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地震作用下的滑坡稳定性分析

1 G O.L P E S O E软 件 求 地 震 滑 坡 稳 定 安 全 系 数 的方 法
G O S O E应 用 有 限 元 应 力 方 法 求 稳 定 安 全 系 E .L P
收 稿 日期 :0 70 .9 修 回 日期 :0 70 .8 20 .42 : 2 0 .6O
步 , U K / 模 块调 用定 义 问题 的数据 文件 求 解 每 Q A EW 个 节点 的应 力及 孔 隙水压 力 。 ’ 3 观察 结 果 。 Q A E W 模 块 可 以把 求 解 结 果 以 ) U K/
1年 , 4 软件各 方 面都 比较成 熟 , 理论 基础 完善 、 面简洁 界
灵活 、 输入输 出数据方便 。 G OQ A E有 限 元 程序 的适 用 范 围是 基 于 小 位 E .U K
2 滑 坡 的 动 力 分 析 步 骤
2 1 使 用 Q A / 模块 的 步骤 . U KE W
软件 进行 求解 , 究滑坡 稳 定性 的 变化 规律 。 研 关键 词 : 地震 滑坡 稳 定性 分析
中图分 类号 :U 5 文 献标 识码 : T 47 A
我 国地 震 崩 塌 与 滑 动 主 要 发 生 在 多 震 的西 部 地 区, 即陕 、 、 、 、 、 、 、 等 省 区 , 中发 生边 甘 宁 新 川 滇 贵 藏 其 坡地 震滑 坡 最 多 的为 川 滇 两 省 。在 地 震 滑 坡 研 究 方
本文研究采用有 限元 滑坡 动力 分析软 件 , 分析 工具 为 G ES O E O —L P 。此软件 由加拿 大 G OS P t aoa E —L EI e tnl O nr i n Ld研发 。本文例题的静 、 t. 动力反应计算都是 利用西南交 通大学土木学院从加拿 大 G O S P E —L E国际有限公司购买 O 的商业软件 G O Q A E进行 的。G O Q A E是 一种专 E —U K E —U K 门进行 水工结 构有 限元地 震动力 分析 的软 件 , 已经 发行
地震作用下锚固边坡稳定性数值分析

( col Cv ni en n Acic r,a huU i rt,a h u 10 0 ( ho o il gn r ga rh e ueT i o nv sy T i o 3 8 0 )  ̄S f iE e i d tt z ei z
坡的数值分析模型 。对 比分析了静 力状 态下锚 固前后边 坡 的塑性 区、 平位移 和滑移 面 , 震作用 下锚 固前后 边坡 的塑性 水 地 区、 各个时刻 的水平位移 、 锚杆轴力分布 和塑性状态 , 后分 析了边坡 的稳 定性 , 探讨了边坡破坏 的机理 。数值分 析结果表 然 并 明: 锚杆对边坡 的加 固效果十分显著 ; 锚杆在发挥锚 固作用时主要受拉 , 随着锚杆位置高程 的增 加 , 杆的轴力减小 ;有无 且 锚 锚杆支护的边坡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方 式不同。研究结果 为锚 固边坡的抗震设计提供 了参考依 据。
sa e a a t q k .I dsi g ih s t sa ii o lp s n ic s s t al r c a im f so s I s tt nd e rh ua e t itn u s e he tb l y f so e a d d s us e he fiu e me h n s o lpe . ti t s o h t t e b l o l p a e v r o d s p o i g r l . ls i u p ri g r l a st e r l il y p l h wn t a ,h ot fr so e h v ey g o u p r n o e Bot n s p o n oe ply h o e man y b u — s t t
Abta t So ef lr m jry eo ooi l aadid c db atq a e C m iig i ee g er g src lp i e s a p f el c zr u e yer u k . o bnn t t ni ei au ia o t g g ah n h w hh n n po c, u r a s ua o o e o sis p s bi e i eF A porm. h ae xmie n rj tan me cl i l i m dl f o oei et lh dw t t L C rga T e p r a n sad e i m tn ll s a s hh p e
利用FLAC3D分析某边坡地震稳定性

利用FLAC3D分析某边坡地震稳定性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的加剧,地震等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日益显著。
边坡作为地壳表面的一种常见地貌形态,其稳定性对于防止地质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FLAC3D作为一款广泛应用于岩土工程领域的数值模拟软件,其强大的三维有限差分计算能力使得它成为分析边坡地震稳定性的重要工具。
本文旨在利用FLAC3D软件,针对某一具体边坡进行地震稳定性分析,探讨其在不同地震动作用下的响应特征,以期为边坡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维护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
本文首先将对FLAC3D软件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进行简要介绍,阐述其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适用性。
接着,结合某一具体边坡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数值模型,并设定不同等级的地震动作为输入条件。
通过数值模拟,分析边坡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应力分布以及破坏模式,探究边坡的稳定性变化规律。
本文还将讨论不同影响因素,如边坡几何形态、材料性质、地震动强度等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以期全面评估边坡的地震稳定性。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深入了解FLAC3D在边坡地震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为边坡工程的安全设计和有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也为类似工程问题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FLAC3D软件介绍FLAC3D(Fast Lagrangian Analysis of Continua in 3 Dimensions)是一款由Itasca公司开发的专门用于模拟岩土工程问题的三维显式有限差分程序。
该程序基于拉格朗日描述,能够模拟岩土体在复杂应力路径下的变形和流动行为。
由于其强大的计算能力和灵活的建模方式,FLAC3D在岩土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FLAC3D的核心优势在于其能够模拟岩土体的弹塑性行为、大变形、流动和破坏过程。
程序内置了多种本构模型,如Mohr-Coulomb 模型、Drucker-Prager模型等,这些模型能够准确描述岩土体的应力-应变关系。
边坡动力稳定有限元分析方法的研究和探索

边坡动力稳定有限元分析方法的研究和探索摘要:本文介绍了边坡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分析方法,通过对边坡进行有限元动力反应分析,然后根据每个时段的加速度分布,做强度折减运算来求得各个时段的安全系数,从而得出在地震过程中的安全系数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以此判断边坡的稳定情况。
关键词:边坡稳定动力反应安全系数地震作用一、引言目前,在地震作用下,考虑土体实际应力应变关系的有限元应力分析已经十分普遍,但是,评价边坡稳定性主要是应用以极限平衡为基础的圆弧法,就是在已知的应力场中,假设初始滑裂面,通过数学规划法搜索最危险滑裂面。
这种方法不能充分考虑滑坡体的抗滑潜能,也不能充分反映滑体的滑动方向,安全系数偏大。
因此,本文通过地震作用下加速度的反应来分析,应用强度折减法[1]来评价边坡的稳定性。
二、动力稳定分析方法简述进行动力稳定分析的基础是进行有限元静动力分析。
(1)首先对边坡进行有限元静力分析。
(2)把地震过程分为若干时段,求得各时段的最大加速度反应分布情况。
(3)把各时段的动力作用看作惯性力进行强度折减分析,以求出该时段内的安全系。
(4)依次求出各个时段的安全系数,就可以看出地震作用下,安全系数的变化情况,以此来判断边坡的稳定性。
三、算例分析一均质土坝,坡比为1:1.4,容重γ=20kN/m3,粘聚力c=30kPa,内摩擦角Φ=40o,杨氏模量E=20MPa, 泊松比υ=0.3。
1.有限元静力分析:土石料的本构模型选用邓肯-张的E-B模型,该模型为非线性弹性模型[2],是土石坝计算中的常用的本构模型:切线弹模:(1)初始切线模量:(2)回弹模量:(3)应力水平:(4)破坏比:(5)加荷函数:(6)当大于历史上最大值时为加荷,否则为卸荷或再加荷。
计算模拟了大坝施工过程中各阶段应力和变形的情况,较好地体现材料的非线性影响,采用分级加载的方式。
2.有限元动力分析:动力计算采用等价非线性粘弹性[3]模型:根据选定的初始剪切模量G0及初始阻尼比0,运用Newmark逐步积分法计算土体的动力反应,以此确定各土体单元的有效应变eff (通常取为最大剪应变max的0.65倍);然后根据试验得到的土料G/Gmax-与-经验曲线,估计与当前特征应变水平eff相应的动力参数Gt与t,进而再次进行计算分析,如此类推不断迭代直至所选用的动力参数与所取得的有效应变相协调,最终计算结果作为土体非线性响应,得出在各个时段内的动力反应量。
地震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分析

方 面 :一是地震荷载诱发超静孑 隙水压 力的增大 、有 L 效应力 的降低 ,从而降低 了土体 的抗 剪强度 ;二是地 震惯性力 的作用增大 了土压力 ,改变 了土体 的应力状 态 。有 的文献则将地震对边坡稳定性 的影 响划分为 累
积效应和触发效应两方 面 ,前者 主要表现 为地震作用 引起 边坡 岩土体塑 性破坏 和孑 隙水 压力 累积上升 等 , L 后者 主要 表现 为地 震作 用诱 发 边 坡 的软 弱层 触 变 软
7 7% 。特 别 是 发 生 在 今 年 5月 1 日的 汶 川 大 地 震 , 2
作用下 的安全 系 数 。在 条 分法 计算 地 震 边坡 稳 定性 时 ,一般采用下式计算 土条重心处 的水平地震力 F
F h= C ・ ・ h ・ C K ・ G () 1
式 中 c 为重要性修正 系数 ;C 为综合影响系数 ; 为水平地 震作用 沿 高度增 大 系数 ;K 为该 地 区的水
平地震 系数 ;G 为第 i ; 条土条 的 自重 。
近 些 年 竖 向 地震 力 的影 响逐 渐 被 重 视 起 来 。相 关
由于震 区主要为 山岭地貌 ,地震引发 的崩塌 、滑坡 等 次生地质灾 害非 常多 ,这也是汶川地震 比唐 山地震破
坏更严重 的一个 主要原 因。据不 完全统计 ,截 至 5月 2 1日仅汶川 和北川 两个 县城 外 围就 发现 2 0余 处崩 0
2 地震 荷 载
大量地震灾害调查表 明,地震诱发 的边 坡滑动是
地震荷载 又称地震力 ,是结构物 因地 震而受到 的
地震灾害主要类型之一 。在山 区和丘 陵地 带 ,地震诱 发 的滑坡往往 具有 分布广 、数 量 多和危 害大 的特点 。
地震作用下边坡的稳定性分析

地震作用下边坡的稳定性分析作者:罗轶马艳波来源:《价值工程》2019年第26期摘要:地震作用下边坡的稳定性分析较为复杂,也是近年来的热点课题。
四川“5.12”汶川地震后,相关学者针对边坡的地震响应做了很多研究。
文章以某工程边坡受地震影响为例,采用拟静力法和数值分析法,探讨了一定的地震时程加速度影响下,该边坡的变形位移情况,并对其地震影响作用下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
Abstract: The stability analysis of slopes under earthquake action is complex and is a hot topic in recent years. After the "5.12" Wenchuan earthquake in Sichuan, relevant scholars have done a lot of research on the seismic response of the slope. Taking the influence of an engineering slope as an example, the quasi-static method and numerical analysis method a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deformation displacement of the slop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certain time-history acceleration, and the stabilit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earthquake is studied.关键词:岩质边坡;动力响应;稳定性评价Key words: rock slope;dynamic response;stability evaluation中图分类号:U213.1+3;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编号:1006-4311(2019)26-0143-021; 概述边坡的地震反应分析不仅与边坡岩土体的动力特性有关,且与输入地震动力的特性密切相联,远比边坡的静力分析复杂。
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分析

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分析
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分析一直都是岩土、地质、地震等诸多领域的重要研究
课题。
地震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可以表现为振动作用。
然而,现今并没有完整的评估程序,能够准确识别地震波作用下边坡内不同部位的稳定性影响。
首先,应将岩土体结构因素完整综合考虑,包括地形、岩土类型、水文地质剖分、岩土特性等各方面的影响。
其次,应开展对边坡滑动体运动特性的详细全面分析,包括在定常状态下边坡和地震波同时作用下有滑体能否转换成为滑移动态状态;动力分析中考虑是否应将地震波与外荷载揉合作用计算出动力综合作用;以及滑体的失稳条件。
另外,在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时,震害指数(H)也需要定量分析,因为地震
震级因子对地震的毁坏影响很大,其震害指数可以用来衡量地震作用下边坡的可行性。
同时,要综合分析地基处理技术,利用内修改和外加固技术,减缓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分析,使边坡处于一个稳定状态,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甚至是安全的边坡结构。
总之,对于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的分析情况,要完整全面地综合分析岩土结
构与滑动体形成的滑动可能性,以及震害指数的计算,以及各种地基处理技术,从有效防护地震对边坡稳定性影响,从而确保边坡安全。
地震边坡稳定性的工程地质分析

地震边坡稳定性的工程地质分析摘要:边坡稳定性是边坡研究的核心问题,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人们认识事物的局限性,工程地质定性分析对于地质条件复杂的岩质高边坡工程分析更有其特殊价值。
过去对于地震边坡的研究很少从工程地质的角度进行详细分析,地震边坡稳定性研究是岩土工程和地震工程中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
本文系统的介绍了边坡地震稳定性的评价方法,包括拟定力法、滑块分析法、数值模拟法、实验法、概率分析法,继而分析了地震情况下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对地震边坡的破坏形式进行了探讨,这对于地震边坡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地震边坡;稳定性;工程地质;评价方法文章编号:1674-3954(2013)09-0243-021 引言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8.0级强烈地震触发了严重的地质灾害,其破坏性举世罕见。
地震发生后,引起了很多学者对于地震灾害的影响因素的关注。
地震灾害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如地震震级和震源深度、场地条件、地震发生的时间、地震的防御情况等。
随着对地质灾害的研究的深入,地震作用下边坡的稳定性研究也成了研究的热点,这也是岩土工程界学者关注的难题之一。
如图1是研究地震后在水平地震力和耦合地震作用下岩土体受到的破坏情况。
2 边坡地震稳定性评价方法2.1拟静力法拟静力法因应用简便而得到大量应用,至今仍备受工程技术人员的青睐。
拟静力法实质上是将地震震动的作用简化为水平、竖直方向的恒定加速度作用,将所产生的地震震动作用作为水平和竖直方向的拟静荷载因子。
这种方法实质上所采用的方法是由静力稳定分析方法拓展而来的,只是更加简便。
工程师在使用拟静力法时,最关心的莫过于地震震动系数选取。
seed总结了常用的三种确定地震震动系数的方法:①经验值的使用;②刚体反应分析法;③采用粘弹性反应分析法。
seed认为不断地采用这些经验数值就会造成它是权威设计标准的假象,意在指出这些地震震动系数的选取缺乏可靠的科学基础。
拟静力法简单实用,在边坡地震稳定性分析中应用得最为广泛,积累了大量的工程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作者:王安富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7年第10期
摘要:地震作用下所引起的滑坡等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因此,该文通过利用动力有限元时程分析法,对地震作用下边坡中的动力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且采用最小平均系数对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以及特点,进行了简要的评定,通过利用相应的数据,以此评定工程施工展开的稳定、安全、可行等的性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发生。
另外,通过对某一个计算方式的具体分析,可以充分展现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分析中数据的准确性,为其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关键词:地震边坡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P64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4(a)-0091-02
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山地占据我国总面积的2/3,其自然边坡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多,由于地震动性特征以及边坡自身结构相对较为复杂,导致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在分析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难点。
因此,在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分析的过程中,应当利用有效的方式方法,例如:拟静力法、限差分强折减度计算法、滑块分析计算方式、动力有限元时程计算方式等,才能保证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分析数据的准确性,为其工程的开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因此,该文对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一些相关内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阐述,希望对其相关行业发展,给予一定程度上的帮助。
1 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计算
在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分析的过程中,应当利用相应的计算方式,提升其数据的准确性,避免在后期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偏差。
1.1 拟静力法
拟静力法是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分析中,常见的一种计算方式,主要是对边坡在整个断面采用相一致的自地震系数。
同时,在计算的过程中,通过将其地震系数和土体质量相乘,从而得到地震作用下边坡的惯力性,并且按照极限平衡理论中的内容,对抗震安全系数进行相应的计算。
但是,在计算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相应的公式展开,其公式为:,公式中的F1为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分析中,质点i的水平地震惯力性所代表的数值;ah为水平向设计地震加速所代表的数值;ε为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分析的过程中,应当减损的系数分析;GEi为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分析过程中,质点上的重力标准取值;αi为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分析过程中,质点的动态分布系数;g为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分析过程中重力加速度。
1.2 滑块分析计算方式
在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分析的过程中,应当将地震边坡的动力性能作为计算的主要依据,并且在计算的过程中主要是取决于地震后边坡体所产生的形状以及大小等方面的特点,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计算数值的准确性。
但是,在计算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相应的计算流程,其流程如下。
(1)在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分析计算的过程中,应当从潜在内块的加速速度角度,展开该方式的计算工作。
(2)在计算的过程中,滑块的移位是影响计算准确性的重点。
因此,在该项方式计算的过程中,应当将滑动体作为计算的数据,根据滑块移动的位置点展开相应的计算分析,以此保证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分析数据的准确性。
1.3 动力有限元时程计算方式
该方式在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分析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计算方式,主要是利用动力有限元分析获得边坡各个分布的预应力,并且根据各个边坡应力数值,通过利用极限平衡理论对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展开了相应的计算,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同时,在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分析计算的过程中,应当将高斯积分点的应力作为重要的计算数据,并且要在极限平衡理论的基础之上,针对不同的滑动面进行计算。
另外,在计算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利用莫尔圆计算出地震作用下边坡的压力,以及下滑应力。
但是,在计算的过程中,应当根据相应的计算公式,展开其计算,其公式为:,其中,Fri为地震作用下边坡的抗滑力;Fmi为下滑力。
1.4 限差分强折减度计算法
近几年,在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分析的过程中,无法对直观的数据进行展现,需要进行反复地计算以及编程工作。
但是,在该项方式计算的过程中,应当根据边坡材料强度中所对应的参数,进行相应的折减。
在折减的过程中,每折减一次,就会得到一组边坡材料的参数,一直达到地震作用下边坡的稳定性失衡判断中,所要求的强度折减数据,并利用相应的公式展开计算,以此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安全稳定数据的准确性,其公式为:或者。
其中,分别为地震作用下边坡折减前的粘聚力、内摩擦角度;F为地震作用下边坡中的折减系数;分别为折减后的粘聚力、内摩擦角度。
2 基于动力有限元边坡稳定分析计算
本段内容在动力有限元边坡稳定的基础之上,对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进行了简要分析。
2.1 动力有限元是边坡稳定分析的方式以及应用
在有限元边坡稳定的基础之上,对于平面的问题,应当对土体中的抗剪强度进行分析,在莫尔-库伦强度准则,通过利用曲线的形式,对土体的抗剪强度进行表面,其任意一点为:。
其中,σn为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中的向应力;c和分别为地震作用下边坡的粘聚力以及内摩
擦角。
同时,在基于有限元边坡稳定性分析的过程中,应当在所计算的范围内制定一条边坡稳定性变化的曲线,通过这条曲线对边坡抗滑稳定系数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判断。
另外,在基于有限元边坡稳定性分析的过程中,应当对土体区域内的应力场进行一定的计算,并且将其曲线进行离散,可以用该公式进行表示:。
其中,e为离散后曲线中的单元。
同时,在分析和计算的过程中,主要是由高斯积分对其公式进行进一步的利用,其公式为:。
但是,静力状态对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分析的过程中,应当沿着其表面滑裂曲线方向的应力和切向应力,进行一定的计算和分析,其公式为:
,或者,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计算数值的准确性,为其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除此之外,可以利用相应的计算公式,将其计算公式应用到实际工程中,例如:石坝的边坡稳定性分析、土工加筋结构、水流作用下的堆石体边坡稳定性分析等方面,这样可以更加进一步保证计算结构的可信、准确等性能,为实际工程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安全保证。
2.2 在时程动力有限元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在时程动力有限元边坡稳定性分析的过程中,从相对较为危险的滑裂面中的安全系数,得到时程曲线图像,从而了解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变化的幅度。
但是,在计算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在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分析的过程中,应当采用非线性有限元坝体的计算方式,在时间的作用下从而得出相应的反应。
同时,在计算和分析的过程中,应当在静应力场原有的基础之上,对动应力场进行相应的叠加计算工作。
(2)在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分析的过程中,应当在每一个离散点的基础之上,进行相应的计算工作,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危险滑裂面的安全系数最小值,以及相应的时程曲线公式,这样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相关计算数据的稳定性,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误差。
3 结语
综上所述,该文通过拟静力法、限差分强折减度计算法、滑块分析计算方式、动力有限元时程计算方式等方面,并且通过利用一些计算公式等,对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和分析。
另外,在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分析的过程中,在动力有限元边坡稳定计算方式的基础之上,对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的一些具体内容,展开了简要的概述,以此对其工程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提升了工程展开的安全系数。
参考文献
[1] 张江伟,李小军.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J].地震学报,2015(1):180-191,205.
[2] 咸玉建,陈学军.地震作用下岩土边坡稳定性安全评价方法研究评述[J].岩土工程技术,2013(5):242-247.
[3] 邓东平,李亮,赵炼恒.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拟静力法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0):3578-3588.
[4] 张永兴,陈林,陈建功.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坐标转换法[J].山地学报,2010(2):129-134.
[5] 范昭平,张丽华.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分析[J].西北地震学报,2010(4):339-342.
[6] 孙进忠,赵体,李高,等.边坡地震稳定性分析的荷载增强分析方法[J].工程地质学报,2012(5):751-759.
[7] 杨长卫,张建经,周德培.SV波作用下岩质边坡地震稳定性的时频分析方法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3(3):483-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