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心理学试题及其答案内容(1)
大学《心理学》考试试题 及 答案解析一

大学《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5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姓名:______考号:______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位于______内。
2、______动物的脑较简单。
人和哺乳动物的脑特别发达。
3、脑包括端脑(大脑)、间脑、小脑、______。
4、脊椎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高级部位,生命机能的主要调节器。
其中______是结构最复杂、功能极其完善的物质。
它是思维的器官,是心理、意识的物质本体。
5、脑头灵机是关于______的工作机制与原理图,是哲学的概念解释。
6、人脑可分为6个部分(即端脑、间脑、小脑、中脑、脑桥、______。
7、端脑和间脑又合称为前脑,脑桥和延髓又合称为后脑。
)端脑,指大脑两半球;延脑或称延髓。
中脑、脑桥与延髓组成脑干,其间有神经细胞团与神经纤维交错组成的脑干______。
8、人脑是从低等动物的原始______经过长期的演化历程发展而来的。
人脑达到高度的发展,主要在于大脑两半球的不断扩大和复杂化。
9、大脑两半球的表面积扩大到一定程度,由于颅腔容量的限制而出现沟、回,并逐渐增加其______。
10、大脑两半球主要由灰质表层、白质和皮下神经节,即______、神经纤维髓质和基底神经节组成。
二、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1、由联合神经纤维(主要是胼胝体)联结在一起的大脑两半球划分为额叶、顶叶、枕叶、颞叶与岛叶,而且它们各有一定的()。
A.自然科学B.生物学C.技能分工D.地理学2、脑的基本()是神经细胞(神经元)和胶质细胞。
A.构成单位B.物理现象C.自然现象D.物理现象3、感知从外周传来刺激的细胞主要位于第4层;实现加工和将兴奋由一个()传递给另一皮质区的细胞,多半在第2层和第3层。
《医学心理学》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大全(一)

20XX级临床本科《医学心理学》试卷姓名:学号:分数: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10 分)1.美国心里学家()在1913年创立了行为主义理论。
2.()是医学心理学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方法。
3.()是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心理现象。
4.根据思维方向可分为()和发()。
5.()是指具有正常的认知能力,适宜的情绪体验,健全的人格,正确的自我意识及和谐的人际关系。
6.()是指测验或量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的程度。
7.心里咨询按照咨询对象的多少可分为()和()。
8.()可称为精神分析疗法,心理动力学疗法。
二、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1 分,共30 分)1.生理应激引起( )A.单纯生理反应B.单纯心理反应C.免疫反应D.全身适应综合征伴心理反应2.下列哪项与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无关( ) A.性情敏感 B.不争强好胜C.慢性应激状态D.高度紧张职业3.关于系统脱敏法,以下哪项最为合适( )A.必须了解异常行为的刺激因素B.必须将焦虑的刺激分等级并逐步放松C.最适合于治疗恐怖症D.以上都是4.对护士思维能力的最主要要求是( ) A.善于归纳 B.善于推理C.独立性 D.发散性5.和情绪活动密切相关的内分泌系统主要是( ) A.丘脑下部——垂体——肾上腺系统B.丘脑下部——垂体——甲状腺系统 C.丘脑下部——垂体——性腺系统 D.副交感——胰岛系统6.以经验为标准判断心理活动是否正常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 ) A.判断者的个性不一样 B.判断者的经验和水平不一样 C.A、B 两项都是 D.A、B 两项都不是7.关于求医行为,哪项最正确( ) A.求医行为的人肯定自觉有病B.一个人身体出现病变时就会产生求医行为 C.求医行为主要取决于疾病的性质D.求医行为受多种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8.A 型行为与冠心病的关系最早集中在哪方面研究( ) A.病因 B.诊断 C.治疗 D.预防9.护士职业要求其情绪必须( )A.积极而稳定B.心境平静C.乐观D.悲喜有节制10.在个性形成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遗传素质B.环境因素C.教育因素D.家庭因素11.办事见异思迁的人,其意志活动属于( ) A.缺乏自制性B.缺乏果断性C.缺乏坚韧性 D.缺乏独立性12.下列哪类患者不适宜进入特殊学校进行教育康复( ) A.智力残疾 B.视力残疾C.肢体残疾D.听力和语言残疾13.韦氏成人智力量表适用于( )A.16 岁以上成人B.17 岁以上成人C.18 岁以上成人D.20 岁以上成人14.强调先天性遗传和个体素质的特点在变态心理的产生中起主导作用,属于哪种理论模式( )A.行为模式B.医学模式C.动力学模式D.社会模式15.事先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C.有意前注意D.无意后注意16.以精神分析理论为基础的疗法是A、自由联想疗法B、森田疗法C、询者中心疗法D、系统脱敏疗法E、支持疗法17、办事见异思迁,虎头蛇尾的人,其意志活动缺乏A、自觉性B、果断性C、坚韧性D、自制性E、独立性18、激情的特点是A、持久且强烈B、持久且微弱C、积极且短暂D、短暂且爆发E、积极且稳定19、不影响病人遵医行为的因素是A、病人的经济状况B、病人的人口统计学特点C、医患关系D、疾病严重程度E、治疗计划特点20、与肿瘤有密切关系的行为是A、A型B、B型C、C型D、D型E、E型21、下列疾病中,哪个不属于心身疾病A、十二指肠溃疡B、抑郁症C、癌症D、糖尿病E、支气管哮喘22、心理发展的原动力是A、意识活动B、前意识活动C、潜意识活动D、前意识与潜意识活动E、以上都不是23、弗洛伊德认为正常人的心理活动大部分是在哪一层次运行A、意识活动B、前意识活动C、潜意识活动D、前意识与潜意识活动E、以上都不是24、应用心理学的方法影响或改变病人的感受、认识、情感和行为,调整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称之为A、心理诊断B、心理治疗C、心理卫生D、心理咨询E、心理适应25、建立医患关系的原则是A、疾病性质和病人年龄B、疾病性质和病人的人格特征C、疾病病程和病人的经济状况D、病人的文化程度和情绪反应E、病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26、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A、心理活动和行为B、情绪和行为C、心理活动和观念D、智力和观念E、智力和情绪27、一女性,55岁。
历年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历年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科学?A. 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B. 人类生物学C. 人类社会关系D. 人类文化2. 下列哪项不是心理学的主要分支?A. 认知心理学B. 发展心理学C. 行为心理学D. 植物学3. 弗洛伊德是哪种心理学理论的创始人?A. 行为主义B. 精神分析C. 人本主义D. 认知主义4. 以下哪个概念不属于认知心理学的范畴?A. 注意力B. 记忆C. 情绪D. 知觉5. 以下哪项不是心理测量的主要工具?A. 心理量表B. 心理实验C. 心理测验D. 心理评估6.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斯金纳B. 马斯洛C. 费斯汀格D. 罗杰斯7. 以下哪个选项是自我效能理论的主要内容?A. 个体对自身行为的控制感B. 个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C. 个体对自身能力的评估D. 个体对他人行为的预期8. 以下哪个概念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点?A. 个体心理过程B. 群体行为C. 人际关系D. 社会结构9. 以下哪个选项是学习理论中的经典条件作用?A. 观察学习B. 操作条件作用C. 经典条件作用D. 社会学习10. 以下哪个选项是情绪智力理论的核心内容?A. 情绪识别B. 情绪表达C. 情绪调节D. 情绪智力答案:1-5 A D B C D,6-10 C C B C A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 简述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2. 解释什么是心理测量,并举例说明其应用。
3. 描述弗洛伊德的心理结构理论。
4. 阐述认知失调理论的主要观点。
5. 什么是社会学习理论?其与经典条件作用有何不同?6. 简述情绪智力理论对个人发展的影响。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及其对现代心理学的影响。
2. 论述认知心理学与行为心理学在研究方法和理论观点上的主要差异。
结束语:以上试题涵盖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和主要学派,旨在考察学生对心理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心理学理论的深入理解。
历年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

历年试题一得分评卷教师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
1、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是。
A、集中性和选择性B、指向性和集中性C、集中性和紧张性D、选择性和稳定性2 、具有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和协调人的随意运动的机能。
A、小脑B、大脑C、丘脑D、网状结构3、新生儿生下来遇冷就会哭是。
A、经典条件反射B、无条件反射C、操作性条件反射4、人的感受性的大小是用的值的大小来度量的。
A、感觉阈限B、差别感觉阈限 C 、差别感受性 D 、绝对感受性5、读了《西游记》后,在头脑中出现孙悟空形象,这种想象是 ( )。
A.无意想象B.再造想象C.创造想象D.科学幻想6 、( )属于第一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A、“尝梅止渴”B 、“望梅止渴”C、“谈虎色变”D 、“谈梅生津”7、一位小学生在没有人督促的情况下能独立的完成各项作业,反映了其意志的什么品质?A 、果断性B 、自觉性C 、坚持性D 、自制性8 、心理学实验证明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有密切关系,解决问题效率最佳时的动机强度应是 ( )A.最强 B.较弱 C.适中 D.极强9 、既想涉足爱情,又怕因恋爱影响学习,是( )A、双趋冲突B、趋避冲突 C 、双避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10 、坚定沉着、稳重忍耐,但反应缓慢呆板是( )的特点。
A、多血质B、胆汁质C、粘液质D、抑郁质得分评卷教师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1、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认为,人的心理的实质是 ______。
2 、______和______是高级神经系统活动的二种基本过程。
3、个性心理是每个个体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现象,它包括______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4 、反射弧由、、、和五部分构成。
5、有明确的目的,但又不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称为。
得分评卷教师三、判断正误(正确在题后括弧内打“ ✓”,错误打×”。
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 、人的心理成熟水平是与其年龄完全成正比的。
心理学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心理学考试卷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人类行为B. 心理活动C. 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D. 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及其生物基础答案:D2.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推理法答案:D3. 弗洛伊德是以下哪个心理学派的创始人?A. 行为主义B. 认知主义C. 精神分析学派D. 人本主义答案:C4.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情绪的基本类型?A. 喜B. 怒C. 哀D. 惊5. 以下哪个理论不是学习理论?A. 经典条件作用理论B. 操作条件作用理论C. 社会学习理论D. 认知发展理论答案:D6. 记忆的三个阶段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感觉记忆B. 短时记忆C. 长期记忆D. 永久记忆答案:D7. 以下哪个不是智力的组成部分?A. 逻辑推理能力B. 语言能力C. 创造力D. 情绪控制能力答案:D8. 以下哪个不是人格理论?A. 特质理论B. 精神分析理论C. 人本主义理论D. 行为主义理论答案:D9. 以下哪个不是心理障碍的类型?B. 抑郁症C. 人格障碍D. 学习障碍答案:D10. 以下哪个不是心理咨询的主要方法?A. 认知行为疗法B. 精神分析疗法C. 人本主义疗法D. 药物治疗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是心理学的主要分支?A. 发展心理学B. 社会心理学C. 工业与组织心理学D. 神经科学答案:ABC12. 以下哪些是情绪的功能?A. 适应功能B. 动机功能C. 组织功能D. 社会功能答案:ABCD13. 以下哪些是影响学习的因素?A. 学习动机B. 认知风格C. 学习环境D. 学习材料的难度答案:ABCD14. 以下哪些是智力测验的类型?A. 比内-西蒙智力量表B. 韦氏智力量表C. 斯坦福-比内智力量表D. 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答案:ABC15. 以下哪些是心理咨询的目标?A. 缓解症状B. 提高自我认识C. 增强应对能力D. 促进个人成长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心理学考试答案及解析

心理学考试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
A. 个体行为B. 个体心理过程C. 个体心理特征D. 个体心理与行为答案:D解析: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心理与行为的科学,它不仅关注个体的行为表现,也关注行为背后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
2.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潜意识主要储存的是()。
A. 知识B. 记忆C. 情绪D. 被压抑的欲望答案:D解析: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是心理结构中的一部分,主要储存被压抑的欲望和冲突,这些内容通常不被个体意识到。
3.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斯金纳B. 马斯洛C. 费斯廷格D. 罗杰斯答案:C解析:认知失调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提出的,该理论解释了个体在持有相互矛盾的信念、态度或行为时所经历的心理不适。
4. 下列哪项不是情绪的功能?()A. 适应功能B. 动机功能C. 社会功能D. 记忆功能答案:D解析:情绪具有适应功能、动机功能和社会功能,但记忆功能不是情绪的主要功能。
5. 根据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青少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A. 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愧和怀疑B. 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C. 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D. 获得自我同一性,避免角色混乱答案:D解析: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认为,青少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我同一性,避免角色混乱。
6. 根据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个体的特质可以分为()。
A. 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B. 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C. 状态特质和特质特质D. 动态特质和静态特质答案:A解析: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将个体的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共同特质是指在某一文化中大多数人或一个群体共有的特质,而个人特质是指个体独有的特质。
7. 社会学习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班杜拉B. 罗杰斯C. 斯金纳D. 弗洛伊德答案:A解析:社会学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该理论强调观察学习在个体行为发展中的作用。
心理学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

心理学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一个正确答案。
每小题1分,共20分) 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B) B.马斯洛2.心理学属于( C) C.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科学3.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A ) A.随意注意4.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 D)D.差别感受性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A ) A.适应现象6.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 B)秒钟B. 20~40。
7.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整理用叫(B ) B.倒摄干扰8.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C ) C.组块9.概念的内涵指的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外延指的是概念的范围。
概念的内涵增加的同时,也就是使本质的条款更多,它的外延就(C )了。
C.小10.先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小这个差异。
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 C) C.手段—目的分析法11.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B )提出来的。
B.卡特尔12.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所说的“施用累能”是指(B )B.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13.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 B) B.回避失败的倾向14.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相对持久的情绪状态是( B) B.心境15.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
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A) A.多血质16.信息的发送者与信息的接受者之间的信息相互作用过程是( B) B.人际沟通17.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得不到的东西是不好的,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称为( B) B.文饰18.某生学习成绩较差,却经常在同学面前炫耀自己的父亲是××级干部,以求得心理满足。
这是采用了( B)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的表现B.补偿。
心理学考试卷(含答案)

心理学考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属于心理学的研究内容?A. 人类的行为B. 人类的情感C. 人类的生理结构D. 人类的认知答案:C2. 下列哪项是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A. 问卷调查B. 实验研究C. 案例分析答案:D3. 下列哪项是心理学的分支学科?A. 生理学B. 社会学C. 认知心理学D. 生物学答案:C4. 下列哪项是心理学的应用领域?A. 教育心理学B. 工业心理学C. 临床心理学答案:D5. 下列哪项是心理学的基本理论?A. 行为主义B. 认知主义C. 人本主义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目的。
答案: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旨在揭示心理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提高人类的心理健康水平。
2. 请简述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及其研究内容。
答案: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包括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等。
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类思维、感知、记忆、语言等认知过程;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态度和认知;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心理发展过程;临床心理学研究心理障碍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3. 请简述心理学的应用领域及其应用价值。
答案:心理学的应用领域包括教育心理学、工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等。
教育心理学通过心理学原理提高教学效果;工业心理学通过心理学原理提高工作效率;临床心理学通过心理学原理诊断和治疗心理障碍。
4. 请简述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及其特点。
答案: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验研究、案例分析等。
问卷调查通过收集大量数据了解心理现象;实验研究通过控制变量研究心理现象的因果关系;案例分析通过深入分析个体案例了解心理现象。
三、论述题(10分)请结合实际生活,谈谈心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答案:心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
例如,在情绪管理方面,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情绪变化,学会调节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年试题一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 分)。
1、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是。
A、集中性和选择性B、指向性和集中性C、集中性和紧张性D、选择性和稳定性2、具有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和协调人的随意运动的机能。
A、小脑B、大脑C、丘脑D、网状结构3、新生儿生下来遇冷就会哭是。
A、经典条件反射B、无条件反射C、操作性条件反射4、人的感受性的大小是用的值的大小来度量的。
A、感觉阈限B、差别感觉阈限C、差别感受性D、绝对感受性5、读了《西游记》后,在头脑中出现孙悟空形象,这种想象是( )。
A.无意想象B.再造想象C.创造想象D.科学幻想6、()属于第一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A、“尝梅止渴”B、“望梅止渴”C、“谈虎色变”D、“谈梅生津”7、一位小学生在没有人督促的情况下能独立的完成各项作业,反映了其意志的什么品质?A、果断性B、自觉性C、坚持性D、自制性8、心理学实验证明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有密切关系,解决问题效率最佳时的动机强度应是()A.最强B.较弱C.适中D.极强9、既想涉足爱情,又怕因恋爱影响学习,是()A、双趋冲突B、趋避冲突C、双避冲突D、双重趋避冲突10、坚定沉着、稳重忍耐,但反应缓慢呆板是()的特点。
B、胆汁质C、粘液质D、抑郁质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认为,人的心理的实质是______。
2、______和______是高级神经系统活动的二种基本过程。
3、个性心理是每个个体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现象,它包括______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4、反射弧由、、、和五部分构成。
、有明确的目的,但又不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称为。
三、判断正误(正确在题后括弧内打“✓”,错误打“×”。
每小题1分,共10分)1、人的心理成熟水平是与其年龄完全成正比的。
()2、马戏团的狗能按照主人的指令去算算术,说明它能理解主人的语言,是第二信号系统活动的结果。
()3、视觉的高级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的顶叶。
()4、遗忘的速度是均衡的。
()5、诚实、虚伪、自信、自卑是人的气质特征。
()6、思维赋予语言以意义和内容,没有思维,语言就成了毫无意义的符号和声音。
()7、一个10岁的儿童,经过斯丹福—比奈智力量表的测验,他完成了11岁儿童的全部测验项目,他的智商为105。
()8、一个人想什么、说什么、需要什么,完全是由其主观所决定的,与社会现实无关。
()9、巴甫洛夫认为强、平衡而不灵活的高级神经活动相当于抑郁质的气质类型。
()()四、简答(每小题5分,共25分)1、试列举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2、简述避免遗忘的措施。
3、简述气质与性格的区别与联系。
4、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5、简述马斯洛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
五、论述(每小题10分,共20分)1、试简要描述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实验程序,分析两种条件反射的异同点。
2、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试联系实际评价该理论。
陇东学院《心理学》试题答案1、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2、兴奋和抑制3、个性心理倾向性4、感觉器官感觉神经(传入神经)中枢神经系统(脑或脊髓)运动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官5、有意后注意四、简答(每小题8分,共40分)1、试列举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构造主义心理学派、行为主义学派、格式塔学派、精神分析学派、认知心理学派、人本主义学派。
2、简述避免遗忘的措施。
注意脑的健康及用脑卫生;科学用脑;复习(复习要及时,正确合理的安排复习时间,阅读与尝试回忆相结合,材料的系列位置与复习,过度学习,复习的形式要多样化);运用记忆的技术与方法。
3、简述气质与性格的区别与联系。
A、区别:(1)气质受先天因素影响较大,并且变化较困难,也较慢;性格主要是在后天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变化较容易,也较快。
(2)气质与行为方式、行为动机和行为内容无关,也不决定活动的价值与成就的高低,所以无好坏善恶之分,性格直接指向活动的内容,所以有好坏善恶之分。
B、联系:(1)性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和改造气质,使之符合个人所应从事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要求。
(2)气质可以按照自己的动力方式渲染性格特征,使性格特征具有独特的色彩。
(3)气质对性格的影响还表现在气质会影响性格特征的形成和发展的速度。
4、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问题情境、思维定势、功能固着与功能变通、原型启发、情绪与创造性动机、问题解决的策略、认知结构、迁移、个性。
5、简述马斯洛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
(1)有充分的安全感(2)对自己有充分的了解,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出适当的评价。
(3)生活理想和目标切合实际。
(4)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
(5)能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适度的情绪发展与控制。
(9)在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10)在社会规范的前提下,恰当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
五、论述(每小题10分,共20分)1、试简要描述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实验程序,分析两种条件反射的异同点。
实验程序:(1)经典性条件反射: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用狗做实验,当狗吃食物时会引起唾液分泌,这是非条件反射。
如果给狗以铃声,则不会引起唾液分泌,但如果每次给狗吃食物以前就出现铃声,这样结合多次之后,铃声一响,狗就会出现唾液分泌。
铃声本来与唾液分泌无关(称为无关刺激),由于多次与食物结合,铃声已具有引起唾液分泌的作用,即铃声已成为进食的“信号”了。
这时铃声已转化成信号刺激(即条件刺激),这种反射就是条件反射。
(2)操作性条件反射: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B·F·Skinne)把一只饿鼠放入实验箱内,当它偶然踩在杠杆上时即喂食以强化这一动作,经多次重复,鼠即会自动踩杠杆而得食。
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训练动物只对某一个特定信号,如灯光、铃声出现后,作出踩杠杆的动作,才给以食物强化,这类必须通过自己某种活动(操作)才能得到强化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称为操作性条件反射或工具性条件反射。
异同点: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它们都以强化和神经系统的正常活动为基本条件,但它们之间也有不同之处。
在形成操作性条件反射过程中,动物可以自由地活动,它通过主动操作来达到一定的目的;但在形成经典性条件反射时,动物往往被束缚着,是被动地接受刺激。
另外,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强化只同反应(操作)有关,并出现在反应之后;而在经典性条件反射中,强化是同刺激有关,而且出现在反应之前。
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在一个复杂的反射活动中,既包含有经典性条件反射,也包含有操作性条件反射。
2、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试联系实际评价该理论。
需要的层次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A·H·马斯洛提出来的。
他认为,人的需要包括不同的层次,而且这些需要都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
层次越低的需要强度越大,人们优先满足较低层次的需要,再依次满足较高层次的需要。
马斯洛把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图2-6 人类需要的层次关系(摘自Maslow 1970)1、生理需要生理需要是最基层的需要,是指维持个体生存与种族繁衍的需要。
如个体对食物、空气、睡眠、性、母性等的需要。
马斯洛指出,如果所有的需要都得不到满足,那么,有机体就会被生理需要所支配,其他需要简直变得不存在了,即被生理需要掩盖了。
古人说“衣食足而知礼仪”,就是这个道理。
2、安全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是指对安全的环境、恒定的秩序、避免伤害和威胁的需要。
一般而言,当生理需要满足以后,安全的需要就随之产生了。
但在面临危险或威胁时,人们会把安全看得比一切都重要。
在现实生活中,一般人的安全需要是基本得到满足的。
但我们依然能看到表现安全需要的现象。
如在房子上安上防盗门窗;喜欢稳定的工作;避免从事危险的工作;参加各种社会保险;注意食品、药品卫生,等等。
3、归属与爱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就是指个体希望获得别人的爱和爱别人的需要,也就是希望与别人交往,并与别人建立亲密关系的需要。
例如,儿童希望与小伙伴建立友谊,希望得到教师和父母的爱。
归属与爱的需要是在前两种需要基本满足以后产生的。
4、尊重的需要个体在前三种需要基本满足后,就会产生尊重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是指个体追求体现个人价值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他尊两方面。
自尊就是个体对自己的尊重。
如自强、自信、自主、支配他人、胜任工作、取得成就等,都是自尊的具体表现。
他尊是指别人对自己的尊重。
如追求名誉、地位、尊严、威信、获得别人承认、引起别人注意和欣赏等,都是他尊的具体表现。
5、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就是指个体希望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潜能的需要。
艺术家要创作,科学家创造发明,每个人都想把自己的工作做得尽善尽美,这些都是自我实现需要的体现。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在其他需要都基本满足以后才产生的最高层次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需要的产生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是波浪式地推进的,在低一级需要没有完全满足时,高一级的需要就产生了,而当低一级需要的高峰过去了但没有完全消失时,高一级的需要就逐步增强,直到占绝对优势。
(见图2-7)评价: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系统地探讨了需要的实质、结构以及发生发展的规律。
这不仅对建立科学的需要理论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而且在实践上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许多企业家就是依据这个理论,制定满足职工需要的措施,以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但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首先,马斯洛把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都称为基本需要,并认为这些需要是与生俱来的,需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成熟的过程,这严重低估了环境和教育对需要发展的影响;其次,马斯洛强调个体优先满足低级需要,忽视了高级需要对低级需要的调节作用。
连他自己也承认,他“并不完全了解殉道、英雄、爱国者、无私的人”。
试题二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 分)。
1、研究者必须尊重客观事实,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原则称为原则。
A、客观性B、发展性C、系统性D、教育性2、视觉中枢产生于。
A、额叶B、顶叶C、颞叶D、枕叶3、“一心二用”即注意的分配是。
A、有条件的B、有可能的C、无条件的D、特异功能4、当灰色的纸片放在红色的背景上时,人们会感到带有青绿色,这种现象叫做彩色的。
A、同时对比B、继时对比C、不同感觉的对比D、混合5、“触境生情”是记忆过程的过程。
A、无意回忆B、有意回忆C、追忆D、联想6、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属性区分出来的思维过程叫做。
A、分析B、综合C、比较D、抽象7、在过去解决问题经验的影响下,使心理活动处于一种准备状态,它影响着后继解决问题的态势。
这被称为。
A、原型启发B、迁移C、定势D、原型8、“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受一个人的的影响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