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镇镇级河长制工作方案

合集下载

乡镇村河长制实施方案

乡镇村河长制实施方案

乡镇村河长制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乡镇村河长制是指在乡镇村一级建立河长制度,由乡镇村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水域的保护、管理和治理工作。

乡镇村河长制的实施,对于改善农村水环境、保护水资源、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施目标1. 建立健全乡镇村河长制工作机制,形成一体化的水环境治理体系。

2. 提高乡镇村水域环境质量,确保水质安全,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3. 推动乡村产业发展,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实施措施1. 建立健全乡镇村河长制工作机制,明确河长的职责和权力。

乡镇村政府要加强对河长制工作的组织领导,制定相关工作规章制度,明确河长的权责范围,建立健全督导考核机制。

2. 加强水环境监测和信息公开。

建立水质监测站点,定期对水质进行监测,及时发布监测结果,向社会公开水质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3.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通过开展水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活动、举办环境保护培训班等方式,提高农民对水环境保护的认识,增强环保意识。

4. 加强水域治理工作。

对乡镇村水域进行清淤、清理垃圾、修复生态等工作,改善水域环境,提高水域景观质量。

5. 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水环境治理设施。

加大财政投入,建设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改善农村污水处理不足的问题,保障水质安全。

四、实施效果乡镇村河长制的实施,将有效改善农村水环境质量,提高水质安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通过河长制,加强了对农村水域的管理和保护,有效解决了农村水环境污染问题,提升了农村水环境质量,改善了农村生活环境,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五、总结乡镇村河长制的实施,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改善农村水环境、保护水资源、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各级乡镇村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加强对河长制工作的督导和考核,确保乡镇村河长制工作取得实效,为农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

镇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方案

镇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方案

镇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案头的笔记本上,思绪随着键盘的敲击声渐渐展开。

我闭上眼睛,想象着一条条清澈的河流,穿镇而过,滋养着两岸的生灵。

这就是我们要守护的宝藏,也是我们方案的起点。

一、背景与目标河流是我们的母亲河,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河流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全面改善和保护河流生态环境,我们提出在全镇范围内全面推行河长制。

目标明确:到2025年,全镇河流水质得到明显改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二、组织架构1.镇政府成立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担任组长,分管副镇长、水利站长、环保站长担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设立镇级河长,由镇长担任,负责协调、指导、监督全镇河流保护工作。

3.设立村级河长,由村主任担任,负责具体河流的保护和管理。

三、工作措施1.完善河流保护法规体系制定《镇河流保护条例》,明确河流保护的责任主体、保护措施、处罚标准等内容,确保河流保护工作有法可依。

2.加强河流监测与治理(1)建立河流监测体系,定期对河流水质、水量、生态状况进行监测。

(2)针对污染源,采取工程治理、生态修复、污染源治理等措施,确保河流水质达标。

3.强化执法监管(1)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能力。

(2)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严厉打击非法排污、倾倒垃圾等行为。

4.推广绿色生产生活方式(1)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减少化肥、农药使用,推广生态农业。

(2)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四、保障措施1.资金保障将河流保护工作纳入财政预算,确保资金充足。

2.技术保障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提高河流保护水平。

3.人才保障引进专业人才,充实河流保护队伍,提高工作能力。

五、工作进度安排1.2023年,完成河长制组织架构建设,制定《镇河流保护条例》,启动河流监测与治理工作。

2.2024年,全面开展河流治理工程,加强执法监管,推广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3.2025年,全镇河流水质得到明显改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某某镇河(湖)长制巡河(湖)实施方案

某某镇河(湖)长制巡河(湖)实施方案

某某镇河(湖)长制巡河(湖)实施方案为全面推进河(湖)长制工作,落实河(湖)长责任长效机制,根据《某某县2023年各级河(湖)长巡河(湖)工作实施方案》《某某县某某镇2023年河(湖)长制巡河(湖)实施方案》,制定第四季度巡河(湖)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始终将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作为重要任务,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务实抓推进,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协调各方力量,形成“河(湖)长牵头抓总,层层抓好落实”的工作合力,全面推进河(湖)长制工作。

通过镇、村两级河(湖)长履行河(湖)长职责,对某某镇境内河湖进行全面巡查,掌握河流总体情况,加强河湖保护管理工作。

各级河(湖)长及相关部门履职尽责,实现河(湖)长制工作的常态化、长效化。

二、巡河(湖)人员镇、村二级河(湖)长。

三、巡河(湖)频次(一)镇级河(湖)长巡河(湖)频次。

镇级河(湖)长巡河(湖)分为定期和不定期两种。

定期巡河(湖)每月开展一次巡河(湖);不定期巡河(湖)为各乡级河(湖)长根据工作自行安排时间。

(二)村级河(湖)长巡河(湖)频次。

村级河(湖)长巡河(湖)为每周不少于一次。

四、巡河(湖)内容开展水资源保护、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河执法监督工作等河流保护工作推进情况。

实地查看水质情况,治水重点是否按要求推进,重点污染源和重点污染区块是否整治到位,重点水质监测点位或保障点位水质保障情况,是否存在污水(生活、工业企业、畜禽养殖等污水)直排情况,是否存在“四乱”问题(乱占、乱采、乱堆、乱建),是否存在饮用水源被污染现象等。

河(湖)长巡河(湖)重点查看以下内容:(一)河(湖、库)岸保洁是否到位;河(湖、库)面是否有漂浮垃圾、废弃物、病死动物;河(湖、库)底有无明显污泥、垃圾淤积或障碍物。

(二)河(湖、库)水体有无异味,颜色是否异常(如发黑、发黄、发白等)。

(三)如河排污口标识有无缺失或损坏,入河排污口排放的废水颜色、气味是否异常,汇入入河口的畜禽养殖场、污水处理设施是否存在明显异常排放情况,是否有新增入河排污口。

乡镇河长制实施方案

乡镇河长制实施方案

乡镇河长制实施方案乡镇河长制是指在乡镇一级建立河长制度,由乡镇政府设置专职或兼职河长负责乡镇河流的管理和保护。

乡镇河长制实施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河流清理与治理1. 加强对乡镇河流的清理整治工作,定期清理河床、清理污水、疏浚河道等,确保河道通畅,提高水流量和水质。

同时,对于严重受损的河流,要组织专业力量进行修复和生态恢复工作。

2. 加强污染源的治理工作,特别是对于乡镇排放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进行排查和监管,严禁乱排乱放行为,提高水环境质量。

二、河流保护与管理1. 加强对乡镇河流的保护工作,建立乡镇河流保护区,对于河流周边的环境进行保护,严禁乱占乱建行为,推动河流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

2. 制定并实施乡镇河流管理规划,明确河流的管理责任和具体措施,确保河流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三、加强监督与考核1. 加强对乡镇河长的监督工作,建立健全河长工作督查制度,对河长的工作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并及时通报和纠正问题。

2. 制定河长的考核办法,根据河长的管理和保护成效进行评估,对考核结果进行奖惩,激励河长履行职责。

四、加强宣传与教育1. 开展乡镇河长制的宣传教育活动,向广大乡镇居民宣传河长制的意义和目标,增强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2. 利用宣传媒体、社区活动等方式,普及相关的环境保护知识,提高人们对于水资源和河流生态的重视程度。

五、加强与上级河长制的对接1. 建立乡镇河长制与上级河长制的有效对接机制,确保上级政府的政策和要求能够有效传达到乡镇一级,同时将乡镇一级的情况及时反馈给上级河长进行协调和指导。

六、加强合作与协调1. 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合作,建立多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共同推进乡镇河长制的实施,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共享。

2. 加强与群众和社区的互动,建立定期的听证和沟通机制,倾听民意,解决群众关切和问题,提高乡镇河长制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七、建立长效机制1. 将乡镇河长制纳入乡镇政府长效管理机制,确保河长制度的长期稳定运行。

乡镇级河长制实施方案

乡镇级河长制实施方案

乡镇级河长制实施方案方案名称:乡镇级河长制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标乡镇级河长制是在国家和省级河长制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乡镇级河长的责任,加强基层河长制的建设和管理,提高水资源管理的效率和水环境的质量。

本方案旨在制定乡镇级河长制的实施方案,明确乡镇级河长的职责、权力和责任。

二、总体原则1. 科学规划:结合乡镇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乡镇级河长制实施方案,确保统筹兼顾,适应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

2. 组织领导:建立健全乡镇级河长制组织体系,明确各级河长的职责和权力,加强领导和协调。

3. 参与共治:发挥乡镇居民和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建立乡镇级河长制的参与机制,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居民共治的格局。

4. 宣传教育:加强乡镇河长制的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和社会组织对乡镇级河长制的认识和参与度。

三、组织机构和职责1. 设立乡镇河长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乡镇级河长制,由乡镇政府主持并兼任乡镇河长。

2. 乡镇河长办公室负责制定乡镇级水环境保护方案,并组织实施、监督。

3. 设立乡镇级水环境保护委员会,由乡镇政府、居民代表、企事业单位代表组成,负责协调解决水环境保护问题。

4. 乡镇级河长办公室与相关部门建立联系机制,及时了解相关情况并协调解决问题。

四、具体措施1. 河长制培训:定期组织乡镇政府和乡镇河长办公室工作人员进行河长制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水资源管理能力。

2. 河湖清理行动:组织开展河湖清理行动,清除河道积存垃圾、杂草、沉淀物等,改善河湖生态环境。

3. 河流治理项目:制定河流治理项目计划,如河流疏浚、堤防加固、水生态修复等,加大对河流环境的保护力度。

4. 污染源治理:加强对乡镇污染源的治理,制定相关污染治理措施,确保水环境达标。

5. 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方式,如宣传栏、公告、媒体等,宣传乡镇级河长制的重要性和效果,提高居民和社会组织参与乡镇级河长制的意识和积极性。

6. 问题解决机制:建立乡镇级河长制问题解决机制,及时受理和解决居民和社会组织对水环境问题的举报和投诉。

镇河长制工作方案

镇河长制工作方案

镇河长制工作方案一、背景与目的近年来,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河流治理和保护任务变得迫在眉睫。

为了加强对镇级河流的有效管理,提高水环境质量,本方案旨在制定镇河长制工作方案。

二、工作目标1. 实施镇河长制,建立河长制工作机制;2. 加强对镇级河流的管理、监督和保护;3. 改善水环境质量,提升河流生态功能。

三、工作原则1. 政府主导:镇政府负责镇河长制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推进;2. 综合治理:采取综合管理措施,全面提升河流水环境质量;3. 依法管理:依法推行镇河长制,加强法律法规的监督和落实;4. 公众参与: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到河流治理中,形成共治共建的局面。

四、主要任务1. 河流划定:按照地理位置、水系、人文、生态等要素,对镇级河流进行科学划定;2. 河长任命:依据职责和能力,任命河长并明确职责和权力范围;3. 河流保护:加强对河流环境的监测、排污源头的治理和生态修复;4. 问题整改:对发现的河流问题及时整改和解决,避免问题扩大化;5. 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培训等方式,增强公众环保意识;6. 合作协调:与相关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协同推进河流治理。

五、工作步骤1. 制定工作计划:根据镇级河流情况,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2. 成立工作小组:组建镇河长制工作小组,明确各成员职责;3. 河流划定:根据科学划定的原则,进行河流的划定和登记;4. 河长任命:根据能力和条件,确定河长人选,并进行任命;5. 问题调研:对镇级河流进行全面调研,发现问题并记录;6. 制定整改方案:针对发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整改方案;7. 管理与监督:加强对河流保护、整治和环境监测,及时发现问题;8. 教育宣传:通过各种途径和载体,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9. 建立沟通渠道:与相关单位建立沟通协调机制,保持河流治理效果;10. 评估与总结:定期对镇河长制工作进行评估和总结,不断完善工作机制。

六、保障机制1. 经费保障:按照工作需要,合理安排经费用于河流治理;2. 人员保障:统筹编制和调配专业人员,确保工作人员的稳定性;3. 法律保障:加强河流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行;4. 制度保障:完善镇河长制相关制度,规范工作流程。

旧州镇深化河长制工作实施方案

旧州镇深化河长制工作实施方案

旧州镇深化河长制工作实施方案一、工作背景旧州镇位于我国南方,水资源丰富,河流众多。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保护和管理面临严峻挑战。

为加强河流保护,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旧州镇决定深化河长制工作,确保河流水质持续改善。

二、工作目标1.完善河长制组织体系,明确各级河长职责,实现河流管理全覆盖。

2.加强河流保护宣传,提高群众环保意识,形成全民参与的河流保护氛围。

3.深入推进河流治理,确保河流水质持续改善,提升水环境质量。

4.建立健全河流保护长效机制,推动河流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三、工作任务1.建立健全河长制组织体系(1)明确河长职责。

各级河长要切实履行职责,对所负责的河流进行常态化管理,确保河流水质达标。

(2)设立河长办公室。

负责河长制工作的组织实施、协调调度、督促检查等工作。

2.加强河流保护宣传(1)开展线上线下宣传活动。

通过举办讲座、发放宣传资料、设立宣传栏等形式,广泛宣传河流保护知识。

(2)加强与媒体的沟通合作。

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报道河流保护工作动态,提高群众环保意识。

3.深入推进河流治理(1)加强污染源治理。

对河流周边的污染源进行排查,依法依规进行治理。

(2)推进河流生态修复。

加强河流岸线绿化,提高河流自净能力。

(3)加强河流监测。

建立健全河流监测网络,定期对河流水质进行监测,确保水质达标。

4.建立健全河流保护长效机制(1)完善政策法规。

制定河流保护相关政策法规,为河流保护提供法治保障。

(2)加强监督检查。

对河流保护工作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对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四、工作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河流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方力量,推动工作落实。

2.落实责任追究。

对河流保护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进行问责。

3.加大投入。

确保河流保护工作所需经费,为河流保护提供资金保障。

4.强化协作。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河流保护工作。

五、工作要求1.提高政治站位。

镇河长制工作实施方案

镇河长制工作实施方案

镇河长制工作实施方案
一、背景
加强乡村治理、推进乡村振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

镇河是一个优美、宜居、宜业的小镇,是河北省重点培育的小城镇
之一,也是衡水市实施“三区三州”战略布局的核心区域之一。


进一步提升镇河的综合治理和发展水平,有效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
问题,特制定本工作实施方案。

二、目的
建立镇河长制,着重加强河道水环境管理、村庄环境整治、生
态保护与修复等工作,提升镇河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提高广大居
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三、工作任务
1.明确职责
设立镇河长及相关职能部门的组织机构、人员结构、岗位职责、职业素养要求。

2.建立档案
建立健全河长制档案,完善河长制运行管理机制,制定相关规
定和措施,并经过镇政府批准后有效执行,做到有章可循,明确有力。

3.加强宣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镇镇级河长制工作方案
(201X-2020年)
为全面深化我镇河长制管理工作,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深化落实河长制进一步加强治水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结合市“五水共治”指挥部办公室相关工作要求,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基本原则
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治水要求,以问题为导向,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指引,构建党政同责、部门联动、职责明确、统筹有力、水岸同治、监管严格的治水机制;以更高的要求、更严的标准、更实的举措,围绕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生态修复、执法监管等方面主要任务,全面完善河长制体系,全力打造我镇河长制工作升级版。

二、主要任务
201X年5月底前,进一步健全街道、村(社区)河长体系,实现河道河长全覆盖,并延伸到池塘等小微水体。

至201X年底,本辖区内劣V类水质实现全消灭,全镇水环境质量实现历史性突破;镇级河道断面水质好于III类(含)的比例达到40%以上;确保河道无违法建筑物;基本建成河湖健康保障体系,实现水域占补平衡,河湖水域不萎缩、功能不衰减、生态不退化;保持河流、湖泊、池塘等各类水域水体洁净。

配合市级河长单位完成市级河道“一河(湖)一策”实施方案编制等相关工作。

(一)加强水污染防治
1.工业污染整治。

加大对工业园区重点企业的环保治理力度,重点行业整治提升标准,深入推进重污染高耗能行业整治提升淘汰。

开展“低小散”行业整治提升三年行动工作,按照“改造提升一批、整合入园一批、合理转移一批、关停淘汰一批”的思路,实施九大专项整治行动,突出整治“四无”企业。

201X-201X年整治“低小散”行业企业(作坊)362家。

2.农业农村面源治理。

201X年底全面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扫尾及提标改造,做到前中后全贯通,确保生活污水不外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全面实施第三方专业化运维模式,201X 年底前农污设施第三方运维模式达到100%,进一步完善督查机制。

推广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201X年,化肥减量50吨,农药减量2.5吨。

推广商品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