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王冕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少年王冕课件

作业:
1、背熟第5小节。 2、搜寻有关王冕的故事。 3、摹仿第5小节写一处景物。
王冕说:‚娘,我在学堂里 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 心里倒快活些。这样可以贴 补些家用,还能带几本书去 读呢。‛
不知不觉三四年过去了,王冕读了不少书,也 明白了许多道理。一天,正值黄梅季节,天气闷热, 王冕放牛累了,便在绿草地上坐着。转眼间,阴云 密布。一阵大雨过后,天空中黑云边上镶着白云。 阳光透出来了,照得湖水通红。山上青一块,紫一 块;山下树木葱茏,青翠欲滴。树枝像水洗过一般, 绿得尤其可爱。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花苞上雨水点 点,荷叶上水珠晶莹透亮。王冕不仅看得入了迷, 心里想道:‚古人说‘人在画图中’,真是一点不 错。可惜这里没有一个画工,把这荷花画下来。‛ 随后转念又想:‚天下哪有学不会的事?我何不自 己画几笔?‛
吴敬梓:清小说家。字敏轩,号粒 民。善诗赋,尤以小说著称,著有 《儒林外史》、《文木山房集》等。 《儒林外史》:长篇小说。书中刻 划了各类士人的精神面貌,成为中 国古典讽刺文学的杰作。
王冕 晶莹
孝敬 荷花
贴补 明媚 争先恐后
眼看三个年头过去,王冕已经十岁了。 一天,母亲把他叫到面前,说:‚孩子呀,不 是我要耽误你。这几年年成不好,只靠我做些 针线活儿挣的这点钱,实在供不起你读书。如 今只好让你到隔壁人家去放牛。‛王冕说: ‚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 心里倒快活些。这样可以贴补些家用,还能带 几本书去读呢。‛
24、少 年 王 冕
王冕:元画家、诗人。字元章, 号煮石山农,浙江诸暨人。出身 贫寒、幼年给人放牛,靠自学成 为诗人、画家。性格孤傲,鄙视 权贵。诗画皆负盛名,尤善画梅。 著有《竹斋集》。
墨梅
吾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少年王冕》读后感

《少年王冕》读后感《〈少年王冕〉读后感》读完《少年王冕》这篇文章,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王冕这个少年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王冕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只能和母亲相依为命。
可生活的艰辛并没有压垮他,反而让他变得更加坚强和懂事。
文中详细描述了王冕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主动放弃读书去给人家放牛的情节。
那放牛的场景仿佛就在我眼前展开。
王冕小小的身影,牵着牛,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牛儿悠闲地吃着草,王冕却没有心思玩耍,他心里惦记着母亲在家的辛苦劳作,想着自己能为这个家多做一点什么。
他的眼神里透着超出年龄的成熟和坚定。
当他看到雨后的美景,心里想的不是如何欣赏,而是想着要把这美景画下来。
“一阵大雨过后,天空中黑云边上镶着白云。
阳光透出来了,照得湖水通红。
山上青一块,紫一块;山下树木葱茏,青翠欲滴。
树枝像水洗过一般,绿得尤其可爱。
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花苞上雨水点点,荷叶上水珠晶莹透亮。
”这段对景色的描写,简直美极了!可王冕不是仅仅欣赏这美,他想要把这美留住,通过自己的画笔。
为了学画,王冕可吃了不少苦头。
没有钱买画笔和颜料,他就自己想办法。
他省下放牛时挣来的一点点钱,去买最便宜的纸笔。
没有老师教,他就自己观察,自己琢磨。
那认真劲儿,就好像这画画是天底下最重要的事情。
夏天,烈日炎炎,别人都在阴凉处避暑,他却在烈日下观察荷花的姿态,汗水湿透了衣衫也不在意。
冬天,寒风刺骨,手都冻僵了,他还在坚持画画。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王冕的画技越来越高超。
想想我们现在的生活,和王冕比起来,简直是太幸福了。
我们有宽敞明亮的教室,有各种各样的学习用品,还有专业的老师教导。
可有时候,我们还不懂得珍惜,抱怨学习的辛苦。
看看王冕,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都能坚持自己的梦想,努力学习,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努力呢?王冕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是他坚持不懈努力的结果。
他的孝顺、懂事、勤奋、刻苦,都值得我们学习。
再想想我自己,有时候遇到一点困难就想退缩,作业多一点就抱怨,真是太不应该了。
五年级语文教案——《少年王冕》教学

五年级语文教案——《少年王冕》教学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互相讨论等方法,拓展知识面。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少年王冕的勤奋好学、孝顺父母、尊敬老师的优秀品质。
(2)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生字词。
难点:深入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学会鉴赏文学作品。
三、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少年王冕》。
2. 生字词卡片。
3. 与课文相关的历史文化资料。
4. 教学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少年王冕》的作者、背景及意义。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情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学习生字词。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合作探究:(1)学生分组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探讨王冕的优秀品质。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学生分享查阅成果,共同学习。
5. 文学鉴赏:(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的优美语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王冕的优秀品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3. 收集与课文相关的历史文化资料,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合作意识。
2. 课后作业评估: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关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少年王冕》公开课课件PPT课件PPT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keji an/yuw en/166/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keji an/yuw en/167/
一阵大雨过后,天空中黑云边 上镶着白云。阳光透出来了,照得 湖水通红。山上青一块,紫一块; 山下树木葱茏,青翠欲滴。树枝像 水洗过一般,绿得尤其可爱。湖里 有十来枝荷花,花苞上雨水点点, 荷叶上水珠晶莹透亮。
作业:
1.继续品读课文,用“ ”划出描 写王冕孝敬母亲的细节,用“﹏﹏”划 出描写王冕勤奋好学的细节。 2.背诵课文第五节。 3.搜集王冕的故事或诗歌,小组内交 流。
20.头脑是日用品,而不是装饰品。 49.人生不得行胸怀,虽寿百岁犹为无也。 4.其实有些事是并不一定要去戳破的,隔着这层膜,也许,可能是比面对面好得多。 73.每个人都有自我的剧场,他集经理演员提词编剧换景包厢侍者看门人诸职于一身,此外还是观众。 4.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我不怕千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44.只有具备真才实学,既了解自己的力量又善于适当而谨慎地使用自己力量的人,才能在世俗事务中获得成功。——歌德 13.我成功因为我志在成功! 85.人生是一种无法抗拒的前进。 32.我认为挫折磨难是锻炼意志、增加能力的机会,讲到这一点,我还要对千方百计诬陷我者表示无限的感谢。 85.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 49.如果你不肯付出一时的努力去博取成功,那么你可能就要用一生的耐心去忍受失败。 26.关心自己的灵魂,从来不早,也不会晚。 83.曾经拥有的,不要忘记;已经得到的,更要珍惜;属于自己的,不要放弃;已经失去的,留着回忆;想要得到的,必须努力;但最重要的,是好好爱惜自己。 13.每一个清晨,记得告诉自己:没有奇迹,只有你努力的轨迹;没有运气,只有你坚持的勇气。每一分收获,都是你努力的结果;每一分汗水,都是你成功的累积! 53.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就永远只能是死水一潭。 91.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 43.时间顺流而下,生活逆水行舟。 88.别人能做到的事情,我也能做到。 39.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53.做人最怕的不是努力了没结果,而是还没尝试就选择放弃。想一千次,不如去做一次,你不逼自己一把,怎会知道自己有多优秀。与其抱怨,不如改变。你若不成长,谁来替你坚强。 76.在人之上,要看得起别人;在人之下,要看得起自己。
小学《少年王冕》教案

小学《少年王冕》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王冕的生长背景和性格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培养学生热爱阅读,主动学习的习惯。
(3)学会通过课文内容,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的兴趣。
(2)培养学生尊敬师长,勤奋好学的品质。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爱他人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王冕的生长背景和性格特点。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通过课文内容,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王冕的历史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王冕的性格特点。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合作学习,讨论生字词的学习。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教师分析王冕的性格特点,引导学生学习他的优点。
4. 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朗读课文,巩固学习内容。
(2)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表现:(1)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
(2)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情况。
2. 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作业的完成情况。
(2)家长签字确认的情况。
五、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少年王冕》。
2. 生字词卡片。
3. 教学课件。
4. 课后作业记录表。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直观、生动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互动式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步骤1. 课前准备: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了解王冕的生长背景,初步感受王冕的性格特点。
戴晓燕《少年王冕》教案

戴晓燕《少年王冕》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把握王冕的性格特点。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概述故事情节。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王冕的成长环境对其性格的影响。
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培养阅读兴趣。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王冕孝敬父母、勤奋好学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2.1 生字词的学习与理解。
2.2 分析王冕的性格特点及其成长环境的影响。
2.3 培养学生阅读古典文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3.1 理解古代文化背景,如诗句、礼仪等。
3.2 感悟王冕的品质,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四、教学准备4.1 教材《少年王冕》。
4.2 相关古代文化资料(如诗句解释、礼仪知识等)。
4.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王冕的生平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提问:“你们认为一个优秀的少年应该具备哪些品质?”5.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教师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解答疑惑。
5.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王冕的性格特点及其成长环境的影响。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4 课堂拓展引导学生欣赏古典文学作品,如诗词、散文等。
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5.5 总结反馈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王冕的品质。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提出改进措施。
六、教学评估6.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6.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评估其分析问题和团队协作能力。
6.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如写一篇关于王冕品质的作文,以检验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作业布置7.1 抄写生字词,加强记忆。
7.2 阅读一篇关于王冕的拓展文章,了解其生平事迹。
7.3 家庭作业:以“我眼中的王冕”为主题,写一篇心得体会。
八、课程进度安排8.1 第一周:学习生字词,初步了解故事情节。
8.2 第二周:深入分析王冕的性格特点,讨论其成长环境。
小学五年级上学期语文《少年王冕》优质课PPT课件课件PPT

“娘,我在学堂里也闷慌, 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 这样可以贴补些用,还能带几本 书去读呢。”
“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 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 这样可以贴补些家用,还能带几本 书去读呢。”
“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 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 这样可以贴补些家用,还能带几本 书去读呢。”
乾 色 墨头 王
坤 好 痕树 冕
课外作业:
少年王冕的成功,真是富有传 奇色彩!你想了解中年王冕、老 年王冕吗?课后阅读《儒林外史》 部分,做些文字摘抄。
72.克服困难,勇敢者自有千方百计,怯懦者只感到万般无奈。 94.我们应当努力奋斗,有所作为。这样,我们就可以说,我们没有虚度年华,并有可能在时间的沙滩。 80.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到头来我们注定都是孤独的。 40.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 3.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 13.我成功因为我志在成功! 90.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不会失去自己。 48.当有人逼迫你去突破自己,你要感恩他。他是你生命中的贵人,也许你会因此而改变和蜕变。当没有人逼迫你,请自己逼迫自己,因为真正的改变是自己想改变。蜕变的过程是很痛苦的,但每 一次的蜕变都会有成长的惊喜。
13.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29.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53.做人最怕的不是努力了没结果,而是还没尝试就选择放弃。想一千次,不如去做一次,你不逼自己一把,怎会知道自己有多优秀。与其抱怨,不如改变。你若不成长,谁来替你坚强。 20.骏马是跑出来的,强兵是打出来的。 58.伤心有时是一种动力,失望有时是一种解脱,执迷不悟有时是一种磨练。 14.一个人能走多远,要看他有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要看他有谁指点;一个人有多成功,要看他有谁相伴。 13.沧海可填山可移,男儿志气当如斯。 58.拥有梦想的人,不做选择题,他们只做证明题。 67.人生逆境时,切记忍耐;人生顺境时,切记收敛;人生得意时,切记看淡;人生失意时,切记随缘。心情不好时,当需涵养;心情愉悦时,当需沉潜。 13.孤独并不可怕,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可怕的是害怕孤独。 42.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在我们的脑袋里。 32.你还年轻,别凑合过,接下来的人生,还有万万种可能。
《少年王冕》课文原文

《少年王冕》课文原文《少年王冕》课文原文王冕是元末明初人,他的家乡在今天的浙江诸暨。
王冕七岁时父亲就去世了,靠母示做些针线活供他读书。
眼看三个年头过去,王冕已经十岁了。
一天,母亲把他叫到面前,说:“孩子呀,不是我要耽误你。
这几年年成不好,只靠我做些针线活儿挣的这点钱,实在供不起你读书。
如今只好让你到隔壁人家去放牛。
”王冕说:“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
这样可以贴补些家用,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
”第二天一早,母亲便同王冕来到隔壁秦家。
秦家人牵出一头水牛来,交给王冕,指着门外说:“离这不远就是七泖湖,湖边的草地上有几十棵合抱粗的垂杨柳,十分阴凉。
牛要渴了,就在湖边喝水。
我每天供你两顿饭,早上再给你两个钱买点心吃,只是做事要勤快些。
”母亲谢了秦家,替王冕理理衣服,说道:“你在这里处处都要小心,每天早出晚归,免得让我牵挂”王冕一一答应,母亲含着眼泪回去了。
从此,王冕白天在秦家放牛,晚上回家陪伴母亲。
遇上秦家煮些腌鱼腊肉,他总合不得吃,用荷叶包了回家孝敬母亲。
每天给的`点心钱,他也舍不得花,积攒一两个月,便偷空来到村学堂,从书贩子那里买几本旧书。
白天牛吃饱了,王冕就坐在柳树阴下看书。
不知不觉三四年过去了,王冕读了不少书,也明白了许多道理。
一天,正值黄梅时节,天气闷热,王冕放牛累了,便在绿草地上坐着。
转眼间,阴云密布。
一阵大雨过后,天空中黑云边上镶着白云。
阳光透出来了,照得湖水通红。
山上青一块,紫一块;山下树木葱茏(lóng),青翠欲滴。
树枝像水洗过一般,绿得尤其可爱。
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花苞上雨水点点,荷叶上水珠晶莹透亮。
王冕不禁看得入了迷,心里想道:“古人说‘人在图画中’,真是一点不错。
可惜这里没有一个画工,把这荷花画下来。
”随后转念又想:“天下哪有学不会的事?我何不自己画几笔?”自此以后,王冕就把攒下来的钱托人到城里买些颜料,学着画荷花。
起初画得不好,三个月之后,便大有长进,那荷花的精神、形态、颜色,没有一处不像真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少年王冕六灶学校何永胜2015.1.8教材分析:《少年王冕》这是一篇人物故事。
课文讲述了少年王冕家境贫寒,从小替人家放牛,但仍不忘读书学习。
他善于观察大自然的美好景物,刻苦学画,终于成为“画荷花的高手”家境也逐渐好转。
通过学习课文,不仅要让学生体会做什么事都要下苦功夫的道理,更要体会王冕为什么要下功夫,他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也是为了更好地孝敬自己的母亲,从而归结为一个“孝”字。
全文层次清楚,过渡自然,承上启下,转承自如。
本课按时间线索记叙了王冕七岁父亲去世,靠母读书,家境贫寒;十岁替人放牛,却仍不忘读书学习;十三四岁边放牛、边学画;十七八岁终成为“画荷花的高手”,离开秦家,在家绘画读书,仍不忘孝敬母亲。
课文另一个特点是语言准确、洗练、形象,对人物的刻画和景物的描写极为细腻传神。
学情分析:《少年王冕》教学时,应该引导学生先分层理解、再联系全文体会人物特点。
十岁时,母亲为生活所迫,让他去放牛,王冕说在学堂“闷得慌”,放牛“倒快活些”,还说他依旧可以“带几本书去读”等,一个孝顺母亲、热爱学习的小王冕呈现于我们的眼前;接着,王冕受雨后美景的感染和启发学画的经过,从另一方面展示了他奋发自强的毅力,并由此进一步表达了对母亲的孝心。
在品读时,只有联系全文,才能全面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使其形象真实、丰满起来。
教学重点:通过课文感受王冕勤奋好学、孝敬长辈。
教学难点:学习人物刻画和景物的描写方法。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品悟人物性格特点。
过程预设: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写景的部分。
2、感受王冕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和孝敬母亲的美好品德。
过程预设: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师:今天我们继续走近——(齐读)《少年王冕》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少年王冕的成长经历:王冕元末明初人,七岁时______________,十岁时______________,十三四岁时______________,十七八岁时______________。
(先指名说,再出示答案。
)2、出示: (齐读)母亲心里十分欢喜。
师:小王冕,自幼家境贫寒,随着他的成长经历,让母亲感到欢喜的地方无处不在。
二、精选语段,读品悟写1、提出自读要求。
出示(指名读):默读课文,画出王冕让母亲心里欢喜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母亲欢喜的原因,可以在句子旁边写上自己的理解。
2、交流预设:(生读出句子,说出体会,指导读。
)语段一:王冕说:“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
这样可以贴补些家用,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
”(1)师:王冕的话,母亲为什么感到欢喜?(板书1孝敬母亲好学) 重点:王冕真的“闷得慌”?(体会他的言外之意)出示:母亲:孩子呀,不是我要耽误你。
这几年年成不好,只靠我做些针线活儿挣的这点钱,实在供不起你读书。
如今只好让你到隔壁人家去放牛。
(2)他为什么要这样说?王冕从母亲的话里感受到了什么?(3)师:母亲通情达理,但她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说出这样的话也是无可奈何呀!但王冕理解体谅母亲的难处,懂得安慰母亲,是个懂事的孩子。
我们来读一读王冕母子的对话,体会一下她们的心情吧。
(指名读。
)师:多么懂事的孩子呀!——生齐读:母亲心里十分欢喜。
语段二:王冕一一答应,母亲含着眼泪回去了。
(1)师: 你从哪儿读出母亲的欢喜呢?想想王冕会怎么答应母亲呢?先读一读写母亲的句子再回答。
(提示关注语言和动作)(2)出示:母亲谢了秦家,替王冕理理衣服,说道:“你在这里处处都要小心,每天早出晚归,免得让我牵挂。
”生答。
师:是呀,王冕一一答应,如此听话懂事,母亲虽含着眼泪,但——母亲心里十分欢喜。
语段三: 从此,王冕白天在秦家放牛,晚上回家陪伴母亲。
遇上秦家煮些腌鱼腊肉,他总舍不得吃,用荷叶包了回家孝敬母亲。
每天给的点心钱,他也舍不得花,积攒一两个月,便偷空来到村学堂,从书贩子那里买几本旧书。
白天牛吃饱了,王冕就坐在柳树阴下看书。
(1)师:你又从哪儿读出母亲的欢喜呢?生说用色显示。
交流预设:师:王冕第一次见到腌鱼腊肉了,他会想……过了几天,王冕又有腌鱼腊肉,他心想……(反复追问,理解总舍不得,体会孝敬)师:每天给的点心钱,他也舍不得花,为的是(反复追问)(板书刻苦好学)(2)师:舍不得吃好的,为的是——留给母亲;舍不得花点心钱,为的是——学习。
这两个“舍不得”,让我们感受到王冕的孝顺与好学,母亲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这其实就是王冕的一份真诚的孝心。
就让我们一起把这份孝心读出来吧。
齐读这一节。
(3)(出示——生读):母亲心里十分欢喜。
语段四:不知不觉三四年过去了,王冕读了不少书,也明白了许多道理。
(1)感悟道理师:十三四岁的王冕都懂得了哪些道理呢?。
相机出示:天下哪有学不会的事?我何不自己画几笔?师:你读懂了这个道理吗?齐读,读出王冕的决心。
师:王冕怎么会想到这个道理的呢?(引导说出是受到雨后美景的启发)(2)欣赏美景出示:一阵大雨过后,天空中黑云边上镶着白云。
阳光透出来了,照得湖水通红。
山上雾气缭绕,岩石掩映;山下树木葱茏,青翠欲滴。
树枝像水洗过一般,绿得尤其可爱。
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花苞上雨水点点,荷叶上水珠晶莹透亮。
师:(生充分读。
)这雨后七泖湖的景色美吗?美在哪?预设:动词的准确使用使用,描摹了景物的动态。
一个“镶”字写出了黑云与白云的搭配非常的美丽。
“透”阳光只能是从黑云里透出来,而不是直接照射到地面上。
“洗”写出了树枝的干净、清新与滋润。
师:王冕眼中的荷花又是怎样的呢?你可以用哪些词语或诗句来赞美一下王冕看到的荷花呢?预设:色彩对比强烈而丰富。
同学们,王冕都看到了哪些美丽的色彩呢?预设:王冕是按什么顺序欣赏雨后美景的呢?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3)诵读记忆师:我们学会了欣赏雨后七泖湖的美,老师相信你也一定能把这种美读出来!(指名读)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欣赏图片,配乐指名读)你们可以轻轻地读出画面上的文字。
师:同学们,景色如此美丽,你有什么办法把它留在心里呢?生读背,指名背。
出示:一阵大雨过后,天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阳光_____________,照得___________。
山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树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里有____________,花苞上___________,荷叶上___________。
(4)感受刻苦师:你们通过诵读的方式把美景留在心里,王冕打算怎么做呢?(学画荷花)师:文中是怎样介绍王冕学画荷花的呢?生读出示:起初画得不好,三个月之后,便大有长进,那荷花的精神、形态、颜色,没有一处不像真的。
师:同学们,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王冕?你从哪儿读出来的?(毫不气馁,持之以恒)(三个月之后)(技艺高)文中又是怎样夸奖的呢?你来读一读。
师:你们想欣赏王冕的荷花图吗?师:你想到用什么词来赞美王冕所画的荷花呢?(栩栩如生、活灵活现、逼真)师:俗话说: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
没有老师指导的王冕,在这三个月里会怎么做呢?出示:(选择一个情景,展开想象,写出后指名交流)起初画得不好,但王冕___________。
为了画好荷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这样,他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个月之后,便大有长进,那荷花的精神、形态、颜色,没有一处不像真的。
(烈日炎炎下、狂风暴雨中、放牛的时候、吃饭的时候、夜晚的睡梦里……)(5)享受成功师:就让我们一起向王冕的母亲汇报一下吧!(生读)起初画得不好,但他毫不气馁,三个月之后,便大有长进,那荷花的精神、形态、颜色,没有一处不像真的。
师:由于王冕的勤奋。
他成了画荷花的高手。
这时更让母亲感到欢喜的是——生读出句子。
王冕得了钱,就买些好东西孝敬母亲。
师: 拿着好东西,母亲会满心欢喜地想(追问):师:乌鸦反哺。
成功的王冕也知道报答母亲,这就是孝心呀! 出示:母亲心里十分欢喜。
语段五(1)师:还让母亲欢喜的是什么呢?生读,出示:到了十七八岁,王冕离开了秦家。
他每天画些画,读读古人的诗文。
春光明媚的时候,王冕就用一辆牛车载着母亲,到村上湖边走走。
母亲心里十分欢喜。
(2)师:这段话中哪些情景让母亲欢喜?预设:用牛车载着母亲,王冕对母亲这样孝顺很让人感动。
师:说到这个载,老师想请同学们看这两张新闻图片。
出示图片:六旬孝子骑三轮载八旬母亲游玩。
退休女教师拉板车载母旅游。
“载”可是一个沉甸甸的,充满爱的字眼(出示范字),怎样才能把它写好看呢?你们想写一写它吗?生写一遍,师生评价,再写一遍。
预设:王冕的持之以恒。
持之以恒地画画读诗,持之以恒地孝敬母亲。
(3)师:伴随王冕成长的是一颗永恒孝心。
让我们再来一起感受下王冕的那份孝心。
(生齐读最后一节)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1、师:同学们,短暂的一节课,让我们见证了王冕的成长,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对正在长大的自己说些什么呢?师:是呀,王冕被称为儒林楷模,学者榜样。
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许多优秀的美德,孝敬母亲,勤奋学习,锲而不舍。
他凭着刻苦好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更好地孝敬了母亲,让——生读母亲心里十分欢喜。
老师也更希望同学们通过自身的努力,时时让自己的——生读父母心里十分欢喜。
2、拓展,作业。
师:少年王冕的故事出自吴敬梓的《儒林外史》,这部书共有56个故事。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王冕正是因为他的刻苦好学与孝敬母亲,深深打动了作者,被排在这部书之首。
请同学们搜集王冕的故事读一读。
师:王冕不仅是一位画家,还是一位诗人,请同学们搜集王冕的诗背一背。
板书设计:24、少年王冕刻苦学画孝敬母亲选择一个场景,展开想象。
五(1)班:________起初画得不好,但王冕___________。
为了画好荷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就这样,他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个月之后,便大有长进,那荷花的精神、形态、颜色,没有一处不像真的。
(烈日炎炎下、狂风暴雨中、放牛的时候、吃饭的时候、夜晚的睡梦里……)选择一个场景,展开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