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坊溪的冬天教案

合集下载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松坊溪的冬天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松坊溪的冬天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松坊溪的冬天一、教学目标1.了解《松坊溪的冬天》的情节和主旨。

2.掌握人物特点的描述方法和语言表达方式。

3.培养学生感知自然的能力和对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人物特点的描述方法和语言表达方式。

2.教学难点:学生对自然的感知和对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1. 导入环节老师先询问学生们冬天的样子,让学生想象一下银装素裹的大地,洁白美丽的雪景和雪后初现的小溪,然后分小组分享自己对于冬天的感受和见闻。

2. 呈现课文播放一段冬天的自然风光视频,让学生们欣赏,顺便激发学生对冬天的感知和热爱。

然后请学生们认真看课文《松坊溪的冬天》,抓住关键词汇和句子,体会作者的语言魅力和自己的感知。

3. 课文分析通过阅读、思考、讲解,营造浓郁的情感氛围,让学生们了解松坊溪的情节和主旨,有所感悟和想法。

(1)人物特点的描述方法和语言表达方式让学生们结合课文,发掘并讲解描述人物特点的方法和语言表达方式。

通过对比和讲解,让学生们掌握人物特点描述的技巧和方法。

(2)课文背景知识让学生了解鄂东南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也让学生了解课文中所提到的概念和道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4. 课文理解让学生们集思广益,共同理解课文。

尤其是在学习课文中所体现出来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态度及其道理,加深学生对自然和人的关系的认识。

5. 课文赏析让学生们自由谈论,从学生的角度和身份,发表自己的情感和想法,交流识见,彼此启发。

四、教学评价1.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和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的认识。

2.学生在小组内和整个课堂上的表现和发言。

3.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应多给学生提供情境,及时追问,鼓励学生放心发言。

同时,也应让学生通过组内和小组内的合作,加深对于课文的理解与掌握,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

《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

《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与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2. 了解冬季自然景观的特点。

3. 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

4.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松坊溪的图片、冬季自然景观的图片、黑板、粉笔、彩色纸、颜料、画笔等。

学生准备:素描纸、铅笔、彩色笔、彩色铅笔等。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教师呈现松坊溪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并表达他们对冬季松坊溪的第一印象。

Step 2: 讨论与观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冬季自然景观的特点,包括河流、树木、动物等。

教师可以呈现一些冬季自然景观的图片,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

Step 3: 聆听与观察教师播放代表冬季自然景观的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用想象力去感受。

Step 4: 创作要求学生根据对松坊溪的印象和冬季自然景观的特点,进行描绘。

学生可以用铅笔绘制河流、树木,用彩色铅笔勾勒鸟类等动物,再用彩色纸剪出一些雪花等元素,进行拼贴等创作。

Step 5: 分享与投稿学生们分享自己的作品,展示各自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师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作品投稿给学校的校报、校刊等,以展现学生的艺术成果。

Step 6: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总结冬季松坊溪的特点,并帮助学生发现冬季自然景观的美丽之处。

Step 7: 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用彩色笔或彩色铅笔完成一幅冬季景观的绘画,并写下自己对冬季景观的感受。

教学提示:1.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用图画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2.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可以自由发挥,不拘泥于传统的表现方式。

3. 引导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反思自己应如何保护和呵护大自然。

Step 1: 导入教师可以先放松学生的情绪,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深呼吸几次,放松心情。

然后,教师可以呈现松坊溪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中的元素,如河流、树木、岩石、雪景等,引导学生回忆和表达他们对冬季松坊溪的第一印象。

《松坊溪的冬天》教案新部编本(10)

《松坊溪的冬天》教案新部编本(10)

精选教课教课设计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课设计[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课科: 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鄂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14、松坊溪的冬季黄陂区前川一小张静教课目的 :1、学会 10 个生字及由生字构成的词语。

2、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弄清课文各部分分别写了哪些光景,以及这些光景各自的特色,领会作者看到光景时的心情。

4、在朗诵、想象中,感觉和学习作者优美的语言,深入领会作者对祖国秀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课要点: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认识松坊溪的光景的特色。

教课难点:学习抓光景特色,运用比喻、排比等手法把句子写详细写生动的写作方法。

教具准备:小黑板、钢琴曲、课件教课时数:二课时教课过程:第一课时一、介绍作者,引入课文:1、请同学们自由读小黑板上的小诗:(或许教师配乐读)我沿着溪边的小径,要走回到村里去。

我看见稻草垛上,凝固着白霜我遇到深深的感人了。

可真是的,我看见溪岸上的草地,凝固着白霜,仿佛一块无尽铺展的白色画布,上边画出了特别漂亮的树影;仿佛墨笔划出来的浓墨色的树影、淡墨色的树影。

(郭风《松坊溪的冬季——写给孩子们》)2、问:你感觉写诗的作者是个如何的人?3、简介郭风:回族,原籍福建莆田,1919 年出生。

他把自己一生的精力献给了散文、散文诗和少儿文学的创作事业。

1991 年首批获取国务院授与为我国文化艺术事业作出突出贡献专家。

郭风的作品写景绘物,以独到的视角,给大地、大海、阳光、树木、花草增加了感情,充满着诗情画意,使读者如临其境,在大自然中游览,是风景画家、民俗画家与抒怀诗人材能的奇特一致。

4、今日,我们来学习郭风的文章《松坊溪的冬季》。

(板书课题,齐读)5、简介:松坊村,是南方的高峰地带的一个小小山村,四周是山,是树林,是岩石。

《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

《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

《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一、导入本课在生活中,我们见过许多美丽的风景。

有一座小山村,山清水秀,人们过着平静的生活。

那里的孩子冬天可以在雪地里尽情玩耍,你能想象出那是什么样的场景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文章《松坊溪的冬天》。

二、出示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松坊溪冬天的美景,体会作者对松坊溪的喜爱之情。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字词:(1)指名读生字,重点指导读好“曝”、“掷”、“嘟”、“颤”等字。

(2)指名读词语,相机出示:①曝着太阳②抛出掷地③堆雪人④雪松⑤溪石⑥冰凌⑦嘟着嘴⑧落光叶子⑨瑟缩⑩裸露3.指名读课文,思考:松坊溪的冬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4.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山溪雪白溪石雪原溪水冰块石头流水落光叶子的雪松光秃秃的树枝裸露的石头四、研读课文,品味语言文字1.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一段写了什么?分别有什么特点?(2)交流:①山溪:抓住“长长、细细、亮亮”体会山溪的形态。

通过朗读表现山溪的特点。

②石头:抓住“白得发亮、红得艳丽、黄得耀眼”体会石头的颜色美;通过朗读表现石头的特点。

③落日:抓住“照得、染得”体会落日的色彩美;通过朗读表现落日的壮丽景象。

④冬天一天的太阳:抓住“整天明晃晃的”体会冬天的太阳给人带来的温暖和喜悦;通过朗读表现冬天一天的太阳的特点。

⑤孩子们的活动:抓住动作描写表现孩子们在雪地里的快乐;通过朗读表现孩子们的快乐。

⑥“笑”字:既表现孩子们的快乐,又表达了作者对松坊溪冬天的喜爱之情;通过朗读表现作者的情感。

⑦省略号:说明孩子们的活动不仅仅这些,还有滑雪、溜冰等,表现孩子们的快乐。

⑧小结学法:我们学习这一段时,先找出重点词语,体会其特点,再通过朗读表现其特点,还通过关键词语体会作者的情感。

下面请同学们按照这种学习方法学习第三自然段。

2.学习第三自然段。

(1)小组合作学习。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松坊溪的冬天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松坊溪的冬天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松坊溪的冬天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松坊溪的冬天》这篇文章的主旨大意。

2.能够描写冬天的景色,理解作者的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3.能够鉴赏文学作品,感受文学的艺术魅力。

4.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二、教学内容1.阅读《松坊溪的冬天》文章,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和文学艺术。

2.导入冬天的景色,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感官来感知冬天的画面,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感性认识。

3.分析文章的组成结构,理清文章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

4.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帮助学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通过图片、音频、小短片等方式让学生感知冬天的景象。

(2)让学生说出他们感知到的冬天的气味、温度、颜色、声音等。

(3)让学生两分钟时间写一篇描写冬天景色的片段,鼓励他们发挥想象、运用感官、活用语言。

2. 阅读与理解(1)带领学生一起朗读文章。

(2)让学生回答问题:What is the title of the article?What is the article about?Who is the author?Who does the author go to visit?(3)让学生分组,对文本进行阅读和讨论,梳理文章的结构和主题。

3. 分析文本(1)引导学生找出文章的主题和主旨。

(2)帮助学生分析文章的组成结构,如开头和结尾的呼应,中间的描写和抒情。

(3)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和欣赏文章中的情感和文学性格。

4. 学生表达(1)让学生分享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用读书笔记、感想文、朗读、演讲等方式来表达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5. 提高拓展(1)让学生在阅读相关作品,对比、分析、感受。

(2)让学生学习如何撰写、改编类似的文章,提高他们的文学创作能力。

(3)让学生制作展板、海报、视频等,从视觉、听觉、美学和技术方面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

松坊溪的冬天教案文档

松坊溪的冬天教案文档

松坊溪的冬天教案文档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的:引导学生了解松坊溪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激发学生对冬天景观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介绍松坊溪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描述冬天松坊溪的景色和气候特点。

1.3 教学方法:利用图片和地图展示松坊溪的位置和周边环境。

通过问答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冬天的特点。

第二章:松坊溪冬天的景色2.1 教学目的:帮助学生描述松坊溪冬天景色的变化。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2.2 教学内容:描述松坊溪冬天景色的变化,如雪景、冰冻溪面等。

分析冬天景色背后的自然原因。

2.3 教学方法:展示松坊溪冬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景色变化。

引导学生通过绘画或写作表达自己对冬天景色的感受。

第三章:松坊溪冬天的气候特点3.1 教学目的:帮助学生了解松坊溪冬天的气候特点。

培养学生对气候变化的认知能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松坊溪冬天的气温、降水等特点。

分析冬天气候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

3.3 教学方法:利用图表和数据展示松坊溪冬天的气候特点。

引导学生讨论冬天气候对生活的影响,如衣物搭配、活动安排等。

第四章:冬天活动介绍4.1 教学目的:帮助学生了解松坊溪冬天可以进行的活动。

培养学生对冬季运动的兴趣和参与意愿。

4.2 教学内容:介绍松坊溪冬天可以进行的活动,如滑雪、冰钓等。

分析各项活动的适宜条件和技能要求。

4.3 教学方法:展示冬天活动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活动的乐趣。

邀请专业人士或有经验的学生分享活动经验和技巧。

第五章:冬天环境保护意识培养5.1 教学目的:帮助学生认识到冬天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的意愿。

5.2 教学内容:讨论冬天环境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如融雪剂对环境的影响、野生动物保护等。

介绍松坊溪冬天环境保护的措施和活动。

5.3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冬天环境保护的看法和建议。

组织学生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如清理垃圾、种植树木等。

第六章:冬天文化习俗探索6.1 教学目的:引导学生了解松坊溪地区冬天的文化习俗。

《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6篇

《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6篇

《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6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松坊溪冬天的美丽景色。

3、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激发学生富于想象的意识。

德育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雪中松坊溪的美景。

三、教学难点:学习抓景物特点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四、教具准备:投影片、小黑板、词语卡片五、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初读课文内容,学习生字生词。

一、提出预习要求:1、朗读课文带着问题朗读。

2、标出自然段。

3、用横线画出文中的字词。

4、:(1)查出生字音、形、义。

(2)理解词语的意思,读准字音。

(3)扩词。

5、提出本课中不懂的问题。

二、学生预习:1、学生各自预习。

2、教师个别辅导。

三、订正词语:1、订正生字的音、形、义。

2、读准下列生字读音:fāng pú róng àn松坊溪蒲公英绒毛溪岸3、扩词四、初读课文,理解内容。

1、指名读课文,思考:(1)哪个自然段描写了雪在风中飞舞?(2)哪几个自然段写雪停止后,松坊溪的美丽景色?2、分段朗读五、作业、1、读课文2、积累成语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松坊溪冬天的美丽景色。

2、背诵课文。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一、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理解内容:1、指名读课文。

2、说说雪在风中飞舞的样子,找出有关句子。

3、分别找出描写溪石上和石桥上覆盖着白雪的.景象。

4、读雪后松坊溪景象的段落。

三、细读课文,分段学习:1、学习1到3自然段(1)指名读(2)说说这几个自然段讲了什么?2、学习4到5自然段(1)指名读找出描写雪在风中飞舞的句子。

《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

《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

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感知松坊溪的冬季景色,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欣赏能力;2.了解冬季气候特点和自然景观的变化;3.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4.锻炼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提高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冬天的气候特点和自然景观的变化;2.介绍松坊溪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点;3.围绕松坊溪的冬天景色展开观察与描写。

三、教学准备1.松坊溪的冬天景色照片或插图;2.小白板或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1.引导学生回忆冬天的气候特点和自然景观的变化,激发对冬季景色的兴趣;2.通过分享一段关于松坊溪的冬天的描写或展示相关照片,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第二步:探究1.让学生就课前准备的松坊溪的冬天景色照片或插图进行观察,并口头描述自己观察到的内容;2.鼓励学生提问,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景象,为什么冬天的松坊溪与其他季节不同。

第三步:学习1.介绍松坊溪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点,向学生解释冬天景色变化的原因,如气温下降、植物凋零等;2.通过讲解以及引用相关文献或资料,让学生了解松坊溪的冬天景色独特之处,如冰雪覆盖的河面、积雪覆盖的岸边等。

第四步:实践1.分组让学生走出教室,实地观察松坊溪的冬天景色;2.让学生用自己的观察和感知,通过口头表达或写作的方式,描述松坊溪冬天的景色。

第五步:总结1.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描述,鼓励他们表达个人的观点和感受;2.引导学生总结冬天景色的特点以及松坊溪冬天景色的独特之处。

五、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地观察和体验,撰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文章,描述松坊溪的冬天景色,并结合自己的感受进行描写。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样一节针对松坊溪冬天的教学设计,学生不仅了解了冬天的气候特点和自然景观的变化,还通过实地观察和描写,培养了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提高了观察和描述能力。

同时,通过口头表达和写作的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松坊溪的冬天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一篇文情并茂的散文。

课文描绘了松坊溪冬天美丽动人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山村、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知识与技能:1. 正确认读生字词,会写10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部分精彩段落。

3. 能分辨课文的详略,初步了解课文详略处理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提出中心问题,勾画批注、小组交流,了解课文抓住景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松坊溪冬天景色之美,激发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分析: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松坊溪冬天的美丽景色是本课教学重点。

通过品词品句,体会课文运用比喻、排比把“雪景”写得生动、形象的方法,领略松坊溪漫天飞舞的白雪花和千姿百态的冰雪世界。

感受松坊溪冬天景色之美,激发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是本文的教学难点。

通过语言文字的赏析,让学生体会文章蕴涵的意境美和情致美,努力使阅读过程成为审美的过程,激发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诗句导入,揭示课题。

(一)同学们,我们学了很多诗,你能背几句写冬景的诗吗?(二)课件出示一组诗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三)学生读诗句。

导入:古人用简简单单的几个字,描绘了一幅幅令人陶醉的冬景图,今天我们走进现代作家郭风写的《松坊溪的冬天》,去感受他笔下的冬景别样的美。

(四)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一)初读课文。

1. 导入:松坊村松坊溪是一条美丽的小溪,它就坐落在南方的高山地带的一个小山村——松坊村。

2. 课件出示阅读提示:(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并标出自然段。

(2)边读边思考:你感受到文章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自己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记录下来,准备和同学讨论。

(二)检查自读,理清文章脉络。

1. 指名学生分段读课文,纠正字音。

2. 认读词语。

松坊溪、蒲公英、雏菊、携带、淙淙3.学生交流课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松坊溪平时的美景:松坊溪的冬天下雪时的美景”雪后美景)4. 学生交流不懂的问题。

三、展示图片,欣赏美景。

课件出示松坊溪图片四、自主学习,感受美景。

(一)你认为什么时候的松坊溪最好看?勾画出相关语句,并把体会写在书上。

(二)小组交流。

五、精读文本,体验美景。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研读:(一)平时的松坊溪1. (课件相机出示)那溪石多么好看,有的像一群小牛在饮水,有的像两只狮子睡在岸边,有的像几只熊正准备走上岸去。

说体会。

2. (课件相机出示)那鹅卵石多么好看!有玛瑙红的,有松青的,有带着白色条纹、彩色斑点的,还有蓝宝石般发亮的。

说体会。

3. (课件相机出示)溪水多么清!溪中照着蓝天的影子,又照着桥的影子;照着蓝天上浮游的云絮的影子,又照着山上松树林的影子。

说体会。

4. 请同学们边看图片边听老师朗读3—5自然段感受平时松坊溪的美景。

5. 同学们,松坊溪的平时“多么好”,不仅仅局限于大溪石、鹅卵石和溪水。

6. (课件出示)你瞧,溪中的鱼儿游得多么(),溪边的树林多么(),空气多么();你听,鸟声多么()。

松坊村的人们生活多么()。

7. 同学们,松坊溪的平时的确太好了!松坊溪远离城市,虽然偏僻,却没有噪声,没有污染,充满着宁静与祥和。

8. 指导朗读。

9. 指名读写溪水部分。

理解溪水的清通过影子来写,还可以看出周围景色之美。

10. 仿说。

溪中事实上还有很多影子,男女生分别仿照第一、第二句练说。

11. 总结。

(1)指名按板书总结,联系课文说说方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写平日的松坊溪的部分。

12. 文章的题目是《松坊溪的冬天》,为什么课文一开头却用这么多的笔墨来写松坊溪的平时呢?作者描写平时的景色,是为了和冬天的景色互相映衬,互相比较,使冬天的景色更丰富、更充实、更富有变化。

可以想象,松坊溪的冬天一定更好看!(二)冬天的松坊溪1. 初冬的松坊溪(课件相机出示)松坊溪岸边一丛一丛的蒲公英,带着白茸毛的种子,在风中飞飞扬扬地飘着。

说体会。

(课件相机出示)那一丛一丛的雏菊还在开着蓝色的花,而山上的枫树,那花般的红叶,那火焰般在燃烧的红叶,忽地全都飘落了。

说体会。

(课件相机出示)在高大的枫树上,挂着好多带刺的褐色果实。

说体会。

感受绚丽多彩的初冬美景后,赛读。

2. 雪中的松坊溪(课件相机出示)像棉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茸毛的种子一般,在风中飞舞。

你感受到了什么?3. 雪后的松坊溪雪后的松坊溪好看在哪儿?(课件相机出示有关语句)交流,点拨。

4. 有感情地朗读。

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一)同学们,还记得平时的松坊溪吗?它是什么颜色的?(二)平时的松坊溪那么美,作者为什么要以《松坊溪的冬天》为题呢?松坊溪冬天究竟是怎样的美呢?闭上眼睛,让我们一起用心来感受。

二、品读文本,陶醉美景中。

(一)你看到冬天的松坊溪了吗?它是什么颜色的?(二)同学们,我们平时总觉得五颜六色、五彩缤纷是美的,为什么说这一片白色的,被雪覆盖着的松坊溪也是美的呢?这是一种怎样的美呢?(三)让我们走进课文,来寻找这种美,感受这种美。

打开课本,仔细读一读9-16自然段,找一找松坊溪哪些地方因为白色而显得更美了?(四)交流品读。

1. 溪中的大溪石上和小溪石上都覆盖着白雪了。

好像有一群白色的小牛,在溪中饮水;好像有两只白色的狮睡在雪地里;好像有几只白色的熊,正准备从溪中冒雪走上溪岸。

想象一下,一群白色的小牛,两只白色的狮,几只白色的熊……感觉是不是很新鲜?这些溪石看上去是不是更有趣更可爱了?能把这种可爱有趣读出来吗?2. 松坊溪的石桥上覆盖着白雪了。

好像松坊村有一座白玉雕出来的桥,搭在松坊溪上了。

是啊,因为白色,一座普通的石桥竟成了白玉雕出来的桥!多精美啊。

请这个小组读一读。

3. 早晨,村子的屋顶上,稻草垛和篱笆上,拖拉机站的木棚上,都披着白雪。

山上的松树林和竹林子,都披着白雪。

那高高的枫树和野柿树的树干、树枝上,都披着白雪。

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段话,然后闭上眼睛,让自己去这个白雪世界中走一走看一看,再回来告诉老师,你有些什么感受?你能用你的朗读把我们大家都带到这样一个世界中去走一走吗?谁还能从这段话里读出了不同的感受?相信你带着这种感受去读,一定能把这段话读得更好。

带着各自不同的理解一起来读一读。

4. 溪中的倒影:映照着……雪影,发亮的白雪世界。

(五)小结:同学们,在冬天的松坊溪里,我们同样找到了很多美丽的景致。

现在你知道作者为什么更欣赏冬天的美了吗?这些景致平时能看到吗?在当地其他地方能看到吗?是啊,当我们看够了平时的花红柳绿,忽然看到这样一个纯净洁白的世界会感到它是多么美啊!(六)这种美是谁带来的呢?(课件出示)“下雪了。

雪降落在松坊村了。

雪降落在松坊溪上了.像棉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茸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现在,如果你置身于漫天飞舞的大雪中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怎样的感受?带着你们的这些感受,把这句话读好。

指名读,读到雪,你是怎样的感受?指名读。

课文写“下雪”的三句话,作者是分三个自然段写的,你知道为什么吗?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七)小结:有雪真好,雪带来的白色松坊溪真好,想不想完整感受一遍?师生配乐合作朗读。

(八)有没有陶醉在这个白雪世界中?这个世界真的满眼都是白的吗?真的那么静吗?有没有其他发现?1. 这是一群怎样的溪鱼?它给洁白宁静的世界带来的什么?2. 小结:这溪鱼给冬天的松坊溪带来的是色彩,是活力,是一分春意!你认为,你应该带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去读这两个小节?让我们一起读出这份惊喜。

(九)松坊溪的冬天多美啊!我们再去游览一番好吗?(课件出示冬天松坊溪美景的照片,学生欣赏)(十)带着对松坊溪的向往之情,带着对松坊溪冬天美景的赞美之情,再把课文读一遍。

(生读课文)三、拓展练习表达情感。

(一)一群群小溪鱼,使原本恬静、洁白的世界变得丰富多彩,充满了勃勃生机。

它们是那么活泼,那么可爱,让我们一起祝福它们快快向前游吧,去饱览松坊溪冬天的美好风光吧!不知它们还会看到什么美景,同学们替它们写一写好吗?(课件出示:我愿化作一条彩色的溪鱼……)(二)学生写话,教师指导。

(三)指名读一读自己写的内容,随机评价。

四、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饱览了松坊溪冬天的美景,体会了南方的冬天特有的味道。

希望同学们能细心观察生活,抓住景物特征,用丰富的语言来描绘大自然的美景。

五、作业(选取其中一项)。

1. 背诵、积累你认为写得最精彩的语句、段落。

2. 松坊溪这么美,把它介绍给其他朋友。

3. 收集有关描写冬天的文章或句子,编成文集或小4. 模仿课文的写法,选一处景物介绍家乡冬天的景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