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人生经历与诗歌

合集下载

探讨李白人生的四个阶段及其代表性作品

探讨李白人生的四个阶段及其代表性作品

探讨李白人生的四个阶段及其代表性作品李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诗人,他的作品广泛流传,被誉为"诗仙"。

他的一生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代表性的作品。

第一阶段:青年时期李白的青年时期可以称为他的奋斗期。

在这个阶段,他积极追求诗歌创作,寻求自我突破和表达。

他的代表性作品有《望庐山瀑布》和《将进酒》。

《望庐山瀑布》描绘了李白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以及他追求卓越的精神。

这首诗以雄浑的词句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象,表达了李白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追求。

《将进酒》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它展示了李白豪迈、豪放的个性和对人生的豪情壮志。

这首诗以饮酒为主题,表达了李白对自由、快乐和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

第二阶段:流亡时期在李白的中年时期,他经历了一段流亡生活。

这个阶段可以称为他的思考期。

他的代表作有《静夜思》和《月下独酌》。

《静夜思》是李白最著名也是最广为人知的一首诗。

它简洁、含蓄地表达了李白在流亡时期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以平淡的语言描述了一个人在夜晚思念家乡的情景,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回味。

《月下独酌》是李白在流亡时期创作的一首诗。

它以自我解嘲和幽默的方式表达了李白在流亡中的孤独和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诗以饮酒为主题,通过与月亮对话的方式,表达了李白对自己境遇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

第三阶段:归隐山林在晚年时期,李白选择了隐居山林,过上了隐逸生活。

这个阶段可以称为他的超脱期。

他的代表作有《登金陵凤凰台》和《观沧海》。

《登金陵凤凰台》是李白在归隐山林后创作的一首诗。

它以写景的方式表达了李白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超越之情。

这首诗以凤凰台为背景,描绘了金陵的美景,表达了李白对人生的豁达和对自然的崇敬。

《观沧海》是李白晚年时期创作的一首诗。

它以广阔的海洋为背景,表达了李白对生命的短暂和对世事的淡然态度。

这首诗以宏大的视野描绘了沧海的壮丽景象,表达了李白对人生的超然和对世界的洞察。

第四阶段:留名后世李白的作品在他去世后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赞誉。

李白人生经历及对应诗歌创作(详细版,全)

李白人生经历及对应诗歌创作(详细版,全)

李白【总体介绍】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朝人,是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家庭出身】李白生于701年,当时正是武则天执政后期。

根据史书记载,李白祖籍为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是十六国时西凉建立者李暠的九世孙。

而李暠是西汉名将李广的后人,又是唐王室的世祖,因此李白与唐王室有一定的血缘关系。

但李白的先祖早在隋末时就因罪被流放到西域,李白因此出生于碎叶城(今属吉尔吉斯斯坦),5岁时随经商的父亲迁至剑南道绵州昌隆县(唐玄宗时避讳改为“昌明”县,今四川省江油市),在四川度过了他的少年时代。

【人生经历】少年时期:天生我材,发奋读书。

【1】历史时间:武则天神龙元年——唐玄宗开元十二年(705—724年)。

【2】时代特征:公元705年,武则天退位,唐中宗李显即位,恢复了李唐江山。

在经历了中宗、睿宗的短暂统治后,712年,唐玄宗即位,次年改元开元,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唐朝尊老子为祖先,奉道教为国教,采取措施大力推崇道教,提高道士地位。

唐玄宗即位后对道教进行改革,使道教达到鼎盛。

【3】李白年龄:5—24岁【4】活动地点:今四川【5】主要经历李白五岁时发蒙读书,能够诵读“六甲”(一种诗题)。

十五岁时,已有诗赋多首,并得到一些社会名流的推崇,开始从事社会干谒(指为某种目的而求见某人)活动。

同时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开始接受道家思想。

十八岁时,他到戴天大匡山(今四川省江油市内)访问道士,在此隐居读书。

期间出游江油、剑阁、梓州(州治在今四川省境内)等地,拜梓州郪县(今四川三台)长平山隐士赵蕤(ruí)为师,学习剑术、道术、纵横术、《长短经》(赵蕤著作,主要讲政治问题和哲学)等。

青年时期: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1】历史时间:开元十二年—天宝元年(724—742年)【2】时代特征:在唐玄宗的统治下,唐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这一时期被称为“开元盛世”。

李白人生四个主要时期及其著名诗歌

李白人生四个主要时期及其著名诗歌

李白人生四个主要时期及其著名诗歌早年生活与诗歌李白是唐朝著名的诗人,他的一生可以分为四个主要时期。

在他的早年生活中,他游历了大半个中国,领略了各地的山川美景,这为他后来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他的早期作品以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个人情感为主题,其中最著名的诗歌有《静夜思》和《望庐山瀑布》。

政治生涯与辞官归隐在李白的中年时期,他进入了政治领域,成为了一名官员。

他在政府工作期间,亲身经历了唐朝的兴衰和政治腐败,这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政治生涯并不成功,最后他辞去了官职,选择了归隐田园。

在这一时期,他的诗歌变得更加激昂和豪放,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自由的追求。

代表作品有《将进酒》和《行路难》。

流亡与放浪李白的后期时期是他的流亡和放浪时期。

他曾因政治上的纠纷被贬谪到偏远的地方,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诗歌创作。

相反,他在流亡的岁月中继续写作,并创作了一些深具哲理的作品。

他的流亡经历为他的诗歌增添了一种独特的悲壮气息。

在这一时期,他创作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登金陵凤凰台》等诗作。

晚年与创作巅峰李白的晚年是他的创作巅峰期。

他回到了长安,成为了皇帝的宠臣,并在这段时间内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歌。

他的晚年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世事的洞察,展现了他的成熟和深邃的思想。

其中最著名的晚年作品有《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和《望天门山》。

总结起来,李白的人生可以分为早年生活与诗歌、政治生涯与辞官归隐、流亡与放浪以及晚年与创作巅峰四个主要时期。

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代表作品,这些作品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李白的人生四阶段和他们的代表性诗词

李白的人生四阶段和他们的代表性诗词

李白的人生四阶段和他们的代表性诗词1. 初出茅庐:青年时期李白的青年时期是他追求自由和浪漫的阶段。

他胸怀壮志,对世界充满好奇,对人生充满激情。

在这个阶段,他创作了许多代表性的诗词,表达了他对自由、狂野和美的追求。

代表性诗词:- 《青莲居士》:“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 达到巅峰:中年时期中年时期是李白最辉煌的阶段,他的诗歌作品广受赞誉,声名远播。

在这个阶段,他的才华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他的诗词充满了豪情壮志和对人生的思考。

代表性诗词:- 《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 《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3. 身世坎坷:晚年时期晚年时期是李白的人生经历了许多苦难和挫折的阶段。

他经历了战乱和流浪,心境变得孤寂和沉郁。

在这个阶段,他的诗词中透露出对生命的反思和对世事的无奈。

代表性诗词:- 《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4. 忘我境界:晚年后期晚年后期是李白的境界达到了一种超然和超脱的状态。

他舍弃了世俗的荣华富贵,追求心灵的自由和超越。

在这个阶段,他的诗词表达了对自然和宇宙的敬畏与赞美。

代表性诗词:- 《夜泊牛渚怀古》:“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古人村。

”-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

李白的四个人生阶段以及其出色的诗歌

李白的四个人生阶段以及其出色的诗歌

李白的四个人生阶段以及其出色的诗歌
李白是中国唐代著名诗人,他的一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早年奋发向上的求学时期、放浪形骸的游历时期、归隐田园的安逸时期以及晚年孤独的创作时期。

在早年求学时期,李白饱读诗书,受到了诗人屈原、杜甫等人的影响。

他的诗歌作品多以抒发对人生、自然和爱情的思考和感悟为主,如《将进酒》、《庐山谣》等。

在放浪形骸的游历时期,李白追求自由奔放的生活方式,游历天南地北,颠沛流离,创作了不少富有豪放气息的诗歌,如《赠汪伦》、《梦游天姥吟留别》等。

归隐田园的安逸时期,李白开始追求宁静安逸的生活,居住在乡村,创作了一些富有田园风光和宁静气息的诗歌,如《夜泊牛渚怀古》、《将进酒》等。

晚年孤独的创作时期,李白经历了个人生活和创作上的挫折,
创作了一些富有孤独和悲壮气息的诗歌,如《将进酒》、《将进酒》等。

总的来说,李白的诗歌作品在不同人生阶段都表现出了不同的
风格和情感,他的诗歌以其豪放、奔放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对后
世影响深远。

研究李白四个人生阶段的特点及其诗歌作品

研究李白四个人生阶段的特点及其诗歌作品

研究李白四个人生阶段的特点及其诗歌作品引言李白是中国唐代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的诗作流传至今,被广泛赞誉为杰作。

李白的一生可以划分为四个不同的人生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代表作。

本文将对李白四个人生阶段的特点及其诗歌作品进行研究和探讨。

第一阶段:少年放浪时期李白的第一阶段是他的少年放浪时期,这段时期大约从他出生到他二十几岁之间。

在这个阶段,李白饱览了大自然的美景,游历了许多地方,积累了丰富的人生经验。

他的诗作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自由放浪的向往。

代表作品有《蜀道难》和《望庐山瀑布》等。

第二阶段:官场生涯时期李白的第二阶段是他的官场生涯时期,这段时期大约从他二十几岁到四十几岁之间。

在这个阶段,李白担任过多个官职,参与了政治和社会事务。

他的诗作开始体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政治权力的批评。

代表作品有《将进酒》和《行路难》等。

第三阶段:流亡逐臣时期李白的第三阶段是他的流亡逐臣时期,这段时期大约从他四十几岁到五十几岁之间。

在这个阶段,李白因为政治斗争和官场失意而流亡他乡。

他的诗作充满了对乡愁和故乡的思念,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代表作品有《静夜思》和《月下独酌》等。

第四阶段:归隐田园时期李白的第四阶段是他的归隐田园时期,这段时期大约从他五十几岁到生命的尽头。

在这个阶段,李白放弃了官场和世俗的纷扰,选择了归隐田园,过上了宁静的生活。

他的诗作充满了对自然和谐的赞美,体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世俗的超脱。

代表作品有《登金陵凤凰台》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

结论通过对李白四个人生阶段的特点及其诗歌作品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李白作为诗人的成长和变化。

他的诗作既有对自然景色和自由放浪的歌颂,也有对社会现实和政治权力的批评,同时还体现了他对乡愁和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归隐田园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李白的诗歌作品不仅展现了他个人的情感和思想,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和文化的特点。

李白的四个人生阶段以及其出色的诗歌

李白的四个人生阶段以及其出色的诗歌

李白的四个人生阶段以及其出色的诗歌1. 童年与少年时期李白出生于唐朝,他的童年与少年时期充满了诗意的想象力和浪漫主义的情怀。

在这个阶段,他受到了许多传统文化的熏陶,并开始对诗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的诗歌风格鲜明,充满了豪情壮志和奔放的想象力。

在这个阶段,他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如《望庐山瀑布》和《将进酒》等。

2. 浪漫主义的诗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李白进入了浪漫主义的诗人阶段。

在这个阶段,他游历了许多地方,领略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壮观。

他的诗歌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

他以自由奔放的笔触描绘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自由和独立的追求。

他的代表作品之一是《静夜思》,这首诗以简洁而深入的语言描绘了一个人在夜晚思念故乡的情景。

3. 政治与流亡时期在李白的人生中,他也经历了政治与流亡时期。

由于某些政治原因,李白被迫离开了故乡,流亡他乡。

在这个阶段,他的诗歌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政治境遇的反思。

他的诗作《登金陵凤凰台》中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怀念和对政治的失望。

4. 晚年与离世李白的晚年是他创作生涯的巅峰时期,他的诗歌风格更加成熟和深刻。

他的晚年作品中充满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力,创作了许多感人至深的诗作。

他的晚年代表作之一是《静夜思》,这首诗以简洁而深入的语言描绘了一个人在夜晚思念故乡的情景。

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非常重要的诗人,他的诗作影响了后世的文人墨客。

通过对他四个人生阶段的诗歌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的诗歌创作背后的思想和情感。

历史人物:李白的诗词与人生

历史人物:李白的诗词与人生

李白的诗词与人生1. 简介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唐代著名诗人,与杜甫、王之涣并称为“盛唐三杰”。

他以其豪放的诗风、奇特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而闻名于世。

代表作有《将进酒》、《静夜思》等。

2. 李白的生平2.1 早年经历李白出生于贫苦农家,早年聪明好学。

他曾经游学过许多地方,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青年时期,他参加科举考试多次未中,但却积极追求自己的文学梦想。

2.2 攀龙附凤与游历天下在长安时期,李白通过结识一些重要人物,如杨玉环、王之涣等,获得官职,并开始游历天下。

他足迹遍布各个地方,并以此为题材创作了大量的诗歌。

2.3 辞官归隐与晚年生活晚年时期,李白辞去了官职,选择归隐山水间。

他在这段时期创作了许多富有哲理的诗作,表达了自己对人世间的疑惑和思考。

3. 李白的诗词特点3.1 豪放风格李白的诗歌流畅豪放,用字通顺自然,构思奇特。

他善于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比喻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3.2 自由意志李白追求自由与超越常规的生活方式,他在诗中表现出对社会各种约束和传统道德观念的反叛,强调个体追求内心自由与真实。

3.3 游历描写李白游历天下让他见识到众多美景和不同文化,这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他通过描写山水、古迹、名胜等元素来展现出大自然壮丽与文化底蕴。

4. 李白代表作赏析4.1 《将进酒》此诗是李白最著名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通过描述宴饮场面和自己的豪情壮志,表达了对人生的激情与追求。

4.2 《静夜思》这首短小精炼的诗作描绘了一个寂静夜晚时,诗人在旅途中怀念故乡亲人的心情。

以简单的形象和韵律展现出深厚的情感。

5. 李白的影响李白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诗人,也在许多后世作家、学者和艺术家中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开创了豪放派诗歌风格,为后代诗人提供了创作借鉴与启发。

结论李白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他所写下的诗歌无论在艺术价值还是思想意义上都具有重要地位。

通过探索他与他的作品之间关系及其影响力,可以更好地理解并欣赏他对中国文学传统做出的巨大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白人生经历与诗歌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神龙元年(705年),李白五岁,发蒙读书。

开元三年(715年),李白十五岁,已有诗赋多首,并得到一些社会名流的推崇与奖掖,开始从事社会干谒活动。

亦开始接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好剑术,喜任侠。

开元十二年(724年),李白二十四岁。

离开故乡而踏上远游的征途。

再游成都、峨眉山,然后舟行东下至渝州(今重庆市)。

三十岁之前到处游历,广交朋友,希望得到引荐,却一事无成。

直到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由于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交口称赞,玄宗看了李白的诗赋,对其十分仰慕,便召李白进宫,令李白供奉翰林,职务是给皇上写诗文娱乐,陪侍皇帝左右。

天宝二年,李白对御用文人生活日渐厌倦,始纵酒以自昏秽,又因权贵谗谤,玄宗疏远,内心烦闷,李白离开了宫廷。

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安史之乱春尘搭爆发,李白与妻子宗氏一道南奔避难。

至德二载(757年),李白因投永王兵败下狱,被判罪长流夜郎(今贵州桐梓)。

乾元二年(759年),李白经过长期的辗转流离,终于获得了自由。

上元二年(761年),已六十出头的李白因病返回金陵。

在金陵,他的生活相当窘迫,不得已只好投奔了在当涂做县令的族叔李阳冰。

上元三年(762年兄闭),李白病重,在病榻上把手稿交给了李阳冰,赋《临终歌》而与世长辞。

李白的诗歌:《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上李邕》唐·李白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扶风豪士歌》唐·李白洛阳三月飞胡沙,洛阳城中人怨嗟。

天津流水波赤血,白骨相撑如乱麻。

我亦东奔向吴国,浮云四塞道路赊。

东方日出啼早鸦,城门人开扫落花。

梧桐杨柳拂金井,来醉扶风豪士家。

扶风豪士天下奇,意气相倾山可移。

作人不倚将军势,饮酒岂顾尚书期。

雕盘绮食会众客,吴歌赵舞香风吹。

原尝春陵六国时,开心写意君所知。

堂中各有三千士,明日报恩知是谁。

抚长剑,一扬眉,清水白石何离离。

脱吾帽,向君笑。

饮君酒,为君吟。

张良未逐赤松去,桥边黄石知我心。

《采莲曲》唐·李白若耶溪边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行路难》唐·李白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南陵别儿童入京》唐·李白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杂曲歌辞》唐·李白琴奏龙门之绿桐,玉壶美酒清若空。

催弦拂柱与君饮,看朱成碧颜始红。

胡姬貌如花,当炉笑春风。

笑春风,舞罗衣,君今不醉欲安归。

《梦游天姥吟留别》唐·李白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慄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扇,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时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将进酒》唐·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酤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侠客行》唐·李白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子夜吴歌秋歌》唐·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单父东楼秋夜送族弟沈之秦》唐·李白尔从咸阳来,问我何劳苦。

沐猴而冠不足言,身骑土牛滞东鲁。

沈弟欲行凝弟留,孤飞一雁秦云秋。

坐来黄叶落四五,北斗已挂西城楼。

丝桐感人弦亦绝,满堂送君皆惜别。

卷帘见月清兴来,疑是山阴夜中雪。

明日斗酒别,惆怅清路尘。

遥望长安日,不见长安人。

长安宫阙九天上,此地曾经为近臣。

一朝复一朝,发白心不改。

屈原憔悴滞江潭,亭伯流离放辽海。

折翮翻飞随转蓬,闻弦坠虚下霜空。

圣朝久弃青云士,他日谁怜张长公。

《送陆判官往琵琶峡》唐·李白水国秋风夜,殊非远别时。

长安如梦里,何日是归期。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唐·李白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拟古十二首其九》唐·李白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

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

月兔空捣药,扶桑已成薪。

白骨寂无言,青松岂知春。

前后更叹息,浮荣安足珍。

《白纻辞》唐·李白扬清歌,发皓齿,北方佳人东邻子。

且吟白纻停绿水,长袖拂面为君起。

寒云夜卷霜海空,胡风吹天飘塞鸿。

玉颜满堂乐未终,馆娃日落歌吹濛。

月寒江清夜沉沉,美人一笑千黄金。

垂罗舞縠扬哀音,郢中白雪且莫吟,子夜吴歌动君心。

动君心,冀君赏。

愿作天池双鸳鸯,一朝飞去青云上。

吴刀剪彩缝舞衣,明妆丽服夺春晖。

扬眉转袖若雪飞,倾城独立世所稀。

激楚结风醉忘归,高堂月落烛已微,玉钗挂缨君莫违。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唐·李白忆昔洛阳董糟丘,为余天津桥南造酒楼。

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海内贤豪青云客,就中与君心莫逆。

回山转海不作难,倾情倒意无所惜。

我向淮南攀桂枝,君留洛北愁梦思。

不忍别,还相随。

相随迢迢访仙城,三十六曲水回萦。

一溪初入千花明,万壑度尽松风声。

银鞍金络倒平地,汉东太守来相迎。

紫阳之真人,邀我吹玉笙。

餐霞楼上动仙乐,嘈然宛似鸾凤鸣。

袖长管催欲轻举,汉中太守醉起舞。

手持锦袍覆我身,我醉横眠枕其股。

当筵意气凌九霄,星离雨散不终朝,分飞楚关山水遥。

余既还山寻故巢,君亦归家渡渭桥。

君家严君勇貔虎,作尹并州遏戎虏。

五月相呼度太行,摧轮不道羊肠苦。

行来北凉岁月深,感君贵义轻黄金。

琼杯绮食青玉案,使我醉饱无归心。

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

浮舟弄水箫鼓鸣,微波龙鳞莎草绿。

兴来携妓恣经过,其若杨花似雪何。

红妆欲醉宜斜日,百尺清潭写翠娥。

翠娥婵娟初月辉,美人更唱舞罗衣。

清风吹歌入空去,歌曲自绕行云飞。

此时行乐难再遇,西游因献长杨赋。

北阙青云不可期,东山白首还归去。

渭桥南头一遇君,酂台之北又离群。

问余别恨知多少,落花春暮争纷纷。

言亦不可尽,情亦不可及。

呼儿长跪缄此辞,寄君千里遥相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