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拍拉弧圈球教学视频 [乒乓球拉球教学视频]
正手弧圈球拉球最佳方法

正手弧圈球拉球最佳方法《正手弧圈球拉球最佳方法》打乒乓球的时候,正手弧圈球拉球那可是个厉害的招儿。
要想拉得好,得掌握几个关键的点。
得把姿势摆对喽。
站的时候,两脚分开,差不多和肩膀一样宽,身体稍微往前倾,胳膊自然下垂放在身体旁边。
然后是引拍。
引拍的时候,胳膊要往后拉,手腕稍微往下垂一点。
这个动作就像是在往后蓄力,准备一下子爆发出来。
再说说击球的瞬间。
这时候可要用点劲儿,手腕要突然发力,把球给摩擦住。
就好像是用拍子给球一个紧紧的拥抱,让球带着旋转飞出去。
拉球的时候,眼睛得死死盯着球,心里想着怎么把这个球拉好。
多练几次,找到那种感觉,您就能拉出漂亮的正手弧圈球啦!另外,拉球的时候别着急,心要稳,动作要连贯。
一开始可能拉不好,别灰心,坚持练下去,肯定会越来越厉害。
每次练完了,也琢磨琢磨自己哪儿做得好,哪儿还需要改进。
这样一点点进步,您就会发现正手弧圈球拉球对您来说不再是难事,而是得分的好手段!《正手弧圈球拉球最佳方法》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乒乓球里正手弧圈球拉球的最佳办法。
想要拉好正手弧圈球,第一步您得把准备工作做好。
站得稳当点儿,别摇摇晃晃的。
身体稍微弯曲,就像一张拉满的弓,随时准备发射。
再讲讲怎么摩擦球。
这可是关键啊!您得让拍子和球亲密接触,就像给球挠痒痒似的,轻轻一蹭,让球带着旋转飞出去。
还有啊,拉球的时候要注意脚步的移动。
不能站在那儿不动,得跟着球跑,找到最合适的击球点。
另外,拉球的时候别忘了调整呼吸。
别拉一个球就喘得不行,气定神闲才能发挥好。
还有个小窍门,拉完一个球,别马上放松,保持姿势,准备下一个球。
多和球友们练练,互相交流交流经验。
别怕拉不好,谁不是从不会到会的呀!只要您坚持练,用心琢磨,正手弧圈球拉球肯定能成为您在球场上的大绝招!《正手弧圈球拉球最佳方法》打乒乓球,正手弧圈球拉球要是拉得好,那得分可容易多啦!下面我就跟您唠唠这最佳方法。
咱先说说握拍。
这就好比拿筷子,得拿得舒服,拿得顺手。
乒乓球拉球技巧

乒乓球拉球技巧乒乓球拉球技巧拉球的种类很多:正手前冲弧圈球、正手(小)高吊弧圈球、正手台内小提拉、正手半出台快拉、正手反拉、正手左、右侧旋弧圈球、反手拉冲、反手高吊弧圈球、反手边线侧拉、反手台内拧拉侧上旋、反手台内拧拉侧下旋、反手拧拉正手位香蕉球。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乒乓球拉球技巧,欢迎阅读。
1、拉球的发力方式各有妙用,不存在哪一种境界更高拉打是一种“先打后摩”的技术,即通过重心的向前运动,首先实现的是对球的加速击打,通过转体及前臂顺势摆动来辅助摩擦,制造过网弧线。
拉打强调的是速度和落点,拉打时只要掌握好拍面角度,可以忽略来球的旋转,拉打的弧线相对低平。
鞭打式发力是一种“先吃后摩”技术,拍子倾斜更小、更竖一些,转腰引拍蓄势,大臂自然摆动,打开肘部,充分放松前臂引动拍子,自腿向腰发力,在重心转移的过程中,力求在臂部适当放松的状态下触球,实现拍子与球的柔软接触,由拍子带动球共同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在共同的运动中不断加速,逐渐增加拍子与球之间的正压力,当正压力达到峰值的时候,收臂摩擦,将球甩出。
鞭打式发力以摩擦球的中上部为主,是一种全身极为放松协调的发力方式,力量足旋转强,且有利于步伐的快速移动,并可连续拉出高质量的弧圈球。
多用于在灵活移动中拉球,以及对拉、反拉、机会球的把握等环节。
纯摩擦式发力是一种纯摩擦技术,通过向前或向侧、向上的快速摩擦,利用套胶的张力和快速形变,对球施加了一种复合斜向拉力。
(比如:流星碰撞可产生火花,流星与空气的高速摩擦也可产生火花,火花产生的机理却完全不同,后一种就是重摩擦,也就是我说的纯摩擦)对重心控制的要求更高,对腰腿的力量要求更大,动作并不拘泥于一成不变,摩擦的方向可根据来球的`旋转而定,可摩擦球顶,可摩擦球的侧面,甚至可摩擦球的中部和中下部,拉出来的弧圈球,旋转变化多端,第一弧线较高,第二弧线强烈下扎或侧拐。
其缺点是纯摩擦式拉球需要集中全身力量,全身有一个集中收缩发力的过程,拉完一板,需要熟练的衔接技术来充分放松身体。
乒乓球拉球技巧

一、正手拉加转弧圈球1、特点:又称“高吊弧圈球”。
上旋强烈,2、动作要领:两脚分开,两膝内收微曲,重心置前脚内侧,左脚在前,略提脚后跟,身体略右转,手腕外展,向后拉,拍形成横立状。
引拍至右后方,当来球跳至高点期或下降前期时,触球中上部或中部,腰髋带动上臂、前臂由后向前挥动,击球瞬间立即向前上方发力,右脚掌内侧用力蹬地,梢伸膝,前臂要迅速旋内收缩,协同摩擦,重心由右脚转向左脚。
整个动作类似于掷铁饼(图67、68)。
3、提示:⑴初学者常易拉漏球,或球擦拍边,找不准击球点,要多做徒手练习,牢记动作要领,逐步体会手、腰髋、腿的配合和肌肉感觉,产生手感。
⑵现在拉弧圈球,是先打后摩,又打又摩,以摩为主。
因此,手臂不能伸得太直,引拍不要过低,拍形前倾角度不能过大,向上发力时也要向前发力,以免造成漏球、击球时间迟、发力效果差等现象。
⑶手腕要先向后伸,触球一刹那,向前打击球后向上摩擦,这样爆发力大,还能起微调的作用。
加强了手腕对拍形、弧线的控制,增强了摩擦力。
二、正手拉前冲弧圈球1、特点:上旋强烈,第一飞行弧线低且长,球前进速度快,2、动作要领:基本姿势同拉加转弧圈球,但身体重心稍提高。
引拍时球拍与球同高或稍许低于来球,上臂带动前臂向右腰部侧后展开,拍形前倾于高点期或上升后期,摩擦球的中上部,由右向左转腰带动上臂、前臂、手腕,由后向左前方发力,配合略向上摩擦,重心前移至左脚(图69、70)。
3、提示:⑴正手反拉前冲弧圈球时,引拍后拉幅度要小,拍形稍前倾,于上升后期高点击球,运用腰、髋、前臂发力稍多一些。
对于初学者比较困难,先练好拉弧圈球的基本方法,根据来球性能变化,调整动作、拍形、击球时间和触球部位。
⑵重视腰髋、重心的调节,要移动步法到位。
三、反手拉加转弧圈球五、正手侧身拉弧圈球1、特点:当球处于反手位、步法跟得上时,适宜运用侧身正手拉弧圈球,以争取主动和得分。
直横拍弧圈选手侧身拉意识很强,都能较好地掌握与运用这一技术。
打乒乓球如何打出弧线球

打乒乓球如何打出弧线球打乒乓球如何打出弧线球导语:作为乒乓球的爱好者,了解乒乓球怎么打好弧线是基本的工作,那么打乒乓球如何打出弧线球呢?下面一起来学习下吧:1、调整好发力方向①当来球反弹后比网低时,球拍的用力方向上前方,以使球的飞行弧度适当增高,避免下网。
如:拉加转弧圈球、放高球。
②来球反弹后比网高时,球拍的用力方向应向前偏下方发力,使球的飞行弧度适当减小,避免出界。
如:打半高球、加力推球。
2、搓削球制造弧线①来球反弹后近网且高的情况下,搓(削)球的中部稍下一些,向前下方发力。
使球落到对方球台上。
②在来球反弹后远网且高的情况下,搓(削)球时,击球的中下部位,向前下用力压球,才不致使球出界。
③在来球反弹后远网且低的情况下,搓(削)球时,击球的中下部位,并向前方发力送球,避免球下网。
④在来球反弹后近网且低的情况下,搓(削)球时,击球的中下部位,向前方用力,力量不易过大,避免球下网或出界。
⑤在来球具有较强的旋转时,搓(削)球时,击球的中下或下部,向前方用力送球,避免下网。
3、调整好球拍角度①方向相同情况下,如果拍面略前倾,会使球的飞行弧线的高度降低。
反之拍面后仰则会使球的飞行弧线的高度增加。
②在打出距离相同的情况下:球拍面前倾,再向前用力的同时,要增大向上用力,以使球的飞行弧线适当增高,才能使球打到预定的落点上。
球拍稍后仰时,在向前用力的同时,要增大向下的用力,以使球的飞行弧线适当降低,才能使球打到预定的落点上。
4、调整好发力大小①向相同情况下,击球力量大,球速快,回击球的飞行弧线会相应增高,打出距离也会增长。
反之,发力小,球速慢,回球的弧线会相应降低,打出距离也会缩短。
②在打出距离相同情况下,击球时发力越大,球速越快,球的飞行弧度则越低。
反之击球力量小,球速慢,球的飞行弧线则增高。
5、攻球制造好弧线①在来球反弹后近网且高的情况下,对回球的弧线要求不高,进攻中只要击球的中上部,向前下方用力即可。
②在来球反弹后近网远且高的情况下,要注意给球一个适当的弧度,并注意缩短打出距离。
直板反胶正手拉球的基本原理和训练方法

直板反胶正手拉球的基本原理和训练方法乒乓球基本上是一项圆周运动,正手和反手拉球都是以运动员的身体重心为轴心、以身体到身体重心的连线为半径进行圆周运动。
因此,不管是正手还是反手击球都必须符合这个原理,从这个意义上讲,正手拉球动作的基本原理就是一种力的传递。
正手拉球的基本要点基本站位:两腿张开与肩的宽度为差不多相同,身体稍微前倾,重心在前脚掌上,拉球时,身体向右转(以右手为例),重心放在右脚上,在转腰的过程中,用腰控制大臂,右肩稍底,小臂自然下垂,用手腕控制板型,板型前倾(拇指用力压住球板,食指稍微放松,中指顶住球板),板型前倾的角度因来球的旋转不同而调整。
击球原理:击球的时候,以右手为例,首先是腿上发力,向左蹬腿,身体重心从右脚向左脚转换,交换重心,身体前迎,身体前迎的方向要和击球的方向一致。
然后是腰上发力,用腰带动大臂转动,把力传递到前臂,在击球一瞬间,收缩前臂用力击球。
从力学的原理讲,正手拉球前,小臂和大臂之间的角度越小越好,这是加大半径,半径越大,初速度就越大,在击球瞬间突然收缩前臂,使半径变小而获得加速度,使速度加快,力量加大。
击球时,小臂和大臂之间角度的变化要根据来球和击球的需要进行变化。
很多运动员在进行正手拉球时往往只注意了收前臂而忽略了转腰,用腰来控制手臂的发力,或者是注意了用腰的发力来带动手臂而忽略了收前臂,前臂和大臂之间的角度几乎没有变化或变化很小。
总结起来正手拉球应注意四点:1、必须注意重心的交换,重心迎前的方向要和击球的方向一致。
2、一定要用腰控制大臂,是腰上发力,而不是用手臂发力,注意拉球时腿、腰、大臂、前臂、手腕发力的协调。
3、击球瞬间必须快速收缩前臂、手腕发力,前臂收缩的速度越快,发出的力量就越大。
4、击球点必须保持在身体的右前方,击球点离身体越近,越容易控制球。
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什么样的拉球动作,必须和你自身具备的身体条件相符合,只要不影响动作的发力就可以,没有什么固定的动作模式。
教你如何练习乒乓球直板反面台内侧拉下旋方法

教你如何练习乒乓球直板反面台内侧拉下旋方法打乒乓球,都希望能够学会到更好的技术,南以展现自己的水平。
但要练习好技术,我们就必须要懂得如此学习。
现教你如何练习乒乓球直板反面台内侧拉下旋技术方法,让你的乒乓球技术有更好的提高。
方法/步骤关于拉下旋的含义。
很多朋友对此的理解是:拉出的球是下旋,应该是:“把对方回的台内的下旋球拉起来”。
旋转按照性质可以分为三种:上/下旋、左/右旋(侧旋)、顺/逆旋。
上/下旋大家都很清楚了,而左/右旋和顺/逆旋大家不一定仔细区分过。
这样对于你要掌握时,会有更好的帮助。
现在,以一个发球为例来说一下:以球台的台面和中线为参考对象,假设发球的第一跳(在自己的台面上)和第二跳都在中线上。
如果球的旋转轴是垂直于台面的,就是左/右旋;如果球的旋转轴是“躺”在台面上,而且与中线平行的,就是顺/逆旋;如果球的旋转轴是“躺”在台面上,而且与中线垂直的,就是上/下旋。
当然,纯粹一种旋转的球几乎是没有的,特别是纯粹顺/逆旋,根本就不可能过网。
绝大多数的球都是上述三种旋转中至少2种的组合。
明白了各种旋转的含义,我们就应该知道:用现在这种侧拉的动作,拉出的旋转主要是左/右旋和顺/逆旋的组合旋转,这种组合旋转本身并不能抵消下旋,因此同时还需加入一定的上旋成分来抵消下旋。
而顺/逆旋的球落台时会产生横向的摩擦力,使球向侧方向跳起,于是产生了侧拐的效果。
2适用范围经过试打后,我认为这并不是一个难掌握的动作,应该比正常的直板反面拉容易。
当然,我是先掌握了直板反面拉再练侧拉的,可能有一定基础了,所以觉得容易。
首先,要对来球的性质做出判断:1)是出台长球的,尽量不要使用侧拉。
并不是拉不出来,而是侧拉的力量、速度、都不算强,关键在于其出奇制胜。
而用于长球则丧失了这种突然性,效果将打折扣,况且对长球还有正手侧身拉、反手反面拉等很有威胁的攻击性技术可以使用。
2)偏正手位的尽量少用侧拉。
也不是拉不出来,只不过动作比较别扭,而且在正手位使用反手技术总有不甘心之感。
续谈拉弧圈球的内弧与外弧(附图

[讨论]续谈拉弧圈球的內弧與外弧(附图)由於許多內外弧討論文章發帖後, 跟帖太長了, 發帖的人意見很不一致, 看完帖的人可能還是一頭霧水. 我引用裡面的跟帖拿出來加以整理繼續討論. 我顺手把所有文章的跟帖有疑点的都剪接过来讨论,借用susu669的圖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以下只是个人意见, 不代表结论. 有疑点的, 请大家继续讨论.判断内外弧, 直接看触球瞬間磨擦的发力方向比较准确. 看挥拍轨迹比较复杂, 因为除了手臂腕部动作还有身体迎前动作, 整个合成才算挥拍轨迹.内弧:斜斜的先往前上磨擦,然后再往前磨擦包球.外弧: 直接斜斜的往前上顶住球磨擦.(有人形容外弧是舔式. 内弧是裹式, 呵呵形容的真好)外旋: 定义上跟内外弧无关. 拉球时磨擦左侧往右上磨擦, 让球产生左旋. 正常拉球, 由于小臂内旋的方向是由右而左收缩, 磨擦球的部位靠近右侧往左上磨擦, 所以都是带右旋居多,外弧, 其实就是咬球式的厚磨擦弧圈. 先迎前把球撞进海绵咬球吃球, 然后顶着球"拉"着往前上走. 从触板到脱板都在磨擦范围没有先后问题(咬球可以说是把球咬住不放拖着走). 外弧打法其实是很自然的一个动作, 符合人体工学原理, 小臂的收缩动作就是以直线为主乾净俐落,然而拍子走出外弧軌跡乃是因为身体的迎前所产生的"合力"曲线. 外弧打法是力量与磨擦的结合! 外弧弧圈, 不是靠手臂去畫弧打出來的!!!.內弧式包球打法: 磨擦較薄, 磨擦時間較長, 吃球較淺, 打出來的前進速度比較受限. 一般业余球友都靠转臂来包球,容易步入误区拉漏,不容易拉沖, 磨擦球大都靠胶皮表面黏性. ( 职业选手打出的内弧, 其实应该是外弧的变化型, 为了压低弧线来使用. )业余的朋友大都因为咬球做的不好, 许多人都会用转臂转腕包球方式来拉球, 靠的是表面的黏性来磨擦, 相对于一般外弧弧圈打法, 这种包球方式咬球较浅, 磨擦较薄.其实真的要分类应该有三种1. 小臂直线拉球也就是直接往前上摩擦打磨的-- 俗称外弧. (加上身体迎前的动作形成外弧曲线)2. 快带, 反拉的动作, 或者如波尔的近台小高吊-- 为了控制弧线的内弧. 前臂在拉球的动作多个压拍动作, 但是动作不大. 此动作乃由外弧拉球变化而来. 可视为过渡技术.3. 业余球友的变形弧圈-- 大动作的转臂转腕的包球方式, 咬球较浅,磨擦较薄. 不容易拉出速度容易拉漏手动作太大, 拉完球容易重心后仰. 这种打法因为没有迎前咬球的加速动作, 想增加速度只能往前撞击, 有了速度却牺牲转速.咬球其实大家也说的很明白了, 就是利用迎前的力量触板时让球深入海绵咬住球继续往前上拖着球跑一小段距离然后脱板. 高吊加转磨擦时间较久, 拉前冲则因为挥拍速度快, 磨擦时间较短 .我也常常跟业余朋友解释, 咬球本来就是先打后磨, 不用在刻意去多个打的动作才去摩擦.而打第三种的包球方式拉弧圈的业余朋友, 因为没有咬球吃球观念跟手感大部分都会对外弧打法抱着质疑的态度. 也正因为没有咬球吃球观念跟手感跟他说先打后摩打磨结合是很容易步入误区的. 因为他们会以为要先往前击打才去摩擦.小弟以前就是属于第三种的变形弧圈... 因为很不稳定没什么杀伤力最后彻底放弃重练弧圈...终于入门. 后来我才发现有内外弧之分别.以下是引用阿拉丁时代在2006-1-20 1:42:00的发言:我不太同意老兄的观点,我是个外弧的选手,我也经常收集一些录像,从专业选手和业余选手的角度做了一下比较,专业选手大概是百分之一百都拉外弧(特别是中国的),不过也有上些特例,就是正反手快带弧圈球和反拉的时候,而业余选手就有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拉内弧,这也就是业余选手在拉弧圈球上的误区业余确实打内弧的多职业外弧的多. 內弧是不是误区? 我不肯定. 但是很多业余朋友包含我自己以前的打法在内, 错误的内弧的发力都太过依赖转动小臂的力量来画弧, 这我肯定是一个误区. 应该多利用身体的力量来控制挥拍弧度,而不是转臂. 转臂包球打法因为摩擦较薄吃球较浅发力拉容易拉漏 .我的感觉是, 外弧发力是最直接简单的动作, 小臂收缩走直径, 靠身体迎前腿腰的力量来作用於拍子, 产生前进力量而产生外弧轨迹. 对于会打外弧的职业选手, 偶尔打出内弧是配合身体动作来控制弧线而使用, 是刻意的, 外弧打法是比较自然的.外弧拉不好就成打了,动作做不好还容易重心偏后,拉不好前冲.正手业余的还是内弧练的快点,等到练到一定成度时再试试外弧.反手可以直接从外弧上手.不认为外弧比较难. 我教人拉球都直接教外弧. 學會外弧, 再學內弧很容易. 反之, 先會內弧要再學外弧瓶頸較大. 因为打内弧比较容易步入学习误区,太注意手的动作而忽略了身体的力量. 我认为外弧一定要学,而且最好一开始就练外弧.以下是引用jkaddress在2006-2-19 12:04:00的发言:是不是可以这样解释: 如果挥拍轨迹是一圆弧,内弧的圆心在身体前面,而外弧的圆心在身体后方。
直拍正手弧圈球拉球最佳方法

直拍正手弧圈球拉球最佳方法介绍直拍正手弧圈球拉球是乒乓球比赛中一种常用的技术动作,它能够以高度曲线的方式使球弧线下落,给对方造成困扰。
本文将详细介绍直拍正手弧圈球拉球的最佳方法。
准备姿势在使用直拍正手弧圈球拉球前,需要先采取正确的准备姿势,这对于成功执行这个动作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个准备姿势的要点:1.双脚分开与肩同宽,确保稳定的站立姿势。
2.上半身稍微向前倾,保持身体平衡。
3.上臂与身体的夹角应大致为90度,手肘弯曲,手臂放松。
4.手握拍面平行于地面,与身体保持一定距离。
5.目光集中,专注于球的位置。
步骤演练正确的步骤演练是直拍正手弧圈球拉球成功的关键。
下面是该技术动作的详细步骤:1.准备击球:提前预判球的落点,通过观察对方的动作来判断球的线路和速度。
2.躲避助攻:在接球时,尽量避开对方的攻击角度,减少击球的失误率。
3.前移身体:在击球前,通过身体前移来增加击球的力量和稳定性。
4.瞄准球的下旋点:在击球过程中,要准确瞄准球的下旋点,这是产生弧圈效果的关键。
5.上旋击球:通过顶帽击球法将球打向上方,并施加向前的旋转力。
6.加速击球:在攻球过程中,需要逐渐加大击球的力度和速度,以达到绝对优势。
7.配合上旋下旋:在击球过程中,要灵活运用上旋和下旋,增加球的变化性,降低对方对球路的预判。
注意事项在练习直拍正手弧圈球拉球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保持良好的身体平衡,避免动作不稳或过度用力导致失误。
2.手肘弯曲要合理,不要过度张开或过度弯曲,以免影响球的控制。
3.球拍的角度要适当,过大的角度会导致球的飞行轨迹过于曲线,不易控制。
4.锻炼视野的广度和敏锐度,能够更好地判断球的落点和对方的意图。
5.合理运用身体的协调性,通过腰部的转动和臂部的发力来增加球的旋转和速度。
练习方法为了掌握直拍正手弧圈球拉球的最佳方法,可以采用以下练习方法:1.静态击球:在练习时,先以静止的方式练习直拍正手弧圈球拉球的动作要领,保证击球步骤的正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拍拉弧圈球教学视频[乒乓球拉球教学视频]
乒乓球的基本技术拉球,是主要的进攻技术,有看过相关教学视频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乒乓球拉球教学视频,谢谢阅览。
乒乓球拉球教学视频
乒乓球拉球技巧
站位,其实很多人都会忽略站位问题,如果你没有一个好的站位,你就不能在最舒适最有把握的最好击球点出球,我们看有些人的动作很不协调,其中可能的原因就是出在站位的问题上。
例如两个脚平行站立,做动作起来肯定没有重心,看起来就不协调。
如果两个脚站立过宽膝关节过直,更显得僵硬,这样更不能利于自己的调整下一板,所
以我们在学习或者改自己的动作首先去看你的站位是不是对的,协调的?我们比较理想的站位是:两脚与肩同宽或者稍宽,左脚稍微前,膝关节稍曲,挺胸收腹。
身体放松,像弹簧一样能随时启动!这个动作应该不是站死的,也就是说不同的来球都有一定的微调。
最主要的是运用弹簧般的身体能够调整击打不同的来球,这个就是我们需要放松和像弹簧般身体的主要出发点。
重心,我们的重心也是很主要的,我经常强调的是用身体去打球。
在对待不同来球我们身体的重心都有一定的变化,如果身体的重心不稳,或者重心偏移你就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你的个人技术,或者说出去的球没有质量。
业余的球迷尤其要注意重心的作用,为什么你出去的球没有速度,没有命中率?这个也是关系的,在不击球的时候我们的身体重心应该在两脚中间。
当步法调整好以后,我们找到最佳的击球点和击球位置,我们身体的中心应该向右脚偏移,也就
是说这个时候我们的重心在右脚上,当迎前的整个过程作用力到球的时候我们的中心应该是迅速偏移到左脚,而重心不是向左走的,而是向前走的。
最理想的重心交换,应该是在转到左脚的时间的时候接触球,这个时候的力量和稳定性最好。
腰部,腰部是贯穿下身和上身的桥梁,起到承下启上的作用,“力从脚根生”而这个力要作用到球上,都是通过腰部传输上来的。
有些球迷的力量脱节很主要的一点就是在腰部上,集体表现为,腰部紧张、僵硬、灵活性不够等等,所以我们应该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身体重心带动的时候我们的腰部要适当的放松,在身体重心转移的时候我们的腰部也要有适当的转动来带动上身,在球出手以后我们腰部要“锁住”,不能让腰部随着身体重心的转移而放出去,要有个“锁住”的过程,这样我们更利于我们还原和下一板的再发力。
大臂,大臂是前臂的哥哥,所以前
臂“半圆”动作的好坏,跟大臂也有很大的关系,假如重心好了,腰部放松能带动了,我们的大臂如果这个环节做不好,同样也会影响你整个动作的完成到最佳状态。
所以密切的去注意我们的大臂是由必要的,特别是在对拉、远台处理球的时候如果没有大臂的动作你的球肯定是不过网点居多。
腰部带动好以后,我们的大臂应该适当的放松往后拉,我强调的是大臂跟腰部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当腰部转动的时候大臂就应该一起放松拉开引拍了。
在接触的球的时候有个往前送到过程,如果这个过程做的好,那么你出去的球就很“顶”如果送的动作做不出来,会一定程度的影响你出球的第二弧线。
也就是说你的球不够“顶”。
前臂,越来越接近球拍了,所以我们的整个动作就应该越来越放松了只在接触球的那一霎那才发力,乒乓球是属于半圆化的运动,在正手动作更是明显,而在看很多球迷或者小朋友打球的时候没有体现出“半圆化”前臂根本就没有收
缩过,导致出去的球生硬。
落点不受自己的控制等等。
所以我们在以后应该注意我们的前臂动作,前臂收缩得越好,你出去的球越有数,力量速度也就更快。
在重心到右脚准备迎前击球的时候我们的前臂是打开的。
差不多跟大臂成直线,稍曲在重心和腰部转移带动迎前准备接触球的时候,我们前臂应该迅速往前“收”这样就比较利于整个力量的传导和协调性。
手腕和手指,手腕和手指是我们接触球拍最近的地方,如果使用好手腕和手指说明你“会打球”了,特别是手指,也体许很多业余球迷打了一辈的球还没有体验过一次手指在打球中的作用。
在很多方面我们的手指都起到很好的作用。
我们在主动发力的时候我们的手腕应该有个接触到球带的动作,也就是在拉拍的时候我们的手腕放松稍微展开,在接触上球的时候我们的手腕发力往前收,配合前臂的“半圆”当你知道用手腕配合前臂的动作你会知道什么是“暴”会
体验到从来没有过的“爆”直拍选手在使用在拉球中使用手指的时候,接触到球,拇指应该发力压球拍,后面的中指应该给球拍一个顶往前的力。
横拍是用拇指跟后面的食指。
球迷们慢慢用心去体会。
乒乓球拉球相关文章:
1.提高乒乓球正手拉球力量方法
2.乒乓球拉球的技术要领精选
3.乒乓球拉球练习的问题及体会
4.乒乓球正手拉球的方法与技巧
5.乒乓球初学者弧圈球练习技巧
6.乒乓球拉球的十大要领精华
7.乒乓球正手拉球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