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的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

合集下载

曹雪芹和《红楼梦》

曹雪芹和《红楼梦》

曹雪芹和《红楼梦》第一节生平和创作概况一、家世: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等(1715?——1764?)他的远祖原是明朝的军官,是东北辽阳人,明后期被后金军队俘虏,编入满州正白旗当“包衣”(满语包衣阿哈的简称,意思是家奴)。

正白旗原由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多尔衮率领,多尔衮死后由皇帝亲自统领,曹家从此有机会接近皇帝。

曹雪芹的曾祖父叫曹玺,当过内务府郎中,其妻孙氏是康熙的乳母,曹玺的儿子曹寅(曹雪芹的祖父)年幼时当过康熙的伴读,康熙即位后曾任内务府郎中、江宁织造兼两淮盐务监察御史等职。

康熙六次南巡,四次住在江宁织造署内。

反正用皇家的钱去招待皇帝,曹寅因此花费了大量的官银,这为曹家埋下了祸根。

曹寅的文学修养很高,是江南的文人领袖,与当时著名文人尤侗、查慎行、朱彝尊、洪昇等人都有交往,著有《楝亭诗钞》《楝亭词钞》《楝亭文钞》等,还编过剧本,奉旨刊印了大型诗歌总集《全唐诗》。

曹雪芹写作《红楼梦》,其文学修养方面很大程度上是接受了祖父的影响。

江宁织造是一个肥缺,负责管理纺织业并采办宫廷用品;还有一个秘密任务就是向康熙密报各方面情况。

康熙五十一年曹寅去世,儿子曹顒继承父职,曹顒继任三年后又病死,康熙又让曹寅的妻子过继了其叔的一个儿子曹頫,继续担任江宁织造。

二、生平:曹雪芹的一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出生到十三岁左右为第一阶段。

曹雪芹大概就是曹頫的儿子,在康熙五十四年下诏令他过继的那年出生,因而取名为“霑”(暗喻沐浴皇恩之意,这与作品中写宝玉一生下来口里就衔着一块玉有关)。

曹寅在世时,由于多次接待皇帝等原因,亏欠了大量公款,直到曹頫时还未还清。

雍正五年,曹頫从江宁押送绸缎进京,经过山东长清县等地的驿站时,向驿站勒索银子,被山东巡抚塞楞额弹劾。

追查起来,发现曹家大量挪用官银,结果被革职,次年又被抄家。

除留下北京崇文门外十七间房子和三对奴仆外,其余家产全部查封。

雍正六年,曹雪芹至多不过十三岁,举家从金陵迁至北京。

红楼梦相关资料

红楼梦相关资料

红楼梦相关资料《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巨著,被誉为“中国小说之冠”。

它深厚的文化底蕴、复杂的情节线和细腻的人物刻画,让人们沉迷其中而难以自拔。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和《红楼梦》相关的资料。

一、《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曹雪芹(1715年—1763年),字梦阮,号雪芹,清代中期著名小说家。

他的代表作品《红楼梦》是中国小说史上的一座丰碑,被誉为“中国小说之冠”。

曹雪芹出生于富裕的家庭,其家族是一位朝廷官员后代。

曹雪芹的境遇并不顺遂,他的母亲过早去世,父亲被迫遁入空门。

曹雪芹从小喜好文学,善于吟诵,写诗。

但由于家庭的变故和时世的局限,他无法参加科举考试,无法谋得官职。

绝望之下,他只好致力于写作。

然而,他的文学才华却得到了赏识,《红楼梦》就是曹雪芹用一生心血创作而成的杰作。

但是,他并没有看到自己的作品问世,甚至连完整的手稿也无法留存。

二、《红楼梦》的创作过程《红楼梦》的创作过程十分曲折,也是备受争议的。

一般认为,《红楼梦》的创作可分为两个阶段:前期和后期。

前期写作时间大约是30余年,完稿后几年间,作者加工润色,纠缠不已。

而后期,曹雪芹把红学理论渐渐综合在创作中,又费心琢磨。

三、《红楼梦》的版本和校勘《红楼梦》的版本问题备受争议。

目前所见的《红楼梦》版本以程甲本和脂砚斋本为最权威的两个版本。

其中,程甲本和脂砚斋本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卓越之处。

程甲本的校勘比较严格,是历代校勘版本中,最受后人推崇的。

脂砚斋本的优点在于,他的版本清静自然,朴素甚至有些俗气,更符合曹雪芹的创作初衷。

四、《红楼梦》的背景和文化内涵《红楼梦》的背景是在封建社会,讲述了贾府的显赫大族们的生活。

小说通过刻画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婚姻恋爱,家族兴衰和人物的悲欢离合等情节,展现了清代封建社会的种种矛盾与无奈。

另外,小说中充满了各种寓意和哲理。

人物之间的婚姻关系和爱情关系,反映了中国传统婚姻观念和爱情观念的复杂变化。

同时,随着人物的逐渐丰富,小说的文化内涵也扩展了,作品呈现出了浓郁的诗、书、画、 music等多元性。

红楼梦的创作背景

红楼梦的创作背景

红楼梦的创作背景《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巨著,堪称中国古代小说的奇迹之一,被誉为“中国小说的巅峰”。

它的人物性格、情节安排、艺术手法无不体现出作者曹雪芹高超的文学才华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那么,这部惊世之作的创作背景是怎样的呢?一、作者曹雪芹的经历曹雪芹生于1715年,是清代著名小说家。

他本是清代著名学者曹操的后代,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

但是因为祖父曹颐的贪污行为,曹家被贬到扬州,家道中落。

由于家贫,曹雪芹只好在官场上谋求生计。

他曾担任过一些官职,但是由于他口才不佳,被人瞧不起,加上家族的衰落,他悲愤填胸,十分失落。

曹雪芹的人生遭遇对他的写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红楼梦》的创作背景曹雪芹于1740年左右开始着手创作《红楼梦》。

当时,他的父亲曹寅经常受人排挤,不能在官场立足,曹雪芹也不得不加入父亲的流亡一族。

因此,曹雪芹在写作《红楼梦》时,以曹家的历史为蓝本,塑造了小说中的贾、薛、王、史等各大家族的形象。

他在小说中描写了小说中人物的心理变化,以及如何应对官场斗争的技巧。

他甚至在小说中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悲喜的思考。

三、《红楼梦》的出版历程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

根据史料记载,曹雪芹于1763年因病离世时,仍未完成这部小说,只留下了80多回。

这些回目中,大量描写了贵族生活的细节和戏曲手法,以及对女性身份和爱情的探究。

小说的删节和命名也是个问题,例如小说应该叫《石头记》还是《红楼梦》?到底有没有完整的120回,这都是争议的焦点。

而小说稿件更是曾经流传各地,被各种人修改。

最终,曹雪芹之友贾贵得汇集小说残帙,重新加以整理并以石头记命名,出版于1791年。

四、曹雪芹的文学造诣曹雪芹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小说家之一,他使用的语言独具特色,具有浓重的南方口音。

在小说创作方面,曹雪芹的作品体现了对人性深刻的洞察和对情感细腻的刻画,如情节的安排、情感传达等都是十分精彩的。

在文学艺术方面,曹雪芹的性别扮演艺术、形象塑造与书信文学等也得到了充分展示。

《红楼梦》作者及作品简介

《红楼梦》作者及作品简介

《红楼梦》作者及作品简介曹雪芹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他的《红楼梦》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对于中国文学上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红楼梦》作者及作品简介,欢迎阅读。

曹雪芹简介曹雪芹(约1715-约1763),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小说家,祖籍辽阳。

曹雪芹是内务府汉军旗人,出身“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

曹雪芹的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的乳母,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的侍读。

从康熙二年至雍正五年,曾祖曹玺、祖父曹寅、父亲曹顒、叔父曹頫,相继担任江宁织造六十多年。

织造专为宫廷采办丝织品和各种日用品,官阶虽不高,但却是肥缺,一般而言非皇帝亲信万不能充任。

但“忽喇喇似大厦倾”,在先后几次宦海风波中(其中最后一次甚至查不出原因),曹家衰落,曹雪芹饱尝人世间的辛酸。

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

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红楼梦》简介《红楼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1] ,又名《石头记》《金玉缘》。

此书分为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两种版本系统。

新版通行本前80回据脂本汇校,后40回据程本汇校,署名“曹雪芹著,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2] 。

后40回作者尚有争议,但是对于矮化甚至腰斩后40回的极端倾向也应保持警惕。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3] ,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脉络,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刻画了以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为中心的正邪两赋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

通过家族悲剧、女儿悲剧及主人公的人生悲剧,揭示出封建末世危机[4] 。

《红楼梦》的'作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他对现实社会包括宫廷及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庭的腐朽,封建的科举制度、婚姻制度、奴婢制度、等级制度,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社会统治思想即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社会道德观念等,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

曹雪芹的介绍

曹雪芹的介绍

曹雪芹的介绍曹雪芹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小说《红楼梦》的作者。

他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深受人们的关注和赞誉。

本文将介绍曹雪芹的生平、创作背景、文学成就以及《红楼梦》的价值和影响。

一、生平曹雪芹于1715年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他的祖先曾经担任过明朝的官员。

曹雪芹的父亲是一名文学家,他的母亲则是一个贤淑的女子。

曹雪芹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能够阅读各种文学作品。

他从父亲那里学习了文学和书法,也学会了一些音乐和舞蹈技巧。

曹雪芹的家庭曾经经历过一些变故,他的父亲曾经被贬谪到一个偏远的地方,这对于曹雪芹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的父亲在他的成长过程中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父亲以自己的言行教育了他,使他成为一个有道德、有文化的人。

曹雪芹在青年时期曾经参加过科举考试,但是没有考中。

他在一些官场工作中受到了挫折和打击,这也使他开始对社会产生了怀疑和不满。

他离开了官场,开始了自己的写作生涯。

二、创作背景曹雪芹的创作背景是清朝时期的文学环境。

在这个时期,小说正在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

曹雪芹对于小说的热爱和追求使他成为了一名杰出的小说家。

曹雪芹的创作主要受到了两种文学传统的影响:一是唐宋文学传统,二是明清小说传统。

唐宋文学传统是中国文学的鼻祖,它对于曹雪芹的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唐宋时期的诗歌和散文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吸引了曹雪芹。

明清小说传统则是曹雪芹最为熟悉的文学形式,他在创作《红楼梦》时借鉴了许多明清小说的手法和技巧。

三、文学成就曹雪芹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红楼梦》中。

《红楼梦》是一部长篇小说,它以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个大家族的兴衰和人物的命运。

《红楼梦》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社会、历史和人性的大型史诗。

《红楼梦》的文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描写细腻。

曹雪芹以其独特的笔触描绘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立体。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生平事迹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生平事迹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生平事迹曹雪芹(1715年-1763年),字雪芹,号雪泉,中国清代作家,被尊为中国古代小说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的作者。

他的生平事迹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家族背景以及他创造《红楼梦》的过程和心路历程。

一、家族背景曹雪芹出生在一个文化世家,他的祖辈曹操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父亲曹贵人是康熙朝的一位高级官员。

他在一个充满文化氛围的家庭中长大,家族对于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学习经历曹雪芹在学习方面显示出非凡的天赋和才华。

他从小就表现出对文学的浓厚兴趣,并开始尝试写作。

在家庭的支持下,他得到了优秀的教育。

他的父亲曹贵人请来了一些著名的文学家和教师来指导他的学习,如著名文学家纳兰性德和著名书法家董其昌。

他的学习经历为他后来成为一位杰出的作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官场经历曹雪芹在年轻时进入了康熙朝官场,成为了一名官员。

他曾经历过许多官场的斗争和挫折,但他对官场的冷漠和腐败感到失望,最终选择辞官,回家专心从事文学创作。

四、《红楼梦》的创作曹雪芹的一生中最伟大的成就是创作了《红楼梦》这部千古绝世的巨著。

《红楼梦》是一部以官僚士族社会为背景的百科全书式小说,描绘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等一众人物的生活、爱情和悲剧。

通过对人性、社会风气和家族命运的深刻剖析,曹雪芹展示了他高超的文学才华和敏锐的洞察力。

在创作《红楼梦》期间,曹雪芹遭遇了许多困难和挫折。

他经历了家族的衰落、个人的失意以及创作的艰辛,但他坚持下来,并在一生的最后几年里完成了这部伟大的作品。

然而,可惜的是,曹雪芹在《红楼梦》完成后不久就去世了,没有看到它的出版和世人的赞誉。

五、生平传记曹雪芹的生平事迹在他去世后被整理成了一部传记,详细记录了他的成长、学习、官场经历和创作过程。

这部传记揭示了他的才华、个性和心灵的成长历程,成为了后人了解他和他的文学成就的重要史料。

曹雪芹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作家,他的生平事迹不仅反映了他创作《红楼梦》的过程和心路历程,也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文人的家族背景、学术成就和官场经历。

曹雪芹简介及作品介绍

曹雪芹简介及作品介绍

曹雪芹简介及作品介绍一、曹雪芹简介曹雪芹(约1715年-约1763年),字雪芹,号芹溪,是中国清代作家、诗人,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红楼梦》的作者。

曹雪芹的生平鲜为人知,关于他的生平和经历知之甚少,仅能从他的作品中窥见一二。

据考证,曹雪芹出生在一个文化世家,父亲是一位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官僚,从小受到良好文化熏陶。

曹雪芹从小聪明好学,文学才华超群,尤其擅长吟诗作对。

然而,年少的曹雪芹家境突变,陷入家庭纷争和贫困之中,使他倍感挫折和失落。

据史书记载,曹雪芹曾参加过一些科举考试,但均未成功。

终其一生,曹雪芹在文学创作方面没有得到世人的认可和赏识。

甚至在他去世后,曾经的作品《红楼梦》才逐渐被人们发现和推崇。

二、《红楼梦》简介《红楼梦》是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中国古代小说史上的经典之作。

该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物为中心,描绘了“荣府”的兴衰和贾家的历史多舛。

小说的背后还贴切地展示了封建社会的众多弊端和封建道德的虚伪。

整个小说分为五十回,共一百二十回。

其中,《贾府秋思》、《制灯迷》、《雪芹诉怨》等回以作者自述的方式,让人对曹雪芹的心境和写作动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思考。

《红楼梦》以其深刻的人物形象、细微的心理描写和逼真的场景刻画,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其作品中既有对于封建社会现象的揭示,也有对于人性和人情的细腻剖析。

曹雪芹通过小说,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宏大而精彩的世界,使人流连忘返。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不仅对后世的文人墨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也让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封建社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三、结语曹雪芹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伟大作品《红楼梦》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感动了无数读者。

他通过小说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虚媚,让人们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虽然曹雪芹一生困顿而且在他离世后许多年才被人们所发现,但他的作品却流传至今,被誉为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人生与创作背景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人生与创作背景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人生与创作背景
1. 曹雪芹的生平简介
•曹雪芹,字绍祖,号雪芹,清代文学家。

•生于1715年,去世于1763年。

•出身于一个文化世家,祖父曹寅是康熙时期的进士。

2. 家族遭遇变故
•曹雪芹的家族在康熙朝之后经历了衰落和政治变局。

•家族先后被贬谪和剥夺官职。

•这些变故对曹雪芹影响深远,也影响了他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和描写。

3. 教育与才华
•曹雪芹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在文学、诗词等方面有较高造诣。

•他精通诗、书、画、琴四艺,并精通《红楼梦》中所体现出来的宫廷礼仪、音律等知识。

4. 创作环境与影响
•曹雪芹在18世纪中国社会动荡不安时期进行创作。

•清代文化大革命、康熙、雍正和乾隆时期的社会变迁都为他的创作提供了背景。

•这些社会变革对于曹雪芹对封建社会、权力斗争和家族衰败的描写具有重要影响。

5. 创作动机与主题
•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动机是对家族衰落和社会现实的反思。

•他通过书中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展现了封建宫廷中深层次的冲突、爱恨情仇以及家族衰败背后的原因。

•主题涉及到现实主义、宗教哲学与美学等多个领域。

6. 影响与评价
•曹雪芹去世后,《红楼梦》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部重要作品,并对后来许多文学作品产生了巨大影响。

•许多学者对曹雪芹及其作品进行了深入研究与评论,其中既有称道其刻画能力、艺术表达能力之高超者,也有批评其结构松散、叙述琐碎者。

以上是关于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人生与创作背景的一些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 资养赡。是年曹颙的遗腹子当十四岁。
雍正七年(已酉 1729)曹雪芹十五岁。
敦敏(1729—1796后)生。字子明,号懋 斋,著有《懋斋诗钞》。他是清太祖努尔哈 赤第十二子英亲王阿济格的五世孙,理事官 瑚玐的长子。因阿济格早被夺爵,所以他这 一支远不如其他宗室贵族烜赫。敦敏在乾隆 三十一年授右翼宗学副管,40年改授总管。 他和曹雪芹大概是在宗学里相识的。相识后。 他们之间往来频繁,非常友好。
曹雪芹“身胖,头广而色黑”。他性格傲岸,愤 世嫉俗,豪放不羁。嗜酒,才气纵横,善谈吐。曹 雪芹是一位诗人。他的诗,立意新奇,风格近于唐 代诗人李贺。他的友人敦诚曾称赞说:“爱君诗笔 有奇气,直追昌谷破篱樊。”又说:“知君诗胆昔 如铁,堪与刀颖交寒光。”但他的诗仅存题敦诚 《琵琶行传奇》两句:“白傅诗灵应喜甚,定教蛮 素鬼排场。”
《红楼梦》 的作者生平 及写作背景
人物简介
❖ 中国长篇小说《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 (约1715—约1763),清代小说家,著名文 学家。名沾(音zhān),字梦阮,号雪芹, 又号芹溪、芹圃。祖籍香港地区香港岛,先 世原是汉人,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人, 是为旗人。他爱好研究广泛:金石、诗书、 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
得诰封为资政大夫(二品的虚衔等级),原配 欧阳氏、继配袁氏得封为夫人。曹雪芹叔祖 曹宜(荃)尚在,官职是护军参领兼佐领、 加一级(是正白旗包衣第四参领兼第二旗鼓 佐领 (从三品))。曹頫起用为内务府员外 郎。
乾隆元年(丙辰1736)曹雪芹二十二岁。 赦免各项“罪款”,家复小康。是年四月二 十六日又巧逢芒种节(书中饯花会)。 乾隆三年(戊午1738)曹雪芹二十四岁。
裕瑞《枣窗闲笔》记载过:“其人(雪芹) 身胖,头广而色黑,善谈吐,风雅游戏,触境 生春;闻其奇谈,娓娓然令人终日不倦,—— 是以其书绝妙尽致。”
雍正四年(丙午 1726) 曹雪芹十二岁。曹 頫两次因织缎粗糙分别被罚奉一年和诘责追赔。
五月 曹寅的妹夫傅鼐,革职,远流黑龙江。
七月,曹寅的女婿纳尔苏以“贪贿”的罪名,削
乾隆十二年 丁卯1747曹雪芹三十三岁。
曹雪芹生活困难,居处有几次迁移。传说
他自祖传大宅迁出后,曾住北京西单刑部街, 又曾移居崇文门外的卧佛寺,最后约于1751 年(乾隆十六年)不得不迁往西郊。敦敏、 敦诚与雪芹交好,为曹雪芹的挚交。传说他 们兄弟二人有一次带几罐好酒去西山看雪芹, 雪芹家贫,无奈之下竟采摘瓜花做下酒菜, 此事让敦诚终生难忘,有“瓜花饮酒心头乐” 句,脍炙人口。敦敏后来诗中有“燕市哭歌 悲遇合”,敦诚诗中有“劝君莫弹食客鈇, 劝君莫叩富儿门”,大约都是指曹雪芹这一 时期的生活而言。
高鹗(1738—1815)约于本年生。乾隆五 十三年(1788)中举。
是年,康熙太子胤礽之长子弘皙谋立朝廷,
暗刺乾隆,事败,后被剥夺亲王爵位。雪芹 家可能被牵累。雪芹其后曾任内务府笔贴式 或在宗学差事。
乾隆八年(癸亥1743) 曹雪芹二十九岁。
墨香(1743—1790)生。名额尔赫宜,是 敦诚的三叔父。是《红楼梦》最早的爱好者, 抄藏者,后来明义即向他借读《红楼梦》。 乾隆九年(甲子1744年)曹雪芹三十岁。6 月5日(农历四月二十五)生日这一天又是芒 种,到甲戌正好十年。
曹雪芹应是这一年前后开始构思撰写红楼的。
敦敏十六岁。敦诚十一岁,入宗学。敦诚 本年由家塾转入右翼宗学。敦诚的老师黄克 显,稽查宗学的孙灏,都是诗文名家,给敦 敏兄弟较大影响。他两人本是胞兄弟,父亲 名瑚玐(1710-1760),但敦诚在十五岁时 出继给叔叔宁仁为嗣了。他们是和硕英亲王 阿济格的第五世孙。敦诚于1762年(乾隆二 十七年)在松亭关做税吏时,有诗寄曹雪芹: “当时虎门数晨夕,西窗剪烛风雨昏。”

平郡王爵,在家圈禁。其子福彭
袭爵。
雍正六年(戊申1728)曹雪芹十四岁。约在 年初,因江宁织造员外郎曹頫等骚扰驿站案内,
加上曹家内部有人告发转移财物,曹頫获罪抄家
逮问(家人大小男女含仆人一百十四口)。抄家
前,曹頫罢任,由怡亲王胤祥传奏查办。雍正将
抄没之房地人口财产全部赏给隋赫德。可见抄家 并非为了充抵亏空。曹頫共做了十三年江宁织造。
乾隆十五年(庚午1750) 曹雪芹三十六岁。 此年前后迁居北京西郊黄叶村,应是专心创 作,“残杯冷炙有德色,不如着书黄叶村”。
八月十四日夜,敦敏、敦诚到宗学与雪芹、 卜宅三(浙江人,在宗学担任助教一类职务) 饮酒夜话。
约在是年,曹雪芹从北京迁至西郊香山健 锐营一带。据说,初住香山四王府和峒峪村 中间一带地方,后又迁到香山脚下镶黄旗营 的北上坡。在曹雪芹离开宗学之后到去西郊 之前还有过一段投亲靠友的辛酸生活。
曹雪芹又是一位画家,喜绘突兀奇峭的石头。敦 敏《题芹圃画石》说:“傲骨如君世已奇,嶙峋更 见此支离。醉余奋扫如椽笔。写出胸中块磊时。” 可见他画石头时寄托了胸中郁积着的不平之气。曹 雪芹的最大的贡献还在于小说的创作。
作者生平年表
康熙五十四年六月十二日子初初刻十分(公 元1715年7月17日23时10分)曹雪芹生于金陵 (江苏省南京市),祖籍辽阳。
乾隆十六年(辛未1751) 曹雪芹三十七岁。
曹雪芹到西郊后结交了一位好友,姓张, 字宜泉,旗人,以教私塾为生。他的家庭多 故(从他《分居叹》一诗中可以知道他父母 双亡,兄嫂见弃。“亡家剩一身”),嗜吟 好饮,坎坷穷愁,孤独愤激。其傲骨壮怀、 诙谐放达,与曹雪芹有相似之处,因此二人 情投意合。在他的《春柳堂诗稿》中,就有 七首诗(如《和曹雪芹西郊信步憩废寺原 韵》)专门写他跟曹雪芹往来的。
雍正十二年(甲寅1734)曹雪芹二十岁。
敦诚(1734—1791)三月初一生。为敦敏 之弟,字敬亭,号松堂,别号庸闲子。15岁 (1748)过继于其堂叔宁仁。著有《四松堂 集》(北大图书馆藏抄本《四松堂诗纱》, 内容比本刊多)、《鹪鹩庵杂诗》等。曹雪 芹的好友之一。
雍正十三年 (乙卯1735年) 曹雪芹二十 一岁。八月,雍正帝于圆明园病危,弘历继 位,是为清高宗弘历,改元乾隆。九月初三 日,曹雪芹的高祖曹振彦(曹世选之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