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法期末复习笔记(精)
现代汉语笔记(语法)

第一节语法概说一、语法和语法体系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通俗点说,语法就是说话所遵守的词句排列组合的规律。
语法这个术语有两个含义,一个指语法结构规律本身,即平常说的语法事实;另一个指语法学。
语法学是研究、描写、解释语法结构规律的学科,是对客观存在着的语法系统的认识和说明。
语法学分词法和句法两个部分,词法的研究范围包括词类和各类词的构成、词形变化(形态)。
句法的研究范围是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
语法体系也有两个含义:一个指语法系统,即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语法规律的系统性。
另一个是指语法学体系,即语法学说的系统性。
一个民族语言的语法系统只有一个,一个民族语言的语法学体系可以不止一个。
二、语法的性质(一)抽象性(二)稳固性(三)民族性三、语法单位和句法成分(一)语法单位语法单位可以分为四级:语素、词、短语、句子。
它们都是语言中的音义结合体。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语素可以组合成合成词,有的可以单独成词。
词:是最小的能够单独运用的语言单位,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
一部分词加上句调可以单独成句。
短语:是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是造句的备用单位。
大多数短语可以加上句调称为句子。
句子:是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二)句法成分句法成分是句法结构的组成成分。
句法结构指由词逐层组装成的短语里或句子里的词类系列。
主语:是被陈述的对象。
谓语:是陈述主语的。
动语:是支配、涉及后面的宾语的成分。
宾语:是动作所支配、所涉及的对象。
定语:是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状语:是谓词(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补语:是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成分。
第二节词类(实词)一、词类的划分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
划分词类的目的在于说明语句的结构和各类词的用法。
分类的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主要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是参考依据。
语法讲义的笔记(自己总结的 未完)

第二章 词的构造
1、句法和词法
句法研究的是句子的内部构造,以词为基本单位,词法研究的是词的内部构造,以语素作为基本单位。
2、合成词的构造方法有重叠、附加和复合三类。
在研究重叠式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重叠式的结构类型和语音特征(重音、变调);基式好重叠式的语法功能的异同;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6、不及物动词只能接准宾语,及物动词除了能带准宾语外,还能带真宾语。有的动词能兼带两种,但意义不同,如他笑你和他笑了。及物动词也不是一定要带着宾语,只有一小部分后头经常带宾语,如散步的散,结婚的结,它们在下列两种情况下也可以不带宾语,一是在回答的时候,一是原来的宾语仍在句子里,不过已转化为其他成分,如,他是去年结的婚。
词语与语素可以通过替换或扩展来区别。但不能一概而论,如我们把“理发”看成词,把扩展以后的格式(理了个发,理不理发)看成词组。洗澡、睡觉、散步、跳舞、上当、吃亏等等跟理发的情形相同。看见、说完、记住、染红、放下、穿上都能有限度的扩展,即插入“得”或“不”,因此我们把它们当作词组看待。
3、词组
5、动词和形容词有一部分可以重叠。有点形容词除了可以按照形容词的方式重叠以外,还可以按照动词的重叠方式重叠。如高高兴兴---高兴高兴,热热闹闹----热闹热闹。这些词兼属形容词和动词(不及物动词)两类。形容词重叠以后不受“很”修饰,因为形容词重叠之后本身就包含量的意义,所以不能用表示量的程度副词修饰它。
第四章 体词
第五章 谓词
1、谓词包括形容词和动词两类。
2、动词和形容词的区别:前边能不能加“很”,后边能不能带宾语。凡受“很”修饰而不能带宾语的是形容词,凡不受“很”修饰或能带宾语的是动词。
3、有的词带宾语时候是动词,不带宾语的时候是形容词,如委屈、端正、死。
现代汉语期末复习

现代汉语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论一、什么是现代汉语(汉语和现代汉语概念是重点)1、汉语的概念:汉民族的语言。
2、现代汉语的概念: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既有方言、也有民族共同语。
3、现代汉语的形式:口语和书面语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重点记概念)4、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概念:以北京语音为标准、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三、现代汉语方言5、现代汉语方言分布:(记七大方言的名字)●北方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最多。
北方方言可分为四个次方言:a..华北、东北方言。
b.西北方言c.西南方言d.江淮方言●吴方言:第二大方言,典型的吴方言以苏州话为代表(也以上海话为代表)。
分布在江浙一代。
杭州城区吴语有“官话”色彩。
●湘方言:以长沙话为代表,湘方言还存在新湘语和旧湘语的差别。
新湘语(通行在长沙)受北方方言影响较大。
老湘语有三套色音。
●赣方言:分布在江西省,以南昌话为代表。
●客家方言: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闽方言:分布跨越六省,包括福建和海南以及浙江温州。
其中闽东方言以福州话为代表;闽南方言以厦门话为代表。
●粤方言:以广州话为代表,当地人叫“白话”。
也有分布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备注:现代汉语七大方言语音主要特点表书P9四、现代汉语的特点:现代汉语具有区别于印欧语系语言的许多特点。
6、现代汉语的特点如下:书P10(一)语音方面:总特点:音节界限分明,音乐较多,加上声调高低变化和语调的抑扬顿挫,因而具有音乐性强的特点。
(1)没有复辅音备注:单音节为基本的语言(2)元音占优势(3)有声调(二)词汇方面:(1)汉语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2)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构成新词因此,汉语中运用复合法组合词根语素构成合成词的情况最多。
(3)双音节占优势(三)语法方面:(还没深入学,理解记忆)书P11(1)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2)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3)词类和句法成分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4)量词十分丰富,有语气词第二章语音第一节语音概说一、语音的性质1、语音的性质(三个属性: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语音的概念: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笔记讲义第五章 语法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笔记讲义第五章语法第五章语法第一节语法概说学习要点:了解语法的基本特征,掌握汉语语法的基本单位。
一、什么是语法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则。
人们的言语行为必须符合语法规则,否则就无法交流信息。
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说明:第一,从言语表达的角度看,说写者在用词造句时必须遵循语法规则,否则听读者会不知所云或感到别扭。
例如,光有“力量、就、知识、是”几个零散的词,还无法表达意思;把它们加合成“力量就知识是”或“是就知识力量”,也还是不能表达意思,因为这些组合不符合汉语的结构规则。
只有按照汉语语法规则,把它们组成“主,动,宾”的结构,即说成“知识就是力量”,才能让听读者理解。
又如,当听到外国学生说“一点点我不舒服”“尽管天塌下来,我也能顶得住”这类句子时,我们能明白其意,但会感到很别扭,觉得不像中国话。
原因在于这类组合偏离了汉语的语法规则。
按照汉语的语法规则,前一句中的“一点(点)”不能用来修饰全句,也不能用来修饰形容词,应改为“我有点儿不舒服”。
后一句前后两个分句是让步关系,应改为“即使......也”。
“尽管......也”在汉语中不能搭配。
第二,从话语理解的角度看,听读者在理解话语时必须借助语法规则的指示,否则无法理解。
例如一个不懂“主,动,宾”结构规则、不懂“是”表示判断的语法意义的外国人,是不能真正理解“知识就是力量”这个句子的意思的。
同样,若不懂“什么”的否定用法,也是无法真正理解“你都懂什么~”这句话的含义的。
也许有人会说:我们在表达时并不是先想好语法规则再说话或写文章的呀,对了,我们在表达时,一般不会这样做。
那语法规则怎么起作用的呢,是下意识地起作用的。
既会下意识地起作用,那为什么还要学呢,因为只靠“下意识”还无法避免语法错误,特别是在表达复杂的思想时。
只有自觉地系统地学习了语法规则,才能自觉地更好地利用语法规则,避免在言语交际中出现语法错误。
要做好语言文字工作,语法规则的学习更是必不可少的。
《现代汉语》笔记整理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笔记整理湖北师范学院唐齐成第三章词汇一、语素和词1.语素: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如:人:a.最小;b.有声音;c.有意思。
所以是语素玻、璃:没有意义,所以是音节玻璃:符合三个条件,是一个语素1)自由语素:能够独立成词的语素如:走,重……:因为独立成语气词,所以是自由语素2)半自由语素:不能单独组成词,只能同其他语素自由组合成词,在构词时位置不固定的语素。
如:民:人民,民族3)不自由语素:不能独立成词,而且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时位置固定的语素。
如:初、老、第 + ×× + 子、儿、头2.词: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如:白菜:2个语素,1个词白在其它地方是个词,但在白菜一词中不成词白纸:2个语素,2个词鱼子:2个语素,2个词刀子:2个语素,1个词二、词的构成:词都是由语素构成的词根:词中表示基本意义的语素词缀:加在词根上表示附加意义的语素。
如:刀子:刀——词根;子——词缀1.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
(1)单音词:单音节的词。
如:人、天、马(2)多音词:1)联绵词:两个音节连缀成义,不能拆开的词A.双声:两个音节声母相同。
如:参差B.叠韵:两个音节的“韵”相同。
如:从容C.其他:非双声、叠韵。
如:蝴蝶2)叠音词:由两个相同的音节相叠而构成,分开没有意义如:猩猩、姥姥、纷纷3)音译词:音译的外来词。
如:沙发、葡萄、巧克力、奥林匹克单纯词和单音词的区别: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可能两个音节或更多)单音词:由一个音节构成叠音词和重叠词的区别:叠音:一个语素,两个音节相同,分开没有意思重叠:两个语素。
见笔记第16页复合式的构成:特点:两个都是词根,只是关系不同。
联合(并列)。
“和”偏正(修饰)。
“的,地”动宾(支配)。
“了,着,过”补充(补充)。
“得”主谓(陈述与被陈述)。
“是,是不是”2.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
(1)复合式的构成:至少由两个不同的词根结合而成。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笔记整理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语言、语法、语法单位语法和语音、语义三组重要的概念句法结构中的两种结构关系:语法结构关系和语义结构关系1.1 句法结构的层次性和层次分析1.2 “他所写的文章”该怎么切分1.3 “像X似的”该怎么切分总结:“像X似的”的切分问题1.4 “父亲的父亲的父亲”该怎么切分指人的名词自相组合造成的偏正结构内部的规则:1.5 关于层次分析(总结)2.1 层次分析法的局限和变换分析的产生2.2 关于“NPL+V+着+NP”句式2.3 关于“NPS+V+NP1+给+NP2”句式2.4 关于“NPS+在+NPC+发现+NP”句式2.5 变换分析的客观依据2.6 变换分析的基本精神和所遵守的原则2.7 变换分析的作用和局限3.1 背景:变换分析的局限与语义特征分析的产生3.2 再说“NPS+V+NP1+给+NP2”句式3.3 关于“A(一)点儿!”祈使句式3.4 关于语义特征和语义特征分析4.1 怎样解释“反对的是他”的歧义?4.2 配价分析法4.3用配价理论来看“反对的是他”歧义句4.4 关于“VP+的”4.5 朱德熙先生创立的“VP的”歧义指数公式4.6 “喝啤酒的学生”和“喝啤酒的方式”在语法上有什么区别?4.7 介词结构“对……”所修饰的形容词5.1 怎么分析解释“砍坏了”的歧义现象5.2 “只吃了一个面包”在不同的上下文中为什么省略情况不同?5.3 “究竟”移位所引起的问题5.4 关于语义指向分析5.5 语义指向分析需要考虑哪些方面的问题5.6 语义指向分析的作用与局限6.1 乔姆斯基的语言观以及所谓“乔姆斯基革命”6.2 论元结构分析理论6.3 轻动词分析理论6.4 关于“中心词”理论7.1 语用和语用分析7.2 关于“按说”——“我敢肯定按说不会下雨”错在哪里?7.3 关于“把”字句习题7.4 “你有钱吗?”传递的信息7.5 与动词“给”相关的一个句式7.6 关于“VP+去”和“去+VP”8.1 关于认知语法分析8.2 为什么可以说“热粥、热饭、热馒头”,却不说“热鱼、热肉、热烤鸭”?8.3 “我送一本书给他”和“我送给他一本书”区别在哪里?8.4 “下岗”和“下乡”区别在哪里?8.5 隐喻与转喻8.6 关于构成语法理论9.1 什么叫“词语间语义制约”?为什么叫“词语间语义制约分析”?9.2 “VA3”述补结构所呈现的奇妙现象9.3 关于“NPS+NP+’都+V+了”结构绪论·求知上:勤字当头、锲而不舍、脸皮要厚语法:是语言中由小的音义结合体组合成大的音义结合体所依据的一套规则。
现代汉语知识点总结笔记(期末+考研)

现代汉语知识点总结笔记(期末+考研)一、绪论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汉语是汉民族使用的语言2.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现代典范的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3.现代汉语包括共同语和各地方言 4.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形式 5.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不仅是汉民族的交际工具,还是国家法定的全国通用的语言2.语言●1.语言是社会的产物,随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2.汉语作为语言的一种,具备语言所具备的一切特点 3.从结构上看,语言是以语言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建成的符号系统 4. 从形式上看,包括三层含义 A 人与人的关系:语言是为全体人类所共同使用,没有阶级差别 B 人与社会人们通过语言来认识、归纳事物,事物是通过语言被描写和说明的C 人与文化人们通过语言积累知识形成文化。
3.口语VS书面语●口语是口头使用的语言,具有口语的风格,其特征是简短疏放有较多省略。
形成这种风格的原因是口语通常发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带有身体势态和声调语调等辅助性信息作为支撑。
书面语是用文字几率下来的语言,在口语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其特征是结构整齐严谨周密长句较多,形成原因在于书面语没有具体的语境和声调体态等辅助性信息作为支撑,因而要求自身的完备。
4.文学语言●汉语具有发达的文学语言 2.文学语言是现代汉语经过高度加工而形成的符合语法规范的文字 3.包括优秀的、典范的文艺著作的语言 4.文学语言的产生和演变以书面语的形成和发展为先决条件 5. 文学语言以其标准的典范性区别于其他口语和书面语,为现代汉语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示范和推动作用。
5.地方方言●现代汉语包括民族共同语和多种方言 2.方言也叫地方话是指只流通在一定的领域,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 3. 形成方言的原因有很多,既包括地理、历史、社会等非语言条件,例如,人口的迁徙、山川的阻隔、社会的变迁等,也包括语言本身的因素,在发展中,语言和语言的碰撞和互相影响。
现代汉语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1、现代汉语方言由哪几大方言区组成?每一种方言区的代表话是什么?占汉族总人口的比例是多少?2、现代汉语的特点是什么?第二章语音1、名词解释:音高、音强、音长、音色、音素、音节、声母、韵母、声调、音位、元音、辅音。
2、元音和辅音的区别。
3、辅音和声母的异同。
4、元音和韵母的异同。
5、舌尖元音单韵母与舌面原因i有什么不同?6、上声的变调、去声的变调、“七”“八”的变调、哪些词读轻声、儿化的音变规律和语气词“啊”的音变规律。
第三章文字1、汉字的造字法2、附录一常见的别字附录二容易读错的字第四章词汇1、会用“替代法”分析诸如“蝴蝶”是一个语素还是两个语素。
2、会分析一个语素是自由语素、半自由语素还是不自由语素。
3、单纯词的涵义、分类。
4、合成词的涵义和分类。
第五章语法1、会用中心词分析法或层次分析法分析句子。
2、汉语划分词类的依据是什么?3、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的语法特征,并能根据词的语法性质对其分类。
4、实词的运用可能出现的错误以及课本中的例句。
5、连词“和(跟、同、与、及、以及)”在语法上有什么异同。
6、结合例句分析连词“和”和介词“和”的区别。
7、结构助词和动态助词的语法特征。
8、结合例句分析语气词“的、了”跟助词“的、了”的区别。
9、虚词的运用可能出现的错误以及课本中的例句。
10、五种常见的语法失误以及课本中的病句。
11、复句的类型,多重复句的划分。
第六章1、辞格的具体运用。
第1-6章课本中讲授内容所涉及到的所有课后练习。
一、填空题1、汉语拼音方案是以___________为基础构成的。
2、从结构成分角度看,音节中yuan的韵母是___________韵母。
3、汉字的构造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
4、语素按音节划分,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词义具有_______、________ _______和_________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1.调值和调类的区别
调值:声调的高低升降的变化,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
调类;声调的分类,是按照调值归纳出来的。
调值相同的归为一个调类。
2.隔音符号的作用(要举例
《汉语拼音方案》规定,a,o,e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的时候,如果音节界限发生混淆,可以用隔音符号’隔开,例如;“西安”写成“xi’an”,气恼“qinao”
3.y,w的用法及作用;
用法:1、原韵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元音的,自成音节时,i改成y,u改成w
2、原韵母只有一个元音的,自成音节时,i前加上y,u前加上w
3、v行韵母自成音节时,v一律写成yu。
作用:《汉语拼音方案》规定y,w的用法,目的是使按词连写的音节界限清楚。
eg:fani可“发腻”也可读作“翻译”,若写成“fanyi”就表示fan,yi两个音节。
4.汉语音节的构成;
普通话的音节一般有声母,韵母,声调三个构成要素,韵母内部又分韵头、韵腹、韵尾例tiān
汉语音节里辅音较少,元音占绝对优势,且汉语音节中每个辅音的前面或后面总有元音。
5.“四呼”:
韵头的四种不同情况,分: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
二
1.汉字的特点
①是表意性质的文字
②字形记录的语音单位是音节
③是平面型文字
④记录汉语不实行分词连写
2.六书: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
3.独体字和合体字的区别
独体字;只有一个部件构成的字,“人,木,禾,口,手,无,五,广”
合体字;2个或2个以上部件构成的字,例如“休”“好”“高”
4.举例说合体字的方位关系
①上下关系关
②左右关系体
③外内关系回
5 什么是声旁和形旁:
形声字的表意成分叫形旁(也叫意符,表音的成分到声旁(也叫音符三
1 什么是语素
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最小的语言单位
2 自由语素和不自由语素的区别
自由语素:能够独立成词,也能够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的语素是自由语素不自由语素:不能独立成词,只能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的语素是不自由语素
3 定位语素和不定位语素的区别
定位语素:一个语素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的时候,有一定位置(或前或后或居中的是定位语素不定位语素:没有一定位置的
4 举例说明词组的缩略方式
1从全名中取中心成分eg。
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
2省减两个并列成分的共同语素:中学小学=》中小学
3抽取词组中的某些成分:人民代表大会=》人大
4标数概括: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三好
5 单纯词和合成词的差异:
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叫单纯词。
eg:人,少,法西斯
由几个语素组合构成的词叫合成词。
eg:意义、语言
四
1 叹词的特殊性:
叹词包括感叹和应答的词,如:哎,呀,哟
这些词在句子当中的位置比较灵活,通常不同其他实词发生特殊关系,也不充当一般句法成分,但是可以独立成句,所以是一种特殊的词类。
2.举例说明词组的结构类型
①偏正词组英雄气概
②同位词组他们俩中国的首都北京
③动宾词组读书
④主谓词组鸡叫
⑤联合词组调查研究
(补充,述补:打死;名补:车辆
3.主谓句与非主谓句谓语类型差异
(1非主谓句:单句中不能分析出主语和谓语的句子。
非主谓句有名词性的和非名词性的
名词性:小王
动词性:出太阳了
形容词性:好极了
(2主谓句:主谓句的下位类型是根据谓语的结构来划分的
基本:1名词性谓语:明天晴天
2动词性谓语:大会开始了
3形容词性谓语:他的学问比我好
4主谓谓语:这个故事我没听到过
4.动补词组与连动词组的差异
动补词组:后面是前动词的结果
连动词组:两个动作连续发生
5.联合复句与偏正复句的差异
联合复句可分为四类:①并列关系②连贯关系③递进关系④选择关系
偏正复句分类:①因果关系②转折关系③条件关系
6.句型、句式和句类的差异
句型:根据句子的结构和格局分的类句式:根据句子的特殊标志分的类句类:根据句子的语气和用途分的类
词组是多义歧义的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