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地表湖水质监测方案

合集下载

地表水监测方案

地表水监测方案

地表水监测方案一、引言地表水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水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环境。

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地表水监测方案对于保护水资源、预防水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二、监测目标本方案的主要监测目标是掌握地表水体系的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水质监测:监测地表水中常见污染物质的含量,包括有机物、重金属、营养盐等;2. 水量监测:监测地表水的流量、水位等参数,以了解水资源的利用状况;3. 水生态监测:监测地表水的生物多样性、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三、监测方法为了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我们将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地表水监测:1. 采样方法:根据地表水体系的特点,选择代表性的监测点位进行采样。

每个监测点位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采样,保证样本的全面性和时效性;2. 分析方法:使用标准的水质检测设备和方法,对采样的地表水样品进行综合分析,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的测定;3. 数据处理:将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数据处理方法,并与历史数据进行对比,以发现潜在的趋势和异常情况;4. 结果报告:定期生成监测报告,将监测结果和分析结论提供给相关部门和公众,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

四、监测频率和监测区域本方案将根据地表水体系的复杂程度和资源情况,制定不同的监测频率和监测区域划分方案。

一般来说,我们将重点监测以下区域和频率:1. 水库和河流:重点监测重要水库和河流的入口和出口位置,每季度进行一次采样和监测;2. 地下水和湖泊:根据地下水水源地和湖泊的规模和重要性,每年至少进行两次采样和监测;3. 海洋与海湾:关注海岸线附近的海洋和海湾区域,每年进行一次采样和监测。

五、应急响应机制为了应对突发事件和异常状况,我们将建立快速响应机制。

一旦发现水质异常或水体面临污染威胁,我们将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启动预警系统:利用先进的水质监测设备和网络系统,监测地表水的实时数据,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发出预警信息;2. 协调相关部门:将监测结果及时通报给环境保护、水务管理等相关部门,协调各方力量,共同应对水质问题;3. 制定处置方案: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处置方案,包括水质修复、事件调查等;4. 宣传教育: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高水资源保护意识和环境意识。

校园水质监测方案

校园水质监测方案

校园水质监测方案1. 引言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的快速发展,水质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特别是在校园环境中,水质安全对师生的健康至关重要。

为了保障校园水质的安全,本文提出了校园水质监测方案,旨在及时检测和预警水质问题,确保师生饮用水的健康与安全。

2. 监测设备为了监测校园水质,我们需要使用一些专业的监测设备。

以下是我们推荐的一些设备:2.1 pH值监测仪pH值是衡量水的酸碱度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判断水质好坏的关键因素。

通过使用pH值监测仪,我们可以准确地测量水的pH值,并及时发现和解决酸碱度异常的问题。

2.2 溶解氧检测仪溶解氧是水中重要的营养物质之一,也是衡量水体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

溶解氧检测仪可以测量水中存在的溶解氧量,帮助我们评估水质是否富含氧气,并指导我们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处理。

2.3 浑浊度检测仪浑浊度是指水中微粒子的含量,也是衡量水体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浑浊度检测仪可以帮助我们测量水的浑浊度,并及时发现和解决悬浮物超标的问题,确保水质的清澈度。

2.4 电导率检测仪电导率是指液体中导电性的程度,也是水质监测中的一个重要参数。

通过使用电导率检测仪,我们可以测量水中的电导率,并判断水质是否受到了污染,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和预防。

3. 监测方案为了确保校园水质的安全和可靠,我们建议采取以下监测方案:3.1 定期监测定期监测是确保水质安全的关键步骤。

我们建议每月进行一次全面的校园水质监测,包括pH值、溶解氧、浑浊度和电导率等参数。

定期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水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3.2 实时监测除了定期监测之外,我们还建议安装实时监测设备,对校园的重要水源进行实时监测。

这些设备可以将数据实时传输到中央监测系统,将水质数据直接反馈给相关人员,实现对水质的全程监控和预警。

3.3 数据分析与报告监测数据的分析和报告是保障水质安全的重要环节。

我们建议建立一个专门的数据分析与报告系统,对所收集到的监测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报告生成。

水质监测方案完整版.

水质监测方案完整版.

水质监测方案完整版.针对环境专业的学生的自主实验,附有完整的水质监测方案,依照国家标准和地区特点制定的。

可供参考。

一、监测目的从生化楼排出的废弃物,主要为实验室排出的废弃液态物质。

排放这些废弃物时,受到排放标准的限制。

尤其是一些化学物质,虽然浓度不大,但仍然会污染水体和危害水生动植物,同时还可能在一些鱼和贝类体内富集而最终危害人类。

通过本次的监测可以初步地分析广州大学实验楼排污口对周边水质的影响情况.图书馆门口的湖水的补给主要受珠江水位或涨落潮的影响,而上午是湖水向珠江排水的过程,而排水的河道正是生化楼的排污的出水口,所以检测排污口的上游可以反映珠江水通过一晚稳定后的水质情况。

这是我们第一次进行的水的综合测定实验,它巩固了我们之前验证实验的技能,同时还提升了我们综合思考、综合实验和综合评价的能力二.采样采样点示意图图例说明1::对照断面2:控制断面3:消减断面●:采样点箭头方向为水流方向三.监测过程.水温测定――温度计(一)仪器水温计,测量范围0~+100℃,分度值为1.0℃。

电子温度计,pH/mV/Temperature meter Model: PH-870,分度值为0.1℃。

(二)测定步骤(1) 水温在采样现场进行测定。

将水温计投入取水样容器中,感温5min后,迅速上提并立即读数。

从水温计离开水面至读数完毕应不超过20s,读数完毕后,将容器内水倒净。

. 水电导率的测定(一)仪器__1+ 防水型电导率仪,量程: 0 - 200.0 μS/cm;0-2022年μS/cm;0-20.00mS/cm针对环境专业的学生的自主实验,附有完整的水质监测方案,依照国家标准和地区特点制定的。

可供参考。

(二)测定步骤(1) 调整仪器标准,直接测定,读取的数据即为水样的电导率.水样浊度的测定(一)仪器2100N Type浊度仪(美国HACH公司) (二)测定步骤(1) 调整仪器标准,直接测定,读取的数据即为水样的浊度。

校园湖水水质监测方案

校园湖水水质监测方案

校园湖水水质监测方案
校园湖水水质监测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 监测目标:明确监测的湖水水质参数,例如溶解氧、浊度、pH值、总磷、总氮等。

2. 监测频率:确定监测的时间频率,例如每月、每季度或每年进行一次监测。

3. 监测点位:确定监测的位置,包括湖水入口处、出口处以及水体中心等多个点位。

4. 监测方法:选择适合的水质监测方法,例如采样后实验室测试、在线监测设备等。

5. 数据收集与记录:建立数据收集和记录的系统,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6. 数据分析与评估: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比较不同时间点和点位的水质差异,判断水质是否存在变化和污染问题。

7. 报告和沟通:将监测结果制作成报告,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或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以便及时采取必要的管理和保护措施。

8. 应急预案: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出现的水质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处理措施。

在具体实施方面,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传感器网络和远程监测系统来实时监测水质参数,并通过数据分析软件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

此外,还可以组织相关人员接受水质监测的培训,提高监测的专业性和准确性。

最后,确保监测方案的可持续性,不断改进和完善监测方法和流程,以保障校园湖水的水质安全。

地表水环境监测方案

地表水环境监测方案

地表水水质监测方案——广州大学内水质监测一、监测目的(1)对校园教学区,主要是实验楼区域的校园景观的用水及水样进行监测,了解学校实验楼区域的水质现状。

(2)学习水质监测的步骤,进一步将课堂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学会制定水质监测方案并按步实施。

(3)进一步熟练常用的水质监测中的实验操作技术,掌握地表各种指标与污染物的测定方法。

(4)熟悉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的各项标准,并学会运用其来评价水质,提出改善校园水质的意见和建议。

二、基础资料的收集本次监测选取了校园网主场至生化实验楼区域水域进行监测。

根据相关的文档和网上搜寻的资料可知,该河段属于珠江水系广州段,水域的有关资料如下:1.地形地貌广州大学城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紧靠珠江两岸地,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是三角洲平原与低山丘陵区的过渡地带。

小岛总体地形是东北高、西南低。

东北部是由花岗岩与变质岩组成的低山丘陵区,地形高差250m左右,坡度15°~35°。

广州大学位于岛的西部,坐落于河流堆积组成的冲积平原,地势平缓,其中分布零星的残丘和苔地,有着树枝状般的水系。

2.气象广州大学城地处南亚热带,属海洋性季风气候,有着温暖多雨、光热充足、雨量充沛的特点。

其年平均气温约为21.8℃,一年中7月、8月的温度最高,1月最低,绝对最高气温约38.7℃。

平均年降雨量为1699.8毫米,集中在梅雨季、台风季两个季节,占全年的82.1%,在七、八、九月份常遭受六级以上的大风袭击或影响,台风最大风力在9级以上,并带来暴雨,破坏力极大,年评卷蒸发量160315,mm。

3.水文广州大学城位于珠江、冻僵溪流的交汇区上,该区域河段属于不规则半日潮。

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平原,地势低平,地表水体类别有:库唐、涌溪、干流河道,全区水域面积16011k㎡,占广州市区面积的10.8%。

据黄埔潮汐站资料,珠江平均高潮水位为0.72m,平均低潮水位为-0.88m,涨潮最大潮差2.56m,落潮最大潮差3.00m。

地表水环境监测方案

地表水环境监测方案

地表水水质监测方案——广州大学内水质监测一、监测目的(1)对校园教学区,主要是实验楼区域的校园景观的用水及水样进行监测,了解学校实验楼区域的水质现状。

(2)学习水质监测的步骤,进一步将课堂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学会制定水质监测方案并按步实施。

(3)进一步熟练常用的水质监测中的实验操作技术,掌握地表各种指标与污染物的测定方法。

(4)熟悉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的各项标准,并学会运用其来评价水质,提出改善校园水质的意见和建议。

二、基础资料的收集本次监测选取了校园网主场至生化实验楼区域水域进行监测。

根据相关的文档和网上搜寻的资料可知,该河段属于珠江水系广州段,水域的有关资料如下:1.地形地貌广州大学城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紧靠珠江两岸地,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是三角洲平原与低山丘陵区的过渡地带。

小岛总体地形是东北高、西南低。

东北部是由花岗岩与变质岩组成的低山丘陵区,地形高差250m左右,坡度15°~35°。

广州大学位于岛的西部,坐落于河流堆积组成的冲积平原,地势平缓,其中分布零星的残丘和苔地,有着树枝状般的水系。

2.气象广州大学城地处南亚热带,属海洋性季风气候,有着温暖多雨、光热充足、雨量充沛的特点。

其年平均气温约为21.8℃,一年中7月、8月的温度最高,1月最低,绝对最高气温约38.7℃。

平均年降雨量为1699.8毫米,集中在梅雨季、台风季两个季节,占全年的82.1%,在七、八、九月份常遭受六级以上的大风袭击或影响,台风最大风力在9级以上,并带来暴雨,破坏力极大,年评卷蒸发量160315,mm。

3.水文广州大学城位于珠江、冻僵溪流的交汇区上,该区域河段属于不规则半日潮。

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平原,地势低平,地表水体类别有:库唐、涌溪、干流河道,全区水域面积16011k㎡,占广州市区面积的10.8%。

据黄埔潮汐站资料,珠江平均高潮水位为0.72m,平均低潮水位为-0.88m,涨潮最大潮差2.56m,落潮最大潮差3.00m。

广州大学生化楼下河涌监测方案及报告

广州大学生化楼下河涌监测方案及报告

水质监测方案以及监测报告项目名称:广州大学生化楼楼下河涌水质监测监测人员:编制日期:二0一四年十二月12环科1制一·考察资料和结果选择广州大学生化楼下河段作为本次监测区域的基本情况如下监测区域地理位置:广州大学城(Guangzhou Higher Education Mega Center)位于广州市番禺区新造镇小谷围岛及其南岸地区,位于广州市东南部,选址番禺小谷围岛及其南岸地区,西邻洛溪岛、北邻生物岛、东邻长洲岛。

与琶洲岛举目相望。

气象: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日光照时间比广州其他地区均少,大约有480-775小时之间,夏季多为东南风和偏南风,冬季多为北风和偏北风,极高气温37.4摄氏度。

河流水文:该河涌补给为:降水补给以及珠江补给。

由于河涌地势较平缓,流速较慢,但受气候以及风向影响而改变,冲刷河床力度较弱,所以两岸草地土壤较结实。

河涌两岸筑有硬石砖保护植被。

植被:河涌周围种植草、柳树、观赏性花等植被。

水体沿岸城市分布、工业布局、污染源:水体沿岸半部分是教学区,污染源主要是生化楼以及工程实验北楼的废水污水排放,含有各种有机物以及氮、氨、磷等无机物。

水体沿岸的资源现状和水资源的用途、水体流域土地功能及近期使用计划:广州大学水体主要为自然景观和灌溉花木。

二·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设置实际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选取和设置监测断面的位置避开死水区、回水区、排污口处,尽量选择了水流平稳、水面宽阔、无浅摊的顺直河段。

设置原因:(1)对照断面:为了解流入监测河段前的水体水质状况而设置。

我们把断面A设置在水体流向生化楼前,离桥一米距离出,用于对照水体的污染程度。

(2)控制断面:为评价监测河段两岸污染对水体水质影响而设定。

B、C、D断面均设置在排污口附近,为了测定经过排污口前后的水体水质状况。

(3)削减断面:是指河流受纳废水和污水后,经稀释扩散和自净作用,使污染物浓度显著降低的断面,此断面E我们设置在河涌的下游,离断面D10米远的地方,用与测定水体的自净能力。

地表水水质监测的方案

地表水水质监测的方案

地表水水质监测方案一. 明确监测目的(1)对校园内教学区、生活区、实验区、食堂商业区、校园景观的用水及水质进行监测,掌握校园水质情况。

(2)进一步熟练掌握水质监测中的各项实验操作技术,掌握地表水中各中指标与污染物的测定方法。

(3)学会应用环境质量标准评价校园环境,并提出改善校园水质的意见和建议。

二. 基础资料的收集广州大学图书馆至生化楼实验区域的水域进行监测,该河段属于珠江水系广州段,根据《广州市水文地质分析》,该水域的有关资料如下:1.地形地貌广州市地处珠江三角洲的北部边缘,是三角洲平原与低山丘陵区的过渡带,地形总的特征是东北高,西南低。

东北部是由花岗岩与变质岩组成的低山丘陵区,海拔标高一般在300m一下,地形高差250m左右,坡度15°~35°,水系呈树枝状,切割强烈。

西部是由河流堆积组成的冲积平原,南部为微向南倾斜的珠江三角洲平原,标高5~7m,其中分布零星的残丘和苔地。

2.气象广州市地处南亚热带,属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北部℃,中部℃,南部℃。

最热是7~8月,平均气温℃~ ℃,绝对最高气温是℃。

年平均降雨量172517mm,相对集中在4 ~9月的雨季,占全年的%,兼受台风的袭扰,年平均蒸发量160315mm。

3.水文珠江、东江和溪流河在本区交汇,经狮子洋入海,是区域地下水的最低排泄基准面。

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平原,地势低平,地表水系发达,水网密布,分布有大中小河流34条。

根据水资源航空遥感调查,地表水体类别有:库唐、涌溪、干流河道,全区水域面积16011Km2,占广州市区面积的%。

据黄埔潮汐站资料,珠江平均高潮水位位,平均低潮水位为,涨潮最大朝差,落潮最大潮差。

4.监测河段概况经实地考察,此河段是珠江至校园图书馆中心湖之间的河段,全长约400m,宽约,水深约,流经生化实验楼和工程实验楼,水质受到这两次污染源的影响。

监测河段在学校的位置示意图如下:生化程北三. 确定监测项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及《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中,为了满足地表水各类使用功能和生态环境质量要求,将监测项目分为基本项目和选测项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
水体中的微生物也是反映湖水质量的指标,根据所检测出 的微生 物种类及其数目可以反映出湖水的水质情况。
底质
底质是矿物、岩石、土壤的自然侵蚀产物,生物活动及降 解 有机质等过程的产物,污水排出物和河(湖)床底母质等 随 水迁移而沉积在水体底部的堆积物质。所以能综合反映出 湖水 蕴藏污染物质。
六、质量保证
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Ⅲ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
场、泅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IV类 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V类 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广州大学湖水水域功能为一般的景观用水,因此适用于《地表水环
计)
15 汞
≤ 0.00005 0.00005 0.0001 0.001
16 镉
≤ 0.001 0.005 0.005 0.005
17
铬(六 价)
≤ 0.01
0.05 0.05 0.05
18 铅
≤ 0.01 0.01 0.05 0.05

2 15 40 10 2 0.2 2 0.001 0.01 0.1 0.1
GB 7478-87
油类
用油剂洗G瓶取样,7d加 紫外分光光度法 GB/T
HCL,使PH≤2
16485-1996
微生物
用G瓶取样,加少许12h Na2S2O3溶液除去余 氯,1~ 5度避光保存
对样品进行10倍梯 度稀释,选择适宜 稀释液1ml,加注 平皿,营养琼脂混 匀,37℃培养 24h,进行计数。
广州大学人工湖水质监测方案
1、 监测目的 1、 实地调查广州大学地表水的水质现状; 2、 根据广州大学地表水的水质现状,制订水质监测方案; 3、 通过实施水质监测方案,分析监测数据,对广州大学地表水水质
情况作综合评价。 2、 基本资料收集与实地调查 (1)地理位置 广州大学人工湖是2004年广州大学新校区内构筑的景观湖,宽度从窄处的8米 到宽处的30米左右,长度为300米左右,湖深1.5米左右,呈长半弧形,半包围广州 大学图书馆的西北部。湖的两边绿树成荫,中央还有一个原始的绿岛,横跨湖两边 的是一座富有特色的木质拱桥,旁边还坐落着充满诗情画意的凉亭,此核心景观湖 设计了一系列的富有中原特色的人文景观,旨在展现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高雅文 明,寄予学子博采众长、雅趣共享。 (2)气候特点 广州市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广州大学城四面环水,冬季低温少雨,夏 季高温多雨,时有台风过境。年日光照时间比广州其它地区均少,大概在480—775 小时之间。夏季多为东南风和偏南风,冬季多为北风和偏北风,最高气温可以达到 37.4摄氏度。 (3)水文状况 广州大学人工湖可以说是珠江的一个子系统,因为最主要的供水水源就是珠江 了,而最后也将流入珠江,此外供水的水源还有雨水和地下水两部分。湖面比较 大,夏秋蒸发量较大,在雨水较少的季节里,为保持湖面维持在一定的水位,后勤 管理人员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补水。由于湖中放有大量的鱼,为保持水中有足够的 溶解氧维持鱼类的生存,管理人员还会不定时换水,只有换水时才能看到湖水在流 动,平时的湖水都是很平静的,似乎流速达到静止状态。 (4)监测河段概括 广州大学人工湖有三个进水口,一个进水口的水源直接来自珠江水,另一个进
5量
≤ 15
15
20
30
(COD)
五日生化
6 需氧量 ≤ 3 (BOD5)
3
4
6
7
氨氮 (NH3-N)
≤ 0.15
0.5
1.0
1.5
8
总磷(以 P 计)

0.02(湖、 库O.01)
0.1(湖、 库 O.025)
0.2(湖、 库O.05)
0.3(湖、库O.1)
总氮(湖、
9 库.以N ≤ 0.2
0.5 1.0 1.5
BOD是表示水质污染度的重要指标,其值越小,说明水质 污染程 度越轻。
总磷是水中各种形态磷的总量,其总量越大,说明水体越
总磷
容易产 生富营养化现象
氨氮
氨氮是水体中的营养素,可导致水富营养化现象产生,是 水 体中的主要耗氧污染物,其值越高表明湖水越易产生富营 养 化现象。
油类
油类越多,就会在水上形成油膜,会阻碍水体复氧作用, 对湖中 的生物造成危害。
2、采样时间和频率的确定 (1) 采样时间
丰水期:7—9月;枯水期:12—2月;平水期:其它月份。 每期采样两次。 (2) 采样频率 各时期相隔3个月,每个不同时期的两次采样相隔1.5—2个月,一年 监测六次。 3、水样的保存方法与监测方法
测定项目 保存方法
保质期 监测方法、仪器 方法来源
浊度
用聚乙烯塑料桶采样12h (尽 量现场测定)
1、水样都有严格的采集方法、保存方法与保质期以确保水样的真实性。
、所测项目都用精密的仪器与严谨的监测方法所监测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所得结果都将与各类水质的基本要求(国家标准)相对比以得出可信度高的
监测报告。
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第V类水体标准
分类
号 标准值
Ⅰ类 Ⅱ类 Ⅲ类 Ⅳ类
项目
人为造成的环境水温变化应限制在:
1 水温 (℃) 周平均最大温升≤1
周平均最大温降≤2
2
pH值(无 量纲)
6~9
饱和率
3 溶解氧 ≥ 90% (或 6
5
3
7.5)
4
高锰酸盐 指数

2
4
6
10
化学需氧
PH
pH实际上是水酸碱度的一种表示方法,根据PH值可以知道
湖水
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用每升水里氧气的毫

数表示。水中溶解氧的多少是衡量湖水体自净能力的一个

标。其值越大表示湖水自净能力越好。
COD
COD是表示水质污染度的重要指标,其值越小,说明水质 污染程 度越轻。
BOD5
色浊计
GB/T 13200-1991
用深层采水器采样,12h 装 入P瓶(尽量现场测 定)
PH计
GB/T 6920-1986
DO
用溶解氧瓶取样,且24h 溶解氧测定仪
GB/T
水样
7489-1987
要充满瓶子,加
MnSO4、
碱性KI-NaN3溶液固
定(
尽量现场测定)
COD BOD5
用G瓶取样,且水样48要h 充 满瓶子,加H2SO4, 使PH ≤2
19 氰化物 ≤ 0.005 20 挥发酚 ≤ 0.002
粪大肠菌群
24 (个/L) ≤ 200
0.05 0.002
2000
0.2 0.2 0.005 0.01
10000 20000
0.2 0.1
40000
五、结果表达 1、各个项目结果所表达的意义
项目
表达意义
浊度
浊度是水的透明程度的量度,根据所测浊度可以反映出湖 水中所 含颗粒物对光的散射情况。
用G瓶取样,且水样12要h 充 满瓶子,温度保持在 1~5
微波壁式消解仪 电化学探头法
GB/T 11914-1989
GB/T 74881987
度,避光
总磷
用G瓶取样,加 24h H2SO4,使 PH≤2
分光光度法
GB/T 11893-1989
氨氮
用G瓶取样,加 24h H2SO4,使 PH≤2
分光光度法
水口的水除了有珠江水还有学校的地表水,最后一个进水口是一条环绕着实验楼的 水沟。人工湖有两个出水口,其中一个设置得像进水口一样,流经下水道排出,另 外一个就是直接流出湖外。
3、 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设置及水样采集 1、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确定 潮涨时,水系由珠江水补给;潮褪时,湖水沿水道流入珠江。由于广州大学地 表水的流动程度不大,所以各水期的水位长时间保持一个水位。地表水西北边流经 生化实验楼和工程实验南楼,实验研究排放的含有金属离子等污染物的污(废)水 极有可能进入广州大学地表水,随后流入珠江,所以对此段水道必须要进行水质检 测。图书馆与体育馆之间的地表水主要成人工湖,采用网格法均匀设置监测垂线, 大概每隔50米设置一个采样点。其他水道水体流动性不大,每个100米左右设置一 个采样点。
底质
在枯水期的水样采集12h 后立 刻进行,用长柄塑料 勺采 集即可,尽量抽去水 分, 用塑料带装好。
测量底质的各种物质G含B/T
量,如
7475-1987
总磷、铜、铅等金属。
四、拟采用的评价标准
根据各类水质的标准,判断出广州大学人工湖湖水的等级。
I类 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