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饲料中的允许量.doc

合集下载

饲料检测结果判定的允许误差标准.

饲料检测结果判定的允许误差标准.

《饲料检测结果判定的允许误差》标准
≪GB∕T18823-2002饲料检测结果判泄的允许误差》标准
饲料质量监督检测部门和饲料生产部门对饲料产品质量检测结果判泄是否合格时使用。

饲料产品只有检测结果超岀(低于或高于)本标准所规立的允许误差范用,才能判立该产品确实不合格。

饲料质量检测结果判立的允许误差见表1、表2、表3的规左。

表1饲料一般营养指标检测结果判左允许误差
注1:“+”号表示营养指标值加上允许误差值(髙限值),即小于或等于该值时为合格。

注2:“-”号表示营养指标值减去允许误差值(低限值),即大于或等于该值时为合格。

注3:“土”号表示营养指标值加或减允许误差值后分别为高限值或低限值。

注4:对于个别产品测左项目的检测结果判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立高限值或低限值时,可不必受该测定项目栏中“ + ”、“-”符号的限制,只需按髙限值或低限值的计算方法套用相应的允许误差值。

表2 饲料卫生指标检测结果判左允许误差
注:号为卫生指标值加上允许误差值(高限值),即小于或等于该值时
为合格。

表3饲料中维生素与微咼元素含量检测结果判定允许误差
注1:“一"号为营养指标减去允许误差值(低限值),即大于或等于该值时为合格。

注2:“土”号为营养指标加或减允许误差值后分别为高限值和低限值。

A英营养值标植的单位为IU/kg:其他营养指标值的单位为mg/kgo。

饲料添加剂指标

饲料添加剂指标
猪、禽添加剂预混合饲料
≤1000
GB/T13083
以在配合饲料中1%的添加量计
猪、禽浓缩饲料
按添加比例折算后,与相应猪、禽配合饲料规定值相同
表1(续)
序号
卫生指标项目
产品名称
指标
试验方法
备注
4
霉菌的允许量(每克产品中),霉菌数×103个
玉米
<40
GB/T 13092
限量饲用:40~100
禁用:>100
花生饼(粕)、棉籽饼(粕)、菜籽饼(粕)
豆粕
≤30
仔猪配合饲料及浓缩饲料
≤10
生长肥育猪、种猪配合饲料及浓缩饲料
≤20
肉用仔鸡前期、雏鸡配合饲料及浓缩饲料
≤10
肉用仔鸡后期、生长鸡、产蛋鸡配合饲料及浓缩饲料
≤20
肉用仔鸭前期、雏鸭配合饲料及浓缩饲料
≤10
肉用仔鸭后期、生长鸭、产蛋鸭配合饲料及浓缩饲料
小麦麸、米糠
限量饲用:40~80
禁用:>80
豆饼(粕)、棉籽饼(粕)、菜籽饼(粕)
<50
限量饲用:50~100
禁用:>100
鱼粉、肉骨粉
<20
限量饲用:20~50
禁用:>50
鸭配合饲料
<35
猪、鸡配合饲料
<45
猪、鸡浓缩饲料
奶、肉牛精料补充料
5
黄曲霉毒素B1允许量(每千克产品中),μg
玉米
≤50
GB/T 17480或GB/T8381
GB/T 13087
鸡配合饲料
≤500
生长肥育猪配合饲料
13
恶唑烷硫酮的允许量(每千克产品中),mg
肉用仔鸡、生长鸡配合饲料
≤1000

家禽饲养中的优质饲料配方

家禽饲养中的优质饲料配方

家禽饲养中的优质饲料配方家禽饲养是现代农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饲料的配方对家禽的生长和健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家禽饲养中的优质饲料配方,并提供一些适用于不同家禽品种的具体配方参考。

一、家禽饲养中饲料配方的重要性饲料是家禽生长发育所需的主要营养来源,合理的饲料配方可以提供全面的营养,促进家禽的生长,增强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同时,适宜的饲料配方还能够降低饲料成本,提高养殖效益,为家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二、适用于肉鸡的饲料配方参考1. 肉鸡成活期饲料配方- 玉米粉:72%- 豆饼粉:20%- 鱼粉:6%- 米糠:1.5%- 磷酸二氢钾:0.3%- 碳酸氢钠:0.2%- 维生素和矿物质复合预混料:0.5%2. 肉鸡生长期饲料配方- 玉米粉:65%- 豆饼粉:15%- 鱼粉:10%- 小麦麸皮:5%- 大豆油膏:3%- 磷酸二氢钾:0.3%- 碳酸氢钠:0.2%- 维生素和矿物质复合预混料:1% 3. 肉鸡后期饲料配方- 玉米粉:60%- 豆饼粉:10%- 鱼粉:10%- 小麦麸皮:8%- 大豆油膏:4%- 磷酸二氢钾:0.4%- 碳酸氢钠:0.3%- 维生素和矿物质复合预混料:1.3%三、适用于蛋鸡的饲料配方参考1. 蛋鸡成活期饲料配方- 玉米粉:70%- 豆饼粉:20%- 鱼粉:5%- 磷酸二氢钾:0.4%- 碳酸氢钠:0.3%- 没食子酸钙:1%- 维生素和矿物质复合预混料:3.3% 2. 蛋鸡生长期饲料配方- 玉米粉:65%- 豆饼粉:15%- 鱼粉:8%- 小麦麸皮:4%- 没食子酸钙:1.5%- 磷酸二氢钾:0.5%- 碳酸氢钠:0.4%- 维生素和矿物质复合预混料:5.6% 3. 蛋鸡产蛋期饲料配方- 玉米粉:55%- 豆饼粉:14%- 鱼粉:10%- 小麦麸皮:6%- 没食子酸钙:3%- 磷酸二氢钾:0.6%- 碳酸氢钠:0.5%- 维生素和矿物质复合预混料:11.9%四、适用于禽类的饲料配方参考1. 鹅饲料配方- 玉米粉:65%- 大米粉:10%- 麦麸:8%- 鱼粉:5%- 豆饼粉:5%- 小麦麸皮:4%- 没食子酸钙:2%- 磷酸二氢钾:0.5%- 碳酸氢钠:0.3%- 鹅饲料专用添加剂:0.2% 2. 鸭饲料配方- 玉米粉:60%- 大米粉:15%- 麦麸:8%- 鱼粉:4%- 豆饼粉:4%- 小麦麸皮:4%- 没食子酸钙:3%- 磷酸二氢钾:0.5%- 碳酸氢钠:0.4%- 鸭饲料专用添加剂:1.1% 3. 灵长类饲料配方- 玉米粉:50%- 大米粉:12%- 麦麸:8%- 鱼粉:10%- 豆饼粉:8%- 小麦麸皮:5%- 没食子酸钙:3%- 磷酸二氢钾:0.6%- 碳酸氢钠:0.5%- 灵长类饲料专用添加剂:3.9%根据不同的家禽种类和生长阶段,以上配方提供了一些基本参考值。

动物饲料用量标准

动物饲料用量标准

用量标准一、能量饲料1、玉米2、大麦猪用量:不超过25%为宜;肉鸡:用量一般为20%,最好在10%以下。

达到25%以上,饲料利用率明显下降;达40%时,影响更为明显。

3、高粱高单宁高粱在畜禽饲粮中用量只能用到10%,而低单宁的饲用高粱可用到70%。

应搭配豆粕。

4、米糠生长猪:可用10~12% 肥育猪:可用30%,但影响肉质最好为15%5、啤酒糟肉鸡:不宜使用蛋鸡、种鸡:5%~10%可改善产蛋率、受精率、孵化率及蛋重,并减少软便发生。

蛋鸡:10%~20%,可降低肝脏脂肪含量,预防脂肪肝。

育成鸡:5%~20%,可限制能量摄入,防止过肥。

仔猪:避免使用生长肥育猪:不宜太高种猪:可达20%~40%,可防止种猪过肥。

啤酒糟用于养牛效果很好,用量几乎不受限制6、麦芽根肥育猪:8%~16%奶牛:不宜超过20%,否则,牛奶会产生苦味。

7,酒精糟DDS:CF最低,能值、Vit和生长未知因子含量最高,对仔猪、生长肥育猪、产蛋鸡、种鸡等效果较好,但因价格昂贵,用量一般为2.5%~5%。

具有粘性,可作为颗粒饲料的粘结剂。

DDG:CF含量较高,而Vit和生长未知因子含量较低,可用于生长肥育猪、育成鸡、产蛋鸡、种鸡和种猪,用量宜在5%~10%以下。

DDGS:营养价值高于DDG,用量可达10%~15%8、油脂妊娠-泌乳母猪10%~15仔猪5%~10%生长肥育猪3%~5%肉鸡5%~8%产蛋鸡3%~5%9、菜籽饼粕仔猪不宜饲喂,育肥猪不要超过8%,母猪不要超过4%,禽类少用10、鱼粉主要用于单胃动物,鸡、仔猪和泌乳母猪。

肉用肥育动物在宰前一个月要停喂鱼粉。

一般生长后期或非生长期的畜禽可少用或不用鱼粉。

0.3-0.50.5-1.00.3-0.50.5-1.00.2-0.40.5-1.00.2-0.40.5-1.0食盐饲料添加剂3-83-82-32-3矿物质饲料(2-4种)3-83-82-32-3干草粉类 3-103-103-103-10动物性饲料(1-2种)15-2515-2515-3015-30饼粕类 (1-2种以上)10-2010-205-105-10糠麸类 (1-3种)45-7045-7045-7045-70谷物饲料(2种及以上) 成 年 鸡育 成鸡肉 用仔 鸡雏 鸡 家禽种类饲料种类鹅饲料中常用原料玉米30~50 草粉2~7 高粱20 稻谷30 贝壳、蛋壳粉1~5 小麦15~20 大麦10~20 贮料10~15 肉骨粉10~15 鱼粉5~15 皮子10~20 豆饼花生饼10~20 骨粉1~1.5鸡的限量标准蛋白能量比=粗蛋白质(G)/4.184代谢能(MJ)Mcal*4.184=MJ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0-6周龄蛋鸡雏鸡55-70% 25-30 2-4产蛋率80%以上56-64 24-26 10常用原料在鸡饲粮中的用量注:菜籽粕和棉籽粕在配方中合计不超过10%,雏鸡不用。

畜禽饲喂饼粕饲料当限量

畜禽饲喂饼粕饲料当限量

常用 熟 豆饼 做 原 料 .而 不 用
时 . 然 后 用 木 棒 轻 轻 搅 动 . 若 其 生 豆 饼 . 因 生 豆 饼 含 有 抗 胰 蛋 白
中掺 有 泥 沙 则 可看 出 豆粕 或 碎 饼 酶 和 皂 角 素 等 物 质 .影 响 畜 禽 的 与 泥 沙 分层 .上 层 为 饼 粕 .下 层 适 口性 及 消 化率 方 法 是 取 尿 素
是 良好 的 畜 禽 蛋 白 质 饲 料 来 源 但 是 . 饼 粕 类 原 料 候 必 须 注 意 限 制 用 量

四、菜籽饼 ( ) 粕
粗 蛋 白 为 3 — 3 % . 其 必 需 氨 基 酸 较 高 .含 硫 6 8 效 性 亦 低 于 豆 饼 .适 口性 差 .特 别 是 因 含 硫 葡 萄 糖
五、芝麻 饼 ( ) 粕
营 养 成 分 与 豆 饼 接 近 .粗 蛋 白 4% .粗 纤 维 0
适 当 加 热 处 理 , 一 般 可 消 除 危 害 。 豆 饼 ( ) 是 最 8 .代 谢 能 和 赖 氨 酸 含 量 均 低 于 豆 饼 .但 它 是 蛋 氨 粕 % 好 的 植 物 蛋 白源 .各 种 动 物 对 其 在 使 用 中 均 无 限 制 , 酸 、胱 氨 酸 、色 氨 酸 、 矿 物 元 素 的 好 来 源 ,但 种 壳 但 鉴 于 价 格 等 因 素 考 虑 .一 般 各 种 畜 禽 用 量 约 占蛋 中 草 酸 含 量 较 高 .影 响 矿 物 质 的 利 用 一 般 不 能 作 白饲 料 总 量 的 23 / .鸡 以 12为 好 . 以 降 低 饲 料 成 唯 一 蛋 白来 源 .猪 与 禽 的 适 宜 用 量 为 75 / .% 本 .提 高 养 殖 效 益 。 如 果 能 注 意 适 当 补 充 动 物 蛋 白 ,

鸡饲养实用标准清晰编辑打印

鸡饲养实用标准清晰编辑打印

目录术语和定义蛋用鸡:人工饲养的、用于生产供人类食用蛋的鸡种。

肉用鸡:人工饲养的、用于供人类食肉的鸡种。

这里指专门化培育品系肉鸡。

黄羽肉鸡:指《中国家禽品种志》及省、市、自治区地方《畜禽品种志》所列的地方品种鸡,同时还含有这些地方品种鸡血缘的培育品系、配套系鸡种,包括黄羽、红羽、褐羽、黑羽、白羽等羽色。

代谢能:食入饲料的总能减去粪、尿排泄物中的总能即为代谢能,也称表观代谢能,英文简写为AME。

蛋白能量比CP/ME: 每兆焦或每千卡饲粮代谢能所含粗蛋白的克数。

氨酸能量比Lys/ME: 每兆焦或每千卡饲粮代谢能所含赖氨酸的克数。

粗蛋白质CP:粗蛋白质包括真蛋白质和非蛋白质含氮化合物。

无论饲养标准还是饲料成分表中的蛋自质含量,都由含氮量乘以6.25而来。

表观可利用氨基酸:食入饲料的氮基酸减去粪尿中排泄的氨基酸即为表观可利用氮基酸.非植酸磷:饲料中不与植酸成结合态的磷,即总磷减去植酸磷必需矿物质元素:以百分数(%)表示者为常量元素,用毫克/千克(mg/kg)表示者为微量元素维生素:一族化学结动物的结构成分不同、营养作用和生理功能各异的有机化合物。

维生素既非供能物质,也非动物的结构成分,要用于控制和调节物质代谢。

以国际单位(IU)或毫克(mg)表示。

排版说明:页边距上下右均为1.27cm,左边距为2.2cm,纸张方向为纵向表3生长蛋鸡体重与耗料量表6肉用仔鸡体重与耗料量表7肉用种鸡营养需要表8肉用种鸡体重与耗料量表9黄羽肉鸡仔鸡营养需要表10-1黄羽肉鸡仔鸡体重与耗料量(公鸡)表10-2黄羽肉鸡仔鸡体重与耗料量(母鸡)表11黄羽肉鸡种鸡营养需要表12和表13黄羽肉鸡种鸡体重与耗料量(生长期和产蛋期)表14鸡日粮中矿物质元素的耐受量表15全价日粮中最高限量(家禽)。

鸡饲养标准

鸡饲养标准

鸡饲养标准一、饲料营养鸡的饲料应提供足够的营养,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蛋白质是鸡生长和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应根据鸡的品种和生长阶段提供适量的蛋白质。

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是鸡的主要能量来源,应提供充足的量以满足鸡的能量需求。

维生素和矿物质也是鸡生长和健康所必需的,应提供充足的量以满足鸡的生长需求。

二、饲料种类鸡的饲料可分为谷物饲料、豆粕饲料、玉米饲料、麦麸饲料、青绿饲料等。

谷物饲料包括玉米、小麦、大麦等,是鸡饲料的主要成分。

豆粕饲料是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可以提供丰富的蛋白质。

玉米饲料具有较高的能量,可以满足鸡的能量需求。

麦麸饲料可以提供一些必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青绿饲料可以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时也是改善饲料品质和提高鸡抵抗力的良好来源。

三、饲料用量鸡的饲料用量应根据其品种、生长阶段、体重和活动量等因素来确定。

一般来说,鸡每天的饲料用量为其体重的2%至4%左右。

对于幼鸡,其每天的饲料用量应适当增加,以满足其快速生长的需求。

同时,应避免过量喂食,以免造成消化问题或浪费饲料。

四、饲料品质饲料品质对鸡的生长和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优质的饲料应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无霉变、无污染、无药物残留等。

在选择饲料时,应选择正规渠道购买,注意检查饲料的保质期和包装是否完好。

同时,在使用饲料时,应注意储存方法,避免潮湿和霉变等问题。

五、饮水管理鸡的饮水应保持清洁卫生,以避免引发健康问题。

应定期检查饮水器是否清洁,定期更换饮用水,确保饮水的清洁卫生。

同时,应注意饮水的温度,不宜过冷或过热,以免对鸡的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造成不良影响。

六、饲养密度饲养密度对鸡的生长和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密度过高会导致空气质量下降,鸡容易感染疾病;密度过低则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因此,应根据鸡的品种、生长阶段、气候条件等因素来确定适当的饲养密度。

一般来说,每平方米的饲养面积可养10至15只鸡左右。

七、环境卫生环境卫生对鸡的生长和健康至关重要。

饲料卫生标准(新版)

饲料卫生标准(新版)

饲料卫生标准(新版)前言本标准所有技术内容均为强制性。

本标准是对GB 13078-1991《饲料卫生标准》的修订和补充。

本标准与GB 13078-1991的主要技术内容差异是:----根据饲料产品的客观需要,增加了铬在饲料、饲料添加剂中的允许量指标。

----补充规定了饲料添加剂及猪、禽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和浓缩饲料,牛、羊精料补充料产品中的砷允许量指标,砷在磷酸盐产品中的允许量由每千克10mg修订为20mg。

----补充规定了铅在鸭配合饲料,牛精料补充料,鸡、猪浓缩饲料,骨粉,肉骨粉,鸡、猪复合预混料中的允许量指标。

----氟在磷酸氢钙产品中的允许量由每千克2000mg修订为1800mg;补充规定了氟在骨粉,肉骨粉,鸭配合饲料,牛精料补充料,猪、禽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蛋鸡、猪、禽浓缩饲料产品中的允许量指标。

----补充规定了霉菌在豆饼(粕),菜籽饼(粕),鱼粉,肉骨粉,猪、鸡、鸭配合饲料,猪、鸡浓缩饲料,牛精料补充料产品中的允许量指标。

----黄曲霉毒素B1卫生指标中,将肉用仔鸡配合饲料分为前期和后期料两种,其允许量指标分别修订为每千克饲料中10μg和20μg;补充规定了黄曲霉毒素B1在棉籽饼(粕),菜籽饼(粕),豆粕,仔猪、种猪配合饲料及浓缩饲料,鸭配合饲料及浓缩饲料,鹌鹑配合饲料及浓缩饲料,牛精料补充料产品中的允许量指标。

----补充规定了各项卫生指标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 13078-1991。

本标准由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饲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武汉)、江西省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国家饲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无锡轻工业大学、中国兽药监察所、上海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西北农业大学兽医系、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等。

本标准起草人如下:“砷允许量”修订起草人:姚继承、艾地云、杨林。

“铅允许量”修订起草人:徐国茂、伦景良、涂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禽黄霉菌毒素中毒及其综合防止措施(问与答)1.什么是霉菌毒素?在田间还是在贮存过程中,霉菌在谷物中的生长都很普遍。

霉菌的生长会破坏谷物的营养成分,还能产生对动物、人类和植物都具有较大毒性的次级代谢物(霉菌毒素)。

2.产毒真菌有哪几类:在人类和动物食品链中涉及的产毒素真菌主要有三大类:曲霉菌、镰刀菌和青霉菌。

3.曲霉菌属产生的重要的霉菌毒素有哪些?曲霉菌属产生的重要的霉菌毒素包括黄曲霉毒素B1、B2、G1和 G2、赭曲霉毒素A、柄曲霉素和环匹克尼酸。

4.单端孢霉烯有多少种主要包括哪些毒素?T-2 毒素、蛇形菌素(DAS)、单端孢霉烯有 100 多种不同的化学结构的毒素包括呕吐毒素( DON)等。

5.对人类和动物有潜在影响的真菌毒素有过少?据估计,至少有300 种这类真菌代谢物对人类和动物具有潜在毒性,但是为大众熟知并被广泛研究的只有黄曲霉毒素B1(AFB1),玉米赤霉烯酮(ZON),呕吐毒素 (DON), T-2 毒素,赭曲霉毒素 (OTA)以及烟曲霉毒素 (FUM)。

6.影响霉菌毒素毒性的因素?霉菌毒素的结构、化学、生物和毒理性是多种多样的。

它们的毒性在不同情况下也完全不同,这些影响因素包括摄入量、摄入时间长短、动物种类、性别、年龄、品系、生理状态、营养状况、环境条件(包括卫生状况、温度、空气状况、湿度、生产密度)以及最终同时存在于饲料和食品中的霉菌毒素之间的协同作用。

6.我国对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有何要求?世界上已有 70 多个国家和地区对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作了限量要求。

我国食品中黄曲霉毒素 B1 允许量标准( GB2761-81)规定为玉米、花生仁、花生油中不得超过 20μ g/kg ,玉米及花生仁制品(按原料折算)中不得超过20μ g/kg ,大米、其他食用油中不得超过10μ g/kg ,其它粮食、豆类、发酵食品中不得超过 5μg/kg ,婴儿代乳食品中不得检出,其他食品可参照以上标准执行;牛乳及其制品中黄曲霉毒素 M1限量卫生标准(GB9676-88)规定为:牛乳及其制品中黄曲霉毒素 M1不得超过 0.5 μg/kg 。

7.美国联邦政府规定人类消费食品和奶牛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含量?美国联邦政府有关法律规定人类消费食品和奶牛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含量( 指B1+B2+G1+G2的总量 ) 不能超过 20ug/kg ,人类消费的牛奶中 M1的含量不能超过 0.5ug/kg ,其他动物饲料中的含量不能超过 300ug/kg ;8.欧盟规定人类消费食品和奶牛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含量?欧盟于 1999 年 1 月 1 日开始执行的 ECNo. 1525/98 法规,规定直接提供给人类食用的食物及组成食品的组分中的黄曲霉毒素 B1 的含量不能超过 2ug/kg ,黄曲霉毒素 B1、B2、 G1、G2的总量不得超过 4ug/kg ;9.我国目前对哪几种毒素作了在动物饲料的规定?我国早在 2001 年饲料卫生标准 GB13078-2001中对黄曲霉毒素 B1 的安全限量做了规定。

2006 年 5 月规定了对赭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的限量标准,随后也就是 2007 年 3 月对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呕吐毒素)的限量标准作了补充。

10.我国霉菌毒素的允许量及其检验方法我国霉菌毒素的允许量及其检验方法霉菌毒素种类来源产品名称允许量AFB1,ug/kg GB13078-2001 玉米、花生饼(粕)、棉籽饼(粕)≤50豆粕≤30肉用仔鸡后期、生长鸡、产蛋鸡配合饲料及浓缩饲料≤20肉用仔鸡前期、雏鸡配合饲料及浓缩饲料≤10肉用仔鸭后期、生长鸭、产蛋鸭配合饲料及浓缩饲料≤15鹌鹑配合饲料及浓缩饲料≤20 NOV,mg/ ㎏GB 13078.3 — 2007 家禽配合饲料≤5 OTA,Ug/kg GB/T 1953-2006 配合饲料,玉米≤100 ZEA,Ug/kg GB/T 1953-2006 配合饲料,玉米≤500 T2, Mg/kg GB/T 21693-2008 猪、禽配合饲料≤1霉菌毒素种类来源产品名称允许量黄GB13078 玉米、花生饼(粕)、棉籽饼(粕)≤ 50 曲-2001 豆粕≤ 30 霉肉用仔鸡前期、雏鸡配合饲料及≤ 10 毒浓缩饲料素肉用仔鸡后期、生长鸡、产蛋鸡≤ 20 B1 配合饲料及浓缩饲料(ug/kg 肉用仔鸭前期、雏鸭配合饲料及≤ 10 )浓缩饲料肉用仔鸭后期、生长鸭、产蛋鸭≤ 15配合饲料及浓缩饲料鹌鹑配合饲料及浓缩饲料≤ 20脱氧雪腐镰刀菌家禽配合饲料≤ 5GB烯醇(呕吐毒素)13078.3mg/㎏— 2007 检验方法酶联免疫吸世界大多数国家制定附法( GB/T了在家禽饲料中黄曲霉毒17480)素的最大允许含量是-199820ug/kg ( CAST,2003)。

欧或盟规定农产品中总黄曲霉薄层色谱法毒素的最大允许含量是 4 (GB/T ug/kg ,黄曲霉毒素 B1的最8381)-2005大允许含量是 2 ug/kg 。

日本规定小鸡料中黄曲霉毒素 10 ug/kg ,大鸡料中黄曲霉毒素 20 ug/kg 。

薄层色谱法GB/T8381.6-2005赭曲霉毒素 A 配合饲料,玉米≤ 100薄层色谱测(OA)GB /T定法和酶联Ug/kg1953-20免疫吸附测06定法 GB/T19539-2004玉米赤霉烯酮GB /T配合饲料,玉米≤ 500薄层色谱测Ug/kg 1953-20 定法和酶联06 免疫吸附测定法 GB/T19540-200411.集约化家禽生产中的重要霉菌种类及其所产生的霉菌毒素?集约化家禽生产中的重要霉菌种类及其所产生的霉菌毒素霉菌毒素霉菌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 B1,B1,G1和 G2环匹克尼酸赭曲霉毒素杂色曲霉毒素青霉毒素赭曲霉毒素桔霉素镰刀菌毒素T-2 毒素、 HT-2 毒素、蛇形毒素黄曲霉和寄生曲霉黄曲霉赭曲霉杂色曲霉纯绿色青霉桔青霉DAS三线镰刀菌和禾谷镰孢菌MAS、呕吐毒素茄病镰孢菌串珠镰孢菌烟曲霉毒素B1,B2 增殖镰刀菌串珠镰刀菌串珠镰刀菌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禾谷镰刀菌粉红镰刀菌12黄曲霉毒素有什么真菌产生?其种类有哪些?黄曲霉毒素主要由霉菌中的曲霉菌(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在家禽饲料和人类食品中都存在黄曲霉毒素。

目前发现有 16 种,其中 10 种比较普遍。

毒性最强是黄曲霉毒素 B1。

B2 、 G1、 G2 也具有较强毒性。

上述四种毒素代表黄曲霉毒素总量。

13.黄曲霉毒素产生的条件?能在很多饲料中发现。

在温暖季节问题比较严重。

虽然黄曲霉毒素在寒冷或温带地区不是主要的问题,但是在使用从气候温暖、潮湿的国家进口的原料时,一定要谨慎。

常与花生饼霉变有关。

是一种致癌物质,引起肝脏病变。

14黄曲霉毒素对家禽造成的损失包括?黄曲霉毒素污染造成经济损失包括它能使家禽生长受阻、饲料转化效率下降、死亡率增加、产蛋量减少、腿病和胴体污染。

霉菌毒素,尤其是黄曲霉毒素是引起肉鸡瘀伤的一个重要原因( Girish 和 Devegowda,2004a)。

黄曲霉毒素使毛细血管脆性增加、凝血素水平降低,因此屠体的瘀伤发生率明显增加( Tung 等,1971)。

15黄曲霉毒素对免疫力的影响?养禽业最关注的是黄曲霉毒素引起的免疫抑制,从而使动物更易感染各种传染性疾病,以及由免疫抑制引起的疫苗接种失败和药物治疗无效。

霉菌毒素引起的免疫抑制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包括血清白蛋白和球蛋白的水平降低,血液中抗体水平下降,网状内皮系统受损,细胞介导的免疫功能下降,胸腺和法氏囊发育异常( Swamy和 Devegowda,1998)(表 7)。

黄曲霉毒素被认为是免疫抑制的一个主要原因,由此引发许多疾病、疫苗接种失败和抗体滴度下降(Raju 和Devegowda, 2002)。

16黄曲霉毒素对肉种鸡的影响?Afzali 和 Devegowda(1999)报导,给肉种鸡饲喂黄曲霉毒素降低了种蛋产量和孵化率。

Qureshi 等( 1998)报导饲喂高水平的黄曲霉毒素时,母鸡血清和蛋中黄曲霉毒素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都增加。

而且,饲喂污染饲料 4 天内就观察到受精率和孵化率明显下降。

黄曲霉毒素对肉种鸡繁殖性能的影响黄曲霉毒素 1 种蛋受精率孵化率噬菌性巨噬细胞 2 (mg/kg)(%)(%)(%)0 98.6a 82.8 35.8a10 92.4b 35.3 9.7bQureshi 等 1998ab表示同列差异显著( P<0.05 )17环匹克尼酸对家禽主要造成哪些毒害?环匹克尼酸 (CPA) 主要由黄曲霉产生,通常与黄曲霉毒素同时存在。

Urano 等( 1992)报道美国的玉米、花生中同时含有 CPA和黄曲霉毒素。

印度尼西亚家禽饲料厂采集的饲料样本中有大约 81%含有 CPA,含量最高的为 9mg/kg。

Smith等( 1992)综述了 CPA的毒害作用。

最近的毒理研究表明CPA作用的靶器官是肝脏、肾脏和消化系统。

饲养试验表明,饲喂CPA的雏鸡,肠粘膜坏死,嗉囊、腺胃和肌胃发炎。

同时CPA中毒的鸡只通常发现肾脏肿大(CAST,2003)。

CPA 中毒的机理主要由于CPA带有一个酰胺基,它能够螯合金属阳离子,如钙、镁和铁。

由于 CPA影响蛋壳的形成,产蛋鸡饲喂污染CPA的日粮后引起蛋壳变薄和破蛋率增加( Bryden, 1991)。

18赭曲霉毒素分为哪几类?赭曲霉毒素有 3 类,最常见的是赭曲霉毒素A,几种曲霉菌和青霉菌都能产生赭曲霉毒素。

许多国家的不同饲料原料中都普遍含有赭曲霉毒素A。

2001 年 WHO规定了谷类和谷类产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最高限量为5ug/kg 。

此后,许多国家也采纳这个标准作为食品和饲料中赭曲霉毒素 A 的最高限量。

19赭曲霉毒素 A 对家禽的主要毒害作用?对肉鸡而言, OTA的毒性是黄曲霉毒素的 3 倍( Huff 等,1974),并且已经被证明是家禽生产中所发生的霉菌毒素严重中毒的诱因( Hamilton 等, 1982)。

赭曲霉毒素 A(OTA)是一种肾毒素,能显著地抑制家禽的采食、生长和羽毛生长,导致产蛋量和饲料转化率下降( Hamilton 等, 1982)。

饲喂污染赭曲霉毒素的日粮导致家禽增重显著下降( -17.6 %),谷氨酸转移酶活性增加(+ 38.5%),总蛋白减少( -16.4%),血球比容值下降(-11.3 %)(Aravind 和 Devegowda,2003)。

虽然所有的霉菌毒素都影响增重,但赭曲霉毒素对增重的影响是最严重的。

严重的赭曲霉毒素中毒表现为家禽关节和腹腔尿酸盐沉积。

急性赭曲霉毒素中毒造成严重的肾衰竭,从而导致死亡。

多尿引起大量稀粪是赭曲霉毒素 A 中毒的另一个常见症状。

家禽饲喂污染赭曲霉毒素 A 的饲料导致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降低、死亡率升高20赭曲霉毒素 A 对鸡的敏感性?出雏前几周的雏鸡对赭曲霉毒素 A 最敏感,大鸡对赭曲霉毒素 A 的敏感性下降,蛋鸡产蛋量的下降与饲料中赭曲霉毒素 A 的水平呈正相关,并且以蛋壳上出现黄色斑点为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