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现亚当斯的“区域曝光法”
亚当斯区域系统解读

亚当斯区域系统解读Value range Zone DescriptionLow values 0 照片上一片漆黑,底片上除了片基灰雾没有任何可用密度。
Ⅰ有效临界曝光,照片上的影调已经和完全漆黑的0区有了略微的变化但是没有具体的影纹细节。
Ⅱ照片上初步显现出影纹,照片上最暗的部分仅有影调值的轻微变化,但是没有影纹细节。
Ⅲ黑暗物体,影调值变化正常,阴暗影调中显出了足够的影纹细节。
Middle values Ⅳ深色的树叶、石块或者风景中的阴影部分,日光下高加索人皮肤的阴影部分影调。
Ⅴ(反光率为18%的中灰),用全色黑白胶片拍摄的北方晴朗的天空,较暗的皮肤,灰色的石头,春秋季节树木的平均影调。
Ⅵ晴朗日光下、天空慢射光以及人工光线下高加索人的皮肤,浅色的石头,阳光下雪景的阴影,用全色胶片加浅蓝色滤色镜拍摄的北方天空。
High values Ⅶ浅色的皮肤,浅色的物体,侧光照射下的雪景平均影调值。
Ⅷ具有明显影纹的明亮部分,细节明显的白雪,高加索人皮肤上的高光(反光)。
Ⅸ照片上的影调值接近于没有细节的纯白色,和Ⅰ区的效果非常类似。
如果是小画幅底片用聚光型放大机放大,那么影调值和X区在照片上没有可觉察的区别。
.Ⅹ照片上景物的“耀光”部分,相纸纸基的纯白色。
具体理解及操作(前提:4x5以上黑负胶片,感光度测试准确,冲洗标准时间测试准确):1:阳光下雪景拍摄:点测雪景阴影,+1级曝光;点测雪景亮面,+3级曝光;2:黄种人脸部:点测暗面,-1级曝光;点测亮面,+1级曝光;3:有重要细节的黑色物体:-2级曝光是极限;4:有重要细节的白色物体:+3级曝光是极限;5:常见滤色镜(PL除外)对影调区域值的改变:参考镜片的曝光补偿因数,比如2X,约减低1个区域,4X,约减低2个区域等等;。
重现亚当斯的“区域曝光法”[文档资料]
![重现亚当斯的“区域曝光法”[文档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97c63c6767f5acfa1c7cdf6.png)
重现亚当斯的“区域曝光法”[文档资料] 重现亚当斯的“区域曝光法”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当我们谈到风光摄影的时候,安塞尔?亚当斯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
他用完美无缺的技法呈现独具匠心的视野,向我们展现了美国的风光之美。
他的大多数作品使用黑白胶片拍摄,通过安装在镜头前的光学滤镜——红、黄色居多——突出天空,最后使用高超的黑白暗房技巧增添反差、控制细节。
借助数字暗房的帮助,我们并不难模拟老先生的这些经典技巧。
首先就是将照片处理为黑白,这步操作明显有些方法更胜一筹。
最好的调整方式允许我们在转换过程中对画面不同颜色的明暗表现进行分别控制,Camera Raw中的HSL面板就是其中的一种。
和亚当斯先生使用滤镜控制天空的色彩表现类似,我们可以使用HSL 面板控制不同颜色的亮度得到壮丽的天空表现。
本文将要介绍的技法略有别于通常的Camera Raw黑白转换方式,将通过HSL面板中饱和度滑块实现更加完善的控制调整。
亚当斯先生作品中完美至极的影调渐变来自于劳心费力的区域曝光技巧,我们可以参考类似的方法使用Photoshop提供的影调调整工具保证同样浓郁的暗部与细节精美的高光。
尽管亚当斯强调“纯粹的”摄影,但是也并不反对适当的减淡加深操作,我们将遵循他的风格。
1启动Adobe Bridge,找到一张类似的风光照片,点击右键选择“在Camera Raw中打开”。
我们首先要做的是移除天空与地面交界等高反差区域的色差边缘。
打开右侧的镜头校正面板,在颜色子面板中勾选移除色差选项即可。
2打开HSL/灰度面板,首先在饱和度子面板中将所有8个颜色滑块均设置为-100。
之所以这么做而不是直接勾选转换为灰度选项,是为了稍后能通过色温、色相、饱和度、自然饱和度等滑块对黑白照片的效果进行更加细致的调整。
3打开明度面板,使用滑块更改不同色彩的明暗表现。
我们希望压暗天空和植被,所以将浅绿设置为-65、蓝色设置为-58、紫色设置为-58;然后将橙色设置为+84、黄色+65、绿色+54。
亚当斯作品分析

亚当斯作品分析回顾历史,美国“新地形”摄影始于1976年的一个展览《新地形学》(New T opographics),地点是在伊斯曼之家。
参展摄影家力图以冷静的、客观的态度,面对被人类入侵和破坏的风景,从而呈现出一种全新的风景样式。
罗伯特·亚当斯就是其中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
说起罗伯特·亚当斯,我就很容易想到美国历史上另一位亚当斯——安塞尔·亚当斯,也是以风光摄影著称的摄影师。
罗伯特·亚当斯和安塞尔·亚当斯,虽然都叫亚当斯,但作品风格截然不同。
客观地说,论在摄影史上的地位,此亚当斯比我们熟知的安塞尔·亚当斯要高得多。
他的拍摄手法是直接面对现实,不加艺术性的美化,以客观冷静的态度表现社会现实。
从他的作品的,我们可以看出他和安塞尔·亚当斯的两大不同。
首先,拍摄对象不同。
安塞尔·亚当斯绝大多数拍摄的是自然风光,也有部分田园风光,但都抽离了社会背景。
罗伯特·亚当斯的西部景观照片面对的是西部城镇边缘地带,反映了城市化进程中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具有强烈的社会性。
其次,拍摄的态度不同。
安塞尔·亚当斯出于对大自然的热爱,对作品进行了大量的艺术化加工,以充分体现大自然的美。
罗伯特·亚当斯则本着客观冷静的态度,以平和的视角,不加美化的画面,直接反映现实。
但他们俩也有共同点,就是都以自己的作品呼吁环保,这也是他们作品的真正价值所在。
安塞尔拍得美是为了环保,罗伯特拍得不美也是为了环保,由此可见画面的形式最终是要为内容服务的。
罗伯特·亚当斯的作品直接揭示了城市化过程中人对大自然的破坏,充分体现了一个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也因此获得了很高的赞誉。
作品的艺术价值往往和其社会价值是分不开的,而通常我们所重视的审美价值其实只是作品的附属价值,其评判标准也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美,而是看形式是否符合表达主题的需要。
从纯摄影的角度,罗伯特·亚当斯的作品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亚当斯十区曝光理论-龙之尚的日志-网易博客

、亚当斯十区曝光理论-龙之尚的日志-网易博客1、亚当斯十区曝光理论2、摄影大师一直在使用反转片?为什么?3、摄影大师如何判断曝光,内心依据是什么?是经验?还是其他?答案:1、很多摄影爱好者,学摄影多少研究或听说过亚当斯的“十区曝光法则”,但是真正理解其含义的真得很少,我在无忌与一些网友聊过,基本上没有真正理解的,大都一知半解,或不知其意。
我在刚开始研究的时候(谢俊汉翻译的“亚当斯论摄影”国内被认为介绍亚当斯的“十区曝光法则”的权威书籍),也是弄不懂,后来看了十几本英文原著,才弄明白是怎么一回事,我个人认为这可能是谢俊汉翻译的“亚当斯论摄影”有的地方不准确,没有把“十区曝光法则”解释得很透彻。
以上弄不明白没关系,只要记住一句话就可以了:亚当斯说:“反转片最适合的曝光区域就在VI、VII区(六、七两个区域)切忌,向下面还会用到。
2、摄影大师一直用反转片原因之一:反转片成像质量的确很好,基本上能忠实反映原景象;(我个人做过测试,的确如此)原因之二:反转片对于提高摄影技术有很好的帮助,(这一点在赵嘉的《兵书十二卷》中也曾提到过)负片洗出来的照片往往是经过照相馆的师傅调整过后东西,不代表真实影像。
反转片却能真实反映实物影像。
(幸好我有尼康F80DS,具有在胶片缝隙中打印曝光数据的功能,这一点对于学摄影很有用)原因之三(我个人认为):就是反转片比较好控制曝光(因为:亚当斯说:“反转片最适合的曝光区域就在VI、VII区,我认为记住两个区域的曝光组合比记住十个区域的曝光组合要容易得多)亚当斯“十区曝光法则”是以负片为基础的,负片宽容度比较大,横跨十个区域,相反反转片宽容度较小,最佳曝光区域只有两个区域。
现在反转片技术发展的比较高了,可以跨到4到5个区域,不是网上流传的反转片曝光很难控制,这一点影友应该改正的思维误区。
4、摄影大师如何判断摄影曝光,根据我个人的研究,他们或多或少都用到了亚当斯的“十区曝光法则”主要用的就是“反转片最适合的曝光区域就在VI、VII区”。
干货好文!区域曝光法原来这么简单!

干货好文!区域曝光法原来这么简单!安塞尔·亚当斯美国著名摄影家安塞尔·亚当斯的区域曝光理论,是半个多世纪以来摄影科学的基本理论之一。
区域曝光系统是一个极其有用的摄影方法,一旦掌握了这种方法,甚至是初学摄影者也能像经验丰富的老手一样,在按下快门之前就能预料到最终得到的照片是什么模样。
只要掌握了这种方法,摄影者就会学会分析景物,对景物进行更为准确的测光,并根据测光的结果作出适当的曝光,从而把对景物的视觉印象忠实地或者创造性地再现在照片上。
——百度百科也就是说,掌握了区域曝光系统,无论是暗部细节还是高光细节,你想要的,都有。
下面都是安塞尔·亚当斯的名作:下面这幅月升在Photofairs in Shanghai艺术展,其5*7寸的复制品都出价高达68万!羡慕吗?嫉妒吗?那就认真读一读下面的内容,一定会有收获哦!Zone System(分区曝光系统)上手其实很简单,坏就坏在有些老法师过于执着一些很深的技术细节。
今天有毒君就拿掉一切复杂晕眩的理论,最简单粗暴地教你怎么去学会掌握它!这里说明一点,因为每个拍摄的场景反差都有不同,所以区域曝光系统需要对每一格底片进行单独冲洗,所以使用大画幅散页片是最方便的。
但是120和135胶卷也不是绝对不可以用。
120可更换后背的相机,可以使用多个胶片后背,每一个后背里的卷都只拍摄同一种反差,遇到不同反差场景更换后背,冲洗的时候就可以对整卷反差相同的底片进行统一处理。
连亚当斯本人在晚年的时候也使用相对于大画幅更加轻便的120可换后背相机进行创作。
有图有真相:截图自油管视频《Ansel Adams: Making of Moon and Half Dome》135相机的使用相对要更麻烦一些。
首先必须使用能够手动退片的机械相机。
每一卷都拍摄同一种反差,当遇到反差不同的场景时,纪录该卷拍到了第几张,反差是多少,然后手动退片,保留片头。
下次再碰到相同反差场景时,把胶卷安装上,光圈最小,快门最快,盖上镜头盖,空拍到上次纪录的张数,再多空拍两张防止叠片。
实用区域曝光法

区域曝光法与音乐理论有很大的相似之处。音乐是将未加工的声音合理编排,这种编排使连贯的旋律得以被创造和记录下来。区域曝光法则是以实用的观点对感光测定学-----研究光与感光材料相互作用的学科进行提炼而形成的一套简单易行的工作方法。正如一个会识谱的演奏者能够演奏任何曲谱----不管是爵士乐还是古典音乐一样,区域曝光法也能让摄影者用各种创作方式来表现他所看到的景物。
实用区域曝光法(一)
--------------------------------------------------------------------------------
凡是熟悉安塞尔.亚当斯或米诺·怀特(Minor WhZte)的作品的人,都知道区域曝光法。 问题是要找到一种办法,使那些无意搞专业的摄影者也能理解区域爆光法。
区域曝光法的基本成分是一个“视觉标尺”,我们称其为区域标尺(或灰色梯度尺、灰色级谱)。使 用这把标尺摄影者能够想象并实测出正常反差、低反差及高反差拍摄对象之间的差异。
理想的情况是,照片上影调的明略程度应该与我们所看到的周围世界的明暗程度相一致。例如,当我们拍摄一面深色木墙时,我们期望照片上出现深色木头所特有的影调和细节,使我们能够在现实世界与照片反映的世界之间建立起这种一致关系的视觉单位就叫作区域。区域可以有三种简单的解释:
3.摄影测定 区域可以借助光圈、快门速度以、及测光表读数来测量。
照片影调值 如果你观察一张正常黑白照片的影调朋暗程度,那么关于区域的第一种解释就很容易理解。在这里,“正常”一词指的是一张照片的影调.逼真而丰富。如果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几乎任何一张照片里面都包合着各种照片所能表达的影调,从最黑的黑色,到最白的白色,都能在相纸上形成。在开始把照片上的影调值与区域标尺联系起来时,先设想照片申的全部影调范围在一条连续的灰色谱带上展开,从谱带一端纯黑色开始,逐渐变浅,直到另一端的纯白色。现在,这个级谱被分成了从黑到白十个明显的等级。如果把这十个等级从黑到白依次标上O到Ⅸ(十个罗马数字,这些等级就可以正式叫做区域了。 在区域的第一种解释里,有两个关键内容:
安塞尔·亚当斯 风光摄影界的宗师

图丨安塞尔 · 亚当斯 文丨刘翠霞 刘永明资深玩摄影的人,没有不知道Ansel Adams (安塞尔 · 亚当斯,1902-1984)的。
他可谓是风光摄影界的宗师,其开创的“区域曝光法”至今都被很多摄影师广泛运用。
他是20世纪美国乃至世界享有盛誉的风光摄影家、摄影教育家、自然环境保护者,也是主张“纯摄影”的“f/64小组”的发起人之一。
Ansel Adams1902年2月20日,安塞尔·亚当斯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的一个上层家庭。
亚当斯是家中独子,其名源于伯父安塞尔·伊斯顿。
1700年代,亚当斯家族从爱尔兰移民新英格兰,后期移民到美国。
在亚当斯的一生中,关于童年的记忆是最惨烈的。
1906年,旧金山发生大地震,亚当斯的鼻梁被砸断,因未及时得到矫正,鼻梁断裂的伤痕伴随着他的一生。
少年时代,他开始学习钢琴,这也让他在后期的人生职业规划中,一直在钢琴家或摄影师间摇摆不定。
14岁时因健康问题,暂停学习钢琴,与父母同游约塞米蒂国家公园(Yosemite National Park)。
这个时期,他用父母赠予的一台柯达布朗尼箱形相机拍出了人生中的第一张照片。
在此后的人生中,他始终对约塞米蒂倾注着“百看不厌,百拍不烦”的感情,每年都要专门来这里拍照。
以约塞米蒂国家公园为题材的作品成为其经典的黑白摄影作品中最著名的系列。
因为喜欢登山,让他在风光摄影界成为收获者亚当斯喜欢登山,在1919年前后他加入了山脉俱乐部,且终身未曾脱离这个组织。
这是一个致力于保护自然风景和资源的社会组织。
加入这个组织,让亚当斯有了更多可拍摄的素材,为他今后的摄影事业发展,起到了便利作用。
26岁时,在山岳协会纪念馆担任兼职管理员的亚当斯,被派任为国立公园的摄影师。
但此时,亚当斯创作的风景照片,并不惊艳,甚至还十分呆板。
这让他十分苦恼,却找不到根源所在。
直到两年后,他遇到了摄影家保罗·斯特兰德才豁然开通。
摄影大师亚当斯的区域嚗光理论

摄影大师亚当斯的区域嚗光理论亚当斯的区域曝光理论美国著名摄影家安塞尔·亚当斯的区域曝光理论,是半个多世纪以来摄影科学的基本理论之一。
亚当斯在他所写的《负片与照片》一书中对此曾作了详尽的表述。
他所介绍的方法虽然较为复杂,然而是极其有用的。
有人曾指出,一旦掌握了这种方法,甚至是初学摄影者也能像经验丰富的老手一样,在按下快门之前就能预料到最终得到的照片是什么模样。
只要掌握了这种方法,摄影者就会学会分析景物,肘景物进行更为准确的测光,并根据测光的结果作出适当的曝光,从而把对景物的视觉印象忠实地或者创造性地再现在照片上。
根据亚当斯的理论,黑白照片的色调或灰调可以分为十个“区域”,由零区域(相纸能够表现出的最黑的部分)至第十区域(相纸的底色——白色)。
第五区域是中等的灰度,它可以根据测光表的读数曝光而得出来;第三区域是有细节的明影部分,而第八区域则是有细节的强光部分。
凭着区域系统,摄影者便可以颈见到照片的最后影像,并使底片能够根据摄影者心目中的构思去曝光。
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量度阴影部分的光量,为使这部分能够有更多细节,并将光圈增大两级;然后量度重要强光部分的光量,按照区域系统理论,强光部分比阴影部分亮了五级,如果明影部分是第三区域的话,强光部分便是第八区域。
倘若这是摄影者的构思,便可以马上进行拍摄。
要是想使强光部分有更多层次,摄影者可以缩短底片的显影时间来减低反差,使第八区域变为第七区域。
相反地,如果想使重要阴影部分有更多层次,而这部分又比较明亮部分暗了三级,显影时便可增加时间以增大照片的对比度,从而使强光部分变得更亮。
当然,在充分掌握曝光区域理论之前,必须进行一些曝光和显影的试验,有关的内容较为繁琐,不再赘述。
下面介绍亚当斯的一幅作品及其拍摄经过,以便对他的这种区域曝光法能有所了解。
《冬天的风暴》是亚当斯1940年拍摄于约塞米蒂国家公园的一幅作品。
那是12月初的一天。
风暴最初夹杂着大雨,后来雨又变成了雪,直到中午天气才开始变得清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