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氢催化剂的分类功能及选用

合集下载

加氢催化剂 新技术

加氢催化剂 新技术

加氢催化剂是一种用于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主要用于加氢反应。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技术不断涌现,为加氢催化剂领域带来了许多创新和改进。

以下是一些与加氢催化剂相关的新技术:
1.纳米材料:纳米技术的应用使得制备纳米级别的加氢催化剂成为可能。

纳米材料具有较
大的比表面积和更高的活性位点密度,能够提供更高的反应活性和选择性。

2.细分催化剂:传统的加氢催化剂通常由块状或颗粒状的固体组成。

然而,通过细分催化
剂的方法,可以获得更小且更均匀的颗粒尺寸,从而提高反应效率和催化剂的利用率。

3.可控制备技术:新技术的发展使得加氢催化剂的制备变得更加可控和精确。

例如,溶胶
凝胶法、气相沉积等先进的制备技术可以控制催化剂的形貌、结构和孔径大小,从而优化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4.多功能催化剂:一种新兴的技术是开发多功能催化剂,即将不同的催化反应集成到一个
催化剂中。

这种多功能催化剂可以同时实现多个反应步骤,提高整个过程的效率和经济性。

5.纳米催化包覆技术:通过将催化剂包裹在纳米尺度的外壳中,可以增强催化剂的稳定性、
选择性和反应活性。

纳米催化剂包覆技术可以保护催化剂免受毒性物质的污染,并提高其长期稳定性。

这些新技术在加氢催化剂领域为化学工业带来了许多创新和进步。

它们具有提高反应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等优势,对于石油化工、能源转换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预计会有更多创新的加氢催化剂技术出现。

制氢三剂性能及种类

制氢三剂性能及种类

制氢三剂性能及种类制氢过程使用的催化剂有:钴-钼加氢脱硫催化剂、脱氯催化剂、氧化锌脱硫剂、烃类-水蒸汽转化催化剂、中温变换催化剂、低温变换催化剂。

还有PSA吸附剂及磷酸三钠化学助剂。

1.1 钴-钼加氢转化催化剂1.1.1 作用制氢原料中含有不同数量的有机硫和无机硫,这些硫化物的存在,会增加原料气体对设备的腐蚀,尤其重要的是制氢过程所使用的含镍、含铜的催化剂极容易被硫中毒,失去活性,严重影响生产的顺利进行。

但是,有机硫化物性能稳定,不容易被脱除,只有在钴-钼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氢气快速反应生成硫化氢,才能被脱除。

1.1.2 特点钴-钼加氢转化催化剂必须在有氢气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将有机硫转化无机硫,否则,将无法起作用。

1.1.3 物理化学特性(T205)外观:灰蓝色条状物几何尺寸:Φ3~3.5×3~10mm堆密度:0.65~0.8kg/L比表面:180~220m2/g1.1.4 化学组成C O O:2~4%M O O3:10~13%载体:TiO2、AL2O31.2 氧化锌脱硫剂(T306)1.2.1 作用氧化锌与硫化氢作用生成难于解离的硫化锌,以此脱除制氢原料气中的硫化氢,一般用于精脱硫过程。

1.2.2 特点氧化锌脱硫剂能脱除无机硫和一些简单的有机硫,硫容较高,能使原料中的硫含量降至0.2~0.02×10-6。

反应温度范围较宽(180~400℃),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脱硫剂,在较高温度(350~400℃)条件下使用效果更好。

1.2.3 物理化学特性外观:白色条状几何尺寸:Φ5mm×5~10堆密度: 1.16kg/L比表面:45.88m2/g总孔容积:0.28ml/g穿透硫容:>10%1.2.4 化学组成ZnO:≥ 85%1.3 烃类-水蒸汽转化催化剂(Z402、Z405)1.3.1 作用在高温的条件下,烃类和水蒸汽在转化催化剂的作用下,烃类发生裂解,生成甲烷、氢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柴油加氢催化剂

柴油加氢催化剂

柴油加氢催化剂一、介绍柴油加氢催化剂的基本概念柴油加氢催化剂是一种用于柴油加氢反应的催化剂,它可以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将石油馏分转化为高质量的柴油燃料。

这种催化剂通常由铜、锌、铝等金属组成,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活性,能够有效地去除硫、氮等杂质,并提高燃料的抗氧化性能。

二、柴油加氢催化剂的工作原理1. 催化反应机理柴油加氢催化剂主要通过两个反应机理来实现对燃料的改良:脱硫和裂解。

其中,脱硫反应是通过将硫元素与氢原子结合形成H2S等无害物质来实现;裂解反应则是将长链烷烃分解为较短链的低碳烷烃和芳香族化合物。

2. 催化剂选择性柴油加氢催化剂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在反应过程中只对特定类型的分子进行转换。

例如,它可以将硫化氢转化为无害的水和硫酸盐,但不会对其他分子进行反应。

三、柴油加氢催化剂的优点1. 提高燃料质量柴油加氢催化剂可以有效地去除燃料中的杂质,如硫、氮等元素,从而提高燃料的质量和纯度。

这些杂质不仅会降低燃料的性能,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2. 减少尾气排放由于柴油加氢催化剂可以去除燃料中的杂质,因此使用经过处理的柴油燃料可以大大减少车辆尾气排放。

这对于改善空气质量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3. 提高发动机效率使用经过处理的柴油燃料可以提高发动机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这是因为经过处理后的燃料更加纯净,不含有杂质和污染物,可以更好地与空气混合,从而提高燃烧效率。

四、柴油加氢催化剂的应用领域1. 汽车工业目前,柴油加氢催化剂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中,可以有效地减少车辆尾气排放,提高燃料质量和发动机效率。

2. 船舶工业柴油加氢催化剂也可以应用于船舶工业中,可以减少船舶尾气排放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同时提高燃料的纯度和效率。

3. 能源工业柴油加氢催化剂还可以应用于能源工业中,可以提高石油馏分的转化率和产量,从而增加石油资源的利用效率。

五、柴油加氢催化剂的发展趋势1. 高性能催化剂的研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需求的不断增加,人们对柴油加氢催化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加氢催化剂、加氢反应器基础知识

加氢催化剂、加氢反应器基础知识

加氢催化剂、加氢反应器基础知识概述加氢精制催化剂是由活性组分、助剂和载体组成的。

其作用是加氢脱除硫、氮、氧和重金属以及多环芳烃加氢饱和。

该过程原料的分子结构变化不大,,根据各种需要,伴随有加氢裂化反应,但转化深度不深,转化率一般在10%左右。

加氢精制催化剂需要加氢和氢解双功能,而氢解所需的酸度要求不高。

工作原理催化加氢的机理(改变反应途径,降低活化能):吸附在催化剂上的氢分子生成活泼的氢原子与被催化剂削弱了键的烯、炔加成。

(1)双键碳原子上烷基越多,氢化热越低,烯烃越稳定:R2C=CR2 > R2C=CHR > R2C=CH2 > RCH=CH2 > CH2=CH2(2)反式异构体比顺式稳定(3)乙炔氢化热为-313.8kJ·mol-1,比乙烯的两倍(-274.4kJ·mol-1)大,故乙炔稳定性小于乙烯。

应用在Pt、Pd、Ni等催化剂存在下,烯烃和炔烃与氢进行加成反应,生成相应的烷烃,并放出热量,称为氢化热(heat of hydrogenation,1mol不饱和烃氢化时放出热量)。

催化加氢的机理(改变反应途径,降低活化能):吸附在催化剂上的氢分子生成活泼的氢原子与被催化剂削弱了键的烯、炔加成。

分类1、加氢裂化催化剂加氢裂化催化剂(hydrocracking catalyst)是石油炼制过程中,重油在360~450℃高温,15~18MPa高压下进行加氢裂化反应,转化成气体、汽油、喷气燃料、柴油等产品的加氢裂化过程使用的催化剂。

加氢裂化过程在石油炼制过程属于二次加工过程,加工原料为重质馏分油,也可以是常压渣油和减压渣油,加氢裂化过程的主要特点是生产灵活性大,产品的分布可由操作条件来控制,可以生产汽油、低凝固点的喷气燃料和柴油,也可以大量生产尾油用作裂解原料或生产润滑油。

所得的产品稳定性好,但汽油的辛烷值不高,。

由于操作条件苛刻,设备投资和操作费用高,应用不如催化裂化广泛。

加氢催化剂的分类、功能及选用

加氢催化剂的分类、功能及选用

其他类型催化剂
金属有机框架(MOF)催化剂
具有多孔性、大比表面积和可调的孔径等特点,为加氢反应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性。
碳基催化剂
以碳材料为载体,通过引入活性组分制备的催化剂,在加氢反应中表现出良好 的活性和稳定性。
03 加氢催化剂功能
加速氢气活化与解离
降低氢气活化能
加氢催化剂能够降低氢气分子的活化能,使其更容易解离为氢原子,从而参与加 氢反应。
提高反应速率和选择性
提高反应速率
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 加快反应速率,提高生产效率。
提高反应选择性
通过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可以使得目 标产物在反应中的选择性得到提高, 减少副产物的生成。
降低反应温度和压力
降低反应温度
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使得反应在较低的温度下就能进行,有利于节能和 减少副反应。
降低反应压力
某些加氢催化剂能够在较低的压力下促进加氢反应的进行,从而减少设备投资和操作成 本。
04 加氢催化剂选用原则
适应性原则
01
催化剂应与反应物和产物相容, 避免产生副反应或毒化催化剂。
02
催化剂应适应反应条件,如温度 、压力、氢气流速等,以确保催 化活性和选择性。
经济性原则
催化剂应具有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活 性,以降低加氢反应的成本。
作用
加氢催化剂在石油化工、有机合 成、精细化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 应用,能够提高产品的收率和质 量,降低生产成本和能源消耗。
发展历程及现状
发展历程
自20世纪初发现加氢催化剂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加氢催化剂的种类和性能得 到了极大的丰富和提升。从最初的简单金属催化剂到后来的复合催化剂、分子筛催化剂等,加氢催化剂的研究和 应用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制氢三剂性能及种类

制氢三剂性能及种类

制氢三剂性能及种类制氢三剂性能及种类制氢过程使用的催化剂有:钴-钼加氢脱硫催化剂、脱氯催化剂、氧化锌脱硫剂、烃类-水蒸汽转化催化剂、中温变换催化剂、低温变换催化剂。

还有PSA吸附剂及磷酸三钠化学助剂。

1.1 钴-钼加氢转化催化剂1.1.1 作用制氢原料中含有不同数量的有机硫和无机硫,这些硫化物的存在,会增加原料气体对设备的腐蚀,尤其重要的是制氢过程所使用的含镍、含铜的催化剂极容易被硫中毒,失去活性,严重影响生产的顺利进行。

但是,有机硫化物性能稳定,不容易被脱除,只有在钴-钼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氢气快速反应生成硫化氢,才能被脱除。

1.1.2 特点钴-钼加氢转化催化剂必须在有氢气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将有机硫转化无机硫,否则,将无法起作用。

1.1.3 物理化学特性(T205)外观:灰蓝色条状物几何尺寸:Φ3~3.5×3~10mm堆密度:0.65~0.8kg/L比表面:180~220m2/g1.1.4 化学组成C O O:2~4%M O O3:10~13%载体:TiO2、AL2O31.2 氧化锌脱硫剂(T306)1.2.1 作用氧化锌与硫化氢作用生成难于解离的硫化锌,以此脱除制氢原料气中的硫化氢,一般用于精脱硫过程。

1.2.2 特点氧化锌脱硫剂能脱除无机硫和一些简单的有机硫,硫容较高,能使原料中的硫含量降至0.2~0.02×10-6。

反应温度范围较宽(180~400℃),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脱硫剂,在较高温度(350~400℃)条件下使用效果更好。

1.2.3 物理化学特性外观:白色条状几何尺寸:Φ5mm×5~10堆密度: 1.16kg/L比表面:45.88m2/g总孔容积:0.28ml/g穿透硫容:>10%1.2.4 化学组成ZnO:≥ 85%1.3 烃类-水蒸汽转化催化剂(Z402、Z405)1.3.1 作用在高温的条件下,烃类和水蒸汽在转化催化剂的作用下,烃类发生裂解,生成甲烷、氢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加氢催化剂的种类和应用

加氢催化剂的种类和应用

加氢催化剂的种类和应用摘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都和能源有密切关系,随着人口数量激增、社会迅速发展、工业经济主导,社会需要的热量和动能不断增加,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呈几何倍数增长,而风力、水力等新能源受到条件限制不能大规模使用,因此,能源已呈过度开采的趋势,这一经济载体将在21世纪迅速接近枯竭。

石油主要是由碳、氢元素组成的混合物质,同时还含有硫、氮、氧和金属等杂质,石油的炼制工艺主要是通过将石油分子中碳和氢的比例进行调整,脱除杂质,从而产生新的产品。

石油的炼制工艺可以分为加氢和脱碳两类工艺过程:加氢过程中,产品氢含量上升,碳/氢比降低;脱碳过程中,一部分产品碳含量降低,氢含量上升,另一部分产品碳/氢比上升。

关键词:加氢催化剂;长周期;生产运行引言随着石油重质化、劣质化加速发展,高质量油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原油深度加工和清洁燃料生产技术进一步得到快速发展,而综合利用率高的加氢技术受到高度重视。

加氢技术是指原料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通过加氢反应提高油品质量以达到产品规格要求的工艺技术,在石油炼制的应用包括加氢脱硫催化剂技术、加氢裂化技术、加氢精制技术等。

作为加氢反应的核心,加氢催化剂是向高活性、低反应温度、长寿命、高空速和低氢耗方向发展的,而加氢催化剂生产运行为加氢催化剂性能的稳步提升夯实了基础,从而推进了加氢技术的发展。

1二氧化碳加氢制多碳产品催化剂技术应用随着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人类对资源的需求程度逐步提高,其消耗速率也将日益提高。

但是,日益扩大的能源消费也对环保问题产生了诸多的影响,中国政府高度重视CO2减排问题,二氧化碳排放技术是我们社会的引擎,从短期到中期来看,减轻我们的“生活方式”对环境的影响的唯一途径是改进现有技术,将其与二氧化碳的捕获结合起来,同时开发用于能源生产和化学品生产的非二氧化碳排放技术。

二甲醚可以作为乙酸甲酯、硫酸二甲酯和低碳烯烃等有机高价值产品生成的过渡物,在发生燃烧反应时没有颗粒物和有毒气体的排放,被称之为一种理想清洁能源。

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和聚苯乙烯的加氢反应方法(一)

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和聚苯乙烯的加氢反应方法(一)

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和聚苯乙烯的加氢反应方法加氢催化剂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催化剂,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行业和有机合成领域。

在聚合物工业中,加氢催化剂也扮演着重要角色,特别是在聚苯乙烯的加氢反应中起到关键作用。

本文将详细探讨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以及聚苯乙烯的加氢反应方法。

一、加氢催化剂的种类加氢催化剂可以分为贵金属催化剂、过渡金属催化剂和非金属催化剂三大类。

贵金属催化剂如铂、钯等,具有高催化活性和选择性,但成本较高;过渡金属催化剂如镍、铁等,价格适中,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非金属催化剂如硫化镍、硫化钼等,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但在使用中可能受到硫化物的中毒影响。

贵金属催化剂是性能最好的一类加氢催化剂,但成本较高。

过渡金属催化剂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加氢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非金属催化剂在一些特殊条件下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二、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制备加氢催化剂的方法主要包括沉淀法、共沉淀法、浸渍法、离子交换法、溶胶-凝胶法等。

其中,溶胶-凝胶法是一种先进的制备方法,可以制备出颗粒均匀、孔道分布合理的加氢催化剂。

该方法通过溶胶的制备、凝胶的形成和干燥、煅烧等步骤,可以获得高性能的加氢催化剂。

沉淀法是一种较为简单的制备方法,通过将金属盐与沉淀剂反应生成沉淀,再经过干燥和煅烧得到催化剂。

共沉淀法是在沉淀法的基础上,将两种金属盐同时加入沉淀剂,形成共沉淀,制备出复合催化剂。

浸渍法则是将载体浸渍于金属盐的溶液中,再经过干燥和煅烧制备催化剂。

离子交换法主要用于制备非金属催化剂,通过将载体与金属离子进行置换反应,制备出非金属催化剂。

这些制备方法各有优缺点,选择合适的制备方法需要考虑催化剂的性能要求和成本等因素。

三、加氢催化剂的应用加氢催化剂在石油加工、有机合成、聚合物加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石油加工中,加氢催化剂可以用于石油的脱硫、脱氮、裂化等反应;在有机合成领域,加氢催化剂可以用于有机化合物的加氢反应、氢化反应等;在聚合物加工中,加氢催化剂则可以用于聚合物的降粘、改性等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RIPP
加氢技术分类
技术类型
加氢精制
加氢处理 缓和加氢裂化 加氢裂化
裂化转化率,%
接近于0
<15
15~40
>40
实例
液化气加 氢、石脑 OTA、RIDOS、催 油 加 氢 、 煤 油 加 氢 、化柴油 MCI、催化 柴油加氢 、石蜡加 柴油FHI、蜡油加 氢、润滑基础油加 氢处理、渣油加氢 氢补充精制、特种 处理 油品深度加氢脱芳、 重整生成油选择性 加氢脱烯烃
强电负性元素
–B
增强表面酸性质
– Zr
调节金属与载体表面相互作用
– Ti – Zn
改善催化剂脱硫/脱氮及芳烃饱和能力
–F
– 有机表面活性剂/络合剂
FRIPP
加氢催化剂
• 主要助剂组分:
–P – Si –B – Zr – Ti – Zn –F
但F在装置开工硫化、生产运行和催化 剂再生过程中流失严重,不仅影响催化 剂活性稳定性和再生性能,而且对反应 器内构件、反应流出物换热器、空冷器 以及催化剂再生设备等会产生严重腐蚀, 威胁装置安稳长满优运行。
FRIPP
加氢催化剂选用
• 重整预加氢工艺:
– 对催化剂要求
• 加工高硫、低氮原料油
– 高脱硫活性Mo-Co型催化剂
FH-40B
• 加工低硫、高氮原料油
– 高脱氮和较高脱硫活性Mo-Ni(-Co)型催化剂 FH-40A
• 加工高硫、高氮原料油
– 高脱硫和脱氮活性(W-)Mo-Ni-Co型催化剂 FH-40C
• 在发达国家的现代化炼化企业中,其出厂 的液体产品在其生产过程中大多甚至全都 至少经历过1次加氢过程。
FRIPP
加氢技术分类
• 在加氢过程中,主要涉及以下几类反应:
– 加氢脱硫 – 加氢脱氮 – 加氢脱氧 – 加氢脱金属(包括Ni、V、Fe、Na、Ca、As、Pb、Hg、Cu
等)
– 加氢脱残炭 – 烯烃加氢饱和 – 芳烃加氢饱和 – 烃类分子骨架异构化 – 环烷烃开环 – 大分子裂化 – 缩合生焦
柴油中压加氢改质、 柴油临氢降凝、柴油 加氢降凝、柴油加氢 改质降凝、柴油加氢 改质异构降凝、蜡油 缓和加氢裂化、润滑 油加氢处理、加氢尾 油催化脱蜡、加氢尾 油异构脱蜡
LCO加氢转化、馏 分油加氢裂化、渣 油 加 氢 裂 化 (LCFining 、 H-Oil 、 EST、FRET)
FRIPP
加氢催化剂
FRIPP
加氢催化剂
• 主要助剂组分:
–P – Si –B – Zr – Ti
改善孔结构 调节表面酸性质 抑制镍铝尖晶石生成 配制稳定Mo-Ni-P浸渍液
– Zn
–F
– 有机表面活性剂/络合剂
FRIPP
FRIPP
加氢催化剂
• 主要助剂组分:
–P
– Si
调节表面酸性质
–B
改善金属与载体表面相互作用
FRIPP
加氢催化剂
• 加氢催化剂通常以固体颗粒形态提供,其外观形
状主要有:
– 球形
形状
当量直径Ds
– 片形
球形
D
– 挤条(圆柱、三叶草、四叶圆草柱等条) 形
– 拉西环 – 齿球
三叶草形
– 蜂窝/鸟巢
齿球形
1.364D 0.91D 0.645D
FRIPP
加氢催化剂
• 加氢催化剂通常以固体颗粒形态提供,其外观形 状主要有:
加氢催化剂选用
• 催化重整生成油选择性加氢脱烯烃工艺:
– 对催化剂要求 • 高烯烃饱和选择性、低芳烃饱和能力 – Pt-Pd、Pd型催化剂 HDO-18
– 产品质量 • 溴指数 <50mgBr/100g • 芳烃损失 <0.5个百分点
– 催化剂周期寿命 • >4年
FRIPP
FRIPP
加氢催化剂选用
• 加氢技术包括催化剂技术、工艺技术、工 程技术和运行操作技术。
• 加氢催化剂作为加氢技术的核心,受到人 们的普遍关注。
• 加氢催化剂为固体催化剂,主要由活性金 属加氢组分和载体组分构成,并加有少量 助剂。
FRIPP
加氢催化剂
• 主要活性金属加氢组分:
Mo-Co Mo-Ni Mo-Ni-Co W-Ni W-Mo-Ni W- Mo- Ni –Co Pt Pd Ni
FRIPP
加氢催化剂选用
• 重整预加氢工艺:
– 加工原料:直馏石脑油,或直馏石脑油掺炼少量焦化 石脑油/催化中汽油
– 加工目的:深度脱硫、脱氮和烯烃饱和,并脱除微量 As、Cu、Hg、Si等杂质,供做催化重整装置进料
– 工艺特点:
• 操作压力: 1.5~4.0MPa • 氢油体积比:50~200:1 • 体积空速: 3.0~12.0h-1
• 主要助剂组分:
–P – Si –B – Zr – Ti
改善金属分布 调节金属与载体表面相互作用 调节活性相结构 改善催化剂再生性能
– Zn
–F
– 有机表面活性剂/络合剂
FRIPP
加氢催化剂
• 主要助剂组分:
–P
– Si
改善载体表面性质
–B
调节金属与载体表面相互作用
– Zr
提高脱硫选择性
– Ti
FRIPP
加氢技术分类
• 在上述各类反应中,其难易排序如下:
– C-C 键的断裂比C-O、C-S及C-N键的断裂 更困难
– 芳烃加氢>加氢脱氮>加氢脱氧>加氢脱硫 – 芳烃加氢>烯烃加氢>环烯加氢 – 单环芳烃加氢>双环芳烃加氢>多环芳烃加氢
FRIPP
加氢技术分类
• 不同加氢工艺,由于原料加工难度和目的产品 质量要求不同,因此选择了不同的操作压力。
加氢催化剂
• 主要助剂组分:
–P
– Si
与活性金属形成络合物
–B
削弱金属与载体表面相互作用
– Zr – Ti
促进生成更多高活性II类活性中心
– Zn
–F
– 有机表面活性剂/络合剂
FRIPP
加氢催化剂
• 主要助剂组分:
–P
– Si
但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有机表面活性剂/
–B
络合剂,避免在开工硫化过程中出现
– Zr – Ti
促进生成更多II类活性中心
– Zn
–F
– 有机表面活性剂/络合剂
FRIPP
加氢催化剂
• 主要助剂组分:
–P – Si –B – Zr – Ti
改善金属分布 调节表面酸性质 调节金属与载体表面相互作用 促进生成更多活性中心
– Zn
–F
– 有机表面活性剂/络合剂
FRIPP
加氢催化剂
FRIPP
加氢催化剂
• 加氢催化剂通常以固体颗粒形态提供,其外观形 状主要有:
– 球形 – 片形 – 挤条(圆柱、三叶草、四叶草等) – 拉西环 – 齿球 – 蜂窝/鸟巢
FRIPP
加氢催化剂
• 加氢催化剂通常以固体颗粒形态提供,其外观形 状主要有:
– 球形 – 片形 – 挤条(圆柱、三叶草、四叶草等) – 拉西环 – 齿球 – 蜂窝/鸟巢
FRIPP
加氢催化剂
• 加氢催化剂通常以固体颗粒形态提供,其外观形 状主要有:
– 球形 – 片形 – 挤条(圆柱、三叶草、四叶草等) – 拉西环 – 齿球 – 蜂窝/鸟巢
FRIPP
加氢催化剂
• 加氢催化剂通常以固体颗粒形态提供,其外观形 状主要有:
– 球形 – 片形 – 挤条(圆柱、三叶草、四叶草等) – 拉西环 – 齿球 – 蜂窝/鸟巢
FRIPP
加氢催化剂
• 加氢催化剂通常以固体颗粒形态提供,其外观形 状主要有:
– 球形 – 片形 – 挤条(圆柱、三叶草、四叶草等) – 拉西环 – 齿球 – 蜂窝/鸟巢
FRIPP
加氢催化剂
• 加氢催化剂通常以固体颗粒形态提供,其外观形 状主要有:
– 球形 – 片形 – 挤条(圆柱、三叶草、四叶草等) – 拉西环 – 齿球 – 蜂窝/鸟巢
• 焦化石脑油加氢工艺:
– 加工原料:焦化石脑油-高硫、高氮、高烯烃、含硅 – 加工目的:深度脱硫、脱氮和烯烃饱和,并脱除微量
Si等杂质,供做蒸汽裂解制乙烯、重整预加氢、制氢 等装置进料。 – 工艺难点:催化剂床层压降上升快、催化剂失活快。 – 工艺特点:
– 球形 – 片形 – 挤条(圆柱、三叶草、四叶草等) – 拉西环 – 齿球 – 蜂窝/鸟巢
FRIPP
加氢催化剂
• 加氢催化剂通常以固体颗粒形态提供,其外观形 状主要有:
– 球形 – 片形 – 挤条(圆柱、三叶草、四叶草等) – 拉西环 – 齿球 – 蜂窝/鸟巢
FRIPP
加氢催化剂
• 主要物化性质指标:
– 有机表面活性剂/络合剂
FRIPP
加氢催化剂
• 主要助剂组分:
–P
– Si
含F催化剂吸水会产生很大的内部应力,
–B
容易引起催化剂破碎/粉化。
– Zr
另外,F的存在还会大幅度降低载体氧
– Ti – Zn –F
化铝的熔点温度。装置一旦超温,极 易引起催化剂烧结失活。
– 有机表面活性剂/络合剂
FRIPP
FRIPP
加氢催化剂 分类、功能及选用
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关明华
2011年8月9日
目录
• 概述 • 加氢技术分类 • 加氢催化剂 • 加氢催化剂选用原则 • 加氢催化剂选用 • 加氢催化剂工业应用注意事项 • 结语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FRIPP
概述
FRIPP
• 加氢技术起源于上世纪20、30年代在德国开发并 工业应用的煤直接液化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