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实验实验报告思考题答案.doc
差热分析实验报告思考题

差热分析实验报告思考题
1. 为什么要进行差热分析实验?
差热分析实验可以用来研究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热行为,包括热力学性质(如热容、热稳定性等)和热动力学性质(如反应速率、热爆发等)。
通过差热分析实验,可以了解物质的热特性,优化反应条件,确定最佳操作温度,评估反应热效应等。
2. 差热分析实验中常用的技术有哪些?
常见的差热分析技术包括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重分析法(TGA)、差示红外热像法(DIR)、热膨胀测量法等。
其中,DSC测量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热容变化,TGA 测量物质的质量随温度的变化,DIR通过红外热像仪观察物质的热导率变化,热膨胀测量法用于测量物质的热膨胀系数。
3. 差热分析实验中常见的应用有哪些?
差热分析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医药研究等领域。
在材料科学中,差热分析可以用来研究材料的相变、晶体结构、热稳定性等性质。
在化学工程中,差热分析可以用来研究反应热效应、催化剂活性、反应速率等。
在医药研究中,差热分析可以用来研究药物的热稳定性、活性成分释放特性等。
4. 差热分析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有哪些?
在差热分析实验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峰形不清晰、基线漂移、仪器偏差、反应热爆发等。
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通过合适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方法来解决。
例如,对于峰形不清晰的问题,可以调整实验条件(如扫描速率、样品量、环境气氛等)来优化实验结果;对于基线漂移的问题,可以使用补偿方法来消除基线漂移的干扰;对于仪器偏差的问题,可能需要对仪器进行校
正和维护;对于反应热爆发的问题,需要注意样品的安全性,选择合适的实验装置和操作条件,避免意外发生。
分析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分析化学实验思量题答案实验思量题:分析化学实验思量题答案1. 问题描述:在分析化学实验中,我们遇到了以下思量题,请给出详细的答案。
2. 实验背景: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化学实验,包括溶液的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以及仪器分析等。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思量题,需要进行分析和解答。
3. 实验思量题及答案:3.1 思量题一:为什么在溶液的定性分析中,我们需要进行酸碱中和反应?回答:在溶液的定性分析中,酸碱中和反应是非常重要的步骤。
这是因为酸碱中和反应可以将酸性或者碱性物质转化为中性物质,使得溶液中的其他离子更容易被检测和分析。
酸碱中和反应可以消除酸性或者碱性物质对实验结果的干扰,使得我们能够更准确地判断溶液中存在的离子。
3.2 思量题二:为什么在定量分析中,我们需要进行标准曲线的绘制?回答:在定量分析中,标准曲线的绘制是非常重要的步骤。
标准曲线是通过测量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并绘制出的曲线。
通过该曲线,我们可以根据待测溶液的吸光度或者其他测量值,确定其浓度。
标准曲线的绘制可以匡助我们建立待测溶液中物质浓度与测量值之间的定量关系。
通过测量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并绘制出曲线,我们可以确定待测溶液的浓度,从而进行定量分析。
3.3 思量题三:为什么在仪器分析中,我们需要进行标定和校准?回答:在仪器分析中,标定和校准是确保仪器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步骤。
标定是通过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或者标准物质对仪器进行调整和校准,以确保仪器能够准确地测量待测样品。
通过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进行比较,我们可以确定仪器的响应与物质浓度之间的关系,从而校准仪器。
校准是通过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物质对仪器进行验证,以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校准过程中,我们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物质进行测量,并与标准值进行比较,以确定仪器的误差和偏差,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正。
通过标定和校准,我们可以保证仪器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提高实验的可重复性和精确度。
物理实验报告思考题答案实验四测定固体的热膨胀系数思考题答案

专业 学号 姓名
六 思考题
1.分析书上(4-3)式中各测量值对测量结果和误差的影响大小,测量时必须注意的事项是哪些?
答:由4-3式()()
21121121L L L L t t L t t α-∆=
=--
根据误差分析,可以得到其绝对误差的形式:
()()()
22121211222121121121L L L L L L L t t L t t L t t L t t α--∆=∆+∆+∆+∆---
从上式各项的系数(即误差传递系数)可以看出:
误差的主要来源是2t 度时铜杆长度的测量2L ,其次是1t 度时铜杆长度的测量1L ;而温度1t 和2t 的测量所形成的误差是最小的,所以我们要尽量减小误差,就要减小测量不同温度下铜杆长度的所产生的误差,所以我们是通过光杠杆放大视角的方法来测量的。
(1)该实验是热学实验,而热量的传递是过程量,即温控仪上显示的温度和铜杆的温度可能是不相同的,而要求温控仪在设定的温度下控温是需要很长时间的,而且也是个扰动的过程。
(2)热学实验的不可逆性,升温过程和降温过程的曲线必然是不重合的。
建议用降温过程来测量铜杆的长度。
化学反应速率测定实验报告思考题及答案

化学反应速率测定实验报告思考题及答案
思考题:
1. 在实验中,如果我们加入较多的催化剂,对反应速率有何影响?为什么?
2. 在实验中,我们通常会控制温度、浓度和压力等因素来研究反应速率。
请解释一下这些因素如何影响反应速率。
3. 如果将实验室温度从摄氏20度降低到零下10度,反应速率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
答案:
1. 加入较多的催化剂可以增加反应速率。
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供新的反应路径,从而加速反应进行。
加入更多的催化剂意味着提供了更多的活化能降低的位点,使更多的反应物能够通过更容易的反应路径参与反应,从而增加反应速率。
2. 温度、浓度和压力等因素都可以影响反应速率:
- 温度:温度升高会增加反应物分子的平均动能和碰撞频率,从而增加反应的速率。
- 浓度:增加反应物的浓度会增加反应物分子之间的碰撞频率,从而增加反应速率。
- 压力:对于气相反应,增加压力会增加气体分子的浓度,从而增加反应的碰撞频率,从而增加反应速率。
3. 如果将实验室温度从摄氏20度降低到零下10度,反应速率会减慢。
温度降低会导致反应物分子的平均动能和碰撞频率减小,使得反应发生的机会变少,从而减慢反应速率。
根据阿伦尼乌斯方程,降低10度的温度大约会使反应速率减慢两倍。
水力学实验报告思考题答案

水力学实验报告实验一流体静力学实验实验二不可压缩流体恒定流能量方程(伯诺利方程)实验实验三不可压缩流体恒定流动量定律实验实验四毕托管测速实验实验五雷诺实验实验六文丘里流量计实验实验七沿程水头损失实验实验八局部阻力实验实验一流体静力学实验实验原理在重力作用下不可压缩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或 (1.1) 式中:z被测点在基准面的相对位置高度;p被测点的静水压强,用相对压强表示,以下同;p0水箱中液面的表面压强;γ液体容重;h被测点的液体深度。
另对装有水油(图1.2及图1.3)U型测管,应用等压面可得油的比重S0有下列关系:(1.2)据此可用仪器(不用另外尺)直接测得S0。
实验分析与讨论1.同一静止液体内的测管水头线是根什么线?测压管水头指,即静水力学实验仪显示的测管液面至基准面的垂直高度。
测压管水头线指测压管液面的连线。
实验直接观察可知,同一静止液面的测压管水头线是一根水平线。
2.当P B<0时,试根据记录数据,确定水箱内的真空区域。
,相应容器的真空区域包括以下三部分:(1)过测压管2液面作一水平面,由等压面原理知,相对测压管2及水箱内的水体而言,该水平面为等压面,均为大气压强,故该平面以上由密封的水、气所占的空间区域,均为真空区域。
(2)同理,过箱顶小水杯的液面作一水平面,测压管4中,该平面以上的水体亦为真空区域。
(3)在测压管5中,自水面向下深度某一段水柱亦为真空区。
这段高度与测压管2液面低于水箱液面的高度相等,亦与测压管4液面高于小水杯液面高度相等。
3.若再备一根直尺,试采用另外最简便的方法测定γ0。
最简单的方法,是用直尺分别测量水箱内通大气情况下,管5油水界面至水面和油水界面至油面的垂直高度h和h0,由式,从而求得γ0。
4.如测压管太细,对测压管液面的读数将有何影响?设被测液体为水,测压管太细,测压管液面因毛细现象而升高,造成测量误差,毛细高度由下式计算式中,为表面张力系数;为液体的容量;d为测压管的内径;h为毛细升高。
水力学实验报告思考题答案

水力学实验报告思考题答案水力学实验报告思考题答案水力学实验是研究水的运动规律和水力特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进行水力学实验时,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思考题,需要通过实验数据和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
本文将对水力学实验报告中的一些常见思考题进行回答,并探讨其中的深度和复杂性。
1. 实验中使用的流量计是什么原理?为什么要使用该流量计?在水力学实验中,流量计是用来测量流体通过管道或河道的流量的仪器。
常见的流量计有涡街流量计、电磁流量计、超声波流量计等。
其中,涡街流量计是一种常用的流量计。
它基于涡街效应,通过测量涡街频率来计算流体的流速和流量。
涡街流量计之所以被广泛应用于水力学实验中,是因为它具有精度高、稳定性好、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它能够在不同流速范围内进行准确测量,并且对流体的性质和温度变化不敏感。
因此,在水力学实验中使用涡街流量计能够提供准确可靠的流量数据,有助于研究水的流动特性和水力参数。
2. 实验中测量的水流速度与水深的关系是什么?如何通过实验数据来验证该关系?水流速度与水深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即随着水深的增加,水流速度逐渐减小。
这是由于水流在通道中的摩擦阻力和重力作用的结果。
为了验证这一关系,可以进行如下实验:首先,在不同的水深下测量水流速度。
选择几个不同的水深值,如0.1m、0.2m、0.3m等,使用流速计测量相应水深处的水流速度。
记录实验数据。
然后,通过实验数据绘制水流速度与水深之间的关系曲线。
将水深作为横坐标,水流速度作为纵坐标,绘制出一条曲线。
根据实验数据的分布情况,可以得出水流速度与水深的关系。
最后,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曲线的拟合,可以得出水流速度与水深之间的具体关系。
可以使用线性回归等方法,拟合出最佳的曲线方程,从而验证水流速度与水深之间的关系。
3. 在实验中发现水流速度与水深的关系不符合理论预期,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如果在实验中发现水流速度与水深的关系不符合理论预期,可能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实验中可能存在测量误差。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思考题答案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思考题答案【篇一:大学物理实验思考题答案及解析】>1.在示波器状况良好的情况下,荧光屏看不见亮点,怎样才能找到亮点?显示的图形不清晰怎么办?首先将亮点旋钮调至适中位置,不宜过大,否则损坏荧光屏,也不宜聚焦。
在示波器面板上关掉扫描信号后(如按下x-y键),调节上下位移键或左右位移键。
调整聚焦旋钮,可使图形更清晰。
2.如果正弦电压信号从y轴输入示波器,荧光屏上要看到正弦波,却只显示一条铅直或水平直线,应该怎样调节才能显示出正弦波?如果是铅直直线,则试检查x方向是否有信号输入。
如x-y键是否弹出,或者(t/div)扫描速率是否在用。
如果是水平直线,则试检查y方向是否信号输入正常。
如(v/div)衰减器是否打到足够档位。
3.观察正弦波图形时,波形不稳定时如何调节?调节(t/div)扫描速率旋钮及(variable)扫描微调旋钮,以及(trig level)触发电平旋钮。
4.观察李萨如图形时,如果只看到铅直或水平直线的处理方法?因为李萨如图形是由示波器x方向的正弦波信号和y方向的正弦波信号合成。
所以,试检查ch1通道中的(v/div)衰减器旋钮或ch2通道中的(v/div)衰减器旋钮。
5.用示波器测量待测信号电压的峰-峰值时,如何准确从示波器屏幕上读数?在读格数前,应使“垂直微调”旋到cal处。
建议用上下位移(position)旋钮将正弦波的波峰或波谷对齐某一横格再数格数,就不会两头数格时出现太大的误差。
6.用示波器怎样进行时间(周期)的测量?7.李萨如图形不稳定怎么办?调节y方向信号的频率使图形稳定。
实验六、霍尔效应(hall effect)1、实验过程中导线均接好,开关合上,但vh无示数,im和is示数正常,为什么?(1) vh组的导线可能接触不良或已断。
仔细检查导线与开关连接以及导线是否完好正常。
(2)vh的开关可能接触不良。
反复扳动开关看是否正常。
(3)可能仪器的显示本身有问题。
差热分析实验报告思考题

差热分析实验报告思考题
实验名称:差热分析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对不同物质进行差热分析实验,研究其热化学
性质。
实验原理:差热分析法是一种测量样品在非绝热条件下吸放热
量的方法,该方法可以用来研究化学反应、热化学稳定性、热分
解反应等问题。
在实验中,将样品与标准物质一起放置在加热炉
中加热,在整个过程中测量样品与标准物质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从而分析样品的物化性质。
实验步骤:
1.取一个净重约为1g的样品,放置在标准热物质中心,称量出
标准热物质的质量。
2.将装有样品和标准热物质的盘子放入试样盒中,在该温度下
预热30分钟。
3.设定升温速率,开启差热仪开始实验,对样品进行相应升温控制。
4.记录标准样品的热变化,计算出样品的热变化。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得到了不同物质在加热过程中的热变化曲线,并可以对其进行热化学性质的分析。
思考题:
1.为什么要进行差热分析实验?
2.使用差热分析法测定样品吸放热量的条件有哪些?
3.什么情况下样品的热变化为正值?什么情况下样品的热变化为负值?
4.如果样品为化合物,使用差热分析法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5.差热分析法的应用有哪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实验实验报告思考题答案实验一、NaOH和HCI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比较滴定1.HCI和NaOH标准溶液能否用直接配制法配制?为什么?答:由于NaOH固体易吸收空气屮的C02和水分,浓HCI的浓度不确定,固配制HCI和NaOH标准溶液吋不能用直接法。
2.配制酸碱标准溶液时,为什么用量筒量取HCI,用台秤称取NaOH(S)、而不用吸量管和分析天平?答:因吸量管用于标准量取需不同体积的量器,分析天平是用于准确称取一定量的精密衡量仪器。
而HCI的浓度不定,NaOH易吸收C02和水分,所以只需要用量筒量取,用台秤称取NaOH即可。
3•标准溶液装入滴定管之前,为什么要用该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而锥形瓶是否也需用该溶液润洗或烘干,为什么?答:为了避免装入后的标准溶液被稀释,所以应用该标准溶液润洗滴管2〜3次。
而锥形瓶屮有水也不会影响被测物质量的变化,所以锥形瓶不需先用标准溶液润洗或烘干。
4.滴定至临近终点时加入半滴的操作是怎样进行的?答:加入半滴的操作是:将酸式滴定管的旋塞稍稍转动或碱式滴定管的乳胶管稍微松动,使半滴溶液悬于管口,将锥形瓶内壁与管口接触,使液滴流出,并用洗瓶以纯水冲下。
实验二、NaOH溶液的配制及食用白醋总酸度的测定1•如何计算称取基准物邻苯二甲酸氢钾或Na2CO3的质量范围?称得太多或太少对标定冇何影响?答:在滴定分析屮,为了减少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一般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应在20—25ml之间,称取基准物的大约质量应由下式求得:如果基准物质称得太多,所配制的标准溶液较浓,则由一滴或半滴过量所造成的误差就较大。
称取基准物质的量也不能太少,因为每一份基准物质都要经过二次称量,如果每次冇土O.lmg的误差,则每份就可能冇土0.2mg 的误差。
因此,称取基准物质的量不应少于0.2000g,这样才能使称量的相对误差大于l%0 O2.溶解基准物质时加入20〜30ml水,是用量筒量取,还是用移液管移取?为什么?答:因为这吋所加的水只是溶解基准物质,而不会影响基准物质的量。
因此加入的水不需要非常准确。
所以可以用量筒量取。
3.如果基准物未烘干,将使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结果偏高还是偏低?答:如果基准物质未烘干,将使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结果偏高。
4.用NaOH标准溶液标定HCI溶液浓度时,以酚駄作指示剂,用NaOH 滴定HCI,若NaOH溶液因贮存不当吸收了CO2,问对测定结果冇何影响?答:用NaOH标准溶液标定HCI溶液浓度时,以酚駄作为指示剂,用NaOH滴定HCI,若NaOH溶液因贮存不当吸收了CO2,而形成Na2CO3, 使NaOH溶液浓度降低,在滴定过程中虽然其中的Na2CO3按一定量的关系与HCI定量反应,但终点酚駄变色时还有一部分NaHCO3末反应,所以使测定结果偏高。
5.如果NaOH溶液吸收了空气中的C02,对食用白醋总酸度的测定有何Vl=0 V2>0(2) Vl>O V2=0 (3) V1>V2 (4) V1<V2 影响?、为什么?、 答:NaOH 吸收了空气中的C02,使标准溶液中的 氢氧化钠浓度变小,用来滴定未知醋酸的浓度,会使测得的浓度偏大 6. 本实验中为什么选用酚駄做指示剂?其选择原则是什么?根据选择 原则选用其他指示剂可以吗?如果可以请举例说明。
答:因为醋酸是弱酸,用氢氧化钠滴定的时候终点生成强碱弱酸盐(醋 酸钠),溶液pH 为弱碱性。
酚駄的变色范围在9-10左右,刚好是弱碱性, 所以滴定的终点刚好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内(滴定突跃)。
7. 强酸滴定弱碱的滴定曲线与强奸滴定弱碱的曲线相比,有无区别? 答:强碱滴弱酸的起点高、前半部分形状冇差异、突跃小。
实验三、HCI 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及混合碱分析1. 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组成的方法原理是什么?答:测混合碱试液,可选用酚瞰和甲基橙两种指示剂。
以HCI 标准溶 液连续滴定。
滴定的方法原理可图解如下2. 釆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判断下列五种情况下,混合碱的组成? (5) V1=V2① Vl=0 V2>0 时,组成为: ②Vl> ;O V2=0 时,组成为:0H- ③V1>V2 时,组成为:CO32-+ 0H- ④V1<V2日寸,组成为:HCO3・+CO32・ ⑤ V1=V2 [hf,组成为:CO32-(1)HCO3- 实验四、EDTA 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及水的总硬度的测定1.络合滴定中为什么加入缓冲溶液?答:各种金属离子与滴定剂生成络合物时都应有允许最低pH值,否则就不能被准确滴。
而且还可能影响指示剂的变色点和自身的颜色,导致终点误差变大,甚至不能准确滴定。
因此酸度对络合滴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需要加入缓冲溶液予以控制。
2.用Na2CO3为基准物。
以钙指示剂为指示剂标定EDTA浓度吋,应控制溶液的酸度为多大?为什么?如何控制?答:用Na2CO3为基准物质,以钙指示剂为指示剂标定EDTA浓度时, 因为钙指示剂与Ca2+在pH=12~13之间能形成酒红色络合物,而自身呈纯蓝色,当滴定到终点时溶液的颜色由红色变纯蓝色,所以用NaOH控制溶液的pH为12〜13。
4.络合滴定法与酸碱滴定法相比,有那些不同点?操作中应注意那些问题?答:络合滴定法与酸碱滴定法相比冇下面两个不同点:%1络合滴定屮耍求形成的配合物(或配离子)耍相当稳定,否则不易得到明显的滴定终点。
%1在一定条件下,配位数必须固定(即只形成一种配位数的配合物)。
5.什么叫水的总硬度?怎样计算水的总硬度?答:水屮Ca2+、Mg2+的总量称为水的总硬度。
6.为什么滴定Ca2+、Mg2+总量时要控制pH^lO,而滴定Ca2+分量时要控制pH为12-13?若pH>;13时测Ca2+对结果有何影响?答:因为滴定Ca2+、Mg2+总量吋要用洛黑T作指示剂,辂黑T在pH 为8〜口之间为蓝色,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为紫红色,终点时溶液为蓝色。
所以溶液的pH值要控制为10o测定Ca2+时,要将溶液的pH控制至12-13,主要是11:Mg2+完全生成MgOH)2沉淀。
以保证准确测定Ca2+的含量。
在pH为12-13间钙指示剂与Ca2+形成酒红色配合物,指示剂本身呈纯蓝色,当滴至终点吋溶液为纯蓝色。
但pH>;13时,指示剂木身为酒红色,而无法确定终点。
7.如果只有倂黑T指示剂,能否测定82+的含量?如何测定?答:如果只冇辂黑T指示剂,首先用NaOH调pH>12,使Mg2+生成沉淀与Ca2+分离,分离Mg2+后的溶液用HCI调pH二10,在加入氨性缓冲溶液。
以辂黑T为指示剂,用Mg—EDTA标准溶液滴定Ca2+的含量。
实验五、SnCI2-HgCI2-K2Cr2O7法测定铁矿石中铁的含量(无汞法)1.在预处理时为什么SnCI2溶液要趁热逐滴加入?答:用SnCI2还原Fe3+吋,溶液的温度不能太低,否则反应速度慢, 黄色褪去不易观察,易使SnCI2过量。
2.在预还原Fe(III)至Fe(II)吋,为什么要用SnCI2和TiCI3两种还原剂?只使用其屮一种有什么缺点?答:定量还原Fe(III)时,不能单独用SnCI2o因SnCI2不能还原W何) 至W(V),无法指示预还原终点,因此无法准确控制其用量,而过量的SnCI2 又没有适当的无汞法消除,但也不能单独用TiCI3还原Fe(III),因在溶液屮如果引入较多的钛盐,当用水稀释吋,大量Ti(IV)易水解生成沉淀,影响测定。
故只能采用SnCI2-TiCI3联合预还原法。
3•在滴定前加入H3PO4的作用是什么?加入H3PO4后为什么立即滴定?答:因随着滴定的进行,Fe(III)的浓度越来越大,FeCI4・的黄色不利于终点的观察,加入H3PO3可使Fe3+生成无色的Fe(HPO4)2■络离子而消除。
同时由于Fe(HPO4)2■的生成,降低了Fe3+/Fe2+电对的电位,使化学计量点附近的电位突跃增大,指示剂二苯胺磺酸钠的变色点落入突跃范围之内, 提高了滴定的准确度。
实验六、Na2S2O3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及间接碘量法测定铜盐中的铜的含量1.如何配制和保存Na2S2O3溶液?答:水中的C02、细菌和光照都能使其分解,水中的氧也能将其氧化。
故配制Na2S2O3溶液时,先将蒸馅水煮沸,以除去水中的C02和02,并杀死细菌;冷却后加入少量Na2CO3使溶液呈弱碱性以抑制Na2S2O3的分解和细菌的生长。
保存于棕色瓶中。
2.用K2Cr2O7作基准物质标定Na2S2O3溶液时,为什么耍加入过量的KI和HCI溶液?为什么要放置一定时间后才能加水稀释?为什么在滴定前还耍加水稀释?答:为了确保K2Cr2O7反应完全,必须控制溶液的酸度为0.2-0.4mo L • I-1HCI溶液,并加入过量KL K2Cr2O7与KI的反应需一定的时间才能进行得比较完全,故需放置5min后在加水稀释,降低酸度,以防止Na2S2O3在滴定过程中遇强酸而分解。
3.木实验加入KI的作用是什么?从上述反应可以看出,I■不仅是Cu2+的还原剂,还是Cu+的沉淀剂和I ■的络合剂。
4.本实验为什么要加入NH4SCN?为什么不能过早地加入?答:因Cui沉淀表面吸附12,这部分12不能被滴定,会造成结果偏低。
加入NH4SCN溶液,使Cui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CuSCN,而CuSCN不吸附12从而使被吸附的那部分12释放出來,提高了测定的准确度。
但为了防止12对SCN•的氧化,而NH4SCN应在临近终点时加入。
5.若试样中含有铁,则加入何种试剂以消除铁对测定铜的干扰并控制溶液pH值。
答:若试样屮含有铁,可加入NH4HF2以掩蔽Fe3+o同时利用HF—F-的缓冲作用控制溶液的酸度为pH=3-4o实验七、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试样中微量铁1.用邻二氮菲测定铁时,为什么要加入盐酸氢胺?英作用是什么?试写出冇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答:加入盐酸氢胺是为了将血3+全部转化为Fe2+,有关的反应如下:2 Fe3+ + 2 NH20H • HCI 二2 Fe2+ + N2 t +2 H20 + 4 H+ + 2 Cl—2.在有关条件实验屮,均以水为参比,为什么在测绘标准曲线和测定试液时,要以试剂空白溶液为参比?答:扣除实验背景干扰。
(详细内容自己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