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控助力转向系统
电子控制动力转向系统概述

分类
转向角 比例控制式
横摆角速度 比例控制式
3.4.1 转向角比例控制式4WS系统
所谓转向角比例控制,就是使后轮的转角与转向盘的转角成比例变化, 并使后轮在汽 车低速行驶时相对于前轮反向转向;在汽车中、高速行驶 时,相对于前轮同向转向。
1.系统的组成
车速传感器 前转向横拉杆 输出小齿轮 转向盘 连接轴 转角比传感器 扇形齿轮
当电磁阀的阀芯完全开启时,两油道就被电磁阀旁路。
▪ EPS ECU根据车速传感器的信号,控制电磁阀阀芯的开
启程度,从而通过控制转向动力缸活塞两侧油室的旁路液 压油流量来改变转向助力。
▪ 当车速很低时,EPS ECU输出的脉冲控制信号占空比很
小,通过电磁阀线圈的平均电流很小,电磁阀阀芯开启程 度也很小,旁路液压油流量小,液压助力作用大,使转向 盘操纵轻便。
电磁离合器
安装在电动机输出轴上的主动轮内装有电磁线圈,通过滑环引 入电流。当离合器通电时,电磁线圈产生的电磁力使压板与主 动轮端面压紧。于是,电动机的动力经主动轮、压板、花键、 从动轴传递给减速机构。
滑环 电磁线圈 压板
花键 从动轴
球轴承 主动轮
减速机构
电动式EPS系统减速机构的组合方式: • 蜗轮 - 蜗杆传动与转向轴驱动 • 两级行星齿轮传动与传动齿轮驱动 为了抑制噪声和提高耐久性,减速机构中的齿轮有 的采用特殊齿形,有的采用树脂材料制成。
大转角控制(机械式转向)
前带轮
控制凸轮
阀套筒
滑阀
支点 A 阀控制杆
功率活塞
液压缸轴
小转角控制(同向转向)
滑阀 阀控制杆
阀套筒
滑阀
支点 A 从动齿轮
阀控制杆
使汽车滑移角为零的控制
电控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实训

电控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实训电控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是一种应用于汽车转向系统的技术,它通过电子控制单元(ECU)和电动助力转向器件实现对车辆转向的辅助控制。
本文将介绍电控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原理、结构和工作方式。
一、电控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原理电控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是利用电动助力转向器件辅助传统机械液压转向系统,实现对车辆转向力的控制。
它通过ECU对车辆转向的需求进行感知,并通过控制电动助力转向器件提供相应的助力。
二、电控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结构电控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电动助力转向器件:包括电动助力转向电机和传感器等组件。
电动助力转向电机负责提供转向助力,传感器负责感知车辆转向的需求。
2. 电子控制单元(ECU):负责控制电动助力转向器件的工作,实现对车辆转向的辅助控制。
ECU通过接收传感器信号,对电动助力转向电机进行控制,提供相应的转向助力。
3. 转向角传感器:用于感知车辆转向的角度,将转向角信号传输给ECU。
4. 转向力传感器:用于感知车辆转向时需要施加的力,将转向力信号传输给ECU。
三、电控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工作方式电控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工作方式如下:1. 系统初始化:当车辆点火后,ECU进行自检,并将电动助力转向器件初始化为初始位置。
2. 转向需求感知:当驾驶员转动方向盘时,转向角传感器感知到转向角度的变化,并将信号传输给ECU。
3. 助力输出计算:ECU根据转向角度信号和其他传感器的信号,计算出所需要施加的转向助力。
4. 助力输出控制:ECU通过控制电动助力转向电机的转动,实现对转向助力的输出。
根据转向角度的变化和转向力的大小,电动助力转向电机提供相应的转向助力。
5. 助力调节和补偿:ECU对转向助力进行调节和补偿,以满足不同驾驶条件和需求。
6. 助力结束控制:当驾驶员转动方向盘回到初始位置或转向动作结束时,ECU停止对电动助力转向电机的控制,助力输出结束。
电控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优势在于提供了更加舒适和精确的转向操控感受。
电控动力转向系统工作原理

电控动力转向系统工作原理电控动力转向系统是现代汽车中常见的一种转向系统,它通过电子控制单元(ECU)控制电机,实现转向操作。
它相比于传统的机械转向系统,在操控性、舒适性和安全性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
电控动力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地分为三个步骤:传感器检测车辆状态、ECU计算转向力矩、电机执行转向操作。
车辆上安装了一系列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辆的状态。
这些传感器可以包括转向角度传感器、车速传感器、转向助力传感器等。
转向角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方向盘的转向角度,车速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辆的速度,转向助力传感器用于检测转向助力的力度。
这些传感器会将检测到的数据传送给ECU。
接下来,ECU会根据传感器传来的数据计算出所需的转向力矩。
转向力矩是指车辆在转向时所需要的力矩,它与方向盘的转向角度、车速、转向助力等因素有关。
ECU会根据这些因素进行计算,并输出一个控制信号给电机。
电机根据ECU输出的控制信号执行转向操作。
电机通常安装在转向机或转向柱上,并与方向盘相连。
当ECU输出一个正的控制信号时,电机会产生一个向左转的力矩;当ECU输出一个负的控制信号时,电机会产生一个向右转的力矩。
通过控制电机的力矩大小和方向,就可以实现精确的转向操作。
电控动力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基于车辆状态的实时检测和计算,通过电子控制单元和电机的配合,实现了转向的精确控制。
相比传统的机械转向系统,电控动力转向系统具有以下几个优势:电控动力转向系统可以根据车辆状态的变化实时调整转向力矩,提高了操控性和舒适性。
在高速行驶时,电控动力转向系统可以降低转向助力,减少方向盘的反馈力,提高操控的稳定性;在低速行驶时,电控动力转向系统可以增加转向助力,减轻方向盘的转动力,提高操控的轻便性。
电控动力转向系统可以通过软件控制实现多种转向模式的切换。
例如,可以通过调整转向力矩的大小和方向,实现直线行驶、转弯、倒车等不同的转向模式。
这样可以根据不同的驾驶场景和需求,提供更加个性化的转向体验。
电控助力转向系统

电控助⼒转向系统1.汽车动⼒转向系统的发展汽车助⼒转向依次经历了机械式转向系统、液压式转向系统、电控液压式转向系统等阶段,国际上已有⼀些⼤的汽车公司在探讨开发的下⼀代线控电动转向系统。
在国外,各⼤汽车公司对汽车电动助⼒转向系统(Electric Power Steering - EPS,或称Electric Assisted Steering - EAS)的研究有20多年的历史。
随着近年来电⼦控制技术的成熟和成本的降低,EPS越来越受到⼈们的重视,并以其具有传统动⼒转向系统不可⽐拟的优点,迅速迈向了应⽤领域,部分取代了传统液压动⼒转向系统(Hydraulic Power Steering,简称HPS)[1]。
⾃1953年美国通⽤汽车公司在别克轿车上使⽤液压动⼒转向系统以来,HPS给汽车带来了巨⼤的变化,⼏⼗年来的技术⾰新使液压动⼒转向技术发展异常迅速,出现了电控式液压助⼒转向系统(Electric Hydraulic Power Steering,简称EHPS)。
1988年2⽉⽇本铃⽊公司⾸先在其Cervo车上装备EPSTM,随后⼜应⽤在Alto汽车上;1993年本⽥汽车公司在爱克NSX跑车上装备EPS并取得了良好的市场效果[4];1999年奔驰和西门⼦公司开始投巨资开发EPS。
上世纪九⼗年代初期,⽇本铃本、本⽥,三菱、美国Delphi汽车公司、德国ZF等公司相继推出了⾃⼰的EPS,TRW公司继推出 EHPS后也迅速推出了技术上⽐较成熟的带传动 EPS和转向柱助⼒式EPSTM,并装配在Ford Fiesta 和Mazda 323F等车上,此后EPS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在国外,EPS已进⼊批量⽣产阶段,并成为汽车零部件⾼新技术产品,⽽我国动⼒转向系统⽬前绝⼤部分采⽤机械转向或液压助⼒转向,EPS的研究开发处于起步阶段。
2. 汽车动⼒转向系统的分类及特点汽车转向系统可按转向能源不同分为机械转向系统和动⼒转向系统两类。
电控助力转向系统的原理

电控助力转向系统的原理电控助力转向系统是一种通过电子控制单元(ECU)控制的汽车转向系统。
它利用电动机在驾驶员操纵转向盘时提供额外的助力,帮助驾驶员更轻松地转向车辆。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控助力转向系统的原理和工作方式。
一、电控助力转向系统的原理电控助力转向系统由电动助力转向机构、传感器和控制单元组成。
其中,电动助力转向机构是系统的核心部件,它通过电机和齿轮装置实现助力转向。
传感器用于感知驾驶员的转向意图,并将信号传输给控制单元。
控制单元根据传感器信号,控制电动助力转向机构提供适当的助力。
二、电控助力转向系统的工作方式1. 感知转向意图电控助力转向系统通过安装在转向柱上的转向传感器感知驾驶员的转向意图。
转向传感器可以感知转向盘的转动角度和转速,并将这些信息传输给控制单元。
控制单元根据转向传感器的信号判断驾驶员的转向意图。
2. 提供助力根据驾驶员的转向意图,控制单元计算出相应的助力需求,并向电动助力转向机构发送指令。
电动助力转向机构根据控制单元的指令,通过电机和齿轮装置提供额外的助力。
助力的大小根据转向盘的转动力度和速度来调节,以满足驾驶员的需求。
3. 实时调整电控助力转向系统能够实时调整助力的大小,以适应不同驾驶条件和车辆状态。
例如,在低速行驶时,系统可以提供更大的助力,以增加转向的灵活性和舒适性。
而在高速行驶时,系统可以减小助力,以提高转向的稳定性和操控性。
三、电控助力转向系统的优势1. 提高操控性能电控助力转向系统可以根据驾驶员的转向意图提供适当的助力,使驾驶员更轻松地操控车辆。
尤其是在低速行驶和停车时,系统的助力能够显著减小驾驶员的转向力度,提高操控的精确性和灵活性。
2. 提升驾驶舒适性电控助力转向系统的助力能够根据驾驶员的需求进行实时调整,使转向更加轻盈和平稳。
驾驶员在长时间驾驶或疲劳驾驶时,能够减少对肌肉的负担,提高驾驶的舒适性和乘坐的舒适性。
3. 增加安全性电控助力转向系统能够根据驾驶员的转向意图提供适当的助力,并且具有实时调整能力。
电控转向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回复

电控转向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回复电控转向系统是现代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通过电子控制单元(ECU)和各种传感器来实现对车辆转向的精确控制。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控转向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系统的作用和运行方式。
一、电控转向系统的组成1. 电子控制单元(ECU):作为系统的核心,ECU负责接收和处理来自传感器的输入信号,并通过执行器控制实现对转向的操控。
ECU通常由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存储器和接口电路组成。
2.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AS):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通过电动机提供操控助力,以降低驾驶人的转向力度。
该系统由电动助力转向机构、传感器和驱动电机组成。
3. 角位传感器:角位传感器用于检测转向轮的转向角度和角速度,并将这些信息传送给ECU。
常用的角位传感器包括电位器传感器和霍尔传感器。
4. 转向力传感器:转向力传感器用于测量驾驶人在转向时所施加的力或扭矩,并将此信息传送给ECU。
这些传感器使系统能够根据驾驶人的操控力度来调整转向助力的大小。
5. 转向角速度传感器:转向角速度传感器用于测量车辆的转向速度和加速度,并将这些信息传送给ECU。
这些传感器对于实现对车辆转向的精确控制至关重要。
6. 车速传感器:车速传感器用于测量车辆的速度,并将此信息传送给ECU。
车速信息对于系统精确控制车辆转向力度和转向助力的大小起着重要作用。
7. 信号输入和输出接口:这些接口用于与其他车辆系统进行数据交换,例如制动系统、稳定控制系统和巡航控制系统等。
二、电控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电控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传感器输入:电子控制单元通过接收并处理来自角位传感器、转向力传感器、转向角速度传感器和车速传感器的输入信号,获取车辆转向相关的信息。
2. 数据处理:ECU通过对传感器输入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计算出驾驶人的转向操控需求和车辆当前的转向状态。
3. 助力电机控制:当ECU确定驾驶人施加了转向作用后,它会控制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中的电动助力转向机构,通过驱动电机产生相应的转向助力。
电控助力转向系统ppt课件

2024/8/8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2024/8/8
❖4、电控液压式动力转向类型的种类 有
❖(1)可变量孔式液压动力转向 ❖(2)旁通式液压动力转向 ❖(3)反力式液压动力转向 ❖(4)电磁式液压动力转向 ❖(5)电动式液压动力转向
2024/8/8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也就是说,在低速行驶或转急弯 时得以很小的转向手力进行操作, 以获得较轻的转向;而在高速行 驶时,得以稍重的转向手力进行 稳定的操作,以避免转向“发 飘”,使转向的操纵性和稳定性 达到最合适的平衡状态。
2024/8/8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2024/8/8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第三节:电控动力式动力转向系统
❖一、特点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由电动机直接提供 转向助力,省去了液压动力转向系统 所必需的动力转向油泵、软管、液压 油、传送带和装于发动机上的皮带轮, 既节省能量,又保护了环境。另外, 还具有调整简单、装配灵活以及在多 种状况下都能提供转向助力的特点。
4、EPS路感好。
❖ 传统纯液压动力转向系大多采用固定 放大倍数,工作驱动力大,但却不能 实现汽车在各种车速下驾驶时的轻便 性和路感。而EPS系统的滞后特性可 以通过EPS控制器的软件加以补偿, 使汽车在各种速度下都能得到满意的 转向助力。
EPS电控助力转向系统的实训心得

EPS电控助力转向系统的实训心得
作为一名学习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的学生,我有幸参与了EPS电控助力转向系统的实
训课程。
通过这次实训,我对EPS电控助力转向系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并获得了
一定的实操能力。
首先,EPS电控助力转向系统是指通过电动助力器件实现转向力矩的辅助,提高驾驶
者的操控感和驾驶舒适性。
在实训课程中,我们首先学习了EPS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组
成部分。
EPS系统由转向传感器、助力电机、控制模块、转向柱和转向机构等组成。
通过控制模块对助力电机施加不同的电流,可以实现不同的转向力矩。
在接触实际操作时,我学习了如何正确地检修和维修EPS系统。
首先,我们学习了使
用多功能示波器和电流钳等工具,对EPS系统进行故障诊断。
通过观察示波器上的信
号波形和测量电流大小,可以判断故障点所在。
然后,我们学习了如何拆装和安装EPS系统的各个部件。
对于故障的EPS控制模块,我们还学习了如何使用编程工具对
其进行编程和校准。
通过实训,我不仅了解了EPS系统的工作原理,还掌握了故障诊断和维修的技能。
在
实际操作中,我发现EPS系统的故障往往与助力电机、控制模块和转向传感器等部件
有关。
因此,我更加注重这些部件的检修和维护。
在拆装和安装过程中,我也学会了
如何正确选择工具和操作。
总的来说,EPS电控助力转向系统的实训让我收获颇丰。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
我掌握了EPS电控助力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维修技能。
这不仅提高了我的专业能力,也为我将来从事汽车维修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3-17 与齿轮齿条式转向器配用的动力转向系 1-车速表;2-电控装置;3-储油罐;4-油泵; 5-齿轮齿条式转向器;6-传感器助力转向系统第一节 机械转向系统一、特点机械转向系很难满足高速轿车转向时既要灵敏又要操纵省力的要求,并且重型载货车及越野车,由于前桥负荷较大,行驶条件较差,机械转向系也满足不了操纵轻便和行车安全的要求。
因此,为了减轻驾驶员的疲劳程度,增加驾驶舒适性,保证行车安全,在一些车型中加装了转向加力装置。
转向加力装置以发动机输出的动力为能源,在转向时,只有一小部分是驾驶员的体能,大部分是发动机提供的液压能或气压能及电机提供的电能。
由于液压系统工作压力高,固其部件尺寸小,并且工作时无噪音,工作滞后时间短,还能吸收来自不平路面的冲击,因此在各类车上液压转向加力装置广泛应用。
二、工作过程当汽车直线行驶时,转向控制阀使得转向动力缸活塞两侧都和低压油路及转向油罐相通,压力相等,转向动力缸不动,油泵空转,油液处于低压流动状态。
当驾驶员转动方向盘,通过机械转向器使流量控制阀处于某一工作位置,此时,转向动力缸活塞一侧与回油管隔绝,与油泵相通,压力升高(由于地面转向阻力通过转向传动机构传到动力缸的推杆和活塞上形成较大的油泵输出阻力);另一侧仍然与回油管路相通,压力较低,转向动力缸活塞移动,产生推力。
转向盘停止转动后,转向控制阀回到中立位置,动力缸停止工作。
由于无论汽车是否处于转向状态,液压系统管路中的油液总是在流动,压力较低,只有在转向时才产生瞬时高压。
第二节 电液控制助力转向系统一、 系统组成(一)转向助力油泵车上使用的都是叶片泵,该泵的供油量为15cm3/每转。
系统最大工作压力为125bar。
(二)转向机主要由齿条、小齿轮和支承机构、活塞、转动滑阀构成。
齿条的齿部是采用不同的模数和压力角来制造的,这样就可在将方向盘的旋转运动转换成为齿条的往复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实现可变传动比。
这种可变传动比在转向角度较大时,可以提供更直接的反应。
转动滑阀内的扭杆通过一个万向节直接与转向柱轴直接相连,扭杆的上端通过销子与转动滑阀刚性相连,扭杆的下端用销子连在齿条小齿轮和导向衬套上。
司机做出的转向动作会在扭杆上产生作用力,于侧力时发生的扭转是一样的。
转动滑阀与扭杆一同相对于导向衬套转动。
这就会使得转动滑阀和导向衬套上的槽和过渡孔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
因此某些机油道就打开,某些机油道就关闭,这取决于转动滑阀和导向衬套之间的转角变化。
二、控制原理(一)中间位置如果方向盘上没有作用力,那么工作缸与和压力管是与机油罐相连的,系统内没有建立起压力。
(二)车轮左转如果司机向左转动方向盘,那么扭杆和转动滑阀就会跟着扭转。
发生扭转的原因是:轮胎和路面会对车轮转动形成阻力。
由于这个扭转,从压力管到右工作缸的一个机油道就打开了。
左工作缸与通往机油罐的回油管相连。
活塞上作用有车轮左转的力。
转动滑阀的扭转运动一直在进行着,直至活塞力和司机的转向力之和增大到足以转动车轮为止。
伴随着齿条小齿轮的运动,扭杆的下端也会与导向衬套一起转动。
这个运动一直在进行着,直至扭杆的扭转以及转动滑阀与导向衬套之间的相对扭转均停止为止(中间位置)。
接机油罐的回油管再次与工作缸和压力管相连,系统有回到几乎无压力的状态。
每次方向盘上又有作用力时,扭杆就会扭转,上面所述过程又重新开始进行。
如果有一个反向作用力(比如因路面不平而产生的),那么助力转向装置能起减振作用。
于是扭杆会发生扭转,其原因是齿条的力作用到了小齿轮和扭杆上。
转动滑阀和导向衬套相继发生扭转而偏离零位,于是压力机油就到达工作缸油腔内,从而克服齿条运动产生的力。
(三)电磁阀的控制电磁阀是一个电液比例阀。
在没通电时,这个电磁阀是呈打开状态的.该电磁阀上的通电电流越强,阀上开口的横截面就越小。
工作过程是车速越高,司机在转向时转动方向盘所需要使用的力也就越小,所有的转向系统均如此(无论有还是没有助力转向)。
因此在设计转向机构时就需要进行综合考虑。
必须防止在车速较高时,转向过于轻松。
系统可以根据车速来调节作用在方向盘上的操纵扭矩大小。
最大转向助力发生在车静止或非常慢时(如在驻车时)。
工作原理:反作用活塞在导向衬套的上面,该活塞与转动滑阀相连,从而也就与扭杆连在一起,该活塞通过滚珠支承在与导向衬套相连的的定心件上。
在未操纵方向盘时(也就是扭杆没有发生扭转),这些滚珠都在一个截球形导轨内,这时机油会注入反作用活塞上部的腔内。
根据机油压力的大小不同,反作用活塞作用在滚珠上(也就是导向衬套上)的力也在改变。
机油压力越大,这个作用力就越大,司机操纵方向盘所需要的操纵扭矩就越大。
该电磁阀是由供电控制单元来控制的。
控制单元的输入信号是来自ESP控制单元的车速信号。
该电磁阀的开口横截面越大,阀上的压降就越小,那么反作用活塞上部腔内的压力就越大。
这样就可以根据车速来采用不同的方式去控制工作原理还有两个优点,滚珠的截球形导轨会加强中心定位的能力,因此,车的直线行驶稳定性(尤其在车速很高时)就得到提高。
机油压力和流量都不会降低,这样就可随时应对紧急情况(如在不可预见的情况下突然进行转向校正)。
第三节电控助力转向系统(速腾)一、电控助力转向的优点随着电子控制系统在汽车上的进一步应用,同时社会对能源的需求加大和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促使电控助力转向的产生。
众所周知转向助力的作用使人的驾驶方便、汽车转向更加灵活。
一般所说的助力转向指液力助力,它的主要缺点是;占用发动机动力、机械原因引起的故障率高。
电控转向能避免以上的缺点,同时有以下优点:•没有液力转向泵、油管、油罐、滤清器,没有液体的流动,没有复杂的管路系统。
•减少装配空间。
•降低噪音。
那么助力转向的元件都装在转向齿轮上,并且可以直接操作。
值得注意的是能量的节约;液力助力系统无论是否转向时都需要一个连续不断的液力回路,而电子机械助力转向系统仅在真正施加转向力时才消耗能量。
这直接导致减少燃油的消耗。
驾驶员在各种工况下都有最佳的驾驶感觉是依赖于:•良好的直线行驶能力(由电子机械转向系统使转向轮回到中心位置)•直接可以轻松柔和的转向力输入•即使行驶在不平的路面上也没有令人不舒服的反作用力。
电子机械动力转向系统每100Km最大可节省0.2L的燃油。
二、电控系统的组成:系统由:- 方向盘- 带方向盘转角传感器的转向柱控制单元- 转向柱- 转向力矩传感器- 转向齿轮- 电子机械助力转向电机- 助力转向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实际工况控制助力的大小三、控制原理当转动方向盘时,控制单元根据方向盘转角、方向盘转动速度、车速和转向力矩等信号,依据内部存储的数据计算出助力力矩,控制电机运转产生助力。
转向助力是通过存储在控制单元中的不变的特性图程序控制的,控制单元中存储了多种不同的特性图。
特性图是在生产厂根据不同的整车装备分别设置的(如整车重量)。
如果控制单元或转向系统发生了改变时,可以用VAS5051进行匹配。
同时根据车的载荷不同又分轻重两部分特性曲线。
每种特性图由五种不同速度的特性曲线组成(如0km/h、15km/h、50km/h、100km/h、250km/h)。
特性曲线表明:助力转向力矩的总量是由输入的转向力矩和车速来决定的。
四、工作过程:。
(一)随速功能1、当司机旋转方向盘时助力转向系统开始工作。
2、作用在方向盘上的力引起了转向小齿轮的旋转,转向力矩传感器察觉的旋转,并将计算出的转向力传给控制单元。
3、方向盘转角传感器将正确的方向盘转动的角度传给控制单元,同时转子传感器将正确的转动速度传给控制单元。
4、根据转向力、发动机转速、车速、方向盘转角、方向盘转速以及存储在控制单元中的特性曲线图,控制单元计算出必要的助力力矩并控制电机开始工作。
5、由电机驱动的第二个小齿轮(驱动小齿轮)提供能量产生转向助力,电机是通过一个蠕动齿轮驱动小齿轮,从而驱动转向齿条产生助力。
6、助力转向力矩和施加在方向盘上的力矩的总和是最终驱动转向齿条上的有效力矩(二)在停车时的转向操纵功能:1、当车辆静止时,应保证驾驶员可以迅速的转动方向盘。
2、作用在方向盘上的力引起了在转向小齿轮上的转动杆旋转,转向力矩传感器察觉的旋转并将计算出的转向力传给控制单元,指示出一个大的转向力施加在方向盘上。
3、方向盘转角传感器将大的方向盘转动角度传给控制单元,同时转子传感器将当前的转动速度传给控制单元。
4、根据大的转向力、大的方向盘转角、车速为0km/h、发动机转速、转动速度以及存储在控制单元中的v=0km/h的特性曲线图,控制单元计算出需要一个“大”的助力力矩并控制电机开始工作。
5、这样在静止状态下,由电机驱动的第二个小齿轮(驱动小齿轮)提供能量产生“大”的转向助力,驱动转向齿条。
6、施加在方向盘上的力矩和“大”的助力转向力矩的总和是车辆在静止工况下最终驱动转向齿条上的有效力矩。
(三)在城市工况下的转向操纵功能:1、当车辆城市工况下时,驾驶员转动方向盘。
2、作用在方向盘上的力引起了在转向小齿轮上的转动杆旋转,转向力矩传感器察觉的旋转并将计算出的转向力传给控制单元,指示出一个“中等”的转向力施加在方向盘上。
3、方向盘转角传感器将大的方向盘转动角度传给控制单元,同时转子传感器将当前的转动速度传给控制单元。
4、根据大的转向力、大的方向盘转角、车速为50km/h、发动机转速、转动速度以及存储在控制单元中的v=50km/h的特性曲线图,控制单元计算出需要一个“中等”的助力力矩并控制电机开始工作。
5、这样在此种工况下,由电机驱动的第二个小齿轮(驱动小齿轮)提供能量产生“中等”的转向助力,驱动转向齿条。
6、施加在方向盘上的力矩和“中等”的助力转向力矩的总和是车辆在城市工况下最终驱动转向齿条上的有效力矩(四)在高速公路工况下的转向操纵功能:1、在变换车道时,驾驶员对方向盘施加一个轻微的力。
2、作用在方向盘上的力引起了在转向小齿轮上的转动杆旋转,转向力矩传感器察觉的旋转并将计算出的转向力传给控制单元,指示出一个“小”的转向力施加在方向盘上。
3、方向盘转角传感器将大的方向盘转动角度传给控制单元,同时转子传感器将当前的转动速度传给控制单元。
4、根据大的转向力、大的方向盘转角、车速为100km/h、发动机转速、转动速度以及存储在控制单元中的v=100km/h的特性曲线图,控制单元计算出需要一个“小”的助力力矩并控制电机开始工作。
5、这样在高速公路上为实现变换车道,由电机驱动的第二个小齿轮(驱动小齿轮)提供能量产生“小”的转向助力,驱动转向齿条;或者根本就不助力。
6、施加在方向盘上的力矩和“最小”的助力转向力矩的总和是在高速公路上变换车道时最终驱动转向齿条上的有效力矩。
(五)主动回正功能:1、如果驾驶员在转弯的过程中减少了施加在方向盘上的力,旋转杆上的扭转也相应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