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讲义·北宋初期的词
第一章北宋前期词

(二)宋初词坛概况及宋初词作的特点:
• 1、宋初诗人大都有词作,但数量较少,其词风与 、宋初诗人大都有词作,但数量较少, 各人诗风较为接近。 各人诗风较为接近。 • 2、晏欧词的过渡 、 • 北宋庆历以后,词的创作在内容技巧体制各方面 北宋庆历以后, 都出现了飞跃的发展, 都出现了飞跃的发展,同时也涌现出一批卓有成就 的作者。其中晏殊、欧阳修、晏几道、张先、 的作者。其中晏殊、欧阳修、晏几道、张先、柳永 尤为出色。 尤为出色。 • (1)“晏欧”:指北宋词人晏殊和欧阳修。前者 ) 晏欧” 指北宋词人晏殊和欧阳修。 词大多是酒阑歌后娱宾遣兴之作,温润秀洁含蓄委 词大多是酒阑歌后娱宾遣兴之作,温润秀洁含蓄委 后者多写男女情爱或相思离别,风流蕴籍, 婉;后者多写男女情爱或相思离别,风流蕴籍,婉 转情深。 转情深。 对词境的开拓。 • (2)范仲淹对词境的开拓。 )范仲淹对词境的开拓 • (3)贴近日常生活的张先词 )贴近日常生活的张先词
第一章 北宋前期词
一、宋代文化与文学
• • • • • • (一)文人士大夫化 (二)文人学者化 (三)文人的艺术化 (四)宋代学术与文学 (五)宋代理学与文学 宋代文人多为官僚、学者、文士的复合型人才, 宋代文人多为官僚、学者、文士的复合型人才, 其知识结构远比汉唐人广博宏大。 其知识结构远比汉唐人广博宏大。 • 以欧阳修为例。政治方面,进士甲科入仕, 以欧阳修为例。政治方面,进士甲科入仕,官至 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文学方面, 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文学方面,文属唐宋八大家 之列,诗词亦佳,理论批评为诗文革新领袖其《 之列,诗词亦佳,理论批评为诗文革新领袖其《六 一诗话》首创诗话这一批评体裁。史学方面, 一诗话》首创诗话这一批评体裁。史学方面,他主 持编纂了《新唐书》,并著有《新五代史》。 持编纂了《新唐书》 并著有《新五代史》
北宋前期的词

第一章北宋词概说一、代表人物:以柳永、范仲淹、张先、晏殊、欧阳修、宋祁等为代表。
主要生活在仁宗、真宗两朝的承平时代,个体地位都比较显达。
二、北宋前期词沿雅、俗两条路同时发展: 1、一方面晏殊、欧阳修等人承晚唐五代词之余绪,遵奉“词为艳科”的传统,逐步将士大夫特有的生活感受融入词中。
表现方式上逐步去掉花间词的浅俗浮艳,追求清丽深婉,使词在雅化、文人化方面前进了一大步。
2、另一方面是以柳永为代表,将自己的生活和思想带入词中,丰富了词的内容题材,多用慢词长调,表现手法不断创新。
其词从内容到表现手法都渗透着市民情趣,大大推动词向市井化、通俗化方向发展。
总之,北宋前期词既有继承,又有新变。
第一节、晏殊欧阳修创作一、非专力作词词人。
(或一时兴到之作,未为专诣)继承性大于创作性。
题材(相思恋情、悲欢离合、人生哲思)词体方面(以小令为主)贡献:以众多的艺术圆熟、意境浑成的典范之作,强化了温庭筠等花间词人开创、定型的创作范式,进一步确立了以小令为主的文本体式、以柔情为主的题材取向和以柔软婉丽为美的审美规范。
在题材、艺术上也有所开拓创新。
二、晏殊词:北宋士大夫倚声家初祖 1、晏殊生平概述:太平宰相富贵悠游五十年,始终明哲保身全。
词集《珠玉词》一百三四十首政治地位高,但缺乏政治才干,无所建树。
主要贡献:汲引人才:欧阳修、范仲淹、王安石等以其为中心形成北宋初期小令词创作的第一个高潮。
二、晏殊词:北宋士大夫倚声家初祖 B 晏殊词:艳情(男女恋爱相思离别等)闲情(富贵生活中安逸闲暇时的享受) C 新变(特点):对传统庸滥题材做了典雅化、含蓄化和“以理节情”“情中有思”的审美处理。
即:开创了以雅笔写艳情的新风人物形象的新变:自然清新气息的采桑女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婉约派词人许多伤离怀远之作中,这是一首颇负盛名的词。
北宋前期词

色者如柳耆卿“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章, 情景兼到,骨韵俱高,而有“想佳人妆楼 望” 之句,“佳人妆楼”四字连用,俗极,亦不 检点之故。
李之仪《跋吴思道小词》云:“(唐五代词)
大抵以《花间集》中所载为宗,然多小阕。 至柳耋卿始铺叙展衍,备足无余,形容盛明, 千载如逢当日。” 刘熙载《艺概》说:“耋卿词,细密而妥溜, 明白而家常,善于叙事,有过前人。” 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所说:“耆卿 词曲处能直,密处能疏,凹处能平,状难状 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自是北 宋巨手。”
《去年游》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夕阳鸟外,
秋风原上,日断四天垂。 归云一去无踪迹, 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去 年时。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
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 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 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 何人说。
《剔银灯· 与欧阳公席上分题》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孙权刘备。用尽机关,
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屈指细寻思,争 如共、刘伶一醉? 人世都无百岁。少痴騃、老成尪悴。只有中 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系?一品与千金, 问白发、如何回避?(化用白居易诗意)
苏幕遮
唐玄宗时来自西域教坊曲名。“苏幕遮”是当时 高昌国语之音译。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四十一 《苏莫遮冒》:“‘苏莫遮’西域胡语也,正云 “飒磨遮”。此戏本出西龟兹国,至今犹有此 曲。” 宋代词家另度新曲。又名《云雾敛》、《鬓云松 令》。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韵。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 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 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第一讲 北宋前期词

二 欧阳修
欧阳修的词也同当时的大多数词一样,多 写男女爱情、离愁别恨,但是,与其他词人 的作品相比,欧阳修的词有两个方面是比较 独特的: 首先,欧词在内容上已不再完全局限于 写男女爱情、离愁别恨,而把山水自然、身 世感慨引入词中,这就扩大了词的表现范围。 如他的《临江仙》中有“如今薄宦老天涯, 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的人生感慨,这在 当时的词作中较少见到。
其次,欧词在表现手法上虽然以白描 为主,但写得更为细腻生动。例如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通 过借景抒情和细节描写等,生动细致 地表现了一位女子的苦闷,其中“泪 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二 句极尽曲折之妙:无人倾诉愁情,于 是有问花之举;但花也不理睬,不理 倒还罢了,还掉头而去,更添了无数 烦恼。
鹧鸪天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晏几道的词在宋词发展史上 具有特殊的意义,当词风纷纷转 向之时,他独远绍南唐,近承家 风,保留着南唐五代词人的特点, 多以小令来表现离愁别恨,成为 南唐词的最后传人。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 育最繁荣的时代之一,儒学复兴,思 想发达,科技发展亦突飞猛进,政治 也较开明廉洁,终宋一代没有严重的 宦官乱政和地方割据,兵变、民乱次 数与规模也相对较少。著名史学家陈 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 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一 晏殊
宋初主要延续了南唐词风,正如《艺概》 所说:“冯延巳词,晏同叔得其俊,欧 阳永叔得其深。” 晏殊生活优裕,人生道路没有太大的起 伏。叶梦得《避暑录话》说他“性喜宾 客,未尝一日不燕饮,每有嘉客必留, 亦必以歌乐相佐,谈笑杂出”。这就明 确地道出了晏殊的词是为了遣兴娱宾, 筵宴助兴而作。
北宋前期词

北宋前期词北宋前期词承袭晚唐五代词,风格柔婉,内容主要写男女闺情,形式以小令为主,但是此期词也有一定创新。
这一时期的著名词人有:晏殊、欧阳修、范仲淹、张先柳永晏殊有《珠玉词》内容多写男女相思、伤春感时。
晏殊词的特点:1 情中有思。
晏殊词在艳情内容外,又有较深的思想内蕴。
《木兰花》池塘水绿风微暖,记得玉真初见面。
重头歌韵响铮琮,入破舞腰红乱旋。
玉钩阑下香阶畔,醉后不知斜日晚。
当时共我赏花人,检点如今无一半。
他不仅敏于感受(《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同时也有理性的思考,使得情感与理性融合在一起。
在伤春怨别的情绪中表现出理性的反思,引起人们的哲理联想。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远知何处。
、《浣溪纱》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2 雍容闲雅。
晏殊具有高雅的审美趣味,其词雍容和缓,以淡雅之笔写富贵之态,以清新之笔写男女之情。
《破阵子》多少襟怀言不尽,写向蛮笺曲调中,此情千万重。
《踏莎行》尊中绿醑意中人,花朝月夜长相见。
《浣溪纱》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欧阳修有《醉翁琴趣外篇》。
欧词内容:除男女之情外,还有对仕途坎坷的感慨,如《临江仙》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
如今薄宦老天涯。
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
孤城寒日等闲斜。
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对山川景物的描写,《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003第二章 北宋前期的词

第二章北宋前期的词第一节晏殊、欧阳修及其他词人宋初诗文沿袭五代余风,词也未能例外。
由于北宋前期将近百年的承平,适应当时统治阶级娱宾遣兴、歌舞升平的需要,由晚唐五代以来形成的婉丽词风更弥漫一时,晏殊、晏几道是在这方面有代表性的作家。
然而南唐词人既初步摆脱了花间词人的影响,新的时代契机也在缓慢地推动词风的转变。
这一方面是在全国统一局面之下,部分怀有政治抱负的文人不愿意沿着西蜀、南唐那些亡国士大夫的道路前进,范仲淹、欧阳修等少数作家已在部分词里表现了新的风格,到苏轼就开创了和婉约派对立的豪放词派。
另一方面是由于当时都市经济的繁荣,为了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出现了以描写城市风貌见长的词人柳永。
本章将重点介绍当时较有影响的词家,苏轼的词将在下一章里论述。
第一节晏殊、欧阳修及其他词人晏殊(991—1055)是北宋前期较早的词家,在当时的影响也较大。
殊字同叔,江西临川人,少年时以“神童”被荐入朝,后屡历显要,官至仁宗朝宰相,生平爱好文学,又喜荐拔人才。
叶梦得《避暑录话》说他爱好宾客,“每有佳客必留”,“亦必以歌乐相佐”。
他的《珠玉词》大部分是在这种富贵优游的生活中产生的,因此流连诗酒、歌舞升平就成了这些词的共同内容。
另一部分写离愁别恨的作品,是受了晚唐五代以来传统词风的影响,也是适应尊前花下歌妓们传唱的需要的。
他的国家重臣地位和爱好文酒宴会的生活情趣都和南唐冯延己相近,词风上也受他的影响。
但由于他究竟还处在表面承平的时期,他的词在雍容华贵之中,虽也不免流露寂寞衰迟之感,却没有象冯词里所透露的亡国前夕的忧伤。
下面这首〈浣溪沙〉可略见他的成就。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全词在亭台如旧、香径依然的情境之中,流露春归花落、好景不常的轻愁。
词句也轻清宛转,玉润珠圆。
它是比较投合那些承平时期士大夫的胃口的。
和晏殊同时的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浙江吴兴县)人。
北宋前期词

主要特点:以小令为主 清新、明丽、婉转、缠绵 代表词人:张先、晏殊、柳永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 更南陌,飞絮蒙蒙。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 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梯横画阁黄昏后, 又还是,斜月帘栊。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 东风。
醉垂鞭 张先
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 人生行乐耳,何自苦如此
三、柳 永
逮至本朝,礼乐文武大备。又涵养百余年,始有柳屯 田永者,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 世。
——李清照《词论》
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 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 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依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 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传花枝
平生自负,风流才调。口儿里、道知张陈赵。唱新 词,改难令,总知颠倒。解刷扮,能口兵嗽,表里 都峭。每遇着、饮席歌筵,人人尽道,可惜许老了。
阎罗大伯曾教来,道人生、但不须烦恼。遇良辰, 当美景,追欢买笑。賸活取百十年,只恁厮好。若 限满、鬼使来追,待倩个、掩通著到。
【梁州】我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愿朱颜 不改常依旧,花中消遣,酒内忘忧。分茶攧竹,打马藏阄; 通五音六律滑熟,甚闲愁到我心头!伴的是银筝女银台前理银 筝笑倚银屏, 伴的是玉天仙携玉手并玉肩同登玉楼,伴的是 金钗客歌《金缕》捧金樽满泛金瓯。你道我老也,暂休。占 排场风月功名首,更玲珑又剔透。我是个锦阵花营都帅头, 曾玩府游州。
双蝶绣罗裙,东池宴初相见。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 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
云破月来花弄影 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 柳径无人,堕絮飞无影 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北宋前期词

范仲淹、宋祁、张先的词 范仲淹《渔家傲》写边塞风光,开边塞词的先 声。词境慷慨悲壮,苍凉阔大。
宋祁《玉楼春》“红杏枝头春意闹”写尽春意
盎然的情致和生命力,张先称之为“· · · 尚书” 张先词以小令为主,内容主要写心中事、眼中 泪、意中人,故称为“张三中”;又好用影字, 如“云破月来花弄影”(天仙子)“娇柔懒起,
无情不
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
富贵闲雅的晏殊词 风格:珠圆玉润
晏殊词写男女恋情时,不太
描写女性的容貌色相,过滤五 代“花间词”的轻佻艳冶,着 重表现抒情主体的情思。
语言温润秀洁,一洗“花 间词”的脂粉浓艳色彩。
踏莎行
碧海无波,瑶台有路。思量便 合双飞去。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 水远知何处。 绮席凝尘,香闺
且向花间留晚照。
《天仙子》
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 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 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
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
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第二章、北宋前期词
北宋前期词坛概况 富贵闲雅的晏殊词
雅俗并存的欧阳修词
以俗为美的柳永词
北宋前期词坛概况: 北宋前期,词的创作出现兴盛的局面,柳永、晏 殊、欧阳修、张先等代表着这一时期词坛的最高成就。 其中,晏殊、欧阳修、张先承袭了晚唐五代以来的婉约 词风,词作多为小令,题材不外是花前樽下、儿女情长, 风格柔婉旖旎,但他们在继承中也有局部拓新,主要是 在抒情深度和表现手法上有所发展。柳永则更多地继承 了民间词的传统,多写长调慢词,题材以男女艳情、市 民生活为主,为宋词的长足发展开辟了道路。
帘卷压花影”(归朝欢)“柳径无人,堕飞絮无
影”(剪牡丹),故自称“张三影”。 王国维对上面的“闹”、“影”字大为赞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级中国古代文学讲义·北宋初期的词
词经过晚唐五代许多作家的努力,在题材和语言风格上,大体形成了以花间派为典型的格局。
其间李煜虽有所突破,但他只是一个特例,总的看来变化不大。
到了北宋初期,词继续受到文人士大夫的喜爱,但就当时词的文体性质而言,它仍然只是文人在花间樽前一觞一咏之际的娱乐性创作,而不是正面向社会表现自己人格、情操、抱负的文学形式,艺术上也没有什么突破。
北宋初的词作者大都是诗人,如王禹偁、潘阆、寇准、林逋、钱惟演等几派诗人都有词作,但他们的精力主要还是在诗歌上,所以留下的词作数量都比较少;而词风往往和各人的诗风近似。
如钱惟演的词,也像西昆体诗一样辞采华丽,注重于外表的雕饰,他的《玉楼春》词写新竹,有“锦箨参差朱槛曲,露濯文犀和粉绿。
未容浓翠伴桃红,已许纤枝留凤宿”的句子,写得金碧辉煌,却毫无意趣。
而晚唐体领袖寇准的《踏莎行》则比较出色: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
画堂人静雨濛濛,屏山半掩余香袅。
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尘满慵将照。
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
结构很精致,视线从春天的远景拉回到画堂的中景,再拉到妆台的近景,然后又从倚楼人的极目长眺拓开去,构成一个回环往复的变化,写出女子相思中的惆怅苦闷,也不脱晚唐体诗歌的风味。
在这批作者中,王禹偁是胸襟比较开阔的一个,他的《点绛唇》词虽然篇幅短小,境界却颇为远大,是北宋初期词的佳作: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
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
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
写登高临远,视界广大,以此衬托出末句所要表达的人生感慨。
此外林逋的《相思令》,则是语言朴素,保存了较多的民间曲子词的生活气息: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对迎,争忍有离情!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边潮已平。
这一时期,宋词的创作尚未进入兴盛阶段。
但有一点仍可以注意到,即晚唐五代词中那种对男女之情的热烈大胆、有时甚至很直露的表现,在北宋初期词中已经很少看到了,这终究还是反映了时代文化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