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的细节描写-杜甫

合集下载

石壕吏作文(优秀4篇)

石壕吏作文(优秀4篇)

石壕吏作文(优秀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石壕吏作文(优秀4篇)傍晚将近,落日的余辉照射着这个凄苦的世界。

石壕吏记叙文

石壕吏记叙文

石壕吏记叙文石壕吏记叙文1“哎,‘安史之乱’怎么还没到头呀?”我不禁自言自语道。

今天刚好从洛阳回来到了石壕镇这么个地方。

天已经暗下来了,只有几束稀稀疏疏的橘黄色的光线射出来。

我准备找一户人家借宿一晚。

便进了这个镇。

这里的居民都非常热情,我马上就找到了一户人家。

这是一个普通的人家:一位快到七十岁得老奶奶和她的丈夫,另外还有一位抱着孩子的儿媳。

吃过晚饭,那位婆婆已给我收拾好了床铺,谢过了她。

我便进入了梦乡,今天实在是太累了,一躺下就睡着了。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

我突然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吵醒了。

敲的不是我屋里的门,而是大门!我一想,明白了:一定是官府又来找壮丁了,哎!这时,我听见一阵飞快地脚步声,并且穿过了我的门前,几乎没有任何声音。

我想,一定是这家的那位爷爷去不远处藏了起来。

接着,我听见了开门的声音。

是那位老奶奶……“你这个老婆子,怎么这么慢才把门打开?啊?”官吏们个个凶得像老虎。

“家里人都在啊……睡觉。

”老奶奶被吓得哭哭啼啼地说。

“行了!你这房子里又没有男人啊?”老奶奶说:“有啊,我有三个儿子,这不都和你们去邺城服役了吗。

昨天,一个儿子捎信告诉我说,那两个儿子刚刚战死。

我伤心得要命啊!哎!活着的人就姑且地活着,死了的人可就永远完喽!”(老奶奶哭了起来)。

“家里真就没有男人了?”官吏冷冰冰地问。

“家里真就没有男人了。

”这时,一阵婴儿的哭声划破了天际。

“咦?这是谁在哭啊?”老婆婆顿了一会儿说:“这是我们家刚出生不久的小宝,你们想干什么?”“再小他也是个人呀,他的妈妈呢?”官吏冷笑着问了一句。

“正在给孩子喂奶呢。

”“那让她跟我们走!”官吏用坚决的口气说。

“哎呀,我的官吏大人,我求求你们了,别把她带走,她走了孩子可怎么办呀,再说她出门连一件完整的衣服都没有啊!要不这样吧,我老婆子力气虽然小,但我会做饭啊!要不今晚我和你们一起去河阳服役,明早我还能给你们做早饭呢!”老婆婆毅然做出了决定。

我在心里恨死这帮官吏了,竟然连一位年近古稀的老太太都不放过。

杜甫《石壕吏》赏析

杜甫《石壕吏》赏析

杜甫《石壕吏》赏析《石壕吏》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诗名《石壕吏》,“壕”:【护城河,沟的意思。

】我们先来看些“石壕村”的资料:【“石壕村”位于河南陕县“观音堂镇”,依山傍水。

由于受地理条件所限,石壕村夹在南北两座大山中间,东西一条沟又是“崤xiao2函古道”的必经之路,人们依着道路建房,小村既像小街又像驿站。

相传,古时经商或去京城赶考的学子,夜行至此便会投宿。

石壕村地处崤函古道,是洛阳通往长安、咸阳的必经之路。

历史上的崤函古道战乱不断,沿途百姓民不聊生,深受其苦。

石壕村更是古道中多灾多难的村庄之一,也是封建社会战乱的一个缩影。

村名叫“石壕”倒是名副其实,除了村子西南山坡上有条石壕沟外,村子里到处可见石头、石房、石窑、石墙、石桥等。

】从前面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村子虽然在山沟里,却不是世外桃源。

因为那里有一条古道经过,而且这条古道还是“洛阳”往“长安”,“咸阳”的主干道。

显然这首诗是承接前面的《新安吏》,杜甫离开“新安县”,继续往“华州”的方向前行,来到了“石壕村”。

好,我们来看原诗:“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赏析杜甫说,我在日暮之时投宿于石壕村。

在夜里,突然听到外面有官吏在捉人。

前面资料说了,这里是洛阳往长安方向的必经之路,而这石壕村自古就是商旅的夜宿之地,所以杜甫经过这里,也就在此投宿了。

不想半夜听到外面有吵闹声,估计鸡飞狗跳,探头出去,发现是有官吏在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字词典故“逾”:【越过。

】赏析杜甫说,我看见一个老翁,越过后面的矮墙逃走了。

而老妇人呢,从前面出去,打开门看是谁在敲门。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石壕吏赏析

石壕吏赏析

石壕吏《石壕吏》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著名的"三吏三别"之一。

这首五言古诗通过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此诗在艺术上的一大特点是精炼,把抒情和议论寓于叙事之中,爱憎分明。

场面和细节描写自然真实。

善于裁剪,中心突出。

诗风明白晓畅又悲壮沉郁,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典范之作。

[译文]傍晚投宿于石壕村,夜里有官吏来捉人。

老翁翻墙逃跑,老妇走出去看。

官吏喊叫的声音是多么凶狠,老妇啼哭的情形是多么凄苦!我听到老妇上前对官吏说:"我三个儿子都服役去把守邺城。

一个儿子托人捎了信回来,另外两个最近战死了。

活着的人苟且偷生,死的人已经永远逝去!家中再也没有什么男丁了,只有个仍在吃奶的小孙子。

儿媳妇因为孙子还没有改嫁,但进进出出没有一套完整的衣裙在。

我虽年老力衰,请允许我跟从您夜归。

赶快应征河阳,兴许还可以为军队做早饭。

"入夜了,说话的声音渐渐消失了,但好像还听到低声哭泣抽咽的声音。

天亮,我要继续赶前面的路程,只得与逃走回来的老翁告别。

[创作背景]公元758年,为平息安(安禄山)史(史思明)之乱,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20万围攻安庆绪(安禄山的儿子)所占的邺郡(河南安阳),胜利在望。

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

郭子仪等退守河阳(河南孟州市),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

杜甫这时刚好从洛阳回华州,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根据目睹的现实,写了一组诗,《石壕吏》是其中的一首。

石壕,也叫石壕镇,河南三门峡东南。

吏,小官,这里指差役。

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春,已经四十八岁的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石壕、潼关,夜宿晓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

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引起诗人感情上的强烈震动。

石壕吏记叙文

石壕吏记叙文

石壕吏记叙文石壕吏记叙文1诗人杜甫被贬了官,在去上任的路上,已至夜深,他只好投宿到石壕村里。

天色渐渐昏暗下来,有几个服兵役的小兵来抓壮丁了。

杜甫住的这家人里有一个老翁,老翁听到官兵的声音之后,连忙翻墙而走,老妇人听到后连忙出门来看。

官兵用很严肃的话语说:“你们家里还有男丁吗?”老夫人伤心地回答:“听我说吧!我有三个儿子,他们都去当兵了,一个给我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我的两个孩子都死了。

这不,听了这件事情,我的老伴悲痛欲绝,前两天他抑郁得病,已经命丧西天了。

”官兵听完后沉思了许久,他看了一下老妇人,老妇人衣服破旧,有好多地方都有补丁。

老妇人又说:“那些活着的人还有一条出路,倘若饿死了,这一切的'一切就全都没了。

”这时房子里的婴儿焦躁地啼哭起来,官兵惊动了,立即说:“屋子里一定还有其他人,你竟然敢骗我!”“不是的,不是的,房子里已经没有其他人,只有我那还在喝奶的小孙子,有了小孙子母亲就不能走。

他母亲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不能出来见人,希望你们能够体谅一下。

”老妇人赶紧解释。

“那就把婴儿的母亲跟我们走吧!”官兵命令道。

“不要你们抓我吧,我虽然力气没有了,但我仍然可以随你们到河阳,来为你们准备早餐。

”老妇人苦苦哀求,终于和官兵们走了。

到了夜深,已经没有任何说话的声音了,只听到哭泣的声音,它来自婴儿的妈妈。

天亮了,杜甫抑郁而走,即将上路,只和老翁一个人说了再见。

石壕吏记叙文2在公元758年的一天,已经四十八岁的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他离开洛阳,石壕,夜宿晓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

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题记一天晚上杜甫来到了一位老翁家借宿,这时突然响起了沉重的脚步声——有两位官吏为“安史之乱”来抓壮丁。

听到这步声,不得了了,老翁急忙翻墙逃走,并派老妇出门“迎接”官吏的到来!官吏大声傲慢无礼的呵斥!老妇低声诉说着他的苦衷!老妇上前走了几一步,对官吏说:“您们已经从我家抓走三个壮丁去防御敌人了,而且刚刚有一个儿子捎了一封家书,家书中说道“有两个儿子已经战死了,不能再抓了,请您高抬贵手放过我们家吧!”我每天以泪洗面,苟且活着,但是我那两个儿子却永远也回不来了。

石壕吏记叙文_1

石壕吏记叙文_1

石壕吏记叙文石壕吏记叙文1这一天杜甫不幸被贬职,前往河阳。

路途中,天色渐晚,无奈之下,只好投宿在石壕村的一户人家。

这时,月亮已经来到了天空的正上方。

杜甫也已经准备入睡了。

突然,村内鸡飞狗叫,火光冲天,把沉入梦境中杜甫给惊醒了,隐隐约约,他听到这样一段对话:“老头子,看这行情一定是又来捉人充兵了,你出去暂且避避风吧!”“好的,你千万要保护好自己和我可爱的孙子,多保重!”“没问题,这些都交给我吧,剩下的我处理,你快走!”随后,那位老翁小心翼翼地翻墙逃走了。

忽然,一阵捶门声与唾骂声随之响起,无奈之下,妇人只好开门,“迎接”官爷。

只听到那位士兵骂道:“给我听好了,把家里男的给我交出来,违例者斩!”老妇人哭着说道:“官爷,我家原本有三个儿子,不久前被你们抓去邺城守卫边疆。

如今大儿子回信道,其他儿子已战死沙场,只剩他一个人身处异乡,而我们家老头子就是因为看到了回信,气一上来没,有挺住,也走了!”这时,屋里的小婴儿,听到外面吵闹的声音,哭闹起来。

“哎?你个臭老婆子,怎么还有声音?快说,难不成你想做第一个死的?”“哎呀,官爷您是有所不知呀,屋里是儿媳妇在帮刚出生不久的孩子喂奶!”“如若实在不行,您若不嫌弃我,虽然老了,可以跟你走,好歹还可以给你们做饭。

”月亮渐渐下沉,村子也静下来了。

杜甫再次上路时只剩老翁与他告别了。

石壕吏记叙文2夜幕降临,车马劳累一天的诗人,投宿至石壕村的老妇人家。

家中墙断屋裂,屋中却依然干净整洁。

老妇人衣衫破旧,银发满头,眼里还布满血丝,手上的老茧,岁月无情地在她身上留下了许多伤痕。

虽然自身贫困,却给杜甫最好的食物——红薯,有气无力地对杜甫说:“官爷,您先吃点垫垫肚子吧,我们这也没啥好吃的能款待您。

”“行,没事。

”天空阴沉沉的,不时飘来几朵愁云。

村边的狗传来阵阵的犬叫声,嘈杂的声音打破了小村的宁静。

诗人从梦境中惊醒过来,官吏那凶恶的喊叫声响遍全村。

老妇人与老翁在墙角说话:“老头子,你快走吧,他们要来抓人啦。

改写《石壕吏》作文(通用30篇)

改写《石壕吏》作文(通用30篇)

改写《石壕吏》作文改写《石壕吏》作文(通用30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

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改写《石壕吏》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改写《石壕吏》作文篇1人物:杜甫(诗人)一户农家(老妇、老翁、孙子、媳妇、三个儿子)官吏第一幕石壕村一户农家停晚夜色将至,在一片苍黄的天空下,横着一个萧索的村庄。

杜甫上。

杜甫(敲了敲残破的门):请开开门,我是过路人,希望能在您家留宿。

老妇(开门):这位相公,还是请你快走吧,咱们穷苦人家可没有什么能歇息的地方,在这慌乱之年,更没有什么可招待您的了。

杜甫(抵住正要关上的门、:行行好,老人家,我只要有个能歇歇脚的地方便可了,不会给您添麻烦的。

老妇(回转身颤巍巍地走进去):那你就进来吧,可别嫌农舍破旧。

杜甫(进门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唉,谢谢您。

此刻,昏暗的屋子里,有一个年遗花甲的老翁、一个妇人还有一个正在哇哇大哭的孩子。

杜甫:老人家,您的儿子呢?老翁(长叹一声):这年头,到处抓壮丁去打仗。

我的三个儿子都被抓走了,就剩下我这把老骨头,也待不了多久了。

杜甫(摇了摇头,沉默不语)老妇(拿了点食物):你就将就着吃点儿吧。

(初中作文)杜甫(接过):多谢了,老人家。

第二幕夜晚凄冷的风呼呼地吹,从残破的窗户纸中漏进来。

窗户纸在风中摇曳着,夜的昏暗中透出凄凉、不时传来乌鸦的几声鸣叫。

杜甫报转反侧,难以入眠。

杜甫(旁白):朝政昏庸,迁年战乱,百姓受难,何日才是尽头,……(突然,一阵急促的撞门声打破了这死一般的寂静。

) 三个官吏上。

官吏(踢门):开门,开门,里面的听到没有,快开门。

老妇:快,快,你快走。

老翁(急急地披上衣服):唉,我先到外边去避一避。

老妇(一边披上衣服):这种日子还怎么叫人过呀。

老妇走去开门,杜甫也走了出来,这时孩子也哇哇大哭起来。

老妇(开门):来了,来了。

《石壕吏》杜甫唐诗鉴赏

《石壕吏》杜甫唐诗鉴赏

《石壕吏》杜甫唐诗鉴赏《石壕吏》杜甫唐诗鉴赏《石壕吏》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为“三吏三别”之一。

下面跟着店铺来看看《石壕吏》杜甫唐诗鉴赏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石壕吏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杜甫诗鉴赏公元七五八年秋,杜甫因营救房琯获罪,谪迁华州。

冬末,他回到洛阳。

此时,安禄山已被其子安庆绪杀死,安庆绪由洛阳败走,退守邺城(今河南安阳县),正被唐大将郭子仪等九节度使率领的六十万大军包围。

但昏庸的肃宗害怕节度使权力过大而不置元帅,只派了个不懂军事的宦官鱼朝恩做临军,使六十万大军陷入“进退无所禀”的涣散状态。

使史思明有自魏州(今河北大名县东)来救邺城的机会,公元七五九年三月,两军大战于安阳一带,唐军大败。

为补充兵力,唐统治者强征百姓充军,造成百姓的困苦不安。

杜甫在这时离开洛阳,返回华州任所,将途中的所见所闻,写成了著名的组诗《三吏》、《三别》。

《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

诗中通过“捉人”揭露了官吏横暴拉兵的不合理制度,反映了人民所承受的深重灾难,表现了诗人强烈的忧国爱民的思想感情。

全诗可分为三大段。

第一段自首句至“老妇出门看”,交待了事情发生的环境,是“捉人”的序幕。

诗一开头,就用“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两句点出了环境与事件。

“暮投”反映出乱世动荡,人心不安,天刚一落黑就不敢继续赶路,赶快找地方投宿。

“村”字透露出兵慌马乱的年月,行人不敢走大道,只有寻小路,歇荒村。

然而就连这样的`荒村僻壤,官府捉兵都没有放过。

“夜”字揭露出官府差吏抓人的凶狠和狡猾,知道白天捉不到人,只有在夜里强捕。

而饱经战乱的老百姓在这动乱不安的社会里也早有了经验,知道半夜三更来打门,定是又要抓人,所以“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典型化的描写。 (1)善于选择最富有典型意义的艺术形象。 (2)叙事中融入强烈的抒情色彩。
参看《中国文学史》 第二卷p240-241
2、独特的艺术风格。 (1)主要风格:沉郁顿挫。 (2)风格的另一面:萧散自然。 (3)诗歌风格与诗人处境、心境密切相关。
第一节 “即事名篇”的新题乐府
一、杜甫新题乐府在文学史上的承前启后
三、杜甫新题乐府的艺术成就 (1)典型概括与具体描写相结合 例如:
(2)寓主观感情于客观描述之中 例如 (3)以对白、独白刻画人物形象 例如
《新婚别》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不 如弃路旁。结发为妻子,席不暖君床。暮婚 晨告别,无乃太匆忙!君行虽不远,守边赴 河阳。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父母养我 时,日夜令我藏。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誓欲随君去,形 势反苍黄。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妇人 在军中,兵气恐不扬。自嗟贫家女,久致罗 襦裳。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仰视百鸟 飞,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1、上承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
复习汉代文学史。
杜甫新题乐府特点在于因事立题,即事名篇。
2、下启中唐“为时而著,为事而作”的新乐府运动
参看第六讲内容。
二、杜甫新题乐府的思想成就
(1)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状况,表现 了积极干预生活的精神。堪称“诗史”。 如《兵车行》 (2)表达了深沉复杂的思想感情,是时代思 想状况的反映。 最突出的表现是“三吏三别”。 《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 《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2、表现自我。 如《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北 征》、《羌村三首》等。
3、写景诗。 如《望岳》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秋兴八首》
原诗见作品选,背 诵并赏析。
4、其它题材的诗。 有咏物诗,如《房兵曹胡马》; 有论诗诗,如《戏为六绝句》; 有题画诗,如《戏题王宰画山水图 歌》。
四、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
《新婚别》运用细节描写表达女主人公感情: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罗襦不复施,对 君洗红妆”四句描写了两个具体细节。 第一个具体细节是脱下美丽的衣裳,新娘对丈 夫说,自己是贫穷家女儿,虽然这套美丽的衣裳 费了好久的心血才备办成,但你离开以后就不再 穿了。 第二个具体细节是洗掉脂粉,表示自己打扮仅 为丈夫,丈夫走了以后,自己将不再打扮。 两个细节既表白自己对丈夫的坚贞爱情,也是 为了鼓励丈夫,让他放心地从军,表示妻子等候 他凯旋,盼望与他团聚。
如《石壕吏》的细节描写: “投”字:表达了战争时期的慌乱、无法 预计行程。 “如闻”二字,表现诗人内心的悲痛, 实际上是诗人的心在悲泣。 “独”字对老翁、老妇的深切同情。
返回
《新婚别》前后出现了七个“君”字,可见 诗中女主人向新婚丈夫倾诉内心的深挚感情。 几个“君”的感情逐渐强烈。 第一、二个“君”字,诉说暮婚晨别的哀怨, 第三、四个“君”字,诉说丈夫奔赴险地,生 死难卜的沉痛,第五个“君”字,诉说欲随夫 征的深情,第六、七个“君”字,向丈夫诉说 忠贞不渝的爱情,以坚贞盟誓激励丈夫斗志。
第五讲
杜甫的新题乐府和律诗
杜 甫
第一节 杜甫生平思想与作品概况
一、杜甫的生平: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后迁居河南 巩县。 1、青少年时代: 2、长安十年: 3、陷贼与为官时期: 4、漂泊西南时期: 5、终老江湖:
二、杜甫的思想。 杜甫的思想倾向非常明显,这就是儒家思想。
三、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
返回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 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 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 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 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 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 独与老翁别。
兵车行 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 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 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 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 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 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 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 与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且如今年冬,未休 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 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 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 雨湿声啾啾。
《新婚别》通过一个家庭的遭遇,反映国家战乱 期间百姓所承受的巨大灾难,表达诗人的深切同情, 也反映人们为保卫国家而作出的巨大牺牲,表达诗 人的深挚赞颂。 诗中女主人公是一位士兵的妻子,新婚次晨送丈 夫上战场。全诗采用独白形式。 诗中内容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诉说自己暮婚晨别的不幸命运,沉痛中尚 带新娘的羞涩。 第二层关心丈夫从军的安危,表达随夫出征的意 愿和为难,沉痛中表露出既忧家人、又忧国事的矛 盾。 第三层发出忠贞不渝的誓言,激励丈夫英勇抗敌, 返回 沉痛中包含着深明大义的坚强。
下面第二节详析其“即 事名篇”的新题乐府。
1、诗史。 古今评论家一致称赞杜甫的诗为“诗史”。 唐代孟棨《本事诗》首倡此说。 他的诗被称为“诗史”,首先在于具有史的认 识价值。常被人提到的重要的历史事件,在他的 诗中都有反映。 但是杜诗的“诗史”性质,主要的还不在于它 提供了史的事实。而在于提供比事件更为广阔、 更为具体也更为生动的安吏: “县小更无丁?”“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 行。”“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肥男有 母送,瘦男独伶俜。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 地终无情。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岂意贼 难料,归军星散营。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 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况乃王师顺,抚养 甚分明。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此诗前半部分客吏问答,叙述事件。 后半部分客人劝慰之语,周到婉转,形象鲜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