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献学复习资料

历史文献学复习资料
历史文献学复习资料

历史文献学

题型:填空题20、名词解释40、简答题20、论述题20

王应麟《玉海》;版本学有叶德辉《书林清话》,是第一部版本学专著,辑译之书的鼻祖清末大官僚王懿荣-- 1899年刘鹗,第一部甲骨著录著作《铁云藏龟》 --孙诒让《契文举例》 ---整理和研究甲骨文最有成就的是:甲骨四堂是指中国近代四位著名地研究甲骨文的学者:郭沫若(字鼎堂)、董作宾(字彦堂)、罗振玉(号雪堂)和王国维(号观堂)。

宋四大类书《太平广记》、《太平御览》、《文苑英华》、是宋太宗时编写完成《册府元龟》宋真宗时完成,都是北宋时编写的,故后世合称此四书为宋朝四大部书,或宋四大书。

目录学开端人物(六分法)成果:六分法即创始于刘歆的《七略》,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目录书籍

史记三家注:俗称“三家注”的《史记集解》(刘宋·裴骃注)、《史记索隐》(唐·司马贞注)和《史记正义》(唐·张守节注)。

敦煌三大家:姜亮文、向达、王崇明

正史:指官修的以纪传体为体例,记载帝王政绩、王朝历史,人物传纪和经济、军事、文化、地理等诸方面情况的史书叫正史。如,通常所说的二十四史。

双璧: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目解题》是现存最早的完整的有解题的书目,在学术史上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名词解释

文献、辨伪、辑译、刘向、三通、校勘、郑玄、四分法、六分法、

底本:是校勘时选用的本子。

善本最早是指校勘严密、无文字讹误,刻印精美的古籍,后含义渐广,包括刻印较早、流传较少的各类古籍。

版本:是相对于以前的抄本,专指雕版印刷复制的书籍。最初指一种书籍经过多次传抄、刻印或以其他方式而形成的各种不同本子。随着时代的发展,版本也开始应用于影视、软件等事物上。

尤氏《遂初堂书目》第一部著录版本的书目。

金石:石鼓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

反切法:前面字的声母与后面字的韵母和声调,例如“都宗”“Dong”

文献的涵义“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根据此定义,不仅传统的纸本载体,以及纸产生以前的竹木简牍、帛书这些习惯上归入文献范围内的记录文字内容的载体形式属于文献,而且历代书法绘画等艺术作品、西方工业革命以来以及近年来出现的摄影技术作品、影视胶片磁带录音磁带、电脑磁盘光盘等等,均属文献。

文、献二字联成一词,出现在中国古书上,是从《论语》开始的。过去封建学者们所强调的“征文考献”,便是说要了解过去的历史,一方面取证于书本记载,一方面探索于老耆旧言论。用“文献”二字自名其著述,起于宋末元初的马端临。他写了一部贯通历代典章制度的《文献通考》。

文献学的概念,广义、狭义;历史文献

文献学是以文献和文献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文献学是在文献工作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为了收集、整理、交流和利用文献,就必须对文献的特点、生产方式和整理方法进行研究,从中总结出规律,从而逐渐形成了文献学。研究内容包括:文献的特点、功能、类型、生产和分布、发展规律、文献整理方法及文献与文献学发展历史等。治学的基础、资料的源头、深入研究的门径。它可以根据学科领域划分为历史文献学、古典文献学等。

关于历史文献,目前大致有三种解释。

一种是将历史文献等同于文献或古典文献。第二种解释是把历史文献视为文献或史料的一个组成部分,强调其专业属性和内容特性。第三种看法是历史文献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如谢玉杰、王继光认为:“广义历史文献,系指一切文献;狭义历史文献即历史学科史料文献,其中历史学记注与撰述的典籍是狭义历史文献的主体。”

具体地讲,历史文献只是文献中的一个类别或组成部分,它有着特定的时间界限和内容范围。历史文献的时间范围应以三代至“五四”新文化运动为宜。就内容范围而言,历史文献必须同时具备历史价值(或曰史料价值)和文字资料两大要素。

广义上的中国历史文献学,一般是以“历史”的时间概念来划分范围,因此只要是1919年以

前的典籍都属于“历史文献”,细分起来,包括史学方面的传统文献(狭义历史文献)、文学史文献、哲学史文献、经济史文献、军事史文献、教育史文献、中医史文献等等。

而狭义的历史文献学,则以“历史”的学科概念(即“史学”)来界定其研究范围和对象,从而与文学史文献、哲学史文献、经济史文献、军事史文献、教育史文献、中医史文献等相区分,而仅仅以史学方面的古籍,即以四部中的“史部”书籍为其主要研究对象。

而历史文献,首先,从时间概念来看,一切文献都是各种知识的记录。时间就好像一个链条,过去时间中产生的文献叫历史文献。这个时间链条,是极不稳定且稍纵即逝的。其次,从学科体系来看,广义历史学包括自然界的变迁以及最初人类会活动发展的过程,内容涵盖十分广泛。广义的历史文献,它包括世界上的一切著作,我们通常所说的历史文学专指人类社会史,即所谓狭义历史学。历史学典籍则指古代各个阶段分类分录中的史部典籍,以及现代文。

章学诚:字实斋。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乾隆四十三年进士。曾主讲定州定武、保定莲

池书院,并为南北方志馆主修地方志。章学诚倡“六经皆史”之论,治经治史,皆有特色。所

著《文史通义》共9卷(内篇6卷,外篇3卷),是清中叶著名的学术理论著作。与同时代其他

在文献学领域做出贡献的学者相比,章学诚的贡献更为全面更为突出,他不仅是实践家,而且

对于文献学作为一个整体的认识,也更为清醒,更有系统理论方面的建树。所撰《校雠通义》,集中体现出他在文献学方面理论建树。

十通、九通

习惯上称《通志》、《文献通考》、《通典》为“三通”;

清代乾隆年间,加入官修的《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清通典》、《清通志》、《清文献通考》合称“九通”;

1935年再加上《清朝续文献通考》,总称为“十通”。

所谓的伪书,主要指两方面的情况:一是一部书的一般公认的著者并不真实,二是所题著作时代

伪托、伪书出现原因:

一、在封建社会,一般人的心理,都是崇拜古人而鄙视同时的人;

二、每逢统治阶级下诏求书,或者说明献书有赏,于是投机取巧的士大夫们便乘时制造伪书,行欺牟利。

三、封建社会的学者们,有彼此轻视、互相攻击的恶习。

四、封建社会的士大夫,不独论学有门户之争,势同水火,而有关政治的斗争,更加厉害。伪书集中产生的时期:

战国之末、西汉之初、西汉之末、魏晋之交、两晋至六朝、明中叶以后。

伪书种类:

全部伪、部分伪、内容不伪而书名伪或作者伪、版本伪。

南朝刘宋裴松之所作《三国志注》不同于以往的史注,独具一格。裴松之认为陈寿《三国志》“失之于略,时有脱漏”,于是收集三国史料凡一百五十余种,充实陈寿之书,体现出《三国志注》的重点是补充史料和考订史实。

梁刘孝标作《世说新语》注,不拘于词语的诠释,广搜材料,全注引经史杂著四百余种,诗赋杂文七十余种,对原书所述内容,或是加以充实,或是发其含蕴,或是考其当否,或是纠其谬误。

北魏郦道元所作《水经注》是第一部突出地理特色的注释典籍。《水经》原文极简,只记述一百三十七条水流,而记每条水流亦寥寥数语而已。

为什么要做考证、意义

考证,又称考据。是研究历史文献或历史问题时,依据资料对其进行考核、证实和说明,是指考订一书中所记载史事的真假对错问题。考证是整理、鉴别史料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和重要方法。值得一提的是,考证不是单一、独立的一种方法,而是与整理、搜集史料的其它方法密切相连的,在一定程度上是目录版本、辨伪、校勘等诸方法的综合运用。

我国史书浩如烟海,所包括的史事材料极其丰富,但由于时代的变迁,记录人的见闻、认识范围有限等等各种复杂的原因,文献中所记述下来的史事材料,往往谬误百出。因此,欲对历史某事作出论断,必先搞清楚史事的真相及来龙去脉。

意义不祥,自补。

校勘(简答、填空、论述)

文献校勘主要还是古籍校勘,其他近代以来新加入文献领域的内容,如出土简帛、文书档案等,在校勘方面也仍要使用传统的古籍校勘方法。而这种校勘,自刘向、刘歆父子以来,经过二千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规范。

校勘的目的是恢复作者原稿的本来面貌。

古籍的致误原因(即为什么和今天出版物不同):

一、除个别明人和少数清人著作尚有原稿,绝大多数原稿都没能流传下来,因而不可能

如同今天出版社的做法,利用原稿来校对;

二、流传下来的古籍一般是刻本或抄本,还有少量活字本,但不论刻本或活字本,差错

都远远超过今天的出版物,而抄本在传抄过程中,抄错的现象就更多。

三、古籍流传至今,一种书往往会有多种刻本或抄本等不同版本,各种版本之间也往往

会存在文字歧异出入、甚至内容多少繁简都会不同。

古籍的错误类型:误(讹)、衍、脱、倒。

从事校勘的要求:一、要在文字、声韵、训诂方面有些素养,并对通行的、常见的古籍,务求比较精熟;

二、需要按照校勘工作规范,认真做好准备工作;

三、要有严肃正确的态度,一定要谨慎从事,慎而又慎,必须明确,校书

的目的是恢复原书本来面目,而不是替前人改文章。

校勘四法

①对校法:也称为“版本校”,是最基本的校勘方法。是在广泛搜集同一书籍的不同版本的基

础上,从中选择一个错误较少的版本作为底本,再用其他版本进行校勘的方法。

②本校法:是用一部书的本身进行校勘,通过前后文字的对照,比较找出其中差异,从而发现并改正错误。

③他校法:就是用与本书相关的其他书籍进行校勘。

④理校法:在校勘时,运用推理的方法进行校勘,是校勘的补充方法。运用分析、类比、综

合等手段,据理推断文献中的错误。

校勘的依据

一、龟甲、金石刻辞、汉初竹简、帛书,和六朝隋唐写卷等实物载体,都足以作为校勘古书

的依据,它们较任何刻本的时代都要早得多,可靠性也就更大。

二、可从多种古书中找出许多内容相同的篇章,作为校勘的依据。

三、可依据较早的传注去校订正文。

四、还可依靠类书和旧注所引古书,来校订今日通行本的错误和脱落。

但是必须指出:古人引书,不一定完全符合于原文,做到一字不差。特别是在引用之际,有节略其辞的,也有引用书意的。

注释种类(传、注、章句、集解、释、正义、直解、笺)

传:注释的一种重要形式。解释传经义的书称之为“传”,传是转述的意思,也就是解说经义以传示后人。先秦已开始使用,例如“春秋三传”。如果是集诸家之说以注经,则叫“集传”。

注:古代注释中最通行的一种叫法。最早在西汉就有了以注为名的书籍了。在多家注释基础上进行注释,称为集注,如《孟子集注》、《老子集注》等。刘知几指出传与注的共同点

是以训诂为主,保存至今的最早的注就是郑玄的《三礼》注。

章句:传注的一种。与传注比较简明不同,它往往比较繁琐,是对古书进行逐句逐章地加以详细注释的一种体例。它的特点除了解释词义外,还注重以分章析句的方式串讲经文

大意,并在每章的末尾总括此章的内容要旨。

集解:解就是解释的意思,集众家之“解”,则称“集解”。“解”这种名称在东汉用得最多。

疏、正义、直解:①最早以“疏”为书名的是三国时吴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

②到南北朝时期流行一种叫“义疏”的注释体裁。它的特点在于它在注释经

书的时候,选取一种古注,不但解释经文,而且对古注也一并解释,注中

再注。

③到唐太宗时,孔颖达奉敕以义疏之体例注释“五经”,用以统一经义,称

为“正义”。

④而直解是元代出现的一种注释形式,是用当时的白话注解经书的一种方式。

笺:最早是从东汉的郑玄开始用作书名的。他注《诗经》,为了以示和毛亨、毛苌的不同,和

不使后人将自己的注释和《毛传》的内容相混杂,他把自己的解说标明为“笺”。

注释不同时期的校法

“注”即注解,“释”即解说。注释古人给它取了一个专门的名词,叫“训诂”,“训”就是解说的意思,“诂”是指古言。解说古言使人通晓,也就是我们所讲的注释。早期的训诂还主要是字词形、音、义的解释。后来其范围逐渐扩大,包括对文献内容的解释。注释的种类很多,因传、注两种名称用的最多,所以历史文献的注释,也叫“传注学”。传,取义于传述,指相承的资料或师说。注,取义于灌注。传注学是注解历史文献的学问。

起源:我国古代的注释起源很早,在远古文字产生之初就产生了。由于汉字的特点,一是方块字,一是单音,应用起来与实际语言不能完全一致,加上古代以竹简和木版记录语

言不能不求省,这就不免常有使别人不了解的地方需要解释,于是就产生了最初的传

注。

两汉:注释学开始兴起。标志着汉代注释发展水平的是《尔雅》、《方言》、《说文解字》三部专书的出现。

隋唐:特别是唐帝国建立,出于政治上的需要,对于经书的解释要求一致。于是,规定五经的定本,由孔颖达编写的五经《正义》就成为天下士人学习的官本。这个时期的传注

家尊重汉人旧注,因此唐人注疏的特点是演绎申说有余,而发明不足。

宋朝:理学盛行,治学讲求义理,形成一代学风主流。宋人则注重用简明的语言注释前人的著作。这时期对古书注疏最有贡献的是朱熹,朱熹本身是理学家的代表人物,积极吸

收汉注中的精华,摒除唐注的繁琐,尽力用简明准确的语言注释。朱熹不迷信前人注

解,大胆疑古。

元明:元代由于异族统治,学术遭到很大破坏。而且本身历史比较短。而明代思想文化禁锢加剧,学习八股文成为文人仕宦的必由之路,传统的注释之学衰落下降到了极点。但

明末顾炎武开始提倡经世致用,在治经时开始注重考据,开有清一代朴学风气之先。

清代:清代是注疏达到高峰的时代。此期对注疏研究已走到自由王国,出现了大批文字学家和大量高质量的注疏经史子集的著作。

辨伪的必要性

文献学上的辨伪,是对古代文献本身进行科学的考察,以区别其真伪,从而确定其价值的一门学问。中国古代,由于种种原因,产生了大量的伪书,伪书的情况在古籍中是普遍的存在。伪书对于学术研究,造成很大的问题。学术研究以文献材料为基础,基础不牢靠,如何能够取得科学的成果。研究古代的学问,即从事所谓文史之学,主要依赖古文献,如果使用的文献不可靠,必然会影响到结论的可信性。因此辨伪是文献学中一项重要的工作。由于伪书的普遍存在,所以辨析伪书,成为学者们重视的学问。

如何正确对待辨伪:一、必须实事求是。辨伪是项复杂的考证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

二、辨伪是一门学问,只有博闻多见,广泛稽考,才能发现作伪之迹。

三、对伪书不能全盘否定,要细加鉴别,要区别不情况,做出不同的处理。

四、辨伪要有正确的理论指导。要以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武器,以马克

思主义为指导,才能耐辨伪上做出科学结论。

辨伪——梁启超

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史料搜集与鉴别》总结辨伪十二公例,在《古书真伪及其年代》一书中,梁启超对辨伪方法阐释得更加详密,扩展为三十二条,可供参考。

十二条公例是:一、某书前代从未著录或绝无人征引而忽然出现者,十有八九是伪书;

二、某书虽前代有著录,然久经散佚,乃忽有一异本突出,篇数及内容等与旧

本完全不同者,十有八九皆伪;

三、某书不管有无旧本,但今本来历不明者,即不可轻信;

四、其书流传之绪,从它方可以考见,而因以证明今本题某人旧撰为不确当;

五、某书原本,经前人称引,确有左证,而今本与之歧异者,则今本必伪;

六、其书题某人撰,而书中所载事迹在本人后者,则其书或全伪或一部分伪;

七、某书虽真,但其中有一部分经后窜乱之迹既确凿有据,则对其书之全体须

慎加鉴别;

八、书中所言确与已知事实相反者,则其书必伪;

九、两书同载一事绝对矛盾者,则必有一伪或两具伪;

十、由文体之时代特征可以断伪;

十一、书中所言时代状态与情理相去悬绝者,即可断为伪;

十二、书中反映的思想与其时代不相衔接者,即可断为伪。

人物提出的辨伪方法(参看八九十编)简答题

辨伪工作始于西汉。第一个正式揭开辨伪学序幕的是西汉刘向。西汉末刘向整理群书,撰写《别录》,刘歆据之以成《七略》都有辨伪的内容,从《汉书·艺文志》可以看到他们辨伪的成果。

南朝刘勰发明文体辨伪法;北朝颜之推发明地名辨伪法。

直到唐代中叶,刘知几才首倡辨伪,柳宗元继承这一学风,在辨别诸子伪书方面取得突出成绩,他在辨伪内容和方法上均有开创,影响很大。

宋代辨伪风气盛行,有的学者由不信汉唐旧注进而大胆怀疑经典,使辨伪古籍开始成为系统而有条理的工作,并且辨伪方法渐密,内容渐广。

元初学者赵孟頫、吴澄在《古文尚书》辨伪方面直承南宋之风。

明代是辨伪学比较成熟的一个时期,辨伪学者成就颇丰。明代辨伪学以宋濂、梅鷟、杨慎、胡应麟为代表。

清代辨伪学达到一个顶峰,代表性的有姚际恒的《九经通论》,对经书进行辨伪。又作《古今伪书考》,是继《四部正讹》之后的辨伪专著,分经、史、子三类,共辨伪书或真伪杂糅之书91种。

清末民初,康有为《新学伪经考》,王国维的《今本竹书纪年疏证》都是有名的辨伪之作。梁启超所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对辨伪之学有所论述,在总结清代辨伪工作的基础上,提炼出一套辨伪方法。20世纪20年代,以顾颉刚为代表的“古史辨”派为廓清有关古史的荒谬传说,继承乾嘉学派的传统,做了大量相当透彻的考辨工作。

以下是具体人物辨伪方法:

刘知几的辨伪方法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一是据本人《自序》及其《碑铭》证伪;

二是据门人记录证伪;

三是据目录证伪;

四是据引文证伪;

五是据史书记载证伪。

而柳宗元开考辨群书之先河,其辨伪方法如下:一是指明了剽窃群书是作伪的重要手段;

二是发明了从学术源流辨伪的方法;

三是发明从称谓上辨伪的方法。

南宋朱熹辨伪途径有二,一是着重探讨作品的思想内容,所谓“义理之当否”;

二是注意考证作者的生平、作品的时代、图书的流传情况、文章的体例、

使用语言的修辞等,即所谓“左验之异同”。

明代宋濂在辨伪学上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揭示作伪类型,即“有所附丽”或“凿空扇虚”;

二是正统色彩较为浓厚;

三是辨伪态度比较客观;

四是探索古书通例。

晚明胡应麟的辨伪八法如下:

一、“核之《七略》以观其源”,一本可疑的古书,先查看《汉书·艺文志》里曾否有著录过。

二、“核之群志以观其绪”,接着便是检查历代《经籍志》或《艺文志》,看此书是什么时

候出现或佚失的,书流传大体就可以清理出个头绪。

三、“核之并世之言以观其称”,如各《志》均未记载,则须翻阅与此书同时代的其他著

述,看有无引用的。

四、“核之异世之言以观其述”,再考查一下此书出现以后的各种著述,看是否有引用抑

或发挥此书中某种观点的。

五、“核之文以观其体”,把此书所使用的语言、文体和同时代、同类的其他著述对比,

看其有无差异之处。

六、“核之事以观其时”,它所阐述的一些事件,和当时的历史实际是否符合。

七、“核之撰者以观其托”,如果以上六点的答案均为否定的,则此书必伪无疑。但还得

注意两点:一为作者是谁是古人还是今人以此可以考查出作伪者的用心

八、“核之传者以观其人”,二为传者是谁查出传者,对认清作伪者会有所帮助“核之七略

以观其源,核之群志以观其绪,核之并世之言以观其称,核之异世之言以观其述,核

之文以观其体,核之事以观其时,核之撰者以观其托,核之传者以观其人。核兹八者,

而古今赝籍亡隐情矣”。

杜泽逊主要根据《四库提要》中涉及到的辨伪书,写成《文献学概要》,归纳为二十条,代表清代中期乾嘉学者辨伪的成就,同样很有道理。

晚明胡应麟辨伪成就突出,著《四部正讹》,被认为是我国第一部文献辨伪专著。胡应麟在书中首先提出辨伪的重要性,然后将古籍中的伪书条分缕析,予以辨证,所辨之书达104种,范围扩及经、史、子、集四部。他把伪书分为20类,并总结前人经验及本人实践,第一次较为系统地总结出了辨伪“八法”,从文献著录情况、作者处境、文体形式、语言称呼及典籍由来等方面进行考辨、审订,促进了辨伪工作的进展。

梁启超是近代以来在文献主要是古书辨伪方面理论建树最为突出也是公认的这方面取得最大成就的学者,他系统地分析总结了历代伪书出现的原因和辨伪的一般原则,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历史研究法》,尤其是《古书真伪及其年代》中有集中的论述。

梁启超先生从史迹、思想、文学三个方面指出辨伪书的必要:一是进化系统紊乱,梁启超所说的进化系统实即社会发展;二是社会背景混淆;三是事实是非倒置;四是由事实影响于道德及政治。

张心澂将他人成果汇为一编,以书名为纳,以诸儒辨伪之说列其下,集结为《伪书通考》一书,全书收录论辨之书1059部,后又增入45部,总数达1104部,是目前最完整的一部综合性辨伪工具书。

辑佚就是将亡佚图书的存于他书的内容抄录出来,重新编辑成书以恢复或部分恢复亡佚图书面貌的方法。辑是指搜集、编辑,佚是指散佚。辑佚是中国历史文献学的内容之一,是整理研究中国古籍的手段之一,也是从事中国古代文史研究的基本功之一。

清代辨伪

清代辨伪学达到一个顶峰。代表性的有姚际恒的《九经通论》,对经书进行辨伪。又作《古今伪书考》,是继《四部正讹》之后的辨伪专著,分经、史、子三类,共辨伪书或真伪杂糅之书91种。万斯同在《群书辨疑》中对《易传》《周礼》《仪礼》《左传》等书都提出了疑问。阎若璩

《尚书古文疏证》。崔述《考信录》对先秦古书几乎都怀疑是伪书,推翻了许多伪史。姚际恒的《古今伪书考》的辨伪价值:批评默证法,反对滥用虚证,归纳辨伪条例,阐发一己之见。

辑佚就是将亡佚图书的存于他书的内容抄录出来,重新编辑成书以恢复或部分恢复亡佚图书面貌的方法。辑是指搜集、编辑,佚是指散佚。辑佚是中国历史文献学的内容之一,是整理研究中国古籍的手段之一,也是从事中国古代文史研究的基本功之一。

辑佚的分类:一是辑佚书。辑佚书包括两方面:其一是全书亡佚,其二是部分散失。

二是辑佚文。辑佚书分而言之可谓辑佚文。

三是辑佚诗。即对单篇诗词的辑佚。辑佚文、辑佚诗的数量比较少,一般文献学

上的辑佚都是指辑佚书。

辑佚构成条件:其一是佚书曾经作为一个独立的文献单位存在过;

其二是现时这本书已经不存在或有了残缺;

其三是现时客观上有着可辑的内容或资料。

辑佚的产生和发展:辑佚古书的工作,一般认为始于宋代;

到了元代,辑佚反而衰落;

明代辑佚有一个特征,就是体现了明人好奇、好异的治学风气;

大规模地辑佚古书并取得重大成就的是在清代。清乾隆年间编修《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大批佚书,仅著录于《四库全书总目》中的即达

386种,4926卷,整理和保存了极其丰富的有重要价值的史料。

民国以后,辑佚进入相对低潮时期,大规模的综合性的辑佚之作不多,较多的是一些专书的辑佚。与辑佚书的低潮相反,民国以来辑佚理论却有较大的

发展。

清代辑佚的发展:一、辑佚出的文献数量最多;

二、涌现出一批著名的辑佚学者;

三、形成了不同的辑佚流派;

四、辑佚的门类非常广泛;

五、辑佚体例越来越规范。

关于辑佚书的鉴定标准,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曾提出四条:

①佚文出自何书必须注明,数书同引,则举其最先者,能确遵此例者优,否者劣;

②既辑一书,则必求备,所辑佚文多者优,少者劣;

③既须求备,又须求真,若贪多而误认他书为本书佚文者则劣;

④原书篇第有可整理者极力整理,求还其书本来面目,杂乱排列者劣。

辑佚的资料来源:类书;史书;总集;地志;古书注解;杂纂、杂钞;金石、考古。

关于辑佚书的途径和方法,梁启超总结为以下四条:

①以唐宋间类书为总资料;

②以汉人子史书及汉人经注为辑周秦古书之资料;

③以唐人义疏等书为辑汉人经说之资料;

④以各史传注及各古选本各金石刻为辑遗文之资料。

关于辑佚书的途径和方法,当代学者张舜徽在所著《中国文献学》中也提出五个方面:

①取之唐宋类书,以辑群书;

②取之子史及汉人笺注,以辑周秦古收;

③取之唐人义疏,以辑汉魏经师遗说;

④取之诸史及总集(如《文苑英华》之类),以辑历代遗文;

⑤取之《经典释义》及《一切经音义》(以慧琳《音义》为大宗),以辑小学训诂书。

目录学不同发展时期的几个著名成就

《四库全书总目》——由乾隆年间纪昀、戴震等人编撰。为我国古代最巨大的官修图书目录,基本上包括了清乾隆以前我国重要的古籍,特别是元代以前的书籍更完备,该书著录了清乾隆以前包括哲学、史学、文学以及科学技术等各方面的文化典籍一万多种,为我国收书最多的目录,

而且写有内容提要和评论,为学者研究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提供了一部翔实的书目。但它是由乾隆钦定、督办的官修书目,在图书入选、内容著录、提要、评论等方面,都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观点和利益。

《汉书·艺文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目录学文献。这部最早的系统性书目,是班固撰写的,简称《汉志》。属于史志书目,《汉书》十志之一。《汉书·艺文志》是作者根据刘歆《七略》增删改撰而成的,仍存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术数、方技六略三十八种的分类体系,另析“辑略”形成总序置于志首,叙述了先秦学术思想源流。此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系统性图书目录,并且是第一部采用四部法的史志目录,对后世目录学尤其是史志目录的发展,影响极大。

《隋书·经籍志》——由魏征、李延寿、敬播编撰,是唐初官修的一部目录,是继《汉书·艺文志》以后的一部重要史志目录。它主要依据隋代、唐初的政府藏书,并参考以前的有关目录书编纂而成,是现存最早的四部目录。

二十六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

《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综上是

二十四史;后加上《清史稿》、《新元史》逐成二十六史。

《通典》——唐杜佑撰,共二百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体例完备的政书。记载了上古至隋唐的制度,二十略。

《文献通考》——南宋马端临著,共三百四十八卷,简称《通考》,实为《通典》的扩大与续作。

《唐会要》——北宋王溥撰,共一百卷,王溥采择唐宣宗以后的故事加以续补,撰成《唐会要》,但所补宣宗以后事并不多。

《宋会要辑稿》——共三百三十六卷,清代徐松根据《永乐大典》中收录的宋代官修《宋会要》加以辑录而成。

《大唐六典》——共三十卷,由唐张说、张九龄、李林甫递监修,所写多依据颁行的唐令和其他官文书,与《通典》、《唐会要》、《册府元龟》的唐代部分同属第一手

资料而受重视。

书的形式——从卷轴装、旋风叶、蝴蝶装、包背装,到后来的线装。

刻书系统——从宋代起就已形成,根据不同刻书单位,一般可分为官刻、家刻和坊刻三类。

书目分为官簿、史志、私录、专门性书目。

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尤袤《遂初堂书目》,陈振孙《直斋书目解题》,可考宋时典籍的存佚、真伪,一直被考证家所重视。

专载历史书籍的目录,当推裴松之的《史目》为最早。章学诚有志于修成《史籍考》,才算是史部目录有专书的编述计划。

清代史实方面的整理——黄宗羲《明儒学案》,万斯同《明史稿》,马骕《绎史》,崔述《考信

录》,毕沅《续资治通鉴》,钱大昕《廿二史考异》,王鸣盛《十七史

商榷》,赵翼《廿二史记箚》。

六分法、四分法

六分法——汉成帝时,刘向等人校书的分工是按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六类来进行的,把学术分类的精神融贯到了图书分类中。刘向的《别录》是一部提要书目总编。刘歆在其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我国第一部图书目录分类著作《七略》。《七略》将图书分为六大类,即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而以《辑略》总冠全书。这就是图书分类目录的“六分法”。六分法是我国图书分类目录的最早分类法,史籍却并没有附入《六艺略》的春秋家后。这正反映了当时史籍数量少的现实。

四分法——始于郑默的《中经》,西晋荀勖因《中经》而更著《新簿》,分为四部:甲部纪六艺及小学等书;乙部有古诸子家、近世子家、兵书、兵家、术数;丙部有史记、旧事、皇览簿、杂事;丁部有诗赋、图赞、汲冢书。经史子集的顺序是由东晋的李充改定的。正式采用经、史、子、集之名来命名甲、乙、丙、丁四部的是唐代史馆官修的《隋书·经籍志》,清乾隆时,四库馆臣编辑了大型丛书《四库全书》,即以经、史、子、集四部记录所收图书,其目录《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成为我国历史上体制庞大、总括群书的大型目录著作,四分法的体制至此完备。

历代校雠学家整理文献的业绩(简答题)

中国历史上有大名的校雠学家,也就是贡献较大的文献学家。所谓“校雠”,本不限于勘对文

字异同,而尤重在他们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之功,为不可没。

历代校勘学者整理成果

中国历史上有大名的校雠学家,也就是贡献较大的文献学家。所谓“校雠”,本不限于勘对文字异同,而尤重在他们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之功,为不可没。

刘向(约前77—前6),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汉高祖弟楚元王刘交的第四代孙。值得注意的是在文献学方面的贡献:在文献校勘方面,提出一种规范。

刘向、刘歆父子同时受诏校书祕阁。刘向撰成《别录》,他的儿子刘歆在《别录》的基础上删繁就简,编为《七略》,为中国校雠学开辟了道路,奠定了基础。后来班固作《汉书》,又在《七略》的基础上,写成《艺文志》。历代史志,多沿其体。给后来学术界的影响,极其深远。

郑玄是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他所整理、注释的书,不限于六艺经传,也还注《纬》、注《律》。其代表作有《三礼注》、《毛诗笺》,而在学术领域内作出的贡献,大体和刘向相近。不同的地方,便在于他在介绍古代文化方面,起了翻译的作用,给后世学术界带来了许多方便。

陆德明,名元朗,表字德明,以字行,苏州吴(今江苏吴县)人。《经典释文》是为当时的儒家十二经和《老》、《庄》作注释,其中列举各本的异文校勘文字,是今能见到的最早包含完整的校勘成果的著作。

陆德明在校理群书的基础上,搜罗而涉览了数百家的音义专著,然后舍短取长,写成了集汉、魏、六朝音训之大成的《经典释文》,创造性地打破了过去有关旧音一类写作的体式。他是继郑玄之后,在整理古代文献方面卓然有成的不废大家。

郑樵所写的《通志》一书的精华,全在《二十略》。而他对校雠学上的主要贡献,集中发表在《校雠略》里,这也标志着我国学术界将校雠写为专著的开始。此外,郑樵独创了十二大类图书分类法,和明确强调类例的重要。

而到了章学诚,他的著作很多,而以《文史通义》、《校雠通义》为其代表作,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为主要内容。他将郑樵在学术史上的崇高地位加以肯定,而自己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纪昀在整理文献方面,所负责写成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可和《别录》相比;而所撰的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又与《七略》相似。因此其作出了重大贡献。

张元济

一、张元济最初着重译印政史技艺新书和编辑小学适用的《最新教科书》,后又大量辑印《汉译世界名著》和《自然科学小丛书》。著有《校史随笔》。

二、四部丛刊:从1919年开始,到1922年完成。这是一部包罗宏富的大丛书。它集合了经史子集之书323种。所采用的底本,除涵芬楼所藏外,还遍访海内外藏书家,以及江南图书馆、北京图书馆所藏宋元明旧槧,缩印成为体式整齐的本子。1934年,又继续搜集宋元精刻,印成《续编》收书77种,1936年又续出《三编》,收书71种。于是四部中最常见之书的善本,也大约荟萃于此。

三、影印《百衲本二十四史》,始于1930,直到1936年才全部完成。从此全史中出现了最标注德尔本子,课据以订伪补缺,对史学界贡献最大。

四、光绪中,黎庶昌出使日本,从日本收藏的善本书中,选辑中国早已失传的古籍26种,影刻为《古逸丛书》,张氏仿其例,辑印一部善本丛书,成为《续古逸丛书》。而《丛书集成初编》则是主要从许多丛书里收集唐宋以下的笔记、杂说、丛钞以及偏僻文集和零散著作。《影印四库全书珍本初集》。

罗振玉

一、从王懿荣最初收购甲骨,后转到刘鹗,出《铁云藏龟》。

二、1912年罗氏出版《殷墟书契》8卷,1914印成《殷墟书契菁华》,1914年《殷墟书契考释》三卷,1915年又印成《铁云藏龟之余》,1916《殷墟书契后编》2卷,1933《殷墟书契续编》六卷。由此,研究甲骨文字的风气,也就大大地展开了。

三、1937年,罗氏综合古今所有钟鼎款识文字,无论一著录或未著录的拓本,影印成《三代吉金文存》20卷,从此考索商周铜器刻辞的人们,不必再从他处找资料了,这给予研究工作者以极大的方便,因而也推动了金文研究工作向前发展。

四、熹平石经和汉晋木简的整理。宋代发现“熹平石经”,以洪迈《隶释》的著述最为详尽,备受学界推崇。1929年七月,罗振玉以马衡的《汉魏石经集拓》为依据编次整理汉石经资料为《汉

石经残字集录》一卷,八月又编《汉石经残字集录补遗》,9月《汉石经残字集录续编》,11月《汉石经残字集录三编》,不久,又编定《集录四编》。罗振玉根据敦煌的简牍文字的内容,分为三大类。罗氏整理《小学术数方技书》和《简牍遗文》,王国维整理《屯戍丛残》,两人又各位《考释》。即于1914年编为《流沙坠简》,在日本付印。

五、敦煌石室佚书和西陲时刻的整理。

六、内阁大库档案的保存和整理。

信息管理学教程期末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管理: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基本管理功能,有效地利用人力、财力、设备、技术、信息诸种因素,促使它们密切配合,发挥它们最高的效率,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2、信息管理:是在管理科学的一般原理指导下,对信息活动中的各种要素,包括信息、人员、资金、设备、技术等,进行科学地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信息资源,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信息需求。 3、MIS:管理信息系统。 4、IRM:信息资源管理。 5、SCM:供应链管理。 6、BPR:企业过程再工程。 7、ERP:企业资源计划。 8、CRM:客户关系管理。 9、信息:是事物的状态、特征及其变化的客观反映,是客观事物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传递。 10、信息资源:是信息与资源两个概念整合衍生出来的新概念,只有满足一定条件的信息才能称之为信息资源,作为资源的信息,也就是所谓“有用的信息”或“可以利用的信息”。也就是可以利用的信息的集合。 11、狭义的信息资源:是指信息本身或信息内容,即是经过加工处理的,对决策者有用数据。 12、广义的信息资源:信息资源是信息活动中各种要素的总称(包括信息、技术、设备、资金和人等要素),是将信息资源作为系统概念看待。 13.信源:发出信息的来源

信道:信息传递的通道 信宿:信息接收者 14、信息资源管理:狭义的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对信息本身即信息内容实施管理的过程。广义的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对信息内容及与信息内容相关的资源如设备、设施、技术、投资、信息人员等进行管理的过程。 15、信息高速公路:从技术上的角度看,实际上是软件、硬件、通信网络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不断发展与集成的结果。 16、信息系统:输入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输出信息的系统。 17、EDPS:电子数据处理系统 18、DSS:决策支持系统 19、ES:专家系统 20、EIS:主管信息系统 21、OAS:办公自动化系统 22、SIS:战略信息系统 23、信息采集:是信息资源能够得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的基础。 24、信息组织:是对所采集的信息实施有序化的过程,是信息管理过程的核心内容之一。 25、内源信息流:是指来源于经营系统内部的或经营企业内部的信息流动。27、外源信息流:是指来自经营部门之外,但与经营部门的经营活动有着密切联系的,外部社会环境和经营内部的信息流。 28、信息流:人类管理和控制下的信息的有序流动。 29、信息处理:一切为更好地利用信息而对信息所实施的处理工作过程。

评《中国近代史史料学》

评《中国近代史史料学》 苏全有邹宝刚 (河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摘要:《中国近代史史料学》一书于2011年4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具有推陈出新、内容翔实、辨伪求真、旁征博引、津逮后学等特点,当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然而瑕不掩瑜,总体来看,该书是一部系统研究中国近代史史料学的上乘佳作。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史料学;严昌洪 作者简介:苏全有(1966—),男,河南省辉县人,河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图书馆馆长,博士后,省级骨干教师,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主要从事中国近代史研究。 邹宝刚(1987—),男,陕西宝鸡人,河南师范大学2010级研究生 近数十年来伴随着近代史料不断发掘与整理,水平卓绝的相关近代史专著相继问世,可谓汗牛充栋,浩如烟海,然近代史史料学著作却寥寥无几,犹如凤毛麟角。此之现状与我国历来注重史料的传统难成正比,特别是对于年轻近代史学者而言,迫切需要一部全面系统的具有指导性的近代史史料学论著。有鉴于此,华中师范大学严昌洪教授集大成之作《中国近代史史料学》[1]应运而生,并于2011年4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为中国近代史史料学的专著,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其一、厚积薄发,推陈出新。 对于成书之来龙去脉,作者在《前言》中如是指出:“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单位就安排我们给研究生开设‘中国近代史史料学’这门课,以便使研究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能了解近现代史的基本史料,初步熟悉搜集、运用史料的门径。每讲一次,就增加一些新的内容,增加一些新的体会。日积月累,形成了这本讲义。”可见,此著成书长达20余年,经过不断斟酌,反复修改,并非一蹴而就。因之,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可谓厚积薄发之作,亦是作者多年来孜孜不倦、日雕月琢的结晶。 至于史料学方面的相关观点,亦有不泥于前人的独到见解,推陈出新。例如对近代史史料的分类方法,作者首先举例梁启超的《中国历史研究法》[2]、陈恭禄的《中国近代史资料概述》[3]、荣孟源的《史料与史料学》[4]、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图书馆工作人员编的《中国近代史文献必备书目》[5]等四种,并指出以上分类中的问题与不足。从而根据前人分类情况,加上自己的体会,将近代史料分为10类:档案类史料;奏议政书类史料;书札和日记类史料;传记类史料;结集类史料;志书和典制类史料;报刊类史料;史实记载和笔记、野史类史料;口碑和文物类史料;丛书和史料选集类史料。 口述历史近年来颇为流行,作者认为口述历史是“通过当事人口头回忆,由采访者记录下来,这样的回忆录西方历史学家称为‘口述历史’”,因之在作者看来口述历史是传记类史料中回忆录的一种类型。从而把口述历史与口碑史料进行严格区分,口碑史料与实物类史料列为一类,认为“口碑是没有形成文字的史料和经过口传为后人记录下来的史料,它包括口传、民间传说、民谣、历史调查资料。”荣维木认为口碑史料包括口传史料、录音史料、回忆录史料、访问记史料、专用口语史料。[6]赵兴彬则认为口碑史料包括口述回忆、口头传说、专用口语。[7]总之,对此概念学界莫衷一是,见仁见智,作者的观点别出心裁,有理有据,可谓一家之言。 其二、内容翔实,例证充分。 该书洋洋洒洒34余万言,包含十三讲内容。其中第一讲:史料与史学;第二讲:近代史料的鉴别;第三讲:查阅史料的工具(文史工具书);第四至第十二讲:对不同九类史料

《历史文献学》复习题

《历史文献学》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 1、古代“文献”概念中,“文”指文章典籍,“献”指贤人贤才。(第一章) 2、请阅读下面给出的材料,然后根据提问回答问题。 1)秋,郯子来朝,公与之宴。昭子问焉,曰:“少皞氏鸟名官,何故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大皞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伯赵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者也;丹鸟氏,司闭者也。祝鸠氏,司徒也;雎鸠氏,司马也;鸤鸠氏,司空也;爽鸠氏,司寇也;鹘鸠氏,司事也。五鸠,鸠民者也。五雉为五工正,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九扈为九农正,扈民无淫者也。自颛顼以来,不能纪远,乃纪于近,为民师而命以民事,则不能故也。”仲尼闻之,见于郯子而学之。既而告人曰:“吾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犹信。”——《左传·昭公十七年》 (1)请你根据历史文献学知识,说出古代“文献”的概念。 (2)请你用所掌握文献学知识,评评郯子在这个对话体现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3)郯子所说的凤鸟等各种鸟,包括“五鸠”、“五雉”、“九扈”,都是不同的鸟名。你根据郯子所作的阐释,你可以知道郯子是一个么样的人。 2)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之书,信而有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凡论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评论,以及名流之燕谈,稗官之纪录,一话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马端临《文献通考·自序》 (1)马端临在这里给“文献”作出的含义是什么意思? (2)马端临在这里给“文献”作出的含义体现了我国古代“文献”概念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3)这里的“献”还有没有古代文献中的“献”的含义? 3)“夫经籍也者,机神之妙旨,圣哲之能事。所以经天地,纬阴阳,正纪纲,弘道德,显仁足以利物,藏用足以独善。学之者将殖焉,不学者将落焉。大业崇之,则成钦明之德;匹夫克念,则有王公之重。其王者之所以树风声,流显号,美教化,移风俗,何莫由乎斯道。

中国古典文献学笔记整理.doc

一、①“文献”概念: 文:文章(典籍),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献:贤才,含知识信息的一切载体。 ②文献概念的溯源、发展: “文献”一词最早见于《论语·八佾》。 第一阶段:“文”,典籍,指书面材料;“献”,贤人,或贤人的口述材料。 代表人物:东汉郑玄《论语注》:“献,贤也。” 魏何晏《论语集解》引郑玄注。 (南宋)朱熹:“文,典籍也;献,贤也。” 第二阶段:叙事为“文”,论事为“献”,同为书面材料。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在序中称道:引古经史谓之“文”,参以唐末以来诸臣之奏议,诸儒之议论谓之“献”; 元代诗人杨维桢《送僧归日本》诗中:“我欲东夷访文献,归来中土校全经。”所谓的“文献”似乎已专指书籍资料了; 明成祖朱棣《永乐大典》(始称《文献大成》); (清)钱林辑《文献征存录》都把“文献”作为书籍资料的代称。 第三阶段:近现代文献的含义发生了较大变化,偏重于文。 1963年颁布的中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把“文献”定义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中国大百科全书》(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卷)把“文献”界定为:“记录有知识和信息的一切载体。” 赵国璋、潘树广《文献学大辞典》:“所谓文献,就是指任何具有一定历史或科学价值的含有知识信息的物质载体。” 二、文献学(三个基本板块:版本学、目录学、校勘学) 概念:“文献学”在一定程度上是“文献”概念的自然延伸,传统的中国古典文献学指研究我国古典文献的源流、特点、处理原则和方法及其利用的一门学科,此即广义的校雠学。一指传统意义上的文献学(或称古典文献学),二指现代文献学(我国古时从事文献整理与研究学者为教雠学家)。由西汉末年刘向、刘歆父子开创,为历代学者不断发展扩充的,以研究古代典籍的分类、编目、版本、校勘、辨伪、辑佚、注释、编纂、校点、翻译和流通等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研究对象:古典文献,指1919年以前产生的文献,基本以文言文和繁体书写的文献。 三、古典文献学发展概况 1、先秦(起源) ①载体份呈:甲骨、青铜器、石刻、简牍、缣帛。 ②古书开始有注解,训诂学萌芽。 ③孔子整理六经(即《诗》、《书》、《礼》、《易》、《乐》、《春秋》,若是五经,就没有《乐》)。 ④秦始皇三十四年的“焚书”事件和三十五年的“坑儒”事件,对先秦文献的流传产生了很大的破坏性影响。 2、两汉(奠基) ①简帛碑刻同用。

奥鹏东财网考2020年3月课程考试《信息管理学》复习资料参考答案

单选题 1.()与信息系统相结合,产生了专家系统。 A.信息技术 B.计算机技术 C.专家技术 D.人工智能 【参考答案】: D 2.信息管理活动的首要任务是()。 A.信息分类 B.信息分析 C.信息采集 D.信息存储 【参考答案】: C 3.信息调查的要求是准确性和()。 A.完整性 B.及时性 C.真实性 D.科学性 【参考答案】: B 4.按照控制来源划分,控制可以分为()、群体控制和自我控制三种类型。 A.正式组织控制 B.非组织控制 C.专家控制 D.自动控制 【参考答案】: A 5.按照信息源传播形式来划分,信息源分为口传信息源、()和实物信息源。

A.网络信息源 B.多媒体信息源 C.超文本信息源 D.文献信息源 【参考答案】: D 6.为开发网络上的电子商务提供了关键的安全环境的是()协议。 A.HTTP B.TCP/IP C.SET D.FTP 【参考答案】: C 7.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提出了“企业再造理论”。 A.霍顿 B.哈默 C.马钱德 D.莫尔斯 【参考答案】: B 8.按时间性分类,信息可分为历史信息、()和预测信息。 A.自然信息 B.现实信息 C.社会信息 D.有用信息 【参考答案】: B 9.信息检索的概念最早是由()在1950年首次提出。 A.莫尔斯 B.霍顿 C.马钱德 D.香农 【参考答案】: A 10.按管理层次分类,信息管理分为宏观、()和微观信息管理。

A.战略 B.中观 C.战术 D.决策 【参考答案】: B 11.战略规划强调分析、选择和制定方案,而战略管理强调()。 A.战略方案选择 B.战略实施 C..战略规划 D.技术系统构建 【参考答案】: B 12.信息动机形成后可能会产生()和指向作用两种作用。 A.刺激作用 B.凝聚作用 C.激励作用 D.约束作用 【参考答案】: C 13.按社会性分类,信息可分为()和自然信息。 A.科学信息 B.现实信息 C.社会信息 D.有用信息 【参考答案】: C 14.我国目前最常用的文献信息分类标准是()。 A.《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B.《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C.《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D.《国家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参考答案】: A 15.软件维护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维护,重点是()的维护。

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张注洪 【英文标题】A Review and a Prospect of the Historiography of Modernand Contemporary History of China 【作者简介】张注洪(1926-),男,山西万荣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北京100871 【内容提要】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是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史料的搜集、考证、整理和利用的理论与方法的一门学科。作为史学的基础理论学科同史料研究的具体实践,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整个学科研究经历了建国前的萌生、建国初的初创、改革开放以来的活跃和迅速发展,开始形成初步的学科体系。当前应该重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拓宽研究范围,完善学科结构,吸收中国传统史学和国外史学方法,培养具有高素质的研究和业务人员,使这一学科不断创新,推动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以史鉴今”、“资政育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史学史 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是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史料的搜集、考证、整理和利用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学科,其萌生可以追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那时尽管中国近现代史阶段并未结束(当时习惯上把1840~1919年叫近代,把1919~1949年称现代,后来学界又将1840~1949年总称为近代,1949年以后称为现代)[1],学者们就着手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观点和传统史学方法研究中国1840年以后的历史;有了对这段历史的研究,也就产生了这段历史史料的研究。但真正把中国近现代史(即就以1840~1949年被称为中国近现代史范畴而言)作为一门学科完整地来研究,也只能在1949年以后,对于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的研究同样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反观以往,如果将1949年以后的历史也视作现代阶段(一些大学的现代史教学仍如此划分),那么从1949年开始的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研究,在时段上又显得不完备了。因此,相对来说,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就有了涵盖时段更长的中国近现代史和史料学的研究。今拟对这一学科的

历史文献

编年体 一.概述 1. 编年体:按年月日时间顺序编排记载史实的史书体裁。它可以给人以完整的时间概念并有利于考察各事件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因果关系。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先秦时各国的编年体史书都叫“春秋”,孔子写的《春秋》是据鲁国的改编而来。 2. 编年体史书的起源:1)编年体是先秦时期的主要的史书体裁2)编年体史书是上古记载史事所普遍使用的一种体裁3)《春秋》之后,出现“春秋三传”,特别是其中的《左传》,对《春秋》的编年体裁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4)至战国时期,出现了《竹书纪年》,记载从夏朝到战国魏国的史事,此书今有辑本 3. 编年体史书的发展: 汉魏南北朝时期编年体取得长足发展 1)出现大量编年体史书前所未有,如:荀悦《汉纪》袁宏《后汉记》今仍存世;今以亡佚的有:张番《后汉纪》干宝《晋纪》裴子野《宋略》等2)体例的新突破荀悦《汉纪》在编年体例上又有进一步的发展:首先,预先确立编书的凡例(编写时所要遵循的规则方法)《序言》集中明确阐述写作原则和条例,不同于《春秋》《左传》意例散见书中;其次,改纪传为编年创立断代编年史书。《汉纪》约编《汉书》将史事归于十二帝纪中,仅相当于原本四分之一,开缎带编年史书之先河,影响深远后继者很多(汉纪创作原因:给皇帝编一本简明历史教科书,汉献帝命荀悦给他编一本简编教材,是根据《汉书》改编;再次,《汉纪》以前的史论,多随文而发文辞简略,《汉纪》有许多长篇大论,评人评事议论得失,表现作者历史哲学思想,把史论推向一个新高度。司马光《资治通鉴》的史论实源于此。3)编年体类型日趋增多出现了起居注和实录等新的编年体史书,起居注是以时间为顺序的帝王言行录;实录是一代帝王的编年大事记。二者都是修国史的重要材料 隋唐时期编年体进入一个低谷 1)数量少隋唐开始禁止个人修史,魏晋以来的私家修史的风气骤然衰落,官修史书以纪传体为主,因此这个时期所产生的编年体史书数量较少2)质量差未出现卓越的编年体史家和具有特色的编年体史书,所产生的几部编年体史书也没有流传下来 两宋至清明复兴繁荣时期 1)数量空前丰富各朝都有以编年体形式编纂的史书,卷浩繁数量庞大,以往无法比拟2)出现具有典范意义的巨著,北宋时期出现了第一步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从编纂体例、叙事方法、编修凡例、工作程序等多方面都为后世树立了榜样,继承之作丰富,该书起到振兴编年体的作用3)使编年体足以与纪传体相提并论如:刘赎《通鉴外论》司马光《资治通鉴》毕远《续资治通鉴》夏燮《明

历史文献学复习题答案

历史文献学复习题答案 杨帆整理编辑 一、名词解释 1.郭店楚简:1993年10月,在湖北省荆门市郭店村楚墓中出土的战国竹简。当时发掘的 竹简804枚,有字的730枚,约13000多字。其主要是道家和儒家著作,如道家的古本《老子》,儒家的《五行》、《忠信之道》等。郭店楚简的出土被许多学者认为是近20年来影响中国学术界最大的一件事,它不仅要改写经学史和儒学学术史,而且要动摇中国学术思想的不少有关定论,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史学价值。 2.隶书: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字体。其先导被认为是渐趋草率的六国古文,到秦朝,民间流 行一种比较通俗、草率书写小篆的写法,称为隶书。到了汉代,隶书成为正式文字。隶书在早期只是简捷的篆书,到汉代笔画形体逐渐整齐,汉隶的最大特点是笔势发扬舒展,有波势挑法。隶书的创造是中国文字史上的一大变革,此后两千年间都不曾有过很大的改革,汉字的字体和字式都基本固定下来。 3.《天下郡国利病书》:记载中国明代各地区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历史地理著作,明末清 初顾炎武撰。该书先叙舆地山川总论,然后根据明朝行政区划,叙述舆地沿革,涉及服役、屯垦、水利、漕运等诸多方面,以讲究郡国利病贯穿全书,重点辑录了兵防、赋税、水利三方面内容,是研究明代社会政治经济的重要史籍。被梁启超称为“政治地理学”,也是研究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国地方政治史必读的书。 4.石经:中国古代刻于石碑上的重要经典,是碑刻的一种。主要分为儒家经典刻石和佛经 刻石两大类,分别以熹平石经和房山石经为代表。石经对于保存古代典籍,纠正经典在传抄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有重要意义。 5.居延汉简:20世纪在我国内蒙古额济纳旗和甘肃金塔县境内出土的汉代简牍,因出土 地在汉代称为居延,因而被称为居延汉简。这批汉简分为两次出土,1930年到1931年出土的汉简称为旧简,约1万多枚;1972年到1974年出土的称为新简,约2万余枚。 居延汉简涉及面很广,包括政治制度、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等方面。它对于研究两汉时期西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丝绸之路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6.《四库全书》:清代官修的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丛书,囊括了历史主要典籍。乾隆三 十七年到四十七年,清朝选派纪昀、于敏中等人编纂《四库全书》。该书分为经、史、子、集四大类,各类又分为许多子目,检阅十分方便。共收录著作3500多种,对于历代学术做了比较全面的总结,而每一部都有提要,对于该书作者、成书特点、价值都作了介绍,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但在编书的过程中,大量销毁和删改旧书,使我国古代文献遭到极大破坏。 7.周原甲骨闻:1977年,考古学者在陕西岐山县凤雏村发现的周代甲骨文,因这一地古 称周原,因而被称为周原甲骨文。其主要记载的是西周早期的事情,涉及周文、武、成王时期的祭祀、征战、田猎、农业、卜卦等内容,以微雕、内容简略为特点。周原甲骨文对于甲骨文中“易卦”的数字研究以及西周早期社会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8.古今字:同一个词在古书中先后用不同的字表示,就形成了古今字,今字使用后而古字 不废,在意义或用法上各有分工。在汉字的使用过程中,词义的引用和汉字的假借,出现了古今字。而古今字的形成方式主要有四种:①以古字为基础,加上可以区别字义的义符;②改换古字的义符;③完全改换字,今字和古字在形体上无关;④对古字字形略加修改。对古今字的了解和研究对于我们阅读古文有一定帮助,对于研究汉字的发展变化也有一定价值。

信息管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信息管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信息:香农概念——信息是二次不定性之差,不定性就是对事物认识不清楚,不知道,信息就是消除人们认识上的不定性。 哲学概念——信息时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特征或运动状态在人脑中的 反映,它体现出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管理: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基本功能,有效地利用人力、财力、物力、设备、技术、信息诸种因素,促使它们密切配合,并发挥最高效率, 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信息管理:狭义上认为信息管理师对信息本身的管理,即采用各种技术方法和手段对信息进行组织,控制,存储,检索和规划的等,并将其引向预定 目标。 广义上认为信息管理是对信息活动诸要素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控制,以 实现信息及有关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有效地满足社会的信息要求。信息资源:信息是普遍存在的,但信息并非全部是资源,只有满足一定条件的信息才能称之为信息资源。 狭义的信息资源:指信息本身或信息内容,即经过加工处理的,对决策者有用的数据 广义的信息资源:是信息活动中各种要素的总称(包括信息、技术、设备、资金和人等要素) 信息资源管理:是为了确保信息资源的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以现代信息技术等为手段,对信息资源实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的一种 人类管理活动。 信息经济学:把信息和信息活动当做普遍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来加以研究的学科。信息源:信息的来源 内部信息:来自组织内部,一般比较可靠,容易掌握 外部信息:从其他地方收集或买来的,要注意其正确性,需要花大力气去搜集 一次信息源:由现场直接采集的信息 二次信息源:各种文件或数据库中存储的信息 静态信息:具有相对稳定性,在一定时期内不发生根本变化的信息 动态信息:反映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实际进程和实际状态的信息。 信息采集:是信息资源能够得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的基础。指一切信息工作的信息采集,不只是指信息服务部门为用户的需求所进行的信息采集。信息组织:是对所采集的信息实施有序化的过程,是信息管理过程的核心内容之一 信息流:具有动态含义,它是一种定向运动着的信息所形成的流 信息处理:一切为更好地利用信息而对信息所实施的处理工作过程,都称为信息处理。信息处理过程要经过几个环节:收集、加工、传递、存储、检 索、使用、反馈等 内源信息流:指来源于经营系统内部的或经营企业内部的信息流动 外源信息流:来自经营部门之外,但与经营部门的经营活动有着密切联系的,外部社会环境和经营环境流入经营内部的信息流。

历史文献学复习资料

历史文献学 题型:填空题20、名词解释40、简答题20、论述题20 王应麟《玉海》;版本学有叶德辉《书林清话》,是第一部版本学专著,辑译之书的鼻祖清末大官僚王懿荣-- 1899年刘鹗,第一部甲骨著录著作《铁云藏龟》 --孙诒让《契文举例》 ---整理和研究甲骨文最有成就的是:甲骨四堂是指中国近代四位著名地研究甲骨文的学者:郭沫若(字鼎堂)、董作宾(字彦堂)、罗振玉(号雪堂)和王国维(号观堂)。 宋四大类书《太平广记》、《太平御览》、《文苑英华》、是宋太宗时编写完成《册府元龟》宋真宗时完成,都是北宋时编写的,故后世合称此四书为宋朝四大部书,或宋四大书。 目录学开端人物(六分法)成果:六分法即创始于刘歆的《七略》,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目录书籍 史记三家注:俗称“三家注”的《史记集解》(刘宋·裴骃注)、《史记索隐》(唐·司马贞注)和《史记正义》(唐·张守节注)。 敦煌三大家:姜亮文、向达、王崇明 正史:指官修的以纪传体为体例,记载帝王政绩、王朝历史,人物传纪和经济、军事、文化、地理等诸方面情况的史书叫正史。如,通常所说的二十四史。 双璧: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目解题》是现存最早的完整的有解题的书目,在学术史上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名词解释 文献、辨伪、辑译、刘向、三通、校勘、郑玄、四分法、六分法、 底本:是校勘时选用的本子。 善本最早是指校勘严密、无文字讹误,刻印精美的古籍,后含义渐广,包括刻印较早、流传较少的各类古籍。 版本:是相对于以前的抄本,专指雕版印刷复制的书籍。最初指一种书籍经过多次传抄、刻印或以其他方式而形成的各种不同本子。随着时代的发展,版本也开始应用于影视、软件等事物上。 尤氏《遂初堂书目》第一部著录版本的书目。

历史文献学考试题复习

历史文献学考试题 1、蝴蝶装 中国古代的装帧形式之一。五代到宋盛行。雕版印刷的特点是一页一版。蝴蝶装就是将每一张印刷页有字的一面依中缝向内对折,然后把折叠好的一叠单页牢牢地粘到裹背纸上,再将这张纸的外面包上一层硬纸,就成了一册蝴蝶装的书。这种装订形式,对折过的两个单页看起来很像蝴蝶的两个翅膀,故名。宋版书除佛经外,基本上采用蝴蝶装。 2、校勘四法 校勘四法,即陈垣总结的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和理校法。 对校法:就是用同一部书的不同版本来对勘。其方法要求先选择一个适当的版本做底本,然后用其他异本逐字逐句地进行校勘,并记其异同。 本校法:以本书校对本书,即本书的前后文字互勘,比较异同,判断其中错误。 在无异本可供对勘,或无他书可供比勘的情况下,专从本书的上下文着手,互相比较推寻,发现底本的的讹误矛盾之处。 他校法:同一事用其他的书来比勘。(所采前人之书,后人所引之书,同时之书并载的内容)(他校法中所言的他书,是指除了所校勘的本书及其注疏以外的各种与本书相关的典籍类书。用他书校本书,通常是在对校法和本校法不能取得校勘证据的情况下所采用的方法,他能够解决对校法和本校法不能证明的疑误。) 理校法:运用分析、综合、类比等手段,据理推断古书的讹误。(需要古代文字、音韵、训诂、语法、文例、历史、制度等多方面知识手段) (理校法是在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不能有效地校勘古籍的条件下,依靠相关知识分析考证古籍文辞正误的校勘方法,个人主观因素作用很大。) 对古今校勘方法的总结系统全面,缜密清晰,至今被公认为从事校勘的正规方法。 3、类书 类书是分门别类汇辑各种资料以便人查阅的工具书。类书的产生早于丛书,一般认为《皇览》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类书。类书的编纂基本上采用辑录原书资料加以分类排比的方法,在保存古代佚书资料和传世文献的古代版本资料方面,以及在古籍校勘方面具有巨大的价值。但有些类书基本上是在前代类书的基础上修葺增删而成,所引资料未必都是从原始文献摘录而来,辗转引录,不及核校,存在引文脱误、书名错乱等缺陷,故使用时尤需注意。 4、善本 善本是指经过严格校勘,比较鉴别后,选出来的内容完善、刻印精良、装帧精美的古籍版本。 关于善本,不同时代有不同定义。宋人所指的“善本”是精校的本子。清代除此外还关注书籍的文物鉴赏价值。认为一是“足本”(即不缺不漏,不经删削改写的原本);二是“精本”,(即精校、精注,无讹的);三是旧本(旧刻本、旧抄本)。 《中国古籍善本总目》规定:只要在学术资料性,历史文物性,艺术代表性中某一方面或者多个方面有特殊价值的,就是善本。黄永年先生则认为凡校勘精审即接近古籍本来面目的可称之为校勘性善本,凡已成为文物的古籍可称之曰文物性善本。 5.丛书 丛书是将原单本流行的书籍汇编在一起,别题一个总名,以供人们检阅的一种文献形式,可分为专科性丛书和综合性丛书两类。

信息管理学复习提纲简要

信息管理学基础复习提纲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管理 1.1信息的含义 本体论层次: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 认识论层次: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 1.2数据、信息、知识及关系P10 1.3信息的特征(基本属性)P6(理解,选择题其中选择解释) 1.4信息管理的定义(广义)P19(基本管理对象:信息资源、信息活动) 第二章信息交流 2.1信息交流含义 信息交流的含义:信息交流是指不同时间或不同空间上的认知主体(人或由人组成的机构、组织)之间借助于相应的符号系统所进行的知识、消息、数据和事实等信息的传递与交流的过程。 ……信息交流分为共时信息交流和历时信息交流。(理解) 2.2信息交流的条件和要素 信息发送者、信息接收者、交流通道、符号体系、知识信息库、支持条件 2.3信息交流的模式(理解+重点理解个别第一模型里的含义)P48 2.4信息交流和传播中的栈 有信息栈参与的社会信息传播过程,我们可以称之为“栈交流”(间接交流,社会代理交流),而S与R的直接交流则可称为“零栈交流”(直接交流)。 2.5信息传递模式(四种) 2.6论述Web2.0环境下有哪些常用信息交流工具及其对你生活学习的影响。(论述) 第三章信息分布 3.1马太效应的表现和作用形式 在用户信息需求中的表现 3.2信息离散分布规律 1.布拉德福定律:“如果将科学期刊按其刊载某个学科主题的论文数量,以递减顺序排列起来,就可以在所有这些期刊中区分出载文率最高的‘核心’部分和包含着与核心部分同等数量论文的随后几区,这时核心区和后继各区中所含的期刊数成1:a:a2的关系”这就是布拉德福定律的区域表述形式。 2.齐夫定律:如果将一篇较长文章(约5000字以上)中每个词按其出现频次递减排列起来(高频词在前,低频词在后),并用自然数给这些词编上等级序号,出现频次最高的为1级,其次为2级……这样一直到D级,如果用f表示词在文章中出现的频次,用r表示词的等级序号,则有:fr = c (齐夫定律)式中c为常数。 3.3信息生产者的分布规律 1.洛特卡定律:在论文数X和作者数Y x之间,存在着下列一种关系:X n Y x = C (此式中,Y x是发表了论文X篇的作者数,n和c是对应于这一典型数据集合而估计出来的两个常数,n的数值在2上下波动。指数n近似为2。则上式可改为:Y x = C / X2 2.普赖斯定律:即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全部论文的半数系由该领域中全部作者的平方根的那些人撰写的。“那些人”无疑是核心或高产作者。 3.4 信息对时间的分布规律 1.指数增长率:

当代口述史料简介

当代口述史料简介 周育民(旧稿) 一、什么是口述史料? 1、口述史料是通过人类口头相传的史料。 早期人类的历史都是通过口头相传而为后人所知的。中国的“古”字,上面一个“十”,下面一个“口”,有十口相传之意。英文history一词可追溯到希腊语词Historia,该词的词义是调查、访问和询问一位目击者,也带有对上述活动的结果的记录之意。由此可见,历史与口述史料的关系。 中国人很早就运用口述史料撰写历史了。大家所熟悉的司马迁,他撰写《史记》时,就运用了大量的口述史料,并且进行实地考证。比如,他写《淮阴侯(韩信)传》,就曾到韩信家乡去调查,“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为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观其母冢,良然。”他写鸿门宴,人物栩栩如生,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没有口述史料作基础,是不可想象的。 2、口述史料是人们叙述自己个人经历、家庭和社区变迁的史料。 中国用文献记载历史的传统十分悠久。军国大事,往往都有文献史料记载;大臣将军如果有幸宣付国史馆,他们的生平也可为后人所知。中国人家庭、家族观念很重,族谱就是家庭、家族的历史,地方则有地方志。西方国家缺乏这样的传统,因此,很少保留有系统的家庭、家族乃至地方性的历史记录。近几十年来盛行的口述史料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这样的需要。 朱迪斯·莫叶在《口述历史初步》(Judith Moyer Step-by-Step Guide to Oral History)中指出:“口述历史是对在世人们关于自身经历回忆的系统搜集。历史学家们终于承认了平常人的日常生活,虽然他们不像富豪名人那样在历史上重要。但我们如果不把这些回忆搜集并保存下来,那么,他们的故事终有一天会永远消逝的。”(Oral history is the systemat ic collection of living people?s testimony about their own experiences. Historians have finally recognized that the everyday memories of everyday people, not just the rich and famous, have historical importance. If we do not collect and preserve those memories, those stories, then one day they will disappear forever.)人民的历史恰恰就保存在平常人的记忆中。

历史文献史源学

历史文献史源学/解题 史源学是以考察历史文献记载的原始出处为主要内容的历史文献学的一个分支。通过考察历史文献记载的原始出处,可判定某记载的根据是否可靠,引证是否充分,叙述有无错误,从而正确地徵引史料。 文献史源学/功用 1有助于鉴别史料的真伪及其可靠程度 《史记·屈原列传》 2有助于纠正前人著述中的谬误 秦蜀守冰 《汉纪》 3有助于正确地剪裁取舍史料 原始史料 撰述史料 4有助于确切地理解史料 战少利 5有助于树立严谨的治史学风 冯胜 冯国用 历史文献史源学/分析讨论 成书于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的类书《锦绣万花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影印明嘉靖刻本)、成书于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的王象之《舆地纪胜》、成书于宋末元初的阴时夫《韵府群玉》(四库全书本)等都明确记载:《陋室铭》,刘禹锡作。 刘禹锡《上杜司徒书》(《刘宾客集》卷十) 小人祖先,壤树在京、索间,瘠田可耕,陋室未毁。 刘禹锡于开成元年(836)"迁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后一直住在洛阳。分司官,除御史外皆为闲官,这与《陋室铭》"无案牍之劳形"正相吻合;刘禹锡分司东都,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与"谈笑有鸿儒"正相吻合;据《全唐诗》和《刘宾客集》,刘禹锡还喜音乐,通佛学,这与"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正相吻合。 欧阳修、李德裕、刘禹锡都曾作《秋声赋》 古今文集,后人发现佚诗佚文者,并不罕见。 厉鄂《樊榭山房全集》 大前提:《参同契》的本质内容是假借《周易》爻象以 论作丹。 小前提:葛洪《抱朴子》所论作丹的真正含义是外丹。 结论:《参同契》是外丹著作。 《抱朴子》中经常将“金丹”与“大药”连称。“金丹”与“大药”乃同义语。《抱朴子·释滞》:“欲求神仙,唯当得其至要,至要者在于宝精行炁,服一大药便足,亦不用多也。”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葛洪所论金丹大药除了指外丹外,亦可指“宝精行炁”的内丹 大前提:葛洪之前养性之书,皆以还丹金液为大要。 小前提:《参同契》在葛洪前。 结论:《参同契》以"还丹金液"为大要。 抱朴子内篇·金丹》:"余考览养性之书,鸠集久视之方,曾所披涉篇卷,以千计矣,莫不皆以还丹金液为大要者焉。" 葛洪曾经披阅了已见于世的差不多所有的炼丹著作和养性之书,其基本内容莫不皆是还丹金液。 葛洪披阅群书,发现养生长寿的方法虽然很多,但却以"还丹金液"为最重要。 《灵宝毕法》:"所谓金液者,肾气合心气而不上升,熏蒸于肺,肺为华盖,下罩二气,即日而取肺液。在下田自尾闾穴升上,乃曰飞金晶人肺中,以补泥丸之官。自上复下降而入下田,乃曰金液还丹。"据此,"还丹金液"除指外丹外,亦可指内丹。 养性神仙之术包括:以恬静寡欲为主的养神之道;行呼吸行气之术,以求长生益寿;爱养精气,使无漏泄,以求髓满骨坚;除情去欲,炼养神明等项。

信息管理学基础知识点(马费成、宋恩梅)说课材料

信息管理学基础知识点(马费成、宋恩梅)

一、信息与信息管理 1、信息 信息(本体论):信息是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 信息(认识论):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 全信息:我们把同时考虑到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外在形式、内在含义和效用价值的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称为“全信息”。 而把仅仅考虑其中形式因素的信息称为“语法信息”,把考虑其中内容(含义)因素的信息称为“语义信息”,把其中效用因素的信息称为“语用信息”。 2、信息的特征: (1)信息存在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2)信息产生的广延性和无限性 (3)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传递性 (4)信息对物质载体的独立性 (5)信息对认识主体的相对性 (6)信息对利用者的共享性 (7)信息的不可变换性和不可组合性 (8)信息产生和利用的时效性 3、信息链、数据、信息与知识 由事实-数据-信息-知识-智能五个要素构成“信息链”。

“事实”是人类思想和社会活动的客观映射;“数据”是事实的数字化、编码化、序列化、结构化;“信息”是数据在信息媒介上的映射;“知识”是对信息的加工、吸收、提取和评价的结果;“智能”则是运用知识的能力。 4、信息流 当信息生产出来后(产生)之后,便要流向特定的利用者,于是在信息生产者和利用者之间形成源源不断的“流”,即信息流。 5、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的实质就是人类采用技术的、经济的、政策的、法律的、人文的方法和手段对信息流进行控制,以提高信息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效用价值为目的的一种活动。 6、信息管理的视角

(1)从技术视角,信息管理主要研究用手工方式和计算机方式对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处理,使之有序化存储、便于快速检索并传递给特定的利用者。这一直是信息管理研究的重点和目标。(2)从经济视角,主要研究以信息的生产、流通和利用为基础的信息市场,包括信息产业、信息经济的形成、发展、特征和运行模式,信息资源和优化配置,信息技术的评价选择以及信息经济效益评价等方面的问题。信息经济学是该视角下信息管理与经济学相互交叉的研究领域。 (3)从行政和法律视角,立足于政府职能,运用行政手段(政策、计划、规划)和法律手段,对信息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着眼于协调和解决社会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新矛盾、新冲突、新的利害关系,促进社会更充分地利用信息,更好地发挥信息的社会功能,为实现某种发展目标服务。信息政策与信息法律是该视角下的典型研究领域。 (4)从人文角度,立足于研究信息流控制中道德、伦理、文化因素的影响和建设。尤其是在网络环境下,人们的信息行为仅仅依靠行政和法律手段是难以有效约束的,必须通过人文精神的培养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对信息活动进行管理。在此视角下,信息伦理、网络伦理的研究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7、信息生命周期管理

中国近代史参考书籍资料(全)

中国现代史参考书目 资料、回忆录 (1)彭明主编:《中国现代史资料选集》(全6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2)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选编:《中共党史参考资料》(全8册),人民出版社1979-1980年版。 (3)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全18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1992年版。 (4)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下册),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 (5)《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 (6)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上、中、下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 (7)万仁元、方庆秋主编:《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机密作战日记》(上、中、下),中国档案出版社1995年版。 (8)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编:《日本帝国主义侵华资料长编》(上、中、下),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9)本书编辑部编:《日军侵华暴行实录》(全4册),北京出版社1997年版。 (10)张宪文主编:《南京大屠杀史料集》(全8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1)孟广涵主编:《国民参政会纪实》(上、中、下卷),重庆出版社1985年版。 (12)中共重庆市委党史工作委员会及红岩革命纪念馆编:《重庆谈判纪实》,重庆出版社1983年版。 (13)孟广涵主编:《政治协商会议纪实》(上、下卷),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14)刘志琴主编:《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全3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15)(美)埃德加·斯诺著:《西行漫记》(原名《红星照耀中国》),三联书店1979年版。(16)李维汉著《回忆与研究》(上、下卷),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版。 专著、论文集 (1)曾业英主编:《五十年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 (2)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第1卷),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3)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上、中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美)费正清等主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上、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5)彭明、程歗主编:《近代中国的思想历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史全生主编:《中华民国经济史》,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7)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8)朱汉国主编:《中国社会通史·民国卷》,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9)黄兴涛主编:《中国文化通史·民国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年版。 (10)王奇生著:《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 (11)杨云若、杨奎松著:《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2)军事学院《战史简编》编写组著:《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简编》,解放军出版社1983年版。 (13)彭明著:《五四运动史》,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4)周策纵著:《五四运动史》,岳麓书社1999年版。 (15)郝斌、欧阳哲生主编:《五四运动与二十世纪的中国——北京大学纪念五四运动80

辛德勇古文献学四讲

研治古代文史的必备入门书籍 在现代社会中,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需要具备某些必备的基础知识,不然你无法入门。从事中国古代文史方面的研究,则首先需要对于古代文献具有相应的了解。道理很简单,历史已经远去,我们只能主要依靠古代文献的记载,来尽可能地接近和认识当时的面貌。所谓古代文史,包括历史、文学、哲学等许多领域,但严格说来都可以概括在泛义的历史学范畴之内,因为文学史、哲学史也都属于历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众所周知,史学家傅斯年是极力主张“史学即史料学”的。他在《史学方法导论》一文中曾经讲过:“史学的对象是史料,不是文辞,不是伦理,不是神学,并且不是社会学。史学的工作是整理史料,不是做艺术的建设,不是做疏通的事业,不是去扶持或推倒这个运动,或那个主义。”由于“史料是不同的,有来源的不同,有先后的不同,有价值的不同,有一切花样的不同”,所以所谓整理史料的方法(实际上也就是历史学的研究方法),“第一是比较不同的史料,第二是比较不同的史料,第三还是比较不同的史料”。 傅斯年的这种主张,现在有些人或许并不赞同。但是不管大家怎样看待历史学的性质和内容,不管研究者各自抱着什么样的历史观去从事研究,恐怕也都不能不承认,史料毕竟是史学研究最重要的基础;假如缺乏这一基础,一切古代文史研究都将无从说起。傅斯年在这篇文章中还具体归纳列举了“比较不同的史料”的几种主要类型,如“直接史料对间接史料”,“官家的记载对民间的记载”,“本国的记载对外国的记载”,“近人的记载对远人的记载”,“不经意的记载对经意的记载”,“本事对旁涉”,“直说与隐喻”,“口说的史料对著文的史料”,等等,这些都是从事一项史学研究不可避免地要遇到的基本问题,而要想哪怕是最一般地切入这些问题,就必须首先了解有哪些相关史料以及这些史料的特点。——所谓“史料学”就是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历史学基础分支学科。 虽然在口头上似乎大家都能够认同史料学的重要性,可是在实际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中,却未必都能够很好地体现这一认识。 譬如目录学和版本学是史料学中最基本的内容,可是现在的大学历史系却很少开设相关的课程,一般是开一门“历史文选”,只是教学生念念文言文,根本不涉及目录学知识。这种情况其实由来已久。50年代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的周清澍先生,是深有造诣的蒙元史研究专家,他曾在一封信中,描绘了当年自己缺乏相关知识训练的情况。他写道,自己调到内蒙古大学任教以后,“经常出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