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第一框人生自强少年始教案
第四课 人生当自强

第四课人生当自强第四课第一框题人生自强少年始[本课知识目标]1.懂得自强的含义、表现和作用2.懂得自强要从少年始[本课能力目标]1.掌握一些培养自强品质的方法,尝试做自强少年2.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感受到自强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巨大的作用2.初步培养自强的生活态度3.渴望做一个自强的人[本课重点]自强的含义、作用和意义[本课难点]自强的含义、培养自强品质的方法[教学设计]导入:2005感动中国:《带着妹妹上大学》洪战辉颁奖词: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对另一个更弱小的孩子担起了责任,就要撑起困境中的家庭,就要学会友善、勇敢和坚强,生活让他过早地开始收获,他由此从男孩开始变成了苦难打不倒的男子汉,在贫困中求学,在艰辛中自强。
今天他看起来依然文弱,但是在精神上,他从来是强者。
事迹:13岁单薄的肩膀担起整个家庭的重担,洪战辉带着妹妹走进大学校园的事迹,已经广为传颂。
在颁奖典礼上,他动情地说:“有句话是我想送给大家的:苦难的经历并不是我们博得别人同情的资本,奋斗才是最重要的。
”设问:这位普通的哥哥具备的什么品质打动了我们的内心,感动了中国?生1:是对妹妹的负责和关爱;生2:他不怕困难,努力奋斗;生3:他具有自尊、自信、自立的优秀品质;生4:它对未来充满希望,奋发进取;生5:他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洪战辉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其关键字是自强!那么什么是自强呢?请同学们归纳一下。
生:一个人自尊、自信、自立,对未来充满希望,永远向上,奋发进取,这就是自强。
板书:1.自强的含义师:对,洪战辉就是凭着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从一个男孩开始成长为一个苦难打不倒的男子汉,赢得了2005年中国的感动。
同学们,自强是一种精神,一种美好的道德品质,对一个人的成长作用巨大。
初中阶段是学习知识、培养道德、增长才干、发展自己的最佳时期,我们应向洪战辉学习,主动培养自强的品格,让自强的品格成为我们努力学习,奋发进取的动力。
《人生自强少年始》 公开课教案

《人生自强少年始》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到自强对于一个人成长具有巨大作用;初步培养自强的生活态度;渴望做一个自强的人2、能力目标:懂得自强要从少年开始;掌握一些培养自强品质地方法尝试做自强少年3、知识目标:懂得自强的含义、表现和作用。
二、重难点重点1.自强的含义2.自强对个人成长、对国家的重要意义。
难点:1.自强与成功的关系2.自强的意义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人生自强少年始导入:感动中国人物刘伟的视频资料设问:刘伟具备的什么品质打动了我们的内心,感动了中国?生:自强。
师:正是自强不息的精神,使刘伟克服困难,不断地进取,做生活的强者,感动了全中国。
下面让我们一起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1、什么是自强? 2、自强有哪些表现?3、自强的作用? (提示:从个人和国家两个方面)4、自强与成功的关系是什么?5、自强的对立面是什么?其含义是什么?后果是什么?(幻灯片)(学生分组讨论)学生代表回答,师引导。
(幻灯片)一、自强,进取的动力1、自强的含义:对未来充满希望,永远向上,奋发进取,这就是自强。
(幻灯片)2、自强精神表现在方方面面: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丧气;自尊自爱,不卑不亢;勇于开拓,积极进取;志存高远,执著追求等等。
过渡:其实不只是刚才我们提到的名人身上有自强精神,在我们平凡的生活中也不乏自强者,你是否留心过你的父母、亲人、同学、朋友、你认识的人或者是你自己在某件事情上的自强表现?把你身边的人或你自己的自强故事与大家一起分享。
学生交流你身边的自强故事或你自己在自强方面记忆深刻的一件事。
过渡:看来同学们身边的自强榜样真不少,大家想一想,自强精神对我们中学生有什么作用?学生代表回答,师引导:(幻灯片)3、(1)对个人成长的意义:①自强是一种精神,一种美好的道德品质,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巨大的作用。
自强是进取的动力,是通向成功的阶梯。
②是一个人活出尊严、活出个性、实现人生价值的必备品质;③是我们健康成长、努力学习、将来成就事业的强大动力。
第四课《人生当自强》

④自强精神对我们中华民族的富强有什么作用? 自强精神对我们中华民族的富强有什么作用? 自强不息是我们民族几千年来熔铸( ù 成的民族 自强不息是我们民族几千年来熔铸(zhù)成的民族 精神。这种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 精神。这种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备经磨难 而更强,豪迈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而更强,豪迈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自强与成功的关系是什么? ⑤自强与成功的关系是什么? 自强是通向成功的阶梯。自己主观上想不想自强, 自强是通向成功的阶梯。自己主观上想不想自强, 对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往往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对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往往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无数 成功者的经历都生动地说明了自强品质对于人生的重要 意义。 意义。 自弃的含义?自弃的危害是什么? ⑥自弃的含义?自弃的危害是什么? a含义:自弃就是指自己懒惰成性,得过且过,不 含义: 含义 自弃就是指自己懒惰成性,得过且过, 求上进,不思进取。 危害 自弃的人没有理想和追求, 危害: 求上进,不思进取。b危害:自弃的人没有理想和追求, 不愿吃苦,不愿奋斗,最终一事无成。 不愿吃苦,不愿奋斗,最终一事无成。
禁烟英雄林则徐
林则徐是我国近代史 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者, 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 在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入侵 我国的初期, 我国的初期,即鸦片战争 前的禁烟运动和鸦片战争 期间以及战后的反侵略斗 争中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 严,表现了中国人民的英 雄气概。 雄气概。
爱国工程师詹天佑
詹天佑是我国杰 出的爱国工程师。 出的爱国工程师。从 北京到张家口这一段 铁路, 铁路,最早是在他的 主持下修筑成功的。 主持下修筑成功的。 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 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 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第一框 人生自强少年始
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框的教学设计

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框的教学设计资源作者:李艳月作者单位:广州市第二十一中学学科名称:思想品德年级名称:七年级章节:第二单元做自立自强的人第四课人生当自强第一框题人生自强少年始关键词(3~5个):自强自强精神自弃危害【教学目标】【资源分析】㈠学生分析步入初中阶段的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开始有了强烈的独立意识,要求自主,但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他们身上自立自强精神非常缺乏,希望从父母那里获得帮助。
有的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少数学生遭遇到家庭变化、学习上的挫折之后,无法正确面对,易产生自弃心理,特别是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由于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限,而对成人在某些方面产生依赖都是正常的。
但是,从依赖走向自立自强是人生的必然。
设臵本单元主要为了帮助中学生顺利完成“心理断乳”,把自立自强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掌握自立自强的正确方法。
广州地区初一的学生具有以下特点:①他们升上初中已经一个多学期,对于如何学习思想品德课程有一定的认识。
已经有初步辨别分析事物的能力。
②广州地区的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由于他们受到特殊的关爱甚至一部分学生家庭条件太过优越,导致学生生活毫无目的,过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没有自立自强的意识,更谈不上具有自立自强的能力。
③少数学生在遇到家庭发生变化,如父母离异、下岗、患重病时,无法正确面对产生自弃心理,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方向。
④社会不断进步,竞争不断激烈,对人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与挑战,只有自强者才能生存与发展,而目前学生的精神状态与社会的要求有较大差距。
㈡教材分析:<一>本框的地位和作用步入初中阶段的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开始有了强烈的独立自主意识,要求自立、自强。
在学生对自尊、自信、自立有了初步认知和体验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把自立、自强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认识到告别依赖、走向自强是人生的必然,掌握自立自强的正确方法,走向自立之路,做自强之人。
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二单元 第四课《人生当自强》教案 新人教版

第四课《人生当自强》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到自强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巨大作用。
初步培养自强的生活态度。
能力目标:认识自暴自弃的危害。
知识目标:懂得自强的表现和作用,以及自暴自弃的含义和危害,理解自强要从少年开始做起。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自强的重要意义教学难点:自暴自弃的危害。
教学手段: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活动一:现象剖析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46页“羚羊中的怪事”并思考:同学们,在非洲大草原的奥兰治河两岸,生活着许多羚羊.动物学家发现,东岸的羚羊繁殖能力比西岸的强,奔跑速度也比西岸的快.对这些差异,动物学家百思不得其解,因为这些羚羊的生存环境是相同的.于是,他们在两岸各捉了10只羚羊,然后分别把它们送到对岸.一年后,由东岸送到西岸的羚羊繁殖到了14只,而由西岸送到东岸的羚羊只剩下3只……东西两岸的羚羊生存环境是基本相同的,为什么东岸的羚羊繁殖能力比西岸的强,奔跑速度也比西岸的快.请同学们猜一猜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这给我们什么启示?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教师总结归纳:东西两岸的羚羊生存环境是基本相同的,而东岸的羚羊繁殖能力比西岸的强,奔跑速度也比西岸的快。
是因为东岸的羚羊所生活的环境附近生活着一群狼,面对这样的生存挑战,东岸的羚羊必须使自己强健起来,才能适应环境,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大自然中的这一现象在人类社会中同样存在。
苟安者弱,拼搏者强;自强者昌,自弃者亡。
生活要自立,人生当自强。
这就是这个故事给我们说明的道理。
第四课人生当自强【板书】活动二:同龄人的启示组织学生阅读课本P47小涛的故事,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小涛每天要忍受疾病的痛苦,却在各方面都锐意进取并取得很大成绩,靠的是什么?小涛的感人事迹给你什么启示?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总结归纳:对!靠的是自强。
小涛的感人事迹告诉我们:人生自强少年始。
【讲授新课】一、人生自强少年始【板书】活动三:故事展播室请你讲述同小涛一样具有自强精神的感人故事。
人生当自强

人生当自强一、教学目标:1、懂得自强的含义;了解自强的表现;明确自强是通向成功的阶梯;知道培养自强品质的方法。
2、让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在实践中体验自强的意义,初步运用培养自强品质的方法,尝试做自强少年。
3、感受到自强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巨大作用;初步培养自强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自强的渴望。
二、重点难点:1、自强的含义和表现。
自强是在自爱、自信的基础上充分认识自己的有利因素,积极进取,努力向上,不甘落后,勇于克服困难,做生活的强者。
2、“自强,通向成功的阶梯”,从主观因素上分析,一个人的成功与否,是否努力,是否愿意自强,往往是决定性的。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教学法、辩论教学法、情感体验教学法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位动物学家对生活在非洲大草原奥兰治河两岸的羚羊群进行过研究。
他发现东岸羚羊群的繁殖能力比西岸的强,奔跑速度也不一样,每分钟要比西岸的快13米。
对这些差别,这位动物学家曾百思不得其解,因为这些羚羊的生存环境和属类都是相同的,饲料来源也一样,全以一种叫莺萝的牧草为主。
有一年,他在动物保护协会的协助下,在东西两岸各捉了10只羚羊,把它们送往对岸。
结果,运到西岸的一年后繁殖到14只,运到东岸的剩下3只,那7只全被狼吃了。
这位动物学家终于明白了,东岸的羚羊之所以强健,是因为在它们附近生活着一个狼群,西岸的羚羊之所以弱小,正是因为缺少这么一群天敌。
没有天敌的动物往往最先灭绝,有天敌的动物则会逐步繁衍壮大。
请你说说,你能够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什么样的启示?同学们,大自然中的这一现象在人类社会也同样存在。
苟安者弱,拼搏者强;自强者昌,自弃者亡。
生活要自立,人生当自强。
二、人生自强少年始(板书)周杰伦自小父母离异,在母亲含辛茹苦的抚养之下长大。
小学时,年轻人对音乐情有独钟,母亲就日积月累,凑钱为他买了一架钢琴。
玩着琴,周杰伦挖掘着潜力,慢慢积累着自己的音乐“资本”。
高中毕业后,他没有考上大学,只能到餐馆当服务员,被老板暴骂过,克扣过薪水。
二单元四课一框教学设计

第四课人生当自强框题一人生自强少年始主备教师刘春杉一、教学内容与分析1、教学内容:自强,进取的动力自强,通向成功的阶梯2、内容分析:本节课要学学的内容是自强,指的是自强是指积极向上,永不懈怠,依靠自己的努力奋发图强的一种精神。
一个自尊、自信、自立的人,必定对未来充满希望,永远向上,奋发进取。
其核心是自强与成功的关系,理解它的关键就是要理解自强的主要表现。
本节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并不算是全新的,在上册中已经初步学习认识和评价自己,本节课就是在其基础上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由于这些知识对学生形成良好个性心理非常重要,而且又是一个长期过程,所以是本学期的重点内容之一。
教学的重点是是让学生了解自强和自弃的区别。
解决重点的关键就要从自强与自弃的关系开始入手,让学生知道轻易放弃自己的行为是自弃,自弃是自强的对立面,对自己的心理健康和成长进步是极其有害的。
二、教学目标及分析(一)目标1. 知道自强的含义与意义;2.明确自强要从少年开始;3.理解自强与自弃的关系。
(二)分析1. 知道自强的含义与意义,是指积极向上,永不懈怠,依靠自己的努力奋发图强的一种精神。
一个自尊、自信、自立的人,必定对未来充满希望,永远向上,奋发进取。
2.明确自强要从少年开始;初中阶段是学习知识、涵养道德、增长才干,发展自己最佳时期。
我们应当趁此大好时光,培养自强的品格,努力学习,奋发进取。
3.理解自强与自弃的关系:即轻易放弃自己的行为是自弃,自弃是自强的对立面,对自己的心理健康和成长进步是极其有害的。
三、问题诊断与分析少年要不要自强与自弃的关系是学生本框题学习的困惑点。
产生这一困惑点的原因是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享受特殊的关怀和保护,许多事情都由家长代替,他们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自立精神非常缺乏。
解决的方法是通过对“小涛靠的是什么”、“自强不息的中国人”、“哈默的故事”和“寓言的故事”的探究活动来解决。
五环节教学法教案

B.善于写书立传的人,能使人取得卓越的成就
C.自强是人通向成功的阶梯
D.只要克服重重困难,就能使人达到预期的目的
第五环节:互评交流(5分钟)
1、根据各小组这节课的表现教师评学生。(1—3中;4—6良:7—飞翔的云雀为什么会成为蚯蚓的手下败将?
学生分小组回答:是懒惰,得过且过。是缺乏自强精神,是自弃
教师分析:从以上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自弃与自强是对立的,自弃的人没有理想和追求,不愿吃苦,不愿奋斗,最终只能一事无成,被命运所抛弃。自强者胜,自弃者败。自强品质对人生具有重要的意义,自强,通向成功的阶梯。
第四环节:技能拓展(10分钟)
技能拓展一:
1.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市顺义区的中国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管理中心绿茵场上,观看12名脑瘫足球队员分成两组进行对抗训练后在足球上写下“自强不息奋勇争先”8个字,希望队员们在残奥会赛场上,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始终做到自强不息、奋勇争先!下列关于自强不息精神说法错误的是(c)
七年级下册4.1《人生自强少年始》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自强的含义;
2、知道自强的表现,明确自强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表现;
3、知道自强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自强的含义
教学难点:自强表现和重要性
教具:多媒体
课时:1课时
教学方式
五环教学法
第一环节:侯课反思(2分钟)
教师展示课题——《人生自强少年始-》
学生:自强
2、非洲大草原两岸的羚羊的生存状态。思考:1、这些羚羊的品种一样,生存环境相同,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2、面对现代社会的竞争日益激烈,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第一框《人生自强少年始》教案第四第一框《人生自强少年始》教案
[本知识目标]
.懂得自强的含义、表现和作用
2.懂得自强要从少年始
[本能力目标]
.掌握一些培养自强品质的方法,尝试做自强少年
2.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感受到自强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巨大的作用
2.初步培养自强的生活态度
3.渴望做一个自强的人
[本重点]
自强的含义、作用和意义
[本难点]
自强的含义、培养自强品质的方法
[教学设计]
导入:
XX感动中国:《带着妹妹上大学》
洪战辉
颁奖词:
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对另一个更弱小的孩子担起了责任,就要撑起困境中的家庭,就要学会友善、勇敢和坚强,生活让他过早地开始收获,他由此从男孩开始变成了苦难打不倒的男子汉,在贫困中求学,在艰辛中自强。
今天他看起来依然文弱,但是在精神上,他从来是强者。
事迹:
3岁单薄的肩膀担起整个家庭的重担,洪战辉带着妹妹走进大学校园的事迹,已经广为传颂。
在颁奖典礼上,他动情地说:“有句话是我想送给大家的:苦难的经历并不是我们博得别人同情的资本,奋斗才是最重要的。
”
设问:这位普通的哥哥具备的什么品质打动了我们的内心,感动了中国?
生1:是对妹妹的负责和关爱;
生2:他不怕困难,努力奋斗;
生3:他具有自尊、自信、自立的优秀品质;
生4:它对未来充满希望,奋发进取;
生:他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洪战辉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其关键字是自强!那么什么是自强呢?请同学们归纳一下。
生:一个人自尊、自信、自立,对未来充满希望,永远向上,奋发进取,这就是自强。
板书:1.自强的含义
师:对,洪战辉就是凭着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从一个男孩开始成长为一个苦难打不倒的男子汉,赢得了XX年中国的感动。
同学们,自强是一种精神,一种美好的道德品质,对一个人的成长作用巨大。
初中阶段是学习知识、培养道德、增长才干、发展自己的最佳时期,我们应向洪战辉学习,主动培养自强的品格,让自强的品格成为我们努力学习,奋发进取的动力。
板书:一、自强,是进取的动力(写在“1.自强的含义”的上面)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知道的还有哪些生命不息,自强不止的事迹?
学生畅所欲言:
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争取独立的斗争历史;
郑和环球航行的探索;
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屈原;
战功卓著的爱国名将戚继光;
严禁鸦片、抵抗侵略的爱国政治家林则徐;
爱国工程师詹天佑;
身残志不残的张海迪;
在NBA打拼的姚明;
奥运赛场创造奇迹的飞人刘翔;
……
师小结:看来,同学们了解的自强不息的事迹很多,这也说明自强精神表现在方方面面。
在现实的学习生活中,自强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板书:2.自强的主要表现
生答:略
师:的确,自强表现在:面对困难不低头,面对挫折能
进取;自尊自爱、不卑不亢;勇于开拓、积极进取;志存高远、执著追求,等等。
自强,无论对个人,还是对国家,都是十分重要的。
教材为我们做了很好的概括,同学们能找到并抓住里面的关键字吗?
指导学生看书,学生答略。
师:自强是让一个人活出尊严,活出个性,实现自我价值的必备品质;
自强,是我们健康成长、搞好学习、将来成就事业的强大动力;
自强不息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熔铸成的民族精神。
正是这种民族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饱经磨难而更强,豪迈地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导入及讲解中所采用的材料和事例,都是生活中影响较大的、学生比较关注和了解的事例,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实际,对学生有很强的正面引导和激励作用,既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热情,又能提升上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快乐中接受新知,较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中“感受自强对人成长的巨大作用”的要求,也突破了“自强的作用和意义”这一难点内容。
[情境材料]
“梦想中国”的挑战者之一,来自广西偏远地区身患肌肉萎缩症的女孩子谭金玲,在自己的坚持与拼搏后,不仅实现了自己在梦想舞台一展歌喉的心愿,而且因为她的自强和乐观,赢得了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和肯定。
挑战主持人的蔚迟林嘉,由一名普通高校的大学生,通过自己的拼搏,一举成功守擂九个月,刷新所有挑战记录,凭的是永不自弃的执着。
设问:从以上两则材料中同学们得到什么启示?
学生答略。
师:“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
”生活和命运总是青睐那些自强不息的人。
因为梦想在心中,成功在手中,无数成功者的经历都在生动地诉说着一个简单的道理:唯有自强,才能成功,自强是成功的内在动力,自强是通向成功的阶梯!
板书:2.自强,通向成功的阶梯
(过渡)如果在前进的路上我们失去了自强精神,那么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呢?
寓言故事:
云雀与蚯蚓
一只云雀在树上高歌,忽然看见一个人走过来,手里拿着个小木盒。
云雀问:“你的盒子里装的是什么?”那人说:“全是蚯蚓。
”云雀又问:“我怎样才能得到它们呢?”那人答:“只需要你身上的一根羽毛。
”云雀便高兴地拔下自己身上的一根羽毛,换来了一盒蚯蚓,并高兴地自言自语:“原来这么容易就可以获得食物。
今后,我再也不用工作了。
”就这样,云雀每天从自己的身上拔下一根羽毛换蚯蚓。
几个月后,这只云雀身上的羽毛都被自己拔光了,再也不能换蚯蚓,这才想起应该自己去找食物。
遗憾的是,它的身上光秃秃的,一根羽毛也没有,无论怎样努力,再也飞不起来了。
设问:一只展翅飞翔的云雀为什么会成为蚯蚓的手下败将?
生答:是懒惰,得过且过。
是缺乏自强精神,是自弃。
教师小结:从以上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自弃与自强是对立的,自弃的人没有理想和追求,不愿吃苦,不愿奋斗,最终只能一事无成,被命运所抛弃。
自强者胜,自弃者败。
自强品质对人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学们,希望你们不做贪图安逸的蓬间雀,而要像雄鹰那样展翅高高飞翔。
[堂反馈]
师:1.请同学们结合本所学知识,谈谈我们为什么要培养自强的优秀品质?
2.结合自己的收获和感悟,写出你的自强感言。
[设计意图]
通过正面事例的激励和引导,使学生充分认识自强的重要作用,而反面事例的警醒和教育,更使学生认识到缺乏自强的人将一事无成。
突出自强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