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言语语言障碍综述资料.
语言发育障碍诊断标准

语言发育障碍诊断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语言发育障碍是指在语言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难或延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明显低于同龄孩子的情况,这可能就是语言发育障碍的表现之一。
对于语言发育障碍的诊断和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份关于语言发育障碍诊断标准的综述。
语言发育障碍的诊断标准主要采用DSM-5(《精神疾病诊断统计手册》第五版)和ICD-10(《国际疾病分类和相关健康问题统计手册》第十版)的国际通用标准。
DSM-5将语言发育障碍划分为语音障碍、发音障碍、交流障碍等不同类型,而ICD-10则将其分类为特定性语言障碍、表达性语言障碍、混合性语言障碍等。
一般来说,语言发育障碍的主要诊断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言语和非言语交流的障碍。
语言发育障碍的儿童通常表现为言语和非言语交流的困难,表达和理解能力不足,无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或理解他人的意图。
2. 语音和发音的障碍。
语音和发音是语言发展的基础,而语言发育障碍的儿童常常出现语音错误、发音不清等问题,导致言语表达受限。
3. 语言理解和表达的障碍。
语言理解和表达是语言发展中最为基础的两个方面,语言发育障碍的儿童在理解和表达语言时常常出现困难,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正确理解和表达。
4. 语用障碍。
语用是指语言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包括语言的社交功能、语言的概念性、语言的文化特征等。
语言发育障碍的儿童在语用方面通常也存在困难,难以适应不同的社会语境及使用语言进行社交互动。
在进行语言发育障碍的诊断时,通常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评估和测试,以确定孩子的语言发展水平及问题所在。
评估工具包括语言测试、听力测试、认知能力测试等,还需要积极与家长、老师等密切合作,了解孩子的日常言语表达情况,以便全面评估孩子的语言发育情况。
语言发育障碍的诊断需要多方面的综合评估和测试,只有全面了解孩子的语言发展情况,才能准确地诊断和判断孩子是否存在语言发育障碍,并为其制定合理的康复治疗方案。
语言表达障碍研究的文献综述

关于“语言表达障碍研究”的文献综述引言语言是人类社会行为中极为重要的一都分;它允许个体与他人交流,并向个体提供思维的工具(Kendal11988)。
如果个体在语言发育过程中受到不利因素的影响,或者大脑受到创伤,他/她所获得的语言系统就可能是不完善的,表现为语言运用方面的障碍,即语言障碍(language disorders)。
语言表达障碍即为其中之一,对于儿童来说,语言表达障碍必然会影响其社会沟通能力,严重时足以扰乱学业的发展和身心健康。
语言问题不仅会带来儿童期的学业失败,还会导致成年后的就业困难和社交失败,使得语言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
相关研究表明,有语言表达障碍的儿童,通常在早年有负性行为的发生频率高于正常儿童,提醒我们注意语言表达障碍对于儿童发展的重要性。
沈晓明主编《临床儿童学》报道:7%~10%的儿童在语言的发育上低于正常标准,有3%~6%的儿童存在语言感受或表达障碍并影响日后的阅读和书写。
可见,一定数量的语言表达障碍儿童的存在,影响着教育质量水平的提高,从而困扰着教育的发展。
西方研究者对语言表达障碍的研究历史悠久。
据美国资料报道:严重的表达性言语障碍患者约占儿童人口的0.1%,而轻症患者则可能十倍于此。
患有表达性语言障碍的儿童口语表达运用能力很低,但他们对语言的理解能力正常,并且发音器官和神经系统无异常。
我国在真正含义上的研究和关注虽然起步较晚,但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和科研意识的提高,此问题也越来越引起各界都在进行广泛的研究。
为帮助语言表达障碍儿童拜托困境,为促进教育的发展,提高教育的质量,对语言障碍的研究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科研话题。
通过查阅图书、期刊文献的搜集,从1979年至今共有“语言/言语表达障碍”的相关文献共16篇;关于“语言/言语障碍”的文章共960篇;其他诸如语言表达不良以及由于语言表达能力的相关文献共计100篇左右。
同时也有大量关于语言表达障碍的网络数据资料。
我国近十年来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语言加工研究综述

我国近十年来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语言加工研究综述毛赛群【摘要】汉语阅读障碍研究是近年来我国学习困难领域研究的热点,我国近10年来对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语言加工研究主要涉及语音意识、语素意识、正字法加工、语义加工四个方面。
作者对这四方面的研究内容进行了归纳分析,同时对现有研究的趋势及不足进行了初步探讨。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development dyslexia is a hot spot in research of learning difficulties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In recent decade, the study of language processing of Chinese development dyslexia children mainly involves four aspects:phonetic consciousness, morpheme awareness, orthography processing, semantic processing. In this paper, the content of the above four aspects have carried on the objective analysis. In the end,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trends of existing research and pointed out some existing problems.【期刊名称】《毕节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00)011【总页数】5页(P68-72)【关键词】汉语阅读障碍;语音意识;语素意识;正字法加工;语义加工【作者】毛赛群【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陕西西安71006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760据世界卫生组织(1993)ICD-10的定义标准,发展性阅读障碍(developmental dyslexia,DD)是指个体在一般智力、动机、生活环境和教育条件等方面与其他个体没有差异,也没有明显的视力、听力和神经系统障碍,但其阅读成绩明显低于相应年龄的应有水平,处于阅读困难的状态中[1]。
2009年国外儿童语言习得实证研究综述

(d l & “u ” 。实 验 表 明 ,5 “ol ” cp ) 8 %的患 诵 读 困难 的 高 危 患 病 儿 童 在 类 别 感 知 能力 方 面 比受 控组 差 。语 言 障 碍 组 中有 一 半 儿 童 在语 言 类 别 感 知
很高 的价值 。 研究的对象也很广泛 , 既有不到一岁的处于语 言发展初期 阶段 的婴幼儿 , 也有 l 以上的学龄 的儿 童。既有单纯母语环境 下习 O岁 得语 言的儿童 , 也有移 民二语环境 习得 的儿童。既有健全健康 的儿童 , 也 有 残 疾 缺 陷 儿 童 。 根 据 研 究 的对 象 和 内 容来 看 , 篇 考 察 的 是残 疾 缺 3 陷 儿 童 与健 康 儿 童 语 言 习 得 能 力对 比 的研 究 ; 篇 考察 的是 儿 童语 言 习 3 得 的 影 响 因 素 ; 考察 的 是 儿 童语 言 习 得途 径 。 1篇
[ 键词 ] 关 儿童 语 言 习得 实证 研 究 综 述
儿 童 习得 语 言 的能 力长 期 以来 受 到 学 者 们 的关 注 。早 在 1 8世 纪 , 德 国哲 学 家 Dir hTee n e i i ma n就 曾经 对 自己孩 子 的语 言发 展 过程 进 行 tc d 过观 察 。但 是 早 期 的 研 究 只 是 以 观 察 “日记 式 ” 记录 为 主 。2 的 O世 纪 6 O 年代 以后 , 国外 心 理 学 家 和 语 言 学 家对 儿 童 语 言 习 得 采 用 实 证研 究 的 方法 并 进 行 大 量 详 尽 的研 究 。之 后 儿 童 语 言 习 得 渐 渐 发 展 成 为一 个 涵 盖社 会 学 、 育 学 、 理 学 、 理 学 等 综 合性 很 强 的 跨 学 科 的研 究 领域 。 教 心 生
台湾地区智碍儿童语言康复研究综述——以绘本教学为例

摘 要:绘本教学是促进特殊儿童语言康复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西方教育界的共识,中国大陆地区近年
来也开始了绘本教学运用于智障儿童语言康复的初步探索。文章梳理了近年来台湾地区绘本教学在智障
儿童语言康复中的运用情况,以期为大陆地区基于绘本的智障儿童语言康复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研究
明 兰(1967- ),女,贵州毕节人,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师范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特殊教育基本理论。
·145·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中检索文献,分别以“绘本”“图画书”和“智能障碍”的组合为“检索词”,以“摘要”为检索项进行初步检 索,再以“语言”及“语言”的各相关要素为筛选标准,再剔除重复的研究文献,最后共有 20 篇文献符合 要求。
多媒体绘本故事教学对三位儿童主动表达需求、主动表达 询问、主动表达情绪的口语表达能力,具有立即和维持效 果。
陈俐静 [18]
国中,3 名, 轻度智障
黄龄娴 [12]
国小,12 名, 轻度智障
等组前后测实验设计
当绘本故事较短且容易时,电子或纸本绘本的教学效果差 异不大;当绘本故事较长且难时,电子绘本教学效果显著优 于纸本绘本的教学效果。电子绘本能增进学生的阅读态 度。
陈冠蓉 [13]
国 小 ,2 名 ,轻 单一受试 A-B–A′设 以绘本实施部件识字教学能显著提升国小轻度智障儿童识
柯馨絜 [10]
国中,3 名, 轻度智障
单一受试实验设计之 绘本教学能正向改变学生英语学习态度,但绘本教学下的
交替处理设计
英语字汇学习成效因人而异。
黄琼如 [11]
国小,3 名, 轻度智障
【述评】语言发育迟缓和语言障碍以及相关发育障碍性疾病的综合评估及鉴别诊断的临床思考框架

语言发育迟缓和语言障碍以及相关发育障碍性疾病的综合评估及鉴别诊断的临床思考框架摘要儿童语言障碍是最常见的发育障碍性疾病,对儿童的学习、社交以及整个社会都有可能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
语言发育迟缓和语言障碍的综合评估以及与其他发育障碍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尤为重要。
现结合中国儿童保健和发育行为儿科的临床和科研需要,融合跨学科知识体系,探讨儿童语言发育的临床思考框架。
语言障碍是最常见的发育障碍性疾病,发病率约为9%,是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7倍,儿童期听力障碍的46倍。
虽然语言障碍在门诊中极为常见,但它在临床上也极容易被漏诊或误诊。
语言障碍患儿除了语言缺陷外,往往还表现出情绪和行为等问题。
语言障碍对儿童的学习、社交乃至整个社会都可能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
在学习方面,儿童3岁的语言能力可预测三年级阅读能力,进而可预测高中毕业率,准确度高达77%;在社交方面,语言障碍患儿80%面临社交困难;在社会影响方面,青少年罪犯有语言问题的比例可高达60%~90%。
语言障碍的临床表现和其他常见的儿童发育障碍性疾病的临床表现非常相似,比如AS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全面发育迟缓、智力障碍、社交沟通或语用障碍、语音障碍、选择性缄默症等。
这些发育障碍性疾病均具有高度遗传性,但病因通常都是多因素、错综复杂的。
虽然有相似症状,每个疾病却都各自有不同的诊断标准、发病机制、治疗方案和预后,其中⼀些疾病和语言障碍共病率很高。
由此可见,语言障碍和这些儿童发育障碍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尤为重要。
现结合中国儿童保健和发育行为儿科的临床和科研需要,融合跨学科知识体系,提出儿童语言发育的临床思考框架。
一、语言障碍诊断标准和相关临床术语1. 语言障碍:根据精神障碍诊断及统计手册第5版,诊断标准包括语言能力大幅度,可量化地低于同龄人,在社交过程中出现功能缺损,同时排除听力障碍、智力障碍或全面发育迟缓。
语言障碍在科研文献中被称为“发育性语言障碍”。
在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中语言障碍也被称为DLD。
唐氏综合症儿童的语言的发展的研究综述

唐氏综合症儿童的语言的发展的研究综述唐氏综合症儿童的语言的发展语言的发展比较迟缓,由于他们语言机制的发展有第一性的缺陷,导致语言发展迟缓的第二性缺陷。
研究唐氏综合症儿童的语言的发展的状况,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他们的状况,倾注他们跟多的精力。
同时改善他们的语言发展的缺陷,提高发音的清楚性和准确性。
另一方面可以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本文通过对此方面的研究,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同时提出个人的意见和建议。
一智力障碍儿童的言语的发展的特点智力障碍儿童不只是言语发展的速度上与普通儿童有区别,其语言运用的品质也较普特南儿童差,而且此现象随儿童智力落后的程度的加深而更加的明显。
表现为:1言语发生晚,口头表达能力差。
2词汇贫乏,语法简单,语用能力差。
3发音不准,吐字不清。
二唐氏综合症患者的语言特点阐述(一)唐氏综合症患者的普遍特点[4]Chapman等人经过长时间的研究,总结了唐氏综合症患者在婴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的语言特点,发现在唐氏综合症患者的表达言语中,语法方面的缺陷比词汇方面的缺陷严重,并且与非言语认知水平也不相称;但这些患者的言语表达内容与他们的言语理解水平相比,其言语表达水平高。
关于语言的发展,有研究者指出有的儿童在其婴幼儿时期,就表现出表达语言发育迟滞现象;随儿童年龄的增长,其语言缺陷也日趋严重。
Chapman等人还提出唐氏综合症患者的语言在青少年末期和青少年早期仍将继续发展。
但通过对14至50岁的唐氏综合症患者的研究发现,这些人成年晚期时的语言水平和青少年时的语言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
两种不同的研究结果可能是由于研究者采用的研究方法不同造成的。
关于语言发展到何时停止还需要进[5]一步的研究。
三唐氏综合症患者语言发展特点的阐述在本节中将在四个方面阐述这个问题,分别为前语言阶段、语音和词汇发展、形态句法习得和语用发展阶段。
(一)前语言阶段1前语言交际能力有研究结果显示,除了使用指示目光和使用的单位这两个方面的发展显著落后外,唐氏儿童和正常儿童在手指、拉、发声、喊叫、哭、伸出手、看、推、笑、凝视、拍手、模仿姿势、手势、以及其它的身体移动交际行为方。
自闭症研究-言语与语言发育障碍解析

言语与语言发育障碍解析言语与语言发育障碍的定义言语与语言发育障碍指在发育早期就有正常语言获得方式的紊乱,表现为发音、语言理解,或语言表达能力发育的延迟和异常,这种异常影响学习、职业和社交功能。
这些情况并非因神经或言语机制的异常、感觉缺损、精神发育迟滞或周围环境因素所致。
语言发育障碍的流行病学资料据国外报道,2岁儿童言语和语言障碍的发生率高达17%,6岁时为3%~6%。
19个月~3岁是儿童言语和语言发育的关键时期,5岁以下是临床矫治的最佳年龄。
语言障碍的病因分析本病的病因不明,一般认为是生物性的,由遗传、母孕期和围产期损害引起。
特殊性语言障碍有高发家族史倾向,说明遗传起着明显作用。
神经电生理以及影像学研究有一些脑部异常的发现,但尚未发现特异性的改变。
语言发育障碍的临床表现和分型特定的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目前主要有以下集中常见的类型:特定言语发音障碍、表达性语言障碍和感受性语言障碍。
1、特定言语发音障碍表现为病儿运用语音的能力低于其智龄的平均水平,但言语技能正常。
病儿的这种发音障碍不是由于失语症、与发育性表达和感受性语言障碍有关的清晰度障碍、口腔疾病、听力障碍、精神发育迟滞、广泛性发育障碍等疾病引起的。
常表现为言语发音延迟,其言语很难理解,病儿讲话时的语音省略、歪曲或代替的严重程度已超过正常儿童的变异范围。
常见的现象有:①舌根音化:以舌根音如g、k、h代替大多数舌前位音,如将“哥哥”说成“多多”,“草莓”说成“考莓”。
②舌前音化:以舌前音d、t代替某些语音,比如将“裤子”说成“兔子”。
③不送气音化:把送气音p、t、k、c、s用不送气音代替,如将“跑步”说成“饱步”。
④省略音化:省略语音的某些部分,如将“飞机”说成“飞一”等。
2、表达性语言障碍指病儿表达性口语应用能力明显低于其智龄的应有水平,但语言理解的能力在正常范围,发音的异常可有可无。
同时病儿的非语言交流能力正常,常常使用示范、手势、模仿作为代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颜面失用和言语失用
• 是指在非言语状态下,虽然与言语 产生活动有关的肌肉自发活动仍存 在,但是舌、唇、喉、咽、颊肌执 行自主运动困难。
• 一些言语失用并存在口失用,但多 口失用伴有言语失用。The end Thank you
儿童言语语言障碍
儿童言语语言障碍包括:
• 1、儿童语言发育迟缓 • 2、脑瘫儿童构音障碍 • 3、功能性构音障碍 • 4、儿童口吃 • 5、吞咽障碍 • 6、失语症 • 7、发声障碍 • 8、口颜面失用和言语失用
back
儿童语言发育迟缓:
• 1、定义: • 在发育过程中的儿童其语言发
育没达到与其年龄相应水平,不包 括听力障碍而引起的语言发育迟缓 及构音障碍等。
• 是一个总的症状名称,指口腔、咽、 食管等吞咽器官发生病变时,患者 的饮食出现障碍或不便而引起的症 状。
失语症:
• 是指原来的语言能力丧失或受损, 需,多见与脑损伤后儿童,如脑炎、 脑外伤等,需与意识障碍、痴呆、 运动性构音障碍、其他高级脑功能 能障碍区别。
发声障碍:
• 又叫“嗓音障碍”,是日常生活中 常见的发声异常,分器质性和功能 性。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声音嘶 哑和异常的共鸣方式。
2、病因
• (1)、听觉障碍
• (2)、儿童自闭症
• (3)、智力发育迟缓
• (4)、受语言学习限定的特异性 障碍包括:发育性运动性失语:口语表达晚
•
发育性感觉性失语:如癫痫
• (5)、构音器官的异常:如脑瘫
• (6)、语言环境的脱离:如狼孩
back
构音障碍:
• 定义:指由于构音器官先天性和后 天性的结构异常,神经、肌肉功能 障碍所致的发音障碍以及虽不存在 任何结构、神经、肌肉、听力障碍 所致的言语障碍,主要表现可能为 完全不能说话、发声异常、构音异 常、音调和音量异常和吐字不清, 不包括由于失语症、儿童语言发育 迟缓、听力障碍所致的发音异常
构音障碍包括:
• 1、运动性构音障碍:脑瘫 • 2、器质性构音障碍:腭裂、舌系
带异常等 • 3、功能性构音障碍:发音错误固
定,找不到明显原因的构音障碍。
back
儿童口吃:
• 是指言语的流畅性障碍,俗称“结 巴”。是一种慢性状态,5岁以前 儿童症状不明显都成为“口吃”现 象。与成人口吃有所区别。
吞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