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资产负债表
母公司资产负债表与合并资产负债表的区别

母公司资产负债表与合并资产负债表的区别?1、母公司和子公司经营都是独立的,为什么还要合并?回答: 母公司的财务报表中有项科目叫做"长期股权投资" 其中包含合并X围内的子公司的投资(子公司的股本的一定比例就是母公司投资的,或者是全资的),既然是母公司的投资,就要计算投资收益,投资也和母公司主营业务/其他业务一样产生收益,所以得纳入到母公司报表中反应,根据持股的比例以及对子公司的控制情况,按照会计准则要求会采用权益法或者成本法进行合并,将子公司的利润属于母公司享有的部分合并到母公司,反应成合并报表,这样就知道这家公司所有的利润情况了(主营业务、其他业务、投资收益等合计)。
2、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中母公司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都不一样,但是它们的母公司是一样,数据不一样?解释:主体理解错误,这里的上市公司本身指的就是母公司,而不是指上市公司的母公司(上市公司股东)。
上市公司批露报表,与上市公司股东没有关系,不涉及股东公司的报表。
举例: A公司旗下有B1、B2、B3三家上市公司,B1旗下有子公司C1、C2(合并X 围内)。
B1公司对外公布财务报表,母公司指的就是B1公司本身,合并报表指的是B1和C1、C2合并后的报表,整个报告数据与B1的母公司A公司没有关系,报告主体是B1公司,“母公司”概念是针对其子公司“C1、C2”而言的。
合并财务报表时子公司资产负债表的调整王素华《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征求意见稿)》规定:母公司应当统一子公司所采用的会计政策;如果母公司已执行新准则,但子公司按规定尚未执行新准则,母公司在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当按照新准则的规定调整子公司的财务报表。
上述按新准则的规定调整子公司的财务报表,包括实质上的调整和形式上的调整两个方面。
实质上的调整,是指在会计政策执行方面的调整;形式上的调整,指的是报表格式的调整。
合并财务报表八步法

合并财务报表八步法
合并财务报表八步法包括资产负债表项目抵销、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项目抵销、母子公司内部业务的抵销、内部积欠款项的抵销、子公司被抵销的盈余公积中属于母公司的部分的恢复、各项减值准备的抵销、对应科目的抵销以及特殊的抵销分录八个步骤,具体内容如下:
1、资产负债表项目抵销,由于子公司的净权益项目要么归属于母公司,要么归属于少数股权,对
于体现整体的合并报表来说,需将这两部分抵销。
2、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项目抵销,子公司的本期净利润要么归属于母公司,要么归属于少数股
东,对于体现整体的合并报表来说,需将这两部分抵销。
3、母子公司内部业务的抵销,母子公司经常会发生业务往来,这部分业务很容易造成内部未实现
的利润,从母子公司的整体而言,这部分未实现的利润属于虚增利润,应予以抵销,抵销过程视不同的
业务类型而定。
4、内部积欠款项的抵销。
5、子公司被抵销的盈余公积中属于母公司的部分,予以恢复。
6、各项减值准备的抵销。
7、将上述分录列示在合并工作底稿中,与其对应科目相应加以抵销,即得合并报表。
8、特殊的抵销分录。
合并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合并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根据以下内容进行写作:概述部分旨在对合并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这一主题进行简要介绍和概括。
在本节中,将对未分配利润的定义及其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重要性进行阐述。
首先,未分配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所产生的净利润中尚未通过分配决策而留存下来的部分。
这些未分配的利润可以用于企业自身发展、再投资或分配给股东等。
未分配利润在资产负债表中被列为所有者权益的一部分,反映了企业在历史会计期间内所积累的盈余。
合并资产负债表是指在企业合并过程中,各合并方的单独资产负债表按照一定规则进行合并而形成的一份全面反映合并企业财务状况的报表。
合并资产负债表是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方评估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参考依据。
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部分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未分配利润是企业业绩的重要指标之一,它代表了企业的发展和盈利能力。
其次,在合并企业过程中,未分配利润的合并处理对整体财务状况的影响不可忽视。
对未分配利润的合并处理涉及到利润归属的划分、合并后的盈亏调整等问题,直接影响着合并后的所有者权益结构和合并企业的财务状况。
综上所述,本文将重点讨论合并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这一重要课题。
通过深入分析和研究,旨在揭示未分配利润对合并资产负债表的影响,并对合并企业在未分配利润的合并处理中提出建议和总结。
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将全面了解未分配利润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重要作用,为投资者和利益相关方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决策依据。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来探讨合并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
首先,在引言部分,将对该主题进行概述,介绍未分配利润和合并资产负债表的概念,并明确本文的目的。
接下来,在正文部分,将详细讨论未分配利润的定义和作用,以及合并资产负债表的意义和目的。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总结未分配利润对合并资产负债表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和总结。
合并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

合并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合并资产负债表是公司财务报表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它展示了公司在特定日期的资产和负债情况。
其中一个重要的项目就是未分配利润,也叫作留存利润。
未分配利润指的是公司在过去年度所获得的盈利,但尚未分配给股东或用于其他用途的部分。
这部分利润会反映在资产负债表的股东权益部分。
合并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项目对于投资者和分析师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点,它可以帮助他们了解公司的盈利能力、财务稳定性以及未来的发展潜力。
未分配利润的大小和变化会直接反映公司的盈利状况和盈余积累情况。
未分配利润的来源主要是公司盈利中的一部分未分配出去,通常是公司在经营活动中所取得的净利润减去分配给股东和留作法定盈余公积之后的余额。
未分配利润的增减还受到会计政策变更、盈余结转和资本公积金转增等因素的影响。
未分配利润属于公司内部积累的资本,它可以用于公司的扩大再生产、研发创新、偿还债务等方面。
投资者通常会将未分配利润视为公司的潜在增长性和未来的发展潜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分析合并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项目时,投资者需要关注几个关键点。
首先是未分配利润的绝对数额,它反映了公司在过去的盈余积累情况;其次是未分配利润的变化情况,比如和上一年度相比的增减幅度以及增减的原因,这可以帮助投资者评估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最后是未分配利润与总资产或净资产的比例,这可以帮助投资者了解公司的盈利水平和盈余积累情况是否健康。
第二篇示例:资产负债表是企业财务报表中最为重要的一份,通过资产负债表可以清晰地了解到企业的资产、负债和净资产状况。
未分配利润作为企业的自有资本,是企业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净利润中未分配给股东的部分。
未分配利润的合并在资产负债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对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进行深入探讨。
未分配利润的合并原则。
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的合并原则主要包括持续经营原则和成本基础原则。
合并资产负债表知识讲解

第三节合并资产负债表五、内部固定资产交易的合并抵销处理(一)未发生变卖或报废的内部交易固定资产的抵销1.将期初固定资产原价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抵销借:未分配利润——年初贷:固定资产——原价(期初固定资产原价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2.将期初累计多提折旧抵销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期初累计多提折旧)贷:未分配利润——年初3.将本期购入的固定资产原价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抵销(1)一方销售的商品,另一方购入后作为固定资产借:营业收入(本期内部固定资产交易产生的收入)贷:营业成本(本期内部固定资产交易产生的销售成本)固定资产——原价(本期购入的固定资产原价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2)一方的固定资产,另一方购入后仍作为固定资产借:营业外收入贷:固定资产——原价4.将本期多提折旧抵销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本期多提折旧)贷:管理费用等【教材例20-5】假定P公司是S公司的母公司,假设S公司以30 000 000元的价格将其生产的产品销售给P公司,其销售成本为27 000 000元,因该内部固定资产交易实现的销售利润为3 000 000元。
P公司购买该产品作为管理用固定资产使用,按30 000 000元入账,对该固定资产按15年的使用寿命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0。
该固定资产交易时间为2×12年1月1日,本章为简化抵销处理,假定P公司该内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资产2×12年按12个月计提折旧。
注:2×12年(第1年)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当编制如下抵销分录进行处理:①借:营业收入30 000 000贷:营业成本27 000 000固定资产——原价 3 000 000②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200 000贷:管理费用 200 000假定P公司拥有S公司80%股份,不考虑所得税的影响。
③2×12年12月31日固定资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3 000 000-200 000=2800 000(元)借:少数股东权益 560 000贷:少数股东损益 560 0002×13年(第2年)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当编制如下抵销分录进行处理:①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3 000 000贷:固定资产——原价 3 000 000②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200 000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200 000③借:少数股东权益 560 000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560 000④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200 000贷:管理费用 200 000⑤借:少数股东损益40 000贷:少数股东权益40 000(二)发生变卖或报废情况下的内部交易固定资产的抵销将上述抵销分录中的“固定资产——原价”项目和“固定资产——累计折旧”项目用“营业外收入”项目或“营业外支出”项目代替。
母公司资产负债表与合并资产负债表的区别

母公司资产负债表与合并资产负债表的区别?1、母公司和子公司经营都是独立的,为什么还要合并?回答: 母公司的财务报表中有项科目叫做"长期股权投资" 其中包含合并范围内的子公司的投资(子公司的股本的一定比例就是母公司投资的,或者是全资的),既然是母公司的投资,就要计算投资收益,投资也和母公司主营业务/其他业务一样产生收益,所以得纳入到母公司报表中反应,根据持股的比例以及对子公司的控制情况,按照会计准则要求会采用权益法或者成本法进行合并,将子公司的利润属于母公司享有的部分合并到母公司,反应成合并报表,这样就知道这家公司所有的利润情况了(主营业务、其他业务、投资收益等合计)。
2、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中母公司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都不一样,但是它们的母公司是一样,数据不一样?解释:主体理解错误,这里的上市公司本身指的就是母公司,而不是指上市公司的母公司(上市公司股东)。
上市公司批露报表,与上市公司股东没有关系,不涉及股东公司的报表。
举例:A公司旗下有B1、B2、B3三家上市公司,B1旗下有子公司C1、C2(合并范围内)。
B1公司对外公布财务报表,母公司指的就是B1公司本身,合并报表指的是B1和C1、C2合并后的报表,整个报告数据与B1的母公司A公司没有关系,报告主体是B1公司,“母公司”概念是针对其子公司“C1、C2”而言的。
合并财务报表时子公司资产负债表的调整王素华《〈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会计准则〉解释(征求意见稿)》规定:母公司应当统一子公司所采用的会计政策;如果母公司已执行新准则,但子公司按规定尚未执行新准则,母公司在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当按照新准则的规定调整子公司的财务报表。
上述按新准则的规定调整子公司的财务报表,包括实质上的调整和形式上的调整两个方面。
实质上的调整,是指在会计政策执行方面的调整;形式上的调整,指的是报表格式的调整。
合并资产负债表

合并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横向⽐较1. 从资产⾓度虽然本公司在2012年度资产有所下滑,但公司总资产本期增加793796215.26元,增长幅度为17%,说明公司本年资产规模有⼀定的增长。
进⼀步分析可发现:(1) 流动资产本期增加508974486.91元,增长幅度为14%,12年度下降449244104.72元,下降幅度为15%,看出本公司在12年度的资本流动性没有其他年度好。
(2) 本期总资产的增长⾮流动资产也起了⼀定的作⽤。
相关变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①固定资产净值,它⼀直处在上升的状态。
固定资产净值本期增加了32163282.67元,增幅为9%,固定资产作为⾮流动资产中对总资产变动影响最⼤的项⽬,引起资产增加。
固定资产规模体现了本公司的⽣产能⼒。
固定资产净值反映了企业在固定资产项⽬上占⽤的资⾦,可能受企业购⼊新的机器设备的影响,也可能受当年固定资产折旧及固定资产的处置等影响。
从总体上看,该公司购⼊新的机器设备,使⽣产能⼒能得到较⼤的提⾼。
②长期投资的增长。
长期投资本期增加79510173.92元,增幅为50%,增幅较⼤。
对外投资的增加说明企业扩⼤了投资的规模或拓宽了投资的领域,在可能获得跟好收益的同时也具有⼀定风险性,要引起谨慎,定时进⾏风险评定。
③⽆形资产虽然有所减少,但是幅度不⼤,对资产变动的影响不⼤。
(3)流动资产增长,⼀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司的资产流动性有所增强。
流动资产的变动主要体现在:①货币资⾦⼀直呈现增长的趋势,本期增长152486519元,增长的幅度为15%。
货币资⾦的增长对提⾼企业的偿债能⼒、满⾜资⾦流动性需要是有利的,同时因从资⾦利⽤的效果等深⼊分析。
.②应收账款的增加。
应收账款本期增加157106453.27元,增加9%。
该项⽬会对流动资⾦有⼀定影响,因对公司年度销售规模、信⽤政策和收账政策综合深⼊评价,做好应收账款的控制⼯作。
③存货,存货在2012年有所减少,但在2013年有所增加,说明货物的流动性不如12年好。
会计准则合并报表的依据

会计准则合并报表的依据一、会计准则合并报表概述会计准则合并报表,又称为合并财务报表,是一种反映母公司和其全部子公司形成的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财务报表。
合并报表的目标是提供关于企业集团的全面信息,以帮助报表使用者做出更准确的决策。
合并报表的编制涉及多个复杂的步骤和考虑因素,需要依据一系列的会计准则和规定。
二、会计准则合并报表的依据1.基本依据会计准则合并报表的主要依据是《企业会计准则》。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合并报表应该以控制为基础,包括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以及子公司之间的财务关系。
这意味着,只有那些母公司能够控制的子公司才会被纳入合并报表的范围。
2.控制定义控制是会计准则合并报表的核心概念。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控制是指一个企业能够决定另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从中获得实际利益。
在确定是否拥有控制权时,应综合考虑所有相关因素。
3.其他依据除了《企业会计准则》外,编制合并报表还需要参考其他相关法规和规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等。
这些法规和规定对合并报表的编制提出了具体要求和规范。
三、会计准则合并报表的编制方法1.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集团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报表。
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需要将母公司和子公司的资产负债表进行抵消和调整,以得出企业集团的合并资产负债表。
关键的抵消项目包括内部债权债务、内部交易等。
2.合并利润表合并利润表是反映企业集团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经营成果的报表。
在编制利润表时,需要将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利润表进行汇总和调整,以得出企业集团的合并利润表。
关键的调整项目包括内部交易、权益法核算的投资收益等。
3.合并现金流量表合并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集团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现金流量情况的报表。
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需要将母公司和子公司的现金流量表进行汇总和调整,以得出企业集团的合并现金流量表。
关键的调整项目包括内部现金流量、投资或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1/137:16
-
流动负债合计 长期负债:
长期借款 应付债券 长期应付款 专项应付款 其他长期负债 公司拨入资金 长期负债合计 递延税项: 递延税款贷项 负债合计 少数股东权益 股东权益: 股本
减:已归还投资 股本净额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其中:法定公益金 未分配利润 股东权益合计 负债和股东权益总计
49
622,146,957.14
合并资产负债表
年 月 日
编制单位: 负债和股东权益
流动负债: 短期借款 应付票据 应付帐款 预收帐款 应付工资 应付福利费 应付股利 应交税金 其他应交款 其他应付款 预提费用 预计负债 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 其他流动负债
行次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66
1,182,278,777.54
67
2,182,304,826.91
单位:元 合并期末数
142,000,000.00 80,919,329.39 180,071,107.44 27,106,241.63 4,480,354.60 10,107,189.87 72,706,252.74 7,244,107.42
25,010.24 17,842,009.41 3,148,194.89
-
545,649,797.63
-
5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5,649,797.63 381,138,784.52
467,840,000.00 -
467,840,000.00 554,313,178.55 90,192,743.09 30,860,615.35 78,279,767.66 1,190,625,689.30 2,117,414,271.45
合并期初数
179,500,000.00 80,851,387.47 216,887,996.44 22,678,030.39 3,746,281.83 12,362,986.99 72,706,252.74 9,265,790.14
29,768.43 22,207,666.68 1,910,796.03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622,146,957.14
377,879,092.23
59
467,840,000.00
60
-
61
467,840,000.00
62
554,372,630.42
63
90,192,743.09
64
30,860,615.34
65
69,873,4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