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酰胺改性的意义

合集下载

聚酰胺简介

聚酰胺简介


相关介绍: (1).聚酰胺主链上含有许多重复的酰胺基,用 作塑料时称尼龙,用作合成纤维时我们称为锦 纶,聚酰胺可由二元胺和二元酸制取,也可以 用ω-氨基酸或环内酰胺来合成。根据二元胺和 二元酸或氨基酸中含有碳原子数的不同,可制 得多种不同的聚酰胺,目前聚酰胺品种多达几 十种,其中以聚酰胺-6、聚酰胺-66和聚酰胺610的应用最广泛。

(3).尼龙中的主要品种是尼龙6和尼龙66, 占绝对主导地位,其次是尼龙11,尼龙12, 尼龙610,尼龙 612,另外还有尼龙 1010, 尼龙46,尼龙7,尼龙9,尼龙13,新品种 有尼龙6I,尼龙9T和特殊尼龙 MXD6(阻 隔性树脂)等.
聚酰胺图片
二.聚酰胺的用途及改性

聚酰胺的用途
聚酰胺简介
20713341班制作
一.聚酰胺定义及介绍

定义:聚酰胺俗称尼龙(Nylon),英文名称Polyamide (简称PA),是分子主链上含有重复酰胺基团— [NHCO]—的热塑性树脂总称。包括脂肪族PA,脂肪— 芳香族PA和芳香族PA。其中,脂肪族PA品种多,产 量大,应用广泛,其命名由合成单体具体的碳原子数 而定。
四.聚酰胺的性能

1. PA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包括力学性 能、耐热性、耐磨损性、耐化学药品性 和自润滑性,且摩擦系数低,有一定的 阻燃性,易于加工,适于用玻璃纤维和 其它填料填充增强改性,提高性能和扩 大应用范围。

2.尼龙为韧性角状半透明或乳白色结晶性 树脂,作为工程塑料的尼龙分子量一般 为1.5-3万尼龙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软 化点高,吸震性和消音性,耐油,耐弱 酸,耐碱和一般溶剂,电绝缘性好,有 自熄性,无毒,无臭,耐候性好,染色 性差。


(2).聚酰胺-6、聚酰胺-66和聚酰胺-610的 链节结构分别为[NH(CH2)5CO]、 [NH(CH2)6NHCO(CH2)4CO]和 [NH(CH2)6NHCO(CH2)8CO]。聚酰胺-6 和聚酰胺-66主要用于纺制合成纤维,称 为锦纶-6和锦纶-66。尼龙-610则是一种 力学性能优良的热塑性工程塑料。

聚酰胺改性的意义

聚酰胺改性的意义

聚酰胺改性的意义,现状与发展趋势摘要:聚酰胺(PA,俗称尼龙)是美国DuPont公司最先开发用于纤维的树脂,于1939年实现工业化。

20世纪50年代开始开发和生产注塑制品,以取代金属满足下游工业制品轻量化、降低成本的要求。

PA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包括力学性能、耐热性、耐磨损性、耐化学药品性和自润滑性,且摩擦系数低,有一定的阻燃性,易于加工,适于用玻璃纤维和其它填料填充增强改性,提高性能和扩大应用范围。

关键词:聚酰胺树脂综合性能加工增强改性性能引言聚酰胺是通用工程塑料中产量最大、品种最多、用途最广、性能优良的基础树脂。

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熔点高、耐磨、耐油、耐热性能优良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电气、机械等领域。

但由于聚酰胺的吸水性较大,造成产品尺寸稳定性差,干态或低温下冲击强度低等缺点,也限制了其更广泛的应用。

对其进行改性可以得到性能多样的产品,拓宽其应用领域。

为此,人们对聚酰胺的改性进行了大量研究。

正文聚酰胺由二元酸与二元胺或由氨基酸经缩聚而得,是分子链上含有重复酰胺基团-CONH-的树脂总称。

在用作纤维时,我国称为锦纶。

PA品种繁多,有PA6、PA66、PA11、PA12、PA46、PA610、PA1010、PA612和近几年开发的新品种PA6T,PA9T,特殊尼龙MXD6等,其中PA6和PA66占主导地位,占总量的80%以上。

PA属于结晶型塑料,在相对宽的温度和湿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如拉伸强度高、耐摩擦、耐化学性(油、脂肪、脂肪族和芳香族烃类)、良好的冲击强度和阻隔性,而在此范围内,也有其不足的方面就是吸湿性大、吸水率高。

未改性前,在20℃、65%RH下,PA6吸水率约3.5%,PA66为2.5%左右,PA610为1.5%~2.0%,PA12约为1%;但改性后,PA吸水率非常小,如PA6T、9T在水中饱和吸水率仅为3%;未改性PA在干态和低温下冲击强度低,韧性差,除PA11和PA12外,其余经紫外辐照后性能将大大下降。

聚酰胺纤维的应用研究与性能改进

聚酰胺纤维的应用研究与性能改进

聚酰胺纤维的应用研究与性能改进聚酰胺纤维,通常被称为尼龙,是一种具有高分子聚合物的人造纤维。

由于其优良的机械性能、耐磨性、耐化学性和柔韧性,聚酰胺纤维在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探讨聚酰胺纤维的应用研究以及性能改进的方法。

聚酰胺纤维的应用研究聚酰胺纤维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纺织、服装、工业、医疗和汽车等。

纺织和服装聚酰胺纤维在纺织和服装行业中是最常用的合成纤维之一。

由于其优良的弹性和柔软的手感,聚酰胺纤维被广泛应用于内衣、袜子、运动服和其他各种服装中。

此外,聚酰胺纤维还具有良好的耐洗涤性能和较低的静电积累,使其成为理想的服装材料。

工业领域聚酰胺纤维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由于其耐磨性和耐化学性,聚酰胺纤维被用于制造各种工业零件,如机械轴承、密封件和传动带等。

此外,聚酰胺纤维还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能和减震性能,使其适用于制造工程塑料件,如汽车零部件、电子设备和家用电器等。

医疗领域聚酰胺纤维在医疗领域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由于其生物相容性和耐消毒性,聚酰胺纤维被用于制造医疗设备和器械,如手术器械、缝合线和支架等。

此外,聚酰胺纤维还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使其适用于制造生物可降解的医疗植入物。

汽车领域聚酰胺纤维在汽车领域中的应用也在不断增长。

由于其轻质、高强度和耐热性,聚酰胺纤维被用于制造汽车零部件,如燃油泵、散热器和发动机罩等。

使用聚酰胺纤维制造汽车零部件可以减少汽车的燃油消耗和排放,从而提高汽车的能效和环保性能。

性能改进的方法为了进一步提高聚酰胺纤维的性能,研究人员和工程师们一直在寻找改进的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性能改进方法:增强强度和耐磨性通过使用更高级的合成方法和添加剂,可以提高聚酰胺纤维的强度和耐磨性。

例如,通过在聚酰胺纤维中添加玻璃纤维或碳纤维等增强材料,可以显著提高其机械性能和耐磨性。

改善耐热性聚酰胺纤维的耐热性可以通过使用耐高温的聚酰胺品种和改进的制造工艺来提高。

例如,通过使用具有更高熔点和更好热稳定性的聚酰胺品种,可以提高聚酰胺纤维的耐热性。

聚酰胺改性知识(纯手工制作)

聚酰胺改性知识(纯手工制作)
合金化:是PA与其它聚合物共混,以PA作连续相,其它聚合物为分散 相的共混体。
功能化:在PA基体中加入一些功能材料,使PA具有某些功能,使PA 高性能化的改性方法。
1、改善PA的吸收性,提高制品的尺寸稳定性; 2、提高PA的阻燃性; 3、提高PA的机械强度; 4、提高PA的抗低温脆性,改善其耐候性; 5、提高PA的耐磨性,延长制品使用寿命; 6、提高PA的抗静电性能,适应矿山使用要求; 7、降低PA的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8、提高PA的耐热性。
1、玻纤的直径:一般使用直径在10-20um范围内,太粗与PA的粘结性 差,引起性能下降,太细易被螺杆剪切成细微粉末,失去纤维作用。
2、玻纤长度:一般控制在2-3mm,理论上讲,玻纤长度越长其增强效 果越好,但会带来制品表面粗燥及翘曲问题。玻纤的长度与其原始长度 无关,而与螺杆组合结构及转速相关。
聚酰胺改性知பைடு நூலகம்培训
共混改性按其化学结构变化分为:化学改性和物理共混改性。 化学改性:使PA大分子链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由于结构的变化而
引起PA的变化。 物理改性:在PA树脂中加入适量添加剂、填料或其它聚合物,经
混合混炼挤出,得到分散均匀的尼龙共混物。 物理改性又分为:增强、阻燃、填充、增韧、合金化、功能化等
六大类别。
增强改性:在PA中加入玻璃纤维、碳纤维等具有增强作用的材料,使 PA的弯曲强度、拉伸强度等性能大幅度提高。
填充改性:在加工过程中加入无机填料或有机填料提高材料的某些性能。
阻燃改性:在PA中加入阻燃剂进行共混,使其具有难燃性。
增韧改性:在PA中添加一定量的弹性体进行共混,使PA的抗冲击性能 和耐低温性能大幅度提高。
温降解;
5、制造高玻纤含量增强PA6 PA66,应选择适宜的防玻纤外露剂 和高分散润滑剂,耐热性偶联剂。

PA6改性

PA6改性
PA6改性技术
制作人:成益亮 讲解人:王 旭
简介

聚酰胺俗称尼龙(Nylon),英文名称Polyamide (简称PA),是分子主链上含有重复酰胺基团— [NHCO]—的热塑性树脂总称。包括脂肪族PA,脂 肪—芳香族PA和芳香族PA。其中,脂肪族PA品种 多,产量大,应用广泛,其命名由合成单体具体 的碳原子数而定。是美国著名化学家卡罗瑟斯和 他的科研小组发明的。 尼龙是最重要的工程塑料,产量在五大通用工程 塑料(PA,PC,POM, PBT,PPO)中居首位。
④提高尼龙的抗低温性能,增强其对耐环境应变的能力。
⑤提高尼龙的耐磨性,以适应耐磨要求高的场合。 ⑥提高尼龙的抗静电性,以适应矿山及其机械应用的要求。 ⑦提高尼龙的耐热性,以适应如汽车发动机等耐高温条件的领域。 ⑧降低尼龙的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尼龙的改性

化学改性:在聚合过程中加入第二、第三单体进 行共聚合,得到共聚尼龙。 物理改性:添加一些改性剂(如填充剂、增强材 料、阻燃剂等)与尼龙共混,得到改性尼龙。物 理改性方法分为增强、增韧、阻燃、填充、共混 合金及纳米改性方法。物理改性工艺简单,能得 到理想改性材料,所以主要讲述尼龙物理改性方 法。

尼龙的特点
1.尼龙的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使结构易发生 结晶化,而且分子间互相作用力较大,赋予尼龙以 高熔点和力学性能。 2.酰胺基是亲水基团,吸水性较大 3.在尼龙的化学结构中,还存在亚甲基或芳基, 使尼龙具有一定的柔性或刚性。尼龙中的亚甲基/ 酰胺基的比例越大,分子中氢键数越少,分子间力 越小,柔性增加,吸水性越小。具有良好的力学性 能、电性能、耐热性和韧性,优良的耐油性、耐磨 性、自润滑性、耐化学药品性和成型加工性。
虽然尼龙具有优异的各项性能,但是也 存在突出的缺点:如吸水性较大,导致成 型尺寸稳定性差;抗蠕变性差,不适宜制 造精密的受力制品,力学性能不足。

聚酰胺改性

聚酰胺改性

聚酰胺改性聚酰胺,PA俗称尼龙 (Nylon),由二元酸与二元胺或由氨基酸经缩聚而得 ,是分子链上含有重复酰胺基团-CONH-的树脂总称。

在用作纤维时 ,我国称为锦纶。

PA最早由美国杜邦公司开发成功 ,后来又开发出注塑级产品。

PA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耐热、耐磨损、耐化学性、阻燃性和自润滑性 ,而且易加工、摩擦系数低 ,特别适于玻璃纤维及其他材料增强改性等。

聚酰胺(PA)是工程塑料中历史最悠久、性能较优、产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品种。

适用于汽车、电子电器、机械、运动和休闲、日用消费品等行业。

PA品种繁多,有PA6、PA66、PA11、PA12、PA46、PA610、PA1010、PA612和近几年开发的新品种PA6T,PA9T,特殊尼龙MXD6等,其中PA6和PA66占主导地位,占总量的80%以上。

PA属于结晶型塑料,在相对宽的温度和湿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如拉伸强度高、耐摩擦、耐化学性(油、脂肪、脂肪族和芳香族烃类)、良好的冲击强度和阻隔性,而在此范围内,也有其不足的方面就是吸湿性大、吸水率高。

未改性前,在20℃、65%RH下,PA6吸水率约3.5%,PA66为2.5%左右,PA610为1.5%~2.0%,PA12约为1%;但改性后,PA吸水率非常小,如PA6T、9T在水中饱和吸水率仅为3%;未改性PA在干态和低温下冲击强度低,韧性差,除PA11和PA12外,其余经紫外辐照后性能将大大下降。

填充、增强是改性PA最常用的方法,可以提高冲击性能、尺寸稳定性、耐热性、阻燃性,PA可通过填料、增强剂或添加增韧剂、润滑剂、热稳定剂、加工助剂和着色剂来改进和提高性能,或同时使用添加剂和改性剂进行改性。

一、填充增强剂PA改性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填充、增强。

PA主要的增强剂为:(1)玻纤,PA66,PA6中最多可加50%,PA6,PA10, PA11.PAl2中最高加入量为30%,(2)玻璃微珠PA66、PAl2中可加50%;(3)碳纤维和石墨纤维,PA6中可加20%,PA66,PA11,PAl2中可加40%,碳黑和石墨添加量一般不超过5%;(4)金属粉末(铝、铁、青铜、锌、铜),可提高树脂热变形温度和导电性,(5)二氧化硅和硅酸盐,最多可加40%;(6)液晶聚合物(LCP),最高加人量为30%。

聚酰胺改性研究进展

聚酰胺改性研究进展

聚酰胺改性研究进展摘要:聚酰胺(尼龙,英文缩写为PA)是通用工程塑料中产量最大、品种最多、用途最广、性能优良的基础树脂。

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熔点高、耐磨、耐油、耐热性能优良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电气、机械等领域。

但由于聚酰胺的吸水性较大,造成产品尺寸稳定性差,干态或低温下冲击强度低等缺点,也限制了其更广泛的应用。

对其进行改性可以得到性能多样的产品,拓宽其应用领域。

为此,人们对聚酰胺的改性进行了大量研究。

本文对近些年来聚酰胺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PA6 聚酰胺-胺聚酰胺石墨N -甲基吡咯类聚酰胺1. PA6的增容改性聚酰胺6(PA6)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并且耐磨性和自润滑性好,易成型加工,是应用极广的工程塑料。

但PA6具有吸湿大、尺寸不稳定、成型收缩大的缺点。

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具有刚度好、强度高、耐热老化性优异、耐有机溶剂性好、易加工成型等优点,同时也具有冲击韧性差、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易分解等缺点。

将两者制成合金,可改善PA6的吸水性和PBT的冲击脆性。

陈兴江等人采用固体环氧树脂(EP)反应增容聚酰胺6/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A6/PBT)共混物。

结果表明:EP的加入降低了共混物的界面张力,使分散相粒径明显细化;当PA6/PBT=80/20,EP含量为1~1.5份时,共混物的改性效果较好;当PA6用量少于30份或超过70份时,EP的加入可明显提高共混物的冲击性能和拉伸性能;随着EP的加入,共混物的流动性降低。

并采用固体环氧树脂(EP)反应增容聚酰胺6/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A6/PBT)共混物。

EP的加入降低了共混物的界面张力,使分散相粒径明显细化;当PA6/PBT=80/20,EP含量为1~1.5份时,共混物的改性效果较好;当PA6用量少于30份或超过70份时,EP的加入可明显提高共混物的冲击性能和拉伸性能;随着EP的加入,共混物的流动性降低。

2.OMMT改性PA6制备纳米复合材料周雪琴等人采用环氧树脂改性MMT ,得到有机化改性的OMMT ,然后通过熔融插层法制备PA6/ OMMT 纳米复合材料,并利用X 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万能材料试验机等研究了纳米复合材料的形态结构、力学性能及热稳定性结果表明,经环氧树脂改性得到的OMMT 的层间距明显增加,从未改性的1. 22 nm 增加到 5. 13 nm ,并以纳米尺度分散于PA6 基体中;随着OMMT 含量的增加,PA6/ OMMT 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增加,热变形温度提高,拉伸强度可达76 MPa ,弯曲模量达到 3.462GPa,热变形温度为134 ℃;PA6/OMMT复合材料失重10%时的温度为422℃,比纯PA6 提高16 ℃,提高了PA6 的热稳定性。

聚酰胺改性技术进展

聚酰胺改性技术进展

【 ywod ]oymieBed Fl Moict nAdac Ke rsP l d ; l ;i ; df ao ; vne a n l i i
聚 酰胺 ( 龙 。 文 缩 写 为 P ) 通 用 工 程 塑 料 中产 量 最 大 、 种 限性 。所 以 , 找 合 适 的相 容 剂 是 尼 龙 合金 乃 至 聚 合 物 合 金 制 备 的 一 尼 英 A是 品 寻 最 多 、 途 最 广 、 能 优 良 的基 础树 脂 。 有 很 高 的机 械 强 度 、 点 高 、 个 瓶 颈 问题 . 混 体 系 中相 容 性 的 改 善 则可 明显 地 使 材 料 获 得 更 优 异 用 性 具 熔 共 耐磨、 耐油 、 热 性 能 优 良等 优 点 , 耐 广泛 应 用 于 汽 车 、 电子 电气 、 械 等 的综 合 性 能 。 机 领 域 。 由于 聚 酰胺 的吸 水性 较 大 , 成 产 品 尺寸 稳 定 性 差 , 态 或 低 1 但 造 干 . 尼龙 与弹 性 体共 混 改性 2 温 下 冲击 强 度 低 等 缺点 , 限 制 了其 更 广 泛 的应 用 。对 其 进 行 改 性 可 也 熊茂 林 以 甲 基 丙 烯 酸 缩 水 甘 油 酯 为 接 枝 单 体 、 氧 化 二 异 丙 等 过 以 得 到性 能 多 样 的 产 品, 宽 其应 用 领 域 。为 此 , 们 对 聚 酰胺 的改 性 苯 为 引 发剂 对 三 元 乙丙 橡 胶 fP M) 行 熔融 接 枝 。用 F I 拓 人 ED 进 TR仪 对 接枝
( olg f n nQu  ̄ P oet ̄n d sa n n 4 70 , hn ) C l eo a Mi rjc, g mgh nHe oymie (A AbtatT e s y avne fp la d P )moi igtc nq ei ln n l g et thm n bod nldn o oei, u df n eh i n fl g ad be c.a o e ad a ra,icuig p l lf y u ii n y 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酰胺改性的意义,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聚酰胺(PA,俗称尼龙)是美国DuPont公司最先开发用于纤维的树脂,于1939年实现工业化。

20世纪50年代开始开发和生产注塑制品,以取代金属满足下游工业制品轻量化、降低成本的要求。

PA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包括力学性能、耐热性、耐磨损性、耐化学药品性和自润滑性,且摩擦系数低,有一定的阻燃性,易于加工,适于用玻璃纤维和其它填料填充增强改性,提高性能和扩大应用范围。

关键词:聚酰胺树脂综合性能加工增强改性性能
引言
聚酰胺是通用工程塑料中产量最大、品种最多、用途最广、性能优良的基础树脂。

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熔点高、耐磨、耐油、耐热性能优良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电气、机械等领域。

但由于聚酰胺的吸水性较大,造成产品尺寸稳定性差,干态或低温下冲击强度低等缺点,也限制了其更广泛的应用。

对其进行改性可以得到性能多样的产品,拓宽其应用领域。

为此,人们对聚酰胺的改性进行了大量研究。

正文
聚酰胺由二元酸与二元胺或由氨基酸经缩聚而得,是分子链上含有重复酰胺基团-CONH-的树脂总称。

在用作纤维时,我国称为锦纶。

PA品种繁多,有PA6、PA66、PA11、PA12、PA46、PA610、PA1010、PA612和近几年开发的新品种PA6T,PA9T,特殊尼龙MXD6等,其中PA6和PA66占主导地位,占总量的80%以上。

PA属于结晶型塑料,在相对宽的温度和湿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如拉伸强度高、耐摩擦、耐化学性(油、脂肪、脂肪族和芳香族烃类)、良好的冲击强度和阻隔性,而在此范围内,也有其不足的方面就是吸湿性大、吸水率高。

未改性前,在20℃、65%RH下,PA6吸水率约3.5%,PA66为2.5%左右,PA610为1.5%~2.0%,PA12约为1%;但改性后,PA吸水率非常小,如PA6T、9T在水中饱和吸水率仅为3%;未改性PA在干态和低温下冲击强度低,韧性差,除PA11和PA12外,其余经紫外辐照后性能将大大下降。

填充、增强是改性PA 最常用的方法,可以提高冲击性能、尺寸稳定性、耐热性、阻燃性,PA可通过填料、增强剂或添加增韧剂、润滑剂、热稳定剂、加工助剂和着色剂来改进和提高性能,或同时使用添加剂和改性剂进行改性。

由于尼龙具有很多的特性,因此,在汽车、电气设备、机械部构、交通器材、纺织、造纸机械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汽车的小型化、电子电气设备的高性能化、机械设备轻量化的进程加快,对尼龙的需求将更高更大。

特别是尼龙作为结构性材料,对其强度、耐热性、耐寒性等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尼龙的固有缺点也是限制其应用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对于PA6、PA66两大品种来说,与PA46、PAl2等品种比具有很强的价格优势,虽某些性能不能满足相关行业发展的要求。

因此,必须针对某一应用领域,通过改性,提高其某些性能,来扩大其应用领域。

主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改性:
①改善尼龙的吸水性,提高制品的尺寸稳定性。

②提高尼龙的阻燃性,以适应电子、电气、通讯等行业的要求。

③提高尼龙的机械强度,以达到金属材料的强度,取代金属
④提高尼龙的抗低温性能,增强其对耐环境应变的能力。

⑤提高尼龙的耐磨性,以适应耐磨要求高的场合。

⑥提高尼龙的抗静电性,以适应矿山及其机械应用的要求。

⑦提高尼龙的耐热性,以适应如汽车发动机等耐高温条件的领域。

⑧降低尼龙的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总之,通过上述改进,实现尼龙复合材料的高性能化与功能化,进而促进相关行业产品向高性能、高质量方向发展。

自1976年美国杜邦公司开发出超韧PA66后,各国大公司纷纷开发新的改性PA产品,美国、西欧、日本、荷兰、意大利等大力开发增强PA、阻燃PA、填充PA,大量的改性PA投放市场。

20世纪80年代,相容剂技术开发成功,推动了PA合金的发展,世界各国相继开发出PA/PE、PA/PP、PA/ABS、PA/PC、PA/PBT、PA/PET、PA/PPO、PA/PPS、PA/I.CP(液晶高分子)、PA/PA等上千种合金,广泛用于汽车、机车、电子、电气械、纺织、体育用品、办公用品、家电部件等行业。

20世纪90年代,改性尼龙新品种不断增加,这个时期改性尼龙走向商品化,形成了新的产业,并得到了迅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末,世界尼龙合金产量达110万吨/年。

在产品开发方面,主要以高性能尼龙PPO/PA6,PPS/PA66、增韧尼龙、纳米尼龙、无卤阻燃尼龙为主导方向;在应用方面,汽车部件、电器部件开发取得了重大进展,如汽车进气歧管用高流动改性尼龙已经商品化,这种结构复杂的部件的塑料化,除在应用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外,更重要的是延长了部件的寿命,促进了工程塑料加工技术的发展。

改性尼龙未来发展趋势如下:
①高强度高刚性尼龙的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新的增强材料如无机晶须增强、碳纤维增强PA将成为重要的品种,主要是用于汽车发动机部件,机械部件以及航空设备部件。

②尼龙合金化将成为改性工程塑料发展的主流。

尼龙合金化是实现尼龙高性能的重要途径,也是制造尼龙专用料、提高尼龙性能的主要手段。

通过掺混其他高聚物,来改善尼龙的吸水性,提高制品的尺寸稳定性,以及低温脆性、耐热性和耐磨性。

从而,适用车种不同要求的用途。

③纳米尼龙的制造技术与应用将得到迅速发展。

纳米尼龙的优点在于其热性能、力学性能、阻燃性、阻隔性比纯尼龙高,而制造成本与背通尼龙相当。

因而,具有很大的竞争力。

④用于电子、电气、电器的阻燃尼龙与日俱增,绿色化阻燃尼龙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重视。

⑤抗静电、导电尼龙以及磁性尼龙将成为电子设备、矿山机械、纺织机械的首选材料。

⑥加工助剂的研究与应用,将推动改性尼龙的功能化、高性能化的进程。

⑦综合技术的应用,产品的精细化是推动其产业发展的动力。

结语
尼龙作为工程塑料中最大最重要的品种,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主要在于它改性后实现高性能化,其次是汽车、电器、通讯、电子、机械等产业自身对产品高
性能的要求越来越强烈,相关产业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工程塑料高性能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王国全,王秀芬. 聚合物改性.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 1
[2]王红专,高先明. 国内外聚酰胺现状与展望,( 河南神马尼龙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河南平顶山 467013)
[3]吴培熙,张留城. 聚合物共混改性.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6.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