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1新GSP风险评估表(质量体系)
合集下载
新GSP风险评估表

36
信誉
45
系统 与经 营的 适宜
性
企业使用的ERP、 WMS不能够实时控制 并记录药品经营各 环节和质量管理全 过程和、或不符合 电子监管的实施条
件
系统不能够保 证实现全环节 、过程的控 制,不能保证 质量管理的实
施
会导致巨 大损失, 出现法规
风险
基本不可 能出现
内审、排 查时才能
发现
20
系统对采购、销售
26
企业负责人与许可 内容不一致
清,无责任意 大损失, 基本不可 日常检查 识不能保证质 出现法规 能出现 就能发现
15
量体系有效运 风险
行
27
企业 负责
人
企业负责人无大专 以上学历和中级以 上专业技术职称
基础学历技能 不够,不能保 证其管理能力 和质量意识
会导致巨 大损失, 出现法规
风险
偶尔会出 现
12
、销毁过程部分缺 度有效性、统 信誉
失
一性存疑
19
文件体系不健全, 有缺失
经营过程质量 控制有遗漏
会导致巨 大损失, 出现法规
风险
非常少的 出现
内审、排 查时才能
发现
40
20
未定期审核、修订 文件
导致文件失效 或者与实际操
作不适应
会导致巨 大损失, 出现法规
风险
非常少的 出现
内审、排 查时才能
发现
其职责的有效 出现法规 能出现 发现
行使
风险
5
组织 机构 设置 不全
质量人员兼职 会导致巨
8 组织 机构 设置 不全
9
质量人员兼职 财务人员兼职
不能保证期质 大损失, 基本不可 即时能够 量判断的客观 出现法规 能出现 发现
最实用的新版GSP药品经营质量风险管理评价与控制表

1.人为因素影响较大;
2.系统可控;
3.仓库设施、设备更新提高
风险高,储存环节保持药品质量稳定是药品经营企业最重要的质量管理环节,其中温湿度控制是关键,直接影响药品质量(特别是冷藏药品温湿度控制)
药品经营质量风险管理评价与控制表
经营
环节
风险因素
产生原因
风险后果
风险控制
风险分析
风险评估
储存养护环节
储存管理、养护检查
1.人为因素影响较大;
2.系统可控;
3。新的严重不良反应(未知风险)。
风险高,售后环节是药品质量服务最后环节,是质量信息收集、反馈的集散点,是管理重点。
2.风险适中,由于是中间环节,后期有质量检查验收环节控制。
质量检查验收环节
检查验收
1。未验收;
2。检查验收不到位;3。验收延误;
4。抽样不到位;
5.资料核对不严。
1。将按假药处理的品种,如受污染、假进口品种或劣药品种作为合格品验收;
2。验收合格药品质量缺陷(外观质量问题、包装破损、短少等)产品;
3。验收延误(冷链运输药品),造成药品质量缺陷(内在质量)、药品失效。
4.信息遗漏或反馈延误,使用药品质量缺陷产品.
1.键全企业“进、储、销、运”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支持质量管理人员确认的暂停发货指令;2。对质量管员加强药品质量信息、质量查询、质量投诉及用户访问管理制度、程序的培训;3.质量员掌握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管理制度、药品召回管理制度、药品质量事故处理管理制度的熟练运用;对各类应急预案的启动清楚程序;4.质量人员严格执行质量否决权赋予的责任。
3。抽样不到位;
4。销后退回检查验收不到位(冷链保存药品退货未判定验收不合格);
5.药监部门确认的假劣药品不能再执行购进退出程序,确认的假药、劣药再次销售;
2.系统可控;
3.仓库设施、设备更新提高
风险高,储存环节保持药品质量稳定是药品经营企业最重要的质量管理环节,其中温湿度控制是关键,直接影响药品质量(特别是冷藏药品温湿度控制)
药品经营质量风险管理评价与控制表
经营
环节
风险因素
产生原因
风险后果
风险控制
风险分析
风险评估
储存养护环节
储存管理、养护检查
1.人为因素影响较大;
2.系统可控;
3。新的严重不良反应(未知风险)。
风险高,售后环节是药品质量服务最后环节,是质量信息收集、反馈的集散点,是管理重点。
2.风险适中,由于是中间环节,后期有质量检查验收环节控制。
质量检查验收环节
检查验收
1。未验收;
2。检查验收不到位;3。验收延误;
4。抽样不到位;
5.资料核对不严。
1。将按假药处理的品种,如受污染、假进口品种或劣药品种作为合格品验收;
2。验收合格药品质量缺陷(外观质量问题、包装破损、短少等)产品;
3。验收延误(冷链运输药品),造成药品质量缺陷(内在质量)、药品失效。
4.信息遗漏或反馈延误,使用药品质量缺陷产品.
1.键全企业“进、储、销、运”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支持质量管理人员确认的暂停发货指令;2。对质量管员加强药品质量信息、质量查询、质量投诉及用户访问管理制度、程序的培训;3.质量员掌握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管理制度、药品召回管理制度、药品质量事故处理管理制度的熟练运用;对各类应急预案的启动清楚程序;4.质量人员严格执行质量否决权赋予的责任。
3。抽样不到位;
4。销后退回检查验收不到位(冷链保存药品退货未判定验收不合格);
5.药监部门确认的假劣药品不能再执行购进退出程序,确认的假药、劣药再次销售;
新版GSP风险识别评估控制措施及风险实际审核评估表

会导致巨 不能保证经营 大损失,出 非常少 很快能发 药品的质量 现法规风 的出现 险 无法保证药品 会导致巨 进销的合法性、 大损失,出 非常少 真实性, 带来财 现法规风 的出现 务、质量风险 险 现 20 低风 险
36
中等风 险
是
否
否
内审、排 查时才能 发现 40
中等 风险
严格管理, 所有业务均为公司 正式入职业务人员负责
基本不 可能出 现
即时能够 发现
5
低风 险
间的经营情况进行审核, 调整 工作, 质量人员不兼任其他业 务职责
存有较大隐 患,会延续 下去
能被完全 的控制
会导致巨大 损失, 出现法 规风险 25 低风险 否
依据内审 结果而定
是
基本不 可能出 现
即时能够 发现
质 量 体 系
5
低风 险
立即对财务情况进行审计, 调 存有较大隐 整工作, 财务人员不得兼任本 患,会延续 岗位外的其他业务职责 下去
存有较大隐 患,会延续 下去
几乎不能 控制
会导致巨大 损失, 出现法 125 高风险 规风险 否 否 是
企业没有按规 没有独立部门 会导致巨 6 定设立质量 承接上述机构 大损失,出 部、业务部、 的职责, 带来质 现法规风 财务部 质量部门受其 7 他部门领导或 兼任其他业务 量风险 险
基本不 可能出 现
受控制的 残余风险严 控制后 可能性 重性 的 RPN
控制后 是否引 控制后原 预防措 风险级 进新风 风险可否 施能否 别 险 接受 杜绝
批发企业向私 1 批发企业 零售行为 2 企业向销售大 量药品给个人 人少量销售药 品
无法提供有效 会出现较 的药事服务指 大损失,出 非常少 导, 不能保证用 现不良信 的出现 药安全性 无法保证药品 的流向和合法 被使用 无相关质量保 证能力, 不能保 质量和进销、 使 用的合法 誉 会导致巨 大损失,出 现法规风 险 会导致巨 大损失,出 现法规风 险 基本不 可能出 现
新版GSP质量风险评估标准

类别 微小 一般 中等 严重 毁灭性 标准 严重性系数 药品未造成顾客的不良影响,风险停留在员工与顾客的言语分歧 1 药品未造成顾客的不良影响,风险停留在员工的不当销售 2 药品造成了顾客很小的不良反映,而且反映只是短暂的 3 药品造成了顾客很大的不良反映,而且反映是持续的 4 药品造成了顾客特别大的不良反映,造成了死亡、致残 5
风险二维分析矩图(严重性*可能性)
可能性 严重性 5 4 3 2 1 1 5 4 3 2 1 2 10 8 6 4 2 3 15 12 9 6 3 4 20 16 12 8 4 5 25 20 15 10 5
注明:通常,如果严重性和可能性的乘积为1--4为低风险(绿色 区域),乘积为5--9为中风险(黄色区域),乘积为10--25为高 风险(红色区域)
பைடு நூலகம்
风险的可能性量化标准
类别 罕见 不可能 可能 很可能 几乎可能 标准 可能性系数 事件发生的概率几乎为零 1 事件发生的概率非常低,但是可以预见 2 事件很可能发生,控制措施可能被破坏 3 事件发生的概率较高,人们不会感到意外的事故 4 事件发生的概率非常高,频频发生,控制措施不到位 5
风险的严重性量化标准
含计算功能的GSP质量风险评估管理表

提供足够的质量 支持,不能保证
2
4
8
中等风 已在文件中进行规 险 定,已进行培训
2
法规及本规范
体系运行
18
从业资格或从业年限 不能保证其管理
不符合要求
能力
2
4
8
中等风 已任用符合符合规 险 定的人员
2
质量负责人
19
不具备正确判断和保 不能保证其管理
障实施的能力
能力
2
4
8
中等风 已按要求参加继续 险 教育
验收、储存、养 影响药品质量安 全
2
3
6
中等风 已按规定进行培 险 训,经考核合格
3
9
中等风 险
文件已规定;已按 计划培训;已增加 专业培训
3
6
中等风 险
已按要求进行体检
1 2 1
企业使用的ERP、WMS
26
系统与经营 不能够实时控制并记 的适宜性 录药品经营各环节和
质量管理全过程和、 系统中设置 系统对采购、销售以
效履行职务工作
3
3
9
中等风 已按规定进行培 险 训,经考核合格
2
23
质管员
不熟悉制度、规程、
职责 从事冷藏、冷冻药品
不能保证正确履 行职责和操作的 规不范能性保证冷藏、
2
24
、特殊管理药品收货 冷冻药品、特殊 、验收、储存、养护 管理药品收货、
3
25
从业人员
、出库、运输配送等 身体条件、健康状况 不符合相应岗位特定 要求的
28
防火墙,接入终端都 不能保证数据、 应有杀毒软件实时监 终端的安全
3
3
9
中等风 险
新GSP风险评估表

质量体系设置不全
人员与培训人
人员
电子计算机系统、操作记
录
营各环节质量控制
设施设备仓储场所及相关设施设备
及相关设
备
湿
录度
监
控
系
验证与校准
验证
购
收货与验
收
储存与养
护
护
灾害全危险,造成
不必要的药品
流失,不能保
证仓储条件
险预案,首要保障人员安全、其次保证财产
安全。
积极配合救灾抢险。
按不合格品处理
剩余药品。
购买保险减小风险系数。
隐患,会
延续下去
程度的控
制
大损失,
出现法规
风险
药品的出库
、
的出库、运输与配送条件不符合规定的,不得发运。
运输药品过程中,运载工具应当保持密闭。
企业应当严格按照外包装标示的要求搬运、装卸药品。
突发事件
与售
售
售
后
服
务。
(完整版)质量风险评估表

37
不熟悉制度、规程、职责
不能保证正确履行职责和操作的规范性
会出现较大损失,出现不良信誉
偶尔会出现
日常检查就能发现
36
中等风险
立即对相关人员进行离岗培训,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对之前的岗位操作进行审核。
38
从业资格不符合要求
不能保证其胜任岗位工作
会出现较大损失,出现不良信誉
偶尔会出现
日常检查就能发现
Hale Waihona Puke 36无法保证制度和规程的有效执行,操作无规范
会出现较大损失,出现不良信誉
非常少的出现
日常检查就能发现
24
低风险
对之前的经营情况按照现行规定进行内审,及时修订制度与规程,保证制度规程的一致性
14
体系文件的适用性
不同制度、规程互相影响或影响到其他质量活动
使相关制度、规程得不到执行,质量体系不能有有效运行
会导致巨大损失,出现法规风险
八、药品采购-------------------------------------------------26
九、收货与验收-----------------------------------------------29
一十、储存与养护-----------------------------------------------33
即时能够发现
低风险
立即追查未经过监督的销毁过程是否可靠,采取相应控制措施。所有不合格品销毁均由质管部负责监督
10
不合格品的召回不由质管部负责组织
不能保证召回过程的安全、可控,可能导致召回不彻底或者流弊
会导致巨大损失,出现法规风险
基本不可能出现
很快能发现
低风险
不熟悉制度、规程、职责
不能保证正确履行职责和操作的规范性
会出现较大损失,出现不良信誉
偶尔会出现
日常检查就能发现
36
中等风险
立即对相关人员进行离岗培训,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对之前的岗位操作进行审核。
38
从业资格不符合要求
不能保证其胜任岗位工作
会出现较大损失,出现不良信誉
偶尔会出现
日常检查就能发现
Hale Waihona Puke 36无法保证制度和规程的有效执行,操作无规范
会出现较大损失,出现不良信誉
非常少的出现
日常检查就能发现
24
低风险
对之前的经营情况按照现行规定进行内审,及时修订制度与规程,保证制度规程的一致性
14
体系文件的适用性
不同制度、规程互相影响或影响到其他质量活动
使相关制度、规程得不到执行,质量体系不能有有效运行
会导致巨大损失,出现法规风险
八、药品采购-------------------------------------------------26
九、收货与验收-----------------------------------------------29
一十、储存与养护-----------------------------------------------33
即时能够发现
低风险
立即追查未经过监督的销毁过程是否可靠,采取相应控制措施。所有不合格品销毁均由质管部负责监督
10
不合格品的召回不由质管部负责组织
不能保证召回过程的安全、可控,可能导致召回不彻底或者流弊
会导致巨大损失,出现法规风险
基本不可能出现
很快能发现
低风险
新版GSP:经营各环节质量风险管理评价与控制表

山东沃可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质量风险管理控制表
1
2
山东沃可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各环节质量风险管理控制表
3
山东沃可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各环节质量风险管理控制表
4
山东沃可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各环节质量风险管理控制表
5
山东沃可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各环节质量风险管理控制表
6
山东沃可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各环节质量风险管理控制表
7
山东沃可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各环节质量风险管理控制
8
山东沃可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9
各环节质量风险管理控制表
山东沃可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0
各环节质量风险管理控制表
山东沃可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1
各环节质量风险管理控制表
山东沃可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2
各环节质量风险管理控制表
山东沃可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3
各环节质量风险管理控制表
山东沃可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4
各环节质量风险管理控制表
1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
未对药品流通过程中的质量风险进行评估、控制、沟通和审核
未对药品流通过程中的质量风险进行评估、控制、沟通和审核
不能有效识别、控制、预防风险
会导致巨大损失,出现法规风险
基本不可能出现
内审、排查时才能发现
20
低风险
立即展开风险排查评估和内审。按规定进行风险评估、控制、沟通和审核
会导致巨大损失,出现法规风险
非常少的出现
内审、排查时才能发现
40
中等风险
对之前的经营情况进行内审,并进行质量制度执行情况检查。定期审核、修订文件
21
岗位人员不了解相关规程和岗位职责
不能保证规程得到切实落实、岗位职责得到履行
会出现较大损失,出现不良信誉
非常少的
出现
内审、排查时才能发现
32
中等风险
对岗位环节进行追溯检查,对人员进行专项培训并考核,不能通过的不得上岗。
新GSP风险评估表(质量体系)
环节
或对象
序号
风险因素
风险分析
预期风险评估(未发生)
风险控制措施和预防措施
风险描述(原因)
风险后果
结果的严重性
出现的可能性
风险的可识别性
RPN
预期风险级别
质量体系
6
组织机构设置不全
企业没有按规定设立质量部、业务部、财务部
没有独立部门承接上述机构的职责,带来质量风险
会导致巨大损失,出现法规风险
8
质量人员兼职
质量人员兼职不能保证期质量判断的客观性
会导致巨大损失,出现法规风险
基本不可能出现
即时能够
发现
5
低风险
组织内审对质量人员兼职期间的经营情况进行审核,调整工作,质量人员不兼任其他业务职责
9
财务人员兼职
财务人员兼职不能保证财务审核和账目的的真实和资金安全
会导致巨大损失,出现法规风险
基本不可能出现
无法保证制度和规程的有效执行,操作无规范
会出现较大损失,出现
对之前的经营情况按照现行规定进行内审,及时修订制度与规程,保证制度规程的一致性
17
不同制度、规程互相影响或影响到其他质量活动
使相关制度、规程得不到执行,质量体系不能有有效运行
会导致巨大损失,出现法规风险
基本不可能出现
即时能够发现
5
低风险
组织内审对机构缺失期间的经营情况进行审核,立即健全组织机构
7
质量部门受其他部门领导或兼任其他业务
质量部没有独立性不能保证其职责的有效行使
会导致巨大损失,出现法规风险
基本不可能出现
即时能够发现
5
低风险
组织内审对质量部非独立期间的经营情况进行审核,立即使质量部门独立且不兼任其他业务职责
低风险
重新排查召回过程必要时重新召回,对召回产品重点抽检必要时封存销毁。明确不合格品召回需由质量部组织
14
体系文件的适用性
制度不符合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
制度与经营相背离,制度得不到执行或无效,相应环节没有得到有效质量控制
会导致巨大损失,出现法规风险
非常少的出现
内审、排查时才能发现
40
中等风险
对之前的经营情况展开内审和制度执行情况检查,修订制度与经营相符合
22
未按规定进行内审
没有按计划定期审核
不能保证企业在长时间经营中仍符合规范,也不能保证偏差得到及时纠正
会导致巨大损失,出现法规风险
基本不可能出现
内审、排查时才能发现
20
低风险
立即开展内审。执行内审计划,严格定期内审
23
体系要素改变时没有进行内审
不能保证企业在质量体系要素变更后仍能符合规范,或变更的偏差得到修正
会导致巨大损失,出现法规风险
非常少的
出现
内审、排
查时才能
发现
40
中等风险
立即开展内审。严格执行内审制度,在体系要素变更后第一时间进行内审
24
内审完后没有及时整改
不能保证问题及时整改风险得到控制
会导致巨大损失,出现法规风险
基本不可能出现
内审、排查时才能发现
20
低风险
对未整改的项目进行专项内审。立即进行整改
基本不可能出现
日常检查就能发现
12
低风险
对之前的经营情况进行内审,完善体系文件档案记录。严格执行文件管理制度和规程
19
文件体系不健全,有缺失
经营过程质量控制有遗漏
会导致巨大损失,出现法规风险
非常少的出现
内审、排查时才能发现
40
中等风险
对之前的经营情况进行内审,健全体系文件
20
未定期审核、修订文件
导致文件失效或者与实际操作不适应
即时能够
发现
5
低风险
立即对财务情况进行审计,调整工作,财务人员不得兼任本岗位外的其他业务职责
10
采购、销售人员兼职
业务人员互兼,可能引起虚假业务。药品的真实流向、质量得不到保证
会出现较大损失,出现不良信誉
偶尔会出现
很快能发
现
24
低风险
立即对业务展开专项内审,立即独立采购、销售人员
11
不合格药品的确认和处理
基本不可能出现
日常检查就能发现
15
低风险
对之前的经营情况按照现行规定进行内审并进行制度执行情况检查。立即修订冲突制度、规程,确保制度、规程协调性
18
制度的制定中起草、修订、审核、批准、分发、保管、修改、撤销、替换、销毁过程部分缺失
制度的形成过程不具有追溯性,导致文件体系混乱,制度有效性、统一性存疑
会出现较大损失,出现不良信誉
会导致巨大损失,出现法规风险
偶尔会出现
即时能够发现
15
低风险
立即追查未经过监督的销毁过程是否可靠,采取相应控制措施。所有不合格品销毁均由质量部负责监督
13
不合格品的召回不由质量部分负责组织
不能保证召回过程的安全、可控,可能导致召回不彻底或者流弊
会导致巨大损失,出现法规风险
基本不可能出现
很快能发现
10
15
制度时效性不强,与现行规定不符
制度已经失效,与现行规定不符不能保证公司经营的合法性
会导致巨大损失,出现法规风险
非常少的出现
内审、排
查时才能
发现
40
中等风险
对之前的经营情况按照现行规定进行内审,对既成事实的违规操作进行追回等补救措施。及时根据现行的法律法规、GSP和相关要求修订制度
16
制度不具有可操作性和(或)制度与规程脱节
可疑药品质量是否合格不由质量部确认
不能保证确认的准确性,可能使不合格品被漏掉
会导致巨大损失,出现法规风险
基本不可能出现
即时能够发现
5
低风险
对未经过质量部确认的可以药品追回、重新确认。所有可疑药品均应上报质量部进行确认
12
不合格品销毁未经过质量部门监督
不能保证销毁的彻底性、安全性,可能导致不合格品流失
未对药品流通过程中的质量风险进行评估、控制、沟通和审核
未对药品流通过程中的质量风险进行评估、控制、沟通和审核
不能有效识别、控制、预防风险
会导致巨大损失,出现法规风险
基本不可能出现
内审、排查时才能发现
20
低风险
立即展开风险排查评估和内审。按规定进行风险评估、控制、沟通和审核
会导致巨大损失,出现法规风险
非常少的出现
内审、排查时才能发现
40
中等风险
对之前的经营情况进行内审,并进行质量制度执行情况检查。定期审核、修订文件
21
岗位人员不了解相关规程和岗位职责
不能保证规程得到切实落实、岗位职责得到履行
会出现较大损失,出现不良信誉
非常少的
出现
内审、排查时才能发现
32
中等风险
对岗位环节进行追溯检查,对人员进行专项培训并考核,不能通过的不得上岗。
新GSP风险评估表(质量体系)
环节
或对象
序号
风险因素
风险分析
预期风险评估(未发生)
风险控制措施和预防措施
风险描述(原因)
风险后果
结果的严重性
出现的可能性
风险的可识别性
RPN
预期风险级别
质量体系
6
组织机构设置不全
企业没有按规定设立质量部、业务部、财务部
没有独立部门承接上述机构的职责,带来质量风险
会导致巨大损失,出现法规风险
8
质量人员兼职
质量人员兼职不能保证期质量判断的客观性
会导致巨大损失,出现法规风险
基本不可能出现
即时能够
发现
5
低风险
组织内审对质量人员兼职期间的经营情况进行审核,调整工作,质量人员不兼任其他业务职责
9
财务人员兼职
财务人员兼职不能保证财务审核和账目的的真实和资金安全
会导致巨大损失,出现法规风险
基本不可能出现
无法保证制度和规程的有效执行,操作无规范
会出现较大损失,出现
对之前的经营情况按照现行规定进行内审,及时修订制度与规程,保证制度规程的一致性
17
不同制度、规程互相影响或影响到其他质量活动
使相关制度、规程得不到执行,质量体系不能有有效运行
会导致巨大损失,出现法规风险
基本不可能出现
即时能够发现
5
低风险
组织内审对机构缺失期间的经营情况进行审核,立即健全组织机构
7
质量部门受其他部门领导或兼任其他业务
质量部没有独立性不能保证其职责的有效行使
会导致巨大损失,出现法规风险
基本不可能出现
即时能够发现
5
低风险
组织内审对质量部非独立期间的经营情况进行审核,立即使质量部门独立且不兼任其他业务职责
低风险
重新排查召回过程必要时重新召回,对召回产品重点抽检必要时封存销毁。明确不合格品召回需由质量部组织
14
体系文件的适用性
制度不符合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
制度与经营相背离,制度得不到执行或无效,相应环节没有得到有效质量控制
会导致巨大损失,出现法规风险
非常少的出现
内审、排查时才能发现
40
中等风险
对之前的经营情况展开内审和制度执行情况检查,修订制度与经营相符合
22
未按规定进行内审
没有按计划定期审核
不能保证企业在长时间经营中仍符合规范,也不能保证偏差得到及时纠正
会导致巨大损失,出现法规风险
基本不可能出现
内审、排查时才能发现
20
低风险
立即开展内审。执行内审计划,严格定期内审
23
体系要素改变时没有进行内审
不能保证企业在质量体系要素变更后仍能符合规范,或变更的偏差得到修正
会导致巨大损失,出现法规风险
非常少的
出现
内审、排
查时才能
发现
40
中等风险
立即开展内审。严格执行内审制度,在体系要素变更后第一时间进行内审
24
内审完后没有及时整改
不能保证问题及时整改风险得到控制
会导致巨大损失,出现法规风险
基本不可能出现
内审、排查时才能发现
20
低风险
对未整改的项目进行专项内审。立即进行整改
基本不可能出现
日常检查就能发现
12
低风险
对之前的经营情况进行内审,完善体系文件档案记录。严格执行文件管理制度和规程
19
文件体系不健全,有缺失
经营过程质量控制有遗漏
会导致巨大损失,出现法规风险
非常少的出现
内审、排查时才能发现
40
中等风险
对之前的经营情况进行内审,健全体系文件
20
未定期审核、修订文件
导致文件失效或者与实际操作不适应
即时能够
发现
5
低风险
立即对财务情况进行审计,调整工作,财务人员不得兼任本岗位外的其他业务职责
10
采购、销售人员兼职
业务人员互兼,可能引起虚假业务。药品的真实流向、质量得不到保证
会出现较大损失,出现不良信誉
偶尔会出现
很快能发
现
24
低风险
立即对业务展开专项内审,立即独立采购、销售人员
11
不合格药品的确认和处理
基本不可能出现
日常检查就能发现
15
低风险
对之前的经营情况按照现行规定进行内审并进行制度执行情况检查。立即修订冲突制度、规程,确保制度、规程协调性
18
制度的制定中起草、修订、审核、批准、分发、保管、修改、撤销、替换、销毁过程部分缺失
制度的形成过程不具有追溯性,导致文件体系混乱,制度有效性、统一性存疑
会出现较大损失,出现不良信誉
会导致巨大损失,出现法规风险
偶尔会出现
即时能够发现
15
低风险
立即追查未经过监督的销毁过程是否可靠,采取相应控制措施。所有不合格品销毁均由质量部负责监督
13
不合格品的召回不由质量部分负责组织
不能保证召回过程的安全、可控,可能导致召回不彻底或者流弊
会导致巨大损失,出现法规风险
基本不可能出现
很快能发现
10
15
制度时效性不强,与现行规定不符
制度已经失效,与现行规定不符不能保证公司经营的合法性
会导致巨大损失,出现法规风险
非常少的出现
内审、排
查时才能
发现
40
中等风险
对之前的经营情况按照现行规定进行内审,对既成事实的违规操作进行追回等补救措施。及时根据现行的法律法规、GSP和相关要求修订制度
16
制度不具有可操作性和(或)制度与规程脱节
可疑药品质量是否合格不由质量部确认
不能保证确认的准确性,可能使不合格品被漏掉
会导致巨大损失,出现法规风险
基本不可能出现
即时能够发现
5
低风险
对未经过质量部确认的可以药品追回、重新确认。所有可疑药品均应上报质量部进行确认
12
不合格品销毁未经过质量部门监督
不能保证销毁的彻底性、安全性,可能导致不合格品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