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道之自行车道案例研究
关于城镇绿道选线与建设分析—以宜兴龙池山自行车绿道规划为例

城镇绿 道 彳 『 完善 £态格 局的功 能,这是 因为
个健全的生态格 』 H j 是 由 丛质 、 斑块和廊道构成的 。 阿绿道 便是生态j 道 的 要 组 成 部 分 , 它 与林 盘 、 水系、I …剧技淼 林 公园 、 风景 I 等组 成 的 生 态 斑 块
f I _ 林I n ] t 1 , . 、公园及城 i } j 绿 地 构 成 的 生态 基 质 共 同组 成 J ’ } 允 f } 念体 系。
以 宙/ 且 业 \ 龙池 山 自行车绿 道规 划为例
An al y s i s o f t h e Ur b a n Gr e e n wa y L i n e Se l e c t i o n a n d Co n s t r u c t i o n Ta k i n g Yi x i n g L o n g c h i Mo u n t a i n Bi k e Gr e e n wa y Pl a n n i n g a s a n E x a mp l e
I Ke y wo r d s l u r b a n g r e e n wa y , L o n g c h i Mo u n t a i n b i c y c l e g r e e
n wa y s 1 i n e s e l e c t i o n e c o l o g y . I r a mC
洲 地 区 著 名的 1 【 I 水 城 市 、生态 城 I } j ,集旅 游 、休 闲 、
文化 1 。‘ 体 ,生 态 本 底 极 任 。 《 宜 南I l 1 区绿 道 规 划 》 提 出 了宜 南 L L l 区 “ 二 三 线
丁 张 公 路 自基 地 两 侧 边 缘 南 北 穿 过 , 双湖 路 自南 侧 穿过 。 随 肴 双 湖 路 的 开 工 建 设 , 基地 与阳 羡 湖 及 竹 海 景 的交 通 将 更 加 便 捷 ,现 状 交 通 状 况 如 图 2 。
台湾自行车绿道景观初探

台湾自行车绿道景观初探在倡导“低碳、节能、环保”的世界大潮之下,台湾致力于打造自己的自行车文化。
从《单车上路》到《练习曲》,从日月潭环湖自行车道到台中后丰铁马道,我们不管在影像中还是在实际中都能体会到台湾人对于自行车文化深深的喜爱之情,有人说:“在台湾18岁要骑500公里,20岁要骑1000公里”。
自行车道路,也是了解台湾的一扇重要窗口,截止目前,台湾总共修建有115条专业自行车绿道,分布于全台各市县。
“Greenway”(绿道)一词源于美国,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复的《珠江三角洲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解释:“绿道(Greenway)是一种线形绿色开敞空间,通常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内设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景观游憩线路,连接主要的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居住区等,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自然、历史文化资源,并为居民提供充足的游憩和交往空间”。
台湾的自行车绿道主要连接各旅游风景区,路况良好,风景优美,自行车设施齐全。
自行车绿道景观的设计极大推动了台湾自行车文化的发展,丰富了台湾人民的假日旅游方式。
一、台湾著名自行车绿道设计特色1.台中后丰铁马道自行车绿道铁马,在台湾就是自行车的昵1/ 5称。
后丰铁马道由日治时期的铁路改建,是台湾地区第一条由废弃铁道改建的自行车道,从起点“后里马场”出发到终点“丰原国道四号线高架桥下方”全长共4.5公里。
沿途自然景观多样变化、风光优美,途中有多个景点可骑行人休息。
后丰铁马道沿途有很多景观节点,有横跨大甲溪的总长约380余公尺的“花梁钢桥”,也是建自日据时期,慢慢骑车通过这条有百年历史的铁桥时,可以远眺大甲溪面的壮丽景色。
另外还有“后里9号隧道”,这条已有百年历史的旧山线铁路隧道,全长1.2公里,经过改造,成为一条独特的“自行车隧道”。
在这里可以有特殊的隧道穿越体验。
隧道墙壁有涌泉,有些地方会长出青苔和绿植,使隧道内的植物景观更多姿多彩。
成都环城绿道单车相撞死亡事件调查此前发生过多起事故

成都环城绿道单车相撞死亡事件调查此前发生过多起事故4月9日,成都环城绿道白鹤林立交段发生一起骑行者相撞事故,一名在绿道骑行的年轻女子在骑行中同另一辆自行车发生碰撞,女子受伤倒地,经医护人员到场抢救后现场不幸身亡。
多方信源显示,环城绿道此前已发生多起道路交通安全事故,4月9日的悲剧则是最新一起在媒体上曝光的案例。
放松、休闲的环城绿道上,再三出现的非机动车交通事故,引发了公众对于绿道安全隐患的担忧。
多位资深骑行人士向记者表示,环城绿道存在人车混杂、管理缺位、骑行人竞速骑行、不遵守交通规则等诸多问题,在周末节假日等高峰时段避免选择环城绿道骑行,已成骑友们的共识。
1、重返现场:事发地设警示牌播提示音4月9日,四川成都环城绿道新都三河场段发生一起自行车骑行者相撞事故,一名骑行的女子当场死亡。
上游新闻记者重返现场看到,事故痕迹已经清理完毕,游客已经正常在事故路段骑行。
事故现场周围,绿道管理方已经从坡道开始处至坡道底部沿途设置了多个提示牌,提供了包括“下坡路段请缓行”“危险路段,靠右减速慢行”等警示语,坡道沿途设置的三个扩音器也循环播放“坡陡骑车慢行”“前方急转弯”“危险路段,请勿逗留”等警示语。
事发地附近绿道的特殊路况,也让管理方在道路中央施划了白色实线,将道路分为左右两股,沿途标识牌提醒骑行者靠右骑行。
事发地附近的工作人员对上游新闻记者表示,当天事发于绿道一处低洼的“U”形弯道,相撞事故距离弯道底部仅数米,弯道两头均为陡坡,身亡女子当时由北往南骑行,而与她相撞的男青年是由南往北骑行,双方发生了碰撞。
对于事故具体情况,负责案件调查的新都警方以“案件尚在调查中,尚没有结论性意见”为由婉拒了采访。
上游新闻记者注意到,虽然包括在事发地附近的整个环城绿道上都有明显的提示牌提示禁止机动车辆行驶,但记者在事故现场附近看到,包括电动车、摩托车、小客车甚至小型货车在内的车辆都在绿道上行驶。
2、不守交规:绿道频现骑行乱象成都环城绿道是一条沿着成都绕城高速公路而修建的绿道,已经成为城市的网红景点之一,截止2023年3月,环城绿道已经建成了超过100公里。
绿道规划中的典型案例

导 专 业 团体 运 营 ,同 时 把 数 万 名 居 老 服 务 中 心。 未 曾 入 内 ,老 人 们 开 2 O 2 O 年 ,全 区老年 人 口将增 至8 . 5
百 多 年 前 规 划 并 建 造 的 波
土 顿 公 园 系 统 , 有 一 个 好 听 的 名
法 国 卢 瓦 尔 河 流 域 绿 道 法 文 明 确 :控 制 城 区 肆 意 膨 胀 ,重 定 居
字— — “ 翡 翠 项 链 ” ,是 美 国最 早 名 称 意 译 即 “ 骑 自行 车 的 卢 瓦 尔 点 , 提 高 空 气 质 量 , 提 供 休 闲 机 的城 市 绿 道 ,全 长 1 6 公 里 ,串联 起 河 ” 。 此 绿 道 位 于 法 国 中 西 部 地 会 。 现 今 ,鲁 尔 区 作 为 借 助 于 绿道 系 列 公 园 , 使 全城 绿 地 成 为 一 个整 区 ,全长 近8 0 0 公 里 ,横 跨法 国 卢瓦 成 功 地 将 百 年 脏 乱 的 老 工 业 区 变 为 体 。 一 百 年 来 ,它 决 定 了波 士顿 的 尔大 区 和 中央 大 区两 个 行 政 大区 、6 宜居 城 区的典 型代 表 被广 为传播 。 城 市 形 态 ,影 响 着 城 市 的功 能 ,其 个 行 政 省 、8 个 大 中城 市 以及 1 个 地
绿过 枧 戈 j 的 典 型 莱
文/ 郑新钰
限制 ,园 中 野 花 怒 放 , 人 与 自然 一 的线 路 为城市 自行 车道 。
美国 :波士顿 “ 翡 翠 项 派和谐。 链” 法 国 :卢 瓦 尔 河 绿 道
一
德 国 :鲁 尔 老 工 业 区绿 道
德 国 从 一 开 始 建 立 绿 道 就 目的
响 ,就 像 音 乐一 样 ,直 达 人 的 内
4个国外景观绿道案例分析

4个国外景观绿道案例分析案例1:翡翠项链——波士顿公园绿道系统项目背景波士顿公园是一个公共园地,算得上是美国最早的公园。
波士顿公园在波士顿初建时期已经划定,供居民放养奶牛、士兵操练以及游戏、散步等户外活动。
1910-1913年,奥姆斯特德全面改造了波士顿公园,自然式布局的大树、大草坪,任人自由漫步,一派田园风光。
项目概况公园位于波士顿市中心,面积达50英亩。
这里从波士顿公地到富兰克林公园绵延约16公里, 由相互连接的9 个部分组成。
林荫道宽60米,中间有30米宽的街心绿带,两侧的住宅都面向大道,使街心绿带构成社区的活动中心。
① 波士顿公地(Boston Common)② 公共花园(Public Garden)③ 马省林荫道(Commonwealth Avenue)④ 滨河绿带(Esplanade), 又称查尔斯河滨公园⑤ 后湾沼泽地(Back Bay Fens)⑥ 河道景区和奥姆斯特德公园又称浑河改造工程(Muddy River Improvement)⑦ 牙买加公园(Jamaica Park)⑧ 阿诺德植物园(Arnold Arboretum)⑨ 富兰克林公园(Franklin Park)绿道特点复合功能,集休闲娱乐、户外活动、文化遗产旅游于一体,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经验借鉴第一:他们已经将群体的需求与个体的需求良好地结合起来。
园林景观的服务主体经历着个人——群体——个人和群体兼顾的历程,波士顿不同类别的园林景观是在以公众为服务主体的前提下,更加重视个性化的关怀。
第二:将科技尖端化的手法与生态化自然化的目标结合起来。
这也正是世界园林景观的两大发展趋势,尤其在处理工业化的种种显性或隐性破坏时,一切表面的和谐常常有赖于高科技支持。
第三:将对历史的尊重和对破坏性景观的坚决改造结合起来。
内涵表征特色,保留和再现历史不仅是捷径,也是对景观建筑师协调能力的挑战,须得有慧眼和缜密的考虑,保证了一种崭新的吸引力同时也减少旧风貌的流失。
近自然的城市生态绿道设计案例剖析

Green Design缚色设计近自然的城市生态绿道设计案例剖析Case Study of Urban Green Lane Design Close to Nature弓长彳南(上海市园林工程有限公司,上海200083)摘要:生态绿道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市政基础设施。
简析城市道路景观绿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简介城市生态绿道的兴起情况。
阐述江苏省南通市某城市生态绿道设计方案。
该设计方案从道路功能和人性化设计着手,通过地形塑造、水系梳理、慢跑道贯通、植物配景等方式对道路环境进行生态再造,打造符合当地特色的城市生态绿道,取得了良好效果。
这些成果对城市生态绿道及美丽城市的建设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生态绿道;人性化设计;生态再造;景观绿化;美丽城市中图分类号:TU98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814X(2019)04-015-03城市发展的早期,一般将道路简单理解成交通基础设施,主要功能是满足车辆正常通行,至于通行过程中的环境是否舒适、公共配套设施是否完善,似乎都不太重要。
伴随经济的发展,雾霾频发、空气污染等负面效应日趋严重,人们开始倡导绿色低碳出行的生活方式。
城市生态绿道作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市政基础设施,既能为人们创造优美、舒适的步行及自行车公共环境,也能提供健康、绿色的生态休闲空间。
随着城市总体规划的定期更新以及园林绿化相关政策的出台,城市道路的性质也在进行相应的调整,不再只是满足通行的简单要求,而是要满足市民对交通安全、视觉观赏、生活服务各方面功能的要求,打造更健康、更舒适的城市生态绿道。
1城市道路景观绿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近些年,国内城市都加大了园林绿化建设力度,争创生态园林城市。
道路绿化作为城市的“脸面”是重中之重,而新建道路的绿化建设,也成为园林部门每年的主要考核任务之一。
快速发展的城市道路绿化建设,推动道路绿化形式从单一型向多样化转变,不断呈现出使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感觉。
城市沿河公共自行车道改造实施要点探析

■园林工程2020年癥市沿河公共自行车道故雜宾施要点探析袁方(福建一建集团有限公司,福建三明365000)摘要随着人们对生活晶质的追求及绿化行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城市绿地建设从形式到功能上都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专业化细分。
以三明市沙溪河两岸公共自行车道路工程园林改造案例,分析了改造前的现状,对改造实施要点及改造后效果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城市沿河绿道的改建提供参考。
关键词公共自行车道;园林改造;沿河绿道;植物造景1工程概况三明市沙溪河两岸公共自行车道路工程(东岸)位于三明市区内沙溪河东岸,全长9.6km,改造内容主要包括提升绿化景观、自行车道路及园林改建等。
以“提倡绿色低碳环保出行、营造生态滨水景观、践行休闲健康安全理念、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为原则,以“利用”“结合”“新建”节点亮化等技术处理形成生态休闲健身的公共自行车出行系统。
2改造前状况分析三明市沙溪河两岸绿道是老城区经过多年多次局部整修之后所遗留下来的产物,部分区域在过往修整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在本次施工过程中,对于这一部分区域主要是通过进一步修缮或原样保留的方式,将过往支离的景点拼接成一个整体,再将其建设成为集休憩和运动于一体的城市自行车绿色走廊。
施工前,对原有各种类型园路路面进行全面的排查,对可利用的路面进行质量检测,对保留下来的景点进行统计规划,在此基础上得出适合于沙溪河两岸绿道翻新、修缮、改造的具体实施方案。
3 土建工程沙溪河沿河自行车道改造项目受到了进度以及造价两个方面的制约,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地利用老的路基和路面,而这也是本次施工的重难点工作。
本工程中路面的做法:对于基础质量较好的可利用的原园路路段,清除面层后保留基层,采用细石混凝土找平后加铺红色改性塑胶路面;对于路面质量好的原园路或利用部分人行道,保留原路面,打磨平整后直接铺设红色改性塑胶路面;在需要跨越段或是加宽段采用轻型钢桥、条形基础混凝土栈桥上采用混凝土垫层加铺红色改性塑胶路面,提高整体效率也降低清理外运垃圾的工作量,进而节省整体绿道贯通所花费的时间;对于破损严重、宽度无法达到公共自行车道路要求或者是新建区域不能够使用的道路,需要先清除拟建场地上的绿植、草地、杂物等,并在施工过程当中采用20cm水泥稳定层+6cm 沥青+4cm红色沥青。
浅析美国东海岸城市绿道建设_以纽约城市绿道建设为例

浅析美国东海岸城市绿道建设—以纽约城市绿道建设为例THE ANALYSIS ON EAST COAST GREENWAY CONSTRUCTION IN AMERICA:The case of New York Greenway于伟Yu Wei摘要/通过对美国东海岸绿道建设的历史及现状进行阐释,并对途经的重要城市纽约的绿道建设进行详细分析,进而总结纽约城市绿道建设的特点和优点,对我国的城市绿道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美国东海岸绿道 纽约绿道 自行车 城市公园ABSTRACT/ This paper interprets the history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east coast greenway in America, conduct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passing greenway construction in New York, and further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of the greenway construction in New York, so as to provide certain reference for the urban greenway construction in China.KEY WORDS/ East Coast Greenway, greenway in New York, bicycle, city park城市绿道既是适于野生动物生长的自然廊道,同时又是人们进行户外活动的休闲走廊。
绿道在承载环境功能和休闲娱乐功能的同时,还起着平衡自然系统和人类需求的作用,如产出经济作物、净化水体和空气,保护湿地和野生动物生存环境[1]。
1 美国东海岸绿道的发展历程美国东海岸绿道建设是一个巨大的公共工程项目,起初的构想是沿美国东部海岸为自行车骑行者、行人和其他非机动出行者创造一个南北贯通的类似于洲际公路系统的长途慢行交通基础设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台北 自行车道 6条自行车道
案例五
案例五
台北 自行车道
6条自行车道-八里左岸自行車道
全長約15公里,整個車道是一條沿著河岸打造的"木 製人行步道"
案例五
台北 自行车道
6条自行车道-金色水岸自行車道
全長約15公里,是一條能夠飽覽“淡水小鎮”人文 與自然景觀的自行車道,沿途經過“淡水紅樹林保護 區”、“淡水河岸景觀步道”、“淡水老街”、“榕 堤咖啡館”、“漁人碼頭”等景點。
绿道之自行车道案例研究
案例二
苏州 阳澄湖半岛自行车道
2012年5月正式启用的半岛环湖自行车道是苏州地区 第一个慢行休闲运动设施,总投资约2.5亿元,兼具 步行道辅助功能,全长约17.8公里,含3.5公里水上 段,沿线将建自行车俱乐部等配套设施,沿途风光秀 丽、景色宜人。
案例二
案例二
苏州 阳澄湖半岛自行车道
植被区
公园的色彩以绿色为主,绿色给了我 们生机,给枯燥的城市注射了活力, 在中的地形起伏有变化,增加了空间 感。
运动区
休闲区
公园的设计采用了不同大小和形状的 公园的外观利用了不同大小,长短 几何体而形式的美景,体育运动场所 和弧度的曲线而形式的公园,这其 地势平坦,并以红色为主题色,呈现 中不但包含了平面上的曲线,也包 了青春的活力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含了地形的高低起伏而形成的曲线,
案例六
案例七
伦敦 河岸自行车停车棚
这个提议是在伦敦南岸为轻质自行车建造一系列停车 棚,设计师的目的是为伦敦设计一个新的标志,它能 出现在各地并且将城市元素编制在一起。这个棚子的 主要结构由钢制的杆子组成,并采用CNC连接技术。 结构放射的样式展示出轻质自行车的构造,使人联想 到自行车,钢结构下面是防水帆布,以保护自行车。
工程使用不同材质、色调的建筑材料打造专用骑行道: 一般路段采用黑色沥青路面,用蓝色热熔标线标识道 路走向,服务区采用绿色透水混凝土路面,栈桥采用 木塑板铺筑。同时,为方便游客换乘、停车、休息及 餐饮,道路沿线设置两个服务区和一个综合驿站,并 根据地形特点和道路长度,设置15个半圆形看台供 游客驻足欣赏东钱湖美景,以及4个设有乐活亭的大 平台供游客遮阳、避雨等休憩之用。
1、每年举办一次长三角地区的公路自行车赛,参赛 规模在100-150人左右,初步分组定为男子精英组和 男子大众组。通过比赛扩大阳澄湖半岛在长三角地区 的影响力。 2、每个月举办一次苏州起跑线单车俱乐部内部测试 及训练赛。参训人员20-30人,主要训练内容为公路 自行车编队训练,冲刺训练,常规比赛战术训练,及 体能训练等。 3、发动俱乐部及苏州其它自行车俱乐部以阳澄湖半 岛公园为基地,组织周末日常休闲骑行活动。
案例七
伦敦 河岸自行车停车棚
案例八
丹麦哥本哈根 超级线性公园
哥本哈根超级线性公园是一个超级的建筑,景观,艺 术结合体,其包含了60多个不同文化背景城市的展 览,在丹麦哥本哈根市中心这样一个单一种族的区域, 掀起了一项别开生面的挑战和展示。 。
案例八
丹麦哥本哈根 超级线性公园
公园共分为三个功能区,不同的分区拥有了不同的含 义,其中包括了以红色为代表的体育运动专区;以绿 色为代表的运动植被区和以黑色为代表的休闲活动中 心。除此之外,公园是利用曲线形式构造其外观。
案例五
台北 自行车道
6条自行车道-關渡口自行車道
關渡口自行車道,總長約12公里。此條自行車道沿 途經過天文科學教育館、士林夜市及關渡自然公園等 人文與自然景觀;在市區,您可以看到許多新奇的用 品與美食,在關渡,您可以欣賞到各種鳥類及候鳥在 飛翔及覓食,遠處的觀音山靜靜的守護這一切美景。
。
案例六
三亚 自行车俱乐部
这是由荷兰建筑事务所NL architects设计的一个位 于海南三亚的自行车俱乐部项目,这个项目包含一个 屋顶的环形自行车道,它由首层玻璃封闭的咖啡空间 支撑,椭圆形的平面造型营造出向外突出的屋顶形式, 它是热带环境中重要的元素,可以遮挡下面的座椅区。 优雅的向上弯曲的弧线让人联系到传统的中国宝塔形 象。游客可以将自行车推向一个内陷的沟槽中,从而 很容易地就上到楼上的露天自行车道上,车道下方的 场地包含公共厕所。
工程以“绿色生活、时尚二轮、低碳出行,慢游东钱 湖”为设计理念,以环湖自行车专用道为载体,通过 “骑行”方式整合沿线景区(景点),还串联了“车 行”、“舟行”、“步行”等多项自助旅游活动,让 骑行者在享受湖光山色的同时,结合自身喜好开展自 助活动,传达了休闲自在的旅游概念。
案例三
宁波 东钱湖自行车道
以有形和无形打造了一个完美的超 级线性广场。与此同时,休闲区以 黑色为主调,白色相间的打造,对 比鲜明,又突出主题,不显得那么 凌乱。
案例八
案例八
自行车道规划设计手册
车道形式
车道形式
车道形式
车道形式
车道形式
高速公路生态景观技术应用
绿道的表现形式五种:1)城市河流型,2)游憩型,3)自然生态型。4)风景名胜型,5)综合型。 绿道的功能分:1)生态功能,2)社会功能,3)经济功能,4)文化功能。 绿道的分级:1)区域绿道,2)城市绿道,3)社区绿道。 绿道按使用功能分:1)步行道,2)自行车道,3)无障碍道,4)综合慢行道。 自行车道又可分为:1)生太型绿道1.5M,2)郊野型绿道1.5M,3)都市型绿道3M。
Hale Waihona Puke 例三宁波 东钱湖自行车道我国大陆首条生态休闲自行车专用道
东钱湖环湖东路自行车专用道经过建设者8个多月的 奋战施工,于2011年4月15日正式建成。工程所建 自行车道沿环湖东路从雅戈尔动物园南门一直延伸至 十里四香,全长约5.7公里,是环湖沿线中临水最近、 生态最佳的路段,宽约2.5至3米,总投资达2500万 元。
案例四
新疆 乌鲁木齐迎宾路
新疆首条“绿道”
迎宾路是乌鲁木齐一条连接国际机场和城区的重要道 路,也是一条迎宾大道。迎宾路最早的树种主要以杨 树为主,受广州“绿道”启发,2011年和2012年高 新区(新市区)对部分路段进行了绿化和道路通行格 局改造提升,将原有的人行道和非机动车混行车道调 整至绿化带内,铺设了红色沥青路面,减少了行人与 车辆尾气的接触,并增加了近一倍的绿化面积,安装 了座椅、庭院灯等设施,形成了新疆第一条绿道,全 长996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