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养产业政策梳理

康养产业政策梳理
康养产业政策梳理

国家文化产业政策解读

2017年国家文化产业新政解读 国务院:力争“十三五”时期数字创意产业产值达8亿元 2016年12月19日,《“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发展规划》)正式印发。《发展规划》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十三五”时期,要把战略性新兴产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规划期为2016—2020年。 据了解,《发展规划》为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生物、绿色低碳、数字创意等五个新兴产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要求,并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生物、绿色低碳、数字创意等5个产值规模10万亿元级的新支柱,并在更广领域形成大批跨界融合的新增长点,平均每年带动新增就业100万人以上”的发展目标。 《发展规划》提出,以数字技术和先进理念推动文化创意与创新设计等产业加快发展,促进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相关产业相互渗透。到2020年,形成文化引领、技术先进、链条完整的数字创意产业发展格局,相关行业产值规模达到8万亿元。此外,《发展规划》还从创新数字文化创意技术和装备、丰富数字文化创意内容和形式、提升创新设计水平、推进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等四个方面说明了“十三五”时期我国数字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方向。 两部委发文:发展工业文化产业 近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关于推进工业文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将凝聚发展工业文化的社会共识,整合工业文化各类资源,加强与相关部门协同,培育和发展工业文化产业,建设各类主体共同参与工业文化发展的良好环境;聚焦突出问题,重点抓好工业设计、工业遗产、工业旅游、企业征信以及质量品牌、企业文化建设等领域工作,形成竞争新优势。 《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发展工业文化产业,让工业文化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新亮点。具体来说,将推动工业设计创新发展,促进工艺美术特色化和品牌化发展,推动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大力发展工业旅游,支持工业文化新生态发展。 “一带一路”彰显文化自信 文化部:推动“一带一路”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于日前正式公布。该行动计划经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为“一带一路”文化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绘制了路线图。 据悉,《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以“政府主导,开放包容;交融互鉴,创新发展;市场引导,互利共赢”为基本原则,重点任务是健全“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合作机制、完善“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合作平台、打造“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品牌、推动“一带一路”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促进“一带一路”文化贸易合作。具体包括“一带一路”国际交流机制建设计划、“一带一路”国内合作机制建设计划、“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国文化中心建设计划、“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合作平台建设计划、“丝绸之路文化之旅”计划、“丝绸之路文化使者”计划、“一带一路”艺术创作扶持计划、“一带一路”文化遗产长廊建设计划、“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建设计划、动漫游戏产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行动计划、“一带一路”文博产业繁荣计划和“一带一路”文化贸易拓展计划共12项子计划。 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提出,建立和完善文化产业国际合作机制,加快国内“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建设。以文化旅游、演艺娱乐、工艺美术、创意设计、数字文化为重点领域,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根据地域特色和民族特点实施特色文化产业项目,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在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与开发中的合作,积极利用“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合作平台推介文化创意产品,推动动漫游戏产业面向“一带一路”国家发展。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推进互联网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建设。 文化部:2017年将积极推进扩大文化消费试点 来自文化部的报告显示,2016年,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逐步推进,第一批第一次26个试点城市因地施策,有效拓展了居民文化消费空间。国办转发文化部等部门的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试点单位积极开发文创产品。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186个产业项目获得亿元中央财政资金扶持。

2021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行业研究分析报告

2021年现代农业产业园行业研究分析报告

目录 1.现代农业产业园行业前景趋势 (5) 1.1产业多元化、产业一体化、产业链条化 (5) 1.2规模化、绿色化、优质化生产基地 (5) 1.3龙头企业引领作用 (6) 1.4规划布局科学合理 (6) 1.5绿色发展成效突出 (6) 1.6多元主体互通互融 (7) 1.7推进绿色生产,打造绿色品牌 (7) 1.8延伸产业链 (8) 1.9行业协同整合成为趋势 (8) 1.10服务模式多元化 (8) 1.11呈现集群化分布 (9) 1.12需求开拓 (10) 2.现代农业产业园行业现状 (10) 2.1现代农业产业园行业定义及产业链分析 (10) 2.2现代农业产业园市场规模分析 (12) 2.3现代农业产业园市场运营情况分析 (13) 3.现代农业产业园行业存在的问题 (16) 3.1政策滞后趋势 (16) 3.2产业链条短趋势 (16)

3.3缺乏特色趋势 (16) 3.4行业服务无序化 (17) 3.5供应链整合度低 (17) 3.6基础工作薄弱 (18) 3.7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 (18) 3.8供给不足,产业化程度较低 (18) 4.现代农业产业园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20) 4.1现代农业产业园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20) 4.2现代农业产业园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20) 4.3现代农业产业园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20) 4.4现代农业产业园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21) 5.现代农业产业园行业竞争分析 (22) 5.1现代农业产业园行业竞争分析 (22) 5.1.1对上游议价能力分析 (22) 5.1.2对下游议价能力分析 (22) 5.1.3潜在进入者分析 (23) 5.1.4替代品或替代服务分析 (23) 5.2中国现代农业产业园行业品牌竞争格局分析 (24) 5.3中国现代农业产业园行业竞争强度分析 (24) 6.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投资分析 (25) 6.1中国现代农业产业园技术投资趋势分析 (25)

电影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政策建议

电影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政策建议 一、中国电影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电影评价体系不科学,产业创造力精神不足创造力的保护和激发主要来自于健康的产业环境和追求创造的产业精神。目前,我国电影产业的评价体系并不科学,唯票房论的倾向非常明显。评价一部电影的标准是票房,而一部电影的票房甚至影响到了上市公司股票价格的浮动,“股票与档期内上映影片的市场预期形成直接关联。” [1] 同样,在唯票房论的时代,院线建设毫无特色,档期排片考虑的是大片,许多中小成本、艺术特色类的电影根本无缘上线。截止2013 年底,中国城市院线为45条,农村院线为249 条[2] ,院线建设同质化严重。电影产业说到底是创意产业,其创造力表现为一种具有市场价值的文化创新。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同时关注电影的经济属性和艺术属性,合理地引导电影产业的良性发展, 成为当下电影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二)电影产量不断增长,但适应市场多元需要的产品供给不足目前,中国电影产量不断增长,但大多数电影产品市场适应性差,产品竞争力弱。2013年,中国故事片产量638 部,其中仅三成左右的影片能进入电影院,而这三成中能赚钱的不到三分之一。大部分国产电影的美学观念、制作水平,或是艺术质量、娱乐效果都无法满足电影市场的需要。一方面,受电影商业化的冲击,电影在艺术性上出现普遍滑坡。而另一部分电影,尤其是受到地方政府资助

的主旋律电影,受到创作观念的影响,质量普遍不高。随着电影产业规模的扩大,观众电影偏好的出现,势必导致对电影多元化的需求。而目前,奔跑在高速路上的中国电影很显然对观众需求这块领域还缺乏深入挖掘。 (三)产业组织政策向大公司倾斜,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差电影产业自改革以来,为提高电影市场的集中度,营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电影集团,产业组织政策向大公司倾斜,鼓励形成以综合性大型媒介集团为主导的大电影产业组织。但是,电影产业是创意产业,而在市场中小企业更能发挥其在创意方面的灵活性。“在电影产业中,中小企业贡献了多数的就业和创意,在产业链上微环节的方式为大企业提供分工协作,对电影产业生态的健康至关重要。” [3] 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能够享受的财政支持很少,融资难,抗风险能力差。 (四)产业结构不优化,产业链不健全电影产业具有高附加值属性,对于带动相关文化产业如电视业、音像业、旅游业、玩具业、出版业等的发展具有拉动作用。但是,我国电影产业由于核心创意环节——制片业的粗放式发展,产品的附加值低,对于带动相关的产业发展没有明显的拉动作用。据统计,我国电影产业票房收入占76%,电影后产品收入占24%;而美国票房收入27%,电影后产品收入占73%。美国电影能在后产品环节赚取丰厚的利润,正是源于其完善的产业结构,它的特点是制作环节内容为王,而在发行环节实行商业运作,按市场规律经营,其产业链完善而环环相扣。正是这种完

国家新材料产业政策梳理

国家新材料产业政策梳理 陈俊全 摘要:新材料作为国民经济先导性产业和高端制造及国防工业等的关键保障,是各国战略竞争的焦点。我国新材料产业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目前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通过梳理分析相关的政策脉络可以看出,国家发展新材料产业的核心目标是:提升新材料的基础支撑能力,实现我国从材料大国到材料强国的转变;具体从关键战略材料、先进基础材料和前沿新材料三个重点方向展开,同时还要结合我国实际促进特色资源新材料的可持续发展。 一、新材料的基本概念 新材料是指新出现的具有优异性能或特殊功能的材料,或是传统材料改进后性能明显提高或产生新功能的材料。 根据《<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及《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新材料产业总体分为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和前沿新材料三个重点方向。其中,基础材料产业总体产能过剩、高端不能完全自给,重点是要发展高性能、差别化、功能化的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性材料是支撑各高端应用和实施重大战略需要的关键保障材料,重点是有效解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急需,突破高端制造业战略材料受制于人的局面;前沿新材料包括3D 打印材料、超导材料、石墨烯等前沿方向,重点是加快创新和布局自主知识产权,抢占发展先机和战略制高点。 二、国家发展新材料产业的重要意义 新材料作为国民经济的先导性产业和高端制造及国防工业发展等的关键保障,是各国战略竞争的焦点。“一代材料、一代产业”,从材料的应用历程可以看出,每一次生产力的发展都伴随着材料的进步。新材料的发现、发明和应用推广与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密不可分。

在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兴起的大背景下,欧美韩日俄等全球20多个主要国家纷纷制定了与新材料有关的产业发展战略,启动了100多项专项计划,大力促进本国新材料产业的发展。 表1 全球主要国家新材料产业相关的发展规划

中国产业政策的特点、评估与政策调整建议

中国产业政策的特点、评估与政策调整建议 项安波文魁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产业政策在中国备受重视,政府出台大量产业政策,形成了庞大复杂、比较完整的产业政策体系,使中国成为世界上运用产业政策最多的国家之一。但山于产业政策时间上的阶段性、空间上的差异性、主体上的层次性、成效测度上的模糊性,使如何看待及未来如何调整中国的产业政策,多年来一直存在较大争议。 中国产业政策的特点 相较于其他国家,中国产业政策体系复杂性的体现之一是其制定主体的多元化和表现形式的多样化。除政策文件以外,还有法令、条例、措施、规划、计划、纲要、指南、U 录、管理办法和通知等形式。其中比较重要或比较有中国特色的是:中央政府发布的正式政策(与此相当棋至层级更高的产业政策表现方式还有法律和党的工作报告;这两种国家意志的体现有时也非常具体,对涉及到的产业影响巨大)、中央部门发布的正式政策、地方政府和政府部门发布的正式政策、部门决议、会议决议、领导书面批示与口头指示及专项检查、专项整顿等七种,具有“政策边界模糊、覆盖面过广”、“行为方式不规,直接干预市场”、“选择性明显”等特征。 (-)规模化导向 中国产业政策的主要特征之一是重视支持大企业发展,主要表现为保护和扶持在位的大型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如1993年提出对国企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主要措施包括兼并破产、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实行大公司战略等;1997年“十五大”提出“抓大放小”改革战略,一些地方和部门出于发展大型企业集团的考虑,出现了行政力量主导、推动国企强强联合或以强带弱。21世纪以来,“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实施重点产业部门大企业集团战略、提高中国工业产业国际竞争力”成为中国产业政策的主要容。实施这类政策的理山往往是“充分利用规模经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和“提高市场集中度,避免过度竞争”等。其理论依据一般是“市场失灵”、“经济发展、赶超需要”等。相关政策部门往往在制定行业发展规划和确定项LI审批或核准条件时,偏向于在位大型企业,对新进入中小企业发展进行限制。虽然一些行业的产业集中度、企业平均规模及专业化协作水平因此而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总的来说,并未改变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的状况。主要原因在于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的不协调。如中国的产业组织政策一直将实现规模经济和专业化协作作为主要LI标,而忽视了产业组织政策的核心作用在于“协调竞争

2020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策与建议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策与建议 摘要:基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以科技创新的视角探讨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问题,采用1995-201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结合河南创新驱动发展及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的问题,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讨论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最后提出以科技创新促进河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政策建议。 河南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经济大省,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五,正处于经济加速发展阶段,但较低层次的产业结构制约了全省经济效率和增长速度的提高,产业结构性矛盾仍是河南面临的突出问题,调整经济结构、转换发展方式是河南当前的重点工作。现阶段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最大障碍之一就是自主创新能力依然薄弱,大多数企业普遍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和实力。 一、河南省创新驱动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创新驱动发展工作,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2016年研究与发展试验(R&D)经

费投入达到494.2亿元,是2006年79.8亿元的6.19倍;科学技术支 出资金达95.5亿元,比上年增长14.7%。近年来,河南科技实力显著 提升,逐步发展并形成了超硬材料、新能源客车、特高压输变电设备、盾构等在国内具有技术和市场优势的产业,培育出了一大批掌握核心 技术的行业龙头企业。2016年,河南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 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9.29%,同比增长2.0个百分点。河南省专利的国内申请受理量和申请授权量均大幅增长。2016年在国内申请的有效专 利数达148862件,为2007年的11.17倍。创新驱动战略发展成效显著。尽管河南省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但目前大部分科技创新指标 仍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和我国科技发达省份,整体与创新驱动产业结 构转型升级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河南省创新人力资本相对数量不高,关键性人才不足。2016年河南省 拥有科技相关人员24.99万人,每万人中拥有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仅 23人,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上海、广东、江苏等省份差距明显, 也远低于周边省份。河南省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短缺问题已经严重 阻碍了河南省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第二,河南省创新资金投入 总量与先进省份仍有差距,且支出结构有待改善,支出效率有待提高。据统计,近几年河南省科技经费投入虽然有所增长,但与全国平均水 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基于投入强度和人均R&D经费上河南省仍属于 薄弱地区。2016年河南省研发(R&D)经费投入总额为49.42亿元,在全国位列第10位,投入强度仅为1.23%,远低于全国的2.11%。企业 科技创新经费不足的问题依然严峻,创新型企业融资难问题仍未能得 到有效解决,有利于创新的金融生态环境还在建设之中。第三,科技 创新产出尤其是知识产权申请量大幅增长,但质量亟待提高。2016年,河南省申请发明专利9.5万件,比2004年增长15倍,占国内申请的 比重由2002年的2.26%上升至2.86%。2016年河南省发明专利授权 4.9万件,比2004年增长14.8倍,占国内授权的比重由2002年的 2.19%上升至 3.02%。由此可见河南省专利数量快速上升,但缺少全球 知名的品牌,特别是制造业的知名品牌更少;国内专利数量大幅增长 的同时,国际专利数量较少,知识产权及科技创新产出质量亟待提高。第四,产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较弱,自主创新能力偏低。河南省各

文体产业发展政策法规解读

文体产业发展政策法规解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体育行业与世界的深入接轨,我国体育产业事业在政策法规建设方面的不足也越来越明显。完善我国体育产业事业发展的政策法规,能够促进我国体育产业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在现代体育事业的发展中,我们一定要注意体育产业事业政策法规的建设。 关键字:完善体育产业发展政策法规 随着世界范围内体育经济的迅猛发展和我国体育市场的兴起,体育产业事业成为热门话题,关注我国体育产业事业及其发展,全面关注我国体育产业事业相关政策法规的完善,对我国体育产业事业健康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一、我国体育产业事业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发展新趋势 我国体育产业事业发展的历程,大体可以将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9年至1992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后,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改革思想指导下,国家体委提出了体育社会化的方针,不断拓宽体育投资渠道;第二阶段:从1993年至1997年党的十四大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社会经济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过去体育运作方式所依附的经济基础正在被逐步削弱。在这个阶段,我国体育产业事业发展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体育运行机制正在发生根本性变革;第三阶段:1997年至今,199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召开。大会确立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行动纲领。在“十五大”精神的鼓舞下,我国体育产业事业步人新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标志是,体育产业事业从体育部门走向社会,走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体育产业事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第一、随着经济全球化、体育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我国加入WTO,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我国体育已与国际全面接轨,与世界经济大舞台、体育大舞台融合在一起,机遇和挑战并存。我国体育产业事业能否进人世界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我们需要把握好以下四点:一是实施品牌战略,抓住具有影响力的优势项目,创造优质品牌,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二是将引进资金、引进人才、

农业行业分析报告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 证券投资学 农业行业分析报告 系别:经济管理系 专业: 2013级工商管理1B班 组员:柳文学(组长)朱俊嘉杨云复王春亮陈文兰张菊

目录 第一部分宏观基础(宏观经济政策环境) 一.农业在我们国家中的地位 (4) 二.我们国家对农业的政策 (4) 三.未来农业的发展趋势 (5) 第二部分农行业行业分析 一.农行业结构分析 (7) 二.农行业价值链分析 (8) 三.农业产业链 (9) 四.农业的特征 (10) 五.农业产业发展层次 (10) 六.农业总产值和粮食产量分析 (11) 七.未来农业发展方向 (12) 第三部分外资进入战略分析 一、外资进入动机分析 (13)

二、外资进入方式 (14) 三、外资农业进入对于行业的影响 (14) 四、对策和建议 (14) 五.对策 (15) 第四部分农行业内上市公司综合竞争能力和发展前景分析一.行业内主要上市公司综合竞争力比较 (15) 二.行业内企业未来发展的决定因素 (16) 三.主要企业发展前景 (21) 第五部分农行业投资策略 一.农产品板块 (24) 二.农业板块 (25) 三.农业上市股票板块 (26)

第一部分宏观基础(宏观经济政策环境) 一、农业在我们国家中的地位 1、农业占GDP的比重

从图中看出我国农业占GDP比重处于下降趋势,根据国际经验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期,达到百分之五则是一个稳定的国际经验值。 2.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作用 ①表现在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它为工业提供原料为社会各行各业提供劳动力;农村是工业品的重要市场,大量的农用生产资料将为工业提供广阔的市场。②现实生活中,我国绝大多数人口在农村,农业生产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到本世纪。③我国农业生产比较落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如果得不到加强,它将很难支撑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因此,要确立以农业为基础,为农业服务的思想,把农业放在全党工作的首位。 3.农业未来的增长空间 农业行业潜力无限,政策利好明显我国是农业大国,但不是农业强国。随着人口不断增长,经济发展水平逐渐提升,鲜果、蔬菜、肉类、粮食等消费量与日俱增,对食品安全也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一切都昭示着一个潜力巨大的消费市场,加之我国农业发展水平低,现代农业化进程缓慢,众多农业子行业还处在一个待开发、成长刚起步或者行业集中度低,新进入者门槛低,行业发展空间大的一个局面。农业行业潜力无限,财富巨大,是一个尚待开垦的“蓝海”领域,行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也有了很大的改观,尤其是中央层面的关注、优惠政策、财税等方面的支持等更加“给力”。

产业政策发展建议

目录 国家政策: (10) 国务院: (10) 国务院所属部委: (10) 国家发改委: (10) 外商投资项目审批实行三大改革 (10) 《可再生能源法》将出台新能源发电可望获包销 (11) 投资体制改革配套文件:审核项目尽量少报国务院 (12) 国土资源部: (12) 提出新措施鼓励矿产资源商业性勘查开发 (12) 中国将实行建设项目用地分级预审 (14) 商务部: (15) 《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投标实施办法》12月1日施行 (15) 外商在我国设立投资性公司“开禁” (16) 《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 (16) 中国《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出台 (18) 对外贸易壁垒调查规则2005年实施 (18) 建设部 (18)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试行办法》12月1日施行 (18) 国务院直属机构: (19) 环保总局: (19) 自然环境保护区内禁止开展旅游和生产经营活动 (19)

2005年新车型认证须交环保计划书 (19) 国家广电总局: (20) 外资将可入股国内广电公司中方持股不得少于51% (20)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 (20) SFDA废止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文件 (20) 地方政策: (21) 投资篇: (21) 湖南--政策支持: (21) 民间资本可涉足污水和垃圾处理等环保事业 (21) 重庆--政策支持: (21) 企业赴港投资政策更放开 (21) 江西--政策支持: (22) 水利工程允许民营 (22) 宁夏--政策支持: (22) 银川:鼓励单位和个人投资建设公共停车场 (22) 山西--政策支持: (22) 旅游优势项目将获政府资金扶持 (22) 辽宁--政策支持: (23) 港口产业向外资民资开放 (23) 云南--政策支持: (23) 个人可买公路基础设施经营权 (23) 昆明:个人可投资经营森林公园 (24)

国内产业园区政策比较(政策梳理)

国内产业园区政策比较

目录 一、深圳高新区 (4) (一)管理体制 (4) (二)招商引资政策 (4) (三)土地政策 (5) (四)创新政策 (7) (五)园区服务政策 (16) 二、广州开发区 (17) (一)管理体制 (17) (二)招商引资政策 (18) (三)土地政策 (20) (四)创新政策 (23) (五)园区服务政策 (25) 三、苏州工业园区 (29) (一)管理体制 (29) (二)招商引资政策 (31) (三)土地政策 (35) (四)创新政策 (36) (五)园区服务政策 (45) 四、无锡新区 (46)

(一)管理体制 (46) (二)招商引资政策 (47) (三)土地政策 (51) (四)创新政策 (52) (五)园区服务政策 (74)

本文通过对比深圳、广州、苏州、无锡等发达省份和地区在园区建设和发展中的相关政策,梳理园区在建设发展政策设计中的成功之处,以期能够为成都产业园区建设发展的相关政策设计提供经验借鉴和启示。 一、深圳高新区 (一)管理体制 深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深圳高新区)实施“一区多园”的管理体制,属于带有一定行政职能的企业管理型管理体制模式,其管理架构分为决策层(高新区领导小组)——管理层(高新办)——经营服务层(服务中心)三级,对高新区内的多个园区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管理。 (二)招商引资政策 主要招商引资在税收等方面的优惠:第一,享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第二,在2008年1月1日以后在园区内完成登记注册、经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的,享受“两免三减半”政策,即自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按照25%的法定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第三,2008年1月1日以后注册成立经认

国家产业政策发展建议

目录 国家政策: (6) 国务院: (6) 国务院所属部委: (6) 国家发改委: (6) 外商投资项目审批实行三大改革 (6) 《可再生能源法》将出台新能源发电可望获包销 (7) 投资体制改革配套文件:审核项目尽量少报国务院 (8) 国土资源部: (9) 提出新措施鼓励矿产资源商业性勘查开发 (9) 中国将实行建设项目用地分级预审 (10) 商务部: (11) 《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投标实施办法》12月1日施行 (11) 外商在我国设立投资性公司“开禁” (12) 《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 (13) 中国《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出台 (14) 对外贸易壁垒调查规则2005年实施 (14) 建设部 (15)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试行办法》12月1日施行 (15) 国务院直属机构: (15) 环保总局: (15) 自然环境保护区内禁止开展旅游和生产经营活动 (15) 2005年新车型认证须交环保计划书 (15) 国家广电总局: (16) 外资将可入股国内广电公司中方持股不得少于51% (16)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 (17) SFDA废止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文件 (17) 地方政策: (17) 投资篇: (17) 湖南--政策支持: (17) 民间资本可涉足污水和垃圾处理等环保事业 (17) 重庆--政策支持: (18) 企业赴港投资政策更放开 (18) 江西--政策支持: (18) 水利工程允许民营 (18) 宁夏--政策支持: (18) 银川:鼓励单位和个人投资建设公共停车场 (18) 山西--政策支持: (19) 旅游优势项目将获政府资金扶持 (19) 辽宁--政策支持: (19) 港口产业向外资民资开放 (19) 云南--政策支持: (20) 个人可买公路基础设施经营权 (20) 昆明:个人可投资经营森林公园 (20)

国家政策及建议

国家政策及建议 一.国家政策 1)国家相关政策 近年来,家政服务不断发展、成熟,展示出其作为朝阳产业的活力与生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成为必然趋势。这也就意味着第一、二产业比重会逐步降低,第三产业比重则会相应上升。家政服务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朝阳产业,在未来市场中的前景会更加广阔。特别是在经济繁荣,市场发展的今天,人们对家政服务业需求数量的增多和需求质量的提高,必将促使家政服务行业加快发展的步伐。中青家政的总经理周守创将家庭服务业市场称为“富矿”,并指出这一“富矿”的形成除了市场这只无形之手的因素,另一只手国家新政也是重要因素。面对需求量大并且缺口多,但是门槛低的家政服务行业,国家采取了支持与鼓励的政策。近些年来,党和国务院领导及国家有关部门对家政服务行业十分关注。2008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意见》中提出要积极推进家政服务网络建设。2009年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委研究制定了“规范和发展家庭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国家有关部门也已经提出了关于实施家政服务就业工程的意见。2010年9月1日,国家正式颁布了“家庭服务业新政”,该新政中确定了家政服务业为专项投资对象,并制定了相关培训计划…这一系列的举措表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政府对家政服务行业投去了更多的关注的目光。无论是对家政服务公司,还是家政服务人员,或者是对消费者,政府都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来促进和鼓励家政服务行业的发展。家政服务行业,如果能够得到顺利的发展,就能解决大量就业问题。因此,近些年国家对家政服务产业的大量扶植,能催生出一批新生的家政服务公司,并解决和刺激了日益优越的物质生活下人们对家政服务日益增加的需求。这些政策措施,对于满足消费者需求,解决就业问题,推动家政服务行业乃至于整个第三产业的发展都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2)国家政策分析 但是,社会中同时存在一些家政服务行业的问题,需要政府的解决。首先是谈及的是家政服务公司数量较多,质量却参差不齐。在国家鼓励发展家政服务行业的春雨之下,不少家政公司应运而生,但是,缺乏严格的评定标准,使得家政公司市场过分自由化。家政服务的质量得不到保证。其次是家政服务人员素质问题。不少家政公司的服务人员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发展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发展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2017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发展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2017年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业产业发展,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适应市场经济下农村改革发展要求,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农业现代化为目标,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涉农企业等为扶持对象,以贴息、补助等方式带动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为手段,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农业优势产业,着力构建高标准农田和配套产业有机结合、农业产加销紧密衔接、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全面提升农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要认真落实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规划要求,大力扶持经济林及设施农业种植基地、养殖基地、农产品加工、农产品流通设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建设,优先扶持以基地建设、新技术和新品种引进与推广、种养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等为主要内容的项目。要加大贴息力度,重点扶持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社等。财政补助重点用于扶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各类扶持方式资金投入比例,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广东省农垦总局农业综合开发机构(以下简称省级农发机构)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 第一章总论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1.1.1 概况 1.1.2 法人代表基本情况 1.1.3 经营情况 1.1.4 带动情况 1.1.5 财务状况 项目建设方案 1.2.1 项目名称及项目负责人 1、项目名称: 2、项目负责人: 1.2.2 建设性质、建设地点及期限 1、建设性质: 2、建设地点: 3、建设期限: 1.2.3 产品方案及规模 1.2.4 品种、技术、设备方案 1、产品品种 2、技术 3、主要设备名称、数量 1.2.5 土建工程

论产业集群发展及政策建议(一)

论产业集群发展及政策建议(一) 摘要:产业集群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世界工业发展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现象,现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之一。云浮市是广东省最年轻的地级市,具有一定的特色产业发展优势,已初步发展了石材、不锈钢制品、水泥、硫化工等一批特色鲜明、具有一定规模和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在此基础上,当地政府应科学引导,加快产业地区建设,实施品牌、人才等战略,壮大云浮产业集群。 关键词:云浮市;产业集群;发展状况;政策建议 所谓产业集群,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相关产品集中生产、专业化协作配套的企业在同一地理区域大量集聚的现象。它是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趋势,世界上有竞争力的产品和企业往往都是依托于一个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可以降低成本,也就是实现“规模经济”、“范围经济”,还可以“促进技术交流”、“促进创新”。在我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也就是产业集群发展快的地区,目前,广东和浙江地区,大约一半以上的经济是产业集群做出的贡献。 1云浮市产业集群发展状况 近年,广东省云浮市加快产业集聚发展,稳步推进产业集群优化升级,取得了喜人的成效。目前已初步形成几个产业集群雏形: 一是以云城区为中心的石材产业集群。云浮市是全国四大石材加工生产基地之一,石材生产能力、年销售量均居全国前列。作为“中国石材基地中心”和“中国石材流通示范基地”,全市有各类加工生产企业3000多家,从业人员lO多万人,年产石板材6000万平方米,工艺品250万套(件)以上,2008年行业总产值达60多亿元,产品市场涵盖珠三角和华东、华北、东北等地区,出口远销欧美、日本、澳大利亚等世界各大市场。3000多家石材企业中,资产500万元以上的有500多家,以该市云城区的云浮国际石材城企业为例,该企业经营面积达30万平米,总投资为3亿元,其内有石材商铺二千多家,分类设置板材、工艺品展区达10多个。2004年以来,云浮先后获得“中国石材基地中心”、“中国石材流通示范基地”、“广东省民族民间(石雕)艺术之乡”和“中国人造石之都”的称号;2006年云浮石材产业集群被认定为“广东省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 二是以新兴县为中心的不锈钢制品产业集群。新兴不锈钢产业已成为云浮市的支柱产业之一,2007年规模以上不锈钢企业实现产值41.7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37,7%。目前,该县有不锈钢餐厨具生产厂家42家,配套厂家38家,从业人员3万多人,其中年产值超5亿元的有3家,超亿元的有10家。不锈钢餐厨具95%以上出口欧美、日本市场,出口量占广东省同类商品的45%,产品在欧美市场上的占有率达到50%,成为全国最大的县级生产和出口不锈钢餐厨具基地,产品远销东南亚以及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荷兰、美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海关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全国不锈钢餐厨具出口额排名前5位的企业中,第一、第三名均在新兴县。另据市场调查,现在欧洲平均每100人中至少有4人正在使用新兴县生产的不锈钢餐厨具,享有“新兴煲”的美誉。新兴县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县级不锈钢餐厨具制品生产和出口基地,荣获“中国不锈钢餐厨具之乡”称号。新兴不锈钢制品产业集群与云浮石材产业集群一起于2006年10月被省经贸委认定为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 三是以云浮硫铁矿企业集团为龙头的硫化工产业集群。云浮硫铁矿是世界上硫铁矿储量最大的矿山,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硫铁矿生产和硫精矿出口基地,硫铁矿产量占全国的30%左右,已探明硫铁矿储量达2.08亿吨,居世界首位,有东方硫都之美誉。在硫资源开发方面,云浮市现有硫酸产能52万吨,在建硫酸产能60万吨。目前以云浮硫铁矿企业集团公司、宝利硫酸有限公司、金泰化工有限公司、惠江钛白有限公司等为主体的硫化工产业集群渐成气候,是广东、广西两省区硫酸供应的主要基地。作为该产业龙头企业的云硫集团公司从建成投产至2007年末已生产硫铁矿3489万吨,实现销售收入58.4亿元,利税总额7.5亿元。目前,

产业园区政策汇总

政府对园区开发商: 序号税费科目减免政策 1 人防费人防费缓缴,取得《标准厂房建设项目确认书》后的工业厂房及辅助用房人防费全额免收 2 城市建设配 套费 实行先征后返,取得《标准厂房建设项目确认书》后,市、区县(自 治县)两级全额直接返还开发业主 3 契税等在办理产权登记和交易出售时,免征开发业主(卖方)和入驻企业(买方)应缴纳的转移登记费、转让手续费、土地契税和交易契税 4 营业税第一次交易出售时应缴纳的营业税,由市、区县(自治县)财政按月全额返还;出租标准厂房的工业厂房及辅助用房所获取的租金收入应缴纳的营业税,由市、区县(自治县)财政按年全额返还 5 土地增值税市、区县(自治县)两级全额返还开发业主 6 企业所得税享受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率15%的优惠政策 政府对入园企业: (北京中关村为例) 一、税收优惠试点政策 企业所得税: 1、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包括根据《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完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 1、对示范区内科技创新创业企业转化科技成果,以股份或出资比例等股权形式给予本企业相关技术人员的奖励,技术人员一次缴纳税款有困难的,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可分期缴纳个人所得税,但最长不得超过5年。 二、高新技术优惠政策

地方各税: 1、事业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改制为企业的过程中,投资主体没有发生变化的,对改制后的企业承受原事业单位土地、房屋权属,免征契税。投资主体发生变化的,改制后的企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妥善安置原事业单位全部职工,其中与原事业单位全部职工签订服务年限不少于三年劳动用工合同的,对其承受原事业单位的土地、房屋权属,免征契税;与原事业单位30%以上职工签订服务年限不少于三年劳动用工合同的,对其承受原事业单位的土地、房屋权属,减半征收契税。执行期限为2010年4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 个人所得税: 1、科研机构、高等学校转化职务科技成果以股份或出资比例等股权形式给予个人奖励,获奖人在取得股份、出资比例时,暂不缴纳个人所得税;取得按股份、出资比例分红或转让股权、出资比例所得时,应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2、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免纳个人所得税。 3、对于符合《北京市吸引高级人才奖励管理规定》及《北京市吸引高级人才奖励管理规定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由市政府批准、资金来源于市财政、用于各类高级人才、经各相关部门审批后发放的专项奖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第一款,免

“互联网+农业”行业分析报告

“互联网+农业”行业分析报告 ——成都农商通研究中心

前言 (4) 一、什么是“互联网+”? (5) 二、“互联网+农业”基本概况 (5) (一)什么是“互联网+农业”? (5) (二)“互联网+农业”现状分析 (5) (三)“互联网+农业”SWOT分析 (7) 1、S(优势) (7) 2、W(劣势) (7) 3、O(机会) (8) 4、T(威胁) (10) 三、“互联网+农业”可以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哪些问题? (10) (一)市场决策问题 (11) (二)产品流通问题 (12) (三)品牌培育问题 (12) (四)高效生产问题 (13) (五)精准管理问题 (13) (六)质量安全问题 (13) 四、“互联网+农业”可以带来哪些商机? (14) (一)跨界农业 (14) 1、产品跨界 (14) 2、营销跨界 (15) (二)定制农业 (15) 1、认筹定制 (16) 2、个性定制 (16) (三)平台农业 (17) (四)精准与智能农业 (18) 1、农产品市场与产量的精准预测 (18) 2、精准营销 (19) 3、农业生产智能化管理 (19)

(五)安全农业 (20) 1、农产品质量追溯 (20) 2、农产品“第三方”检测 (21) (六)众筹农业 (21) (七)数据农业 (22) 五、“互联网+农业”背景下的生产关系变革 (23) (一)“互联网+农业”背景下的政府管理者 (24) 1、实时了解农产品供需平衡状态 (24) 2、有效监管农产品生产与供应过程 (25) 3、提供优质的农业全产业链服务 (27) (二)“互联网+农业”背景下的农民 (28) 1、有效管理农业生产,提高产出率、劳动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28) 2、了解农产品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 (29) (三)“互联网+农业”背景下的消费者 (31) 1、关注农产品生产与供应过程及其质量安全 (31) 2、享受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 (33) (四)“互联网+农业”背景下的现代农业信息服务运营模式 (34) 1、政府主导型 (34) 2、企业参与型 (36) 3、涉农企业主导型 (37) (五)“互联网+农业”背景下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 (37) 六、“互联网+农业”的五大发展趋势 (39) (一)农业生产智能化 (39) (二)革新物流模式 (40) (三)农业众筹将成为农产品电商新业态 (40) (四)落实农产品品牌建设 (41) (五)大数据加持,农业信息更加透明化 (41) 编者言 (42)

内蒙古环保产业政策环境及发展对策建议

29 CHIN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Y 2018.7 环境管理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内蒙古环保产业政策环境及 发展对策建议 胡生荣1,周丹丹2* (1.内蒙古自治区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呼和浩特 010011;2.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呼和浩特 010022) 摘 要:针对内蒙古自治区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从税收、财政、土地和金融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扶持建议,为内蒙古自治区环保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参考。 关键词:内蒙古自治区;环保产业;环保企业;政策环境 中图分类号:X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5377(2018)07-0029-03 引言 2012年、2013年,国务院出台了《“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和《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于2017年7月发布实施《关于加快发展环保产业的指导意见》(内政发〔2017〕102号)。此外,湖南、重庆等8省市和青岛、西安等4个地级市也出台了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实施意见。其中湖南省出台的《湖南省加快环保产业发展实施细则》,从扩大政府采购、壮大龙头企业、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加强土地供应等方面提出了十条具体实施细则,广西壮族自治区出台《广西生态经济发展规划(2015~2020年)》在“实施保障措施”中从财税金融、投资政策、价格政策、土地政策、产业政策等方面对节能环保产业提出了相应的优惠政策。 1 内蒙古自治区环保产业发展现状 随着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推进,内蒙古自治区环保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根据《内蒙古自治区环保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近年来自治区环保产业领域不断拓展,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初步形成了以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多业并进的环保产业体 系,呈现出资源节约、环境改善、产业成长、东中西逐步推进的良性发展态势。1.1 产业发展现状 一是环保产业占比增加。据统计,截至2014年全区的环保重点企业42家,产值96.43亿元,与前期同比增长13.2%,完成工业增加值34.26亿元,占全区GDP比重0.19%;二是行业布局初步形成。当前全区环保产业发展涵盖了节能降耗、装备制造、环保产品、环保服务等多个领域,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核备案的能源管理节能服务公司19家,环保综合性生产企业2家,装备生产企业6家,环保产品生产企业3家,重点环保服务企业12家,全区认定的资源综合利用企业26家。1.2 行业发展现状 在环保装备与技术服务领域,环保产业已从环保事业中逐步分离出来,已初步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市场主体。随着国家对环保产业支持力度的持续增大,社会环保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市场机制走向成熟,环境治理运营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带动环保装备和产品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环保服务快速发展壮大,环境治理不断深入,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 在资源循环利用领域,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全面推进,产业呈多元化、多层次发展态势;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