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尔·亚当斯区域曝光法的运用
亚当斯区域曝光法-网友举例讲解

对亚当斯区域曝光理论有兴趣或感觉纳闷的同学进来。
老败给你讲讲,保证和你在别处看到的不一样亚当斯区域曝光理论,如雷贯耳已经n年了。
不知出于啥原因,或许是年轻人对权威的逆反吧,十几年来从未提起兴趣去了解一下。
直到已不再年轻的前几天,Tommy又提起了这个,才决定去了解一下。
Google一搜才发现,这么大名鼎鼎的理论,能找到的中文讲解竟都是些互相抄来抄去、人云亦云的狗屁。
貌似没人能用中文讲清楚,更没人能说出来它在数码时代的今天能有什么指导意义。
中文资料没帮助,看英文的吧。
怎么搜索资料呢?关键词:区域曝光理论, 直译r egional exposure theory,google里还真有个把中国人这样说。
可显然,这中国人发明的,英语里没这一说。
没辙,搜Ansel Adams 吧。
这才知道这个被中国人赋予了这么一个高深名称的理论在英文里叫The Zone System。
其原始的发明人叫Fred Archer(注意不要和Frederick S cott Archer,1813-1857,另一位对摄影术的进步作出重大贡献的人)。
Fred Archer 对The Zone System最重要的贡献就是发明了这个0到10区(级)的灰阶(见下面)。
0区是近死黑,几乎全部光线都被吸收。
10区是近死白,几乎全部光线被反射。
其余的区在中间,每区都比前一区光线反射多一倍(翻番),1区与9区相差256倍。
中间的那个第5区光线反射率是18%,叫作中央灰,简称中灰。
Fred Archer另外的贡献是建立了光圈(F)档位系统,并且把光圈档位用这0-10区灰阶形象地表现出来。
这一系统已经成为工业标准沿用至今,被我们每个爱好摄影的人所熟悉。
说到这里,The Zone System的基本概念部分已经讲完。
没啥新鲜玩意嘛!都是摄影理论的入门知识。
亚当斯呢?这关亚当斯什么事呢?没有亚当斯,这套系统就是一个工业标准,普通摄影者并无绝对必要了解这一知识。
安塞亚当斯的区域测光法

安塞亚当斯的区域测光法
安塞尔·亚当斯的区域测光法,又被称为区域曝光法或分区曝光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摄影领域的科学测光方法。
这种方法由美国著名黑白风光摄影师安塞尔·亚当斯在上世纪中前期提出,已经成为了摄影科学的基本理论之一。
亚当斯的区域测光法的核心是将一幅照片上的影调分为10个区,这10个区代表了从最暗(相纸能够表现出的最黑的部分)到最亮(相纸的底色——白色)的所有可能的亮度级别。
这个理论中的"区域"是一个概念,而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范围。
每区域相当于被摄体亮度和底片曝光中一档光圈之差。
拍摄时,可以利用曝光表测量区域的亮度,从而得到标准的曝光参数。
在实施区域测光法时,摄影师需要根据拍摄目标和想要的效果,来调整相机的曝光,以让画面中的各个元素达到预想的亮度区域。
例如,如果想要暗部的细节更丰富,或者亮部的细节不受损失,摄影师可以相应地调整光圈的大小。
亚当斯的区域测光法与音乐理论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每一个区域就像不同的音节,对影调的把握有似对和弦的把握。
这也是亚当斯精通音乐,会弹得一手钢琴的原因。
这种科学的显影曝光法为摄影师提供了一种灵活的控制影调的方式,以满足在不同表现目的和应用方法的基础上,能够自由地调整和控制影调的需求。
跟亚当斯学摄影——影调的扩张和压缩

跟亚当斯学摄影——影调的扩张和压缩学习和运用“区域曝光法”,是为了更好地根据表现目的有效地控制影调。
而控制影调的关键是控制好底片的密度和反差,因为这对后期放大制长城雪晴后的云海(箭扣,2002年作照片,会带来很大的方便。
学会运用“区域曝光法”往往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摄影者在拍摄现场,可能一时找不到自己想设置的相对应的曝光区域在哪里;或是不知道应该从哪里测光;对不同光照下的被摄体,也很难判断是采用扩张显影还是压缩显影等。
这是正常的,摄影者只有通过不断把练习,才会逐渐领悟并掌握。
摄影者在练习中一般可拍摄风光或静物,以便有充裕的时间进行测光。
在练习中,可以按照以下两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先找出画面中的重点暗部,并将其设置为区域Ⅲ。
在被摄体的暗部中,寻找你觉得应该保留的暗部质感区域,参照物如深暗的树叶、棕色头发或蓝色牛仔裤等。
然后用点测光表对该部测光,根据测光表指示的曝光量,缩小2级光圈或2挡快门速度,便将其设置为区域Ⅲ的曝光量。
第二步,再找出画面中的重点亮部,看是否刚好落在区域Vll,然后确定显影方法。
在被摄体的亮部中寻找你觉得应该保留的亮部质感区域,参照物如较浅的人物皮肤、浅色衣服或侧光照射的雪景等,并将其设置为区域VlI。
再用点测光表对该部测光,看是否刚好落在区域Vll,即与区域…是否相差4级光圈。
如果刚好相差4级光圈,就按标准N±O显影;如果相差5级光圈,则采用N-1显影;如果相差6级光圈,便采用N-2显影;如果相差3级光圈,则采用N+1显影;如果相差2级光圈,则采用N+2显影。
在拍摄中,若能熟练地运用以上两个步骤,学习“区域曝光法”便会变得简单而容易了,运用任何一种技法都有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
“区域曝光法”是控制影调的技法,虽然有许多程序必须遵循,但并非一成不变。
每个摄影者都可以根据个人经验去充实、完善或整理出自己独有的创作方法。
安塞尔·亚当斯 风光摄影界的宗师

图丨安塞尔 · 亚当斯 文丨刘翠霞 刘永明资深玩摄影的人,没有不知道Ansel Adams (安塞尔 · 亚当斯,1902-1984)的。
他可谓是风光摄影界的宗师,其开创的“区域曝光法”至今都被很多摄影师广泛运用。
他是20世纪美国乃至世界享有盛誉的风光摄影家、摄影教育家、自然环境保护者,也是主张“纯摄影”的“f/64小组”的发起人之一。
Ansel Adams1902年2月20日,安塞尔·亚当斯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的一个上层家庭。
亚当斯是家中独子,其名源于伯父安塞尔·伊斯顿。
1700年代,亚当斯家族从爱尔兰移民新英格兰,后期移民到美国。
在亚当斯的一生中,关于童年的记忆是最惨烈的。
1906年,旧金山发生大地震,亚当斯的鼻梁被砸断,因未及时得到矫正,鼻梁断裂的伤痕伴随着他的一生。
少年时代,他开始学习钢琴,这也让他在后期的人生职业规划中,一直在钢琴家或摄影师间摇摆不定。
14岁时因健康问题,暂停学习钢琴,与父母同游约塞米蒂国家公园(Yosemite National Park)。
这个时期,他用父母赠予的一台柯达布朗尼箱形相机拍出了人生中的第一张照片。
在此后的人生中,他始终对约塞米蒂倾注着“百看不厌,百拍不烦”的感情,每年都要专门来这里拍照。
以约塞米蒂国家公园为题材的作品成为其经典的黑白摄影作品中最著名的系列。
因为喜欢登山,让他在风光摄影界成为收获者亚当斯喜欢登山,在1919年前后他加入了山脉俱乐部,且终身未曾脱离这个组织。
这是一个致力于保护自然风景和资源的社会组织。
加入这个组织,让亚当斯有了更多可拍摄的素材,为他今后的摄影事业发展,起到了便利作用。
26岁时,在山岳协会纪念馆担任兼职管理员的亚当斯,被派任为国立公园的摄影师。
但此时,亚当斯创作的风景照片,并不惊艳,甚至还十分呆板。
这让他十分苦恼,却找不到根源所在。
直到两年后,他遇到了摄影家保罗·斯特兰德才豁然开通。
亚当斯的区域曝光理论

亚当斯的区域曝光理论美国著名摄影家安塞尔·亚当斯的区域曝光理论,是半个多世纪以来摄影科学的基本理论之一。
亚当斯在他所写的《负片与照片》一书中对此曾作了详尽的表述。
他所介绍的方法虽然较为复杂,然而是极其有用的。
有人曾指出,一旦掌握了这种方法,甚至是初学摄影者也能像经验丰富的老手一样,在按下快门之前就能预料到最终得到的照片是什么模样。
只要掌握了这种方法,摄影者就会学会分析景物,肘景物进行更为准确的测光,并根据测光的结果作出适当的曝光,从而把对景物的视觉印象忠实地或者创造性地再现在照片上。
根据亚当斯的理论,黑白照片的色调或灰调可以分为十个“区域”,由零区域(相纸能够表现出的最黑的部分)至第十区域(相纸的底色——白色)。
第五区域是中等的灰度,它可以根据测光表的读数曝光而得出来;第三区域是有细节的明影部分,而第八区域则是有细节的强光部分。
凭着区域系统,摄影者便可以颈见到照片的最后影像,并使底片能够根据摄影者心目中的构思去曝光。
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量度阴影部分的光量,为使这部分能够有更多细节,并将光圈增大两级;然后量度重要强光部分的光量,按照区域系统理论,强光部分比阴影部分亮了五级,如果明影部分是第三区域的话,强光部分便是第八区域。
倘若这是摄影者的构思,便可以马上进行拍摄。
要是想使强光部分有更多层次,摄影者可以缩短底片的显影时间来减低反差,使第八区域变为第七区域。
相反地,如果想使重要阴影部分有更多层次,而这部分又比较明亮部分暗了三级,显影时便可增加时间以增大照片的对比度,从而使强光部分变得更亮。
当然,在充分掌握曝光区域理论之前,必须进行一些曝光和显影的试验,有关的内容较为繁琐,不再赘述。
下面介绍亚当斯的一幅作品及其拍摄经过,以便对他的这种区域曝光法能有所了解。
《冬天的风暴》是亚当斯1940年拍摄于约塞米蒂国家公园的一幅作品。
那是12月初的一天。
风暴最初夹杂着大雨,后来雨又变成了雪,直到中午天气才开始变得清澈。
"安塞尔·亚当斯"的摄影技巧分析

"安塞尔·亚当斯"的摄影技巧分析经典风光摄影师,如安塞尔•亚当斯、埃利奥特•波特和爱德华•韦斯顿等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摄影遗产。
他们去世已经多年,却仍然影响着现今的摄影艺术。
他们的摄影作品仍是随处可见,从各种书籍到博物馆的展览。
这些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优秀的摄影作品的难敌魅力和慑人力量。
下面就让店铺带大家一起了解下吧。
尽管定义何谓优秀的自然摄影很困难,但仍有许多评论家,当然还有大众肯定会说这三位摄影师拍摄了许多优秀的自然摄影作品。
他们每个人都为摄影艺术带来了独特的阐释方式。
亚当斯着迷于用黑与白来表现光线投射在大地上所产生的神奇效果;埃利奥特•波特在那些所谓“严肃”摄影师们接受彩色照片之前很早就已经拍摄复杂的彩色图片了;韦斯顿的黑白照片则创造出图形影像,它们重在强调自然事物的外形轮廓。
虽然其他的摄影师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视角,用照片来诠释他们是如何观看自然的,但是亚当斯、波特和韦斯顿示范给我们的,拍摄自然所用的那些传统的技艺和规则依然是有效的。
每一位自然摄影师都会有自己的视角,对于相片什么是重要的,以及怎样用照片的方式来捕捉它。
不过,采用规范的中规中矩的摄影方式对于那些仔细认真的人来说还是很合适的。
安塞尔•亚当斯尤其以他认真仔细的态度和满是想法的摄影技艺而闻名。
这种技艺让亚当斯受益良多,而且从他所有的图书和与他作品有关的各种资料中你可以看到,显然,他的技艺所创造的艺术至今仍能产生强烈的反响。
我相信,如果你懂一些亚当斯的影像技艺,你就将会是一个不错的Photoshop使用者。
本章中,你会看到亚当斯摄影技艺的概要,以及一些可能会对你如何使用Photoshop产生影响的理念。
要使用好Photoshop同样还需要像传统大师那样的技艺和训练。
虽然他们并没有用Photoshop制作过照片,但是他们摄影技艺的方法,特别是暗房的工作方法肯定适合用Photoshop处理自然摄影作品。
亚当斯的尤其值得珍惜,因为他在自己的图书和教学中投入了巨大的心血。
摄影教程(一):曝光篇

摄影教程(一):曝光篇摄影曝光必修教程(曝光篇)一、基本曝光模式:1、手动曝光(M)使用M挡进行曝光拍摄时:需要拍摄者自行设置光圈和快门。
很多人认为自动曝光使用起来会比手动曝光方便一些,但实际上并不完全是这样。
比如光线没什么变化的时间里在街头抓拍、比如使用闪光灯的时候,再比如后期要求拼接的照片拍摄等,使用手动曝光反而更方便一些。
当然,如果手动曝光变得麻烦,那么再去选择光圈优先、快门优先。
小提示:初学者经常把“手动曝光的M"和“手动对焦的M"混淆。
使用手动曝光时,光圈和快门只有在拍摄者主动调整时才会变更。
到目前为止,手动爆光仍然是初学者学习提影曝光最为可靠的方式,对于正在学习摄影的人,建议使用M挡至少拍摄3000张照片,之后再学习别的曝光模式就不会感到困惑了。
如果每天拍摄100张照片,那么一个月就能到3000张。
2、快门优先自动曝光(S/Tv):快门优先自动曝光适用于拍摄运动中的事物,,或者在运动中拍摄。
快门优先自动曝光是:由拍摄者先设定决门速度。
然后相机根据拍摄者对明暗的需求计算出光圈系数并自动设置。
本质上,快门优先自动曝光只是手动曝光的一种简化操作方式。
这种曝光模式也被简称为“快门优先”或者“速度优先”。
多数品牌的相机上用字母“S”表示快门优先自动曝光,佳能相机上则以“Tv”标示。
拍摄表现动感的体育运动经常会使用这种曝光模式。
如果你去非洲拍摄野生动物大迁徒,快门优先也是常用的曝光模式。
在街头摄影中,也会经常使用快门优先。
相机计算出来的光圈会随着拍摄场景光线的变化而变化,这很方便。
小提示:使用快门优先自动光时需要注意光是否已经到达极限。
街头抓拍时,自动感光度配合快门优先使用非常方便。
3、光圈优先自动曝光(A/Av):对于场景没有动感表现要求时,光圈优先几乎就成了最常用的选择。
即便有动感表现要求,光圈优先在高手的手里也被应用自如。
每当问到抽摄者平常用什么曝光模式比较多时,得到的答案总是“光圈优先”。
安塞尔·亚当斯摄影作品介资料

5 by 金金金
Adams-005 约塞米蒂峡谷,冬 Yosemite Valley,Winter
6 by 金金金
Adams-007 教堂尖顶和岩石 Cathedral Spires and Rocks
7 by 金金金
Adams-009 梅塞福河,悬崖,秋 Merced Riv远 近 法 表 现 空 间 感
《Mount Williamson》
20 by 金金金
不少人有个习惯,就是无论如何都要把照片二分,总要让天空至少占一半画面,甚至更多。但如果天空 根本没有替你的照片添加任何价值,就要尝试狠狠地砍掉,然后让更具张力的元素进入照片。例如上图 ,把天海各分一半的话,就会丧失了照片下半部分的精华,变成平凡无趣的作品了。
18 by 金金金
亚 当 斯 1948 年 复 制 的 版 本
这张底片很难印相,几年以后,安塞尔· 亚当斯决定使前景加厚,以增加反差。首先对底片重新定影并水 洗,他把云彩以下部分浸放在稀释液里大约一分钟后在捞出来,然后水洗,这样反复进行了10次才取得看来 很好的密度。天空中少数部位有明亮的云彩,月亮下面的云彩非常明亮(是月亮亮度的二、三倍)。亚当斯 对前景到照片底部这部分略微加光,然后沿着山脉的轮廓加光。最后还对月亮到白云下部以及比较明亮的呈 水平的天空部分略微加光。 亚当斯就如此对该底片进行了多次复制,相片的效果又不尽相同,代表了一个个时期作者的心情与想法。 安塞尔· 亚当斯的《月升》被认为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照片,现存有大约800—900幅不同尺寸的照片。然而 ,戴维指出这张照片仍然需求量很大,因为这幅照片是最昂贵、最难得的照片之一。其美元拍卖价已经超过 19 by 金金金 了6位数。
16 by 金金金
月升
17 by 金金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塞尔·亚当斯区域曝光法的运用
《Moon and Half Dome月亮和半圆山》
这是亚当斯最为满意的带有月亮的风景作品之一。
亚当斯对拍摄月亮很有经验,他能精确地测出月亮的亮度并通过区域曝光法原理预知拍摄后的效果,因此他照片中的月亮总是细节丰富,而不像普通人拍得那样一个白色的剪影而已。
此外在黑、白、灰关系的处理方面形成明显的三个灰度关系即前景和中景的阴影、中景的山崖和灰色的天空,很明显前景阴影下的半边山壁几乎为死黑色调,这是亚当斯为了保留月亮的细节而不得不放弃该部位的层次关系。
安塞尔?亚当斯,二十世纪美国乃至世界享有盛誉的风光摄影家、摄影教育家、自然环境保护者,著名的“区域曝光法”的创始人。
因为他拍摄的富有诗意的约塞米蒂的风景摄影作品系列,使得美国国会在1916年通过了国家公园法,开辟约塞米蒂为国家公园。
1980年,美国“荒野学会”为亚当斯设立了一个“安塞尔?亚当斯环保奖”,这也是“荒野学会”授予的至高荣誉。
深入玩摄影的人,尤其是大画幅胶片摄影的,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安塞尔?亚当斯(Ansel Adams,1902-1984)。
这位原籍新英格兰的摄影界大师,于1902年2月20日生于美国
旧金山。
在他14岁时与父母同游约塞米蒂国家公园,并用父母赠给他的一台柯达布朗尼箱形相机拍出了第一张照片后,从此便陷入了“摄影的泥淖”。
亚当斯拍摄的富有诗意的约塞米蒂风景摄影作品系列,不仅吸引了千百万游人到那里,更使亚当斯获得了“约塞米蒂大师”的声誉,而且使得美国国会在1916年通过了国家公园法,开辟约塞米蒂为国家公园。
The Zone System的来源
玩胶片摄影,特别是玩没有测光系统的老式相机,总会用到区域曝光理论。
区域曝光理论的英文为“The Zone System”,该理论最初是由一位叫Fred Archer的人提出的,他在“The Zone System”中按照由黑到白的变化提出了0-10区的灰阶区分。
0区是近于纯黑,光线被吸收无反光,10区是近于纯白,光线全部被反射,其余的区在中间,每区都比前一区光线反射多一倍(翻番),1区与9区相差256倍。
中间的第5区光线反射率是18%,被简称为中灰。
同时,Fred Arche还在光圈(F)档位系统中成功地运用0-10区灰阶形象地表现档位变化。
后来,这一系统被立为工业标准,沿用至今。
看到这些,你也许会想这和亚当斯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总说亚当斯区域曝光法?其实,这在于亚当斯将这套工业标准用在了实际拍摄和曝光技巧推广中,并得到摄影师们的认
可和拥戴。
慢慢的,人人都知道亚当斯的“The Zone System”,而不知Fred Archer。
初读亚当斯论著的朋友,常常认为区域曝光是一项十分复杂的摄影理论,然而在深入研究和运用后,发现它其实是对数码相机曝光补偿原理的解析。
在国内《A?亚当斯论摄影》的著作中,对区域曝光有着明确的论述。
有人曾指出,一旦掌握了这种方法,初学者就像登上了成为高手的快车,在按下快门之前就能预料到作品的效果。
是的,只要掌握了这种方法,摄影者就会学会分析景物,更加准确地对被摄物进行测光和曝光,会更为真实地在底片或感光元件上还原被摄物的色彩。
利用好底片的宽容度,完成区域曝光
根据亚当斯的理论,黑白照片的色调或灰调可以分为十(0-10 )个“区域”。
第5区域是中等的灰度(18%),它可以根据测光表的读数曝光而得出来;第3区域是有细节的明影部分,而第8区域则是有细节的强光部分。
亚当斯认为,黑白负片所能呈现的最大明、暗对比是从第2-8区(数码要差些,但高于反转片)。
在现实中,有时光线强弱的变化很大甚至会超过0?C10区,有时反差也很小,可能只集中在第4-6区。
要得到好作品,就需要通过曝光和暗房后期增加反差。
基于此,一张正常曝光的照片就要充分的利用好底片的宽容度。
比如黑的部分集中在第2-3区,而白的地方则集中
于第7-8区为宜。
区域曝光法在操作上,是必须使用测光表的,最好是点测光。
但是,在亚当斯生活的时期,点测光表还没有问世,测光值还是按照烛光照度计算的。
如今,科技发生了巨大的进步,点测光表已经不是什么奢侈物品,甚至我们可以借用单反相机里的测光表就能快速实现。
这时,如果我们使用大画幅相机外出拍摄,只要明白区域曝光的原理,就能做到得心应手,准确曝光。
测光表给的只是参考,不要简单相信它的“正确”结果测光表工作的逻辑过程是这样的:你给它“测”一个目标,它会将检测后“正确”的曝光光圈/快门组合告诉你。
这里的“正确”,就是18%灰度,正好处在0-10区域中的第5区,或者是一些相机中-3-0-3中的0位置。
不管你让它测的目标是白(8、9区),还是黑的(2、3区),测光表都会按照第5区给出效果。
因为测光表就是按照0-10区的标准制造的。
初听,感觉很难理解,但拿起相机测试一下就能明白。
最快的办法是拿起数码相机对着白墙拍一张,结果发现白墙发灰,对着黑色的桌子再拍一张发现颜色偏灰白。
这是因为测光表将这一切都按18%的灰度来测光的。
如果我们继续根据这个测光结果拍摄底片,出来的效果可想而知。
知道了测光表的工作原理,再来解读亚当斯的语言就简单了。
在他的著作中,常说在拍某某照片时把石头、流水、
白云等景物“放在”第几区。
怎么放?我们来模仿一下。
比如,一面树荫下的深色桌子,你看到的效果近于黑色但纹理清楚,色值应该是处在3区的位置。
如果用测光表,这家伙会将桌子放在5区上,结果桌子拍成为了中灰色。
为了达到真实效果,我们需要按照测出的光圈/快门组合减两档曝光。
再测测周围的花丛,发现亮度比桌子高出了4档光圈之多,大约处在7区上。
这个时候,如果你按照桌子测光,就需要减2档曝光;如果按照花丛测光,就要加2档曝光。
放心,底片有足够的宽容度去接受你的做法。
这个过程,像极了如今的数码相机中的曝光补偿,白加黑减。
如果你仍不相信,那就按照测光值直接曝光,我敢说拍出来的结果:桌子是灰白色(5区),花丛快成为白色了(9区);相反,如果花丛被置于5区,那桌子就在1区,那么它的质感和纹理都会淹没于黑色当中。
这种结果,超出了底片的极限宽容度。
《冬天的风暴》
这是亚当斯在1940年于约塞米蒂国家公园拍摄的一幅经典作品。
那天,风暴最初夹杂着大雨,后来雨又变成了雪,直到中午天气才开始变得清澈。
亚当斯驱车至一个新找到的能够激起创作灵感的拍摄点,站在这里能看到约塞米蒂峡谷迷人的景色。
为了避免云彩移动时造成影像模糊,曝光时间要求很短。
对于这种景物,如果是用普通的平均读数曝光,按正常
显影,底片的反差会很低。
云彩是灰色的,阳光照射的明亮部分显得苍白,而阴影部分则非常柔和。
亚当斯运用了区域曝光法,在拍摄之前他已经预见到最后的照片是什么样子。
于是他对一系列区域进行了测光。
亚当斯回忆道:“我在测光表正面加一节管子,把它的视角减少到大约15左右(相当于点测光),当然,我需要用4去乘侧光表所测得的任何部位的亮度值。
在这一景色中,我可以断定表现出质惑的最明亮部分的亮度为160烛光/平方英尺,把这一亮度置于七区。
我发现,右边最暗的树所具有的亮度(测光结果是3烛光/平方英尺)落在一区。
由于树林挂有一层薄雪,它的平均亮度落在二区和三区。
除了呈箭头状的明亮瀑布之外,最明亮的部分要算是云彩了。
我估计瀑布的亮度大约有500烛光/平方英尺。
为了提高树木的亮度,我本来可以使曝光增大2倍到4倍,但是我认为这样可能会失去照片会表现出来的某种透明的光亮感。
鉴于对底片进行的这种最低的曝光,显影是要比正常区域提高一区。
这就使得(本来位于七区的)高亮度达到八区的亮度标准,并且各种明暗层次会普遍显得明快。
”
冲印出的底片保留了亚当斯所要反映的信息,经过在暗室中进行的某种程度的遮挡和加光,得到了一张十分生动的照片。
这就是当时在他眼前的景色的忠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