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茶文化对比

合集下载

中国茶文化与英国茶文化的比较

中国茶文化与英国茶文化的比较

中国茶文化与英国茶文化的比较在英国,茶文化尤其是红茶文化也是渊源颇深。

中国茶在向西方各国传播的过程中,许多国家只是传去了茶叶,而只有在英国真正形成了一种文化。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中国茶文化与英国茶文化的比较,一起来看看。

中国茶文化与英国茶文化的比较茶的种类相同点:中国与英国同样爱好红茶不同点:中国人除红茶外同样喜好:绿茶,黑茶,乌龙茶,黄茶,白茶,英国人则偏重于喝红茶茶具相同点:喝茶时,都需要茶杯、茶壶茶勺等工具不同点:(1)材料中国,主分为:陶土茶具、瓷器茶具、漆器茶具、玻璃茶具、金属茶具和竹木茶具等几大类,英国,茶具多用陶瓷做成也有金属制作的(2)茶具的花纹,造型中国,国壶花色多为中国式人物、树木花草或是无花纹,保持壶身的整洁,古朴每个朝代茶具的花纹又各有特色,古代茶具较为多见的有朵花纹,蕉叶纹,团菊纹,卷草纹,缠枝纹,折枝花纹等。

英国,茶具上面绘有精美的英国植物与花卉的图案,轻松、优雅;而且,英式茶具都是成套使用并镶有金边的杯组.喜好中国1.讲究清雅怡和的饮茶习俗(清饮法):茶叶冲以煮沸,顺乎自然,清饮雅尝,寻求茶之原2.求多种享受的饮茶习俗:即指饮茶者除品茶外,还备以美点,伴以歌舞、音乐、书画、戏曲等。

英国人泡茶是泡茶叶末,连袋一起放在热水杯里,不是以水冲茶,而是以茶袋浸入热水里,一小袋茶只泡一杯水,喝完就丢弃。

一般采用”调饮法”喝茶习俗相同点:以茶待客,以茶会友不同点:在中国各地,喝茶的礼节也不一样,在北京,主人端上茶来,客人应立即站起来,双手接过茶杯,说声“谢谢”。

在南方的广东、广西,主人端上茶后,要用右手指弯曲后轻轻地敲三下桌面,以示谢意,在另一些地区,客人想继续喝茶,茶杯中应留些茶水,主人见了会继续加茶水,如果将茶水全部倒完,主人认为你不再喝了,也就不给你加茶水了。

英国人喝下午茶与东方人品茶最大的不同在于,他们不是随意地吃些点心,而通常是搭配成套,包括一壶茶及一份点心,点心有三明治、奶油松饼或是小蛋糕,各家餐厅点心的搭配有点不同。

西方茶文化与中国茶文化的差异

西方茶文化与中国茶文化的差异

西方茶文化与中国茶文化的差异17世纪起,饮茶才成为欧洲贵族圈的风尚,之后西方独特的下午茶文化又传入中国,不同的文化在相互间影响。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西方茶文化与中国茶文化的差异,一起来看看。

西方茶文化与中国茶文化的差异1、中西茶具各有讲究中国的茶具多为陶瓷制品,亦有用于普洱茶的紫砂壶。

紫砂壶有透气性,冲泡普洱茶,水温须很高,要求茶叶也具有一定的透气性,所以紫砂是最好的选择。

而西方人对银器情有独钟,所以西方的茶具多为银制品。

2 、滤茶器是西方人饮茶必备良品在中国,泡制一杯上等的茶,比如陈年普洱,需要用铁壶作为烧水工具,再将开水注入茶壶直至没过茶叶,倒出第一遍水后,再向茶壶中注入开水静置直至泡开茶叶,方才取小杯品尝。

众所周知,中国人的茶道颇有一番讲究,事实上,西方人在饮茶时也有一套礼数。

比如,西式茶使用滤茶器,将滤茶器架于茶杯上,将茶倒入杯中至3/4满,这样就不会把茶溅到茶托上面,弄得一团糟了。

3 、中国茶不需调味品在中国,饮茶是品其最纯正的茶香,没有在茶中加任何调味品的习惯。

西式茶可选择在其中加奶、糖、柠檬片和蜂蜜等,但需要注意的是,须先倒茶,再加其他调味品,顺序不能颠倒。

加入调味品后,用茶匙搅拌,搅茶时避免弄出太大声响,搅拌完需要将茶匙置于茶碗的背面。

中西方茶文化的比较17世纪初,继茶叶到达荷兰后,饮茶之风很快波及到英、法、德等国。

公元1637年英国首次从中国厦门运去茶叶,公元1662年,“饮茶皇后”凯瑟琳提倡皇室饮茶,亲以玉照为中国红茶作商标,推行以茶代酒,使饮茶之风很快风行。

这一时期,中国红茶开始大量进入伦敦市场,饮茶之风,开始风靡整个英伦三岛。

明末清初,英国人从我国厦门、广州贩运大量茶叶,除供应本国所需外,还大量转运到美洲殖民地,以后又相继销到德国、瑞典、丹麦、西班牙、匈牙利等国,1773年的波士顿毁茶事件,爆发了美国的独立战争。

可见当时中国茶在欧洲的影响之深远。

红茶的品饮,在国内不似品饮乌龙茶的“功夫茶法”,那样讲究冲泡技艺及茶道精神。

中英茶文化差异

中英茶文化差异

中英茶文化差异英国茶文化不仅改变了其本土的生活方式,也影响了其国民的精神生活。

那中英茶文化有什么差异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中英茶文化差异,希望对您有用。

中英茶文化差异一、品饮方式的不同中国饮茶分为两类,一类是“混饮”,即在茶中根据个人的口味嗜好加盐、加糖、加奶或葱、桔皮、薄荷、桂圆、红枣。

加桔皮、薄荷的方式源自于中唐以前的煮茶法:从食用而来,用鲜叶或干叶烹煮成羹汤而饮,通常加盐调味;从药用而来,用鲜叶或干叶,往往佐以姜、桂、椒、桔皮、薄荷等熬煮成汤汁而饮。

而现在这种方式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地区。

藏族的酥油茶就是在熬好的砖茶浓汤中加入盐、酥油、奶等制成;回族以茶叶、龙眼干和冰糖混合冲泡成的盖碗茶,俗称为“三香茶”,再加上葡萄干和杏干,通称为“五香茶”,如果再加上枸杞、花生仁和芝麻冲泡,则称为“八宝茶”。

另一类是汉族的“清饮”,即在茶中不加入任何有损茶本味与真香的配料,单单用开水泡茶来喝,沿袭着明清时的茶饮传统,以清饮雅赏的冲泡茶为主。

英国人最初饮用的也是绿茶,后来大都喝汤浓味醇、营养丰富的红茶,据说因为绿茶不易保存,而红茶是发酵程度为80% 以上的全发酵茶,不易霉变。

不过另一个更可信的原因则是绿茶性寒,红茶性暖,英伦三岛四面环海,终年阴冷潮湿,于是气候决定了人们的选择。

他们从印度、锡兰、肯尼亚等地进口红茶,在茶里加入牛奶和糖以去掉茶碱,把苦涩的茶水变成适合自己口味的甜饮料,就象他们把来自赤道国家的苦咖啡改造成充满奶香味的甜咖啡一样,这与中国的口味已是南辕北辙。

此外,他们还在茶里加蜂蜜、肉桂、胡椒、威士忌、黄油、鸡蛋,以及一切他们想加入的东西,随心所欲的创造了许多口味。

用佛手柑油调制的格雷伯爵茶、阿萨姆红茶等少数品种,成为经典而独特的民族茶产品,享誉世界。

此外,英国人对茶叶本身也进行了改造。

袋装的茶叶末代替了片片茶叶,称为速溶茶。

连袋一起放进热水杯里,一小袋只泡一杯茶。

家用茶壶还有过滤杯,用开水冲下,过滤而出。

中国茶道与西方茶道的区别

中国茶道与西方茶道的区别

中国茶道与西方茶道的区别茶道,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活动,既是品茶的艺术,也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

中国茶道和西方茶道作为两种不同的文化传承,有着明显的区别。

本文将从历史渊源、茶具、礼仪等方面探讨中国茶道与西方茶道的区别。

一、历史渊源的差异中国茶道的历史可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其在中国的发展演变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中国人崇尚中庸之道,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茶道在其中承载了这种思想,将茶作为一种交流与沟通的媒介。

而西方茶道则起源于17世纪的英国,当时从东方引进茶叶,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品茶文化。

西方茶道更加注重茶叶的品质和口感,强调品味茶的乐趣。

因此,中国茶道和西方茶道在历史渊源上存在较大差异。

二、茶具的差异在中国茶道中,茶具扮演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不仅仅是用来泡茶的工具,更被视为一种艺术品。

中国茶道中常用的茶具包括茶壶、茶杯、茶盘等,这些茶具注重精致的制作工艺和纹饰,独具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茶壶通常是陶瓷或紫砂制成,既能保持水温,又能突出茶的香气。

而西方茶道的茶具则相对简洁,主要有茶壶、茶杯和茶托,注重的是茶具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茶壶通常以瓷器或玻璃制成,可以清楚地观察到茶叶的变化。

三、礼仪的不同中国茶道注重礼仪,在茶道过程中,茶主人需要按照一定的流程和仪式为客人泡茶,茶具的使用和动作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茶主人会用手指触碗,倒茶时先向长辈或客人斟茶,以示尊重。

而西方茶道则更注重简洁和舒适的体验,一般是自行泡茶或由服务员帮助泡茶,礼仪上没有那么多复杂的要求。

四、茶品的不同中国茶道中最常用的茶品是绿茶、红茶和花茶,茶叶的制作过程独特且味道独特。

中国人喜欢清淡的茶味,强调茶的韵味和香气。

而西方茶道则更多地注重茶的口感和色泽,他们追求浓厚的茶味和变化丰富的香气。

英式红茶和烟熏茶等是西方茶道中常见的茶品。

综上所述,中国茶道和西方茶道在历史背景、茶具、礼仪以及茶品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中国茶道强调茶的文化内涵和仪式感,注重和谐、内敛的品茶方式;而西方茶道则更加着重于茶的品质和味道,追求直接的感官享受。

中西方茶文化对比研究文献综述

中西方茶文化对比研究文献综述

中西方茶文化对比研究文献综述茶文化是中西方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地区和国家对茶的认知、制作方式、礼仪和习俗有着独特的特点。

本文将综述中西方茶文化的不同之处,旨在探讨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茶文化的影响。

一、茶的起源和发展中西方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有着明显的差异。

中国是茶的故乡,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人就开始采摘茶叶、制作茶饮。

中国茶文化注重茶叶的品质和制作工艺,茶艺师通过独特的冲泡方式展示茶叶的优雅和品质。

相比之下,西方国家在15世纪后才开始引入茶叶,茶文化的发展相对较晚。

西方茶文化强调茶的社交和休闲功能,更注重茶叶的口感和添加剂的搭配。

二、茶的种类和品味中西方对茶的种类和品味有着不同的偏好。

中国茶的种类繁多,包括绿茶、红茶、白茶、黄茶、乌龙茶等。

每种茶叶都有其独特的风味和功效。

中国人喜欢以清淡的口感和茶叶本身的香气为主,注重茶叶的原汁原味。

相比之下,西方人更注重茶的口感和口味的多样性。

他们常饮用加工糖和牛奶的红茶、奶茶和草药茶。

三、茶的制作与冲泡方式茶的制作和冲泡方式也是中西方茶文化的显著差异之一。

中国人重视茶的冲泡工艺,通过具体的步骤和时间控制来达到最佳的茶香和口感。

茶艺师的冲泡过程往往需要高超的技巧和经验。

相比之下,西方茶的冲泡方式相对简单,更注重茶的便利性和速度。

西方人常使用茶袋或茶包来冲泡茶,这种方式更适合快节奏的生活方式。

四、茶的礼仪和习俗茶的礼仪和习俗也是中西方茶文化的重要差异。

中国茶文化注重茶的礼仪,茶艺师会根据不同场合和人群的需求,展示不同的茶艺表演和冲泡方式。

中国人常用茶会、茶道、茶艺等方式来表达对客人的尊重和好意。

而西方茶文化更注重茶的社交和休闲功能,他们常在下午茶时间享用茶点和谈论各种话题。

中西方茶文化在茶的起源和发展、茶的种类和品味、茶的制作与冲泡方式、茶的礼仪和习俗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这些差异反映了中西方文化的不同特点和价值观。

通过对中西方茶文化的对比研究,可以加深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促进茶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浅谈中西方不同的茶文化的差异

浅谈中西方不同的茶文化的差异

浅谈中西方不同的茶文化的差异(一)品饮方式的不同。

中国饮茶分为两类,一类是“清饮”,不加入任何有损茶的本味真香的配料,单用开水泡喝。

另一类是“混饮”,即在茶中根据个人的口味嗜好加盐、糖、奶等,目前这种方式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地区。

英国人在茶里加入牛奶和糖以去掉茶碱,把苦涩的茶水变成适合自己口味的甜饮料。

此外,英国人对茶叶本身也进行了改造。

袋装的速溶茶叶末代替了片片茶叶,而中国人习惯将整片茶叶放在开水里。

西式茶可选择在其中加奶、糖、柠檬片和蜂蜜等,但需要注意的是,须先倒茶,再加其他调味品,顺序不能颠倒。

加入调味品后,用茶匙搅拌,搅茶时避免弄出太大声响,搅拌完需要将茶匙置于茶碗的背面。

(二)茶具的使用不同中国的茶具多为陶瓷制品,亦有用于普洱茶的紫砂壶。

紫砂壶有透气性,冲泡普洱茶,水温须很高,要求茶叶也具有一定的透气性,所以紫砂是最好的选择。

而西方人对银器情有独钟,所以西方的茶具多为银制品。

(三)滤茶器的使用不同在中国,泡制一杯上等的茶,比如陈年普洱,需要用铁壶作为烧水工具,再将开水注入茶壶直至没过茶叶,倒出第一遍水后,再向茶壶中注入开水静置直至泡开茶叶,方才取小杯品尝。

众所周知,中国人的茶道颇有一番讲究,事实上,西方人在饮茶时也有一套礼数。

比如,西式茶使用滤茶器,将滤茶器架于茶杯上,将茶倒入杯中至3/4满,这样就不会把茶溅到茶托上面,弄得一团糟了。

在多数中国人眼里,饮茶随时可以进行。

相比起来英国人嗜茶、尊茶的风气要浓厚得多。

一个典型的英国家庭一天至少喝五次茶。

早晨醒来,主人会靠在床上喝一杯醒早茶,提神醒脑,如果有客人,早茶就是问候客人的最好方式;上午11点钟左右,是红茶佐茶点;中午午餐时要喝奶茶;下午5点钟左右是著名的下午茶;晚上睡觉前要喝告别茶。

此外,还有名目繁多的茶宴、花园茶会等。

(五)茶道精神的不同。

东方茶具多为陶瓷制品,西方茶具多为银器。

东方人讲究茶道,西方人饮茶也有一套礼数,如要使用滤茶器,倒茶要至杯中至四分之三满。

茶文化差异中西方茶文化差异

茶文化差异中西方茶文化差异

茶文化差异中西方茶文化差异世界各国的茶文化差异|中西方茶文化差异差异1中西茶具各有讲究中国的茶具多为陶瓷制品,亦存有用作普洱茶的紫砂壶。

紫砂壶存有透气性,冲泡普洱茶,水温须很高,建议茶叶也具备一定的透气性,所以紫砂就是最出色的挑选。

而西方人对银器情有独钟,所以西方的茶具多为银制品。

差异2滤茶器是西方人饮茶必备良品在中国,泡制一杯上等的茶,比如说陈年普洱,须要用铁壶做为烧水工具,再将热水转化成茶壶直到没有过茶叶,好像出来第一遍水后,再向茶壶中转化成热水静置直到拌成茶叶,方才挑小杯享用。

众所周知,中国人的茶道颇有一番讲究,事实上,西方人在饮茶时也有一套礼数。

比如,西式茶使用滤茶器,将滤茶器架于茶杯上,将茶倒入杯中至3/4满,这样就不会把茶溅到茶托上面,弄得一团糟了。

差异3中国茶不须要调味品在中国,饮茶是品其最纯正的茶香,没有在茶中加任何调味品的习惯。

西式茶可选择在其中加奶、糖、柠檬片和蜂蜜等,但需要注意的是,须先倒茶,再加其他调味品,顺序不能颠倒。

加入调味品后,用茶匙搅拌,搅茶时避免弄出太大声响,搅拌完需要将茶匙置于茶碗的背面。

但是陆羽的《茶经》及以后的茶书都不加“茶道”,而是重点阐释品茗艺术(茶艺)。

恰好相反,日本将中国的饮茶引入本国之后,却发展为具有浓郁宗教色彩的茶道。

相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导致中日两国茶文化向相同的方向发展,中国文人们将饮茶发展为一门生活艺术,日本的僧侣由将饮茶变为为佛门戒律。

“茶艺”一词是20世纪70年代由台湾茶文化界首先创造出来的,用以概括品茶艺术的内涵。

但是品茶本身却是很早就存在,并且在品茶过程中生发出茶道精神。

在中国茶文化发展历史进程中,茶艺与茶道无疑占据核心地位。

不过与脱胎于中国母体的日本茶道相比较,中国的茶道似乎显得薄弱些,这很让一些爱国心特重的国人觉得尴尬,尽管底气不足,还是要用各种各样的理由来辩解。

但是历史是客观存在,用不着回避,感情用事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古代的中国人,最初就是把茶当做解热,消炎的“万能之药”饮用,当做一种蔬菜去食用的。

中英茶文化异同的对比

中英茶文化异同的对比

中英茶文化异同的对比中西方茶文化比较茶叶是劳动生产物,是一种饮料。

茶文化是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各种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这包含和体现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茶文化在世界各地的发展程度各不相同.在饮茶之风日益盛行的21世纪,茶文化更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进步.然而,各国的饮茶方法相同,各有千秋。

1、中西方茶文化的交融17世纪初,继茶叶到达荷兰后,饮茶之风很快波及到英、法、德等国。

公元1637年英国首次从中国厦门运去茶叶,公元1662年,“饮茶皇后”凯瑟琳提倡皇室饮茶,亲以玉照为中国红茶作商标,推行以茶代酒,使饮茶之风很快风行。

这一时期,中国红茶开始大量进入伦敦市场,饮茶之风,开始风靡整个英伦三岛。

明末清初,英国人从我国厦门、广州贩运大量茶叶,除供应本国所需外,还大量转运到美洲殖民地,以后又相继销到德国、瑞典、丹麦、西班牙、匈牙利等国,1773年的波士顿毁茶事件,爆发了美国的独立战争。

可见当时中国茶在欧洲的影响之深远。

红茶的品饮,在国内不似品饮乌龙茶的“功夫茶法”,那样讲究冲泡技艺及茶道精神。

红茶只以传统的饮茶法,以清饮为主,调饮为辅。

传播到国外,又将红茶与牛奶相融,制成风味独特的奶茶,不但深化了红茶调饮法,而且有形形色色的饮茶习俗。

以英国为例。

自1662年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给英王查理二世,不仅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饮茶皇后”而且在推动英国茶叶贸易,提倡饮茶风尚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皇后进宫后,饮茶风尚首先在英国宫廷盛行,并成为宫廷的一种礼仪,接着流行于豪门世家,成为他们的灵丹妙药和社交的风行饮料。

由于皇后的崇尚饮茶之风,又成为贵族夫人时髦的风尚。

18世纪,茶价日趋低廉,茶就成英国人主要饮料,饮茶也逐渐普及民间,此时大众化茶馆林立,饮茶普及各阶层,在英国人生活里,茶是不可或缺的东西。

茶作为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饮茶嗜好遍及全球。

在英国,茶被视为美容、养颜的饮料,形成了喝早茶、午后茶的时尚习俗,称茶为:“健康之液,灵魂之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洲各国的饮茶文化
爱尔兰人饮茶之风更甚,为欧洲首位,喜欢味浓的红碎茶。 荷兰是西欧最早饮茶的国家。菜汤放糖,多饮袭泡红茶和香味茶。 西欧的其他国家也都习饮高档红茶和甜式调味红茶,青年人则多喜欢香
味茶。
美州国家的茶文化
美国的饮茶习俗与众不同,主要以红茶泡用或用速溶茶冲泡,放入冰箱 冷却后,饮时杯中加入冰块、方糖、柠檬,或蜂蜜、甜果酒调饮,甜而酸香, 开胃爽口。 加拿大人多为英式热饮高档红茶,也有冰茶。
其他国家饮茶习俗
亚洲其他国家的茶文化
东南亚如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受汉文化影响较深,习惯冲泡清饮 乌龙、普洱、花茶。 港澳地区则沿袭闽粤饮茶习俗,以饮普洱、水仙、花茶为主。 泰国、缅甸和云南地区相似,习惯吃‚腌茶‛,将生茶腌制成酸味制 品,吃时拌入食盐、生姜、花生之类,干嚼佐餐。 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兰卡等国家饮甜味红茶,或甜 味红奶茶。 印度饮茶总量为世界第一位,喜欢浓味的加糖红茶。 巴基斯坦一般以茶、奶、糖按1:4:3的比例冲泡调饮,喜味浓的红茶。
中 西 茶 文 化 比 较
• 中国茶文化简述 • 西方茶文化简述 • 中国与英国茶文化比较
• 喝茶种类 • 茶具
• 喜好
• 喝茶习俗
•其他国家饮茶习俗
中国茶文化简述
中国茶文化的特点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是中国人的国饮.这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国度, 茶的渊源可以质疑追溯打远古时期.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在民众生活中可谓是一种奇特的文化景观, 无论是产茶区还是非产茶区,茶文化的创造与传承都经久不衰。 《中国茶叶大辞典》把‚茶文化‛定义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 过程中所创造的有关茶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以物质为载体, 反映出明确的精神内容,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和谐统一的产物,属 ‘中介文化’。
在汉语里,茶又称‚茗‛。 在中国,因地域和习惯的不同,喝茶的方式也不同。‛
景颇族喝烤茶
藏族人喝酥油茶
蒙古人喝奶茶
苗族喝打油茶 回族喝盖碗茶
英国茶文化简述
据Britain Today《今日英国》介绍:英国人每年要喝掉 世界上四分之一的茶叶。
从东方到西方 1650年,荷兰商船将中国红茶首次引进欧洲. 十七世纪,英国伊丽莎白女皇一世成立的东印度 公司,直接从福建进口茶叶.由于厦门收购的武夷 红茶茶色浓深,故被称为Black Tea
英国人的下午茶时光
下午茶的来源
英国人的时间较晚且食物非 常丰盛.英国社会饮食重视早餐, 忽略中餐,晚餐一般在晚上八九点 钟开始.早晚两餐间隔时间过长, ,一到下午就感到饥饿难忍.于是, 他们就在早餐和晚餐之间的时段,用加砂糖的奶茶和点心充饥提神,这就 成了 最初的‛差茶点时间‛.更为有趣的是,当时出现了专门推车提供茶饮服务的职 业----tealady 过去的"休息喝茶"(tea break)也渐渐被"休息喝咖啡"(coffee break)所代替。70年代以来,在伦敦已很少有可以坐下来喝杯茶、吃些小 点心的场所了。不过这几年这种习气渐渐有了改变,而且喜欢喝茶的也大 有人在。
“茶啊!您是泌人的浆汁 使我清醒 您是高尚的液体 抚慰我不安的灵魂 敞开您真诚的心怀吧 让我拥有幸福的宁静‛ 这是1750年西伯所留下的<茶颂>,从诗句中我们可以感受 到英国人对于茶的顶礼膜拜之情,使茶具有了精神层面的功能, 具有了一种哲学的高度.
中国与英国茶文化比较 - 喝茶种类
相同点:
中国与英国同样爱好红茶
对于英国人为什么偏偏嗜好红茶. 民间有这样的说法,最早的时候,当欧洲从我国输入茶 叶的时候,是采用海运的.但是当时的航海技术还不是很先进, 当遇到风浪的时候,海水就会渗入到船舱中.浸湿茶叶.这样, 经过漫漫的海上之旅,等到这些茶叶运到目的地的时候,原先 的绿茶已经在闷湿的船舱中渐渐发酵成红茶.外国人喝的红 茶颜色较深,呈暗红色.所以,称为‛black tea’. 还有一种说发,最早的红茶是由耶稣教传教士从中国带 过去的.
茶具上面绘有精美的英国植物 与花卉的图案,轻松、优雅; 而且,英式茶具都是成套使用 并镶有金边的杯组.
中国与英国茶文化比较 – 喜好
不同点:
中国
1.讲究清雅怡和的饮茶习俗 (清饮法):茶叶冲以煮沸, 顺乎自然,清饮雅尝,寻求 茶之原 2.求多种享受的饮茶习俗: 即指饮茶者除品茶外,还备 以美点,伴以歌舞、音乐、 书画、戏曲等。
英国
英国人泡茶是泡茶叶末,连袋一起放 在热水杯里,不是以水冲茶,而是以 茶袋浸入热水里,一小袋茶只泡一杯 水,喝完就丢弃 一般采用‛调饮法‛ 红茶加牛奶 红茶加柠檬片 红茶加糖
中国与英国茶文化比较 – 喝茶习俗
相同点:
以茶待客,以茶会友
不同点:
在中国各地,喝茶的礼节也不一 样,在北京,主人端上茶来,客人应立 即站起来,双手接过茶杯,说声‚谢 谢‛。在南方的广东、广西,主人端上 茶后,要用右手指弯曲后轻轻地敲三下 桌面,以示谢意,在另一些地区,客人 想继续喝茶 ,茶杯中应留些茶水,主人 见了会继续加茶水,如果将茶水全部倒 完,主人认为 你不再喝了,也就不给你 加茶水了。 英国人喝下午茶与东方人 品茶最大的不同在于,他们不是 随意地吃些点心,而通常是搭配 成套,包括一壶茶及一份点心, 点心有三明治、奶油松饼或是小 蛋糕,各家餐厅点心的搭配有点 不同
中国茶文化是各国 茶文化的摇篮。茶人不 分国界、种族和信仰,茶文化可以把全世界茶 人联合起来,切磋茶艺,学术交流和经贸洽谈。
(2)物质与精神的统一。 茶文化是一种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完美结合的中介文化。
(3)高雅与通俗的统一。
中国自古就有‚琴棋书画诗酒茶‛和‚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两种说 法,由此可见茶文化是雅俗共赏的文化 (4)功利与娱乐的统一。 茶文化的功能性决定了其功利性。茶是经济作物,是人们普遍消费 的饮料,喝了可以解渴,品之可以怡情养性,以它入药可治病,用 于生产化妆品还可使人青春长驻。
物质文化
茶具 茶的历史发展 千姿百态的茶类 茶业科技
饮茶习俗
茶文化
制度文化
茶道茶艺 茶书茶画茶诗词 茶德
精神文化
茶道精神
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Fra bibliotek茶文化还有地域性、差异性、共同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主要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儒释道合一。
中国茶文化的精神是以道家的天人合一、天地人三才思想来 提携;以儒家中庸和谐的思想为指导;以佛家‚普渡众生‛的精神为 宗旨,中国茶文化是浓缩了中国传统思想精华的一个文化体系。
非洲国家的茶文化
非洲的多数国家气候干燥、炎热,居民多信奉伊斯兰教,不饮酒而饮茶, 饮茶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这些国家多爱饮绿茶,并习惯在茶里放上 新鲜的薄荷叶和白糖,煞煮后饮用。
当今世界各国、各民族的饮茶风俗,都因本 民族的传统、地域民情和生活方式的不同而各有 所异,然而‚客来敬茶‛却是古今中外的共同礼 俗
不同点:
中国人除红茶外同样喜 好:绿茶,黑茶,乌龙茶, 黄茶,白茶 英国人则偏重于喝红茶
相同点:
中国与英国茶文化比较 – 茶具
喝茶时,都需要茶杯、茶壶茶勺等工具
不同点:
(1)材料
中国
主分为:陶土茶具、瓷器茶具、漆 器茶具、玻璃茶具 、金属茶具和 竹木茶具等几大类
英国
茶具多用陶瓷做成 ,也有金属 制作的
中国茶具
紫砂茶具
青瓷茶具
玻璃茶具 漆器茶具 金 属 茶 具 彩瓷茶具
竹 木 茶 具
木 鱼 茶 具
英国茶具
(2)茶具的花纹,造型
中国 英国
国壶花色多为中国式人物、树 木花草或是无花纹,保持壶身的 整洁,古朴
每个朝代茶具的花纹又各有特 色 古代茶具较为多见的有朵花纹, 蕉叶纹,团菊纹,卷草纹,缠枝纹, 折枝花纹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