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七种致命毒蘑菇(图)
毒蘑菇大全

毒蘑菇大全平时在野外的时候很多人,经常会去吃一些野生的蘑菇,对野生的蘑菇也是比较好奇的,但是我们会发现,蘑菇虽然比较好,而且大多数都是野生的,但是并非野生的就一定有营养,还有可能长在外面的蘑菇,因为我们不会辨别,而选择吃了毒蘑菇这样危害会更大,毒蘑菇的种类有很多种来看一看毒蘑菇的种类大全。
中毒类型毒蘑菇毒蘑菇毒蘑菇中毒的类型有不同的划分方法,这里可按中毒的症状分为胃肠类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肝脏损害型、呼吸与循环衰竭型和光过敏性皮炎型等6个类型。
胃肠炎型:这是最常见的中毒类型。
中毒潜伏期较短,一般多在食后10分钟~6小时发病。
主要表现为急性恶心、呕吐、腹痛、水样腹泻、或伴有头昏、头痛、全身乏力。
一般病程短、恢复较快,预后较好,死亡者很少。
但严重者会出现吐血、脱水、电解质紊乱、昏迷,以及急性肝、肾功能衰竭而死亡。
神经精神型:引起这类型反应的毒素有多种,有些毒素可引起类似吸毒的致幻作用。
从中毒症状可以分为神经兴奋,神经抑制、精神错乱,以及各种幻觉反应。
此类症状可在发病过程中交替出现,或仅有部分反应,有的病人还可伴有胃肠炎症状。
如含毒蝇碱的蘑菇中毒,潜伏期较短,一般在食后10分钟至6小时内发病(多在30分钟内发病)。
出现大汗、发热、流涎、流泪、发冷、心跳减慢、血压降低、呼吸急促、瞳孔缩小,眼花,视力减弱,甚至模糊不清,支气官痉挛、急性肺水肿。
严重者谵语、抽搐、昏迷或木僵,因呼吸抑制而死亡。
含有毒蝇母和蜡子树酸的毒蘑菇中毒,潜伏期甚短,一般在食后30分钟至2小时左右发病。
主要表现有烦躁不安、精神异常、痉挛、视物不清或幻视等。
在光盖伞属(psilocybe)和斑褶伞属(panaeolus)、球盖菇属(Stropharia)的毒蘑菇中含有光盖伞素或光盖伞辛,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瞳孔散大、心跳加快、血压升高,体温增高、脸面潮红、出汗、发冷,产生听觉、味觉改变,甚至有明显的幻觉。
有的病人失时间和距离的感觉,有的极度愉快,狂歌乱舞、或如同醉者喜怒无常、哭笑皆非,或如痴若呆、似梦非梦的状态。
世界十大致命毒蘑菇 世界上最毒的蘑菇排名

世界十大致命毒蘑菇世界上最毒的蘑菇排名周末到了,很多人喜欢郊游,可能会遇到野生的蘑菇。
很多蘑菇既美味可口,又赏心悦目。
但这个时候,你一定要提防自然界这些美丽的“诱惑”。
接下来将要介绍10种毒性超强的蘑菇,切记一定对它们敬而远之。
10【毁灭天使】主要在欧洲出没,与北美有毒的双抱鹅膏和赭鹅膏同源性极高,以一种难闻的气味告诫人们不要靠近。
这并不能阻止一些人品尝其白色的肉。
但是,这种蘑菇在幼年看上去像鸡蛋,识别起来更加困难,因为人们常常会把它同另外两种食用蘑菇混淆。
9【死亡天使】是最常见的蘑菇杀手之一。
人们很容易将白色的死亡天使与可食用的蘑菇混淆,包括草菇和洋蘑菇。
死亡天使含有鹅膏毒素,可阻止细胞的新陈代谢(从而杀死细胞),通常始于肝和肾;几天内可致人于死地。
8【秋日小圆帽】世界各地气候温和的地方都可以看到纹缘盔孢伞(即秋日小圆帽)的身影。
它表面看似光盖伞属的致幻真菌,事实上却具有相当大的毒性。
与本属中的深褐色或淡紫色袍子不同,纹缘盔孢伞的孢子是淡棕色。
7【毒鹅膏】在全球范围内,这种看似无辜的真菌可是多数与蘑菇有关的死亡事件的罪魁祸首。
毒鹅膏含有鬼笔毒素与鹅膏菌素两种毒物,仅仅食用30克便足以致人于死地。
症状可能会在食用以后8到12小时才出现,但可以在一周内引起肾功能衰竭,致人死亡。
6【大理石死亡帽】一般出现在夏威夷、澳大利亚和南非,与死亡帽是同属,也含有鹅膏菌素。
这种伞状真菌常常生长在常绿乔木和桉树林。
据说是同别的树种一道从澳大利亚被引入夏威夷。
5【头套鹿花菌】学名赭鹿花菌,人们可能会将这种褐色鞍状蘑菇与一种美味可口的蘑菇混淆。
赭鹿花菌含gyromitiri-n毒素,毒素在人体会转化为甲基联氨,甲基联氨是火箭燃料原料之一。
赭鹿花菌吃进腹中一开始或许没有其他蘑菇那么致命,但它会逐渐对人体产生有害影响,可能是一种致癌物。
4【大脑蘑菇】因回旋状表面被称为“大脑蘑菇”。
在西班牙、瑞典等地,仍有人将其煮熟后吃掉。
警惕夺命毒蘑菇

警惕夺命毒蘑菇前言广东省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毒蘑菇的种类也十分繁多,加上广东等南方人喜爱食用各种“山珍海味”,对野生蘑菇也情有独钟,所以误食毒蘑菇的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据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5年的不完全统计,2000-2005年仅广州市发生蘑菇中毒事件共有19起,中毒92人,死亡13人。
而对于整个广东省来说,这样的事件就更加频繁和难以统计了。
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已知具较明显毒性的毒蘑菇种类多达400多种,我国毒蘑菇有200多种,广东则有100多种。
如果将具有轻微毒性的种类都算上的话,世界上的毒菌则多达1000多种。
毒蘑菇的种类繁多,毒性有强有弱,它们对人体的健康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其中剧毒的种类可直接危及受害者的生命安全。
如2000年3月发生在广州天麓湖的9名外来人员误食致命白毒伞,其中8人在随后的数天内相继死亡,另一名患者则在老家养病半年后亦不治身亡!广东省近年来类似的案件还有多起:2002年3月,广州发生2起6名外来民工和广州市民一家3人因采食野生蘑菇中毒的事件,造成2人死亡;2004年4月,广东清远一家6口因采食毒鹅膏菌,结果发生了全家6人全部死亡的悲惨事件;2005年9月广东连州市大路边镇发生了食用野生蘑菇的重大中毒事件,全村进食人数142人,中毒31人,死亡5人;2007年4月萝岗区九龙镇7名民工因采食灰花纹鹅膏,中毒5人,死亡2人。
以上只是广东省众多毒蘑菇中毒事件中的少数事例。
我省邻近省区也常发生毒蘑菇中毒事件,中毒人数多达3000多人。
由于辨别毒蘑菇非常困难,在采集野生蘑菇时,常误采毒蘑菇食用而中毒。
由于毒蘑菇中的毒素难以去除和破坏,预防毒蘑菇中毒最好的办法是不采食野生蘑菇。
每年三、四月份和七、八月份是蘑菇生长旺盛期,春夏季节雨量及温湿度适合各类野生蘑菇的生长。
部分蘑菇是可以吃的,其中一些不但美味可口,而且含有很多矿物质和纤维。
但是采食野生的蘑菇是很危险的,每年都有人因吃了有毒的蘑菇而死亡。
野外毒蘑菇大全

美丽野菌吃不得——野外毒蘑菇大全中国的毒蘑菇(毒菌)种类多,分布广泛,资源丰富。
在广大山区农村和乡镇,误食毒蘑菇中毒的事例比较普遍,几乎每年都有严重中毒致死的报告。
曾经被作为多发性食物中毒的原因之一。
因此,长期以来鉴别毒蘑菇是人们十分关心的事。
因为鉴别毒菌并不容易,在野外最好不要轻易尝试不认识的蘑菇,同时不偏听偏信。
必须在分辨清楚或请教有实践经验者之后,证明确实无毒时方可食用。
野外毒蘑菇大全我们可以把蘑菇中毒病例分成6种类型:(1)胃肠中毒型:通常的中毒症状是强烈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毒粉褶菌、臭黄菇和毛头乳菇,黄粘盖牛肝菌和粉红枝瑚菌等毒蘑菇可引起此类型中毒,已知有80余种。
(2)神经精神型:已知有60余种。
中毒症状是精神兴奋,精神错乱或精神抑制等神经性症状。
如毒蝇鹅膏菌、半卵形斑褶菇中毒后可引起幻觉反应。
(3)溶血型:主要症状是在1-2天内发生溶血性贫血,症状是突然寒战,发热,腹疼头疼,腰背肢体疼,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全身虚弱无力,烦躁不安和气促。
此类中毒症状主要由鹿花菌引起。
(4)肝脏损害型:引起这类中毒有关的种约20余种。
除上述已提到含毒肽、毒伞肽的种类外,如环柄菇属的某些种。
(5)呼吸与循环衰竭型:引起这种类型的毒蘑菇主要是亚稀褶黑菇。
死亡率较高。
(6)光过敏性皮炎型:我国目前发现引起此类症状的是叶状耳盘菌。
值得提及的是,在现代高科技发展中,人们发现鹅膏菌毒肽对真核生物细胞的RNA聚合酶Ⅱ具有专一性抑制作用,而鬼笔毒肽对肌动蛋白具有束缚作用。
它们被用于现代生命科学的研究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毒蘑菇-大鹿花菌:子实体较小至中等大,菌盖直径8.9-15cm。
呈不明显的马鞍形,稍平坦,微皱,黄褐色。
菌柄长5-10cm,粗1-2.5 cm,圆柱形,较盖色浅,平坦或表面稍粗糙,中空。
毒蘑菇-大鹿花菌在针叶林中地上靠近腐木单生或群生。
分布于我国吉林、西藏等地区。
可能有毒,毒性因人而异,不可食用。
新疆的盘点你身边的13种毒蘑菇之欧阳道创编

首先毒蘑菇厉害,几个就可以毒死匹马。
记住不认识就坚决不能吃。
不可以用自己的生命尝试是否有毒。
盘点你身边的13种毒蘑菇1狗尿苔学名半卵形斑褶菇,菌盖直径3cm左右,烟灰色至褐色,顶部蛋壳色或稍深。
有皱纹或裂纹,干时有光泽,边缘附有菌幕残片,后期残片往往消失。
菌肉污白色。
菌柄长可达16cm,往往扭曲,内部空心。
分布:狗尿苔是长在臭墙角或干大粪上的一种有毒的蘑菇。
毒性:中毒后一般无胃肠道反应。
发病较快,主要表现为精神异常、跳舞唱歌、狂笑,产生幻视,有的昏睡或讲话困难。
2褐鳞小伞菌子实体小,带浅肉粉红色。
菌盖具褐红色或暗紫褐色鳞片。
无菌托且有菌环。
幼时菌盖半球形,开伞后平展,直径2-4cm,中部鳞片密集色深,边缘有短条棱。
菌肉粉白色,近表皮处带肉粉色。
菌褶白又带粉色,离生,稍密,不等长,受伤变暗红色。
分布:夏秋季于林下、路边、房屋周围的草地上均可生长,一般群生,有时单生。
毒性:此种极毒,含毒肽和毒伞肽。
发病初期为胃肠炎症状,然后肝、肾受害、烦躁、抽搐、昏迷,死亡率高。
3肉褐麟小伞中文学名肉褐鳞环柄菇。
此种同褐鳞小伞相近似,主要区别是褐鳞小伞菌柄较细长,基部稍膨大,而肉褐鳞小伞菌柄一般等粗,菌环窄,往往只留痕迹,菌环以下有显著鳞片。
分布:夏秋季于林下、路边、房屋周围的草地上均可生长,一般群生,有时单生。
毒性:此种极毒,含毒肽和毒伞肽。
4花褶伞菌盖烟灰色,直径1-3厘米,顶部蛋壳色,稍有皱纹。
菌柄柱形,常扭曲,呈浅紫色,有白色粉末。
分布:春季至夏季在粪堆及肥土上生长普遍,群生或散生。
毒性:食后发病快,约1小时后出现精神异常,产生幻觉。
除严重者外,一般无胃肠道症状。
5青毒伞菌盖直径约5-10厘米,颜色呈瓦灰色或浅青褐色,表面有块状鳞片。
菌柄长12-16厘米,近白色。
分布:阔叶林地上单生,或与云杉、松树等形成外生菌根。
毒性:极毒。
6白毒伞又名致命鹅膏菌、白毒鹅膏菌,子实体中等大,纯白色。
菌盖初期卵圆形,开伞后近平展,直径7-12cm,表面光滑。
国外的八种巨毒蘑菇

国外的⼋种巨毒蘑菇⼀. 毁灭天使通体⽩⾊,菌托不明显,茎⼲有鳞⽚,菌帽直径可达12厘⽶. 秋季分布于树林中,闻起来有甜味,含致命毒素。
⼆. 剧毒之王----死⼈帽橄榄绿⾊,菌帽可达12厘⽶,茎秆苍⽩,菌托⼤⽽明显,⽩⾊菌⾁和菌褶,常分布于橡树林和⼭⽑榉林中. 乃剧毒之王。
三:美洲豹帽棕⾊菌帽,有斑点.直径达8厘⽶,厚实,茎基部有2-3圈菌圈,菌褶⽩⾊. 尤喜⼭⽑榉林.毒性超强!四: 飞伞菌亮红⾊菌帽,有⽩⾊斑点.常于秋季⽣长于针叶林中.剧毒!五: Entoloma sinnuatum灰⽩⾊凹型菌帽,直径可达15厘⽶.菌褶黄⾊,成熟时候转为淡紫⾊. 厚实的⽩⾊菌略带动物⾁味,苦杏仁味和萝⼘味.常见于夏秋季,尤喜橡树和⼭⽑榉林.剧毒!!此物很容易跟松覃类真菌混淆,尤其要注意!要记得这种毒蘑菇的茎上⽆菌环!六: Lnocybe Patonillardii幼株⽩⾊,长⼤后逐渐变为棕黄⾊.菌帽直径7厘⽶左右,菌褶幼⼩时为⽩⾊,长⼤后逐渐变为橄榄棕⾊.菌株擦伤处逐渐会变红. 夏季分布于阔叶林中,尤喜⼭⽑榉林.剧毒!!此物幼株常被误认为是松覃类, 但是切记!此类菌茎上⽆菌环七: Paxilus involutus菌帽结实,棕黄⾊号⾓状.帽沿外翻,直径约12厘⽶.菌褶棕黄⾊,柱型茎秆.尤喜桦树林,剧毒!!注意!千万别把这个当作是可使⽤的黄⾊真菌,如鸡油菌等。
⼋:Cortinarius peciosissimus通体红或红棕⾊,屋顶式菌帽.直径2-8厘⽶.秋季分布于针叶林中,剧毒,不过幸好不很常见. 它的近亲,颜⾊稍淡的Cortinarius orelanus分布与阔叶林中,也有毒.此类毒菌都含有类似萝⼘的⼟腥味,别跟鸡油菌混淆!。
毒蘑菇ppt课件

阴暗潮湿
毒蘑菇往往在阴暗潮湿的 环境中生长,如树下、草 丛、湿地等。
温湿度适宜
毒蘑菇的生长还需要适宜 的温度和湿度条件。
毒蘑菇的毒性成分
毒素种类多
死亡率较高
毒蘑菇含有多种毒素,如胃肠毒素、 神经毒素、肝肾毒素等。
毒蘑菇中毒的死亡率较高,尤其是误 食含有剧毒的毒蘑菇。
中毒症状重
毒蘑菇中毒的症状比较严重,可能包 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痛、 眩晕等症状。
教育公众
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高对毒蘑菇的警 惕性和识别能力。
04
毒蘑菇的防治与利用
防治方法
识别特征
学习毒蘑菇的典型特征,以便 在野外能够准确识别,避免误
食。
严格采摘
避免随意采摘未知蘑菇,如需 食用,应确保来源可靠。
科学烹饪
烹饪过程中应彻底煮熟,以破 坏毒素,降低风险。
专业指导
参加相关课程或请教专业人士 ,获取更全面的毒蘑菇防治知
慎重采食野生蘑菇
不要随意采食野生蘑菇,特别是没有科学鉴 别依据的情况下。
及时就医
一旦出现食物中毒症状,应立即就医,以免 延误治疗。
谢谢观看
毒蘑菇的种类与分布
总结词
毒蘑菇的种类繁多,全球各地均有分布,但不同地区毒蘑菇的种类和数量存在差异。
详细描述
毒蘑菇的种类非常多,全球已知的毒蘑菇种类超过1000种。这些毒蘑菇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森林、草原、荒漠 等地区。不同地区的毒蘑菇种类和数量存在差异,一些地区可能只有少数几种毒蘑菇,而另一些地区则可能吐、 腹泻等症状,经过及时治疗,病
情得到控制。
案例二
野外露营者采食野生蘑菇,中毒后 出现幻觉、抽搐等症状,经抢救后 脱险。
案例三
新疆的盘点你身边的13种毒蘑菇

首先毒蘑菇厉害,几个就可以毒死匹马。
记住不认识就坚决不能吃。
不可以用自己的生命尝试是否有毒。
盘点你身边的13种毒蘑菇1狗尿苔学名半卵形斑褶菇,菌盖直径3cm左右,烟灰色至褐色,顶部蛋壳色或稍深。
有皱纹或裂纹,干时有光泽,边缘附有菌幕残片,后期残片往往消失。
菌肉污白色。
菌柄长可达16cm,往往扭曲,内部空心。
分布:狗尿苔是长在臭墙角或干大粪上的一种有毒的蘑菇。
毒性:中毒后一般无胃肠道反应。
发病较快,主要表现为精神异常、跳舞唱歌、狂笑,产生幻视,有的昏睡或讲话困难。
2褐鳞小伞菌子实体小,带浅肉粉红色。
菌盖具褐红色或暗紫褐色鳞片。
无菌托且有菌环。
幼时菌盖半球形,开伞后平展,直径2-4cm,中部鳞片密集色深,边缘有短条棱。
菌肉粉白色,近表皮处带肉粉色。
菌褶白又带粉色,离生,稍密,不等长,受伤变暗红色。
分布:夏秋季于林下、路边、房屋周围的草地上均可生长,一般群生,有时单生。
毒性:此种极毒,含毒肽和毒伞肽。
发病初期为胃肠炎症状,然后肝、肾受害、烦躁、抽搐、昏迷,死亡率高。
3肉褐麟小伞中文学名肉褐鳞环柄菇。
此种同褐鳞小伞相近似,主要区别是褐鳞小伞菌柄较细长,基部稍膨大,而肉褐鳞小伞菌柄一般等粗,菌环窄,往往只留痕迹,菌环以下有显著鳞片。
分布:夏秋季于林下、路边、房屋周围的草地上均可生长,一般群生,有时单生。
毒性:此种极毒,含毒肽和毒伞肽。
4花褶伞菌盖烟灰色,直径1-3厘米,顶部蛋壳色,稍有皱纹。
菌柄柱形,常扭曲,呈浅紫色,有白色粉末。
分布:春季至夏季在粪堆及肥土上生长普遍,群生或散生。
毒性:食后发病快,约1小时后出现精神异常,产生幻觉。
除严重者外,一般无胃肠道症状。
5青毒伞菌盖直径约5-10厘米,颜色呈瓦灰色或浅青褐色,表面有块状鳞片。
菌柄长12-16厘米,近白色。
分布:阔叶林地上单生,或与云杉、松树等形成外生菌根。
毒性:极毒。
6白毒伞又名致命鹅膏菌、白毒鹅膏菌,子实体中等大,纯白色。
菌盖初期卵圆形,开伞后近平展,直径7-12cm,表面光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季到了,很多人喜欢郊游,可能会遇到野生的蘑菇。
很多蘑菇既美味可口,又赏心悦目。
但这个时候,你一定要提防自然界这些美丽的“诱惑”。
接下来将要介绍七种毒性超强的蘑菇,切记,一定对它们敬而远之。
秋日小圆帽
秋日小圆帽
世界各地气候温和的地方都可以看到纹缘盔孢伞(即秋日小圆帽,Autumn Skullcap)的身影。
它表面看似光盖伞属的致幻真菌,事实上却具有相当大的毒性。
与本属中的深褐色或淡紫色袍子不同,纹缘盔孢伞的孢子是淡棕色。
不过要分辨二者的区别存在一定的难度,尤其是这些小蘑菇可能生长在同一区域。
死亡天使
“死亡天使”(Death Angel)学名Amanita bisporigera,是最常见的蘑菇杀手之一。
人们很容易将白色的死亡天使与可食用的蘑菇混淆,包括草菇和洋蘑菇。
死亡天使含有鹅膏毒素,可阻止细胞的新陈代谢(从而杀死细胞),通常始于肝和肾;几天内可致人于死地。
死亡天使一般发现于北美,而其同属鳞柄白鹅膏(A. virosa)在欧洲更为常见。
毁灭天使
“毁灭天使”(Destroying Ang el)学名为Amanita virosa,主要在欧洲出没,与北美有毒的双抱鹅膏(A.bisPorigera)和赭鹅膏(A. ocreata)同源性极高,以一种难闻的气味告诫人们不要靠近。
这并不能阻止一些人品尝其白色的肉。
但是,这种蘑菇在幼年看上去像鸡蛋,识别起来更加困难,因为人们常常会把它同另外两种食用蘑菇混淆。
死亡帽
死亡帽
在全球范围内,这种看似无辜的真菌可是多数与蘑菇有关的死亡事件的罪魁祸首。
所以,千万不要将可食用的蘑菇种类同毒鹅膏(Amanita phalloides)混淆,后者含有鬼笔毒素与鹅膏菌素两种毒物,仅仅食用30克便足以致人于死地。
症状可能会在食用以后8到12小时才出现,但可以在一周内引起肾功能衰竭,致人死亡。
大理石死亡帽
大理石死亡帽
大理石死亡帽(Marbled Death Cap)一般出现在夏威夷、澳大利亚和南非,与死亡帽是同属,也含有鹅膏菌素。
这种伞状真菌常常生长在常绿乔木和桉树林。
据说是同别的树种一道从澳大利亚被引入夏威夷。
头套鹿花菌
头套鹿花菌
头套状鹿花菌(hooded false morel)学名为赭鹿花菌(Gyromitra infula),人们可能会将这种褐色鞍状蘑菇与一种美味可口的可食用蘑菇(在食用前必须煮熟)混淆。
赭鹿花菌含有gyromitirin毒素,这种毒素在人体会转化为甲基联氨,甲基联氨是火箭燃料的原料之一。
赭鹿花菌吃进腹中一开始或许没有其他蘑菇那么致命,但日子久了,它会逐渐对人体产生有害影响,可能是一种致癌物。
大脑蘑菇
大脑蘑菇
鹿花菌(学名Gyromitra esculenta)一旦生食足以致命。
它还因回旋状表面被称为“大脑蘑菇”。
在西班牙、瑞典等地,仍有人将其煮熟后吃掉。
鹿花菌通常被认为毒性不强。
它还含有鹿花菌素,鹿花菌素可以产生甲基联氨。
与其他许多种毒蘑菇不同,鹿花菌通常会引起神经性症状,包括昏迷和肠胃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