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现实生活中用智慧解决问题的例子

现实生活中用智慧解决问题的例子
1. 有一次我去超市买东西,结账的时候发现钱包忘带了,哎呀,这可咋办呢?我灵机一动,跟收银员商量能不能先把东西放这儿,我马上回去拿钱包,这不就解决问题了嘛,嘿嘿。
2. 我朋友遇到过这样的事儿,车在路上突然坏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着急坏了吧!但他没有慌,而是打电话叫了附近的修车师傅,用智慧轻松搞定,多厉害呀!
3. 我邻居家的小孩走丢了,一家人急得团团转,后来他们想到去小区监控室查监控,嘿,一下就找到孩子了,这就是动脑子呀!
4. 上次我们出去玩儿,找不到地方住,咋办呢?我们就到处打听,终于找到了一个性价比超高的民宿,你说这是不是用智慧解决问题?
5. 还记得有一次我做饭,盐放多了,哎呀,那菜咸得没法吃。
我赶紧又加了些菜和水进去,中和一下盐分,不就挽救回来了嘛,这也是智慧呀!
6. 我朋友在工作上遇到一个超难搞的客户,但他没有退缩,而是耐心地和客户沟通,了解客户需求,最后成功拿下订单,这不是智慧是什么?
7. 有次家里灯突然坏了,黑灯瞎火的可别扭了。
我就自己研究怎么换灯泡,上网查资料,最后成功换上,亮堂堂的,多有成就感呀!
8. 我们小区的电梯坏了,大家都得爬楼梯。
但有个老人家走不动呀,有人就想出办法,让年轻人帮忙把东西送上去,这也是用智慧解决了实际困难啊。
9. 我考试的时候有道题不会做,急得我呀。
但我冷静思考,从其他知识点切入,居然找到了解题思路,这不就是智慧的作用嘛!
我的观点结论: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只要我们善于思考,运用智慧,就总能找到解决办法,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和顺利。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 某班3个男孩的身高如下:小明1.48米,小华1.52米, 小飞1.49米,他们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1.48+1.52+1.49)÷3 = 4.49÷3 =1.49666…… ≈1.50(米) 答:他们平均身高是1.50米。
根据下面的问题情境,你能直接判断怎样的取近似数的方法比 较合适吗?
100÷18.5≈5(本)
答:他可以买回5本词典。
18.5元
果农要将68千克的葡萄装进纸盒运走, 每个纸盒最多可以盛下1.5千克.需要几个纸盒?
68÷1.5 ≈ 46(个)
★去尾法 答:需要46个纸盒。
下面各题用什么方法取近似值比较合适,简单说明理由
张华用9元钱买圆珠笔,每支圆珠笔2元,他最多可以买几支?
做一套衣服用布2.4米,28米长的布最多能做多少套衣服?
每个杯子可以装140克水,300克的饮料最多可以装满几个杯 子?
保证个体的完美性
四舍五入
星期天老师去超市购物,买了2.1千克的蔬菜,每千克 6.46元,需要付多少钱?
某班3个男孩的身高如下:小明1.48米,小华1.52米,小飞 1.49米,他们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2.5÷0.4=6.25 (个)
6.25≈6, 需要6个瓶子
2.5÷0.4≈7(个)
6个瓶子只能装 2.4千克,需要准备 7个瓶子.
答:需要准备7个瓶子。
像这样的题目,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进 一法”来求出商的近似值。
进一法——就是在保留整数时,无论十分位上的 数是多少,一律往整数部分进一。
例2.王阿姨用一根25米长的红丝带包装礼 盒。每个礼盒要用1.5米长的丝带,这些红 丝带可以包装几个礼盒?
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问题

例10某地现有人口500万,水资源120亿米 。若该地人口每年增加4万,水资源每年减少1.2亿米 。试问:经过多少年后,每万人拥有的水资源是0.2亿米 ?
11、水土流失问题
例11目前,包括长江、黄河等七大流域在内,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到367万平方千米,其中长江与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总面积占全国的32.4%,而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问题更为严重,它的水土流失面积比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面积还要多29万平方千米,问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面积是多少?
第一次
第二次
甲种货车辆数
2
5
乙种货车辆数
3
6
累计运货吨数
15.5
35
现租用该公司3辆甲种货车和5辆乙种货车,一次刚好运完这批货物。如果按每吨付运费30元计算,问货主应付运费多少元?
8、小康生活问题
例8改革开放以来,某镇通过多种途径发展地方经济。1995年该镇国民生产总值2亿元。根据测算,该镇年国民生产总值为5亿元,可达到小康水平。若从1996年开始,该镇年国民生产总值每年比上一年增加0.6亿元,该镇经过几年可达到小康水平?
4、支付稿酬问题
例4国家规定个人发表文章或出书获得稿费的纳税计算方法是:(1)稿费不高于800元的,不纳税;(2)稿费高于800元又不高于4000元的应交超过800元那一部分稿费的14%的税;(3)稿费高于4000元的应交全部稿费的11%的税。王老师曾获得一笔稿费,并交税280元,算一算王老师这笔稿费是元。
13、飞机票价问题
例12有一旅客携带了30千克行李从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乘飞机去天津,按民航规定,旅客最多可免费携带20千克行李,超重部分每千克按飞机票价的1.5%购买行李票。现该旅客购了120元的行李票,则他的飞机票价应是多少元?
论借助线段图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论借助线段图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线段图是一种图表形式,用来表示数据的变化趋势、比较不同组别的数据,以及描述某个时间段内数据的变化特征。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借助线段图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如分析商品价格的变化、观察天气的气温变化等。
本文将探讨如何借助线段图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一、分析商品价格的变化趋势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需要购买商品的情况,而商品的价格往往是决定我们购买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
借助线段图,我们可以很直观地观察到商品价格的变化趋势,从而更好地做出购买决策。
以某种电子产品的价格为例,我们可以利用线段图来表示该产品最近一段时间的价格变化情况。
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价格,然后根据具体的价格数据绘制线段图。
通过观察线段图,我们可以看到价格的波动情况,如是否存在较大的价格波动,是否存在逐步上升或下降的趋势等。
根据线段图的展示,我们可以选择一个合适的购买时机,以获取更好的价格性价比。
二、比较不同组别的数据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需要比较不同组别的数据,例如比较不同城市的气温、比较不同电影的票房等。
借助线段图,我们可以将不同组别的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更容易理解和比较。
以比较不同城市的气温为例,我们可以绘制一个线段图,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气温。
然后根据不同城市的气温数据,绘制不同颜色的线段,分别表示不同城市的气温变化情况。
通过观察线段图,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不同城市的气温变化趋势,并对不同城市的气温进行比较。
三、描述某个时间段内数据的变化特征在生活中,有时我们需要描述某个时间段内数据的变化特征,例如描述某个城市在一年内的降雨量变化、描述某个股票在一段时间内的涨跌情况等。
线段图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描述这些数据的变化特征。
以描述某个城市在一年内的降雨量变化为例,我们可以绘制一个线段图,横轴表示时间(月份),纵轴表示降雨量。
然后根据具体的降雨量数据,绘制线段,表示不同月份的降雨量变化情况。
通过观察线段图,我们可以得出不同月份的降雨量变化趋势,例如在某个月份降雨量较多,或者整个年份的降雨量总体呈上升或下降的趋势等。
七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50道

七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50道1、不吃早餐危害健康,肠胃脆弱,可能会患上胆囊结石,诱发慢性胆囊炎2、每天早晚或长时间用脑后,可用双手手指梳头,既有利于促进脑部血液循环,消除疲劳,促进头发生长。
3、就坐电脑前的人应常吃苹果,它能与体内的放射性元素结合并排出体外,具有防癌及养生的功效。
4、葡萄含丰富的铁,贫血者吃了可增血,产妇喝葡萄酒有助血液循环,但葡萄含糖量较高常吃易发胖。
5、如轻度烧伤,烧伤面积不大,仅局部起泡,发热肿痛,可将受伤部位浸泡在盐水中,有止痛消肿作用6、吸烟会阻碍人体对维生素C的吸收,尼古丁对维生素C有破坏作用,因此吸烟的人容易缺乏维生素C7、将适量绿豆煮烂,加白糖,每天当水喝,可防中暑;适量加入金银花,效果更佳8、夏天“吹空调”以成为习惯,但长时间吹空调反而特别容易中暑,在办公室、家中要多喝盐开水防中暑。
9、女性每晚睡前喝点红酒,可以养血。
每天敷一张浸过红酒的面膜纸,可改善肌肤状况。
10、醋水沐浴可护肤抗疲劳,户外活动后,往洗澡水中放点醋,有抗疲劳、抗过敏、止痒的效果11、白色衣服被其他衣物染了色,可将被染色处用水打湿,再涂满食盐反复轻搓,去掉染的色后用水清洗12、在海带中存在着高效的消除臭味的物质,因此,患有口臭的人,常食海带可以消除口臭13、被蚊虫叮咬后,可立即涂1至2滴氯霉素眼药水,止痛止痒。
叮咬的包被抠破发炎者,涂后还可消炎。
14、擦伤伤口不宜用创可贴,而应用紫药水消炎,让伤口自然暴露在空气中愈合。
15、芹菜富含纤维,可加快肠内食糜的排空速度,缩短有毒物质在肠内滞留时间,可预防肠癌。
16、赤豆粥补肾消水肿,荷叶粥解暑热、止渴解毒;冬瓜粥止渴生津降血压;银耳粥生津润肺17、牙齿美白偏方,用木瓜切片,每天擦拭牙齿2次,每次两分钟,坚持一个月,必然有效18、木质家具应用干布擦和上腊保养,若沾上难擦的污垢,可先用布蘸牙膏擦拭,后用湿布擦19、烹制菜肴时不可用白酒代替料酒,料酒加热能与融解脂肪产生醋化作用,增鲜提味,白酒无此作用20、挑遮阳伞,不妨撑开伞看地面上的影子,影子颜色深的好,伞面面料选涤纶的,颜色越深越好21、桃子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及果酸,可缓解便秘,含铁量居水果之冠,是缺铁性贫血者的理想食物22、小快步姿势行走最佳,可增加肌肉活动次数,使腿部肌肉强健,增加血液循环23、教你煮鸡蛋:冷水下锅,慢火升温,沸后微火煮2分钟,停火后泡5分钟24、筷子用久了会残留细菌和清洁剂,平时除了要对筷子勤消毒外,最好半年更换一次25、流血时捏一小撮茉莉花茶放进嘴里嚼成糊状,贴在伤口处不要松手,片刻即可将血止住26、生姜具有发汗解表,温胃止呕,解毒三大功效,经常喝姜汤,可有效防治“空调病”27、烧豆芽之类素菜时,适当加点醋,味道好,营养也好,醋对维生素有保护作用28、啤酒中的酒精能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用啤酒敷脸,可预防面疱,脓疱,而且可以收缩毛孔29、生姜红糖水可预防感冒,将生姜、红糖各适量煮水代茶饮,每两三天喝一次,能有效防治感冒。
实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及应对方法

实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及应对方法在2023年的实习工作中,实习生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是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或者是在与同事相处中产生的矛盾等。
这篇文章将讨论在实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及应对方法。
1. 缺乏实践经验作为一名实习生,缺乏实践经验是最常见的一个问题。
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实习生可能会感到不知所措,对工作内容和要求也不太了解。
应对方法:实习生可以通过主动请教导师或其他有经验的同事,学习工作中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同时,实习生还可以在实践中不断总结自己的经验,逐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2. 工作压力大实习工作中,压力是常有的事情。
当实习生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或压力较大时,可能会影响到工作效率和积极性。
应对方法:实习生可以适当放松自己,如运动、听音乐等,以缓解压力。
同时,还可以通过与同事和家人朋友的沟通,分担自己的压力和情绪。
3. 人际关系难以处理在实习生活中,与同事相处也是一个难题。
实习生可能会遇到不合群的同事,或者是与同事产生矛盾等问题。
应对方法:实习生要学会团结同事,尽可能地互相帮助,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
同时,实习生还要学习与同事沟通,尊重他人,避免冲突和误解。
4. 自我价值感缺失在实习工作中,有时候实习生可能会遇到任务太简单或者自我价值感缺失的问题。
应对方法:实习生要学习将个人价值与工作结合起来,认真对待每项任务,从中获得成就感。
同时,还可以主动向导师或其他同事请教,探索新的工作领域和技能,提升自我价值感。
5. 缺乏工作热情有些实习生可能会在工作中失去热情,产生厌倦感。
应对方法:实习生要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认真对待工作,学会从工作中获得快乐和乐趣。
同时,还可以主动寻找工作中的乐趣,和同事一起共同完成任务,不断挑战自我。
总结:以上是在2023年的实习生活中可能面临的一些实际问题及应对方法。
相信在实习工作中,实习生在困难和挫折中不断成长,探索工作中的乐趣和意义,最终能够掌握实践技能,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加减法的实际应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加减法的实际应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加减法是我们最基本的数学运算之一。
虽然对于一些简单的计算,我们常常使用计算器或手机等电子设备来完成,但加减法依然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运算能力。
正是因为加减法的实际应用,我们可以解决许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本文将介绍加减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几个具体案例,展示它们在解决日常问题中的重要性。
案例一:购物计算当我们在商场购物时,加减法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需要计算商品的价格,并根据自己的预算来决定是否购买。
拿到商品的标价后,我们首先要进行加法运算,将多件商品的价格相加,以获得总价格。
然后,我们会从我们的预算中减去这个总价,以确定我们是否能够购买这些商品。
在这个过程中,加减法帮助我们做出明智的购物决策,避免超出我们的经济承受能力。
案例二:时间管理加减法在时间管理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我们安排日程时,我们需要计算每个任务所需的时间,并确保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这些任务。
假设我们有一个上午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清单,每个任务所需的时间分别是30分钟、45分钟和1小时。
我们可以通过将这些时间相加,得到所有任务所需的总时间。
接下来,我们需要查看我们的上午时间是否足够长,以完成这些任务。
如果不够的话,我们需要从总时间中减去对应的任务时间,以确保我们能够按时完成所有任务。
这样,加减法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案例三:预算管理加减法在我们的预算管理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我们拿到工资或任何一笔收入时,我们需要合理分配它们以满足我们的生活需求。
我们需要计算每个开支的金额,并计算所有开支的总额。
这个过程要求我们将收入和开支进行相加,然后用总开支减去总收入,以评估我们是否处于财务平衡状态。
如果总开支大于总收入,我们需要进行调整,找到节省开支或增加收入的方法,以确保我们的财务状况良好。
加减法在这个过程中充当了核心角色,帮助我们做出理智的财务决策。
案例四:旅行规划加减法也可以帮助我们在旅行规划中解决一系列问题。
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学习目标:1、体会两点之间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两个概念2、知道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垂线段最短,利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3、知道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利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一、路线最短问题1.如图,修一条路将村庄A 、B 与公路MN 连结起来,怎样修才能使所修的公路最短画出线路图,并说明理由.2.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由 A 向B 行驶,M ,N 分别位于公路A B 两侧的两所学校.(1)当汽车行驶何处时,分别对两个学校影响最大?请在图上标出来;并说明理由。
(2)当汽车由 A 向B 行驶时,在那一段上对两个学校影响越来越大在那一段上对两个学校影响越来越小在那一段上对N 学校影响逐渐减小而对M 学校影响逐渐增大?3.如图4所示,想在河坝两岸搭建一座桥,B.A..M .N.BNM.A怎样搭建最合理 _____.二、测量问题1.想一想, 在运动场上怎样测量运动员的跳远成绩测量时皮尺与踏板之间应保持什么位置关系为什么 如果你是运动员,如何跳成绩最佳2、某园林局要测量出形如△ABC 的一块空地的面积,用以计算绿化成本,现已测量出了BC 的长,还需测量出哪些量才能算出空地的面积怎样测量三、平行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1)公路转向中的应用1.如图,是一条暖气管道的剖面图,如果要求管道拐弯前后的方向保持不变,那么管道的两个拐角∠α,∠β间的关系是( ) A.∠α=∠β B.∠α+∠β=90°脚印脚印跳 板A CBC.∠α+∠β=180°D.∠α+∠β=360° (2)修筑公路隧道中的应用2、在甲、乙两地之间要修建一条直线形的公路隧道,在山体一侧的甲地测的公路的走向为北偏东55°即∠α=55°,乙地是隧道的另一端。
如果甲、乙两地同时开工,那么在乙地公路走向应按∠β等于多少度施工,才能使公路准确对接?3)潜望镜中的应用 3、潜水艇中用于观察水上情况的潜望镜是由两个互相平行放置的镜子(EF 与GH)构成的,光线经过镜子反射时,∠1=∠2,∠3=∠4.你能从数学的角度解释,进入潜望镜的光线(AB )和离开潜望镜进入观察者眼睛的光线(CD)为什么是互相平行的?A D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六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46页。
教材分析
本课是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应用课,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认真读题,弄清题意,找出题里有用的数学信息和问题,然后再合作探究、交流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有时会遇到像穿珠子这样的实际问题,解决这类问题时,要引导学生找出有用的数学信息和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动手操作,利用学生所掌握的数的组成等知识来解决问题,在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收集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通过合作、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3、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意愿和初步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运用恰当的方法和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具准备
小棒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数的组成。
45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3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数是()。
2、尝试自主解决问题。
有10颗纽扣,每件上衣要钉5颗纽扣,可以钉几件上衣?
学生尝试自主解决后交流。
3、引入。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类问题,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示题,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
(二)图文结合,引导学生找出数学信息和问题
1、提问:结合图,你能从题里找出什么数学信息?
学生思考后交流:
数学信息①有58个珠子
数学信息②每10个珠子穿一串
2、指名学生答: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学生:能穿几串?)
师:你能将信息和问题用自己的话表述一遍吗?
(学生口述:------)
(三)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找寻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1、学生小组合作探究。
2、小组反馈,全班交流:
①动手操作,圈一圈,数一数。
(以10个珠子为一份圈起来,58个珠子可以圈5份,还剩余8个。
)
②利用数的组成来解决。
(58里面有5个十和8个一,58个珠子以10穿一串,可穿5串还剩余8个。
)
③利用小棒来分。
3、师:我们解决问题后,还要检查解决的结果对不对,要养成检查的好习惯。
4、小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多种多样,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根据题意正确的选择解决问题策略的方法。
三、课堂练习
完成“做一做”。
四、巩固训练
练习十第1题。
五、总结全课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何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