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陈六公传》故事简介

合集下载

劏狗六爹的故事

劏狗六爹的故事

吴川有名的阿凡提式人物麦为仪,绰号劏狗六爹。

塘尾镇院村麦屋人,清乾隆岁贡生,生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卒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享年68岁。

葬于麦屋村东的红口岭,至今坟墓墓碑尚存。

麦为仪,是一位机智勇敢、胆略过人、见义勇为、才华敏捷、敢与贪官污吏作斗争、敢于反对土豪劣绅、反对封建迷信的人。

他的生平故事很多,流传很广。

但其故事传说,可能有真有伪,至今难以辨别。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反对封建迷信,反对赃官污吏,敢与权贵乡绅、神鬼作斗争。

劏狗六爹的故事,给我们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民间文学遗产。

1984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在湖南咸宁市召开全国机智人物讨论会,评出全国机智人物380名,广东入列8名,而劏狗六爹名列首位。

我整理了劏狗六爹的智慧故事共55集,陆续发上论坛,与大家分享。

欢迎家长指导自己的孩子阅读……1、骗小孩上树有一天,劏狗六爹路过村边,一群小孩在树上玩耍,见六爹来了,就下树对六爹说:“六爹,人家都说你有才智,骗术高明。

今天要是你能把我们骗上树去,我们就服你了。

”六爹说:“你们都知我要骗你们上树,你们哪肯让我骗呢?不过,如果你们上了树,我就有办法将你们骗下来。

敢不敢打赌?”孩子们听了马上说:“打赌就打赌。

”他们都象猴子一样爬上了树,并且显示出得意洋洋的样子。

六爹说:“你们不是让我骗上树了吗?” 孩子们这才知道是上了六爹的当了。

从此以后,他们再也不敢对六爹不礼貌了。

2、对对联劏狗六爹赶集要过渡,但渡船离岸二丈。

他向艄公行礼道:“请艄公撑我过渡。

”六爹连叫三遍,艄公就是不理他,继续抽他的烟,六爹只好耐心等候。

时过半点钟,艄公见是六爹,并早知六爹文才出众,就把船靠岸,装作不认识他,说:“先生想过渡吗?”六爹答道:“正是。

”艄公说:“过渡可以,不过我有渡规。

”六爹说:“有何渡规?”艄公说:“凡上我船过渡的人,一要每人交渡费一两,二要答我的对子,对通者可免收渡费,如对不出加收十倍,你愿意否?”六爹答应了,上了船,艄公便出上联:“木造船,船载石,石重船轻轻载重。

陈公弼传_精品文档

陈公弼传_精品文档

陈公弼传陈公弼(1032年-1095年),字世民,号世宗,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理学家。

他是宋神宗时期的重要人物,被誉为“北宋宰相第一人”。

本文将从陈公弼的生平事迹、政治理念以及对理学的贡献三个方面来介绍他的传记。

生平事迹陈公弼出生于1032年的河南洛阳,出身于一个寒微的家庭。

他从小勤奋好学,具有极高的智慧和求知欲。

在进士考试中多次获得高分,被皇帝选中,成为官僚体系中的一员。

陈公弼先后在各级官职中表现出色,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才干。

最终,他被提拔为宰相,成为宋神宗的重要谋士。

作为宰相,陈公弼兢兢业业,以国家利益为重,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政策。

他致力于平抑物价、调整税收制度、整顿政府机构等,为国家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还提出贤人治国的理念,主张任人唯贤,不以出身贵贱为准绳。

这一理念为宋代政治制度的完善和官员选拔制度的改革提供了指导。

政治理念陈公弼主张“以法为官,以教为民”。

他认为一个国家的治理应该遵循法治的原则,依法行政,保证公平公正。

他还主张“慎权尚谦”,认为官员应当廉洁奉公,官职不是权力的象征,而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

他反对享乐主义,以身作则,鼓励官员以清廉的作风影响身边的人。

陈公弼还强调教育的重要性。

他认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够培养出一批德才兼备的人才,推动国家发展。

他提倡实用主义教育,倡导以经世济民为主要目标。

他主张学以致用,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培养出真正有用的人才。

对理学的贡献陈公弼是北宋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对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他的倡导下,理学得以重新崛起并成为宋代的主流哲学。

他强调“致良知”,认为人应当通过学习和实践来完善自己的良知,以达到致良知的境界。

他还提倡“心学”,主张通过修身养性来培养自己的品德和才智。

陈公弼还对儒学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总结,他的主要著作有《陈世宗文集》和《陈世宗政论集》,这些著作对后世的理学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他的理学思想在后来的宋代和明代得到广泛传播,成为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陈公弼传

陈公弼传

陈公弼传:【译文】公名讳希亮,字公弼,姓陈,眉州青神人。

起初为长沙县令,后来去职担任雩都县令。

资深的官吏曾腆轻视法令,买卖官司。

因为陈公年青轻视陈公。

陈公就任的那天,首先查得他的重大罪责,曾腆扣头以至于出血,愿意自我改过。

陈公警诫他,宽免了他。

适逢陈公修建县学,曾腆把家财用来资助官府,让子弟都进入县学学习,最终他成为良吏,而且子弟中有考取了进士的。

因为母亲年纪大,陈公请求回到蜀州。

到剑州临津任职。

因为母亲去世离开官职。

守孝期满(孝服去除),担任开封府司录官。

第二年,盗贼在京西起事,杀死守令,富弼丞相举荐陈公,认为他可以重用,陈公担任房州知州。

房州平素没有军队守备,百姓非常恐惧想要逃亡离开这里。

陈公率领几百牢城卒,日夜训练检阅,名声震动山南。

百姓依靠他们而得以安定,盗贼不敢进入房州境内。

然而殿侍雷甲带领百余名兵士,追捕盗贼到竹山,雷甲不能辖制(管制)士兵,士兵所到之处做下残暴之事。

有人上报有大盗入境将要到达城门,陈公亲自统率士兵在水边阻止抵御盗贼。

陈公亲自处于前列,命令士兵将弓箭拉满但不射出。

士兵都如同木偶人一样笔直站立,雷甲向他们射箭,他们毫不动摇,雷甲于是下马拜服,请求处以死罪,说:“起初不知道是您的军队啊。

”吏士请求斩杀雷甲来示众。

陈公不答应,只处置了做下凶暴行为的十几人,劝告其余的人并使他们离开,让雷甲用捕捉盗贼的方式赎自己的罪。

屯驻在寿春的虎翼军士兵因为谋反被诛杀,迁移其余没有谋反的士兵数百人到庐州。

士兵正惶惑不安。

一天,有暗中进入公府房屋将要做不利之事的人。

衬公笑着说:“这必定是喝醉酒而已。

”陈公宽恕了他,将他流放,把其余士兵全部交给公府左右使令,并且让他们把守仓库。

人们替陈公害怕,陈公更加亲近信任他们。

士兵都用手指心发誓愿意为陈公出生入死。

后来陈公担任江东刑狱提点,又移任河北,入京担任开封府判官。

荥州煮盐共有十八口井,年岁久远渐渐枯竭,然而官府按照起初的数量索要赋税。

老百姓破产而被没收财产的有三百一十五家。

《百年风流人物:曾国藩》期末考试答案

《百年风流人物:曾国藩》期末考试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拜上帝会”的首领是()。

1.0分∙A、杨秀清∙∙B、陈秀成∙∙C、石达开∙∙D、洪秀全∙我的答案:D2曾国藩的《保守平安歌》共有几章?()1.0分∙A、1∙∙B、2∙∙C、3∙∙D、4∙我的答案:D3安庆内军械所于()年造出了我国第一条木壳小火轮。

1.0分∙A、1860年∙∙B、1861年∙∙C、1862年∙∙D、1863年我的答案:D4曾国藩家教理论中提出带兵打仗不应以什么为本?()1.0分∙A、金钱∙∙B、恼怒∙∙C、妄语∙∙D、扰民∙我的答案:D5曾国藩在1961年将围攻金陵的重任交给了下面哪一大臣?()1.0分∙A、彭玉麟∙B、左宗棠∙∙C、曾国荃∙∙D、冯子材∙我的答案:C6曾国藩死后的谥号是()。

1.0分∙A、文恭∙∙B、文恪∙∙C、文忠∙∙D、∙我的答案:D7清代的儋州指的是现在的哪个省?()1.0分∙A、云南∙∙B、河南∙∙C、海南∙∙D、湖南∙我的答案:C8“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的作者是()。

1.0分∙A、∙∙B、刘坤一∙∙C、苏轼∙∙D、陆游∙我的答案:A9“山县寒儒守一经,出山姓氏各芳馨”的作者是()。

1.0分∙A、林则徐∙∙B、魏源∙∙C、曾国藩∙谭嗣同∙我的答案:C10天京事变发生于()年。

1.0分∙A、1886年∙∙B、1876年∙∙C、1866年∙∙D、1856年∙我的答案:D11清代科举会试每几年一次?()1.0分3∙∙B、4∙∙C、5∙∙D、6∙我的答案:A12下面关于李秀成生平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1.0分∙A、初名李以文∙∙B、广东人∙∙C、太平天国运动著名将领∙∙D、出身农民家庭∙我的答案:B13曾国藩认为带兵之人需具备的第一要素是()。

1.0分∙A、才堪治民∙∙B、不怕牺牲∙∙C、不急功名∙∙D、勇敢智慧∙我的答案:A14下面关于洪秀全生平及其成就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1.0分∙A、太平天国起义运动的领袖∙∙B、出身农民家庭∙∙C、广东花县人∙∙D、原名火秀∙我的答案:D15曾国藩相术中的“六恶”不包括()。

豪放派诗人及代表作品

豪放派诗人及代表作品

豪放派诗人及代表作品豪放派诗人简介豪放派,是形成于中国宋代的词学流派之一。

北宋诗文革新派作家如王安石、苏轼、苏辙都曾用“豪放”一词衡文评诗。

第一个用“豪放”评词的是苏轼。

豪放词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时失之平直,甚至涉于狂怪叫嚣。

据南宋俞文豹《吹剑续录》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

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公为之绝倒。

”这则故事,表明两种不同词风的对比。

南宋人已明确地把苏轼、辛弃疾作为豪放派的代表,以后遂相沿用。

1、辛弃疾(公元1140年-1207年),南宋爱国词人。

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

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

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一生力主抗金。

辛弃疾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

现存词600多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公元1207年秋,辛弃疾逝世,年68岁。

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3)青玉案元夕4)鹧鸪天送人5)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6)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7)清平乐·村居8)满江红·暮春9)念奴娇·书东流村壁10)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2、岳飞(1103—1142),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今河南安阳汤阴县)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他于北宋末年投军,从1128年遇宗泽起到1141年为止的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位至将相”。

豪放派宋词代表人物

豪放派宋词代表人物

豪放派,中国宋词风格流派之一。

北宋诗文革新派作家如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辙都曾用“豪放"一词衡文评诗。

第一个用“豪放”评词的是苏轼。

据南宋俞文豹《吹剑续录》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

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

'公为之绝倒。

”这则故事,表明两种不同词风的对比。

南宋人已明确地把苏轼、辛弃疾作为豪放派的代表,以后遂相沿用。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辛弃疾《西江月》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岳飞【宋】《满江红》赏析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朝天阙。

辛弃疾《破阵子》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辛弃疾《永遇乐》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杨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民族英雄符南蛇

民族英雄符南蛇

民族英雄符南蛇明弘治年间,儋州出了个大英雄符南蛇。

1984年民族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少数民族历史人物志》,选登了公元一世纪新莽时期至二十世纪辛亥革命的128名民族起义领袖、爱国首领,海南有3名:明代符南蛇、万历年间马矢、光绪年间吕那改,其中符南蛇是儋州人。

符南蛇,真名玉辉,黎族人。

明弘治十四年(公元1501年)六月在七坊峒(海头镇)举行起义,“刻箭传约,三州十县闻风响应”,“环海州县黎峒皆领箭”,攻儋州、临高、昌化县、克感恩,“琼州西界一千余里,道路不通,海南几危”。

义军达十万余众,“撼动海外三千余里地”。

直至弘治十五年腊月,朝廷令“征蛮将军”太子太保毛锐率十五万来镇压,符南蛇中箭在田头寨,最后战死于七坊塘,起义失败。

尔后,符南蛇的大将陈六公元帅继续组织义军与官兵战斗,直到嘉靖二年(公元1512年)接受招抚,前后经历了二十个春秋,成为海南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

如今,儋州、白沙、昌江、临高地区流传着许许多多有关符南蛇起义的故事。

智斩贪官符南蛇祖居今光村镇瓦屋山,公元1470年2月,其母王氏梦见蟒蛇(儋州俗称南蛇)投怀而生。

其七岁启蒙从师,善读能诵,却爱好玩拳弄棍,尤其对降伏蟒蛇很有办法。

青年时代,为避官府的迫害,举家搬迁,兄弟三人,一搬簿沙峒(今白沙县七坊镇),以搬冯墟峒(今大成大星地区),符南蛇搬迁往七坊峒(今海头)。

明代在海南实施“以峒管黎”政策,把府县官吏委之流官,黎峒由“峒首”治理。

永乐三年起授诸峒首土官职事,或州佐、县正至典吏、土舍、土巡检、土主簿等。

造成土官、流官狼狈为奸,官吏贪酷,里老侵渔,土舍剥削,“以致熟黎失所,逃入生黎,日积月盛,藩篱敝毁”。

尤其儋州知府张桓、余濬更是“贪残苛政”;同知(州官的府职)陈珉与七坊峒首符那月勾结,强迫峒民年纳“额粮八百余担”,土民“困于征求”,饥寒交迫,没有活路。

弘治十四年,符南蛇年已三十余一,练就一身武艺,熟悉兵书韬略。

为救民于水火,他以“不甘随地老,立志破天荒”的誓言,联络了儋州地区的陈六公、张公、丁公、谢公、麦公、潘公等人,策划举行起义。

中考语文复习之-课外文言文中考高分秘籍之真题分类精解(文言文阅读)(解析版) (1)

中考语文复习之-课外文言文中考高分秘籍之真题分类精解(文言文阅读)(解析版) (1)

专题01 课外文言文(一)一、(2020·广东)二、阅读(二)(9分)(孔)祯,高宗时为苏州长史。

曹王明为刺史,不循.法度,祯每进谏。

明曰:“寡人天子之弟,岂失于为王哉!” 祯曰:“恩龙不可恃.,大王不奉行国命恐今之荣位非大王所保独不见淮南之事乎?”明不悦,明左右有侵暴下人者,祯捕而杖.杀之。

明后果坐法,迁于黔中,谓人曰:“吾愧不用孔长史言,以及.于此!”(选自《旧唐书·文苑传》)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不循.法度(遵照)B.恩宠不可恃.(倚仗)C.被捕而杖.杀之(用杖刑)D.以及.于此(比得上)10.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3分)大王不奉行国命恐今之荣位非大王所保独不见淮南之事11.结合选文,简要分析孔祯是个怎样的人。

(3分)二、(2020·江苏扬州)(三)文言文阅读。

(13分)夏馥,字子治,陈留圉人也。

少为诸生,质直不苟,动必依道。

同县高俭及蔡氏,凡二家豪富,郡人畏事之,唯馥闭门不与高、蔡通。

桓帝即位,灾异数发,诏百司举直言之士各一人。

太尉赵戒举馥,不诣,遂隐身久之。

灵帝即位,中常侍曹节等专朝禁锢善士谓之党人。

馥虽不交时官,然声名为节等所惮,遂与汝南范滂、山阳张俭①等数百人并为节所诬,悉在党中。

诏下郡县,各捕以为党魁。

馥乃顿足而叹曰:“孽自已作,空污良善。

一人逃死,祸及万家,何以生为?”乃自翦须,变服易形入山中,为冶工客作,形貌毁悴,积佣三年,而无知者。

后诏委放,俭等皆出,馥独叹曰:“已为人所弃,不宜复齿乡里矣!”留赁作不归,家人求不知处。

(选自《高士传》[晋]皇甫谧著)(注)①张俭:党锢祸起,张俭遭朝延通缉而逃亡,许多人因收留他而家破人亡。

9.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4分)①灾异数发___________②悉在党中___________③诏下郡县_________④变服易形入山中_________10.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儋州《陈六公传》故事简介
(陈六公),乳名陈应珠,曾用名陈乾富(1476—1541)广东琼洲府儋州(儋州市峨蔓镇鱼骨村人),应珠公生子仲玉、孙德泽、德润。

陈元帅在明朝末期,当时朝政腐败,地方宦官为非作歹,民不聊生,陈元帅与姓麦、潘、谢、李、张、余等公拥立符南蛇为首(南王)。

同时南王封陈应珠为元帅,于明弘治十四年〈1501〉六月,趁着峒头符那月为妻修斋那天领兵起义,当场斩符那月的头示众。

各地群众纷纷投入起义军,队伍迅速发展,号称义军十万,势如破竹,攻克临高,打昌感和儋州。

功势震撼明王朝,皇帝震怒,特命两广征蛮将军太子保伏恙伯毛锐大将率师讨伐。

率汉达军并狼牙军五万共十五万兵到海南围剿。

符南蛇英勇作战,结果符在田头寨(今排浦镇)一场激战中中了毒箭败走到七坊塘(今海头镇)堕塘而亡。

然后、陈继续高举元帅旗帜统领兵权,带领儋州州城驻军退到那细岭(笔架云烟岭、又叫兵马山)至龙门头一带山洞,召集义兵跟皇兵转战。

陈元帅是个文武兼全的英雄,有勇有谋英勇善战,当时震四方。

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坚持打了几年游击战,毛锐集结了十多万兵到处围剿。

时见陈元帅旗帜招展在笔架岭,包围到笔架岭时,又见旗帜招招展在龙门头,到了龙门头包围时又见旗舞在笔架岭上。

皇兵返复多次围攻都没有找到踪迹,皇兵无计可施。

当时,讨伐首领毛锐攻不败陈元帅,恼羞成怒,竟把心一横使出惨忍手段捕杀当民众。

扬言说:如果陈元帅不出降就杀灭这一带人民。

陈元帅为了避免人民遭难,就主动出山投降。

毛锐看到陈元帅相貌岸然,身形魁悟,真是堂堂一表冶国安邦将相之才貌,就押解送交北京崇贞皇帝。

当时皇帝受其相貌所感,又经过审问,知道陈元帅是个难得之才。

反而封他为直隶将军镇守河北(后来子孙奉祀其职为:“刺令三天御史明德济世显应直军”又职:“北极上班灵应大将军”。

) 陈元帅被送走后,讨伐首领毛锐感到儋州北岸这带南荒硗地怎么能生出这样人才呢?其家一定有好的坟山风水,于是派人到处调查陈元帅的坟山风水,结果得悉陈元帅有一丘祖墓在灵山地,是一丘争王夺国的风水宝地。

毛锐立即组织工兵去掘坟,可是地硬如铁掘不入工兵劳累一天束手无策只好收兵,只留下几个残兵过夜在坟地。

到了夜间墓里的阴兵马傲然地说:“三斗芝麻二斗粟作为兵马,三千鸡蛋是其臣。

十人挖百人搬、千人挖万人搬、一根斩断万根生,只怕乌鸦黑狗血,不怕皇兵千万人!”有一个伤兵在坟山里过夜,听到这段话后,次日告诉了掘坟首领,皇兵找来乌鸦黑狗血洒在坟墓上,结果坟墓被掘开。

发现墓穴里有千千万万提弓上马而未长成的小兵将,掘墓者毛骨忡然,惊异退跑几丈远,结果命士兵用火烧掉(墓地残迹仍存在)。

陈元帅逝世的消息传开后,各地人民无不痛哀,北岸沿海各港口人民为了纪念这个折不挠,为民着想的人民英雄,各地建起“陈六公庙”来奉祀他。

《陈六公传》在儋州各地人民都有传诵。

至今陈元帅的后裔主要分布在儋州、临高、定安、昌江、白沙等市县。

还有的分布在白龙岛(今漂水洲)越南、美国等地。

共有十多个村庄,七百多户,四千多人。

有的村庄繁衍到二十二代。

陈肇彬、陈早仁、陈鹗搜集编写
2003年5月10日
陈早仁补充整理
2009年8月
上传百度网(山穴村人)
2013年10月30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