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美术5年级上册第1课——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 第课 画龙点睛-“十校联赛”一等奖

《画龙点睛》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画龙点睛》一课是“设计·应用”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相结合的美术学习内容,与前面《美丽的纹样》《趣味汉字》同属于一个单元系列的绘画课。
在这三课中,《画龙点睛》属于知识技能综合课,目的在于启发学生学会运用前两课所学的美术知识、技能,大胆创新地把所学知识与技能运用到生活中去,培养学生学会关注生活、设计生活、创新生活,从而达到美化生活的目的。
《画龙点睛》强调了纹样在包装上的两种装饰排列形式:点状装饰与面状装饰,便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在教材第8 页上方编排了几组图片,解释了纹样在包装上的两种装饰样式:1、2 图展示是同一纹样在同一产品不同包装上的装饰形式,3 图呈现的是纹样面状装饰,4、5 图是点状装饰形式。
教材第9 页则提供了如何给旧包装换新颜的制作步骤,同时对学习本课提出了指导性要求。
本课更多是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多样性的纹样图片,拓宽学生视野,打开思维的想象之门,启发学生大胆创新,装饰出新颖、凸显产品特色的装饰纹样。
二、教学思路本课教学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讲解为辅。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直观感知纹样种类、探究感悟纹样在包装上的呈现形式、大胆设计创新有特色的包装纹样的教学流程来开展教学。
通过欣赏,探究、自主学习使学生感受纹样图案的形式美,认识纹样的装饰性与实用性,懂得纹样装饰是一门运用十分广泛的艺术。
三、教学建议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检查学生课前收集的运用纹样装饰的包装。
2.教师播放课件:在一段古筝音乐伴奏下,欣赏一组服饰、生活用品、物品包装上运用纹样装饰点缀的图片,启发学生思考:物品这么美有什么共同点吗?同时,引出课题“画龙点睛”。
(二)讲授新课1.讨论寻新知。
分小组讨论学习:(1)看教材第8 页1、2 幅图同样产品的包装盒上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除了纹样还有什么呢?(2)3、4 幅图包装上的纹样是如何排列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做相应的板书。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课万绿丛中一点红教学目标:1、认识色彩的对比,使学生能利用对比色来装点自己的生活。
2、进行对比色的涂色练习。
教学重点:认识色彩的对比。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对比色。
课前准备:学生:你认为什么是对比色,在生活中哪里能见到对比色?教学用具:教师:课件。
学生:水粉颜料,毛笔,调色盘,笔洗,报纸,抹布。
教学过程:1、欣赏:(1)出示课题——“万绿丛中一点红”。
(2)比较: 相同的主体,不一样的背景,两幅图有什么不同.2、发现:(1)当一种颜色出现在另一种颜色上,人们在视觉上便会比较两种颜色.当两种颜色相差得远时,就会特显出另一种颜色.这就是对比了.(2)观察色轮,发现三原色中任何两色相混所得的间色与另一原色互为对比色,即互为补色关系。
(3)在色相环上,直线相对的两种颜色配合,会产生强烈的对比。
如红与绿、橙与蓝、黄与紫都称为对比色。
(4)引导学生欣赏课例,通过欣赏使学生认识到强烈对比使画面响亮,生气勃勃,可以更形象更生动地衬托出主体。
3、实践:(1)用对比色组织一幅画面。
(2)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4、学生的作品展评:根据本节课的要点开展点评。
第2课色彩的和谐领域:造型•表现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邻近色,掌握邻近色的调配规律。
2、用邻近色进行涂色练习。
3、感受色彩的魅力。
教学重点:认识邻近色并掌握其调色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邻近色表现出和谐的色彩搭配和完整的画面效果。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水粉颜料和绘画工具。
学生:水粉颜料,毛笔,调色盘,笔洗,报纸,抹布。
教学过程:1、引导欣赏:(1)播放录象,欣赏生活中的邻近色画面(2)出示课题——“色彩的和谐”。
(3)复习对比色,比较邻近色与对比色的区别。
2、目标发展:(1)什么是邻近色?(出示色轮)在色环上,相邻近的色彩,称为邻近色。
如:黄——黄绿——绿红紫——紫——蓝紫黄橙——橙——红橙(2)寻找邻近色(师生互动)A、家居图片B、生活图片C、建筑图片(3)欣赏画家作品,找出邻近色,并说说邻近色在画面中产生的效果:和谐(4)师示范邻近色的调配方法3、实践活动:(1)作业:用邻近色组织一幅画面。
人教版小学1-6年级美术教材详解

人教版小学1-6年级美术教材详解第一章:一年级上册第一课:认识美术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美术的基本概念,理解美术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
-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 美术的基本概念:美术是一种艺术形式,包括绘画、雕塑、设计等。
- 美术的表达方式:线条、形状、色彩、构图等。
- 美术的表现手法:写实、抽象、夸张、装饰等。
第二课:画直线和曲线教学目标- 让学生掌握直线的画法,学会用直线和曲线组合成简单的图形。
- 培养学生对线条的感知和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教学内容- 直线的画法:平直、曲折、粗细、长短等。
- 曲线的变化:弧线、螺旋线、波浪线等。
- 直线和曲线的组合:交叉、相交、平行等。
...(后续章节依次类推)第五章:六年级下册第四十二课:摄影艺术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摄影的基本知识,掌握摄影的基本技巧。
- 培养学生对摄影艺术的热爱和创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教学内容- 摄影的基本知识:摄影的定义、相机的构造、曝光等。
- 摄影的基本技巧:构图、光线、色彩、拍摄角度等。
- 摄影作品的欣赏和分析:分析摄影作品的主题、形式、表现手法等。
总结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材共有12册,涵盖了小学1-6年级。
教材内容丰富多样,包括绘画、雕塑、设计、摄影等多种艺术形式。
通过系统的教学,让学生了解美术的基本概念,掌握各种美术技巧,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希望这份详解能够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教材,提高教学质量。
《第1课 色彩的对比》作业设计方案-小学美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色彩的对比》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了解色彩对比的基本概念,包括明暗对比、冷暖对比、色相对比等。
2. 通过实践操作,掌握色彩对比的表现方法,能够运用色彩对比创作简单的美术作品。
3. 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审美意识。
二、作业内容1. 实践作业:选择一张A4纸,按照以下主题和要求进行色彩对比创作。
(1)主题:夏日公园(2)要求:a. 以夏日公园为背景,运用色彩对比手法突出表现夏日的热烈和欢快气氛。
b. 画面中至少使用两种色彩对比手法,如明暗对比、冷暖对比、色相对比等。
c. 作品尺寸:A4纸大小。
2. 拓展作业:根据家庭生活场景,寻找并尝试运用不同的色彩对比手法表现特定的画面效果。
可以选择不同的物品或场景进行创作,例如餐桌、客厅、卧室等。
要求如下:(1)至少选择一个家庭物品或场景进行创作;(2)运用至少两种色彩对比手法,如明暗对比、冷暖对比、色相对比等;(3)作品尺寸:A4纸大小。
三、作业要求1. 按时提交作业,作业需打印或用绘图板绘制在A4纸上;2. 作业内容应包括明确的主题和要求,绘画过程应清晰明了;3. 作业应体现对色彩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注重画面效果;4. 鼓励创新,尝试不同的色彩对比手法,提高审美能力。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根据作业的完成情况、创意性、色彩运用、画面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2.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教师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总体评价,同时邀请其他学生参与作品互评;3. 评价结果反馈:根据评价结果,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同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兴趣和热情。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反馈:学生需认真听取教师和其他同学的意见和建议,对自己的作业进行反思和改进;2. 教师反馈:教师根据评价结果,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反馈,指出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同时,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跟进并给予支持和指导。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有机会运用色彩对比手法创作出具有创意和美感的美术作品,同时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审美意识。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上册课件:古罗马的五种柱式

塔司干柱式
• 特点:塔司干柱式是罗马最早的建筑形式 ,它是陶立 克式的一种更粗短的变体 ,也有人认为 ,它是希腊柱式基 础。但是 ,罗马建筑最典型的特征是使用非结构柱式 ,经 常是将柱子全部或部分埋入墙中 ,称为附墙柱或半身柱 , 有的柱子被做成扁平状 ,这时人们就称其为壁柱 • 比例:司干柱式其实就是去掉柱身齿槽的简化多立克 柱式,柱础是较薄的圆环面。柱高跟柱径的比例是7:1, 柱身粗壮。
建筑用途:罗曼努姆广场与奥古斯都广场,等 部分石柱和军事纪念物凯旋门等大多都是用其余 四种柱式和最后一种罗马组合式柱式建造而成的。
编后语
老师上课都有一定的思路,抓住老师的思路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上一小节中已经提及听课中要跟随老师的思路,这里再进一步论述听课时如何 抓住老师的思路。
① 根据课堂提问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往往会提出一些问题,有的要求回答,有的则是自问自答。一般来说,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 题都是学习中的关键,若能抓住老师提出的问题深入思考,就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 建筑用途:多立克柱式的简化最简单、最稳重, 无凹槽、有柱础。杰出的巴洛克建筑大师和雕刻 大师伯尼尼设计的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前பைடு நூலகம்场,周 围用罗马塔斯干柱廊环绕,整个布局豪放,富有 动态,光影效果强烈。
组合柱式
• 特点:爱奥尼与科林斯的结合,柱头 ,柱身、柱础 和基座用科林斯柱式。
• 比例:这种柱式是将科林斯柱式的顶端与爱奥尼克柱 式的涡卷相结合,使形状显得更为复杂、华丽。柱高跟 柱径的比例是10:1,显得纤细秀美 。
② 根据自己预习时理解过的逻辑结构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讲课在多数情况下是根据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展开的,若把自己预习时所理解过的知识 逻辑结构与老师的讲解过程进行比较,便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 第课 爱护家园-说课一等奖

第19课爱护家园1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应用各种绘画形式,如手抄报、海报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及对环境和资源的热爱。
教学难点构图和版面设计的创新, 利用画面表达希望和建议的方法。
2教学过程2.1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和感受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理解世界地球日的起源和目的。
2、能力目标:掌握各种绘画形式的创作方法(环保海报宣传画、手抄报),利用画面表达希望和建议的方法。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激发对地球的热爱之情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及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
学时重点教学重点应用各种绘画形式,如手抄报、海报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及对环境和资源的热爱。
学时难点教学难点构图和版面设计的创新, 利用画面表达希望和建议的方法。
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地球上有许多美丽的景色,和老师一起来看看吧。
”用课件向学生展示地球南极的冰天雪地、热带丛林的鸟语花香、非洲大草原动物成群的美丽景象,并趁机提问:“在浩瀚的宇宙中,适合人类生存的家只有地球,地球如此美丽,可为什么还提倡要爱护地球呢?”指定几位学生发言,教师将学生回答的环境问题用幻灯片罗列出来:例如乱砍乱伐导致水土流失、沙漠吞噬良田绿地;乱采乱挖导致地震、山体滑坡频繁发生;工业污染、污水随意排放,导致大气条件恶化,人类健康受损;非法狩猎导致多种生物濒危、灭绝等十大环境危机。
触目惊心的图片与前面的美景形成视觉上强烈的反差,能够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
接着教师讲述:“正因为这些破坏行为,生态系统失去平衡,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受到严重的危害。
保护这唯一的地球,已成为当务之急。
”随之课件出现保护地球的画面,寓意保护和重生!教师板书课题-----爱护家园。
活动2【讲授】讲授新课1、你们已经有在课前做一定的资料收集和学习知识的准备工作,了解和感受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那么要怎样保护环境呢?2、通过绘画和制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创新能力。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

学区2015至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美术教学设计教者:学区集体备课组学区小学美术集体备课组成员名单组长:范军翟玉磊成员:孙梅张洁柳娟娟吴生宏杜霞王霞辛春刘泽华赵树元陆金花备课要求:1.组长每周四组织备课组成员,对下周所备教案进行讨论修改,定稿后于本周五将教案下传各校。
2各校教导处将教案打印下发上课教师,学校教研组必须督促教师对教案进行再次修改后,经学校教导处或教研组审批后,方可进行课堂教学。
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计划五年级美术学科教学进度计划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学区小学中心教研组美术集体备课组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学区小学中心教研组美术集体备课组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学区小学中心教研组美术集体备课组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学区小学中心教研组美术集体备课组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学区小学中心教研组美术集体备课组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学区小学中心教研组美术集体备课组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学区小学中心教研组美术集体备课组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学区小学中心教研组美术集体备课组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学区小学中心教研组美术集体备课组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学区小学中心教研组美术集体备课组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学区小学中心教研组美术集体备课组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学区小学中心教研组美术集体备课组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学区小学中心教研组美术集体备课组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学区小学中心教研组美术集体备课组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学区小学中心教研组美术集体备课组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学区小学中心教研组美术集体备课组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学区小学中心教研组美术集体备课组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学区小学中心教研组美术集体备课组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学区小学中心教研组美术集体备课组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学区小学中心教研组美术集体备课组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学区小学中心教研组美术集体备课组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学区小学中心教研组美术集体备课组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学区小学中心教研组美术集体备课组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学区小学中心教研组美术集体备课组。
小学五年级美术知识清单(人教版)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知识清单◆第一课色彩的对比1.色相指色彩的相貌,是区别色彩种类的名称。
2.色彩的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深浅)、(浓淡)的程度。
浅是指色彩明度高,深是明度低。
一般色彩加上白色会变浅,明度会变高,加上黑色会变深,明度变低。
3.对比色:在色环上两个相对的颜色互为对比色。
如红与绿、橙与蓝、黄与紫。
对比色配合,可以使画面显得(鲜艳)、(明亮)。
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
4.怎样使对比色和谐呢?(三种方法)⑴改变其中的一方色彩面积的大小。
⑵改变一方色彩的明度与纯度。
⑶用金、银、黑、白、灰等色线分隔色块。
运用以上方法可以使画面显得和谐、主题突出。
5.运用红与绿对比色的代表作品:●《一家人》赵海天油画这是一幅运用抽象造型表现的绘画作品。
作者没有依靠具体的形象,而是运用了红与绿、蓝与橙、黄与紫等色彩对比精心组织画面,引导观众对画面抽象的“一家人”进行联想,利用色彩表现,简洁抽象,具有独特的形式美。
●凡.高《吸烟斗的自画像》(荷兰)凡·高画了两幅自画像,都是右耳包扎着绷带,口里衔着烟斗,头戴毛皮帽,身着大衣,姿势相同的自画像。
这幅画中橙红绿三色产生活泼的色彩效果。
叼着烟斗的凡·高神情有些呆滞。
袅袅白烟对画面中因为色彩浓重而产生的压迫感,有减轻的作用。
帽子上一簇簇的深青色毛直立着,被桔红色的背景衬托得格外醒目,似乎象征着充沛的精力。
背景以靠得很近的两只眼为轴线分为桔红和鲜红上下两色,因而也反画面和物分成了上下两部分。
在这条轴线下面,鲜红的背景、绿色的上衣、包伤的绷带配在一起显得十分刺眼。
其效果是造成了种独特的矛盾,这是作者有意运用的一种视觉矛盾手法,表现出一个沉思的受伤男人为抵御发烧而把自己紧紧地裹在皮帽和衣服里。
《反对虐待儿童》招贴画德国一个绿色戴头盔的小孩、一个标靶和黑色三角形、红色的背景形成了作品视觉符号元素。
作品的主题就是通过这些图形符号所显现出来的,在经过作者对大块红与小块绿加上尖锐黑色三角的独具匠心的编排后,整合成了一个完整的、强烈对比的画面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绿色 = 蓝+黄
不同颜色混合可以调出不同的颜色
那么什么是对比色呢?
( 两在 也 个色 叫 颜环 互 色中 补 互呈 色为 )对 度 。比 的 色 180
红+黄= 橙色
1 2
紫色=红+蓝
3
绿色 = 蓝+黄
对比色互不包含
常见对比色对照表
黄 —————紫 黄橙————蓝紫 橙 —————蓝 红橙————蓝绿 红 —————绿 红紫————黄绿
想一想:
可以用哪句俗语 来形容这几幅图片呢?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上册第一课
万绿从中一点 红
三 原 色
原色
不能有其它颜色调和成的基本色, 但他们却能调出其它颜色
三 间 色
间色
由三原色之中的两种颜色和在一起调出来的。
色 彩 填 空
你能找到什么规律吗?
红+黄= 橙色
1 2
紫色=红+蓝
色彩练习
海 报
海 报
观察:相同的主题,不一样的背景,两幅图有什么不同呢?
对比色的作用:对比色配合,可使画面显得鲜艳、பைடு நூலகம்亮。
哪一幅图看起来更舒服?
方法一:
在配合时只要改变其中一方的面积大小,就会使画面显得和谐,
主题突出,所谓“万绿从中一点红”,就说明了这一道理。
下面四幅图和原图比,
你能观察出改变了什么吗?
方法二:
有时在一方颜色中加 入黑色或白色,使色 彩的明度、纯度发生 变化,也会使画面显 得和谐、主题突出。
欣赏中国年画, 说说这些 作品中运用了 哪些对比色?
作业:
利用红与绿、黄与紫、橙与蓝等 对比色,完成一幅对比色的画。
作业步骤:
• 选择主色,如“红色” 。
• 选择辅色,如“橙色、紫红” 。
• 选择次色,如“绿色” 。
• 黑色勾画形象轮廓。 • 填充色彩,注意色彩的大小对比。
色 彩 练 习
变在 亮绿 、色 纯中 度加 增入 高白 ,色 使, 画使 面发 和财 谐树 、色 主彩 题的 突明 出度
比较:哪一幅图看起来更舒服?
方法三:
如果对比色面积相似,也可用黑、白、金、银等色线 把色块分离开来,使画面显得和谐、主题突出。
用白线进行调和
用黑线进行调和
找出以下两幅梵高作品中的对比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