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α-甲基睾酮对赤点石斑鱼性逆转的影响.
三种色素和甲基睾丸酮对锦鲫的生长形体、体色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4 3
C NGQ NG F S E Y HO I IH R
注 : ( )A. 1 虾青 素 ,L 叶黄素 ,A 一 E B胡萝 卜 ,MT 甲基 睾 丸酮 ,下 同。 ( )MY肩 注不 含相 同 素 一 2 d 小写字 母者 ,差 异显 著 ( < .5 尸 D0 );肩注 含 相 同小写字 母者 差异 不显 著 ( > .5 P D0 );下 同 。
g ;Wt为试验结束时鱼体尾均重 ,g ;Wn 色杯 中,在 4 0 m 波长处测定吸光值 ,每 2n 为 内脏重 ,g ;d 为试验周期 ,d ;L 为鱼 体长 ,c m;T 为鱼体高 ,c m;W 为鱼体
重 ,g 。
隔 3s 0 读数一次 , 测定 4 n内每分钟吸光 mi
值 的变化 。要求 自氧化速率控制在每分钟
下:
×1 0 0 0×g
;
每 m 反应液 中,每 m n抑制邻苯三 l i
式 中 x 为总色素含量 ,m / 0g 酚 自氧化速率达 5 %的酶量为 1 gl ;A O 0 个酶活单
为在 4 8n 处测定的吸光度值 ;Y 为所 4 m 用提取液 的量 ,mL;A%l m 为胡萝 卜 c 素 位( m1 U/ ) 。
化 的量用脱脂米糠 调平 )。
的影 响, 旨在确 定对锦 鲫体色增色效果最 好 的增色剂及其适宜添加量 ,为锦鲫增色 剂 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
将 分组后 的锦鲫分别对应放入 已编 号
的室 内水族箱 中 ( 05 05 1 m ̄ .m ̄ .m),养 殖 正 式 试 验 为期 6 。每 天 投 喂 3 次 0d ( 8: 0 3: 0和 1 0 ),投饲率 0 o ,1 o 8: 0
酶 活 性 = (O0 . A4 0 m/ n) . 7 2 n mi
Kisspeptin调控鱼类生殖内分泌的研究进展_卓琦

收稿日期:2013-03-21;接受日期:2013-05-28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地区基金(31260634)、吉首大学科技计划(jsdxxcfxbskyxm201102)∗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 zhuohuiyuan@第一作者简介:卓琦(1962−), 男, 湖南慈利人, 博士, 副教授, 主要从事水产动物生殖生理研究动 物 学 研 究 2013,Oct. 34(5): 519−530 CN 53-1040/Q ISSN 0254-5853 Zoological Research DOI:10.11813/j.issn.0254-5853.2013.5.0519Kisspeptin 调控鱼类生殖内分泌的研究进展卓 琦*吉首大学 城乡资源与规划学院武陵山区动物种质资源研究所,湖南 张家界 427000摘要:Kisspeptin 是近10年新发现的调控动物生殖内分泌的关键因子,是kiss 基因所编码的多肽产物,属神经内分泌肽类激素,为G 蛋白偶联受体54(GPR54)的内源性配体。
Kisspeptin 具多个功能性的分子结构形态,在鱼类中,主要结构形式为Kisspeptin-10肽。
Kisspeptin/GPR54系统在生殖中具重要功能。
该文综合现有研究资料,就Kisspeptin 在鱼类生殖内分泌调控中的概况、Kisspeptin 神经元在鱼脑中的分布和定位、鱼类Kisspeptin 分子的多态性、Kisspeptin 调控鱼生殖内分泌的功能多样性、Kisspeptin 调控鱼类生殖内分泌的机制、Kisspeptin 的分子进化以及Kisspeptin 和其他功能分子对鱼类生殖内分泌的协同调控进行了初步阐述,同时对Kisspeptin 在鱼类生殖内分泌调控中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亲吻素;神经激肽B ;促性激素释放抑制激素;生殖;内分泌;G 蛋白偶联受体54 中图分类号:Q1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254-5853-(2013)05-0519-12Advances in the study of neuroendocrinological regulation of kisspeptin in fish reproductionQi ZHUO *Institute of Animal Germplasm Resources of Wuling Mountain Area, College of Urban-rural Resources and Planning Science, Jishou University, Zhangjiajie 427000, ChinaAbstract: Kisspeptin, a key factor in the neuroendocrinological regulation of animal reproduction, is a peptide product encoded by kiss genes, which act as the natural ligand of GPR54. Over the last decade, multiple functional molecular forms of kisspeptin have been found in vertebrate species. In fish, the major molecular structural form is kisspeptin-10. The kisspeptin/GPR54 system has multiple important functions in reproduction. This review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our current knowledge on kisspeptin and its role in regulating fish reproductive, including the distribution and location of kisspeptin neurons in the brain, the molecular polymorphism of fish kisspeptin, functional diversity,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fish reproductive regulation, and the molecular evolution of kisspeptin as well as the co-regulation of fish reproduction by kisspeptin and other functional molecules. Perspectives on the future of kisspeptin regulation in fish reproduction are also highlighted. Keywords: Kisspeptin; NKB; GnIH; Reproduction; Endocrinology; GPR54肿瘤转移抑制因子Kisspeptin 又称亲吻素或吻素,其前身又称Metastin ,是kiss 基因所编码的多肽产物,属神经内分泌多肽激素。
甲基睾酮对斑马鱼成鱼的影响

甲基睾酮对斑马鱼成鱼的影响刘晓红2010444033 摘要:用含雄性激素甲基睾酮(MT)的饲料饲喂斑马鱼(Danio rerio)来探讨外源激素对其性腺发育的影响。
本文一斑马鱼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甲基睾酮对斑马鱼性腺发育的影响。
试验中将斑马鱼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95%乙醇溶剂对照组,两个30μg/l甲基睾酮实验组。
每组30尾斑马鱼,放置在室内饲喂7天,每天记录斑马鱼的生长情况,7天后取其性腺等器官,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在显微镜下观察其性腺发育及生物学变化。
结果表明甲基睾酮对斑马鱼性腺的发育受到抑制,卵巢结构变化明显。
但是对其成活率等无明显影响。
关键词:斑马鱼甲基睾酮卵巢生长发育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属鲤科,短担尼鱼属,俗称蓝条鱼、花条鱼、斑马担尼鱼,是一种典型的亚热带观赏鱼类。
具有产卵量大、繁殖周期快、突变表现型明显、胚体透明、胚胎发育同步且发育速度快等特点,被喻为理想的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研究的脊椎动物模型,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是四大模式生物之一。
目前国内外对斑马鱼的研究涉及到胚胎学、内分泌学、生物学、毒理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多个方面 J,但对于斑马鱼卵巢发育的研究在国内还未有报道。
本文对斑马鱼卵巢发育进行了研究,以期能丰富斑马鱼发育生物学、繁殖生物学内容,也为其它小型热带观赏鱼的养殖与繁殖提供一些理论参考[1]。
本次实验采用用含有30μg/g甲基睾酮饲料饲喂斑马鱼来探究甲基睾酮对雌性斑马鱼性腺的影响,旨在对其性别控制的生物学基础及性逆转机制进行理论上的探讨,为斑马鱼养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2]。
1材料与方法:1.1实验试剂仪器和30μg/g甲基睾酮的饲料,生物显微镜,切片机,电热恒温干燥箱,电子天平,甲基睾酮,布温氏固定液,石蜡,代氏苏木精染液,0.5%伊红染液,二甲苯,不同浓度梯度的乙醇,0.1%盐酸,0.1%NaOH。
1.2实验材料实验动物:同步受精的斑马鱼1.3试验方法1.3.1斑马鱼的饲喂实验设置3个处理组(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其中设置两个实验组。
17α-甲基睾丸酮诱导白斑狗鱼性逆转初步研究

淡水渔业,2018, 48(1): 3 -8 Freshwater Fisheries 2018年1月Jan. 201817!-甲基睾丸酮诱导白斑狗鱼性逆转初步研究李飞,胡琼,张俊杰(新疆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乌鲁木齐830052)摘要:实验以白斑狗鱼(!#%«()同一家系人工授精孵化的仔鱼为研究对象,用经浓度为20mg/L 17!-甲基睾丸酮(17!-M T)浸泡的饵料分别在仔鱼生长的不同时期(出膜10# 20# 30# 40 d)投喂,持续投喂30 d,待仔鱼培育至7月龄将其解剖取出性腺,进行组织学观察。
结果显示:投喂17!-M T对其有显著致死效应;在10d喂药组出现较高的雄性率(40. 8%),其它3个试验组雄性率相对较低,而对照组雄性率仅为26.3 %,由此推断白斑狗鱼性腺分化转雄的时间节点在出膜10~20d。
在试验过程中发现白斑狗鱼性腺分化在稚鱼阶段存在精巢组织与卵巢组织共存现象,根据其性腺的组织学特征推断白斑狗鱼性腺分化方式可能是未分化型雌雄异体型。
关键词:白斑狗鱼(!#%c();1(!-甲基睾丸酮;性逆转中图分类号:S9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907-(2018)01400346Preliminary research on Esox lucius sex reves^linduced by 17 alpha - methyl testosteroneLI Fei,H U Qion/,Z H A N G Jun-jie(College o f Animal Science,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Urmuqi830052,China )Abstract %This study took artificial fertilization hatchin/ larvae of Esox lucius in the same famil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larvae were continuously fed for 30 d at different growth periods( after hatching 10 d,20 d,30 d,40 d) w which were soaking in 17 alpha - methyl testosterone( 17!-M T) witli concentration of 20 m//L. When the larvae were c u ltured to 7 months old,the gonads were dissected and removed to do the histological observ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feeding 17!-M T had significant lethal effect. The male rate of 10 d hatching larvae /roup was gourps. The male rate of the orther three experimental groups was relatively low ,while the male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was only 26. 3%. Infer from these results,the time of gonadal differentiation turn to male for E. l C u was after hatching 10〜20 d. The experiment found that pike gonadal differentiation in the juvenile st tencc phenomenon exists. According t 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onad histological features that pike gonadal differentiationmight be undifferentiated type and gonochorism.K eyw ord s: Esox lucius &17!-methiyl testosterone;sex reversal白斑狗鱼(E s$ l c i s)是国内外重要的亚冷水 性经济鱼类之一,其生长速度快,肉质坚韧,肉味 鲜美,营养价值高,没有肌间刺,可食部分大,因此深受人们喜爱;且白斑狗鱼的市场价格居高不 下,养殖潜力相当巨大[1]。
17_甲基睾酮对斑马鱼肝脏vtg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_刘少贞

雄鱼 MT 暴露 7 d 后, 其肝脏中 vtg 基因 mRNA 的 表达变化情况。 结果表明, 与对照组相比,25、50、 100 ng/L 的 MT 暴露 7 d 后,雌鱼肝脏中 vtg 基因的 mRNA 表达均被显著抑制(P<0.05 或 P<0.01),尤其 是 50 ng/L 的 MT, 其对雌鱼肝脏中 vtg 基因 mRNA 的表达抑制作用最为显著(P<0.01,见图 1A);对于 斑马鱼雄鱼,50 ng/L 的 MT 暴露 7 d 后, 雄鱼肝脏 vtg 基 因 的 mRNA 表 达 量 显 著 升 高 (P<0.05),100 ng/L 的 MT 暴露 7 d 后, 雄鱼肝脏 vtg 基因 mRNA 的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而 25 ng/L 的 MT 暴 露 7 d 后, 雄鱼肝脏 vtg 基因的 mRNA 表达未受到 显著影响(P>0.05,见图 1B)。 3 讨论
关 键 词 :17α-甲 基 睾 酮 ;斑 马 鱼 ;肝 脏 ;vtg
中 图 分 类 号 :X171.5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顺 序 编 号 :1672-5190(2016)05-0009-03
DOI:10.16003/ki.issn1672-5190.2016.05.004
Effect of 17α-methyltestosterone (MT) on mRNA Expression of vtg Gene in Liver of
微量移液器(Eppendorf),VORTEX-6 漩涡混合
10
1.4
A
畜牧与饲料科学
30
B
第 37 卷 **
17α-甲基睾酮与类胡萝卜素对观赏鱼体色影响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17α-甲基睾酮与类胡萝卜素对观赏鱼体色影响的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17α-甲基睾酮与类胡萝卜素对观赏鱼体色影响的研究研究背景:观赏鱼是指人们养殖或观赏用的一类鱼类,具有丰富多彩的体色和形态特征,是水族馆和家庭水族箱中的重要鱼类。
观赏鱼的颜色和形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荷尔蒙和营养素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17α-甲基睾酮是雄性动物体内的睾酮代谢产物,具有提高颜色鲜艳度的作用。
而类胡萝卜素则是一类色素化合物,可以影响动物体内色素的合成和代谢,从而影响动物体色。
因此,研究17α-甲基睾酮和类胡萝卜素对观赏鱼体色的影响,对于探究观赏鱼体色的形成机制、提高观赏鱼养殖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内容与方法:本研究将分别探究17α-甲基睾酮和类胡萝卜素对观赏鱼体色的影响。
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实验鱼种选择:选取器官明显、色彩丰富的观赏鱼种类,如锦鲤、孔雀鱼等。
2. 实验设计:将实验鱼种随机分成对照组、17α-甲基睾酮处理组和类胡萝卜素处理组。
对照组饲养在普通饲料条件下,处理组饲养在添加不同浓度的17α-甲基睾酮或类胡萝卜素的饲料条件下。
3. 实验数据采集:观察实验鱼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的体色变化情况,采集有关数据,包括颜色数值、比色板比色、取样体重等。
4. 数据分析:利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探究17α-甲基睾酮和类胡萝卜素对观赏鱼体色的影响情况,并对影响因素进行探讨。
预期成果:本研究旨在探究17α-甲基睾酮和类胡萝卜素对观赏鱼体色的影响机制,预期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17α-甲基睾酮和类胡萝卜素对观赏鱼体色的影响情况。
2. 影响17α-甲基睾酮和类胡萝卜素影响观赏鱼体色的主要因素和作用机制。
3. 对于观赏鱼养殖品质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持。
研究意义:观赏鱼是一种重要的养殖和观赏动物,其体色是影响其市场价值和观赏价值的关键因素。
本研究旨在探究17α-甲基睾酮和类胡萝卜素对观赏鱼体色的影响机制,为提高观赏鱼品质、促进鱼类养殖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持。
17α-甲基睾酮对赤点石斑鱼性逆转的影响:卵细胞退化过程的观察

17α-甲基睾酮对赤点石斑鱼性逆转的影响:卵细胞退化过程
的观察
方永强;林秋明
【期刊名称】《应用海洋学学报》
【年(卷),期】1993(000)002
【摘要】无
【总页数】5页(P185-188,198)
【作者】方永强;林秋明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甲基睾酮对孔雀鱼、玛丽鱼性逆转的研究 [J], 郑曙明;陈章宝;
2.不同溶剂对17α—乙炔睾酮诱导罗非鱼性逆转的影响 [J], 高健
3.17α-甲基睾酮对赤点石斑鱼性逆转的影响 [J], 李广丽;刘晓春;林浩然
4.雄烯二酮和甲基睾酮对日本鳗鲡血清睾酮和17β-雌二醇含量的影响 [J], 张利红;张为民;林浩然
5.17α—甲基睾酮对赤点石斑鱼性逆转的影响 [J], 方永强;林秋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7α甲基睾酮对草鱼性腺发育及性类固醇激素水平的影响

始,各处理组卵巢中开始出现精原细胞。30~150 d,50 mg/kg MT处理组草鱼卵母细胞的生 成及成熟受到抑制,发育迟缓;100 mg/kg MT处理组的生殖细胞受抑制程度要高于50 mg/kg MT处理组,实验结束时性腺已被大量精原细胞占据,有向精巢发育的趋势;200 mg/kg MT处理组精卵兼性状态较50 mg/kg MT处理组明显,但精原细胞的数量少于100 mg/kg
姚汶励1,2, 姜 鹏1, 白俊杰1*
(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热带亚热带水产资源利用与养殖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380;
2.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上海 201306)
摘要:利用养殖草鱼雌性个体所表现出的生长优势,探讨通鱼按投喂饲料MT浓度梯度设置分为
4组,每组150尾,分别置于约10 m2户外水泥池 中饲养。投喂实验从2016年11月开始至2017年 4月结束,连续饲养周期150 d。实验期间,气泵 不间断充气,每周换水清污1次,换水量约为1/3。 每天9∶00 am和4∶30 pm各投喂1次,日投喂量 约为鱼体质量的3%,以每次投喂后无残饵为宜。 药饵停止投喂后,所有处理组改用普通颗粒饲料 继续投喂。
收稿日期:2018-02-02 修回日期:2018-06-15 资助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45-04,CARS-46-03);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15A030313702) 通信作者:白俊杰,E-mail:jjbai@
802
水产学报
43 卷
克罗非鱼(O. mossambicus)在30 mg/kg MT时就可 以完全性逆转[10],但投喂时间过短会降低雄性率[11]。 虹鳉(Poecilia reticulata)、茉莉花鳉(P. latipinna)等 花鳉科(Poeciliidae)鱼类最适MT浓度为90 mg/kg[12], 鲤科(Cyprinidae)激素处理的强度要高于花鳉科 。 [13] 因此,选择合适的激素浓度是成功诱导性逆转 的必要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α-甲基睾酮对赤点石斑鱼性逆转的影响
2010-07-08
采用腹部埋植方式,用17α-甲基睾酮(17α-MT)以10 mg・kg-1剂量处理2龄雌性赤点石斑鱼(每4周埋植1次,共埋植2次),检查埋植前后性腺结构、血清中性类固醇激素水平以及脑和性腺芳香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一次埋植
17α-MT即可诱导赤点石斑鱼发生不同程度的性逆转,性腺成熟系数(GSI)明显下降,性腺中卵细胞退化,精原细胞增殖,出现大量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性逆转雄鱼精巢的组织结构与正常雄鱼精巢相似,部分鱼转变为功能性雄鱼,经轻微的腹部挤压可排精,精子活力与正常雄鱼相似.赤点石斑鱼埋植17α-MT后前脑、中脑的芳香化酶活性明显提高而后脑的.芳香化酶活性降低,但性腺芳香化酶活性无显著变化.埋植17α-MT后第4周血清中11-酮基睾酮(11-ketotestosterone,11-KT)浓度显著升高,而睾酮(testosterone,T)和雌二醇(estradiol-17β,E2)浓度变化不显著.这些结果表明,脑部芳香化酶活性的显著升高与性逆转密切相关,17α-MT主要通过提高血清中11-KT水平诱导赤点石斑鱼发生性逆转.
作者:李广丽刘晓春林浩然 LI Guang-li LIU Xiao-chun LIN Hao-
ran 作者单位:李广丽,LI Guang-li(中山大学水生经济动物研究所暨广东省水生经济动物良种繁育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275;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广东,湛江,524025)
刘晓春,林浩然,LIU Xiao-chun,LIN Hao-ran(中山大学水生经济动物研究所暨广东省水生经济动物良种繁育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275)
刊名:水产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FISHERIES OF
CHINA 年,卷(期):2006 30(2) 分类号:Q45 S917 关键词:赤点石斑
鱼17α-甲基睾酮性逆转芳香化酶活性性类固醇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