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选址分析
星巴克选址要求

星巴克选址要求
星巴克基本信息
业态:餐饮:咖啡茶艺;
主要网点:大、中城市
拓展区域:星巴克(Starbucks)未来将继续拓展华南地区。
开店计划:星巴克(Starbucks)计划2015年前在中国拥有1500家店面。
店铺总数:全国800多家全球5689家
开店方式:直营,加盟
星巴克选址要求
首选物业:商业综合体,购物中心,商业街,写字楼底商及配套商业
物业使用:租赁,合作
需求面积:200-500平米;
合同期限:5-10年
选址标准:
星巴克(Starbucks)主体建筑要求:
1、楼板承重:350千克/平方米。
2、给排水/排油/排污/烟道:给排水。
3、供配电负荷:100千瓦。
商圈选址:
1、易接近性:即良好的交通状况,选址应考虑客人来去的方便。
2、可视性:必须有良好的可视性,检查任何对单店标记和其它可视物形成障碍的因素,保证各方面的行人和车辆能清楚看见招牌及店面。
3、楼层:最好是临街一层或一、二层,有足够的营业面积,比较规整,层高3米左右。
4、外观:外观应有空调室外机位置和广告招牌位置。
5、城市的中心商务区,接近写字楼附近。
星巴克选址

星巴克的选址策略——第三生活空间一、案例背景“星巴克”是100多年前美国一个家喻户晓的小说的主人公,20世纪70年代,3个美国人把它变成一家咖啡店的招牌来推广美国精神,自那以后,一杯一杯的星巴克咖啡使整个世界为之着迷。
星巴克的成功并不在于其咖啡品质的优异,轻松、温馨气氛的感染才是星巴克制胜不二的法宝。
因为“星巴克”咖啡馆所渲染的氛围是一种崇尚知识,尊重人本位,带有一点“小资”情调的文化。
在“星巴克”咖啡馆里,强调的不再是咖啡,而是文化和知识。
“星巴克”文化实际上是围绕人和知识这两个主题下功夫的文化,这种文化的核心,是利用尽量舒适的环境帮助人拓宽知识和能力层面,挖掘人在知识上的最大价值。
二、星巴克在中国星巴克自1999年星巴克登陆北京后,目前在中国的分店数量已超过600家,且有持续增长的势头。
一个从美国西雅图发家的咖啡店利用不到10年的时间便在中国大部分一线城市开有门店,这样的开店速度让其他咖啡店难以匹敌。
之所以能够如此,除了星巴克刻意宣传的企业理念和咖啡文化,正确的选址策略成为其迅速扩张的保障。
咖啡店的经营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选址是否合理。
在哪里开店,开什么样的店直接影响经营业绩。
格林兰咖啡创始人王朝龙先生曾经为星巴克开创了咖啡连锁经营的传奇,带动了中国市场对咖啡事业的特别关注。
从2001年接手星巴克到2006年离开,王朝龙在北京美大星巴克咖啡有限公司从首席财务官一直做到总裁,全面负责星巴克在北京、天津的拓展事宜。
在他看来,合适的店铺是投资经营咖啡店获取成功的必要条件。
咖啡店在选址过程中会遵循哪些规律?不同类型的咖啡店在选址策略上有哪些不同?通过王朝龙的阐述,记者力求为投资者和开发商们呈现出咖啡店在选址过程中的核心诉求。
在旅游景点、高档住宅小区、写字楼、大商场或饭店的一隅,目前大都能发现咖啡店的身影。
为何咖啡店通常会选择在这些地方开设店铺?“有无喝咖啡的消费人群成为咖啡店在选址过程中的唯一指标,在遵循这个指标的基础之上才会衍生出选址的各种参考条件。
星巴克选址分析报告

星巴克选址分析报告星巴克是全球范围内的知名咖啡品牌,其门店的选址对于品牌的扩张和市场优势的建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针对星巴克选址分析报告,本文将从市场分析、商圈分析、竞争分析、人口分析等角度进行分析。
一、市场分析市场是评价一个品牌健康程度的关键因素之一。
首先,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品牌应该进入哪些市场。
其次,根据市场竞争,确定市场的规模和增长趋势,以及看重的细分市场和具体的消费者群体。
最后就是寻找合适的选址,以扩大市场份额。
从市场分析的角度来看,星巴克的主要市场是全球主要大城市,例如纽约、伦敦、东京和上海等。
而在未来,星巴克将会把目光放在一些小城市,以满足不同地区的消费需求。
二、商圈分析商圈是门店选址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商圈是城市中基于商业活动和消费行为形成的一个特定区域。
商圈分析主要从人口、交通、产业等方面进行考虑,选择人口活跃、发展潜力大、消费意愿强的区域。
同时,考虑到周边环境和商圈内的竞争情况,以及同行业其他品牌的分布情况,如其密度、类型等。
通过商圈分析,星巴克可以得出最适合其门店的位置。
三、竞争分析在选择店面位置时,除了市场和商圈分析外,竞争分析也是非常重要的。
竞争分析需要找出所有潜在的竞争对手,并了解他们的规模、品牌、产品、营销策略等。
但是,竞争不应该成为限制品牌发展的障碍,只有当品牌通过分析和策略成功地水平竞争者,才能在市场上获得优势和成长。
四、人口分析人口分析包括人口密度、消费者群体、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等因素。
这些因素对门店选址和市场细分非常重要,门店需要:- 选择密集人口区域,以保证充分的流量- 理解不同细分市场的消费群体- 应对消费者对价格也有较高关注度的市场- 选择目标消费者最匹配的位置。
总体来看,星巴克的品牌在全球各大城市中都占有一席之地,其店面的选址密切关系到品牌在市场的竞争优势和客户忠诚度。
因此,在门店选址、市场竞争分析等方面的工作是必须认真做好的,以保证品牌的持续发展。
星巴克选址6大黄金法则,小店也可以借鉴

星巴克选址6大黄金法则,小店也可以借鉴各位路过的老板,在你有了好的货源打算开店的时候,是否也为店铺选址头疼过呢?好的地段租金贵,忙活一年钱都给了房东,租个便宜的位置吧又太偏,担心没生意,好不容易生意有气色有搞头了,政府说要拆迁,又得从新再来。
选址对于开小店的老板来说绝对是需要亲力亲为,重中之重的事!品牌店选址都有市场团队专门考量,我们可以借鉴他们的思路找些灵感,提高选址成功率!星巴克作为一个外来品牌,刚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其实是没有知名度的,他的策略是“先布局,再选址”首先从中国的一线城市布局,而且占位会选择高端商业区,让消费者认可他是咖啡届的高端品牌,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二三线城市发展也有了消费实力和需求以后在布局。
星巴克在选址的时候主要会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考虑,我了解以后,发现星巴克的选址原则同样适用于我们小店选址,不妨来看一下。
1、人流原则:找到聚客点星巴克每选择一个商圈以后都会测算人流,这其中包括,单位时间内经过的人数,经过人群中目标客户群体的比例,人流走动的主要线路和次要线路,人流经过此区域的停留时间和停留意图。
小店借鉴:当我们初步筛选出意向地段以后,可以观察几天,分别从早中晚,统计出以上的数据,从而确定这里是否是优质地段。
观察的时候如果该地段有同行店铺,需要特别留心,观察他店面的客户人数,客单价大概多少,走进他的店铺,查看他所卖产品、特点、卖的单价店员数量等,利用别人店面的大概数据预估自己的店铺是否合适在此开店2、主要目标客户原则星巴克的主要消费群体说受过高等教育、对生活品质有要求的中高收入人群小店借鉴:人流大不代表生意就会火爆,这是初期开店老板常犯的一个错误,比如火车站,流量巨大,做餐饮超市和住宿是一个好的选择,如果开美发店,基本就是死路,所以我们在开店之前需要找出我们的主要客户群里是那些人,在统计人流的时候需要重点统计出我们目标人群的数量和比例3、可见性原则即使像星巴克这样知名的品牌,同样酒香还怕巷子深,店面就是最好的广告小店借鉴:对于我们还没有品牌的小店,店面容易被看到就显得更加的重要,如果店面被隐藏得太深,就需要大量的广告来弥补,店面显而易见,相当于是每时每刻都在做广告4、便利性原则:交通必须方便星巴克会考虑商圈所覆盖的范围,周边的停车位多少,车辆进出是否方便,是否靠近地铁口、周边商务人士来店是否方便等,我们小店同样需要考虑便利性,只是考虑点有所不同小店借鉴:作为小店,我们不需要考虑停车位,我们需要考虑的是顾客来店距离的远近、如果客户主要是走路,走路需要多长时间,如果主要是开车(比如农家乐)开车需要多长时间,很重要的一点,需要考虑到客户是否顺路,如果让客户单独跑一趟去你店铺买东西,客户的无形购买成本会增加,他可能会不愿意,很多时候客户是需要办一些其他的事情,到你店铺消费只是顺带购买这种就要方便很多。
星巴克选址六原则

星巴克高管亲授选址绝技:掌握6原则分分钟提升成功率核心提示:要知道,星巴克目前在中国有将近1700家店,每家店铺的选址都经过严格程序,往往都占据了一个区域最旺的地段,而这也保证了其开店成功率接近100%。
此次选址为何不按常规出牌?2015年9月19日,星巴克(专题阅读)位于云南丽江的第一家店将开业。
让人意外的是,星巴克的店址并没有选在人气最旺的丽江大研古城城内,而是在离古城有一定距离的位置敲定了地址。
要知道,星巴克目前在中国有将近1700家店,每家店铺的选址(专题阅读)都经过严格程序,往往都占据了一个区域最旺的地段,而这也保证了其开店成功率接近100%。
此次选址为何不按常规出牌?日前,星巴克中国中西区公共事务部总监龚明向内参君透露了他们的诀窍。
一、先布局,再选址“我经常接到电话,对方说‘你赶紧到我们这里开一个店吧,我保证你赚钱’。
”龚明表示,每每接到这样的邀约,他的内心就很纠结,既不愿打击对方的热情,但要跟对方解释星巴克的选址策略,又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明白。
“星巴克在中国的发展,是先通过布局,再来选址。
”龚明说。
布局:从一线城市扩张到二三线城市根据城市的地理和经济因素,我们将中国市场分为五个等级(和中国的行政等级并不完全一样)。
首先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当星巴克在中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时,再通过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口碑向二三线城市扩张。
战术:先定城市再定区域星巴克选定一个城市是否可以进入时,要从几个方面考虑:1、星巴克的目标人群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中高收入人群,因此会先对人口进行分析,再确定是否能够进入。
2、确定可以进入以后,还要根据城市的规划和地理特征,把整个城市分为几个区域,这在星巴克内部称为迷你市场;在每一个迷你市场,星巴克又会进一步细分为几个商圈;再分为几个功能区,星巴克会根据优次顺序进行选址。
二、用六个原则选定具体门店1、人流原则,找到聚客点。
只有人流达到一定数量,才有可能被选中。
1524MBA案例分析星巴克门店选址分析报告

星巴克咖啡开店选址分析星巴克(S tar b ucks)就是美国一家连锁咖啡公司得名称,1971年成立,为全球最大得咖啡连锁店,其总部坐落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市。
就是世界领先得t1 tie特种咖啡得零售商,烘焙者与星巴克品牌拥有者。
星巴克旗下零售产品包括30多款全球顶级得咖啡豆、手工制作得浓缩咖啡与多款咖啡冷热饮料、新鲜美味得各式糕点食品以及丰富多样得咖啡机、咖啡杯等商品。
1987年,现任董事长霍华德•舒尔茨先生收购星巴克,从此带领公司跨越了数座里程碑。
1 99 2年6月,星巴克作为第一家专业咖啡公司成功上市,迅速推动了公司业务增长与品牌发展。
当前公司已在北美,拉丁美洲,欧洲,中东与太平洋沿岸37个国家拥有超过1 2,00 0多家咖啡店,拥有员工超过117,000人。
1、能够强化品牌形象.开店位置坚持在能符合精品形象得地段。
2、测人流量.测量目标客户得人流量,开在一目了然并能直接引起消费者注意得地方。
3、选址调查•在人流量数据得基础上预测:入店率多少,从这里面吸引多少人进来才能经营好,然后计算营业额、相关得投资额、用人与租金等。
4、找好邻居。
书店、服饰店、办公楼、机场、饭店及大学,都就是好邻居得典型。
第一阶段:首先,当地得星巴克公司根据各地区得特色选择店铺;这些选择主要就是来自三个方面,公司自己得搜寻,中介介绍,另外还有各大房产公司在建商楼得同时,也会考主动引进星巴克来营造环境。
在昆明,这三种选择方式得比例大概就是1: 1: 2。
第二阶段:就是总部得审核。
一般来讲,星巴克得中国公司将店面资料送至亚太区总部由她们协助评估•星巴克全球公司会提供一些标准化得数据与表格,来作为衡量店面得主要标准。
而这些标准化数据往往就是从各地得选店数据建立得数据库中分析而来得事实上, 审核阶段得重要性并不十分突出,主要决定权还就是掌握在当地公司手中。
如果一味等待亚太区测评结束,很可能因为时间而错失商机。
商圈得成熟与稳定就是选址得重要条件, 而选址得眼光与预测能力更为重要。
星巴克选址分析报告(合集5篇)

星巴克选址分析报告(合集5篇)第一篇:星巴克选址分析报告云南财经大学生产运作管理星巴克选址分析组员:201205001601白田田201205001597陈梦杰201205001598班玉姣 201205001618赵润凤 201205001603 徐瞳2015年5月9日星巴克选址分析一、项目概况星巴克(Starbucks)是美国一家连锁咖啡公司的名称,1971年成立,为全球最大的咖啡连锁店,其总部坐落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市。
是世界领先的title特种咖啡的零售商,烘焙者和星巴克品牌拥有者。
星巴克旗下零售产品包括30多款全球顶级的咖啡豆、手工制作的浓缩咖啡和多款咖啡冷热饮料、新鲜美味的各式糕点食品以及丰富多样的咖啡机、咖啡杯等商品。
1987年,现任董事长霍华德·舒尔茨先生收购星巴克,从此带领公司跨越了数座里程碑。
1992年6月,星巴克作为第一家专业咖啡公司成功上市,迅速推动了公司业务增长和品牌发展。
当前公司已在北美,拉丁美洲,欧洲,中东和太平洋沿岸37个国家拥有超过12,000多家咖啡店,拥有员工超过117,000人。
二、Starbucks的四条经典选址原则1、能够强化品牌形象。
开店位置坚持在能符合精品形象的地段。
2、测人流量。
测量目标客户的人流量,开在一目了然并能直接引起消费者注意的地方。
3、选址调查。
在人流量数据的基础上预测:入店率多少,从这里面吸引多少人进来才能经营好,然后计算营业额、相关的投资额、用人和租金等。
4、找好邻居。
书店、服饰店、办公楼、机场、饭店及大学,都是好邻居的典型。
三、星巴克选店流程第一阶段:首先,当地的星巴克公司根据各地区的特色选择店铺;这些选择主要是来自三个方面,公司自己的搜寻,中介介绍,另外还有各大房产公司在建商楼的同时,也会考主动引进星巴克来营造环境。
在昆明,这三种选择方式的比例大概是1: 1: 2。
第二阶段:是总部的审核。
一般来讲,星巴克的中国公司将店面资料送至亚太区总部由他们协助评估。
选址案例分析

选址案例分析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不断增加,选址成为了各类企业和机构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选址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效益和发展前景,因此,选址案例分析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典型的选址案例,探讨选址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选址。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成功的选址案例——星巴克。
星巴克是一家享誉全球的咖啡连锁品牌,其选址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在中国,星巴克选择在繁华商业区、写字楼、大型购物中心等人流密集的地方开设门店,以确保足够的顾客流量。
这种选址策略不仅能够吸引更多的顾客,还能够提高品牌知名度,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商机。
因此,星巴克的成功选址案例告诉我们,选址要考虑到人流量、目标顾客群体以及品牌定位等因素,才能取得成功。
另一个成功的选址案例是苹果公司的总部选址。
苹果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库比蒂诺市,这个地方不仅是硅谷的中心地带,还是科技产业的聚集地。
苹果公司选择在这里建立总部,不仅能够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还能够与其他科技公司进行合作和交流,促进公司的创新发展。
因此,苹果公司的总部选址成功案例告诉我们,选址要考虑到产业集聚效应、人才吸引和合作交流等因素,才能够取得长远的发展。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选址案例都能够取得成功。
比如,某家餐饮企业在选择选址时,盲目追求低租金,最终选择在偏僻的地方开设门店,导致了客流量不足,无法吸引顾客,最终导致了经营困难。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选址不仅要考虑到成本,还要考虑到顾客需求、竞争对手、地段发展潜力等因素,才能够取得成功。
综上所述,选址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环节,对于企业和机构的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首先,选址要考虑到人流量、目标顾客群体、产业集聚效应等因素;其次,选址要考虑到长远发展,不能只盲目追求短期利益;最后,选址要科学合理,不能只看重成本而忽视其他因素。
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帮助大家在选址时能够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流092 赵倩茹0911060226
星巴克的选址策略分析
仅仅5年星巴克从一个无名小卒成长为一位耀眼的明星,并迅速演变为一种标榜流行时尚的符号。
在都市的地铁沿线、闹市区、写字楼大堂、大商场或饭店的一隅,在人潮汹涌的地方,总能看到星巴克的标志,这不能不说明它在选址布局方面的成功。
一、选址策略——定位生活的“第三空间”
星巴克选址的策略很简单星巴克的定位就是“第三生活空间”,就是家和办公室,中间还应该有一个地方可以提供大家休息、畅谈,包括来洽谈一些商务的环境,星巴克进入市场的切入点就是这一点。
第三生活空间对我们来讲是什么呢?在1999年星巴克没有开店以前,如果大家想谈一些事情会去哪里?是麦当劳、肯德基,或是去一些中餐馆,如果在用餐的时间去没有问题,但是非用餐时间去哪里?这些确实是有很困惑的事情,而星巴克当时切入点也就是针对能够给客人提供一个谈话的场所,这也决定了星巴克选址的一些理念,包括一些方法。
二、影响选址的因素
(1)关于位置的挑选。
星巴克选址首先考虑的是诸如商场、办公楼高档住宅区此类汇集人流的地方。
星巴克给人的方便大于它的味觉享受。
它总是出现在最繁华的街道最显眼的位置,当逛街疲惫时,当双眼在电脑屏幕前感觉酸涩时,当商务人员洽谈时,自然而然地会想到星巴克。
(2)采取发展的眼光及整体规划的思路。
对星巴克的市场前景有帮助,或者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地点,星巴克也会认真考虑。
因为现在不功并不等于将来不成功。
星巴克全球最大的咖啡店是位于北京的星巴克丰联广场店,当初该店开业时,客源远远不能满足该店如此大面积的需要。
经营前期一直承受着极大的经营压力,但随着周边几幢高档写字楼的入住率不断提高,及区政府对朝外大街的改造力度不断加大,该店的经营情况趋于好转,现在该店的销售额一直排名北京市场前列。
(3)店面及物业的要求。
星巴克对店面的基本要求很简单,从十几平米到四百平米都可以开设,以租为主,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利用最少的资金开设最多店面,并且物业能为星巴克提供完善的设施。
三、选址的流程
星巴克的选店模式更多倚重于当地星巴克公司。
选店流程分为两个阶段。
首先,当地的星巴克公司根据各地区的特色选择店铺;这些选择主要是来自三个方面,公司自己的搜寻,中介介绍,另外还有各大房产公司在建商楼的同时,也会考主动引进星巴克来营造环境。
在上海,这三种选择方式的比例大概是1: 1: 2。
其次,星巴克开发部会做一些调查,包括人流,客流,客源定位,客层分析,消费取向,以及单价的比较
最后,总部的审核。
一般来讲,星巴克的中国公司将店面资料送至亚太区总部由他们协助评估。
星巴克全球公司会提供一些标准化的数据和表格,来作为衡量店面的主要标准。
而这些标准化数据往往是从各地的选店数据建立的数据库中分析而来的。
事实上,审核阶段的重要性并不十分突出,主要决定权还是掌握在当地公司手中。
如果一味等待亚太区测评结束,很可能因为时间而错失商机。
因此往往在待批的过程中,地方店面已经开始动手装修。
四、选址的建议
1、周围环境因素
星巴克选址时必须注意门店周围的环境因素,是否与周围的环境融洽(例如紫禁城中的星巴克就是一个失败的例子),周围的环境又是否能保证稳定的客流量。
2、消费者的认知程度
在不同的城市或者同一个城市不同的地区,都存在不同的消费者。
而消费者对星巴克这个品牌的理解程度也会影响它的销量。
3、地区发展程度和消费水平
星巴克在选址的时候,需要关注这个城市的发展水平和消费水平,物价水平等。
因为在不同的消费水平下,星巴克对于人们的定义是完全不同的。
4、饮食文化因素
要关注不同地域的人对于咖啡文化的认识,接受程度以及喜爱程度。
以及在这块地域是否已经存在一种咖啡文化难以取代的饮食文化存在了(例如广州的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