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酬递减律对施肥的指导意义报酬递减律

合集下载

植物营养三大定律

植物营养三大定律

植物营养三大定律
植物营养三大定律是德国化学家李比希提出的关于植物营养的重要理论,包括养分归还学说、最小养分律和报酬递减律。

这些定律对于理解植物营养需求和合理施肥具有重要意义。

养分归还学说指出,植物通过吸收土壤中的矿物质养分进行生长,这些养分在植物收获时会被带走。

为了保持土壤的肥力,必须将这些被带走的矿质养分以施肥的方式归还给土壤,否则土壤的肥力会逐渐下降。

最小养分律认为,作物的产量受限于土壤中含量最小的那种养分。

只有当所有必需的营养元素都充足时,作物的产量才能达到最高。

如果某种营养元素缺乏,即使其他营养元素充足,作物的产量也会受到限制。

报酬递减律则指出,施肥并不是越多越好。

当施肥量超过一定限度后,作物的产量增长会逐渐减缓,甚至可能出现负增长。

这是因为过多的肥料不仅成本高,还可能对土壤和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报酬递减律名词解释

报酬递减律名词解释

报酬递减律:什么是报酬递减律1. 介绍报酬递减律的基本概念报酬递减律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投入的持续增加,获得的收益将逐渐减少的经济原理。

也可以理解为,增加单位投入所带来的边际效益递减。

这一原理在经济学、生态学和管理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它揭示了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决策规律和资源的有限性。

了解和应用报酬递减律对于有效分配资源、优化经济活动和提高绩效至关重要。

2. 报酬递减律的背景和来历报酬递减律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在19世纪初提出。

李嘉图观察到,在农业生产中,随着对同一片土地施加的劳动力和资本的增加,产出的增加速度会逐渐变慢,最终可能导致产量的下降。

李嘉图通过这一观察发展了报酬递减律的概念,并将其应用于其他生产领域。

该理论后来成为正统经济学中的重要原理之一,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中得到了更深入的研究和发展。

3. 报酬递减律的原理和机制报酬递减律的原理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解释:3.1 稀缺性和有限性一个基本前提是资源的稀缺性和有限性。

无论是自然资源、劳动力还是资本,都存在一定的限量。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投入的增加会导致资源的相对稀缺,进而减少了每单位投入所能生产的产出。

这使得必须对资源进行有效的分配和利用。

3.2 生产要素组合和边际效益报酬递减律与生产要素组合和边际效益的关系密切。

在生产活动中,不同的要素组合可以产生不同的产出。

一开始,增加某个要素的投入可能会带来较大的边际效益,即单位投入所带来的增加产出。

然而,随着投入的逐渐增加,边际效益会逐渐减小,最终可能出现负的边际效益,即单位投入所带来的产出减少。

3.3 适应性和技术进步适应性和技术进步也是影响报酬递减律的因素之一。

随着经验的积累和技术的进步,人们可以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并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减缓报酬递减的速度。

此外,技术的发展还可以改变生产要素的组合,进一步延缓报酬递减的发生。

养分归还学说

养分归还学说

养分归还学说、最小养分律和报酬递减律与植物施肥的关系施肥能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有利于培肥地力。

但如果施肥不合理,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如经济效益降低,对作物、对土壤、对环境、对人类健康都会带来不良后果。

从 19 世纪起,某些施肥学说正确地反映了施肥实践中客观存在的事实,所以至今仍然是指导施肥的基本原理。

(一)养分归还学说这个学说是 19 世纪德国杰出的化学家李比希提出的,也叫养分补偿学说。

其主要论点是;作物从土壤带走养分,土壤中的养分将越来越少,因此,要恢复地力就应该向土壤施加养分,归还从土壤中拿走的全部东西,不然产量就会下降。

养分归还学说作为施肥基本原理是正确的。

它改变了过去局限于低水平的生物循环,通过增施肥,扩大了这种物质循环,从而为提高产量提供了物质基础。

但它也存在不足和片面的地方: 1、有重点地归还养分是对的,但全部归还则是不经济和不必要的,如果土壤耕层积累了丰富的养分,在一段时间内地某些养分可以减少或不施。

2、没有看到豆科作物有固氮作用。

此学说片面地认为作物轮换只能减缓土壤耗竭和更加协调地利用土壤现存的养分而3、施加灰分是必要的,但忽视了增施氮肥。

施加灰分只着眼于磷钾等矿质元素上,也应同时强调增施氮肥和厩肥,生产实践证明,氮肥的增产作用是显著的,仅靠自然归还还是不够的,总之养分归还学说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在指导施肥方面作用更大。

(二)最小养分定律这是指产量高低受作物最感缺乏的养分制约,在一定程度上产量随这种养分的增减而变化。

在施肥实践中应掌握以下几点1、最小养分是指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少,不是土壤中绝对含量最少的那种养分。

2、最小养分不能用其他养分代替,即使其他养分增加再多,也不能提高产量。

3、最小养分是变化的,它是随作物产量水平和化肥供应数量而变的。

4、最小养分不是单一的作用,也必须同进改善影响作物生育的其它因素和其他营养元素。

最小养分是相对于作物来说,土壤供应能力最差的某种养分。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当我们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生产和消费过程时,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两个基本的规律。

它们揭示了一种普遍的现象:随着资源的增加或使用的增加,每单位资源的边际产出或边际效用都会递减。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在一定生产要素的条件下,当增加某一要素的使用量时,其他要素的使用量保持不变时,单位要素所增加的产出递减。

换言之,当某一要素的供给量增加时,初始阶段每增加一单位该要素,产出也会相应增加,但随着要素的增加,边际产出逐渐减少,最终可能会降至负值。

这是因为初始阶段,新增要素可以充分利用空闲资源,提高生产效率,但随着要素的增加,资源的利用率逐渐饱和,产出的增加速度就会减缓甚至停滞。

以农田为例,假设一块农田上有一定数量的劳动力在耕种,如果增加一名劳动力,产出可能会增加,但随着劳动力的增加,农田的利用率会逐渐饱和,劳动力的边际产出逐渐减少,最终可能会降低整体的产出。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则是指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每单位消费所带来的满足感递减。

这是因为人的需求是有限的,当我们获取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或服务时,我们对其的满足感就会逐渐减少。

比如,当我们饥肠辘辘时吃到第一口美食,那种满足感会非常强烈,但是当我们已经吃饱了,再吃同样的一口美食,满足感就会大大降低。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也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人们在消费时倾向于多样化。

因为当我们对某种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效用递减时,我们会寻求其他商品或服务来满足我们的需求,以获得更多的满足感。

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在购物时倾向于选择多种商品,而不是只购买单一的商品。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经济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生产中,了解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安排生产要素的使用,提高生产效率。

在消费中,了解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安排消费,获得最大的满足感。

然而,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并不意味着资源的完全浪费或消费的无意义。

尽管边际产出或边际效用递减,但只要边际产出或边际效用大于成本或价格,仍然是值得的。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例子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例子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原理,指的是当某一生产要素在其他要素不变的情况下逐渐增加时,其对产出的增益会递减。

以下是一个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例子:
假设有一块农田,种植玉米作物。

初始情况下,农民使用了适量的肥料和水来种植玉米,并获得了一定的产量。

随着农民增加施肥量,玉米产量开始增加,但增幅逐渐变小。

开始阶段,农民每增加一定量的施肥,玉米产量会大幅度增加。

这是因为土地对施肥的反应较强,养分供给不足时,适量的施肥可以显著提高植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然而,随着施肥量的进一步增加,玉米产量的增长率会逐渐降低。

这是因为土地已经趋近于养分饱和状态,增加施肥量不会带来同样程度的产量增长。

此时,边际增益逐渐减小,即每增加一定量的施肥,产量的增加量会递减。

例如,初期每增加1公斤肥料,产量可能增加10公斤玉米;而在一定阶段后,每增加1公斤肥料,产量可能只增加1公斤玉米。

这就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体现。

这个例子说明了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类似的原理也适用于其他领域,如工业生产中的劳动力使用、投资收益等,当某一要素过量使用时,其边际效益会逐渐减少。

这个原理对于决策者在资源分配和生产优化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经济学与肥料学中报酬递减律的同一性及其问题

经济学与肥料学中报酬递减律的同一性及其问题

是投入 与产 出的数 量关 系 , 而投 入 这一 复 合 因素 中无一 例外 地包 括 了肥 料投 入 , 然二 者 必然 具 显
有 同一性 。事实 上 , 由于施 肥量 和 产量 是 经济 学 上 投入 与产 出 的具 体 内容 , 具 有 一一 对应 的函 且 数关 系 , 经济 学报 酬 递减 律理 应 基 于二 者进 行 深
一 一 一 善 ~ ~ Ⅲy腿 . 一一 ㈣~ Ⅱ ~
肥 料报 酬递 减 律 是 施 肥 学 上 的 一 个 重要 理 论 ,它是 确 定施 肥 量 与 产 量 因此 , 论 经 济学 与肥 料 学 中 讨 报酬 递 减律 异 同及 其存 在 的 问题 , 仍具 有 十分 重
要 的意 义 。
论 ,即确 定最 高 和最 佳产 量施 肥 量 的理 论依 据 。
报酬递 减理 论 的提 出并 非 植根 于肥 料 研究 , 而是
移植 于经济 学l l l 。由于 经济 学 报酬 递减 律 研究 的
1 经 济 学 报 酬 递 减 律 及 其 问题
11 报酬 递减 律 的定 义 .
山西 农 业 科 学 2 1 ,9 1 :3 3 0 13 ( )3 — 7
d i03 6 5i n10 — 4 1 0 1 1 9 o: .9 9 .s. 2 2 8 . 1. . 1 s 0 2 O0
dunlfS ax A r utr cecs o ra o h ni gi l a Sine c ul
c U Q n — e, I N n ze H ig h Q A GYa- h n
( . si t fAgiutrl su c s& E o o c 。 h n i a e f rc l rlS in e , ay a 3 0 6, hn 1 n tueo r l a o re I t c u Re c n mis S a x d myo iut a ce c s T iu n0 0 0 C ia; Ac Ag u

合理施肥的基本原理

合理施肥的基本原理

基本原理
产量高低 ( 相当于桶中水位 )取决于产量 限制因子(相当于水桶中最短的木条) 构成产量的其 他因素很充分 产量限制因子 锌 钼 锰 铜 钾 氯



养分桶原理: 当作物需要的某些营养元素量足够 时(相当于木桶中的完整木条),如 果另一些或一种不足的养分 ( 相当 于木桶中不完整的木条 ) 得不到补 充,那么再增加已经足够的养分不 会提高产量。只有补充不足的养分 后,才能发挥其他肥料的肥效。
合理施肥的基本原理 肥料是植物增产的物质基础。合理施用肥料,尤其是合理施用化学肥料是 大幅度提高植物产量水平,改善植物产品品质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据世界粮食 及农业组织的统计资料表明,随着世界化肥生产量的迅速增加,世界粮食生产量 也相应地得到提高。施用化肥的增产作用占其各增产因素总和的30%~ 60%。 合理施肥的涵义从经济意义上讲,它包括两个意思:一是通过合理施肥措 施,协调植物对营养元素的需要与土壤供肥的矛盾,从而达到植物高产、稳产、 优质的目的;二是用较少的肥料投资,争取获得较高的产量和最大的经济效益, 实现降低成本,增加收益的目的。从改土培肥角度看,合理施肥应该体现用地与 养地相结合的原则,为植物达到高产稳产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重视施用有机肥 料是我国农业生产中传统的施肥经验和特色,在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配合施 用化学肥料,是我国的肥料工作方针,也是合理施肥必须遵循的原则。
四、因子综合作用律 因子综合作用律指植物丰产是由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各种因子,如水分、 养分、光照、温度、空气、品种及耕作条件等综合作用的结果。为了充分发挥肥 料的增产作用,一方面,施肥措施必须与其他农业技术措施密切配合,如施肥与 灌溉相结合可以大大提高施肥的经济效益;选用耐肥的、新的植物品种可以显著 提高肥料的增产效果等。另一方面,各种肥料养分之间的配合施用,也应该因地 制宜地加以综合运用。 应用上述施肥基本理论指导施肥实践时,必须注意到植物吸收养分是一个 主动地、有选择的吸收过程;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中,每一种营养元素在植物新 陈代谢上都各有其独特功能,彼此之间不能互相代替;作物的营养期与其生育期 基本上是吻合的,但并不完全一致。因此,把握因子作用律是促进植物良好生长 发育,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益和改良培肥土壤的目的。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经济学中,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它们描述了在特定条件下,某种资源或行为的边际效果逐渐减弱的趋势。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两个规律,并分析它们在经济决策中的应用。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指的是当某种生产要素的使用量逐渐增加时,其对产出的边际贡献逐渐减少。

简单来说,就是增加一单位的输入,所得到的额外产出会越来越小。

这个规律可以从农业生产中得到很好的解释。

例如,在农田中种植作物,一开始增加施肥的量可以显著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但是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增加的产量逐渐减少,最终可能甚至会带来负面效应。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则是指当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消费量逐渐增加时,每个额外单位所带来的满足感逐渐减少。

这个规律可以通过食物消费来解释。

当我们感到饥饿时,吃一口食物能够带来很大的满足感。

但是随着吃的越多,每吃一口的满足感就会减少,最终可能会导致饱腹感。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经济决策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首先,它们帮助我们理解资源的有效配置。

当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成立时,我们可以通过增加其他要素的使用来提高产出,而不是继续增加某一要素的使用。

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分配资源,以获得最大的产出。

同样,当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成立时,我们可以根据边际效用的减少来决定是否继续消费某种商品或服务。

这有助于我们在有限的预算下做出理性的消费决策。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也对企业经营和市场竞争产生影响。

根据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企业在决定生产要素的使用量时,需要权衡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

如果边际成本超过边际收益,就需要减少该要素的使用。

这有助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控制成本,提高效率。

而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企业在决定产品定价时,需要考虑到消费者对每个额外单位产品的边际效用递减。

如果价格过高,消费者的边际效用将下降,从而导致需求减少。

因此,企业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来确定最合适的价格策略。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也可以应用于个人生活中的决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小养分律-李比希

问题1:什么是最小养分律?

问题2:每组派一名学生解释最小养分图。 问题3:最小养分律对施肥的指导意义?

解释最小养分图
K P N
N P
K
N P
K
图1
图2
图3
最小养分律-李比西
1.主要论点 (1)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少的养分制约着作物产量的提高。 (2)最小养分会随条件改变而变化。 (3)只有补施最小养分,才能提高产量。
报酬递减律示意图
产 量
施肥量
总 结 第三组 其他组补充
思考题
1、养分归还学说的要点? 2、最小养分律的内涵? 3、最小养分律在施肥中的应用? 4、限制因子律对施肥的指导意义? 5、报酬递减律对施肥的指导意义?

预习 第三节 配方施肥
创造和谐课堂
问题3:限制因子律对施肥的指导意义?

限制因子律-布来克曼
1.主要论点 当增加一个因子的供应时,可以使作物生长增加, 但在遇到另一个生长因子不足时,即使增加前一个 因子,也不能使作物增产,直到缺少的因子得到满 足,作物产量才能继续增长。 2.要点 施肥时,不但要考虑各种养分的供应状况,而且要 注意与作物生长有关的环境因素。 3.生产应用 在生产中,不仅要注意最小养分,还要考试其他生 态因子,只有在各种生态因子足以保证作物生产的 前提下,施肥才能发挥最大的增产潜力。

报酬递减律-杜尔哥

问题1:报酬递减律的内容是什么?

问题2:施肥是越多越好吗?
问题3:报酬递减律对施肥的指导意义?

报酬递减律-杜尔哥

1.主要论点
从一定面积土地所得到的报酬随着向土地投入的劳动和资 本数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达到一定限度后,随着投入的单位 劳动和资本的增加,而报酬的增加速度却在逐渐递减。

2.要点
施肥不是施得越多经济效益越高,当达到一定施用量时, 随施肥量的增加经济效益反而会降低。但一项新技术产生时, 施肥量也要相应地提高。如覆膜玉米技术,产量提高,施肥 量也随之提高。

3.生产应用
施肥时,不要盲目地增加施肥量,要考试经济效益,找出 最佳施肥量。 这最是我们下次课要讲的内容,配方施肥。
二、施肥的基本原理
1、养分归还学说 2、最小养分律
3、
问题1:什么是养分归还学说?
问题2:养分归还学说的不足? 问题3:作物带走的养分如何归还? 问题4:养分归还学说对施肥的指导意义?



养分归还学说-李比希

1.主要论点 (1)随着作物的每次收获,必然要从土壤中带走一定量的养分,随着收获次数的增 加,土壤中的养分含量会越来越少。 (2)若不及时地归还作物从土壤中失去的养分,不仅土壤肥力逐渐下降,而且产量也 会越来越低,严重时会寸草不生。 (3)为了保持元素平衡和提高产量,应该向土壤施入肥料。 2.地力衰竭案例 (1)古罗马帝国的消亡 第一,农民服兵役;第二,战争;第三,统治者的掠夺与榨 取,农民过度种植谷物,土壤肥力枯竭,地力衰竭引发粮荒和饥饿,社会动荡,人口 减少。 (2)中科院专家最近在对东北黑土资源调查后得出结论:由于长期掠夺式经营,已造 成东北黑土土壤严重退化。土地利用强度加大,土地退化加剧,土壤肥力降低或丧失 严重,导致地力衰竭。同学们有兴趣可到网上查一下,这方面的报导很多。 3.重点与难点 有重点地归还养分,全部归还是不经济、不必要的。可分重点归还、中度归还和少量 归还或不归还。 4.生产应用 种地必须施肥。“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2.要点及案例 最小养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这一点从我国农业生产发展历 史和施肥实践中已经得到了证明。

3.生产应用 施肥时,应找出各种养分的比例关系,确定土壤中最小养分 元素,有针对性的施肥,即俗话说“缺啥补啥”,才可收到 良好的增产效果。
限制因子律-布来克曼

问题1:什么是限制因子律?

问题2:施肥时只考虑养分一个因素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