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影响研究
比较文学的4种研究方法

比较文学的4种研究方法
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影响比较法、平行比较法、跨学科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
1、影响比较法:影响研究指以历史方法处理不同民族文学间存在的实际联系的研究,它的根基在于各民族文学的相互接触和交流,影响研究强调实证和事实联系,凡是缺乏事实依据的推测或判断,均不属于影响研究的范围。
2、平行比较法:它包括两种,一是研究作品的种类,二是不同作品的对比,是比较文学的两大基本研究方法之一。
把并无直接关系的不同民族文学在主题、题材、文体类别、人物形象、风格特点等方面实际存在的类同和差异作为可进行研究的课题,在文学评沦界被广泛加以使用。
3、跨学科研究法:是对文学与其他学科相互关系的研究,在揭示在人类文化体系中不同知识形态的共通性,彰显文学之独特性,把握文学的内在规律,它包括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之间、文学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及其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4、跨学科研究法:是比较文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它运用生成于文明中的文学观念或其他学科知识来阐述,研究生成于利益文明中的文学作品;也可以同时存在于多个文明之间,其核心是跨越文明界限的文明理解,包括作品阐发、理论阐发等。
比较文学:影响研究及研究方法

文学传统和他本人的发展无法解释的,那么,我们
可以说这位作家受到了外国作家的影响。”
(J.T.Shaw, “Literary Indebtedness and Comparative Literary
Studies.”)
二、对“影响”的重新认识
日尔蒙斯基从社会文化发展过程角度,对影响 的发生、接受影响民族自身原因和接受的方式, 作了比较精辟的论述: “任何影响或借用必然伴随着被借用模式的创 造性改变,以适应所借用文学的传统,适应它 的民族的和社会历史的特点,也同样要适应借 鉴者个人的创作特点。”
二、对“影响”的重新认识
因此,“影响”不是如影随形、如响应声式的机 械、被动的接受,而是内在包含了接受者一方的 内在需求和主动选择。 影响研究应与接受研究相结合,考察接受者接受 了哪些影响,为何接受这些影响,又是如何在创 作中转化的。
二、对“影响研究”的重新认识
“在每个个体的文化选择中,中国文化和外国文 化的界限是极不明确的,中外文化的差别只在 他们的阅读活动中才是相对明确的,一旦进入 实际的文学创作,它们就在创作过程中溶解了。 在每一个可资分析的创造品中,都同时有个人 的、中国传统的和外国的三种因素同时发挥着 自己的独立作用,但三者又是不可分的。” (王富仁:《对一种研究模式的质疑》) 中国意识流小说所受影响的多种来源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Literary Theory, trans.byty Press, 1973, P.31.)
二、对“影响”的重新认识
约瑟夫· T· 肖:“一位作家和他的艺术作品,如果显 示出某种外来的效果,而这种效果,又是他的本国
法国学者的著作
戴斯克特:《让· 雅克· 卢梭和文学世界主义之起源》 (1895) 巴登斯伯格:《歌德在法国》(1904)、 《巴尔扎克作品中的外国倾向》(1927) 阿扎尔:《法国在意大利的影响》(1934)
影响研究的理论依据和主要内容(比较文学)

影响研究的理论依据和主要内容(比较文学)1.理论依据:各国文学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的。
2.主要内容(1)誉舆学①誉舆学是从影响的发送角度所进行的研究②包含四个方面a.集团对集团的影响,指一国文学对另一国文学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以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的形式产生的。
还可以是以作家、作品的形式产生的。
b.集团对个体的影响。
指一国文学对一个异国作家的影响。
c.个体对集团的影响。
指一个作家对一国的众多作家的影响。
d.个体对个体的影响。
指个别作家作品之间的影响。
(2)渊源学①渊源学是从“接受者”出发,去追索“发送者”。
②按其表现形态分为三种a.印象的渊源。
印象是指作家旅居国外时所得到的感受。
b.口头的渊源。
口头的渊源是一种不见诸文字的渊源。
c.书面的渊源。
书面的渊源大量存在、被研究得也最多。
③孤立的渊源:从小处着手,可以研究一部作品的主题、思想、情节、人物以及细节的渊源。
④集体的渊源:从大处着眼,它可以研究一个作家所受到的全部外国文学的影响。
⑤一个作家在接受了另一种文学的影响之后,表现在他个人的创作上,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
可以归结为两种:a.模仿。
是指作家以外国的某作家或某作品为依据来从事创作,在自己的新作中留有不少原作的痕迹。
故事情节可以模仿。
结构可以模仿,人物形象也可以模仿,意象也可以模仿。
比喻的模仿也是常见的现象。
b.革新。
世界各国有成就的作家总是在借鉴、吸收外国文学的基础上进行革新和创造,从而为世界文学宝库增添财富的。
(3)媒介学①个人媒介:致力于将一国的文学翻译介绍到另一国去a.“接受者”国家中的个人媒介者。
b.“放送者”国家中的个人媒介者。
c.第三国中的个人媒介者。
②环境媒介:指文学社团、文学沙龙、国际会议、官方的机构以及开放的城市等,它们在各国的文学交流中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媒介作用。
③文字媒介:主要指译文。
④译作的复杂性a.直接从原文翻译的,也有通过第三国的文字转译的,另外还有节译、编译、译述、误译、漏译等等情况。
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

五、影响研究的途径
经过路线 起点——————————————终点 放送者 传递者 接受者 流传学 媒介学 渊源学
从无中选择是不可能的。
二、影响研究的范围
(一)作家作品的实际联系和影响 (二)文学思潮和文学运动的互相呼应和影响 (三)文学史上的外来渗透和对外影响
三、影响产生的条件
(一)接受国的社会环境 (二)接受国的艺术传统、欣赏习惯
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 (二)正影响和负影响
•在研究中有自己的发现和创造,或发现某些 规律性的东西,或提出一个耐人寻思的问题。
三、平行研究的特点与局限
(一)平行研究的特点
• 扩展了比较文学的研究空间。 • 对于中国比较文学有着特殊的意义。
(二)平行研究的局限
平行研究的对象还有待于限定和选择
必须具有历史演变及系统异同观念。否则 古今中外,人天龙鬼,无一不可取之相比较。 荷马可比屈原,孔子可比歌德,穿凿附会,怪 诞百出,莫可追诘,更无所谓研究之可言矣。
第三章 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影响研究
影响研究指以历史方法处理不同民族文学 间存在的实际联系的研究。它的根基在于各民 族文学的相互接触和交流。 影响研究强调实证和事实联系,凡是缺乏 事实依据的推测或判断均不属于影响研究的范 围。
一、何谓“影响”
比较文学的“影响”概念与一般意义上的 “影响”概念的区别:比较文学的“影响”不是 自发产生的,而是在外力作用下的结果。
西方更注重差异,多元,矛盾。
谈谈比较文学中的影响研究

谈谈比较文学中的影响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将深入探讨比较文学中的影响研究,这是一种旨在揭示不同文学作品之间互动关系的研究方法。
影响研究通过分析文本的流传、翻译、改编和接受过程,揭示出文学传统、文化交流和文学创新的重要机制。
本文将首先概述影响研究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和方法论特点,然后重点分析影响研究在比较文学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我们将通过具体的案例研究,展示影响研究如何揭示文学作品的跨文化交流、文学传统的承传与变异,以及文学创新的多元路径。
本文将反思影响研究的局限性和挑战,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可能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希望能够深化对比较文学中影响研究的理解,推动这一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二、影响研究的内涵与特点影响研究是比较文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关注于不同文学传统、文化环境、历史背景中的文学作品之间的相互关系。
影响研究的内涵在于揭示文学作品之间的直接或间接影响,这种影响可能表现为主题、情节、人物形象、艺术手法等方面的借鉴、模仿、转化或创新。
通过影响研究,我们能够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生成过程,把握文学发展的脉络,以及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碰撞。
影响研究的特点首先表现在其跨文化、跨语言的视野上。
它不仅仅关注同一文化内部的文学影响,更着眼于不同文化、不同语言之间的文学交流。
这种交流可能发生在同一历史时期,也可能跨越漫长的历史长河。
影响研究具有历时性和共时性的双重特点。
它既要考察文学作品在历史长河中的演变过程,也要关注同一时期不同文学作品之间的相互关系。
影响研究注重实证性和阐释性相结合。
它不仅要通过文献考证、文本对比等方法来揭示影响关系,还要对这种关系进行深入的阐释和解读,揭示其背后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
在比较文学中,影响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文学作品的生成和发展,还能够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与交流。
通过揭示文学作品之间的影响关系,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推动文学的多元化发展。
因此,影响研究是比较文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和研究文学作品。
第三章 比较文学研究的基本类型和研究方法

如亡灵的歌声,从深深的坟冢 刺耳地飘出, 情人啊,你可听见我走调的声音 飞向你的窗户。 最后,我将歌唱你的亲吻, 你的红唇, 歌唱你折磨我的温存, ——我的天使!——我的情人! ——我的天使!——我的情人! 听到我的琴声,请张开 心灵和耳朵: 为了你,我唱出这支 残酷的柔歌。
《夕阳》 夕阳》
无力的黎明 把夕阳的忧郁 倾洒在 田野上面。 这忧郁 用温柔的歌 抚慰我的心, 心 在夕阳中遗忘。
哈切特:“ 哈切特:“中国的作者也未免过分了,他把 一个人描写得不像人而很像魔鬼。不过, 这也许是中国诗人的习惯。” 这也许是中国诗人的习惯。” 改动之一:医生妻子反对牺牲自己孩子以 拯救赵氏孤儿。 改动之二:当下就报仇而非16年后孤儿长大 改动之二:当下就报仇而非16年后孤儿长大 后自己报仇。
美国文化中的寒山情结
寒山诗选
其二 寒山子,長如是,獨自居,不生死。
其三 我居山,勿人識,白雲中,常寂寂。
唐代诗僧寒山子 1189年日本寒山诗集 的出版与传播 50年代 美国 的 禅宗热
大陆学界对寒山的重新评介 大学语文教材中出现对寒山的介绍: 唐代白话诗人寒山子
1960’s美国嬉皮士 文化运动中的寒山热 1970’s中国港台 学术界对寒山的 再发现与研究 美国的对外文化输出
美国五六十年代的嬉皮士运动中,嬉皮士 们以中国唐代诗人寒山为偶像和精神导师, 他们留着长发,光着脚,挂着耳环,质疑 和反抗一切传统的社会秩序与道德。当时 在嬉皮士中间流行着这样的歌曲: “I am Cold Mountain, if you please; I am Cold Mountain, if you don’t please!” don’ please! 诗僧寒山是孤独、纯粹、忠于自我的象征。
比较文学:影响研究还是平行研究

比较文学:法国影响研究还是美国平行研究?08汉教一班20080510316 向采清 20080510299唐小琴自从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以来,就鲜明地呈现出两个历史阶段,形成两个学术派别,即以法国为中心的法国学派和以美国为中心的美国学派。
又把法国学派简化为影响研究,美国学派简化为平行研究。
法国、美国两大学派对比较文学的定义的共同点是双方都赞同比较文学是超越国界的文学研究,但落在实际研究中各自强调的重点却大不相同。
在研究对象上,美国学派不局限于将事实联系的文学之间比较研究纳入比较文学之中,于是对作品内在美学价值的“平行研究”得以进入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同时,还将文学与人类其它表现形式的比较也纳入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在研究方法上,从对文学外在关系历史实证转向了文学内在结构的美学分析。
其实从上面的两点就可以看出美国学派的出现,拓宽了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给比较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其出现了新的生机,毕竟发展就是一种潜在的完善,因此我觉得可以这样说,美国平行研究应时而生,虽有缺点但是却是对法国影响研究的完善与拓展。
首先,比较两者还是离不开比较文学的大前提,比较文学包括两个方面:一它是超越国界的文学研究;二它是有关文学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在这儿美国学者强调的是超越事实联系的平等研究,而法国学者强调的是依靠事实凭据来解决问题的影响研究,并且将文学批评排除在比较文学领域之外;第二点更是法国学者所激烈反对的,美国学者雷马克认为应该将文学同人类的知识、人类的其他活动领域联系起来,开展“跨学科研究”,还十分强调综合研究。
大家知道比较文学既是求同又求异的,比较就是求同中之异,异中之同,不管哪种方法研究基础都是求同,具体来说影响研究求的是同源性,即渊源的统一性;平行研究求的是类同性,即不同国家文学,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类同。
这样一来法国影响研究的缺点就暴露在了眼前:法国学派没有走出“欧洲中心论”的藩篱,研究范围局限在欧洲文学内部;法国学派强调事实联系,但是这种联系并不总是能够获取的,影响也不总是能够明确把握的,法国学派有时候会陷入繁琐考证的泥潭;对没有渊源关系的作家作品被排除研究考察范围之外;忽略文学的审美价值。
比较文学-第三章 比较文学的基本类型与研究方法

2、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
文学与艺术 文学与人文学科 文学与社会学科研究 文学与自然科学研究
四、平行研究的理论前提
1、可比性 2、文学性
1、可比性
可比性是比较研究对象中存在的一种可 供研究文学规律的内在价值,是提供比较研 究的可能,是保证比较研究得以有效进行的 前提。
“同”与 “异” 同(相同、相似、相通) 异(差异)
影响的方式
直接影响 间接影响
拜伦—--普希金----莱蒙托夫
影响的过程
放送——媒介——接受
放送者→流传学 接受者→渊源学 媒介者→媒介学
பைடு நூலகம்
四、影响研究的方法
初级阶段: 考据(收集材料、考证)
高级阶段: 分析、归纳、推理、判断→得出结论
※以事实为依据
五、影响研究的过程
影响存在的提出 材料的搜求和考订 假设的证明
翻译
法国
1735《中国通志》马若瑟
英国
1736
瓦茨
138-1941 凯夫
---帕西
批评
法国 阿尔央斯、伏尔泰
英国 赫德
改编
法国 1755
英国 1741 1759
伏尔泰
哈切特 谋飞
结论
中英文学关系 从本民族文学传统出发的批评 《赵氏孤儿》的影响
不在艺术形式而在于题材
第二节 平行研究
杨绛:李渔论戏剧结构 秦家琪:阿Q和堂吉诃德形象的比较研究 朱光潜: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 钱钟书;中国诗与中国画
第三节 阐发研究
一、阐发研究的性质与前提
阐发研究是在平行研究基础上衍生和发展起 来的一种研究方法,本质上没有超越平行研 究的范围。
阐发研究以跨文明、跨文化的文学存在为前 提,尤其是以异质文明(文化)间的文学存 在为前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文学影响研究
文学影响研究是对文学作品及其对社会、文化、个人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的学科领域。
在比较文学影响研究中,研究者希望通过比较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探讨文学对人们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影响,并研究这种影响的相似之处和差异性。
首先,比较文学影响研究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传统与价值观。
不同文化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这些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会反映在文学作品中。
通过比较不同文学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文化下人们对于人生、道德、伦理等问题的看法和态度。
这对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比较文学影响研究可以帮助人们认识文学作品对读者情感和思想的影响。
文学作品通过艺术手法将人物形象、情节、意象等呈现给读者,激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通过比较不同作品对不同读者的影响,我们可以了解到文学作品如何触动人们的情感,如何引发他们的思考,如何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和行为。
这对于研究文学作品的社会功能以及对文化、社会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比较文学影响研究也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文学作品对社会变革和人类进步的影响。
文学作为一种表达和传递思想的艺术形式,常常反映和批判社会现实,激发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通过比较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文学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到文学在推动社会变革和人类进步方面的作用。
这对于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比较文学影响研究还有助于人们认识文学作品的传播和接受。
文学作品要想影响人们,首先需要被传播和接受。
通过比较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在传播和接受方面的差异,我们可以了解到文学作品在不同文化中的受欢迎程度、接受程度以及影响力的差异。
这对于文学教育和文学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总之,比较文学影响研究是一个涉及文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等领域的跨学科研究领域。
它通过比较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探讨文学对社会、文化、个人的影响。
比较文学影响研究对推动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认识文学对人们情感和思想的影响,研究文学作品的社会功能以及对社会变革和人类进步的影响,以及了解文学作品的传播和接受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