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综合交通中心及停车楼工程工序衔接
郑州机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规划方案

英联达奇2020年总体鸟瞰
英联达奇2040年总体鸟瞰
No Image
人车分流、两大换乘通道紧密衔接轨道交通与航站楼
No 综合交通换乘中心(GTC)
T2航站楼
地上一层换乘通道
地下一层换乘通道
Image
城际铁路/地铁站台(地下二层、-14m)
城际铁路/地铁站厅(地下一层、 -长8m途)大巴(地面层、-2m层)
机场大巴、出租车(地上一层、4.2m层)
地下二层/一层(-14m/-8m): 城际铁路和地铁车站 Intercity-Rail and Metro Station
T3航站楼
No Image
T1航站楼
地下一层换乘通道
No城际铁路车站
地铁车站
T2航站楼
Image
地面层(-2m):长途巴士车站 -2m: Long Distance Bus Station
郑州机场综合交通 枢纽建设规划方案
兰德隆方案效果图
综合交通换乘中心
T3航站楼
T2主航站楼
T4航站楼
T1航站楼
S1卫星厅
S2卫星厅
它其
地铁
出租车
公交Biblioteka 交通设施四层立体布置、实现零距离换乘 地上一层
地面层 地下一层 地下二层
机场巴士 出租车 商业、自助值机、换乘通道
社会车辆停车库 长途客运站 商业、自助值机、换乘通道 地铁站厅 城际铁路站厅
地铁轨道和站台 城际铁路轨道和站台
北 垂直机场引入方案
平行机场引入方案
垂直机场引入方案
平行机场引入方案
客专引入机场方案
地铁
迎宾大道
公路衔接示意图
机场高速 京港澳高速
机场轨道交通与航站楼衔接方式的思考

机场轨道交通与航站楼衔接方式的思考摘要:笔者从机场规划设计的现实出发,以“轨道交通如何进机场”为切入点,对轨道线路、站点与航站楼的衔接方式进行实例分析、模式研究、特点归纳,并以此提出机场轨道交通的规划设计要素及要点,期望为从事机场规划设计的相关人员提供借鉴。
关键词:轨道交通;航站楼;衔接一、引言多元化交通方式的引入,使机场地面交通体系愈加复杂,轨道交通与航站楼的一体化构建是大型机场发展的必经之路。
因二者是否有效衔接,直接影响旅客出行体验,而备受乘客关注,航站区内轨道线路、站点与航站楼等主要设施之间的布局方式在业内备受重视,也是大、中型机场在编制机场总体规划时,需直解决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新建的大型机场中,为实现各种交通方式间的“无缝衔接”,趋向于将轨道与道路交通设施统一规划建设,以达到减少旅客中转换乘次数、缩短换乘距离,方便和简化旅客进出航站区流程的目的。
虽然首都机场、上海虹桥、浦东机场等都已经规划建设轨道交通与道路交通联合布置的交通中心,但交通中心的布局、流程安排又各不相同,均有一定问题,存在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当前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布局规划研究较少,文章重点对轨道线路、站点与航站楼等主要设施的规划布局模式进行梳理,总结航站区轨道交通设施规划设计要素、要点,为航站区综合交通规划提供支持。
二、国内外现状2.1 布局形式实例研究1.香港机场香港国际机场距香港市中心34公里,现有2条跑道,2016年旅客吞吐量7050万人次,居世界第8位。
有一条连接城市轨道交通网的专用机场快线。
图1 香港机场轨道交通与航站楼衔接示意图主要优点:(1)旅客步行距离短。
(2)车站与航站楼的交界面长,旅客流分散,避免拥挤且高效利用资源。
(3)出发和到达旅客流线分离,导向简单清晰,行走顺畅。
(4)避免旅客换层,全坡道设计方便携带行李通行,使用体验好。
主要缺点:(1)由于上下行线路不在同一高度层,轨道在通过机场车站后还需继续延伸一段以便掉头,对航站楼前空间的交通组织影响较大。
机场工程建设全过程流程

机场工程建设全过程流程概述机场工程建设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过程,包括前期设计、土建施工、机电设备与通信导航等安装调试、机场设施运营等多个环节。
在机场工程建设全过程中,每个环节都需要有严密的制度和程序,以保证机场建设的质量、进度和安全。
本文将以一个基础硬件建设为主的机场工程建设为例,简要介绍机场工程建设全过程的流程。
前期设计阶段前期设计阶段包括方案编制、勘察设计和工程初步设计,也是机场工程建设的决策期和基础性阶段。
前期设计阶段需要考虑驾驶员可见性、跑道、滑行道等场道设置、飞行试验区、领航辅助等机电设备、吞吐能力、风险分析等多方面问题。
其中,方案编制是机场工程建设的最初阶段,其目的是通过资料查询、市场调研、技术招标等方式确定建设方案;勘察设计通过采集、分析和处理现场勘察信息,形成工程初步设计、定夺设计选址和确定工程的建设可行性;工程初步设计是在勘察设计的基础上,经过详细的计算、分析和研究,形成建筑结构分析、设备安装要求、工程预算等设计项目。
建设施工阶段建设施工阶段包括招标、施工、验收三个环节。
在这个阶段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建设规范、施工标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等要求。
其中,招投标是保证机场工程建设质量、进度、安全的一个关键步骤,也是保证施工过程中公平、公正、公开的一个手段;施工阶段是机场工程建设的最关键阶段,必须严格执行施工方案、质量标准、安全防护等要求,保证机场建设的质量与进度;验收阶段是机场建设完工后的重要环节,需要与设计方、监理方、业主方充分沟通,汇总相关验收文件,保证机场建设能够符合飞行安全要求。
机电设备与通信导航等安装调试阶段机电设备与通信导航等安装调试阶段是机场工程建设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包括机场导航、通讯、气象、灯光等设施的安装调试。
在这个环节中,需要保证机电设备的安装质量和正确性,测试设备性能和可靠性,同时还需要进行设备调试与预验收,保证机电设备能够符合规定要求。
机场设施运营阶段机场设施运营阶段是机场工程建设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整个机场工程建设全过程中最长的一个阶段。
合肥新桥国际机场综合交通中心(含轨道引入)及配套工程施工总承

合肥新桥国际机场综合交通中心(含轨道引入)及配套工程施工总承摘要:一、合肥新桥国际机场综合交通中心简介1.综合交通中心的意义和作用2.综合交通中心的建设内容和目标二、综合交通中心的配套工程1.配套工程的内容和目标2.轨道引入的意义和作用三、综合交通中心的工程施工总承包1.工程施工总承包单位2.工程建设的进展和预期效果四、综合交通中心对合肥城市发展的影响1.对交通出行的提升和改善2.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正文:合肥新桥国际机场综合交通中心(含轨道引入)及配套工程施工总承包项目是合肥市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该项目旨在打造一个集航空、铁路、公路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为广大市民和旅客提供便捷、高效的出行服务。
一、合肥新桥国际机场综合交通中心简介合肥新桥国际机场综合交通中心位于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内,是机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合交通中心的建设内容和目标在于实现各种交通方式的无缝对接,提高旅客出行效率,满足日益增长的航空出行需求。
同时,综合交通中心还将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提升合肥市的整体形象。
二、综合交通中心的配套工程为了保障综合交通中心的正常运行,项目还包括了一系列配套工程,如道路、桥梁、绿化等。
这些配套工程的内容和目标在于完善周边交通网络,优化出行环境,提升综合交通中心的整体功能。
此外,轨道引入是综合交通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实现机场与合肥市区的快速连接,进一步方便市民出行。
三、综合交通中心的工程施工总承包合肥新桥国际机场综合交通中心及配套工程施工总承包单位为我国知名建筑企业。
自项目启动以来,工程施工总承包单位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标准,确保工程质量。
目前,工程建设的进展顺利,预计将在预定时间内完成建设任务。
四、综合交通中心对合肥城市发展的影响合肥新桥国际机场综合交通中心的建设和投入使用,将极大地提升合肥市的交通出行条件,优化城市交通结构。
一方面,综合交通中心为市民和旅客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出行选择,提高了市民的生活品质;另一方面,综合交通中心对城市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助于吸引更多投资,提升城市竞争力。
深圳机场新航站区地面交通中心(GTC)建筑设计

深圳机场新航站区地面交通中心(GTC)建筑设计摘要:基于航空事业的迅猛发展及为满足旅客的多方面需求,综合性的航空地面交通中心将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深圳机场新航站区地面交通中心(GTC)建筑设计的介绍,以期对综合性航空地面交通中心的建筑设计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交通中心;建筑设计Abstract: Based on the aviation industry ‘s rapid development and to meet the various needs of passengers, integrated air ground transportation center will play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through to the Shenzhen new airport terminal area ground transportation center ( GTC ) the introduction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in order to integrated air ground transportation center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some reference.Key words: traffic center; architectural design深圳机场新航站区地面交通中心(GTC),建设地点位于深圳机场新航站区,是一个连接T3航站楼与航空城、轨道交通的一个多元化交通核心,承担着连接地上、地面和地下各类交通设施的任务,是机场扩建工程中的核心项目。
GTC 为地上三层建筑,屋面为三维曲面,一层的层高为5.9m,二层的层高为5.4m,三层的层高为4.6m,屋面最高27m,最低(檐口底)16.75m。
地上3层采用混凝土框架结构,屋盖采用平面桁架与空腹桁架相结合的结构体系。
构建以机场为中心的综合交通枢纽

构建以机场为中心的综合交通枢纽摘要:机场对外交通涵盖数种交通方式,各交通设施分别独立设置会造成旅客换乘次数、步行距离过长,而将交通方式集中整合,为旅客提供一个集多种运输方式为一体的综合交通换乘中心,将极大程度的便捷旅客、提高服务水平。
本文主要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为例,探讨构建以机场为中心的综合交通枢纽设计理念,包括有机整合各种交通工具,使其运行流畅;为旅客提供简洁明晰、舒适、人性化的服务等。
此外,对以机场为中心的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和建设工程中应注意的关键性问题以及相应的改善建议也作相应探讨。
关键词:机场;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建设引言近年来,我国的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其规模和数量都有所突破。
但是与之结合的交通换乘基础设施集散能力不足的问题成为阻碍枢纽服务发展的重要原因。
如何平衡综合交通枢纽集成设计、工期要求与施工组织难易程度成为目前机场交通枢纽规划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1.综合交通枢纽概述1. 1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综合运输体系是指各种运输方式( 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等) 在社会化的运输范围内和统一的运输过程中,按其技术经济特点组成分工协作、有机结合、连续贯通,布局合理的交通运输综合体。
综合运输体系大致由三个系统构成: 一是有一定技术装备的综合运输网及其结合部系统; 二是各种运输方式联合运输系统; 三是综合运输管理、组织和协调系统。
1. 2 综合交通枢纽设计理念旅客是综合交通系统服务的主体,旅客出行体验的优劣是衡量机场综合交通运行好坏最重要的标准之一。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综合交通设计贯行“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具体体现在为旅客提供安全、便捷、高效、舒适的出行体验。
从公交优先的策略出发,设计建构功能复合的综合交通系统。
公交优先的策略集中体现在资源配置的优先及规划实施的优先上,将天府机场有限的航站区公共资源,包括空间资源、道路资源、配套资源等,进行综合的优化布置,确保公共交通的合理优先使用。
“以人文本”的核心就是要合理的充分满足使用者的不同需求。
大兴机场陆侧交通环境及综合交通管理业务概述

124遥感与勘测Remote Sensing and Survey中国航班交通与物流Transportation and Logistics CHINA FLIGHTS 大兴机场陆侧交通环境及综合交通管理业务概述文皓|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管理中心摘要:近年来,“交通强国”“科技强国”“智慧社会”等概念成为热词,对于民航业发展而言,机场的规模逐渐扩大,良好的出行体验是衡量一个机场服务水平的关键,而空陆侧换乘正是出行过程中衔接最为紧密的一环,陆侧交通运行管理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
本文以近年来备受关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新近开航投运为契机,阐述该机场的区位、交通条件,并简要介绍其综合交通管理业务,以期为构建以大型机场为核心节点的综合交通枢纽提供借鉴。
关键词:枢纽;机场;交通;管理1 大兴机场区位条件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位于京津冀核心区,距离北京市天安门广场直线距离46公里,距天津机场85公里,距石家庄机场197公里,距雄安新区55公里。
围绕大兴机场,“五纵两横”构建形成京津冀交通一体化主骨架,包括大兴机场线、京雄城际、京开高速、京台高速、大兴机场高速的“五纵”和大兴机场北线高速、廊涿城际的“两横”在内的立体交通网络。
2 现有交通管理条件2.1 “智慧机场”理念大兴机场弱电信息系统总体规划是以实现“Airport3.0智慧型机场”的运行管理理念为建设目标的。
Airport3.0是民航业对未来机场智慧化运行下机场形态的定义,在此阶段,机场运行各方广泛应用各种新兴技术,全面实现实时信息交互、广泛协同决策以及流程整合。
对于大兴机场综合交通管理而言,信息技术应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机场交通圈各管理方间能够实现信息实时共享和广泛协同决策,信息系统将具备强大的分析和预测能力,提供高效准确的决策支持。
2.2 枢纽交通情况大兴机场综合交通枢纽是由航站楼、停车楼、轨道、车道边各系统有机连接形成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实现航空与高铁、城铁、地铁、大巴、出租、社会车辆等多种交通方式的无缝衔接、高效集成、立体换乘具有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功能众多、信息分散、动态连续等特点。
大型机场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措施

78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规划设计
3.慕尼黑国际机场枢纽。慕尼黑国际机场占地 15km2,是欧洲范围内十分重要的机场,其和慕尼黑市区 之间的距离为29km。随着社会时代的不断发展,该机场 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极具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小城市。其业务 范围涉猎也较广,内部设置了超市、诊所、展厅等。
4.上海虹桥国际机场枢纽。虹桥国际机场核心阵地面 积为16km2,东西南北分别和上海外环线、铁路外环线、 沪渝高速公路、北翟高架路相邻或者相接,在虹桥国际机 场的连接作用下,城市远距离交通方式、中距离交通方 式、近距离交通方式实现了融合。同时在建筑本体和内部 快速集散道路的作用下,城市跨区域、大范围的人流物流 的快速集散都得到了实现,而且非常方便和快捷。
J YAN JIU IAN SHE
规划设计
Da xing ji chang zong he jiao tong shu niu gui hua cuo shi
大型机场综合交通枢纽 规划措施
葛林
一、枢纽发展研究 1.交通枢纽定义。枢纽的英文为“Hub”,是指 “引入、接出、内部交互”的一种装置。交通枢纽为 “Transportation Hub”,对应“引入、接出——到达、 出发;内部交互——中转换乘”,是依托于班次化、大容 量的公共交通站点,建立在乘客到发基础上,强调并突出 中转换乘功能的客运交通网络中的重要节点,是客运交通 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2.交通枢纽发展历程。在交通方式尚不发达的时期, 城市间的各类对外交通方式之间很少构成交集。随着交通 运输工具现代化、多样化时期的到来,高速铁路、高速公 路以及航空运输业的兴起引发了各类交通工具之间的竞 争,并不断促进各类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在各种交通系 统发展的同时,铁路、航空、地铁、汽车客站等交通一体 化的综合性枢纽也应运而生。 3.枢纽发展趋势。2012年3月,国际机场协会 (ACI)公布了2019年度全球机场服务质量奖(ASQ)的 获奖名单,共有84个机场获得140项大奖,有史以来获奖 机场数量最多。其中,多次获奖的印第安纳波利斯国际机 场、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新加坡樟宜机场、上海浦东国际 机场等依旧榜上有名,2019年共有40多亿旅客通过ASQ 的机场出行。面对当下陆侧交通集散压力的情况,机场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场综合交通中心及停车楼工程工序衔接
1总体施工思路
某新机场空管工程(塔台工程)体量大工期紧,为保证该工程顺利进行并达到建设单位工期要求,我们公司在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相关技术规程要求的基础上,依据人力资源及类似工程施工经验丰富的优势上合理编排施工计划、提前做好技术、材料供应、劳力、机械进场等方面准备工作,做好预控,合理进行施工段划分,积极合理安排各工序合理穿插,积极为后续工作确保工作面,确保人员不窝工、工序不断层。
根据对现场实际情况的了解,目前场地平整已经基本完成。
地下室结构工程体量大,在着重考虑了施工组织、现场条件、结构分布、后浇带设置等因素后,将其平面划分为塔台和辅楼2个施工区,各施工区段密切配合组织流水施工;按照施工内容分为主体结构验收和竣工验收两个验收段,主体结构验收后及时穿插安装及室内外装修工程施工,以保证本工程竣工验收计划的按时完成。
2施工部署及流程
2.1在时间上的部署原则——季节施工的考虑:
根据总施工进度的安排,进场后立即组织与甲方进行水准点及测量控制网交接,同时进行现场场地平整;先进行地下室基坑土石方开挖及边坡支护工程施工。
工程暂以2017
年8月1日开工为前提(最终以业主开工指令日期为准),地下室基坑土石方开挖及边坡支护工程施工于2017年8月31日前全部完成。
桩基施工在2017年9月31日前全部完成;地下室抗浮锚杆及防水于2017年10月31日前完成,地下室基础底板于2017年11月20日前全部完成,地下室主体结构于2017年12月20日前全部完成。
地上主体结构于2018年5月15日前完成;2018年6月15日砌体结构施工全部完成后,立即组织主体结构验收,主体结构验收后各安装及装饰装修等工程立即穿插施工;2018年8月20日完成装饰装修及安装工程。
工程总工期跨越一个冬季及两个雨季,雨季将进行基础施工;某市冬季较寒冷,冬季对施工影响大,在冬季施工期间,主要进行主体结构,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冬季施工对工期的制约和影响,确保阶段工期目标的实现。
2.2在空间上的部署原则——立体交叉施工的考虑:
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先结构,后围护;先主体,后装修;内檐二次结构由下往上逐层跟进;外檐装修自上而下进行;土建与专业紧密穿插配合的施工顺序原则进行部署。
地下室主体结构完成后组织地基与基础结构验收,地上主体结构及二次结构完成后组织主体结构验收,以便粗装修、机电专业安装及时插入,提高工效,缩短工期,使得业主与施工方得到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3在资源上的部署原则——机械设备的投入:
根据施工工程量和现场实际条件投入机械设备:基础结构阶段投入塔吊3台,负责作材料垂直运输,结构混凝土全部使用商品砼,现场布设2台地泵,铺设输送管,浇筑部位安装设置布料杆完成主体结构混凝土浇筑,必要时使用汽车泵配合进行砼浇筑。
基础、主体结构施工期间,现场根据场地情况,钢筋加工区及木工加工区暂布置在基坑周边塔吊覆盖区域内,以保证大量材料进场和垂直运输的需要;装修施工期间安装六部双笼施工电梯,作装修及安装专业材料垂直运输。
2.4根据基础、主体结构、装修三个阶段施工不同特点安排总体施工部署:
为达到基础施工期间用塔吊的目地,土方开挖时,按塔吊布置图的布设位置,挖出塔吊基础的土方,使用高标号砼作钢筋砼塔机承台,待砼达到强度后,立塔吊以满足基础施工用塔的需要。
地下结构工程
组织基础施工突出一个“抢”字。
施工前做好各项材料计划及准备工作,按计划组织进场。
划分2个施工区,每个施工区配备独立的施工力量及机械设备,保持2个施工区平行施工;每个区结构施工按单个区段作为施工流水段,配足劳动力,组织流水施工作业。
地下室墙体全部使用多层板,
配以木方和钢管做龙骨,地下结构独立柱使用多层板,扣件式脚手架钢管体系做支撑的方式钢管支撑,混凝土全部使用商品混凝土,使用地泵结合汽车泵配合浇筑砼。
地下结构施工须用到3台塔吊配合作垂直和水平运输,其中2台塔吊分别布设在辅楼基坑内侧地下室内,1台内爬式塔吊布置在塔台内,塔吊的安装要与基础施工做好穿插。
主体结构工程
因工程体量大,在为工程保质保量的顺利完工,要有时间作保障,这就需要严格质量控制的同时,科学、合理地部署,严格控制施工进度。
每个施工区根据各自的平面布局和工程量划分施工流水段,各区段全部使用多层板模板,采取流水均衡施工作业法组织施工,加速模板等料具周转;每个区段由一~二支独立结构施工作业队开展独立的流水施工
作业,各楼配齐周转用模板等料具,3台塔吊覆盖全部作业面。
结构砼全部使用商品砼,安设地泵站加输送管,统筹调配砼,将砼运输到浇筑部位,必要时使用汽车泵进行砼浇筑。
初装修和防水工程
主体结构验收合格后抓紧完善室内抹灰、地下地上装修、防水和屋面工程。
机电安装工程
基础与主体结构工程的施工,机电专业配合预留管、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