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微生物的检测
实验室中水质微生物的检测与管理

实验室中水质微生物的检测与管理摘要: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所以确保水质安全是异常重要的。
我国对对水质微生物样品检测要求也不断加深,本文作者结合工作经验,详细阐述了对微生物实验室样品检测与管理的流程及相关环节。
关键词:水质;微生物;检测;样品采集;1、样品的采集一般情况下,为保证水样采集,采集的水质监测样品必须有代表性,同一水源、统一时间采集几类检测指标的水样时,应先采集供微生物学指标检测的水样。
采样时应直接采集,不得用水样涮洗已灭菌的采样瓶,并避免手指和其他物品对瓶口的沾污。
首先水质监测微生物实验室先备齐采集微生物样品的无菌采样玻璃瓶,通常情况下采样瓶需经过180℃高温干热灭菌两小时的灭菌消毒处理。
采样时不可搅动水底的沉积物。
水源水采样点通常应选择汲水处。
表层水采集应该在河流、湖泊可以直接汲水的场合。
采样时注意不能混入漂浮于水面上的物质。
若采集湖泊、水库等具有一定深度的水样时,可用直立式采样器。
出厂水的采集点应设在出厂进入输送管道以前处。
管网水的采集应注意采样时间。
夜间可能析出可沉渍于管道的附着物,取样时应打开水龙头放水数分钟,排出沉积物。
采集用于微生物学指标检验的样品前应对水龙头进行消毒。
不同的生物检测项目,需要不同的采样方法。
二次供水的采集应包括水箱(或蓄水池)进水、出水以及末梢水。
采集出厂水、管网水水样时, 250 ml采样瓶内应提前加0·5 gNa2S2O3灭菌。
自来水采样应采用无菌操作的取样,方法为用火焰在龙头表面烧灼片刻(3~5 s)或用75%酒精对其表面进行擦拭消毒,然后放水5~10 min,无菌操作采集自来水(手不要接触到无菌瓶口和瓶塞)。
井水采样也需要无菌操作来取样,方法为将取水桶洗干净放入井中数分钟(3-5 min),尽量不取表面水,提水后将水灌入无菌瓶中(手不要接触到无菌瓶口和瓶塞,新井要3个月后采样送检)。
采样完成后应填好现场采样记录表,注明水样编号、采样者、日期、时间及地点等相关信息。
水质微生物检测

第二节饮用水种类及卫生微生物指标
一、饮用水分类 1、生活饮用水:供人生活的饮水和生活用水 2、包装饮用水: • 饮用天然矿泉水 • 饮用天然泉水 • 其他天然饮用水 • 饮用纯净水 • 饮用矿物质水 • 其他包装饮用水
二、饮用水介绍
(一)、生活饮用水 • 新发布的产品标准 GB5749-2006 • 标准检验方法为 GB/T5750-2006 • 水质检验项目由原35项增加至106项,旧标准微生
0 MPN/100mL
0 CFU//250mL 0 CFU//250mL 0 CFU//50mL
各类水质的微生物指标要求(续)
瓶 装 饮 用 纯 净 GB17324 - 水卫生标准 1998
菌落总数 ≤ 大肠菌群 ≤
霉菌和酵母 ≤
致病菌(沙门氏菌、
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
球菌)
瓶(桶)装饮用 GB19298 - 水卫生标准 2003
• PH:水中微生物适宜范围是pH6.5~8.5,这与一般自然水 的pH值范围相适应。 海水的pH7.5~8.5,海水中多数微生 物生长的最适pH7.2~7.6;
• 化学物质:有机物,无机物:氨、硝酸盐、磷酸盐、硫酸 盐、碳酸盐,金属离子:汞、铜;
• 营养物质:异养微生物,营养贫乏时,微生物倾向吸附颗 粒。
第三节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测
一、水样中微生物项目检测方法 GB/T 5750.12
1 菌落总数
1 平皿计数法
2 总大肠菌群大肠菌群
1 多管发酵法
2 滤膜法
4大肠埃希氏菌
二、水微生物的种类
• 水微生物的种类很多,有细菌、真菌、病毒、藻 类和原生动物;
• 水中大多数微生物属于异养微生物,它能利用水 中有机物质生长,另一类为自养微生物,它只需 无机物质就能合成新的细胞。
饮用水水质微生物检测方法有哪些

饮用水水质微生物检测方法有哪些处于可持续发展战略时代背景下,社会各界人士都对自然环境水资源问题提出了极高重视,饮用水安全关系到群众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这就凸显出饮用水水质微生物检测工作重要性以及紧迫性。
饮用水作为广大群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伴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在提升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也对饮用水水源质量造成的了极大影响,鉴于演变为Ⅴ类的水质,更不能当作饮用水继续使用。
分析饮用水水质污染问题,主要就是水质中存在大量微生物造成的。
科学技术带动下行业内持续推出现代化饮用水水质微生物检测方法,对提高水源质量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饮用水水质中主要存在的微生物类型分析为合理利用饮用水水质微生物检测方法,前提需要明确具体微生物类型,不同类型的病原微生物所应用的检测方法存在较大差异,接下来将对饮用水水质微生物类型加以分析。
1.细菌针对饮用水水质中常见病原微生物,其中主要以细菌最为严重。
通过行业人士多年以来的研究观察,军团菌是细菌病原微生物中出现频率最高的部分,鉴于自然条件下的军团菌,不仅表现出了自由选择环境的特点,而且也能够存活较长周期,像区域内有着丰富水资源的环境,都是军团菌优先考虑的生存地,在对群众健康构成巨大影响的基础上,着重集中在肺部位置。
居民大量饮用含有军团菌的饮用水,长此以往,会加剧肺炎病症出现几率与严重性;另外还有大肠杆菌。
体现出病原特性的大肠杆菌水中致病菌,会造成饮用者不同程度腹泻现象,更会造成少量群众死亡。
目前来看,行业人士在开展饮用水水质微生物检测时,主要以容易检测的大肠杆菌为主,也是评价水质是否安全的重点指标之一;在饮用水水质中还存在着鸟分枝杆菌,依托于复合群存在的细菌会严重影响个体肺部健康,如果不能及时处理还会造成其他身体部位遭受感染。
与此同时,还会出现在管道壁上的鸟分枝杆菌群落,构成一层生物膜的基础上,会对饮用水管道构成反复污染的现象。
2.病毒涵盖肠道病毒、肠炎病毒等在内的病毒微生物,其中分析常见的肠道病素,通常以自然水源作为居住场所,虽然当前社会上推出了一系列现代化水处理设备,但是不可避免的还会出现很多肠道细菌;面对干净卫生的饮用水水源,当受到生物粪便污染后就会形成肠炎病毒,特别是处于妊娠期的女性群体,极易受到其威胁;作为有着较大分布范围的轮状病毒,针对身体抵抗能力较差的婴幼儿群体会严重影响其身体健康,甚至也是构成死亡危险的根本原因。
平板菌落计数法水中微生物的检测

2、由于细菌易吸附玻璃器皿表面,菌液加入后应 尽快倒培养基,立即摇匀;
3、倾注平板时的培养基温度冷却至45℃左右。 4、计数时,30―300个菌落的稀释度计算每毫升
的菌数最为合适 5、同一稀释度的三个重复的菌数不能相差很悬殊
菌落计数方法及原则:
1)若只有一个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在30-300范围 时,则将该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
2)若有两个稀释度,其生长的菌落数均在 30~300之间,则视二者之比值来决定,若 其比值小于2应报告两者的平均数。若大于 或等于2则报告其中较小的菌落总数。
3)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大于300, 则应按稀释度最高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 倍数报告之
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
——平板菌落计数法
一、细菌总数测定的意义
水中细菌总数往往同水中有机物污染的程度呈 正相关,它是评价水质污染程度重要指标之一
细菌总数:指水样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1mL水样 所含菌落的总数。
我国生活饮用水标准(GB5749-85)规定,细 菌总数不得超过100个/ml
含细菌10-100个/ml的水体为极清洁
代表性:多采几个部位,液体样品需经过震摇,以 获得均匀稀释液。
2 水样的10倍稀释
第一步 稀释 水样 第二步: 接种平板
注意:稀释 度的选择
平板混合分离法: 将菌液分离样品摇匀,用无菌移液管取1 ml的
菌液移至无菌培养皿中,然后将融化,凉至45℃ 左右的培养基,在每个培养皿内各倒入约15 ml, 摇匀,凝固,制成平板。
4)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小于30, 则应以按稀释度最低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 释倍数报告之
水中微生物的测定-国标法(水质检测)

水中微生物的测定-国标法(水质检测)
摘要
本文介绍了水中微生物的测定方法,以国家标准法为基础。
水中微生物的测定是水质检测的重要环节,可以评估水的卫生状况,以及相关的环境健康风险。
引言
水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保证水质安全对于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水中微生物作为一种主要的水质指标,可以反映水中存在的微生物污染程度。
因此,精确测定水中微生物的数量是进行水质检测的基本要求之一。
国标法测定方法
样品收集与处理
1. 确定采样点及采样时间,避免样品受到外界干扰。
2. 使用干燥及密闭的收集水样,并尽量防止样品受到氧气、光照和高温的影响。
3. 避免采样与外界环境接触,以防止二次污染的发生。
样品制备与预处理
1. 根据国家标准法的要求,将收集的水样进行适当的稀释,使其微生物数量在可测量的范围内。
2. 使用适当的培养基进行预处理,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
微生物测定方法
1. 平板计数法:将经稀释处理的水样均匀地分布在培养基上,通过培养基固化后,计数形成的菌落数量,并据此推算出水样中微生物的浓度。
2. 膜过滤法:通过将水样通过细孔滤膜,然后将膜过滤板放置在含培养基的平板上,根据过滤后膜上菌落的数量计算水样中微生物的浓度。
结论
本文介绍了水中微生物的测定方法,基于国家标准法。
这些测定方法可以用于水质检测,评估水的卫生状况,以及相关的环境健康风险。
采样、制备和处理样品的正确操作,以及准确的测定方法选择,对于保证测定结果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饮用水微生物学指标

饮用水微生物学指标
饮用水微生物学指标是衡量饮用水质量的重要参数之一。
这些指标包括总大肠菌群、大肠杆菌和菌落总数等方面,它们可以反映饮用水中是否存在病原微生物的污染,以及水体的清洁程度和污染程度。
一、总大肠菌群
总大肠菌群是饮用水中最常见的微生物指标之一。
它是一类常见的肠道细菌,包括大肠杆菌和其他相关菌群。
总大肠菌群的检测可以间接反映饮用水中是否存在病原微生物的污染。
这些细菌通常来自动物的粪便,如果饮用水中出现总大肠菌群超标,往往意味着水源受到了污染。
二、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是一类常见的肠道细菌,其存在通常意味着饮用水中存在粪便污染。
大肠杆菌的检测是评估水源是否受到病原微生物的污染的重要手段。
在饮用水中出现大肠杆菌超标时,通常意味着水体中存在其他更危险的病原微生物,如霍乱弧菌、沙门氏菌等。
因此,大肠杆菌的检测也是保障饮用水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三、菌落总数
水中菌落总数可以作为评价水质清洁程度和考核净化效果的指标。
水中细菌总数与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的程度成正相关,常作为评价水体污染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菌落总数反映了水体中细菌的总数量,可以用来判断水体中是否存在污染源,以及污染的程度和类型。
如果菌落总数超标,往往意味着水体中存在大量的有机物污染,需要采取相应的净化措施来保障饮用水安全。
总之,饮用水微生物学指标是保障饮用水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监测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饮用水安全隐患,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水质微生物的检测

精心整理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站长首页食品资讯政策法规生产技术质量管理检验技术仪器设备食品标准资料中心食品图库食品人才食品安全食品课堂专业英语食品专题食品网刊食品网址食品百科个人空间食品论坛定,生活饮用水中大肠菌群每升不得超过3个。
在某些情况下,水体中的细菌总数也可指示水体受粪便等污染物污染的情况。
这里的细菌总数其实是指营养琼脂培养后形成的菌落总数。
目前世界各国对于控制饮用水的卫生质量,除采用大肠菌群等指标外,一般还采用细菌总数这个指标。
我国GB5749-8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生活饮用水细菌总数每毫升不得超过100个。
二、水质微生物检验方法GB5750-8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提供了水质中细菌总数和总大肠菌群的检测方法。
(一)细菌总数的检测:国家标准中,细菌总数是指1ml水样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中,于37℃经24h培养后,所生长的细菌菌落的总数。
对生活饮用水,直接吸取1ml水样于平皿中,加入营养琼脂后混匀,37℃培养24h,进行计数。
对水源水,根据情况对样品进行10倍梯度稀释,选择适宜稀释液1ml,加注平皿,营养琼脂混匀,37℃培养24h,进行计数。
37℃生长时能度,120.1ml接种10三、说明:1100个,因此可以直接吸取1毫升到平板进行培养。
2.培养时间。
与食品中菌落计数不同,测定水中细菌总数,培养时间采用24h。
3.总大肠菌群的测定方法,由于饮用水和水源水可能的污染程度不同,因此采用不同的接种量,检数表也不相同。
4.当接种量超过1毫升时,一般采用多倍浓度培养液。
如配制3倍浓缩乳糖蛋白胨培养液50mL,加入100mL 水样后,总体积为150mL,培养液恢复到正常浓度。
5.滤膜法检测总大肠菌群,一般在检测较大量低浊度水样时采用,大量水样滤过滤膜后,水中所含有的所有细菌均截留在滤膜上。
水质菌落总数检测方法

水质菌落总数检测方法一、引言水质菌落总数是评估水体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它能够反映水体中细菌的数量,进而判断水质是否合格。
因此,准确测定水质菌落总数对于保障水源安全、防止水传播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1. 培养法培养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水质菌落总数检测方法之一。
其基本原理是将水样涂布在含有营养物质的琼脂平板上,然后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一定时间,观察并计数菌落的数量。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可以检测各种类型的细菌,但需要较长的时间,通常需要24-48小时才能得到结果。
2. 膜过滤法膜过滤法是一种快速测定水质菌落总数的方法。
其原理是将水样通过一块细孔膜滤膜,过滤掉水中的微生物,然后将滤膜放置在含有营养物质的琼脂平板上进行培养。
菌落在滤膜上生长并形成可见的斑点,通过计数斑点的数量来测定水质菌落总数。
相比于培养法,膜过滤法缩短了检测时间,通常只需要6-12小时即可得到结果。
3. 流式细胞仪法流式细胞仪法是一种高效准确的水质菌落总数检测方法。
它利用光散射和荧光染色技术,将水样中的微生物分为不同的群体并进行计数。
流式细胞仪能够快速检测大量样品,并提供详细的菌落分布数据,具有高灵敏度和准确性。
但是,流式细胞仪法的设备较为昂贵,需要专业操作人员进行操作。
4. PCR法PCR法是一种基于DNA扩增的水质菌落总数检测方法。
它利用特定的引物和酶,在聚合酶链反应的条件下,扩增水样中细菌的DNA片段。
通过测定扩增产物的数量,可以间接测定水质菌落总数。
PCR 法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并且可以快速得到结果,但需要专业的实验室设备和技术支持。
三、不同方法的优缺点比较1. 培养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可以检测不同种类的细菌。
缺点是需要较长时间,无法实时监测水质。
2. 膜过滤法的优点是快速,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得到结果。
缺点是只能检测活菌,对于耐热菌等特殊菌种的检测效果较差。
3. 流式细胞仪法的优点是高效准确,可以实时监测水质。
缺点是设备昂贵,需要专业操作人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首页食品资讯政策法规生产技术质量管理检验技术仪器设备食品标准资料中心食品图库食品人才食品安全食品课堂专业英语食品专题食品网刊食品网址食品百科个人空间食品论坛
水质微生物
一、水质微生物及指示菌
在各种水体,特别是污染水体中存在有大量的有机物质,适于各种微生物的生长,因此水体是仅次于土壤的第二种微生物天然培养基。
水体中的微生物主要来源于土壤,以及人类的动物的排泄物及污染。
水体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受各种环境条件的制约。
一般认为,水中微生物以革兰氏阴性杆菌占有较大优势。
与其他水体相比,河水及溪水中革兰氏阳性菌相对较多,这是因为陆地微生物冲洗污染的缘故。
水体中的致病性微生物一般并不是水中原有微生物,大部分是从外界环境污染而来,特别是人和其它温血动物的粪便污染。
水中常见的致病性细菌主要包括:志贺氏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小肠结炎耶尔森氏菌、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等。
在实际控制中,对水质卫生质量的评价和控制,是无法对各种可能存在的致病微生物一一进行检测,而一般利用对指示菌的检测和控制,来了解水体是否受到过人畜粪便的污染,是否有肠道病原微生物存在的可能,从而评价水的质量,以保证水质的卫生安全。
目前,世界各国一般认为大肠菌群是指示水质受粪便污染较好的指示菌。
我国水质控制也采用大肠菌群作为指示菌,GB5749-8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生活饮用水中大肠菌群每升不得超过3个。
在某些情况下,水体中的细菌总数也可指示水体受粪便等污染物污染的情况。
这里的细菌总数其实是指营养琼脂培养后形成的菌落总数。
目前世界各国对于控制饮用水的卫生质量,除采用大肠菌群等指标外,一般还采用细菌总数这个指标。
我国GB5749-8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生活饮用水细菌总数每毫升不得超过100个。
二、水质微生物检验方法
GB5750-8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提供了水质中细菌总数和总大肠菌群的检测方法。
(一)细菌总数的检测:
国家标准中,细菌总数是指1ml水样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中,于37℃经24h培养后,所生长的细菌菌落的总数。
对生活饮用水,直接吸取1ml水样于平皿中,加入营养琼脂后混匀,37℃培养24h,进行计数。
对水源水,根据情况对样品进行10倍梯度稀释,选择适宜稀释液1ml,加注平皿,营养琼脂混匀,37℃培养24h,进行计数。
按照规定格式报告每毫升水中细菌总数。
(二)总大肠菌群的检测:
国家标准中,利用总大肠菌群作为粪便污染的指标。
总大肠菌群是指一群需氧及兼性厌氧的,37℃生长时能使乳糖发酵,在24h内产酸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
水样中总大肠菌群数的含量,表明水被粪便污染的程度,而且间接地表明有肠道致病菌存在的可能。
国家标准提供了多管发酵法及滤膜法检测总大肠菌群的方法。
多管发酵法检测总大肠菌群,分为三步:初发酵试验,平板分离,复发酵证实试验。
初发酵试验,采用乳糖蛋白胨培养液37℃培养24h,观察产酸产气情况。
对阳性管培养物,接种于品红亚硫酸钠培养基或伊红美蓝培养基,观察菌落特征,并进行革兰氏染色和镜检。
对典型和可疑菌落,接种于乳糖蛋白胨培养液,进行复发酵证实试验,并根据标准所附检数表报告结果。
其中,对生活饮用水,初发酵试验接种水样总量300ml,即100ml接种2管,10ml接种10管,采用两个稀释度,12支发酵管。
对水源水,初发酵试验接种水样总量55.5ml,即10ml接种5管,1ml接种5管,0.1ml接种10管,共采用三个稀释度,15支发酵管。
两种接种方法,所用的检数表是不同的。
滤膜法检测总大肠菌群,就是利用微孔滤膜,过滤一定量水样,将水样中含有的细菌截留在滤膜上,然后将滤膜帖放在选择性培养基上(如品红亚硫酸钠培养基),经培养和证实试验后,直接计数滤膜上生长的典型大肠菌群菌落,并计算出每升水样中含有的总大肠菌群数。
三、说明:
1.菌落总数测定中,应选择合适的稀释度进行。
生活饮用水,国家标准规定每毫升不得超过100个,因此可以直接吸取1毫升到平板进行培养。
2.培养时间。
与食品中菌落计数不同,测定水中细菌总数,培养时间采用24h。
3.总大肠菌群的测定方法,由于饮用水和水源水可能的污染程度不同,因此采用不同的接种量,检数表也不相同。
4.当接种量超过1毫升时,一般采用多倍浓度培养液。
如配制3倍浓缩乳糖蛋白胨培养液50mL,加入100mL 水样后,总体积为150mL,培养液恢复到正常浓度。
5.滤膜法检测总大肠菌群,一般在检测较大量低浊度水样时采用,大量水样滤过滤膜后,水中所含有的所有细菌均截留在滤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