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北七县市的方言
七大方言分别是指

七大方言分别是指官话、赣语、吴语、湘语、粤语、闽语、客家话。
也有人把中国汉语划为八大方言、九大方言。
其实,我们所说的“八大方言”、“九大方言”都是指汉族方言,如果加上少数民族的语言,中国的方言还可以划得更多、更细。
如八大方言就,把闽方言分成了两种不同的方言,闽南话和闽东话。
中国七大方言▪粤语▪赣语▪北方话▪闽语▪吴语▪客家方言▪湘语目录官话赣语粤语吴语闽语湘语客家话展开官话赣语粤语吴语闽语湘语客家话展开编辑本段官话概述以北京话为标准,中国大陆使用人数超过70%,通行于中国北方地区各省区,贵州、四川、云南以及华中地区的部分县市。
分布情况(1)华北方言,通行于京津两市及东北三省,河北、山东及河南(除信阳地区)六省。
其中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方言最接近北京话。
(2)西北方言,通行于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宁夏一部分、青海一部分及新疆等六省一区。
(3)西南方言,通行于四川、贵州、云南重庆三省一市及湖北大部分。
湖南、广西北部边沿地区。
(4)江淮方言,俗称下江官话,通行于长江、淮河中下游,包括湖北、安徽、江苏、江西部分沿江地区。
此外,晋语在山西大部以及陕西北部、河北西部及南部、河南北部、内蒙古中西部使用,以太原话为代表,有入声韵。
其白读系统与典型的官话截然不同。
有不少学者将其归于官话,有人认为应当独立,不过晋语与其它官话的差别比起闽语中相邻两县甚至两镇的差别都甚小。
编辑本段赣语概述赣语又称江右语,是汉藏语系汉语族下的一门声调语言,为中国日常生活中主要运用的汉语七大方言之一,主要通行于江西大部、湖南东部、湖北东南部、安徽西南部和福建的西北部等地区,是该些地区事实上的公用语。
使用赣语的人口在6000万,约占中国人口的6%左右,世界排第三十位。
起源赣语历史悠久,其源头可追溯到吴城文化,江西在上古时期曾经有过“干越国”和“艾国”等非华夏族国家。
史载干越国在春秋时期为吴国所灭,其中心地带可能位于今余干一带,而艾国则位于今修水、武宁一带,后其被楚国并吞。
七大方言

首页编辑词条七大方言1. 北方方言:北京话为标准语(影响力强)2. 粤方言:广州话为标准语(影响力强)3. 吴方言:苏州话为标准语,今多以上海话为其代表。
4. 闽南方言:厦门话为标准语,但影响力不强5. 湘方言:长沙话为标准语,影响力不强6. 客方言:梅州话为标准语,在广东省的梅州、惠州、河源、龙川、紫金等客语区影响力比较强。
7. 赣方言:南昌话为标准语1、北方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通行语中国北方地区各省区,贵州、四川、云南以及华中地区的部份县市。
北方方言分为四个次方言区:(1)华北方言,通行于京津两市几东北三省,河北、山东几河南六省。
其中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方言最接近北京话。
(2)西北方言,通行于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宁夏一部分、青海一部分及新疆等六省一区。
(3)西南方言,通行于四川、贵州、云南三省及湖北大部份。
湖南、广西北部边沿地区。
(4)江淮方言,俗称下江官话,通行于长江中下游,包括安徽、江苏、江西部份沿江地区。
2、粤方言粤方言,又称粤语,俗称广东话,当地人称白话,英文叫Cantonese,是汉语七大方言中语言现象较为复杂、保留古音特点和古词语较多、内部分歧较小的一个方言,通行于广东省大部分地区,广西自治区的东南部,港澳地区及海外华人区。
以广州话为代表。
粤方言内部被分为4个片,但语音与标准粤语广州话相对来说差别不大。
广东省境内纯粹属粤方言或以粤方言为主的县市有47个,占全省面积的1/3以上,即广州、佛山、肇庆、江门、深圳、茂名、中山、珠海、南海、番禺、东莞、顺德、龙门、佛冈、增城、从化、花县、清远、连县、阳山、连山、怀集、广宁、四会、三水、高要、云浮、高明、新兴、鹤山、封开、郁南、德庆、罗定、阳春、阳江、信宜、高州、化州、吴川、台山、开平、新会、恩平、斗门、香港、澳门。
此外,惠州、韶关、湛江、海丰、博罗、惠阳、惠东、仁化、乐昌、英德、宝安、电白、遂溪、海康、徐闻、廉江等16个县市也有部分地区讲粤方言。
中国方言(全部介绍)

中国方言汉族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程度不同的分化和统一,因而使汉语逐渐产生了方言。
现代汉语有各种不同的方言,他们分布的区域很广。
现代汉语各方言之间的差异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各个方面,语音方面尤为突出。
但由于这些方言和共同语之间在语音上都有一定的对应规律,词汇、语法方面也有许多相同之处,因此它们不是独立的语言。
根据方言的特点,联系方言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以及目前方言调查的结果,可以对现代汉语的方言进行划分。
当前我国语言学界对现代汉语方言划分的意见还未完全一致,大多数人的意见认为现代汉语有七大方言:七大方言简介:北方方言北方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内部一致性较强。
在汉语各方言中它的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73%。
北方方言可分为四个次方言:⑴华北、东北方言,分布在京津两市,河北、河南、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还有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
⑵西北方言,分布在陕西、陕西、甘肃等省和青海、宁夏、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
新疆汉族使用的语言也属西北方言。
⑶西南方言,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及湖北大部分(东南角咸宁地区除外),广西西北部,湖南西北角等。
⑷江淮方言,分布在安徽省、江苏长江以北地区(徐州、蚌埠一带属华北、东北方言,除外)、镇江以西九江以东的长江南岸沿江一带。
客家方言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
客家人分布在广东、福建、台湾、江西、广西、湖南、四川等省,其中以广东东部和北部、福建西部、江西南部和广西东南部为主。
客家人从中原迁徙到南方,虽然居住分散,但客家方言仍自成系统,内部差别不太大。
四川客家人与广东客家人相隔千山万水,彼此可以交谈。
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 3.6%。
湘方言又称湘语或湖南话,是汉语七大方言中通行地域较小的一种方言。
湖南省有多种不同的方言,湘方言是其中最有影响的一种。
通行地域湘方言通行于湖南省的岳阳、南县、汨罗、湘阴、沅江、益阳、桃江、安化、宁乡、长沙、望城、株洲、湘潭、湘乡,双峰、涟源、娄底、新化、冷水江、叙浦、辰溪、邵阳、邵东、新邵、隆四、洞口、武冈、新宁、城步、东安、零陵、双牌、祁阳、祁东、衡阳、衡山等地,约占全省面积的一小半。
中国七大方言优秀PPT

6
2020/4/28
赣方言内部可分为7个片: (1)以南昌话为代表的昌靖片,通行于南昌地区、高
安地区。
(2)以宜春话为代表的宜浏片,通行于宜春地区、新 余地区和湖南省
(3)以吉安话为代表的吉茶片,通行于吉安地区、井 冈山地区和湖南省的茶陵、攸县、酃县。
南洋群岛中的华人社区中也有相当多来自闽方言 区,但主要是闽南方言。
10
2020/4/28
6.粤方言
又作广东话、 广府话。粤语含的九声六调,保留中 古汉语语言特点。在粤语有粤海片、四邑片、高阳 片、桂南片之分。
分布 粤语以珠江三角洲为分布中心,在中国的广东、广西、 海南、香港、澳门,及北美、欧洲和澳洲、新西兰、 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华人社区中使用,是香港、 澳门的官方语言。
使用人数 使用人数超过一亿,大多数在广东广西地区。
11
2020/4/28
①粤海片,主要分布在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粤中、粤 西南和部分粤北地区,在粤 方言中有很大的代表性和影响。
②四邑片,主要分布在台山、开平、恩平、新会、斗 门等县,以台山话为代表。
(1)以福州话为代表的闽东片 -
(2)以厦门话为代表的闽南片,在闽方言中的闽 南片又被分为几个小片:①、泉漳片以福建厦门话 为准。②、潮汕片以广东汕头话为准。③、雷州片 以海康话为准。④、琼文片以海南海口话为准。
(3)以建瓯话为代表的闽北片。
(4)以永安话为代表的闽中片。
(5)以莆田话为代表的莆仙片。
(2)以临海话为代表的台州片。
(3)以温州话为代表的东欧片。
(4)以金华话为代表婺州片。
(5)以丽水话为代表的丽衢片
福建长汀(客家)话语音记略

当念 c t l a,
, t。 组音
`
今念
c t
至 于 章组 少 部 分 三 等 字 ( 如 另一 个 问题来 讨论
3
.
针
战
、
善 )
,
今 长 汀话 念
这不 妨 作 为
(
类 化 )
。
晓
、
匣合 口 字
,
大部 分读
f
,
但 也有一 部分不读
,
f
。
如
,
:
和
靴
“
灰
欢
。
① 《福建 省 汉 语 方 言 概 况 》只 用 了 舌叶音
,
如
,
:
驴
。
狸
李
粒
邻等
,
分化条 件不
念
t
,
明
。
同 是 止开 三之 韵 狸 l 李 里 鲤 韵母 长 汀话韵母 有
3 0
,
念t, 厘 l吏
念1
通 合三 东屋 韵 六 陆
。
隆念!
。
二
、
个
包 括 〔习 〕辅 音 自成音 节在 内
{
一
目
严
1
… 一 一 一 j 兰竺 」竺 竺 燮 上
清流
。
、
明 溪 ( 旧 归化 )
,
、
连城
、
武平
、
永 定等 县 的 话
,
类属客 家
方言 所 杭
。
、
,
统 称 闽 西 客家 话
长汀
又 名汀 州
,
,
历史 上 是 明
清 两 代 管 辖 上 述八 县 的 汀 州 府 洽
福建方言

福建学生英语典型发音错误举例
a. 闽东: l , n 的发音不分导致know/n?u/发成/l?u / like /laik/发成/ naik /(福州地区) should /?ud/发成/ su:d /,she 发成/xi: / b.闽南:没有撮口呼韵母导致very/'veri/发成类似拼音 /'weri/或/beri/, 吞音eight/ eit/发成/et/ c. 闽北: f,h 的发音不分导致five/faiv/发成 /huaif/,.flea/fli:/ 发成/huli:/, r,l 的发音不分导致:royal/' r?i?l/发成/' l?i?l/ d.闽西: 常常吞音或加音program/'pr?ugr?m /读成/ p?u#?m /, must /m?st /发成/ m?st?/ e.莆仙: p,b 不分导致play /plei/发成/ blei/, s ,z不分导致 yes/ jes/ 发成/ jez/,
改进和策略
• 1. 参加各种英语活动 • 2. 利用原声材料模仿(电影、音乐等营造 英语环境) • 3.利用英语绕口令来提高语音
2019/1/13
•
作为福建学生, 我们必须正视现实 并以积极的态度去克服语音困难, 主动 采取各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充分利用各 种资源, 注意认真揣摩与反复模仿, 相 信我们的语音会突飞猛进的。
福建方言 对英语发音的 负迁移
2010级外语学院 英语专业 邹平
福建方言
• 福建方言又称闽语, 俗称“福佬话”。福建省历来 以方言复杂著称。全国汉语方言有七大类,福建 境内就占有其五——闽方言、客方言、赣方言、 吴方言和官话方言。 • 其中,分布最广的是闽方言。闽方言分为邵将、 闽北、闽中、闽东、莆仙、闽南、琼文7个次方言, 之间互不通行。除分布最广的闽方言之外,闽西 有大片客家方言,闽西北有赣方言,浦城县有吴 方言,还有一些地方有官话方言岛。福建省境内 的方言不但品种多,而且内部差异很大。像连城、 尤溪、顺昌等地,一个县内就有几种、十几种不 能相通的话。
福州话

下表是闽县型的福州话(指福州市区、闽侯、长乐和连江大部分及永泰靠近闽侯的五地的方言)的元音音素。
闽县型以及福清型的母语者一些中青年的使用者无法区别 n声母和 l声母。例如“老”和“闹”都可以读作
nau5,也可以读作lau5。多数人是将 l并入 n,也有人二者皆可。
作为一门古老的语言,福州话不存在诸如[f]或[v]这样的唇齿音;也没有翘舌或儿化音[r]。
莺代表零声母,一般情况下不予以任何标注。但是,零声母遇上 ü或 i时,应在其前加上字母 y,并改
历史
福州十邑远古时代,古闽人就在闽江沿岸生活劳作,创造原始文化。
语法词汇
总论
来自英语的借
词
总论
在我国方言中,福州话不仅以其历史悠久而闻名,而且以语词丰富、语体多样、语流音变复杂而著称,使许
多研究古汉语的专家为之神往。历史上由于中原文化数度入闽,因此福州方言在上古汉语和中古汉语与当地方言
融为一体的过程中,既保存着上古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许多旧痕迹,又保存有不少中古汉语的一些特色,
中原移民在西晋末年迁入福州的过程中,第一站是现今的南京和镇江,一部分人经过浙江来到了福建,落脚
点在宁德、福州和泉州,另一支从山西-陕西-河南-湖北-江西-福建-福州。其中大部分集中在闽江流域的下游,
当时中原人南下的人群最南的只到泉州晋江流域上游,当时还没有漳州。(并且人数极少,西晋南下的移民主要
集中闽江下游-福州,而少部分在闽江上游的闽北-建州和晋江流域上游的泉州、惠安)福州地区今天还有晋安、
闽方言分布、分区及语法特点

闽方言分布、分区及语法特点闽方言又称闽语,俗称福佬话,是汉语七大方言中语言现象最复杂,内部分歧最大的一个方言。
通行地域闽方言主要通行于福建、广东、台湾三省和浙江省南部以及江西、广西、江苏三省的个别地区。
使用人口约4000万。
具体地点如下:福建省的54个县市:福州、闽侯、长乐、福清、平潭、连江、罗源、闽清、永泰、古田、屏南、宁德、霞浦、周宁、寿宁、福安、柘荣、福鼎、莆田、仙游、厦门、金门、泉州、晋江、南安、惠安、同安、永春、安溪、德化、漳州、龙海、长泰、华安、南靖、平和、漳浦、云霄、东山、诏安、龙岩、漳平、大田、尤溪、永安、三明、沙县、建瓯、南平(城关除外)、建阳、崇安、松溪、政和、浦城(南部)。
以上地区约占全省面积的3/4。
广东省东部的12个县市:汕头、潮州、澄海、饶平、南澳、揭阳、揭西、普宁、惠来、潮阳、陆丰、海丰等,以及惠东、丰顺、大埔等县的一部分;海南岛的14个县市:海口、琼山、文昌、琼海、万宁、陵水、三亚、崖县、琼中、屯昌、定安、澄迈、昌江、东方(少数民族地区除外);雷州半岛的5个县市:湛江、遂溪、廉江、海康、徐闻。
此外,主要通行粤方言的中山市和阳江、电白等县也有部分区、乡说闽方言。
以上地区约占全省面积的1/3。
台湾省的21个县市中,除约占人口2%的高山族地区说高山语,台北、彰化之间的中坜、竹东、苗栗、新竹等地和南部屏东、高雄等县市,以及东部花莲、台东的部分地区通行客家方言外,其余各地的汉族居民都说闽方言,约占全省人口的3/4以上。
浙江省南部泰顺、苍南、洞头、玉环等县的大部分和平阳县西部的少数地区,以及舟山群岛普陀、嵊泗县的一部分地区也说闽方言。
以上总计通行闽方言的县市约有 120 个以上。
此外,江西省东北角的玉山、铅山、上饶、广丰等县的少数地方,广西省中南部桂平、北流等县的少数地方,江苏省宜兴、溧阳等县的少数地方,也有人说闽方言。
散居南洋群岛、中南半岛的华侨和华裔中,数百万人祖祖辈辈也以闽方言作为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