。三峡水库建成后,因为库区里的水的比热大,夏天不容易升温 , 冬天也不容易降温,导致库区气温夏天将会比原来低一些,冬天气 温 将会比原来高一些。 师:请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水比热容较大的 这一 属性?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温度越高,比热容越大
B. 物体的质量越大,比热容越小
C. 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比热容越大 D. 物质的比热容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温度变化以及物体吸收 热
量的多少都无关。
三、小结 师:同学们在本节课中都有哪些收获? 生:讨论之后做知识小结。 师:本节课不仅仅要了解比热容的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同学 们 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四、布置作业

小学语文《飞夺泸定桥》教案

小学语文《飞夺泸定桥》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小学语文《飞夺泸定桥》教案学科领域:小学语文年级:五年级课时:2课时教材版本:人教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飞夺泸定桥的历史背景,理解红军的英勇顽强精神。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访问等方式,了解历史事件。

(3)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学会用语言描述历史场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红军的英勇顽强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学会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动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了解飞夺泸定桥的历史背景,感受红军的英勇顽强精神。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飞夺泸定桥历史背景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视频等手段,为学生营造真实的历史场景,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2.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 合作探讨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学会交流与分享。

4. 案例分析法:以飞夺泸定桥为例,分析红军的英勇顽强精神。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1)准备课文相关的历史资料、图片、视频等。

(2)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掌握生字词。

2. 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飞夺泸定桥的历史背景。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生字词学习:讲解生字词,让学生朗读并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案例分析:分析红军的英勇顽强精神,引导学生感受红军的英勇事迹。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3.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合作探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深入理解飞夺泸定桥的历史意义。

《飞夺泸定桥》课文教案

《飞夺泸定桥》课文教案

《飞夺泸定桥》课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历史事件,理解其历史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学会从多角度审视问题。

(3)学会通过查找资料、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

(2)培养学生勇敢、坚定、团结、奋进的品质。

(3)培养学生学会珍惜和平,明白和平来之不易,要共同努力维护和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历史事件,理解其历史意义。

难点:(1)理解课文中一些细节描述,如人物的心理活动、环境描写等。

(2)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从多角度审视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深入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历史事件。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细节描述。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指导。

4. 课堂练习:(1)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进行口语表达练习。

四、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拓展作业:(1)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深入了解飞夺泸定桥事件的历史背景。

(2)学生参观当地红色景点,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精神。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合作意识等。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质量,关注学生的理解程度和表达能力。

3. 拓展活动评价:评估学生在拓展作业中的表现,鼓励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

小学语文教案:《飞夺泸定桥》

小学语文教案:《飞夺泸定桥》

小学语文教案:《飞夺泸定桥》小学语文教案:《飞夺泸定桥》1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15个生字,正确读写下面词语:“湍急、高山峻岭、增援、妄想、诡计、击溃、心惊胆寒、红褐色、震耳欲聋、疯狂、政委、千钧一发、号召、奋不顾身、浩浩荡荡、狼狈、奔赴”等。

2、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文章的结构。

3、从中受到英雄主义的教育。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文章的结构。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叙述顺序.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学过《丰碑》、《草地夜行》,它们讲述的都是红军长征时发生的感人故事,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讲述的也是红军长征时发生的动人故事。

二、学习生字1、读准字音,生字组词。

2、说说生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3、说说对文中词语的理解。

三、初读课文,订正读音。

1、仍(réng)旧、倾(qīng)泻、号召(zhào)、奔赴(fù)、击溃(kùi)2、引导分段,初始自学提示学生默读:默读课文,想想红军为什么要夺取泸定桥,围绕“飞”和“夺”,讲了哪些内容?在书上批注。

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能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革命英雄主义的教育。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中国工农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飞夺泸定桥的英雄业绩,体会红军战士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入《飞夺泸定桥》一文记叙了中国工农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飞夺泸定桥的经过。

快速浏览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哪几部分内容?是按怎样的顺序叙述的?哪部分与“飞”有关?哪部分与“夺”有关。

二、新授(一)可以说这是一场红军与敌人斗智斗勇的战斗。

那么,红军的“智”、“勇”表现在哪些地方?他们遇到了哪些困难?边默读边画在书上。

(二)自学后交流。

(通过谈体会,有感情的朗读,评读的形式进行交流,在交流时可利用自己查阅的相关资料)教师点拨:尤其把课文中描写时间紧迫、路途艰险和泸定桥令人胆寒的部分找出来读一读,体会思想感情。

《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7篇

《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7篇

《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7篇在工作和生活中,少不了要写各种各样的文档,不论是写制度、写总结、写方案、写方案、写教案还是写其它的材料,能写出一篇好的文档,体现了一个人的文笔,也体现着一个人的力气,下面是我整理的《《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7篇》,快快拿去用吧!《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1一、教学要求:1、了解红*飞夺泸定桥的经过,学习红*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2、理清课文条理,学习按事情进展挨次记叙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1、理解红*是怎样抢时间、攻天险,夺下泸定桥的。

2、学习按事情进展挨次记叙的方法。

三、教学预备:多媒体设备及本课课件。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泸定桥是一座横跨在大渡河上的铁索桥,谁能介绍大渡河的状况?(多媒体显示湍急的水流撞击两岸高山峻岭图象,播放阵阵水流声。

)2、红*为了北上*,必需夺取被敌人占据的大渡河的唯一通道——泸定桥(画面切入泸定桥),可是敌人妄想阻挡我*北上*,他们想出了什么阴谋?我*如何粉碎这一阴谋?3、命令只要求“夺下泸定桥”,那课题为何要说“飞夺泸定桥”?(紧扣题眼飞和夺,显示:抢时间攻天险)(二)、学习第三段1、轻读三至五自然段,要求:围绕“抢时间”尝试提问。

2、显示:a、为何要与敌人抢时间?b、战士们是怎样克服重重困难把敌人抛在后面,在抢时间一战中取得成功的?3、提问:战士们遇到什么困难?怎样克服?这两部分内容可以用“虽然/但是”这组关联词语串联起来。

战士们的精神可歌可泣,谁来赞一赞他们?4、显示:虽然,但是。

他们啊!5、小结:战士们个个英勇,个个机灵,他们与敌人斗智斗勇,靠着英勇与机灵,在与敌人的援兵抢时间这一关键的一战中取得了成功。

(显示:英勇机灵)6、指导朗读:要求:读出战士们克服困难的决心,语气坚决。

(三)、学习第四段1、虽然两个旅的援兵被我*抛在后面,没能赶来支援防守泸定桥的两个团,但这两个团的敌人照旧疯狂地向红*喊叫:“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他们凭的是什么?2、指读第六节,思考。

《飞夺泸定桥》读后感7篇

《飞夺泸定桥》读后感7篇

《飞夺泸定桥》读后感7篇写读后感能够帮助我们将抽象的思考具体化,更易于分享,在写读后感时,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可以激励他人去阅读这本书,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飞夺泸定桥》读后感7篇,供大家参考。

《飞夺泸定桥》读后感篇1看了《飞夺泸定桥》后,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对红军战士的敬佩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飞夺泸定桥》讲的是红军战士占领泸定桥那一幕幕紧张激烈的情景:红军为了渡过大渡河,派出一支队伍抢先夺取泸定桥,这支队伍就是红一军团的红四团。

他们想了一个办法,使敌人中计,然后夺取泸定桥。

泸定桥是铁索桥,桥下是波涛汹涌的大渡河,两岸是悬崖绝壁,地势非常危险,而且红军要在29日早晨拿下泸定桥,所以22位英雄在洪亮的冲锋号声中,飞也似的向火光冲去,经过两个小时的激烈战斗,敌人终于被消灭了。

看完后,我那晶莹的泪花在我眼眶里打转,我从来不知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是有成千上万个红军战士用鲜血换来的!我们胸前佩带的红领巾是红军胜利的象征,我们要好好爱护红领巾,因为红领巾是他们的鲜血染红的,我们是中国人,是龙的传人,必须要懂得为啥要好好地爱护红领巾。

现在有些小朋友不当红领巾一回事。

有的根本不去洗它。

脏了、臭了就仍掉再买一条,好象一条红领巾的价值就只有五毛钱、一元钱,还有的用红领巾当武器使用,你们在与朋友玩耍嬉戏是,有没有听到红领巾在无声地哭泣!希望所有的学生们都要爱护、珍惜红领巾,这也算是一种好学生的行为吧!我们现在不愁吃、不愁穿,有时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向长辈们发脾气,还因为挑食,怪饭菜不好吃,你们知不知道,那个时侯是连饭都吃不上,好些老百姓都是因为饥饿而死去了。

看别的小朋友有一样好玩、好看的东西,就嚷着要父母买,他们不买,就大哭大闹,你们知道吗?那时侯的老百姓连基本的生活都维持不了,更别说什么东西了,衣服破了,缝一缝。

寒冷的冬天连棉被都没有,只有用茅草来盖一盖。

有些红军,为了我们,牺牲了自己的性命,还弄得妻离子散,这是任何人都不想看到的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意:感受、学习红军战士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知识:会读会写本课生字,理解积累本课重点词语。

能力:结合课文的主要内容,说说课文表现了红军战士的什么精神,初步学习总结中心思想。

重点:抓住红军战士飞夺泸定桥的言行,让学生体会他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大智大勇的革命精神。

难点:通过对课文主要内容的理解,对人物言行的语句品味,来领会中心。

突破口:红军赶到泸定桥,夺下泸定桥时,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表现?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揭示课题
在1935年的中国大地上,发生了举世闻名的长征。

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一篇长征中的故事。

二、读通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读通课文。

2、交流朗读。

3、出示“泸定桥”,泸定桥是一座怎样的桥呢?看插图。

4、课文是怎样写“泸定桥”的,用[ ]括出自由朗读,并说说泸定桥的情况。

交流出示句子。

①桥险——泸定桥离水面有几十丈高,是由十三根铁链组成的。

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底下并排九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人走在上面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一样。

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

齐读,读出桥险的语气。

②重要性——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

齐读,读出泸定桥的重要性。

5、理清文章脉络
①师:红军为了北上抗日,必须飞快地赶到泸定桥,夺下泸定桥。

②快读,找到哪几节写了“飞”,哪几节写了“夺”。

出示:17、飞夺泸定桥
╱╲
赶到夺下
交流:2-5 6-8
6、按事序分段。

三、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词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