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田椎管内麻醉中低血压的防治

合集下载

麻醉科术中低血压处理策略

麻醉科术中低血压处理策略

麻醉科术中低血压处理策略在麻醉科术中,低血压是一个常见但又严重的并发症。

低血压可能会导致心血管功能受损、组织灌注不足等严重后果,因此有效的低血压处理策略对于麻醉科术的成功进行至关重要。

一. 低血压的定义和诊断低血压是指患者在麻醉科术过程中,收缩压低于90mmHg或者平均动脉压低于60mmHg的状态。

针对低血压的处理需要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诊断,以便选择合适的治疗策略。

诊断低血压需要通过监测血压、心率、尿量等生理指标,并结合患者的症状来综合判断。

二. 低血压的处理原则针对低血压的处理,在保证麻醉科术的同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提供足够的有效循环容量:通过静脉输注平衡液等液体来扩充血容量,提高有效循环容量,从而增加组织灌注压。

2. 优化血氧供应:麻醉科术过程中低血压可能导致组织缺氧,因此需要保证患者的血氧供应充足,可通过提高吸氧浓度、辅助通气等方式来维持血氧饱和度。

3. 维持心脏功能:通过药物等方式增强心脏收缩力,维持正常的心脏功能,保证血液循环的稳定。

4. 快速纠正原发病因:麻醉科术中低血压可能是由不同的原因引起的,如失血、过度麻醉等,需要针对原发病因进行及时纠正。

三. 低血压的药物治疗在低血压处理过程中,药物治疗是一种常见的策略。

常用的药物包括:1. 血管加压素:血管加压素能够收缩血管,提高血管张力,增加血液循环系统的血压,从而改善低血压状态。

2. 多巴胺:多巴胺是一种具有正性肌力作用的药物,能够增加心脏收缩力,提高心脏排血量,起到增加血压的作用。

3. 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是一种能够激活肾上腺素能受体的药物,能够收缩血管,提高血压。

4. 输血:对于麻醉科术中的失血导致的低血压,输血是一种有效的处理策略,可以迅速补充丢失的血液量,提高血压。

四. 基于原发病因的特殊处理策略在处理麻醉科术中的低血压时,根据不同的原发病因可以选择特殊的处理策略,如:1. 失血性低血压:针对失血导致的低血压,需要迅速止血,并及时输血,补充体液。

麻醉专科护士模拟考试题

麻醉专科护士模拟考试题

麻醉专科护士模拟考试题选择题麻醉前用药的主要目的不包括:A. 镇静B. 镇痛C. 减少分泌物D. 增强麻醉效果E. 延长术后苏醒时间答案:E下列哪项不是全身麻醉的并发症?A. 呼吸抑制B. 低血压C. 恶心呕吐D. 尿潴留E. 过敏反应答案:D关于局部麻醉药的毒性反应,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 可表现为中枢神经毒性或心血管毒性B. 常由局麻药误入血管引起C. 一旦发生应立即停止给药D. 心血管毒性表现为心律失常、低血压等E. 中枢神经毒性表现为舌或口唇麻木、头痛头晕等答案:E(中枢神经毒性表现为舌或口唇麻木通常是正确的,但更严重的表现包括眩晕、耳鸣、烦躁不安、视物模糊、言语不清、肌肉颤搐、意识不清、惊厥、昏迷等,而不仅仅是头痛头晕)麻醉恢复室的主要功能是:A. 对患者进行术前准备B. 对手术患者进行术后镇痛管理C. 对全麻术后患者进行密切监测和护理D. 对患者进行麻醉诱导E. 对患者进行麻醉评估答案:C下列哪项不是椎管内麻醉的禁忌症?A. 穿刺部位感染B. 凝血功能障碍C. 脊柱外伤或严重畸形D. 休克或严重低血压E. 轻度高血压答案:E填空题麻醉前用药通常在术前______分钟给予。

答案:30-60全身麻醉的诱导期,患者的主要生命体征变化包括心率增快、血压______和呼吸频率减慢。

答案:升高局部麻醉药中毒的急救措施包括立即停止给药、吸氧、维持呼吸循环稳定,以及必要时使用______治疗。

答案:抗惊厥药/苯二氮卓类药物(如地西泮)解答题简述麻醉前访视患者的目的。

答案:麻醉前访视患者的目的主要包括: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和麻醉风险,制定合适的麻醉方案;向患者解释麻醉过程及可能的风险,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了解患者的特殊需求和担忧,提供个性化的麻醉服务;以及确保麻醉前用药和其他准备工作的妥善完成。

在椎管内麻醉中,如何预防低血压的发生?答案:在椎管内麻醉中,预防低血压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合理控制麻醉平面,避免过高导致广泛的交感神经阻滞;其次,预先扩容,即在麻醉前给予适量的液体输注,增加血容量;再者,可以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麻黄碱或去氧肾上腺素,来提升血压;最后,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低血压情况。

椎管内麻醉并发症防治专家共识完整版本

椎管内麻醉并发症防治专家共识完整版本
• 本“专家共识”仅为提高麻醉质量而制定,不具有强 制性,也不应作为医疗责任判定的依据。
椎管内麻醉并发症
1 椎管内阻滞相关并发症 2 药物毒性相关并发症 3 穿刺置管相关并发症
1 椎管内阻滞相关并发症
1
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2
呼吸系统并发症
3
全脊髓麻醉
4
异常广泛的脊神经阻滞
5
恶心呕吐
6
尿潴留
1 椎管内阻滞相关并发症 2 药物毒性相关并发症 3 穿刺置管相关并发症
椎管内麻醉并发症防治 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 吴新民 王俊科 庄心良 叶铁虎 杭燕南 曲仁海 徐建国
薛张纲 熊利泽 王国林 欧阳葆怡 孙晓雄 郭曲练
概述
• 定义: 指椎管内注射麻醉药物及相关药物所引起的生 理反应、毒性作用以及技术操作给机体带来的不良影 响
• 目的:为明确椎管内阻滞并发症的基本防治原则、降 低麻 醉风因和危险因素
目前病因尚不清楚,可能的病因或危险因素如下:
(1)局麻药特殊神经毒性:利多卡因脊麻发生率高; (2)患者的体位影响:截石位手术发生率高于仰卧位 (3)手术种类:如膝关节镜手术等; (4)穿刺针损伤、坐骨神经牵拉引起的神经缺血、小口 径笔尖式腰麻针造成局麻药的浓聚等因素。
马尾综合征病因
(1)局麻药鞘内的直接神经毒性 (2)压迫性损伤:如硬膜外血肿或脓肿 (3)操作因素损伤。
马尾综合征
马尾综合征的危险因素
主要因素 蛛网膜下腔 神经周围的 局麻药浓度
局麻药的种类
影响因素 备注
给药剂量 最重要的因素
局麻药的浓度
影响局麻药在蛛
网膜下腔分布的 因素
如重比重溶液(高渗葡萄糖)、脊麻中选

1 椎管内阻滞并发症防治专家共识(2017版)

1 椎管内阻滞并发症防治专家共识(2017版)

椎管内阻滞并发症防治专家共识(2017版)2017-12-14 07:03 来源:未知编辑:shuangkai 点击: 461 马虹(共同负责人)王国林王俊科(共同执笔人/共同负责人)吴新民郭曲练虞建刚(共同执笔人)熊利泽薛张纲椎管内阻滞并发症是指椎管内注射麻醉药及相关药物所引起的生理反应、毒性作用以及椎管内穿刺与置管给机体带来的不良影响。

为明确椎管内阻滞并发症的基本防治原则、降低椎管内阻滞的风险并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的预后,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特制定《椎管内阻滞并发症防治专家共识》(以下简称“专家共识”)。

本“专家共识”仅为提高麻醉质量而制定,不具有强制性,也不应作为医疗责任判定的依据。

总体而言,椎管内阻滞并发症可分为椎管内阻滞生理效应相关并发症、椎管内阻滞药物毒性相关并发症和椎管内穿刺与置管相关并发症三类。

一、椎管内阻滞生理效应相关并发症(一)心血管系统并发症低血压和心动过缓是椎管内阻滞最常见的生理效应。

不同的临床研究采用的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定义不同,一般而言,低血压定义为收缩压低于90mmHg,也可定义为收缩压(或平均动脉压)下降幅度超过基础值的30%。

椎管内阻滞中低血压的发生率为8%〜33%。

心动过缓则指心率低于50次/分,其发生率为2%〜13%。

严重低血压和心动过缓会导致心搏骤停,是椎管内阻滞严重的并发症。

1. 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发生机制(1)交感神经被阻滞后引起体循环血管阻力降低和回心血量减少,是最常见的原因。

(2)椎管内阻滞后血液再分布、心室充盈不足,引起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及交感神经活动减弱,导致椎管内阻滞后突发低血压、心动过缓,甚至心搏骤停。

(3)T4以上高平面阻滞,阻断心脏加速神经纤维(发自T1〜T4水平),削弱心脏代偿功能,进一步加重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4)其他因素,如局麻药吸收入血引起心肌负性肌力作用;所添加的小剂量肾上腺素吸收入血的β2兴奋作用(扩血管效应);可乐定的α2兴奋作用、抑制突触前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和直接增加副交感活性等机制,均可引起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椎管内阻滞并发症防治专家共识

椎管内阻滞并发症防治专家共识

椎管内阻滞并发症防治专家共识〔2021版〕2021-12-14 07:03 来源:未知编辑:shuangkai 点击: 461 马虹〔共同负责人〕王国林王俊科〔共同执笔人/共同负责人〕吴新民郭曲练虞建刚〔共同执笔人〕熊利泽薛张纲椎管内阻滞并发症是指椎管内注射麻醉药及相关药物所引起的生理反响、毒性作用以及椎管内穿刺与置管给机体带来的不良影响。

为明确椎管内阻滞并发症的根本防治原则、降低椎管内阻滞的风险并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的预后,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特制定《椎管内阻滞并发症防治专家共识》〔以下简称“专家共识〞〕。

本“专家共识〞仅为提高麻醉质量而制定,不具有强制性,也不应作为医疗责任判定的依据。

总体而言,椎管内阻滞并发症可分为椎管内阻滞生理效应相关并发症、椎管内阻滞药物毒性相关并发症和椎管内穿刺与置管相关并发症三类。

一、椎管内阻滞生理效应相关并发症〔一〕心血管系统并发症低血压和心动过缓是椎管内阻滞最常见的生理效应。

不同的临床研究采纳的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定义不同,一般而言,低血压定义为收缩压低于90mmHg,也可定义为收缩压〔或平均动脉压〕下降幅度超过根底值的30%。

椎管内阻滞中低血压的发生率为8%〜33%。

心动过缓则指心率低于50次/分,其发生率为2%〜13%。

严峻低血压和心动过缓会导致心搏骤停,是椎管内阻滞严峻的并发症。

1. 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发生机制〔1〕交感神经被阻滞后引起体循环血管阻力降低和回心血量减少,是最常见的原因。

〔2〕椎管内阻滞后血液再分布、心室充盈缺少,引起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及交感神经活动减弱,导致椎管内阻滞后突发低血压、心动过缓,甚至心搏骤停。

〔3〕T4以上高平面阻滞,阻断心脏加速神经纤维〔发自T1〜T4水平〕,削弱心脏代偿功能,进一步加重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4〕其他因素,如局麻药汲取入血引起心肌负性肌力作用;所添加的小剂量肾上腺素汲取入血的β2高兴作用〔扩血管效应〕;可乐定的α2高兴作用、抑制突触前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和直接增加副交感活性等机制,均可引起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椎管内麻醉后低血压的预防措施

椎管内麻醉后低血压的预防措施

椎管内麻醉后低血压的预防措施(作者: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 )摘要:目的:探讨椎管内麻醉后低血压的预防措施.方法:研究在手术是患者的适应症,以及患者的年龄。

结论:麻醉过程中预注入一定量的液体,能降低低血压的发生率.关键词:椎管内麻醉低血压的预防措施临床上,椎管内麻醉后低血压的预防措施非常重要。

(一)基本措施严格掌握椎管内阻滞的适应证,术前严重低血容量、低血压、休克患者不宜选用椎管内阻滞。

1. 选择适当的局麻药浓度和剂量老年和体弱患者无论腰麻或硬膜外阻滞,原则上宜采用较低浓度的局麻药,剂量比青壮年约少1/3。

Seyedhejazi等报道,剖宫产术脊麻用0.5%布比卡因8mg+芬太尼10mg 时,比布比卡因12mg阻滞后低血压发生率降低(25%VS35%)麻黄素总用量显著减少(4mgVSII.75mg)。

2. 控制阻滞平面椎管内麻醉后血流动力学影响及低血压发生率与阻滞平面有关。

感觉阻滞平面达T4以上者低血压的发生率常明显增加。

目前多数学者主张腰麻感觉阻滞平面控制Tm或Tn以下,尽量不超过T6。

临床应用于下腹部及下肢手术,硬膜外阻滞控制在T4以下。

3. 调整患者适当体位一对剖宫产手术,腰麻或硬膜外阻滞后产妇平仰卧位时,下腔静脉受压是产生低血压的重要原因,采取右侧抬高15°〜30。

,使子宫左移是预防阻滞后低血压的重要措施,脊麻后置患者头高足低或侧卧位,而俯卧位极可能影响血流动力学和导致低血压,应注意预防。

(二)输液负荷早期研究采用在脊麻或硬膜外阻滞前以10〜30ml/kg,预先快速(10〜20min)输注等渗晶体溶液以降低麻醉后低血压的发生率,此方法称为输液预负荷(preload)。

但随后的临床实践和研究表明单纯输入等渗晶体溶液的扩容作用非常有限,不能有效的预防脊麻后低血压。

等渗溶液输入后,75%勺液体迅速进入组织间隙,不能有效维持血容量。

剖宫产脊麻低血压的防治进展

剖宫产脊麻低血压的防治进展

醉后产妇的低血压发生率(80%)明显高于硬膜外麻醉
(45%)[11。母亲低血压可能导致胎儿窘迫和母亲不适。近年 对剖宫产脊麻低血压的防治策略研究形成了一些新的有争 议的观点,而临床上防治脊麻低血压的方法也多样而不统 一,液体预负荷和麻黄碱使用仍很普遍[2】。本文对近年有关 割宫产脊麻低血压防治策略的研究进展做了一个综述。 1脊麻低血压机制和危害 脊麻低血压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已被很好的描述。低血 压通常被限定为收缩压低于100 mmHg或者低于基础值的 20%以上,其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取决于阻滞平面的高低、产 妇的体位以及是否采取了预防措施来避免这种低血压。其 原因主要是由于脊麻对交感神经纤维的阻滞使阻滞平面以 下的血管扩张,静脉淤血,因而减少了心输出量.造成血压 下降。交感神经阻滞后迷走神经的相对紧张和仰卧位低血 压综合征可使产妇的血流动力学紊乱更加明显[31。背麻时母 亲低血压的发生率在大多数实验超过了50%[“】.远高于全 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低血压会引起母亲恶心呕吐。治疗不 当还可能导致医源性肺水肿和严重的母亲高血压。此外。产 妇还可能由于低血压不能很好的合作而使手术变得复杂。 胎儿也会受到低血压的影响。由于子宫胎盘循环缺乏 自身调节机制,灌注完全依赖于合适的母体血压的维持。而 胎儿的正常氧化代谢需要良好的胎盘灌注。母体血压降低 会造成胎儿循环障碍和缺氧。因此。如果低血压严重或者持 续较久可能会使胎儿出现酸中毒。在一项Mem分析中. Reynolds等[o]确认相比于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脊麻造成 了更多的新生儿酸中毒。因此。探寻一种能够有效的防治割 宫产脊麻低血压并发症的方法一直为产科麻醉临床研究所 关注。 2脊麻低血压防治策略 5~10年前的产科麻醉学教科书建议在手术时采用给 产妇晶体预负荷和保持使子宫左侧移位的体位来防止低血 压。如果发生低血压,则麻黄碱是应该选择的治疗药物.因 为麻黄碱对胎儿是安全的,不会造成胎儿酸中毒。然而.近 几年这些观念受到了挑战。

小剂量麻黄碱对剖宫产术椎管内复合麻醉中低血压的防治作用

小剂量麻黄碱对剖宫产术椎管内复合麻醉中低血压的防治作用
《 海南 医学) 09年 第 2 2  ̄0 O卷第 3期


著 ・
小剂 量 麻黄 碱 对 剖 宫产 术 椎 管 内复合 麻 醉 中低 血压 的 防治 作用
周 惠 明 , 少宇 , 霞玲 , 周 谭 林风 洁
( 东省肇 庆 市 第二 人 民 医院麻 醉科 , 东 肇 庆 广 广
566 ) 200
te eern o l dvddit togop. ru a i et w—d s p er e5 O gi eit y hyw r d my iie o w ru sG opA w s n ce l a n j do oee hd n mgt l m i o mm da l, e
ci da u aigo7 lk i % hdoyt l t c jci e r aetei. n t S Aseesd e e i l dn f m / gwt 6 v l f do h yrxe y a hi et nbf e n s s A dae C E ucs h sr n o o h a fr e
【 bt c】 O jc v T a a e fc o p vno dta etfo — o per e nhp- A s at r bet e o vl t t e eetna et no l ds ehd n o i e u eh e tfr i n r m w e i o y
b tg o p B n t ft e S P d c e s x e d n 0 u r u o .I B e ra e e c e i g2 % o e rb sc B rS h f h i a i P o BP<9 mmHg,te e d t ee h d n t 0 h y n e h p e r e i 1 rg i o r i e B .Re u t 3 a e r u a o c mp iai n,s c sh p t n i n,n u e rv mi 5 v t as t P a eh sl s 0 c s si g o p A h d n o l t n c o u h a y o e so a s ao o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血压的高危因素
• • • • • • • 广泛的阻滞平面、T8以上的高平面阻滞 原有低血容量 原有心血管代偿功能不全、心动过缓。 术前合并应用抗高血压药或吩噻嗪类药物 老年患者 高体重指数 伍用其他全身麻醉药
低血压的原因
• • • • • • 原有疾病处于代偿期 应用药物 手术牵拉 术中出血 麻醉平面过高 局麻药中毒
肾上腺素
• 【适应症】适用于因支气管痉挛所致严重呼 吸困难,可迅速缓解药物等引起过敏性休克 ,亦可用于延长浸润麻醉用药的作用时间。 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骤停进行心肺复苏的主 要抢救用药。
间羟胺
• 【适 应 症】①防治椎管内阻滞麻醉时发生的急性低血压 ; ②用于出血、药物过敏、手术并发症及脑外伤或脑肿瘤 合并休克而发生的低血压,本品可用于辅助性的对症治疗 ; ③也可用于心源性休克或败血症所致的低血压。 • 1.成人用量: ①肌内或皮下注射:2~10mg/次(1/1支 ~1支,以间羟胺计),由于最大效应不是立即显现,在重 复用药前对初始量效应至少应观察10分钟。②静脉注射, 初量0.5~5mg(1/20支~1/2支),继而静滴,用于重症 休克。 ③静脉滴注,
椎管内麻醉中低血压的防治
铁岭市中心医院麻醉科 王守田 二0一七年十月二十一日
低血压的定义
• 收缩压<90mmHg • 收缩压(或平均动脉压)≥20%~30% • 心动过缓:心率<60次/分
低血压的危害
• 恶心呕吐 • 影响手术操作 • 心搏骤停
低血压的机制
• • • • • 交感神经被阻滞 T4以下高平面阻滞 局部麻醉药 肾上腺素 可乐定
药物治疗
• 液体 • 缩血管药物
液 体
• • • • • 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林格氏液 右旋糖酐类(肠膜状明串珠菌) 羟乙基淀粉类 明胶类 血液制品
缩血管药物对受体作用强度
去氧肾上腺素
• 【适应症】用于治疗休克及麻醉时维持血压。 也用于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 • 【用法用量】(2)升高血压,轻或中度低血 压,肌内注射2-5mg,(5)为了预防蛛网膜 下腔阻滞期间出现低血压,可在阻滞前3-4分 钟肌内注射本品2-3mg。
• 【适应症】1.升高血压,用于治疗在全身体麻醉 时发生的低血压,并可防止心率失常的出现;也 可用于椎管内阻滞所诱发的低血压,但有减低心 排血量之可能。 • 【用法用量】1.成人常用量:(1)升压,肌肉 注射,轻度低血压时给5~10mg,一般可用10~ 15mg,椎管内阻滞的上界较低时常用10mg,较 高时候用15~20mg;静注用3~5mg缓慢注射;
异丙肾上腺素
• 【适 应 症】 • (1)治疗心源性或感染性休克。 • (2)治疗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搏骤停。


心脏病人椎管内麻醉
• 腹部 • 盆腔 • 下肢
谢谢!
甲氧明
去甲肾上腺素
• 【适应症】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体外循环等 引起的低血压;对血容量不足所致的休克、低血 压或嗜铬细胞瘤切除术后的低血压,本品作为急 救时补充血容量的辅助治疗,以使血压回升,暂 时维持脑与冠状动脉灌注,直到补充血容量治疗 发生作用;也可用于椎管内阻滞时的低血压及心 跳骤停复苏后血压维持。 • 【用法用量】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葡萄糖氯化钠 注射液稀释后静滴。
麻黄碱
• 【适应症】用于蛛网膜下腔麻醉或硬膜外麻 醉引起的低血压症及慢性低血压症。 • 【用法用量】(1)常用量。皮下或肌内注 射一次15~30mg(0.5~1支),一日3次。(2 )极量。皮下或肌内注射一次60mg(2支), 一日150mg(5支)。
多巴胺
• 【适应症】适用于心肌梗死、创伤、内毒素败血 症、心脏手术、肾功能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引起的休克综合征;补充血容量后休克仍不能纠 正者,尤其有少尿及周围血管阻力正常或较低的 休克。由于本品可增加心排血量,也用于洋地黄 和利尿剂无效的心功能不全。 • 【用法用量】成人常用量:静脉注射…………
多巴酚丁胺
• 【适应症】用于器质性心脏病时心肌收缩力下降 引起的心力衰竭,包括心脏直视手术后所致的低 排血量综合征,作为短期支持治疗。 • 【药理毒理】(1)对心肌产生正性肌力作用,主 要作用于β1受体,对β2及α 受体作用相对较小。 (2)能直接激动心脏β1受体以增强心肌收缩和增加 搏出量,使心排血量增加。
低血压的预防
• 避免阻滞平面过广、过高;并纠正低血容量; 必要时抬高双下肢。 • 剖宫产左侧倾斜30° • 必须开放静脉,输入适量的液体(大剂量 30mL/kg晶体液) • 麻醉平面固定
治疗
• 一般治疗 • 技术治疗 • 药物治疗
一般治疗
• 吸氧 • 抬高下肢 • 加快输液
技术疗法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宫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