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知识点之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
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谁容易得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 搐搦症?
谁容易得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高风险人群
主要影响对象为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尤其 是母乳喂养且未补充维生素D的儿童。
生活在阳光照射不足地区的儿童风险更高。
谁容易得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其他风险因素
包括遗传因素、某些慢性疾病及使用特定药 物等。
家族历史中有维生素D缺乏症的儿童也需注意 。
阳光照射
适当增加儿童的户外活动时间,促进皮肤合 成维生素D。
每天至少20分钟的阳光照射,避免高峰时段 。
如何进行护理? 情绪支持
给予儿童心理支持,缓解因症状带来的焦虑 和不安。
家长应与儿童沟通,增强他们的安全感。
护理效果评估与随访
护理效果评估与随访 评估标准
通过定期检测维生素D水平和观察症状改善情况 来评估护理效果。
根据检测结果调整饮食和补充维生素D。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何时进行护理?
症状监测
家庭护理时需关注儿童的症状变化,及时反馈给 医生。
记录症状发生的频率和持续时间,有助于医生诊 断。
如何进行护理?
如何进行护理?
营养干预
通过饮食增加维生素D的摄入,如鱼肝油、蛋 黄等。
也可通过补充维生素D制剂来满足儿童的需要 。
如何进行护理?
谁容易得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生活习惯
不规律的户外活动和不均衡的饮食习惯会增 加风险。
家长应关注儿童的日常活动与饮食。
何时进行护理?
何时进行护理?
早期识别
在出现手足抽搐、肌肉痉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
尽早识别有助于有效干预和治疗。
何时进行护理?
定期检查
建议定期进行维生素D水平检测,尤其是高风险 儿童。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的护理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的护理一、护理评估1、观察患儿有无惊厥、喉痉挛或手足抽搐等症状。
2、使用镇静药、钙剂等,注意观察患儿穿刺部位皮肤情况。
二、护理措施1、饮食护理:合理喂养,多进食含钙、磷、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
2、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惊厥、喉痉挛的发作情况,准备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用物。
发作时及时给氧,喉痉挛者立即将舌头拉出口外,清除口、鼻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已出牙的患儿,应放置牙垫,避免舌咬伤。
3、药物护理:遵医嘱使用镇静药、钙剂。
静脉用钙剂时需缓慢注射(10分钟以上)或滴注,以免因血钙骤升而发生呕吐甚至心搏骤停;避免药液外渗而造成局部组织坏死。
三、健康指导要点1、宣传科学喂养知识,坚持每天有一定时间的户外活动,接受日光照射。
2、及时补充钙及维生素D,并观察药物疗效。
四、注意事项1、指导家长在小儿惊厥、喉痉挛发作时应采取的紧急处理方法。
2、做好患儿安全防护工作,保护患儿安全,创造安全的生活环境。
五、护理记录单记录书写规范1)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至少每天记录一次,病情变化以及护理措施和效果变化随时记录,病情应为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的动态变化。
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2)非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按要求书写,项目包含日期、时间、观察记录内容、护士签名,分列显示。
可对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护理措施和效果记录,要求简洁、规范。
3)护理记录应体现相应的专科护理特点。
①监护室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表格内容至少包含监测指标、出入量、用药执行、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护理措施和效果。
监测指标至少包含生命体征、瞳孔、意识、仪器参数;出入量应包含每个入出途径的详细记录;用药执行写明药物名称、剂量。
②手术患者要有术后护理情况的记录,包括患者麻醉方式、手术名称、返回病区时间,伤口出血情况、各种管路情况及引流液的性质量等。
手术当天及术后按要求书写交接记录,病情变化时随时记录。
③已有压力性损伤的患者应记录损伤部位、分期及大小(长×宽×深)、渗出液情况、处理措施及转归。
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护理业务学习课件

谁是受影响者?
谁是受影响者?
高风险群体
主要包括哺乳期婴儿、早产儿、以及生活在 阳光不足地区的儿童。
这些儿童因维生素D的合成和摄入不足,易出 现缺乏症状。
谁是受影响者?
症状表现
典型症状包括手足抽搐、肌肉无力、癫痫发 作等。
家长需要及时观察孩子的行为变化,以便早 期识别。
早期发现维生素D缺乏,有助于及时采取措施。
何时需要就医?
随访管理
就医后需进行随访,观察治低复发风险。
如何进行护理?
如何进行护理?
营养干预
增加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鱼肝油、蛋黄、 奶制品等。
确保孩子的饮食均衡,有助于提高维生素D的 摄入。
如何进行护理?
日光照射
何时评估效果?
定期复查
建议每3-6个月进行一次维生素D水平的复查。
根据检测结果调整补充策略。
何时评估效果?
长期管理
建立长期管理计划,避免复发。
需家长和医疗团队共同努力,确保孩子健康成长 。
谢谢观看
谁是受影响者? 并发症
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骨骼畸形、发育 迟缓等长期影响。
因此,早期识别和干预至关重要。
何时需要就医?
何时需要就医?
症状出现
在孩子出现抽搐、意识丧失、肌肉无力等症状时 ,应立即就医。
尤其是在孩子有高风险因素的情况下,及时就医 尤为重要。
何时需要就医?
定期检查
建议定期进行维生素D水平检查,特别是高风险 儿童。
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护 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 2. 谁是受影响者? 3. 何时需要就医? 4. 如何进行护理? 5. 何时评估效果?
婴儿手足搐搦症(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婴儿手足搐搦症(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病因】发病原因与佝偻病相同,但临床表现和血液生化改变不同。
本病虽多伴有轻度佝偻病,但骨骼变化不严重,血钙低而血磷大都正常,碱性磷酸酶增高。
血清钙离子降低是本症的直接原因,在正常情况下,血清弥散钙约占总钙量的60%左右,若血清总钙量降至1.75~1.88mmol/L(7~7.5mgdl),或钙离子降至1mmol/L(4mg/dl)以下时,即可出现抽搐症状。
在血钙低落的情况下,甲状旁腺受刺激而显示继发性功能亢进,分泌较多的甲状旁腺素,使尿内磷的排泄增加,并使骨骼脱钙而补充血钙的不足。
在甲状旁腺代偿功能不全时,血钙即不能维持正常水平。
正常血清钙分为可弥散钙(diffusidblecalcium,约占总钙量的60%)和非弥散钙,后者是与蛋白质结合的部分(约40%)大部分的非弥散钙与白蛋白结合,其余部分与球蛋白结合。
当血清H+浓度增高时,与蛋白质结合的钙减少。
约有80%的可弥散钙呈离子化状态(即Ca++),其余的部分与磷酸根、碳酸氢根或构橼酸根结合。
影响血清钙离子(Ca++)浓度的主要因素为氢离子浓度、磷酸盐离子浓度和蛋白质浓度。
根据〔Ca++〕〔HCO-3〕〔HPO=4〕/〔H+〕 =k的公式,血内氢离子浓度越高则钙离子越多,碱中毒时则相反。
磷酸盐越多则钙离子越少。
血浆蛋白越高则可弥散钙越少,钙离子亦相应地减少。
反之,血浆蛋白低时,钙离子相对地比较高。
因此,肾病综合征患儿的血浆白蛋白显著降低时,结合的钙也减少,即使血清总钙量低到一般手足搐搦症的水平以下,但因离子钙值并不低,可以不出现痉挛症状。
在临床工作中,直接测定血清钙离子浓度是比较困难的,但可利用图表所示从血清总钙量及血浆总蛋白量求出钙离子量。
促进血钙降低的因素有①季节:春季发病率最高,在北京所见的病例中以3~5月份发病数最高。
因为进冬后婴儿很少直接接触日光,维生素D缺乏至此时已达顶点,春季开始接触日光,体内维生素D骤增,血磷上升,钙磷乘积达到40,大量钙沉着于骨,血钙暂时下降而促使发病。
儿科护理-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的护理

护理
护理诊断 1有窒息的危险 2有受伤的危险 3营养失调 4知识缺乏
护理措施 1预防窒息的护理 2应用钙剂的护理 3补充维生素D 4保护患儿安全 5给与心里支持 6健康教育
思考题
补钙能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吗?为 什么?
佝偻病极期症状? 婴儿手足搐搦症如何急救?
VITAMIN D 缺乏性手足抽搐症
TETANY OF VITAMIN D DEFICIENCY
概述
VITAMIN D 缺乏性手足抽搐症 多见于<6个月婴儿,与光照不足、早产、 人工喂养、慢性疾病有关
病因和发病机制
VITAMIN D 缺乏、血钙下降而甲 状腺旁素分泌不足,总血钙< 1.75~ 1.88 mmol/L、离子钙< 1.0mmol/L时,致使神经肌பைடு நூலகம்兴奋性增 高,出现的搐搦症状。
临床表现
⊙ 典型发作 血钙<
1.75mmol/L
▪ 惊厥 ▪ 手足抽搐 ▪ 喉痉挛
临床表现
⊙ 体征
面神经征(Chvostek征):以手指光或叩诊 锤骤击患儿颧弓与口角间的面颊部,能引起眼睑 和口角抽动为阳性
• 腓反射:以叩诊骤击膝下外侧腓骨小头上腓神经处, 可引起足向外侧收缩者即为阳性
• 陶瑟征(Trousseau征):以血压计袖带包裹上臂, 使血压维持在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5分钟之内该手出 现痉挛症状属阳性
诊断和鉴别诊断
⊙ 诊断 ⊙ 鉴别诊断
• 无热惊厥性疾病 a、低血糖症 b、低血镁症 c、婴儿痉挛症
•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 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
治疗
⊙ 急救处理
• 就地抢救 • 给止惊剂 • 给钙 10%葡萄糖酸钙5—10毫升加10%--
25%葡萄糖10—20毫升缓慢静推,时间不少 于10分钟 • 补充维生素D 同佝偻病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习题及答案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01.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发病机制主要是( )A.甲状腺反应迟钝B.甲状旁腺反应迟钝C.脑垂体反应迟钝D.肾上腺皮质反应迟钝E.肾上腺髓质反应迟钝02.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溺症与佝偻病发病机理的不同点在于( )A.钙吸收代谢障碍B.磷吸收代谢障碍C.甲状旁腺功能不足D.维生素缺乏E.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03.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症发生惊厥是由于血清中( )A.钾离子浓度降低B.钠离子浓度降低C.氟离子浓度降低D.钙离子浓度降低E.磷离子浓度降低04.患儿经补液纠正脱水酸中海后发生惊服,可能的原因是( )A.低钠血症B.低钾血赋C.低钙血症D.低血糖E.碱中毒05.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搁症的隐匿型体征是( )A.喉痉挛B.克氏征阳性C.Brudzinski征阳性D.陶瑟征阳性E.巴氏征阳性06.疑为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症做陶瑟征检查时,袖带的压力应维持在( )A.舒张压以下B.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C.收缩压以下D.舒张压以上E.收缩压以上07.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搞症的治疗步骤应该是( )A.补钙-止惊-维生素DB.止惊-补钙-维生素DC.维生素D-止惊-补钙D.补钙-维生素D-止惊E.维生素D-补钙-止惊08.男,4个月,人工喂养,未添加辅食,2天来清咳、流涕,伴低热,今晨抽搐4次,每次持续约2分种,缓解后玩耍如常。
为确诊最有价值的化验检查是( )A.心电图B.腹部B型超声C.胸片D.血钾、钠、氯、血糖测定E.血钙、磷、碱性磷酸酶测定09.1岁小儿,多汗,枕秃,方颅,常发生惊厥,不伴发热。
查血糖3.2mmol/L,血钙6.5mg/dl,血镁1mg/dl,血磷12mg/dl。
其惊厥确切的诊断应是( )A.低血糖症B.婴儿痉挛症C.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D.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搞搁症E.低镁血症10.8个月小儿,咳嗽2天,2小时前突然惊厥一次,查体:体温38℃,神志清,咽充血,心、肺无异常,无脑膜刺激征,白细胞6.5×109/L,血清钙1.60mmol/L,最可能的诊断是( )A.低血糖B.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搞症C.上感伴高热惊厥D.化脓性脑膜炎E.中毒性脑病11.患儿,4个月,生后牛乳喂养,突发四肢抽搐,面肌颤动,两眼上翻,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后自然缓解,1天来发作4-5次,每次缓解后一切活动正常,就诊时又出现四肢抽搐,及时处理应给予( )A.止惊剂+钙剂B.止惊剂+脱水剂C.止惊剂+抗生素D.止惊剂+维生素DE.以上都不是12.女婴,10个月。
手足搐搦症 儿科学

4岁病儿, (1)治疗前 体重8.2kg; (2)显示臀 肌萎缩; (3)治疗1+ 月后,体重
11.5kg
图1
图2
图3
营养不良 性水肿
男,9岁
(1)显示 水肿的面 部;
(2)治疗 半月后的 面部。
图1
图2
并发症
1、营养性贫血:常出现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2、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维生素缺乏以VitA缺乏症
轻度 中度
重度
体重低于正常均值 15-25% 25-40% >40%
腹壁皮褶厚度
0.8-0.4cm <0.4cm 近消失
身长
正常
稍低 明显低
消瘦
不明显 明显
皮包骨样
皮肤
正常
苍白松弛 苍白无弹性
精神
正常
轻度萎靡 抑制烦躁交替
肌张力
正常
降低
低下
治疗(treatment)
治疗原则: 祛除病因、调整饮食、补充营养、促进消化功能。
36
思考题:
1、为什么同是VitD缺乏,在临床上引起两种病? 2、Vit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有哪些临床表现? 3、Vit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抢救原则包括哪些?
37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Protein-Energy Malnutrition
新乡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 儿科学教研室 李晶
概述 (summarization)
度皆可下降
诊断(diagnosis)
诊断:根据小儿的喂养史+临床表现 分型为: 1、体重低下; 2、生长迟缓; 3、消瘦
小儿营养不良分型
分型 分度
儿科03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2【典型病例分析】

儿科病例5: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姓名:周力性别:男年龄:5月主诉:反复惊厥2天现病史:患儿于昨天上午玩耍时,突然双眼上翻,神志不清,面肌及四肢小抽动,约1分钟缓解,发作后神志清楚,活泼如常,于今日上午及中午吃奶后又先后发作2次,持续时间1-2分钟不等,发作形式同上,发作间期正常。
无发热咳嗽,无恶心呕吐,无哭闹不安,吃奶可,平时有多汗,睡眠不实,自生后大便即稀3-4次/日。
既往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无外伤手术史,无输血史,无“肝炎、结核”病史及其接触史。
个人史:第1胎第1产,8个月早产,顺产,出生体重2.2Kg,混合喂养,未添加辅食,3个月加用钙剂,未添加“鱼肝油”。
4个月抬头,刚会翻身。
按时预防接种。
家族史:无特殊记载。
体格检查生命体征:T37.1℃, R 28次/分 P 112次/分,体重 5.5kg。
一般状况:神志清楚、精神好,发育营养可,皮肤粘膜未见皮疹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大,头型正常,枕部有兵乓球感,有枕秃,前囟门2.5CM,牙齿未萌出,咽无充血,颈软。
胸部:胸廓轻度肋外翻心脏:心率112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肺部: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
腹部:腹部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肋下1.5cm、质软,脾不大。
脊柱四肢:无畸形,活动正常。
神经系统:无异常。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血常规:WBC10.1x109/L, N0.45 L 0.55 HB102g/L。
PLT 256x109/L。
小便常规:正常。
大便常规:正常。
生化检查:血电解质钾4.5mmol/L、钠140 mmol/L、氯103 mmol/L、钙1.50 mmol/L、离子钙0.8 mmol/L、镁1.0 mmol/L、糖5.5 mmol/L。
肝功能:碱性磷酸酶350nmol/L1(正常116.7-166.7 nmol/L),其余指标正常。
肾功能:正常。
头颅CT:正常。
脑电图:正常。
初步诊断: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问题:1、简述该病人的诊断、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科知识点之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
病因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是因维生素D缺乏致血清钙离子浓度降低,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引起,表现为全身惊厥、手足肌肉抽搐或喉痉挛等。
多见于6个月以内的小婴儿。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因血中钙离子降低,使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而引起相应症状。
正常血清总钙浓度为2.25~2.27mmol/l(9~11mg/d),依靠维生素D、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三者进行调节而保持相对稳定。
血清钙有三种形式,结婚钙(即与蛋白质结合)、离子钙和枸橼酸钙,其中以离子钙(游离钙)活性最强,对神经、肌肉兴奋性影响最强。
1.血清钙离子浓度受以下因素影响
①血pH:pH高时离子钙降低,酸中毒时pH低,总血钙虽低,但离子钙不低,不发生抽搐,酸中毒纠正后却可发生;
②血浆蛋白浓度:蛋白质低时,蛋白结合钙减少,使总钙量降低,但离子钙不低,故在营养不良时不发生抽搐,而输血后血浆蛋白增加,结合钙多而离子钙少则可诱发抽搐;
③血磷浓度:血磷增加,抑制25-(OH)D3转化为1,25-(OH)2D3,使血钙离子减少,出现抽搐。
2.引起血钙降低的主要原因
(1)维生素D缺乏。
早期甲状旁腺反应迟钝,PTH尚不能充分代偿,致使血磷正常而血钙降低。
当血总钙低于0.75~1.8mmol/
(7~7.5mg/dl)或钙离子低于1.0mml/l(4mg/d)时可引起手足搐搦发作。
(2)春夏季阳光充足或开始维生素D治疗时骨脱钙少,肠吸收钙相对不足,而骨骼已加速钙化,钙沉积于骨,使血钙降低而诱发本病。
(3)有发热、感染、饥饿时,组织细胞分解释放磷,使血磷增加,钙离子下降而发病。
(4)长期腹泻时机体钙减少。
(5)有影响血离子钙浓度的因素存在。
临床表现
除有不同程度的活动期佝偻病表现外,还表现为惊厥、手足搐搦和喉痉挛,以无热惊厥最常见。
1.典型发作
(1)惊厥:最为常见,多见于婴儿。
多为无热惊厥突然发生,表现为双眼球上翻,面肌颤动,四肢抽动,意识丧失,持续时间为数秒到数分钟,数1次或者1日数次甚至数十次不等。
抽搐发作停止后意识恢复,活泼如常。
(2)手足畜弱:多见于6个月以上的婴幼儿。
发作时意识清楚,两手腕屈曲,手指伸直,大拇指紧贴掌心,足痉挛时双下肢伸直内收,足趾向下弯曲呈弓状。
(3)喉痉挛:多见于婴儿。
由于声门及喉部肌肉痉挛而引起吸气困难,吸气时发生喉鸣,严重时可发生窒息,甚至死亡。
2.隐匿型
没有典型发作时,可通过刺激神经肌肉,而引出下列神经肌肉兴奋的体征:
(1)面神经征(Chvostek sign):以指尖或叩诊锤轻叩颧弓与口角间的面颊部,出现眼及口角抽动为阳性,新生儿可呈假阳性。
(2)腓反射:以叩诊锤击膝下外侧腓骨小头处的腓神经,引起足向外侧收缩者为阳性。
(3)陶瑟征(Trousseau征):以血压计袖带包裹上臂,使血压维持在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5分钟内该手出现痉挛为阳性。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根据
冬末春初发病,母孕期有肌肉抽搐史,人工喂养儿缺少户外活动,又未服鱼肝油或未添加含维生素D辅食,有佝偻病的症状体征等病史;出现反复发作的无热惊厥、手足搐搦或喉痉,无其他神经系统体征;血清钙低于1.75-1.88mmol/l(77.5mg/d),或离子钙低于1.0mmol(4mg/dl),可作出正确诊断此外,用钙剂治疗后抽搐停止,手足痉挛很快缓解亦有助于诊断。
2.鉴别诊断
(1)其他无热惊厥性疾病:
①低血糖症:常发生于清晨空腹时,有进食不足或腹泻史伴苍白、多汗及昏迷,血糖低于6mmol/L,口或静注葡萄糖后立即恢复;
②低镁血症:常有触觉、听觉过敏,肌肉颤动,血镁低于0.58mmo/l (1.4mg/dl),钙剂治疗无效;
③婴儿痉挛症:头及躯干均前屈,手握拳,下肢弯曲至腹部,伴
点头状抽搐和意识障碍,发作持续数秒至数秒,脑电图有高幅异常节律波,多伴智力障碍;
④甲状旁腺功能减退:表现为间歇性惊厥或手足搐搦,间隔几天或数周发作1次,血磷高>3.23mmol/L(10mg/d1),血钙低<
1.75mmol/l(7mg/d1),碱性磷酸酶正常或稍低,颅脑X线片可
见基底神经节钙化灶。
(2)急性喉炎多伴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声音嘶哑,人吠样咳嗽
及吸气困难,无低钙症状体征,钙剂治疗无效。
(3)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脑膜炎、脑炎、脑脓肿,大多伴
有发热和感染中毒症状,年幼体弱者可不发热,但有颅内压增高及脑脊液改变。
治疗
在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时,要严格遵守用药顺序,先治“标”,后治“本”,不可颠倒。
应立即控制惊厥,解除喉痉挛,补充钙剂,然后补充维生素D。
1.急救处理
应迅速控制惊厥或喉痉挛,可用笨比巴妥,水合氯醛或地西泮迅速控制症状,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插管。
2.钙剂治疗
用10%葡萄糖酸钙5~10ml加入葡萄糖10~20ml缓慢静脉注射(10分钟以上)或静脉滴注,钙剂注射不可过快,否则有引
起心搏骤停的危险。
惊厥反复发作者每日可重复使用钙剂2~3次,直至惊厥停止,以后改口服钙剂治疗。
钙剂不宜与乳类同服,以
免形成凝块影响其吸收。
3.维生素D治疗
症状控制并应用钙剂后,可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补充维生素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