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博生培养方案
直博生培养方案

直博生培养方案
直博生培养方案是指将学士、硕士阶段的学习和博士阶段的学习相结合,以较短时间连续完成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培养方案。
直博生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如下:
1. 入学要求:符合申请直博生入学的条件,通常是要求学士学位毕业且表现优异的学生。
2. 课程设置:直博生在学习硕士阶段的同时,需要修读一定的博士阶段的课程。
具体课程设置需根据专业特点和要求进行安排,旨在加强学术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培养。
3. 导师选择:直博生需要在入学前选择合适的导师,并与导师进行研究课题的讨论和确定。
导师将负责指导学生完成硕士和博士阶段的研究工作。
4. 学位要求:直博生通常在学习3-5年后完成硕士学位的学习和研究,并取得硕士学位。
随后,直接进入博士阶段,继续深入研究并完成博士论文。
最终,直博生需要通过学术评审,取得博士学位。
5. 毕业要求:完成学术课程学习,参与科研项目和学术活动,发表学术论文,完成博士论文的撰写和答辩等。
直博生培养方案的优势在于缩短了学习时间,提高了学术成果的产出效率。
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挑战,包括学习压力大和研究任务繁重等问题。
因此,学生在选择直博生培养方案前需慎重考虑自身能力和兴趣,并了解各个学校和专业的具体要求。
中国医科大学本科直博生培养方案

中国医科大学本科直博生培养方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本科直博生(以下简称直博生)培养,保证培养质量,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及《中国医科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结合我校直博生培养实际,制定本方案。
第二条本方案适用于以直接攻博方式录取进入我校培养的本科毕业生。
第三条本方案规定了直博生培养的总体要求和基本目标,各学科应根据本方案和学科培养需求制定培养方案细则,规定直博生培养的具体要求。
第二章培养目标与要求第四条直博生旨在培养能够系统深入掌握相应学科方向的专门知识,能自主设计并运用必要的研究方法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具有卓越创新能力、较强实践能力、出色领导能力以及深厚职业素养的高层次精英学术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1.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纪守法,品行端正,热爱医疗卫生事业,遵守医学伦理道德,尊重生命,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和专业素质;2.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独立分析、评判、思辨和创新能力,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担负实际工作的能力;具有严谨求实的科研精神,对学术规范有深刻理解,恪守学术道德;3.具有独立从事本专业教学工作的能力;4.熟练掌握本专业基本技能,具有独立解决本学科领域常见实际问题的能力;5.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能熟练地运用英语查阅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具有较强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及英语专业写作能力。
第五条直博生基本学习年限不少于三年,最长学习年限为六年。
第三章培养内容及时间安排第六条培养内容直博生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工作,以科学研究为主。
培养过程包括课程学习、科研和专业技能培养、学位论文与答辩。
第七条培养时程课程学习累计时间约四个月。
科研工作和撰写学位论文时间不少于两年。
临床学科直博生对临床技能培训不做必须要求,导师可根据需求自行制定其临床技能培训计划。
第四章课程学习与考核第八条直博生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和学术活动讲座课程,实行学分制。
计算机软件专业直攻博研究生培养方案

计算机软件专业直攻博研究生培养方案计算机软件专业直攻博研究生培养方案,是针对计算机软件行业高端人才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设计的培养方案。
该方案主要面向计算机软件专业本科毕业生,通过在本科阶段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编程技能、工程实践等方面的系统培养和深入掌握,为后续攻读直博研究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培养目标计算机软件专业直攻博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基础、较强的计算机理论知识、精湛的编程技能、熟练的工程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计算机软件人才。
二、培养模式计算机软件专业直攻博研究生培养分为三个阶段:1.学习阶段。
计算机软件专业直攻博研究生在学习阶段,需要系统学习计算机相关知识和理论,并结合实践项目深入掌握和运用,熟悉并掌握常用编程语言、操作系统、数据库等相关技术,并进行课程设计和编程实践,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同时,学习阶段还包括基础学科知识、科研方法论和科技论文写作等方面的学习。
2.研究阶段。
学生在学习完基础知识和理论并通过考试和论文答辩等环节取得学位后,将进入研究阶段。
学生在研究阶段,将深入学习与计算机相关的前沿知识、热点方向等,并在导师指导下进行课题研究和科研实践,积累实验技能和科学研究能力。
3.实习阶段。
在攻读直博研究生期间,建议学生可以利用假期和实践课程等机会,参与企业或科研机构的实习和项目实践,提升实际操作能力和科研经验。
三、培养计划计算机软件专业直攻博研究生培养计划中的核心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编程技能、软件工程、计算机系统结构和计算机组成原理等方面的深入学习。
另外,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建议在本科期间参与一些开源项目或相关实践项目,并在研究生期间承担一些科研项目多进行实践,从而更好地锻炼和提高计算机软件专业领域相关的科研实践能力。
四、培养优势计算机软件专业直攻博研究生培养方案具有以下优势:1.速度快。
攻读直博制度时间更短,节省了一定的时间和资源问题,同时也减少了学习上和工作上的转换。
浙江大学直接攻博研究生培养方案

浙江大学直接攻博研究生培养方案医学院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代码:100207 )(一级学科:临床医学)一、培养目标:本学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科学研究的基本环节,能够从事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培养中重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具备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及至少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具有较强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工作的能力;在科学和专门技术上做出创新性成果。
二、学制:5年三、主要研究方向:(1)功能磁共振研究;(2)多层螺旋CT研究;(3)核医学研究;(4)分子影像学研究。
四、课程学习要求最低总学分38学分,其中公共课8学分(人文素质类课程至少选修1学分),专业学位课12学分,专业选修课14学分(本专业至少7学分,博士生专业外语1学分),读书报告4学分。
五、培养环节要求1、课程学习:一般要求二年内完成。
2、读书报告:读书报告或seminar 10次,其中至少公开在学科或学院做读书报告4次,完成累计10次计4学分。
3、开题报告:不迟于第2学年冬学期(12月底前),应在本学科公开、集中进行。
4、中期综合考核:第2学年夏学期(6月底前)。
5、预答辩、论文答辩:第5学年夏学期。
6、专业外语:能熟练阅读外文资料并能用外文书写论文或摘要,指定选修1学分。
7、发表论文:详见《浙江大学医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有关规定》。
六、其他专业选修课可以是未作为学位课程的专业课,也可在培养方案外选择与学位论文相关的课程1-2门。
课程设置。
直博生培养方案

直博生培养方案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的培养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和改变。
为了培养更多具有高水平科研能力的人才,许多大学开展了直博生培养方案。
本文将简要介绍直博生培养方案的内容和特点,并探讨其对科研人才培养的意义。
直博生培养方案是指在本科阶段就开始培养博士生的一种培养模式。
传统的博士生培养通常需要先完成本科学习,再申请攻读硕士学位,最后才能进入博士阶段。
而直博生培养方案将本科和博士阶段紧密结合,使得学生在完成学士学位的同时,也能够进行博士阶段的学习和研究。
直博生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前选定研究方向:直博生在本科阶段就要选择自己感兴趣和擅长的研究方向,并与导师一起制定研究计划。
这样可以提前对未来的研究进行规划,为博士阶段的研究打下基础。
2. 加强科研能力培养:直博生在本科阶段就要参与科研项目,学习科研方法和技能。
通过积累科研经验,直博生可以提前适应科研的要求,为博士阶段的研究做好准备。
3. 缩短培养时间:传统的博士生培养通常需要5-6年的时间,而直博生培养方案可以将培养时间缩短到4年甚至更短。
这样可以更快地培养出高水平的科研人才,满足社会对科技创新的需求。
直博生培养方案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 知识结构的完善:由于直博生在本科阶段就开始进行博士阶段的学习和研究,所以其知识结构往往比传统博士生更加完善。
这样可以更好地适应科研的需求,提高科研的效率。
2. 科研能力的提前培养:直博生在本科阶段就要参与科研项目,学习科研方法和技能。
这样可以提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为博士阶段的研究打下基础。
3. 跨学科的培养:直博生培养方案通常会注重跨学科的培养,培养学生具备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解决复杂的科学问题提供更好的思路和方法。
直博生培养方案对科研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1. 提高科研效率:直博生培养方案可以缩短培养时间,更快地培养出高水平的科研人才。
直博生培养方案-北京大学工学院

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报表)一级学科名称力学专业名称先进材料与力学专业代码080123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制表填表日期:2014 年 5 月21日注:本表不够可加页。
二、培养目标、学习年限及应修学分三、学习年限及应修学分要求四、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简介Program of Ph. D Student CoursesDiscipline(一级学科):Mechanics Speciality(二级学科) Advanced Materials and Mechanics*.R—Required Courses; S—Selective Courses. **.S—Spring semester; A—Autumn semester课程内容简介课程内容简介课程内容简介课程内容简介课程内容简介课程内容简介内容摘要:新能源和再生清洁能源技术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中最具有决定性影响的五个技术领域之一,新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核能、风能、地热、海洋能等一次能源以及二次电源中的氢能等。
新能源材料则是指实现新能源的转化和利用以及发展新能源技术中所要用到的关键材料。
主要包括储氢电极合金材料为代表的镍氢电池材料、嵌锂碳负极和LiCoO2正极为代表的锂离子电池材料、燃料电池材料、Si半导体材料为代表的太阳能电池材料以及铀、氘、氚为代表的反应堆核能材料等。
当前的研究热点和技术前沿包括高能储氢材料、聚合物电池材料、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质材料、多晶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纳米材料等。
The new energy and the regeneration clean energy technology is in 21st century world economics development most has the decisive influence one five technologies domains, the new energy includes the solar energy, the biology mass energy, the nuclear power, the wind can, the geothermy, the sea be able and so on in one energy as well as Mainly includes stores the hydrogen electrode alloy material for representative's nickel hydrogen battery material, inlays the lithium carbon cathode and the LiCoO2 positive electrode for representative's lithiumion battery material, the fuel cell material, the Si-semiconducting material for representative's solar energy battery material as well as the uranium, the deuterium, the tritium for representative's reactor nuclear power material and so on.The current research hot spot and the technical front includes the high energy stores the hydrogen material, the polymer battery material, the mesotherm solid oxide compound fuel cell electrolyte material, the polytropism thin film solar energy battery material, nanomaterials and so on.课程内容简介课程内容简介课程内容简介课程内容简介课程内容简介课程内容简介课程内容简介课程内容简介课程内容简介课程内容简介课程内容简介内容摘要: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材料固态相变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研究方法及其主要应用领域,重点掌握扩散型和非扩散型两大类固态相变,要求能灵活运用固态相变基本原理分析实际材料中的相变问题。
级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五年制直博生环境科学.

环境科学--培养方案基本信息一、培养目标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从事环境科学领域科研、教学与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基本要求如下:(1)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艰苦奋斗、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献身的精神。
(2)刻苦钻研,掌握本学科坚实且宽厚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一定的实践经验。
能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开展具有创新性的研究工作,具备独立主持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工作和环境保护工作。
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
(3)身心健康。
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高尚的品格。
(4)基本学习年限为五年。
二、课程学习及学分的基本要求总学分 38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 须修 5门 10学分学位专业课 须修 6门 18学分专业选修课 须修 4门 10学分跨一级学科课程 须修 1门 2学分三、必修环节的基本要求(一)实践的基本范围或基本形式(包括教学实践、医疗实践、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科技开发和服务等内容的基本要求、工作量及考核方式)(1)积极参加教学实践,包括相关专业硕士生的教学实验课或专业理论课的辅助教学工作。
(2)除完成与博士论文相关的研究工作外,应积极主持科研项目的文献调研、实验方案设计与实施、研究结果讨论、研究进展报告等科研工作,鼓励参与或承担科研项目的立项和经费申请等工作。
(二)学术活动的次数、考核方式及基本要求(包括作学术报告、参加学术报告、前沿讲座,以及各种专题讨论班等内容的要求及考核方式)(1)必须主讲4次由相关课题组参与的学术报告:第二、三学期,每学期分别进行1次文献阅读报告;第三学期末完成博士论文开题报告;第五学期必须进行1次研究进展报告。
(2)必须主讲2次由全系课题组参与的学术报告:第四学期中,必须配合中期考核完成1次研究进展报告,报告内容作为中期考核的依据之一;第六学期论文答辩前必须进行1次研究总结报告。
直博生培养方案

直博生培养方案科技考古研究方向应修满总学分42学分一、全校公共必修课程:4学分学生在两个学年内至少听15次讲座,并选择下午场的讲座中非自己研究方向的课题完成一篇论文。
学生需在第四学期选课并提交论文,课程成绩根据论文评定。
四、限选课:12学分(在导师指导下选课)五、选修课:任意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方向应修满总学分42学分一、全校公共必修课程:4学分二、全院必修课:3学分学生在两个学年内至少听15次讲座,并选择下午场的讲座中非自己研究方向的课题完成一篇论文。
学生需在第四学期选课并提交论文,课程成绩根据论文评定。
三、专业必修课:13学分五、选修课:任意新石器及夏商周考古研究方向应修满总学分42学分学生在两个学年内至少听15次讲座,并选择下午场的讲座中非自己研究方向的课题完成一篇论文。
学生需在第四学期选课并提交论文,课程成绩根据论文评定。
五、选修课:任意应修满总学分42学分学生在两个学年内至少听15次讲座,并选择下午场的讲座中非自己研究方向的课题完成一篇论文。
学生需在第四学期选课并提交论文,课程成绩根据论文评定。
四、限选课:8学分(在导师指导下选课)五、选修课:任意六、考古实习(根据实习时长选课)应修满总学分42学分学生在两个学年内至少听15次讲座,并选择下午场的讲座中非自己研究方向的课题完成一篇论文。
学生需在第四学期选课并提交论文,课程成绩根据论文评定。
五、选修课:任意应修满总学分42学分学生在两个学年内至少听15次讲座,并选择下午场的讲座中非自己研究方向的课题完成一篇论文。
学生需在第四学期选课并提交论文,课程成绩根据论文评定。
五、选修课:任意中外文化交流考古研究方向应修满总学分42学分学生在两个学年内至少听15次讲座,并选择下午场的讲座中非自己研究方向的课题完成一篇论文。
学生需在第四学期选课并提交论文,课程成绩根据论文评定。
五、选修课:任意应修满总学分42学分学生在两个学年内至少听15次讲座,并选择下午场的讲座中非自己研究方向的课题完成一篇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大学
直博研究生培养方案
(报表)
一级学科名称力学
专业名称固体力学
专业代码080102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制表
填表日期:2011年5 月15日
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注:不够可复制加页。
二.培养目标与学习年限
三、课程设置(包括讨论班等)
Programme of Ph.D Student Cou rses
*.N—necessary;C—choosen. **.S—Spring semester; A—Autumn semester
课程内容提要
注: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本表可复制。
注: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本表可复制。
注: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本表可复制。
注: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本表可复制。
注: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本表可复制。
注: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本表可复制。
注: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本表可复制。
注: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本表可复制。
注: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本表可复制。
注: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本表可复制。
注: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本表可复制。
注: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本表可复制。
注: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本表可复制。
注: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本表可复制。
四、前沿讲座课(含讨论班)的基本要求
六、学习安排和综合考试的基本要求
七、科研能力与水平的基本要求
注:不够可复制加页
注:不够可复制加页
九、对新生能力、水平的基本要求及入学考试科目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