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治疗蛋白尿,小偏方治大病
中医如何治疗蛋白尿?三味药的小秘方竟有神效

中医如何治疗蛋白尿?三味药的小秘方竟有神效I导读:古代虽然没有“蛋白尿”的名,但早认识到肾主封藏,尿中有蛋白治以固肾补脾,用三味平淡的中药,扣住病机即可见效。
只要理解清楚了现代医学中描述微观物质的生命之机理,依旧可以用中医学的思维方式辨析认识清楚其本质,从而处方遣药,解决临床问题。
蛋白尿主编/吕郁哉牛XX,男,13岁。
1978年春初诊。
患儿母代述去年患肾炎,头面四肢浮肿,住某医院诊断为慢性肾炎。
治疗四个月,水肿消失,尿蛋白尚存在。
出院时尿检蛋白(++),脓球少量,续服激素两月余,逐渐减量停服。
近来饭量突减,颜面苍淡,尿检蛋白(+++)或(++++)脓球消失。
诊脉沉缓,舌苔薄白微腻。
患童行动活跃,除颜面苍淡及食欲不振外,余无可据之证。
尿蛋白存在,乃病未痊。
肾气不敛,脾湿内著,故脉沉缓、苔薄白微腻。
用收敛元气、健脾固涩法治之。
方用固肾除湿汤:山萸肉6克,白扁豆15克,黄柏2克。
一日一剂,水煎,分二次服。
二诊:连服三十剂,经几次尿液检验,蛋白及其他项目均为阴性,食欲渐增,颜面渐显红润。
嘱其再服以固疗效。
三诊:又服二十余剂,近日连续尿检三次,均为阴性。
饮食活动一如病前,是否停药,希诊断酌定。
诊之:脉缓,观患童精力充沛,嘱其停药观察。
1979年1月随访,病愈。
按:肾炎疾患,在祖国医籍为水肿病。
一般治到水肿尽消,精力充沛,即算治愈。
现代医学证实,尿蛋白存在,病未痊愈,是肾脏有损,血浆蛋白随尿渗漏。
在治疗上达到肾功能恢复正常,尿蛋白即消失,是为痊愈。
古人认为肾主封藏,肾虚封藏失职,脾精渗漏,与现代医学血浆蛋白随尿渗漏,名异而实同。
方中山萸肉收敛元气,固涩滑脱;白扁豆和胃健脾,化湿调中;黄柏燥湿益阴,清泻相火。
共达收敛元气、健脾固涩之效。
I导读:中医治疗蛋白尿,诚如朱老所言“证、脉是进行辨证论治的两大依据”。
蛋白尿作者/朱进忠慢性肾炎或肾盂肾炎的症状消退或大部分消退后,继续保持大量蛋白尿,甚或合并红细胞、白细胞、管型的问题,长期未能彻底解决。
肾炎及尿蛋白高肌酐高偏方

肾炎及尿蛋白高、肌酐高偏方
肾炎及尿蛋白高、肌酐高偏方
材料:
毛草根500克、中灵草200克、黄耆200克、百枝150克、金英子150克、红梗草150克。
高血压患者,加黑参150克;水肿者,加猪苓30克、茯苓50克
用法:
以上,为一付药。
将这些药,浸泡一夜后,慢火水煎3次。
每次,煎出药汁500毫升,三次即煎出1500毫升。
将这些药汁,分成5天服用,每天服2-3次。
每次储藏时,放在冰箱保鲜室,防止药物变质。
献方人称,这个方子多人试用,有效率能达到85%。
一般患者,坚持服用1-3个月,尿蛋白基本恢复正常。
服用此方期间,患者忌辛辣、烟酒及油腻的食物。
献方人称,这个方子,是他家祖传,没啥副作用。
蛋白尿的中医中药治疗方案

蛋白尿的中医中药治疗方案正常人尿液中蛋白质含量极微(每日排出量约40~100毫克),作尿常规检查常不能测出。
当有病时尿中蛋白质含量增多,可用常规尿蛋白定性试验方法测出尿中的蛋白,这种尿称为蛋白尿。
医学上的蛋白尿分为功能性蛋白尿、体位性蛋白尿、病理性蛋白尿三种。
功能性蛋白尿见于剧烈体力劳动或运动后,长途行军期间,高温作业或严重受寒,精神紧张等。
高烧病人、心力衰竭病人、健康人进食高蛋白饮食后也可出现这种功能性蛋白尿。
体位性蛋白尿的发生与体位改变有密切关系,其特点是:清晨尿无蛋白质,起床活动后渐出现蛋白尿。
长时间直立、行走或脊柱前凸姿势(腹部向前突出)时,尿蛋白含量增多,平卧休息一小时后,尿蛋白含量减少或消失。
功能性蛋白尿和体位性蛋白尿,不需耍作专门的治疗。
病理性质蛋白尿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盂肾炎,妊娠中毒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
特别是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的尿蛋白比较顽固,不易消失(持久性蛋白尿)。
慢性肾炎的持久性蛋白尿成了医务人员和病人普遍关心的问题。
中药治疗蛋白尿有较好的疗效,现作一简要介绍。
(一)治疗蛋白尿的中药治疗蛋白尿的中药基本上可分为补益气血(黄芪、党参、当归),健脾和中(白术、茯苓、山药)、补益肝肾(山茱萸、枸杞子、怀牛膝、杜仲、补骨脂、菟丝子、女贞子),益肾固精(芡实、金樱子、桑螵蛸),滋阴,生津(鳖甲胶、生地、玄参、麦冬),利尿(石苇、干蟾),清热解毒(土茯苓),活血祛瘀(山楂、半枝莲),止痉(蝉衣)等几类。
这些中药除土茯、干蟾、蝉衣不宜久服外,其余均可长期服用,无副作用。
黄芪:补气固表,托疮生肌。
治体虚自汗,久泻,脱肛,子宫脱垂,慢性肾炎,体虚浮肿,慢性溃疡,疮口久不愈合。
用于治疗蛋白尿每日剂量不得少于30克。
党参:益气,补脾,生津。
治脾虚,食少便溏,四肢无力,心悸气短,口干,自汗,脱肛,子宫脱垂。
用于治疗蛋白尿每日剂量不得少于30克,而且最好与黄芪同用。
当归:补血调经,润燥滑肠。
治蛋白尿验秘方验方偏方

治蛋白尿验秘方验方偏方对于尿蛋白病友们来说,在饮食上是有明确的规定的,这主要是为了控制尿蛋白。
因此,依据这个理论,还出现了一些偏方,这里就向各位病友们介绍一种:将3-4两重的黑鱼,先养上两天吐吐脏后,用黄泥拌醋成泥巴状,再把黑鱼包起来放在木炭上烤,待泥巴开裂鱼就熟了,即可食用。
如果每天吃一条这种烤黑鱼,降尿蛋白很管用.各位病友们不妨来试试吧!1、治蛋白尿验方处方:生黄芪60克、太子参15克、焦白术15克、云茯苓10克、煨葛根15克、白茅根30克、干荷叶10克、旱莲草10克、金樱子20克、菟丝子10克、蝉衣6克、丹皮10克、甘草3克。
加味:尿中蛋白较多,或久治不愈者,可加玉米须20克、桑螵蛸15克;尿中红细胞多者可加仙鹤草15克、茜草根15克;尿中白细胞多者加石苇15克、鱼腥草15克;尿中有管型者加丹参15克、通草10克;纳食差者加陈皮6克、薏苡仁12克;伴高血压者加杜仲15克;阴虚者加仙灵脾10克,巴戟天15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
一般服药1~2个月,尿蛋白可减少或消失。
李金堂2、肾性蛋白尿验方1)、蜈蚣1条切碎置入新鲜鸡蛋内搅匀,用纸糊好口,再用调好湿泥包一层,于草木暗火中煨熟,吃鸡蛋,每日空腹服1个,10天为一疗程。
治慢性肾炎水肿消退后。
尿蛋白长期不消者。
2)、鲜羊乳200克,黄芪30克,先将黄芪煎煮后取汁100毫升,兑入羊乳中煮沸后饮用,功效益气补血,益肾补元。
适用于慢性肾炎。
蛋白尿以及体质虚弱。
贫血等症。
3、方一降白汤[药物组成] 黄芪50g 山药30g 山萸肉15g 芡实15g 半枝莲30g 益母草30g 车前子15~30g 蜂房6~l0g 地龙l0g 蝉衣l0g 桑螵蛸l0g[制剂用法] 水煎,每日一剂,分2~3次服。
[适应病证] 蛋白尿。
[病案举隅] 史某,女,35岁。
患慢性肾炎反复发作2年,尿蛋白持续阳性(++~+++),因长期服用激素而致向心性肥胖。
体倦乏力,纳差,腰骶酸痛,双下肢浮肿,按之不起,舌体胖嫩,苔薄白,脉沉细。
尿蛋白的偏方

尿蛋白的偏方尿蛋白是我们人体的一种常见疾病,一般把一个人的每日排出的尿液中尿蛋白的含量超过150毫克称为尿蛋白异常。
尿蛋白异常通常是因为人体的肾脏功能异常造成的,所以很多时候尿蛋白的好低程度通常又可以反应出身体的肾功能的好坏,但是尿蛋白过高对身体也是非常不利的,这时候就要看医疗手段来治疗,有些人会找些尿蛋白的偏方来治疗。
尿蛋白的偏方一:商陆地10克,瘦猪肉100克,加水500毫升炖到300毫升,弃去猪肉及药渣,为一天量,分三次温服。
用于慢性肾炎全身浮肿,大量蛋白尿者。
尿蛋白的偏方二:取党参50克,黄芪60克,红糖少许,粳米100克。
参、芪切薄片放锅内,加清水,用中火煮沸取汁,梗米加药汁,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
转用文火煮至汁烂成粥。
每天2次,每次250克粥,代食或佐食。
治疗急性肾炎蛋白尿和慢性肾炎蛋白尿。
尿蛋白的偏方三:取老蚕豆(或虫蛀蚕豆)200克,红糖100克。
加水煮成500毫升。
每天早晨空腹时服100毫升,并同时吃蚕豆,5天一剂,间隔2天后再服第2剂。
坚持服30天。
有消除蛋白、增加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的功效。
尿蛋白的偏方四:黄芪15、玉米须30、淮山药30、茯芩皮15、生薏仁30。
每日1剂,水煎,连续服用。
效果很好。
尿蛋白的偏方之食疗偏方:每天吃煮花生米一两,带红皮的,坚持吃,长期吃。
上文介绍的几种方法就是用来治疗尿蛋白异常的偏方,所谓偏方也就是说没有经过医生确认的方法,但是这些尿蛋白的偏方在治疗尿蛋白异常方面的疗效还是很不错的,所以广大患者是可以通过这些偏方来治疗尿蛋白异常的,但是只能作为一个辅助治疗手段来治疗,除此之外,还要接受医生的治疗。
治疗蛋白尿的3个中医方法

治疗蛋白尿的3个中医方法
1.微量蛋白尿阶段治疗方法:中医组方——益气活血降浊汤
生黄芪:入脾肺经,补气健脾,增强脾脏运化水湿的能力,还可以益肺气和肾气。
生地:滋补肾阴的同时还可以清浮热,配合黄芪利水消肿。
茯苓:扶正祛邪,可以使脾气旺盛。
川芎:行气活血,上达头部,中开散结,下调精气。
葛根:升阳举陷,辅助黄芪。
如果这个人瘀血较重、经常感冒,需要搭配蝉脱、地龙、水蛭三味动物药。
蝉蜕:入肺经,可以驱逐风邪、开宣肺气。
地龙:可以泻腹通便、利水通络,药达病所。
水蛭:可以祛水湿、攻逐通瘀活血。
中医认为动物药味血肉有情之品,擅长攻逐走窜、通达经络。
具有独特的破积化瘀、软坚散结的作用。
2.蛋白尿阶段治疗方法
牡蛎:软坚散结,祛风通络。
龙骨:软坚散结,祛风通络,养阴。
提醒:用药的时候要研成细粉,久煎,这样才能使药物的药性析出。
3.大量蛋白尿阶段治疗方法
第三个阶段,长期大量排出蛋白尿,会导致体内血浆蛋白降低,会出现水肿的情况,血压增高。
胃肠道的恶心、厌食、乏力等。
强效动物药
龟板:滋阴潜阳,养血扶正。
与牡蛎、龙骨、葛根、黄芪相辅相承。
张昱运用大剂量黄芪治疗肾病蛋白尿的经验

张昱运用大剂量黄芪治疗肾病蛋白尿的经验蛋白尿是慢性肾脏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也是诊断和判定肾病疗效的重要评价指标。
同时,蛋白尿的治疗情况也反映了肾脏病的进展及预后。
然而,慢性肾脏病病程长,蛋白尿反复难消,且易变生他证,治疗上颇为棘手。
张昱主任医师家门四代业医,早年师从国医大师王绵之教授攻读博士学位,颇得薪传,从医20余年,博采众长,学养深厚,以治疗各类肾脏病为专长,特别是采用其经验方加味黄芪赤风汤倍用黄芪治疗蛋白尿,取得满意疗效。
笔者有幸跟随师学习,做一总结,以飨同道。
1. 病因病机中医学中无“蛋白尿”之说,然而大量蛋白从尿中丢失必然会引起水液代谢失常,水谷精微下泄,以致浮肿、气短、乏力、腰痛、尿浊等症状。
现代医学中的蛋白与中医学中的精气、精微相类似。
中医学认为,精气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的物质基础,是人体生长发育和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大量精微物质从尿中丢失,必然会影响机体的生命活动。
五脏藏精气而不泻,故满而不能实。
肾,先天之本,主藏精,主水,主纳气。
肾主封藏之能,使得精微物质不易下泄。
正如《内经》中言: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
精微,既包括来源于父母的先天之精,也包括后天水谷精微及脏腑而来的后天之精,先后天之精都贮藏于肾。
肾中藏精气是机体生命活动之本,对机体各方面的生理活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肾中精气化生为肾阴和肾阳,维持机体阴阳平衡。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一旦外感六淫、饮食情志、劳欲等伤及肾脏,肾封藏之职缺失,精微物质则从小便中渗出。
再者,精微物质的生成,输布与脾、肺二脏关系密切。
脾运化水谷精微,肺宣发肃降,使得精微布散有道。
如若脾肺二脏受损,精微不循其道,肾失封藏,精微从尿中泄出。
可见,蛋白尿的形成与肺、脾、肾脏关系最为密切,尤以脾肾二脏。
肾性蛋白尿常呈慢性经过,反复发作,精微物质大量丢失,机体虚损较多,脾肾气虚型多见。
2. 方药运用黄芪赤风汤出自清·王清任《医林改错》下卷,药物组成:生黄芪二两,赤芍一钱,防风一钱,功能益气助阳,活血行滞,祛风通络。
蛋白尿的中医中药治疗方案

蛋白尿的中医中药治疗方案正常人尿液中蛋白质含量极微(每日排出量约40~100毫克), 作尿常规检查常不能测出。
当有病时尿中蛋白质含量增多,可用常规尿蛋白定性试验方法测出尿中的蛋白,这种尿称为蛋白尿。
医学上的蛋白尿分为功能性蛋白尿、体位性蛋白尿、病理性蛋白尿三种。
功能性蛋白尿见于剧烈体力劳动或运动后,长途行军期间, 高温作业或严重受寒,精神紧张等。
高烧病人、心力衰竭病人、健康人进食高蛋白饮食后也可出现这种功能性蛋白尿。
体位性蛋白尿的发生与体位改变有密切关系,其特点是:清晨尿无蛋白质,起床活动后渐出现蛋白尿。
长时间直立、行走或脊柱前凸姿势(腹部向前突出)时,尿蛋白含量增多,平卧休息一小时后,尿蛋白含量减少或消失。
功能性蛋白尿和体位性蛋白尿,不需耍作专门的治疗。
病理性质蛋白尿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盂肾炎,妊娠中毒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
特别是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的尿蛋白比较顽固,不易消失(持久性蛋白尿)。
慢性肾炎的持久性蛋白尿成了医务人员和病人普遍关心的问题。
中药治疗蛋白尿有较好的疗效,现作一简要介绍。
(一)治疗蛋白尿的中药治疗蛋白尿的中药基本上可分为补益气血(黄芪、党参、当归),健脾和中(白术、茯苓、山药)、补益肝肾(山茱萸、枸杞子、怀牛膝、杜仲、补骨脂、菟丝子、女贞多,益肾固精(芡实、金樱子、桑螺蛸),滋阴,生津(鳖甲胶、生地、玄参、麦冬),利尿(石苇、干蟾),清热解毒(土茯苓),活血祛瘀(山楂、半枝莲),止痉(蝉衣)等几类。
这些中药除土茯、干蟾、蝉衣不宜久服外,其余均可长期服用,无副作用。
黄芪:补气固表,托疮生肌。
治体虚自汗,久泻,脱肛,子宫脱垂,慢性肾炎,体虚浮肿,慢性溃疡,疮口久不愈合。
用于治疗蛋白尿每日剂量不得少于30克。
党参:益气,补脾,生津。
治脾虚,食少便溏,四肢无力, 心悸气短,口干,自汗,脱肛,子宫脱垂。
用于治疗蛋白尿每日剂量不得少于30克,而且最好与黄芪同用。
当归:补血调经,润燥滑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芪治疗蛋白尿,小偏方治大病
如果有肾病最典型的一个症状就是蛋白尿,但是从蛋白尿的多少也不能够判断出肾病的轻重,治疗蛋白尿可以选择一些小偏方,黄芪治疗蛋白尿的效果就很好,有蛋白尿的患者平时也要做好饮食保健。
★一、治疗蛋白尿的小偏方处方:
生黄芪60克,太子参15克,焦白术10克,云茯苓10克,煨葛根15克,白茅根30克,干荷叶10克,旱莲草10克,金樱子20克,菟丝子10克,蝉衣6克,丹皮lo克,甘草3克。
尿中蛋白较多,或久治不愈者,可加玉米须20克、桑螵蛸15克;尿中红细胞多者可加仙鹤草15克、茜草根15克;尿中白细胞多者加石苇15 克、鱼腥草15克;尿中有管型者加丹参15克、通草10克;纳食差者加陈皮6克、薏苡仁12克;伴高血压者加杜仲15克;阴虚者加生地15克;阳虚者加仙灵脾10克、巴戟天15克。
治疗蛋白尿的小偏方用法:每日1剂,水煎两次早晚分暇。
一般服药1~2个月,尿蛋白可减少或消失。
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尿蛋自属于体内精微物质,宜藏不宜泻。
因此在处方选药时,必须重视补泻两个方面的动态平衡。
方中黄芪、太子参、白术补气健脾,金樱子、菟丝子益肾摄精,茅根、茯苓清热除湿,葛根、荷叶升提举陷,丹皮、旱莲凉血摄血,蝉衣可消蛋白尿,甘草调和诸药。
全方合用,补而不滞,固摄不留邪,除湿不伤阴,清热不苦寒,凉血不留瘀,消除蛋白尿有良效。
★二、饮食保健
肾炎病人出现大量蛋白尿,一般可以通过饮食来补充,认为肾炎病人不能吃含蛋白质的食物的观点是错误的,片面的,即使对慢性肾炎发展到晚期——尿毒症期的病人,也主张给吃高质量的低蛋白饮食。
每天蛋白质的摄入量应控制在0。
6~0。
8克/公斤体重。
尿毒症病人,在透析治疗期间,尤其是进行腹膜透析时,每日进食蛋白质的量应增加,约1。
2~1。
5克/公斤体重。
肾病综合征患者,尿中丢失大量蛋白质,如肾功能正常者,主张进食高蛋白质
饮食,以纠正低蛋白血症,减轻水肿及改善或增强机体抵抗力。
如果肾炎患者出现氮质血症,或早期肾功能不全时,则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
否则会加速肾功能恶化。
总之,不同的病情,应采用不同的饮食食谱。
当肾病患者出现大量蛋白尿时,也不必过分恐慌;当小量蛋白尿出现时,也不能过分忽视病情的严重性,最好及时确诊病情,制定相应的治疗蛋白尿的方案。
从肾脏病理损伤角度彻底恢复肾脏功能,消除蛋白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