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区域曝光法
第7讲区域曝光法总结

第7讲区域曝光法总结区域曝光法是一种照片曝光技术,通过对照片中亮度不同区域进行不同的曝光来获得更好的照片效果。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区域曝光法进行总结,并探讨其应用和优势。
首先,区域曝光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照片中不同区域的亮度进行曝光调整。
通常情况下,照片中会存在亮度差异较大的区域,例如明亮的天空和暗淡的地面。
单一曝光的照片往往无法同时捕捉到所有区域的细节,可能会出现过曝或者欠曝的问题。
区域曝光法通过区分这些不同区域并对其进行独立的曝光调整,可以获得更准确的曝光结果。
区域曝光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选择合适的区域:在拍摄时,应注意寻找有明显亮度差异的区域,例如天空和地面、明亮的背景和暗淡的主体等。
这些区域将成为我们进行曝光调整的依据。
2.进行测光:通过相机的测光功能,可以分别测量不同区域的亮度。
可以选择点测光或者矩阵测光来获取准确的测光数据。
3.设置曝光补偿:根据测光数据,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相应的曝光补偿。
对于较亮的区域,需要进行欠曝,减少曝光时间或增大快门速度;对于较暗的区域,则进行过曝,增加曝光时间或减小快门速度。
4.拍摄照片:完成曝光调整后,即可按下快门进行拍摄。
可以重复进行曝光调整和拍摄步骤,直到获得满意的照片效果。
区域曝光法的应用非常广泛,特别适用于风景摄影和高动态范围(HDR)摄影。
在风景摄影中,通过区域曝光法可以更好地捕捉到天空和地面的细节,避免了曝光不均的问题。
对于高动态范围摄影,区域曝光法可以通过合成多张曝光不同的照片,从而获得更宽广的亮度范围和更丰富的细节。
区域曝光法相较于传统的单一曝光方法有着许多优势。
首先,它可以提供更准确和平衡的曝光结果,避免了部分区域过曝或欠曝的问题。
其次,通过区域曝光法可以更好地捕捉到细节,从而提高照片的质量和观赏性。
此外,区域曝光法也为后期调整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可以更灵活地进行后期处理和修复。
然而,区域曝光法也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由于需要进行多次曝光调整和拍摄,操作相对复杂,需要一定的摄影经验和时间。
区域曝光法——精选推荐

区域曝光法基本上说,有两个技术问题困扰着认真的摄影者。
第一个问题是,如何使胶片得封合适的曝光量。
用一张曝光严重不足或曝光严重过度的底片,很难印出一张满意的照片。
所谓的“平均”跟光法是靠不住的,而分级多次拍摄(括号曝光法)又不能保证整个胶卷中的每一张都能得到正确的曝光。
区域曝光法可以教给你一个简单的方法;只要使用任何一种反射或入射式测光表,你就每次都能获得所需要的准确的曝光量。
第二个问题是,对于反差太强或太弱的景物,怎样才能拍出适合于印放的底片。
摄影者在拍摄现场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光照环境,胶片及冲洗药品制造厂商提供的说明对于处理这些环境来说是很不够的。
区域曝光法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办法是教给你按一定规则来调整胶片显影时间以控制底片的反差。
实际上,你将会认识到,为了每次都能制作出效果理想的底片,胶片的曝光和显影是唯一需要控制的两个变量。
如果区域曝光法的全部作用就是每次都能准确地拍下各种各样的被摄对象,这对众多的摄影者来说确实大有好处。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就都变成了高级自动照相机。
事实上,“目视预想”[简称预想]这个区域曝光法的基本内容,把区域曝光法变成了一个十分有效的创作工具。
使摄影合获得高度灵活的创造性以及对摄影过程的控制能力。
(目视预想的含义是把被摄对象想象成最终印出的照片。
这意味着在拍摄前就能够知道拍摄结果)。
区域曝光法与音乐理论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音乐是将未加工的声音合理编排,这种编排使连贯的旋律得以被创造和记录下来。
区域曝光法则是以实用的观点对感光测定学-----研究光与感光材料相互作用的学科进行提炼而形成的一套简单易行的工作方法。
正如一个会识谱的演奏者能够演奏任何曲谱----不管是爵士乐还是古典音乐一样,区域曝光法也能让摄影者用各种创作方式来表现他所看到的景物。
区域曝光法的基本成分是一个“视觉标尺”,我们称其为区域标尺(或灰色梯度尺、灰色级谱)。
使用这把标尺摄影者能够想象并实测出正常反差、低反差及高反差拍摄对象之间的差异。
安塞尔·亚当斯区域曝光法的运用

安塞尔·亚当斯区域曝光法的运用《Moon and Half Dome月亮和半圆山》这是亚当斯最为满意的带有月亮的风景作品之一。
亚当斯对拍摄月亮很有经验,他能精确地测出月亮的亮度并通过区域曝光法原理预知拍摄后的效果,因此他照片中的月亮总是细节丰富,而不像普通人拍得那样一个白色的剪影而已。
此外在黑、白、灰关系的处理方面形成明显的三个灰度关系即前景和中景的阴影、中景的山崖和灰色的天空,很明显前景阴影下的半边山壁几乎为死黑色调,这是亚当斯为了保留月亮的细节而不得不放弃该部位的层次关系。
安塞尔?亚当斯,二十世纪美国乃至世界享有盛誉的风光摄影家、摄影教育家、自然环境保护者,著名的“区域曝光法”的创始人。
因为他拍摄的富有诗意的约塞米蒂的风景摄影作品系列,使得美国国会在1916年通过了国家公园法,开辟约塞米蒂为国家公园。
1980年,美国“荒野学会”为亚当斯设立了一个“安塞尔?亚当斯环保奖”,这也是“荒野学会”授予的至高荣誉。
深入玩摄影的人,尤其是大画幅胶片摄影的,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安塞尔?亚当斯(Ansel Adams,1902-1984)。
这位原籍新英格兰的摄影界大师,于1902年2月20日生于美国旧金山。
在他14岁时与父母同游约塞米蒂国家公园,并用父母赠给他的一台柯达布朗尼箱形相机拍出了第一张照片后,从此便陷入了“摄影的泥淖”。
亚当斯拍摄的富有诗意的约塞米蒂风景摄影作品系列,不仅吸引了千百万游人到那里,更使亚当斯获得了“约塞米蒂大师”的声誉,而且使得美国国会在1916年通过了国家公园法,开辟约塞米蒂为国家公园。
The Zone System的来源玩胶片摄影,特别是玩没有测光系统的老式相机,总会用到区域曝光理论。
区域曝光理论的英文为“The Zone System”,该理论最初是由一位叫Fred Archer的人提出的,他在“The Zone System”中按照由黑到白的变化提出了0-10区的灰阶区分。
亚当斯区域曝光法-网友举例讲解

对亚当斯区域曝光理论有兴趣或感觉纳闷的同学进来。
老败给你讲讲,保证和你在别处看到的不一样亚当斯区域曝光理论,如雷贯耳已经n年了。
不知出于啥原因,或许是年轻人对权威的逆反吧,十几年来从未提起兴趣去了解一下。
直到已不再年轻的前几天,Tommy又提起了这个,才决定去了解一下。
Google一搜才发现,这么大名鼎鼎的理论,能找到的中文讲解竟都是些互相抄来抄去、人云亦云的狗屁。
貌似没人能用中文讲清楚,更没人能说出来它在数码时代的今天能有什么指导意义。
中文资料没帮助,看英文的吧。
怎么搜索资料呢?关键词:区域曝光理论, 直译r egional exposure theory,google里还真有个把中国人这样说。
可显然,这中国人发明的,英语里没这一说。
没辙,搜Ansel Adams 吧。
这才知道这个被中国人赋予了这么一个高深名称的理论在英文里叫The Zone System。
其原始的发明人叫Fred Archer(注意不要和Frederick S cott Archer,1813-1857,另一位对摄影术的进步作出重大贡献的人)。
Fred Archer 对The Zone System最重要的贡献就是发明了这个0到10区(级)的灰阶(见下面)。
0区是近死黑,几乎全部光线都被吸收。
10区是近死白,几乎全部光线被反射。
其余的区在中间,每区都比前一区光线反射多一倍(翻番),1区与9区相差256倍。
中间的那个第5区光线反射率是18%,叫作中央灰,简称中灰。
Fred Archer另外的贡献是建立了光圈(F)档位系统,并且把光圈档位用这0-10区灰阶形象地表现出来。
这一系统已经成为工业标准沿用至今,被我们每个爱好摄影的人所熟悉。
说到这里,The Zone System的基本概念部分已经讲完。
没啥新鲜玩意嘛!都是摄影理论的入门知识。
亚当斯呢?这关亚当斯什么事呢?没有亚当斯,这套系统就是一个工业标准,普通摄影者并无绝对必要了解这一知识。
分区曝光法在数码相机上的应用

分区曝光法在数码相机上的应用亚当斯将曝光区分为11个等级,从0区曝光到X区曝光。
他将反射率为18%的中灰影调板定为“影调值V”,把直接获得“影调值V”的曝光称为“V区曝光”,拍摄到底片的密度名为“密度值V”,从“密度值V”使用正常反差相纸获得的影调就是“影调值V”。
以“V 区曝光”加一档就获得“VI区曝光”,减一档就获得“IV区曝光”,其余各区依此类推。
亚当斯通过分区曝光对底片上的潜影进行控制,在通过胶片显影的过程控制影调的压缩与扩张,从而得到高质量、层次丰富的影像。
这就是著名的“分区曝光法(Zone System)”。
本文试图找出分区曝光与柱状图(Histogram)所示亮度范围的对应关系,说明民用数码相机的曝光特性,探讨将分区曝光法运用到电子暗房中,通过数字技术提高影像质量。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柱状图中各个参数的含义。
在Photoshop的Histogram中,除了C ache Level外,有7项参数,描述如下:∙Mean:描术平均亮度值。
∙Standard deviation (Std Dev):标准偏差。
描述亮度值的偏移量。
∙Median:显示亮度范围的中间值。
∙Pixels:描述被选定用于柱状图(Histogram)的像素总数量。
∙Level:显示“十字星”所选区域的亮度级别。
亮度级别分为256级,从0至255。
∙Count:显示“十字星”所选区域的像素总数。
∙Percentile:显示“十字星”所选区域的像素数占像素总数的百分比。
柱状图(Histogram)从0—255分为256(8bit)的亮度等级,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2 56级灰阶”。
我们将亮度等级分为11个区,平均23级为一个曝光区,中间值为127和128。
所以我们将116至139的亮度范围定义为“V区”,其余每变化一区曝光,灰度级相应增减23级,依此类推,得到如下对应关系:Level 139~116 115~93 92~70 69~47 46~24 23~0Zone V IV III II I OLevel 116~139 140~162 163~185 186~208 209~231 232~255Zone V VI VII VIII IX X 但事实上,这种对应关系是不正确的。
区域曝光法

区域曝光法“区域曝光法”(也有称“分区曝光法”)是指美国著名摄影家安塞尔·亚当斯的区域曝光理论,是半个多世纪以来摄影科学的基本理论之一。
根据亚当斯的理论,黑白照片的色调或灰调可以分为十一个“区域”,由零区域(相纸能够表现出的最黑的部分)至第十区域(相纸的底色——白色)。
第五区域是中等的灰度,它可以根据测光表的读数曝光而得出来;第三区域是有细节的明影部分,而第八区域则是有细节的强光部分。
凭着区域系统,摄影者便可以预见到照片的最后影像,并使底片能够根据摄影者心目中的构思去曝光。
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量度阴影部分的光量,为使这部分能够有更多细节,并将光圈增大两级;然后量度重要强光部分的光量,按照区域系统理论,强光部分比阴影部分亮了五级,如果明影部分是第三区域的话,强光部分便是第八区域。
倘若这是摄影者的构思,便可以马上进行拍摄。
要是想使强光部分有更多层次,摄影者可以缩短底片的显影时间来减低反差,使第八区域变为第七区域。
相反地,如果想使重要阴影部分有更多层次,而这部分又比较明亮部分暗了三级,显影时便可增加时间以增大照片的对比度,从而使强光部分变得更亮。
区域曝光法各区域定义一、深暗区域:区域0到区域2区域0:照片上一片漆黑。
底片上除了片基本身的色调和灰雾外,没有任何密度,是底片上的透明部分。
区域1:相对于0区略有影调,但没有细节和质感。
在照片上看似同0区一样黑,但并排在一起时有区别。
区域2:照片上初步显示出一点细节的区域。
影像的最暗部分影调,如黑色布料和很暗的阴影等。
二、中间区域(质感区域):区域3到区域7区域3:这是第一个充分显示质感的暗部区域,也称为重点暗部。
如深色的树叶、棕色头发和蓝色牛仔裤等。
区域4:深色的树叶、石块或景物阴影部。
在日光中拍摄人物的正常阴影部影调。
区域5:呈中灰调(反射率18%)。
如较浅的天空较深的人物皮肤、灰色的石头和正常影调的木头等。
区域6:。
在日光、天空光或人造光中皮肤的正常影调。
分区曝光法拍摄技巧

分区曝光法拍摄技巧分区曝光法是摄影中⼀种⾮常重要的曝光控制技巧,特别是在复杂的照明环境下。
它能帮助摄影师更好地掌握照⽚的明暗分布,从⽽获得理想的画⾯效果。
本⽂将详细探讨分区曝光法的原理、应⽤和拍摄技巧,帮助您更好地掌握这⼀重要的摄影技术。
⼀、分区曝光法的基本原理分区曝光法,也称为区域曝光,是⼀种将拍摄对象按照明暗分布划分为若⼲个区域,并根据每个区域的明暗程度分别进⾏曝光的拍摄⽅法。
这种曝光⽅法的核⼼思想是,通过精确控制每个区域的曝光量,以达到理想的光影效果。
⼆、分区曝光法的应⽤场景分区曝光法主要应⽤于具有较⼤明暗反差或复杂光线环境的拍摄场景,例如⻛光摄影、夜景摄影、⼈像摄影等。
在这些场景中,由于光线条件复杂,传统的曝光⽅法很难获得理想的画⾯效果,⽽分区曝光法则能有效地解决这⼀问题。
三、分区曝光法的拍摄技巧1.确定分区:⾸先,摄影师需要对拍摄对象进⾏仔细观察,根据其明暗分布情况,将其划分为若⼲个区域。
⼀般⽽⾔,将拍摄对象划分为三个区域:最亮区域、中间调区域和最暗区域。
2.分别曝光:根据每个区域的明暗程度,摄影师需要分别设定曝光参数。
对于最亮区域,⼀般选择过曝⼀些的曝光参数;对于最暗区域,则选择⽋曝⼀些的曝光参数;中间调区域则根据实际情况进⾏选择。
3.曝光补偿:在分区曝光过程中,摄影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曝光补偿进⾏调整。
如果某个区域的曝光不⾜或过度,需要相应地进⾏增曝或减曝。
4.后期处理:由于相机传感器和镜头等因素的限制,照⽚可能存在⼀些细节上的不⾜或失真。
因此,在拍摄完成后,摄影师需要进⾏必要的后期处理,如调整对⽐度、饱和度、锐度等参数,以获得更加完美的画⾯效果。
5.实践与反思:摄影是⼀⻔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只有不断地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分区曝光法。
在拍摄过程中,摄影师需要不断反思和总结经验,以提升⾃⼰的拍摄技巧。
四、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分区曝光法的实际应⽤,让我们通过⼀个案例进⾏分析。
假设摄影师正在拍摄⼀个夜景⻛光,画⾯中包含星空、⽉亮和地⾯景物。
亚当斯的组织区域曝光法

亚当斯的组织区域曝光法亚当斯的组织区域曝光法-----发烧大厨2012年1月17日目录第一部分、认识“区域曝光法”第二部分、主动控制曝光量使画面的主体“对区入座” 第三部分、在数码系统后期中“区域曝光法”概念的应用第一部分、认识“区域曝光法” 建立分区域的基本概念如何评价“区域曝光法”它是一套完整的摄影理论,它是一套完整的方法,1它指导人们发现完美的影调,它指导人们创造大家注意一下,特别是风光摄影,都会知道亚当斯是什么人物,亚当斯是公认他是叫做20世纪最伟大的摄影师。
实际上从有摄影术到现在才有150年,20世纪最伟大的摄影师就等于是到现在为止最伟大的摄影师。
最起码我是为么认为的,而且很多大家们也都这么样详论,如果说在全世界选出最伟大的摄影师如果是我选的话,一定是安塞尔亚当斯。
可能包括拍战地新闻、包括拍灾难、包括拍任何突发事件的著名摄影师,都会这么认为亚当斯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摄影师。
之所以称为他是最伟大的摄影师,有两个原因,第一原因他的作品是给后人留下了相当多的作品,几乎可以说是无法超越的一座高山;第二个原因就是他给后人留下一套完整的摄影理论,就是咱们今天要和大家一起讨论的区域曝光2法,今天大家都能对亚当斯的区域曝光法有一个15%以上的了解,咱们出去都是大师,因为如果是百分之百了解的话,我觉得太难了,因为它太深奥了,它深奥的原因就是不是光从字面上,光从书面上、光从照片上可以看出来,而且更重要的有一种概念性的东西。
上次去拍花卉的时候,我们在一起讨论到了前景问题,亚当斯的作品,没有看到有什么前景可以看看那本书咱们这很多摄影师拍长城的时候,最后没有办法从别处揪一小花在镜头前面晃以充当前景但要没有前景称不上作品。
我发现大家对一些技术,甚至是很基本的如果允许我这个人说话难听点,最基本的一些技术问题好像很模糊所以导致了咱们拍出的片子一看就不太好。
所以我觉得是不是有必要抽出一定的时间在这儿给大家提个醒史要能达到提个醒的目的,今3天就算最大的成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区域曝光法
关于区域曝光法
美国著名摄影家安塞尔·亚当斯的区域曝光理论,是半个多世纪以来摄影科学的基本理论之一。
亚当斯在他所写的《负片与照片》一书中对此曾作了详尽的表述。
他所介绍的方法虽然较为复杂,然而是极其有用的。
有人曾指出,一旦掌握了这种方法,甚至是初学摄影者也能像经验丰富的老手一样,在按下快门之前就能预料到最终得到的照片是什么模样。
只要掌握了这种方法,摄影者就会学会分析景物,对景物进行更为准确的测光,并根据测光的结果作出适当的曝光,从而把对景物的视觉印象忠实地或者创造性地再现在照片上。
根据亚当斯的理论,黑白照片的色调或灰调可以分为十个“区域”,由零区域(相纸能够表现出的最黑的部分)至第十区域(相纸的底色——白色)。
第五区域是中等的灰度,它可以根据测光表的读数曝光而得出来;第三区域是有细节的明影部分,而第八区域则是有细节的强光部分。
凭着区域系统,摄影者便可以颈见到照片的最后影像,并使底片能够根据摄影者心目中的构思去曝光。
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量度阴影部分的光量,为使这部分能够有更多细节,并将光圈增大两级;然后量度重要强光部分的光量,按照区域
系统理论,强光部分比阴影部分亮了五级,如果明影部分是第三区域的话,强光部分便是第八区域。
倘若这是摄影者的构思,便可以马上进行拍摄。
要是想使强光部分有更多层次,摄影者可以缩短底片的显影时间来减低反差,使第八区域变为第七区域。
相反地,如果想使重要阴影部分有更多层次,而这部分又比较明亮部分暗了三级,显影时便可增加时间以增大照片的对比度,从而使强光部分变得更亮。
当然,在充分掌握曝光区域理论之前,必须进行一些曝光和显影的试验,有关的内容较为繁琐,不再赘述。
“区域曝光法”是一种理解曝光和显影、并且能事先想象出曝光和显影效果的体系,被摄体的各亮度区都能分别同曝光区域联系起来,它们依次近似于最后照片上的各种灰的色调值,在彩色照片中等同于各种色彩所体现的不同色彩亮度。
这样,仔细的曝光和显影步骤可以使摄影者控制底片的密度和照片的相应
亮度值,从而会按照想象的最后影象再现出被摄体的具体部分。
亚当斯把被摄体所包含的各种不同的亮度范围分成11
个区域(而不是我在楼下说的10个区域),他们分别是从0到10区,0-3区为低调,4-6为中间调,7-10是高调。
中灰色调的5区为曝光范围的中区。
在运用区域系统时,几乎总是首先把中灰景物的亮度放在曝光范围的5区上,于是其他各种亮度就分别落在其他区域上。
如果出于某种需要,想把
景物的中间色调表现得更深一些,那么就可以把它的亮度放在4区上,这样景物上的其他部分都将降低一个区域,拍出的照片也将整个地降低一个色调。
从本质上讲,我们可以将任何一个亮度值放在任何一个区域上,这样可以决定相机的曝光量,然后我们测出景物上其他部分的亮度,而这些亮度各以一级曝光量的差别落在其他区域上,由此可见,掌握被摄体亮度与区域系统的关系就能让我们在观察景物阶段预见到拍摄效果。
在拍摄红色花卉时,阳光f16法把花朵的红色部分(在黑白照片上体现为较深的灰)放在了曝光的中间区域,实际上等于把照片的整体亮度降低了一档至两挡,这样底片看起来似乎有点曝光不足,但红色花卉的本身相对于照片上其他景物却得到了更好的体现,尤其是适当地运用光线去勾勒被摄体时就要比单纯运用测光表进行曝光得到了更生动的影象。
根据亚当斯的理论,黑白照片的色调或灰调可以分为十个“区域”,由零区域(相纸能够表现出的最黑的部分)至第十区域(相纸的底色——白色)。
第五区域是中等的灰度,它可以根据测光表的读数曝光而得出来;第三区域是有细节的明影部分,而第八区域则是有细节的强光部分。
0区:全黑色。
亦称基调黑色。
1区:几乎黑色。
暗淡光线下的阴影。
未照亮的室内空间,大多数情况下,影调与0区相同。
2区:灰黑。
仅仅能暗示表面质地。
3区:黑灰。
有表面质地化的影子,黑色的纹路和组织结构清晰可见,暗色纹路其质地很清楚。
4区:暗灰。
暗色调的“黑”皮肤(如非洲人)。
暗色树叶,风景或建筑物的影子。
5区:中灰。
18%灰色。
暗色调的“白”皮肤,亮色调的“黑”皮肤,风化的木头,明亮的叶子,晴朗天空中最深的蓝色。
6区:浅中灰。
一般高光的“白”皮肤,明亮阳光照射中的雪景上的影子。
7区:淡灰。
苍白的“白”皮肤,阳光下的人行道,可见淡色织物的表面质地。
8区:微灰。
几乎为白色,看表面尤如平光中的白雪或白墙上的日光。
9区:不能表现质地的纯纸白。
明亮阳光下的雪,也叫基调白色。
凭着区域系统,摄影者便可以预见到照片的最后影像,并使底片能够根据摄影者心目中的构思去曝光。
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量度阴影部分的光量,为使这部分能够有更多细节,并将光圈增大两级;然后量度重要强光部分的光量,按照区域系统理论,强光部分比阴影部分亮了五级,如果明影
部分是第三区域的话,强光部分便是第八区域。
倘若这是摄影者的构思,便可以马上进行拍摄。
要是想使强光部分有更多层次,摄影者可以缩短底片的显影时间来减低反差,使第八区域变为第七区域。
相反地,如果想使重要阴影部分有更多层次,而这部分又比较明亮部分暗了三级,显影时便可增加时间以增大照片的对比度,从而使强光部分变得更亮。
下面介绍亚当斯的一幅作品及其拍摄经过,以便对他的这种区域曝光法能有所了解。
《冬天的风暴》
《冬天的风暴》是亚当斯1940年拍摄于约塞米蒂国家公园的一幅作品。
那是12月初的一天。
风暴最初夹杂着大雨,后来雨又变成了雪,直到中午天气才开始变得清澈。
亚当斯驱车来到一个新找到的能够激起创作灵感的拍摄点,站在这里能看到约塞米蒂峡谷迷人的景色。
他立即架起了8×10相机,装上121/4英寸的柯达XV镜头,对山坡和画面底部进行了取舍构图。
然后等待云彩在画面上部形成动人的形状。
为了避免云彩移动时造成影像模糊,曝光时间要求很短。
对于这种景物,如果是用普通的平均读数曝光,按正常显影,底片的反差会很低。
云彩是灰色的,阳光照射的明亮部分显得苍白,而阴影部分则非常柔和,亚当斯运用了区域曝光法,在拍摄之前他己能预见到最后的照片是外么样子。
于是他对
一系列区域进行了测光。
当时点式测光表还未问世。
亚当斯回忆道:“我在测光表正面加一节管子,把它的视角减少到大约15。
左右,当然,我需要用4去乘侧光表所测得的任何部位的亮度值。
在这一景色中,我可以断定表现出质惑的最明亮部分的亮度为160烛光/平方英尺,把这一亮度置于七区。
我发现,右边最暗的树所具有的亮度(测光结果是3烛光/平方英尺)落在一区。
由于树林挂有一层薄雪,它的平均亮度落在二区和三区。
除了呈箭头状的明亮瀑布之外,最明亮的部分要算是云彩了。
我估计瀑布的亮度大约有500烛光/平方英尺。
为了提高树木的亮度,我本来可以使曝光增大2倍到4倍,但是这样可能会失去我认为照片会表现出来的某种透明的光亮感。
鉴于对底片进行的这种最低的曝光,显影是要比正常区域提高一区。
这就使得(本来位于七区的)高亮度达到八区的亮度标准,并且各种明暗层次会普遍显得明快。
”冲印出的底片保留了亚当斯所要反映的信息,经过在暗室中进行的某种程度的遮挡和加光,得到了一张十分生动的照片。
这就是当时在他眼前的景色的忠实再现。
亚当斯在总结他运用区域曝光法的拍摄实践时说过:“我发现,如果我小心遵照区域系统所提供的各种精确性,对预想的影像进行积极的想象,我拍出的效果几乎总是令人满意的,至少从技术上讲是这样。
但是,简单的计算错误造成的后果可能是严重的,例如,忘记把镜头接圈或滤光镜因数考
虑进去。
应当记住,万一在错综复杂的情况下拍摄失败,每张照片的曝光记录,其中应当包括曝光细节以及显影指示,都可以作为诊断时的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