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的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黄芪穴位注射配伍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黄芪穴位注射配伍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黄芪穴位注射配伍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黄芪穴位注射配伍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3.8~2015.8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0例,对照组使用疏血通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黄芪注射液在足三里行穴位注射,再配伍疏血通注射液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以治疗21天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尿蛋白,尿微量蛋白和血肌酐和尿素氮指标.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优于对照组,二者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黄芪穴位注射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黄芪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糖尿病肾病;穴位注射【中图分类号】R25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369-02糖尿病肾病是较为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患者并发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因素.过去的研究中,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方法欠佳.随着中医治疗糖尿病理论的发展,使用黄芪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在临床上得到了应用[1].为了探讨黄芪穴位注射配伍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对我院在2013年8月~2015年8月期间,进行治疗的6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3.8~2015.8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患者的病情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诊断及分型标准?[2]中关于糖尿病合并肾病的诊断标准.60例患者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在38~80岁之间,平均年龄(60.2±7.1)岁.其病史为10~40年,平均病史(18.1±5.2)年.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临床表现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两组患者均予以基础降糖,降压治疗,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为其服用适量的拜糖平,厄贝沙坦片,将其血糖和血压控制在正常的标准之内,即空腹血糖≤7.8mmol/L,餐后血糖≤11.1mmol/l;血压≤130/80mmHg;饮食方面,嘱患者低盐低脂低蛋白饮食.对照组使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具体方法将6ml的疏血通注射液加入200ml的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观察组使用黄芪穴位注射配伍疏血通注射液进行治疗.具体方法疏血通注射液静脉滴注方案同对照组,另外予黄芪注射液在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在足三里处常规皮肤消毒后,使用1ml无菌注射器,抽取黄芪注射液1ml,垂直刺入穴位,回抽无回血后,每个穴位注射1ml黄芪注射液,拔针,压迫止血.隔日1次.两组患者均以治疗21天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尿蛋白,尿微量蛋白和血肌酐、尿素氮指标.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用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4疗效判定标准显效:24h尿蛋白较排出量较治疗前减少50%以上;有效:24h尿蛋白排出量较治疗前减少50%以下;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或进一步加重.显效+有效为总有效率.2结果表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观察组与治疗组比较,?P<0.05; 由表2可见,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尿微量蛋白、24h 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在治疗前后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3讨论研究表明,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目前已成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的首要原因[3].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其发生主要与肾血液动力学异常、糖代谢紊乱及遗传因素有关[4].临床表现主要是持续性蛋白尿,在其病情严重时可发展为肾功能衰竭[5].尿蛋白是反映肾脏血流动力学异常、糖代谢紊乱、高血压等因素对肾脏影响的敏感指标,是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指标.糖尿病肾病早期,即微量白蛋白尿期,肾脏损害尚处于可逆阶段.因此,改善肾小球内的血液动力学异常及高凝状态,可以达到减少尿蛋白的排出、改善肾功能的目的[6].本研究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尿蛋白和肾功能指标对比均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应用黄芪穴位注射配伍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协同作用.其机理可能是,疏血通注射液其主要成分为中药水蛭、地龙的提取物.水蛭具有破血通经、逐瘀消癥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水蛭提取物水蛭素对血小板聚集有明显抑制作用,抑制大鼠体内血栓形成,能改善血液流变学,对肾缺血有明显保护作用,能降低血清尿素氮、肌酐水平[7]. 地龙具有清热熄风、通络利尿的功效,研究表明地龙提取物具有纤溶和抗凝作用[8].黄芪注射液的主要成分黄芪提取物,可竞争性抑制内皮素-1(ET-1) 与内皮素受体(ETA)结合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阻止糖尿病血管痉挛与重构,改善微循环,改善内皮功能,对肾小球基底膜屏障有保护作用,改善内皮细胞功能,改善血管通透性,减轻通透性蛋白尿,减少尿微量白蛋白的排出[9].应用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是根据经络理论和药物治疗原理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方法,它将针刺与药物对穴位的双重刺激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发挥综合效能.本研究结果表明,应用黄芪穴位注射配伍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确切,可临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武文晶.黄芪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J].中医中药,[ 2014,8(24):43.2]田春娟,程春瑞,熊奕等.川芎嗪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系统评价[J].中国药房,2012,23(19):1798. [3]朱禧星.现代糖尿病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314~324 [4]毛焕东,刘军.疏血通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及肾功能的影响[J].四川医学,2012,33(11):1996 [5]王丽丽,杨国凯,高美珠等.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J].福建医药杂志,2011,33(5):105. [6]覃绍鹏,黄锦雄,韦秀英.糖尿病肾病患者凝血-抗凝血活性的研究[J].血栓与止血学,2006,12(2):67~69 [7]任瑞鲜,侯俊秀.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2(3):369. [8]高学敏,张廷学.中药学[M].第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341[ -342.9]王光浩,张敬芳,杨雪琴.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实验研究[J].微循环学杂志,2007,17(1):109.。

氯沙坦钾和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氯沙坦钾和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注: 与对 照 组 比较 , P<0 0 .5
( P<0 0 ) .5 。
结果显示 , 益肾祛瘀 汤可能通 过降低异常增高 的细 胞因子 在肾小球基底膜沉积 , 激活补体系统 , 生炎症反应 , 产 同时又触 I L一1 T N— 、 F 水平 , 而改善 C - 从 CN的损害 , 但其确切 的机制 发血凝系统 , 产生肾小球炎 症损 伤和 肾小球 毛细血 管 内凝血 , 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 纤维蛋 白沉积 , 基底 膜增 厚 , 影响 管腔血 流_ 。临床表 现可见 3 j 参 考 文 献 腰酸腿软 、 疲乏无力 、 面或 四肢 浮肿等 , 情时重 时轻 、 颜 病 迁延 日久 。中医学认为本病属“ 水肿 ” “ 、虚劳” “ 、 腰痛 ” 等范 畴 , 其病 1王海燕 , . 郑法雷 , 玉春 , . 发性 肾小球疾 病分 型与治疗 刘 等 原 机多为本虚标实 , 以肾虚为本 , 程缠 绵 ,久 病人 络” 致 血行 病 “ , 及标准专题 座谈会 纪要 . 中华 内科 杂志 ,9 3 3 ( ) 1 1 1 9 ,2 2 :3 — 迟滞 , 瘀血 内阻, 气血不畅而加重 肾虚 , 肾虚血瘀互 为因果而成 1 4. 3 本病的基本 病机 之一。采用 中医温 肾活血治疗 对 于免疫 炎症 2 中华人 民共和 国卫生 部 . . 中药新 药 临床研 究指 导原 则 ( 1 第 反应的影响 目前 研究 较少 , 研究可 能为 C 其 GN 的临床治 疗提 辑 ) 19 .5 ,9 3 13—1 7 5.
膜的损伤。在正 常情况下 , 适量 的 T F—a 机体 的保 护反 应 N 对
( 收稿 :0 0—0 21 2—0 修 回:0 0 3 4 6 2 1 —0 —1 )

体 会 与 交 流 ・

125例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125例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125例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

方法对我院12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黄芪注射液治疗,对同时期收治的12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糖尿病正规治疗。

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7.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6%,治疗组24h尿蛋白、尿微量蛋白和血肌酐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未出现任何毒副反应。

结论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效果明显,具有促进细胞免疫、改善血液流变学、减少尿白蛋白的排出、减轻肾损害和保护肾功能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黄芪注射液;糖尿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DN)为糖尿病并发的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的主要死因之一,治疗颇为棘手,延缓肾功能恶化的进展是治疗DN的关键。

所以早期诊断DN,应给予及时治疗,对改善DN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我院自2008年6月~ 2010年6月采用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收治的125例DN患者为治疗组,均符合诊断标准[1],男67例,女58例;年龄41~78岁,平均55.2岁;糖尿病病程5~ 10年,平均7.2年;根据尿白蛋白分为早期DN( 尿白蛋白30~ 300mg/ 24 小时) 52例,临床期蛋白尿(尿白蛋白> 300mg/ 24 小时) 56例,终末期肾衰( 尿素氮、肌酐升高) 17例;均排除心脏、肝脏、发热、尿路感染、酮症酸中毒及其他肾脏疾病;选择同时期我院收治的125例DN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经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及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糖尿病正规治疗即严格控制饮食(尤其严格限制蛋白质,每日130/ 50 mmHg,24 h 尿蛋白下降小于原量50%。

1.4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3.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性水肿的疗效

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性水肿的疗效

衰竭 ,疗 效显著 ,临床症 状和 体征 明显 改善 ,总 有效率 优于 对 照组
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 肾病性水肿 的疗效
王 晓 春
( 辽宁省铁 岭市 中医医院,辽宁 铁 岭1 1 2 0 0 0 )
【 摘要 】 目的 观 察探 讨 黄 芪注射 液 治疗 糖尿 病 肾病 性 水肿 的 ・ 临 床 疗 效 ,总 结其 临床 治疗 经验 和 临床 意 义。方法 选 取我 院 2 0 0 9年 l 1月至 2 0 1 1 年 l 1月糖尿 病 肾病性 水肿 的 患者 5 4例 ,按 照数 字表 随机 抽取 法 将其 分 为观察 组 与对照 组 ,各 有 2 7例 ,两组 皆采取 常规 治疗 ,观 察
2 9 0 ・中医中药 ・
功 能异 常 、运动 耐力 下 降及神 经 内分泌 异常激 活为 特征 的 临床综 合
征。根据 中医络病 理论[ 】 】 ,慢性 充血性 心力衰竭 为血运无 力 ,脉 络於
F e b r u a r y 2 0 1 3 , V o 1 . 1 1 , No . 5 ( 8 5 . 7 %: 6 8 . 6 %) ;与对照 组 比较 ,治疗 组左室 射血分 数 明显改善 ( P <0 . 0 5 ),与对照组 比较有差异 。未见 不 良反应 ,是一种安全有 效 的治疗心力衰竭 的药物 。
无 效 9例 ,总 有 效率 为 6 6 . 7 %,两组 临床 症状 的疗 效对 比差 异 显著 <O . 0 5 ) ,具有统 计 学意 观 察组 治疗后 2 4 h 尿 蛋 白定量 明显下 降 , 尿 Na + 、 A l b明 显上 升 , 治疗 前后 C r 水平 无明显 改 变 , 与治疗 前 比较 皆有一 定差 异 , 观察 组改 善程度 更 为显著 ( 尸< 0 . 0 5 ) , 具有 统计 学意 义 。 两组 治疗期 间 皆无明 显 的不 良反应 出现 。结论 黄 芪注 射液 治疗 糖尿 病 肾病 性 水肿 的临床 疗 效显著 ,明显 优 于常规 治疗 ,能够 明 显改善 临

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48例疗效观察

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48例疗效观察

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48例疗效观察
郑惠英;胡玉华
【期刊名称】《天津药学》
【年(卷),期】1998(010)003
【摘要】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病并发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使用黄芪注射液升高血浆白蛋白和降低尿蛋白及治疗心绞痛的疗效。

方法:黄芪注射液30ml加生理盐水300ml静注滴注,连续使用20天。

结果显示患者心绞痛、胸闷症状均得到缓解。

乏力、头晕、腰酸、腰痛症状是到非常明显改善。

血浆白蛋白增加的总有效率为56.2%,减少24小时尿蛋白的总有效率为54.1%,使收缩压下降总有效率为45.7%。

结论:黄芪注射液的糖尿病肾病长期
【总页数】2页(P38-39)
【作者】郑惠英;胡玉华
【作者单位】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9.872
【相关文献】
1.黄芪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4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J], 林吉祥
2.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30例疗效观察 [J], 李淑兵;张太阳
3.氯沙坦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J], 张琼
4.黄芪注射液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J], 唐西玉
5.氯沙坦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J], 张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蒙诺和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蒙诺和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因此 。 早 期 D 的 治疗 显 得 尤 为 重 要 , 对 N 为
探讨 早期 D N的治疗 , 我科 对 2 0 0 5年 2月 一 0 6年 20
l 2月期间住 院的早期 D N患者进行蒙诺和黄芪注射 液联合治疗 , 临床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1 临床 资料
16 统计 学处 理 计量 资 料 数 据 以 露±s 示 。 疗 . 表 治 前后 自身对照 采用 配对 t 验 。 检
张 素转 换 酶活性 高 于 正 常 人 和 非糖 尿 病 人 , 血 管 而 紧张素 转换 酶 促进无 活 性 的血管 紧 张素 I 化 为有 转
内压和肾小球滤过率 以及延缓 肾小球硬化 的作用 ,
有 效地 减 少 了早 期 糖 尿病 肾 病 患 者 的尿 蛋 白排 出
活性的血管紧张素 I, I并灭活缓激肽 , 使全身及肾脏 局部的血管紧张素 I 缓激肽比值升高, I / 肾小动脉收
31 早期 糖尿 病 肾病 主要 改 变 是 肾小 球 毛 细 血 管 .
内的压力增高和肾小球滤过率增 加, 其高滤过 与晚 期糖尿病肾病的形成和发展呈显著正相关 , 因此 降
低 肾小球 毛细血 管 内压 和肾小 球 滤过率 可 以延缓 糖 尿病 肾病 的形 成和发 展 。糖 尿 病患 者 的血清 血 管 紧
维普资讯

7 42






J OURNAL OF T S AIHAN MEDI CAL COLL EGE Vo. 8 No 9 2 0 12 . 07
蒙 诺 和 黄芪 注 射 液联 合 治 疗 早期 糖 尿病 肾病 的 疗效 观 察
( =4 , s n 8 ± )

西医常规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及机制探讨

西医常规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及机制探讨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联合西药常规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黄芪的作用机制。

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8例糖尿病肾病(D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两组均给予饮食控制和降血压、降血糖等糖尿病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蛋白排出率(V AER)、尿素氮(BUN)、血肌酐(Ser)及血脂水平。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V AER、Ser、BUN和血脂水平明显下降(P<0.05),且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黄芪注射液用于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微循环和降低血脂水平,改善DN患者肾功能同时减轻肾损害。

标签:黄芪注射液;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引起的血管并发症,其主要分为微血管病变和大血管病变,其中又以微血管病变最为常见,微血管病变一般是指肾小球硬化,因此通常将DN指为肾小球硬化型;DN的临床表现为肾小球率过滤增高、蛋白尿、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等,当病情处于晚期时则出现严重肾功能衰竭,这也是糖尿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1-2],为探寻DN的治疗途径,本文将中药黄芪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疗法用于DN的治療,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DN的临床效果,并分析黄芪治疗DN的作用机制。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笔者所在医院自2010年7月-2012年7月共收治DN患者98例,所有病例均符合《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的诊断标准;参照《肾脏病诊断与治疗学》要求,所有患者24 h内尿蛋白排出量≥100 mg,并伴不同程度的水肿和肾功能减退等症状,同时排除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压或肾炎等引起的蛋白尿和肾功能损害,所有患者无近期服用肾毒性药物史。

98例DN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9例。

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60例临床观察

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60例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0例确诊为糖尿病肾病(dn)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肾病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每日加用黄芪注射液40 ml静脉滴注,两组疗程均为4周。

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在血肌酐、尿素氮,24 h 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包括糖尿病教育、优质低蛋白饮食0.6~0.8 g/(kg·d)、适量运动、适量的降糖药物(包括口服降糖药和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达到良好水平(血糖控制在空腹<7.8 mmol/l,餐后血糖<10.0 mmol/l)。

高血压者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acei)药物降压治疗。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黄芪注射液(成都地奥九泓制药厂生产,每1 ml相当于原药材2 g)4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内静脉滴注,2周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2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肌酐、尿素氮,24 h 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空腹血糖、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各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治疗前后观察指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药前后采用自身对照t 检验,2组均数间差别采用两样本均数 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治疗前后肾功能和尿微量蛋白比较表1。

2.2 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和血脂的变化表2。

3 讨论现代病理学研究认为,糖尿病肾病对肾小球存在明显的微循环障碍及凝血机制障碍,肾血流减慢,血液呈高凝状态,使肾小球基膜变厚,通透性增加,毛细血管变窄、硬化[3]。

因此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生肾脏损害,出现持续性蛋白尿,则肾功能持续性减退直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目前对于糖尿病肾病尚无明显有效的药物治疗手段,来阻止其发生与发展。

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

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
计磊;潘美妍;王璐
【期刊名称】《实用医药杂志》
【年(卷),期】2006(23)4
【摘要】黄芪注射液含有黄芪多糖、黄芪甙、多种微量元索及氨基酸,对糖尿病肾病有治疗作用,但作用机理不明。

我们用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45例。

并观察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等有关指标的变化,旨在探讨黄芪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理。

现报告如下。

【总页数】1页(P439)
【作者】计磊;潘美妍;王璐
【作者单位】济南军区青岛第二疗养院;济南军区青岛第二疗养院;济南军区青岛第一疗养院,山东,青岛,26607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7.1
【相关文献】
1.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30例疗效观察 [J], 李淑兵;张太阳
2.前列地尔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性水肿的疗效分析 [J], 方文娟;马居里;李芊;蔡香香;苏杭
3.厄贝沙坦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疗效及对微循环障碍和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J], 王先惠
4.黄芪注射液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疗效 [J], 李丹
5.黄芪注射液联合他汀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微量白蛋白的影响 [J], 高媛;林琳;满玉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芪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

黄芪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

方法:选取15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肾病组(DC组)及黄芪注射液组(HC组),每组各5只大鼠。

所有动物实验前禁食12d,DC组及HC组大鼠以60mg/kg的链尿佐菌素(STZ)单侧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NC组则注射同等溶度的缓冲液,HC组建模后每天注射黄芪注射液40ml,1次/d,持续注射7d。

稳定3d后收集各组大鼠尾部静脉血液,测定血糖浓度,当血糖浓度>16.7mmol/L时则为糖尿病大鼠造模成功。

各组大鼠普通饮食喂养3周后,收集各组大鼠24h尿液,采用磺基水杨酸法测定各组大鼠24h尿蛋白水平,当大鼠24h尿蛋白定量≥30mg时则确认为糖尿病肾病模型造模成功。

在实验2、4、6周测量各组大鼠血糖、24h尿白蛋白、24h尿肌酐、血清肌酐、尿素氮等指标。

结果:DC组大鼠实验后2、4、6周其血糖、24h尿白蛋白、24h尿肌酐、血清肌酐、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NC组及H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C组与NC组各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黄芪注射液能有效改善早期DN大鼠血糖血脂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

【关键词】黄芪注射液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尿微量白蛋白【中图分类号】R9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2-0028-02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患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原因与微血管病变有关,患者早期临床症状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继而发展成为肾功能衰竭,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

尽早发现及治疗DN对预防患者出现终末期肾功能衰竭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于DN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从而为防治带来一定困难。

目前对DN患者主要通过控制血糖、改善饮食、纠正血脂紊乱、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抗氧化治疗等方法延缓DN的患者肾功能衰竭[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芪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微量白
蛋白尿的疗效。方法:糖尿病肾病患者40例,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
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接受饮食控制、降糖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
用黄芪注射液20ml加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点,每日1次。
对照组仅采用原有降糖常规治疗。二周为一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
两组患者的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治疗
前比较,治疗组在治疗后的uaer有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01)
两组治疗后uaer比较,治疗组显著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01)。
结论:黄芪注射液可以减少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微量白蛋白尿。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黄芪注射液;白蛋白尿
【中图分类号】r49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4-0145-01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
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主要指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一
种以血管损害为主的肾小球病变。dn又称为肾小球硬化症,其主要
病理特征是肾小球内毛细血管壁增厚,血管间质基底膜样物质沉
积,最终出现肾功能减退甚至衰竭。尿蛋白是dn早期的主要临床
表现。据统计dn在糖尿病人群中的发病率在20%—40%。目前在很
多国家已成为导致终末期肾病的最主要原因。本研究采用黄芪注射
液治疗治疗dn患者,以观察其在防治早期dn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住院的dn患者
4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年龄33~72岁,平均(64.8
±7.7)岁;对照组20例,年龄23~74岁,平均(64.8±8.5)岁。
两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入选
条件:①依据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和分析标准,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20~200ug/min;②所有入组患者均检查尿微量白蛋白及
uaer,符合dn标准;③通过查体及询问病史等方法排除心力衰竭、
酮症酸中毒、原发性高血压、泌尿系感染、出血性疾病、原发性肾
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病综合症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引起尿微量
白蛋白增加的因素。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在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饮食,运动疗法
及使用口服降糖药或用胰岛素严格控制血糖。在此基础上,治疗组
给予黄芪注射液20ml加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点,每日1次。
二周为一个疗程。对照组给予原有降糖常规治疗。疗程同治疗组。
1.3 观察指标:两组治疗前后观察尿白蛋白排泄率,其测定采
用化学发光法,根据24小时尿量算出。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
及治疗前后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组临床疗效比较(表1)
2 结果
2组治疗前后uaer变化比较见表1。由表1可见,治疗后2组
uae均明显下降(p<0.05), 治疗组较对照组uaer明显下降(p
<0.05).
3 讨论
dn是dm患者重要致死原因之一,基本病理改变为肾病血流动力
学紊乱和肾小球硬化,微量白蛋白尿是早期dn的表现。我们发现
黄芪注射液治疗dn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控制dn的发展,可以改
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黄芪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黄
芪注射液是黄芪中提取的有效成分精制而成。黄芪的主要成分为黄
芪异黄酮、皂苷、生物碱、微量元素(硒、锰等)。本研究证实黄
芪具有减轻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1],黄芪多糖上调t—
kb2mrna的表达,抑制nf—kbmrna的过度表达而发挥肾保护作用
[2]。dn属中医学消渴、水肿、尿浊等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病
机为气阴两虚,阴虚燥热,水湿瘀血内停。治宜以益气养阴、清热、
软坚通络为关键。黄芪注射液中黄芪补气升阳,益气固表,利水消
肿。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含微量元素硒,可保护肾小球基底膜
的电荷和机械屏障,降低蛋白尿,轻微降压和保护肾功能对糖尿病
的脂类代谢有较明显的改善作用[3]。本研究结果表明,黄芪注射
液可明显降低早期dn患者的uaer,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5)。黄芪注射液治疗早期dn的机制之一可能是降低肾
小球毛细血管内压及延缓系膜区基质堆积和基底膜增厚,从而减轻
和延缓dn进展。
参考文献
[1] 熊涛,董文斌,王明勇等。黄芪注射液对近曲肾小管上皮
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23(20):1615
—1616
[2] 张莹雯,吴朝妍。黄芪多糖对肾阳虚型糖尿病大鼠肾组织
nf—kb及ikb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6,14
(6):365—368
[3] 王丹蕊,石阶平.几种植物多糖对链脲菌致糖尿病大鼠的调
节作用及机理探讨[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6(3):20-22.
作者单位:014010 内蒙古包钢医院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
阅读原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