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0型钢矫直机

合集下载

矫直机

矫直机

矫直机第1章前言拉伸弯曲矫直机应用于精整机组中,对薄带材进行矫直.目前,国外已经开发生产出多种机型,并已广泛应用.我国尚在研制开发阶段,需加速发展独立成套.1.1 拉弯矫直机及其发展由于冷轧带钢中存在较大的残余应力,使得板面产生波浪和翘曲,不能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需要对其进行矫直.板带材的矫直设备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辊式矫直机,拉伸矫直机和拉弯矫直机.辊式矫直机对中厚板矫直效果良好,而对于薄带材则效果较差;拉伸矫直机依靠夹紧装置或张力辊组产生拉伸变形,使带材产生一定的塑性变形而达到矫直的目的,但由于张力较大,会降低带材的机械性能.基于以上原因便产生了拉弯矫直机,他综合了拉伸矫直机和辊式矫直机的优点,用较小的张力使带材产生较大的塑性变形,达到矫直带材的目的.这种设备对于薄带材矫直效果非常好,便于成卷作业,在薄带材矫直中逐渐取代了其他两种形式的矫直机.早期的拉弯矫直机只是拉伸矫直机和辊式矫直机的简单组合,见图 1.1a,矫直效果并不显著.后来出现了如图1.1b所示类型的拉弯矫直机,这种矫直机既减少了矫直辊的数量,又达到了较好的矫直精度.经过不断的开发研究,近年来又出现了多重拉弯矫直机,如图1.1c,使用了两组以上的矫直辊组,并增加了支撑辊的数目,提高了矫直辊的抗弯刚度和强度,这样就可以矫直高强度的薄带材.拉弯矫直机的设计制造方法,在国外已较为成熟,而国内只作过小型样机及理论探讨,还未达到在生产中应用的程度.设计拉弯矫直机的难点是矫直理论相当复杂,张力辊组的速度和张力控制也较复杂.图1.11.2 翁格勒拉弯矫直机的结构与特点下面通过武钢冷轧厂从德国(Ungerer) 机器制造有限公司引进的拉伸弯曲矫直纵横剪机组来认识一下这一类矫直机的结构特点。

1.2.1 拉弯矫直机的特点拉伸弯曲矫直机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带有弯辊调节装置的23 辊式矫直机本体;另一部分是张力辊组(也称S 辊组) 和传动部分。

1.2.1.1 弯曲矫直机弯曲矫直机为23 辊式,辊径为25mm。

型钢矫直原理

型钢矫直原理

型钢矫直原理型钢矫直是钢铁加工过程中一项重要的技术环节,主要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对型钢进行形状和尺寸的修正。

矫直的目的是提高型钢的平直度、直线度和几何精度,以满足后续加工或使用的要求。

型钢矫直主要涉及以下五种方法:加热矫直、机械矫直、液压矫直、弹性矫直和弯曲矫直。

1.加热矫直加热矫直是通过加热型钢使其软化,进而进行矫直的一种方法。

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和加热区域是影响加热矫直效果的关键因素。

一般来说,加热温度越高,型钢越容易矫直,但过高的温度可能导致型钢变形或组织性能变化。

加热时间和加热区域也会影响型钢的矫直效果,合理的加热时间和均匀的加热区域可以提高矫直效率和型钢的质量。

2.机械矫直机械矫直是利用机械力对型钢进行矫直的一种方法。

矫直机是机械矫直的核心设备,其结构主要包括矫直辊、传动装置和支撑装置等。

矫直辊是直接对型钢进行矫直的部件,传动装置为矫直辊提供动力,支撑装置则保证矫直辊在矫直过程中稳定运行。

机械矫直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型钢,具有较高的矫直效率和精度。

3.液压矫直液压矫直是利用液压缸产生的压力对型钢进行矫直的一种方法。

液压缸是液压矫直的核心设备,其结构主要包括缸体、活塞杆和密封件等。

活塞杆在缸体内运动,通过传递压力对型钢进行矫直。

液压矫直具有作用力大、精度高和适用于各种截面形状的型钢等优点。

4.弹性矫直弹性矫直是利用弹性元件的弹性变形对型钢进行矫直的一种方法。

弹性元件是弹性矫直的核心部件,常用的有弹簧、橡胶和气囊等。

弹性元件在受力后产生弹性变形,通过与型钢的相互作用力对型钢进行修正。

弹性矫直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型钢,具有矫直精度高、作用力温和无冲击等优点。

5.弯曲矫直弯曲矫直是通过弯曲作用对型钢进行矫直的一种方法。

弯曲矫直机是弯曲矫直的核心设备,其结构主要包括弯曲辊、传动装置和支撑装置等。

弯曲辊是直接对型钢进行弯曲的部件,传动装置为弯曲辊提供动力,支撑装置则保证弯曲辊在矫直过程中稳定运行。

弯曲矫直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型钢,具有矫直效果好、效率高等优点。

第五代高性能中厚板矫直机开发应用

第五代高性能中厚板矫直机开发应用

第五代高性能中厚板矫直机开发应用发布时间:2021-07-01T17:01:34.730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9卷第7期作者:马晓明1 王焜盟1 王建1[导读] 矫直机是中厚板生产线的核心装备,直接决定了板材的成品质量。

随着国内轧钢技术的不断发展,马晓明1 王焜盟1 王建1北京冶自欧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 100071;摘要:矫直机是中厚板生产线的核心装备,直接决定了板材的成品质量。

随着国内轧钢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控冷控轧等先进轧制工艺的普遍应用,被矫直钢板宽度、厚度、平直度以及钢材屈服极限的要求都在不断提高,对矫直机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依据上述分析,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发了新一代高强度矫直机。

突破了制约中厚板生产线的瓶颈,它的推广必将带动一轮产业升级。

关键词:矫直机;预应力互锁;超高密布;辊系。

中图分类号:0前言目前国内现有中厚板矫直机设备比较老旧,受传统设计结构的限制较大,实际矫直力上限在1000~1200吨。

电气控制系统比较简单,自动化程度较低,操作参数设定多为操作工判别,难以实现标准化生产,无法实现自动矫直,在生产中存在着较多问题,不能满足高强钢的矫直需求,已经无法适应现代中厚板生产。

亟待改造提升或新建高性能的高强钢矫直机设备。

由于矫直机的全部矫直力都是要通过辊系来承受,并最终传递到机架上。

现有的矫直机机架主要有两类,一类铸钢牌坊,在矫直过程中弹性形变量较大,会直接影响矫直后钢板的质量,一类采用预应力机架,通过四根预紧螺杆,八个锁紧螺母将上横梁、底座、立柱组合在一起的组合焊接式结构。

机架刚度均有不足。

而现有的矫直机辊系,支承辊布置没有有效的利用空间,支承辊排数受限,使得整个辊系的承载能力不足,而且支承辊为整排调整不能单独调整。

开发高强钢矫直机的工艺和设备技术,是整个市场的需求。

为进一步提高钢板的板形,提高成品板矫直精度,满足高强钢生产的需求,我公司立项进行了第五代高性能强力矫直机设备[]及智能操控系统系列产品的研发,结合中厚板矫直机的应用实际,在结构方面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

型钢矫直机

型钢矫直机

型钢矫直机1. 简介序号设备名称技术规格1 350型钢矫直机辊距350mm,屈服极限450Mpa2 400型钢矫直机辊距400mm,屈服极限800Mpa3 500型钢矫直机辊距500mm,屈服极限300Mpa4 550型钢矫直机辊距550mm,屈服极限300Mpa5 600型钢矫直机辊距600mm,屈服极限313Mpa6 700型钢矫直机辊距700mm,屈服极限350Mpa7 800型钢矫直机辊距800mm,屈服极限313Mpa8 600~900型钢矫直机辊距600~900mm, 屈服极限314Mpa9 600~800固定不等节距600~800mm10 600型钢矫直机辊距600mm,可移动11 700型钢矫直机辊距700mm,可移动12 1200型钢矫直机辊距1200mm,屈服极限450Mpa该设备主要用于对冷床冷却后的钢材进行矫直,以满足用户的尺寸精度要求。

2、技术要求2.1 主传动:主传动采用下辊用一台电机配联合减速机传动;上辊第一根辊单独传动,其余上辊为被动辊。

2.2 机架:机架为一个整体铸件结构,前后两部分不分开,结构简单,强度高,刚性好。

机架支撑着七个矫直辊,在机架顶端安装三套压下机构。

2.3 上、下辊:上、下辊为本机器的运动及工作部分,其末端与万向接轴相连,得到动力。

其前端装有具有一定孔型的辊套进行矫直。

中间有滚动轴承支撑。

为了满足不同规格型钢的高度,上、下辊的中心距可以调整,即上辊轴承座与压下机构相连,可沿着机架滑槽上下移动。

下辊固定不动。

同时上、下辊具有轴向调整机构,其机构是通过传动其末端蜗杆蜗轮,蜗轮内螺纹带动推动环推动辊轴,使其实现轴向调整功能。

在设计中考虑到节省更换辊环的时间,所以辊套并不是直接与轴相配合,而是装在一个锥套上,锥套再和轴前端锥面相配合。

在换辊时只需先将原先锥套卸下,并将预先装好的锥套换上即可。

2.4 压下机构:压下机构是起到上辊轴上下调整的作用。

为了保证前后两端同步移动,所以电机两端伸轴同时带动左右螺杆转动。

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简介及其毕业设计题目汇总

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简介及其毕业设计题目汇总
1
Φ140钢管延伸机侧压进系统设计
2
Φ170钢管穿孔机侧压进传动系统设计
3
28m环炉装料机主传动系统设计
4
Φ140钢管延伸机导盘传动系统设计
5
219钢管矫直机主传动系统设计
6
Φ170钢管穿孔机主传动系统设计
7
120方坯拉矫机传动系统设计
8
Φ140钢管延伸机传动系统设计
9
Φ170钢管穿孔机上支持器系统设计
2、大学开始受教育经历
1986/09-1989/01,东北大学,力学部,一般力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获得硕士学位。导师:韩二中教授。
1982/09-1986/07,苏州大学,纺织工程学院,大学本科毕业,学士学位。
3、研究工作经历
2004/09-现在,辽宁科技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工程图学部,副教授。
1995/03-2004/08,辽宁科技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工程图学部,讲师。
1
SOB钢包回转台设计
2
φ650粗轧机设计
1
顶枪升降及旋转机构设计
2
冷轧上卷小车设计
3
螺旋焊管自动探伤机设计
4
龙门式镗铣加工中心主轴部件的改型设计
5
立式铣床传动系统设计
6
小型圆钢打捆机设计
8
李昌
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主要从事机械可靠性工程/现代传动及数字化设计/高速重载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及使役损伤机理分析/可靠性试验方法/机构运动精度可靠性分析/金属表面先进制造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曾参与完成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基金项目、鞍山市中小企业基金计划校企合作项目、中航606所预研课题6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辽宁省博士启动基金项目、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鞍山市高端科技人才培养计划项目、辽宁科技大学专项基金项目共6项;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万层次人选。担任《兵工学报》、《航空动力学报》杂志特邀审稿专家。精通多种CAE软件(如ADAMS、ANSYS、LS-DYNA)的仿真和二次开发技术,精通VC++6.0编程技术和多种CAD软件(如Pro/E、UG、MDT等)的三维建模技术。在国内外重要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8篇,EI检索29篇,累积申报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8项。

矫直机概述及类型描述

矫直机概述及类型描述

1、矫直理论介绍轧件的矫直就是使轧件承受某种方式的和一定大小的外力作用,产生一定的弹塑性变形,当上述外力去除后,在内力作用下又产生弹性恢复变形,直到内力达到新的平衡,得到所要求的形状。

矫直过程实质就是弹塑性变形过程。

2、矫直技术的发展近几年来,由于控轧控冷工艺的积极采纳,用户自动化加工对钢板平直度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国内外许多中厚板厂现有矫直机设备已满足不了要求,能力偏小,结构薄弱,亟需更新改造。

至今,中厚板热矫直工艺仍然保持着辊式矫直机这一基本型式,但是,矫直机结构却发生很大的变化,并出现几种新机型,自动化程度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中厚板矫直机分为热矫直机、冷矫直机、热处理矫直机及压平机等四种。

热矫直机装在轧机后面,将轧成后热钢板经空冷、或快冷、或淋水降温后进行矫直,矫直板温一般在600℃以上,750℃以下,而快冷后可达450℃。

矫直后板温过高时,冷却中仍会产生瓢曲变形现象。

过低的话,矫直力明显地增大。

热矫直机距轧机一般达70~80m 以上,中间设置有淋水装置,以调节板温。

型式采用四重辊式,辊数为7~15个,一般用9~l1个,太多时使矫直机太庞大。

二重式的横向刚度太差,早已不采用。

钢板矫直时串过矫直辊之间经多次反复进行弯曲变形,以消除瓢曲,同时要达到钢板残余应力非常小,内外分布均匀的目标。

一台完整的中厚板辊式矫直机应由机架,上下横梁,上下矫直辊装置,上下支撑辊装置、引料辊装置、压下机构、弯辊装置、倾斜机构、换辊装置、检测系统、安全装置、除铁皮与冷却系统,传动装置、电动机及走台等所组成。

冷矫直机用于热矫未矫平直或热矫后产生不平直的个别钢板。

在冷状态下进行矫直,矫直力比热矫直大。

型式与热矫直机基本相同,但辊数比热矫少2根以上。

布置一般在剪切线或热处理线后面,不会直接影响到轧机生产,矫速比热矫低,一般为2O~60m/min,最低达10m/min,最高达90m/min。

冷矫钢板最大厚度为3O~40mm,在热处理线上有达到50mm,太厚时,辊式矫直机冷矫已有困难,只好求助于压平机。

钢管矫直机毕业论文

钢管矫直机毕业论文

钢管矫直机毕业论文钢管矫直机毕业论文1.绪论1.1 矫直设备的发展1.1.1 矫直设备的发展概况矫直技术在金属条材加工的后部工序中得到广泛应用,对产、成品的质量水平有着很大的影响。

早在20世纪初,就已经出现了二辊式矫直机用于矫直圆材。

20世纪30年代中期,222型六辊式矫直机的发明显著提高了管材矫直质量。

20世纪60年代中期,为了解决大直径管材的矫直问题,XXX研制成功313型七辊式矫直机。

自7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接触到了许多国外设计研制成果,从小到φ1.6mm金属丝矫直机到大到φ600mm管材矫直机,从速度达到300m/min的高速矫直机到精度达到0.038mm/m的高精度矫直机,我们都进行了引进。

同时,我国也研制出了许多先进的矫直设备。

进入90年代,我国在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方面又迈出了一大步,一些新研制的矫直机获得了国家的发明专利,一些新成果获得了市、省及部级科技成果进步奖,有的获得了国家发明奖。

近年来,我国在反弯辊形七斜辊矫直机、多斜辊薄壁转毂式矫直机、平行辊异辊距矫直机及矫直液压自动切料机等研制方面相继取得了成功。

1.1.2 矫直作用经过轧制和热处理的管材存在一系列缺陷,其中主要的是纵向弯曲和横断面的椭圆度。

为了消除这些缺陷,需要设置斜辊式钢管矫直机。

在矫直过程中,钢管在矫直辊间作直线前进的同时还进行旋转运动,通过钢管在矫直辊中反复多次弹性弯曲使钢管达到矫直的目的。

1.2 矫直设备分类1.2.1 矫直机的分类按照工作原理不同,矫直机可以分为五大类。

第一类称为反复弯曲矫直机,它们是靠压头或辊子在同一平面内对工件进行反复压弯并逐渐减小压弯量,直到压弯量与弹复量相等而变直。

第二类称为旋转弯曲式矫直机,是工件在塑性弯曲状态下以旋转变形方式从大的等弯矩区向小的等弯矩区过渡,在走出塑性区时弹复变直。

第三类称为拉伸矫直机,它依靠拉伸变形把原来长短不一的纵向纤维拉成等长度并进入塑性变形后经卸载及弹复而变直。

650矫直机使用说明书

650矫直机使用说明书

650辊式矫直机使用说明书项目号:0822046档案号:31281编制:审核:院审:二OO九年二月十九日目录一、用途二、设备主要技术性能三、使用操作规程四、点检维护规程五、设备检修质量标准六、试车规程七、轴承一览表八、易损件明细表一、用途:十辊矫直机是用于矫直型钢在轧制过程中产生的弯曲达到型钢的平直度。

二、设备主要性能参数:1、被矫型材钢种:工字钢,槽钢10~22#矿工钢11~12#轻轨12~30Kg/m球扁钢8~22#2、辊数: 9+1/个3、辊距:650+800mm4、矫直辊宽度:330mm5、矫直速度:V=1~2m/s6、矫直辊直径:ø540/ø640mm7、压下调整量: 180mm8、压下调整速度: 2.4mm/s9、上下辊轴向调整速度: 1.9mm/s10、上下辊轴向调整量:50mm三、使用操作规程:1、开车前的准备:(1)由岗位操作人员及岗位维护人员共同做好开车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2)检查各连接件,紧固件是否安全可靠。

(3)检查设备各连接处,回转半径内和行程范围内不得有杂物。

(4)润滑管路是否有渗漏,油位是否合乎要求,各润滑点是否注有润滑油脂。

(5)检查上、下矫直辊辊面。

(6)矫直辊支承辊接触是否良好,其表面有无碰伤或粘着物。

2、开机步骤:(1)发出开车信号。

(2)启动润滑泵站。

(3)先点动设备运行,确认设备运转良好,方可开车工作,按顺序启动各部位设备。

3、设备使用过程中必须注意事项:(1)矫直辊重磨后,再次进行指示器的零位调整,其中包括压下行程的指示器。

(2)矫直辊重磨时,矫直辊应整体更换以保证辊径比例相同。

(3)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严禁动作压下系统。

(4)润滑及空气管路必须检查是否正常,确保管路畅通无阻。

(5)如发生事故立即全机停止运转(在操作台上和机架上装有紧急停车开关)。

(6)不允许矫超过规定的型材。

(7)油泵电机与主电机联锁,先启电动油泵电机再启动主电机,停车时先关闭主电机后停油泵电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第2章
矫直理论
第 2 章 矫直理论
轧件的矫直就是使轧件承受某种方式和一定外力作用,产生一定的弹 塑性变形,当上述外力去处后,在内力作用下又产生弹性恢复变形,直到 内力达到新的平衡,得到所有的形状,矫直过程实质就是弹塑性变形过 程。
2.1 弹塑性弯曲的基本概念
为了说明在辊式矫直机上,弯曲的轧件是怎样被矫直的,需要多大的 弯曲力矩,怎样确定矫直机的力能参数,需要对弹塑性弯曲的基本概念有 所了解。
ε z0 = ε s =
式中
σs E
(2—5b)
ε s ——应力等于屈服极限 σs 时的相对变形量;
弯曲率的选择是决定轧件能否矫直的关键。轧件矫直的实质就是要选择 “适量的”反弯曲率,以便使轧件在外负荷消除后,经过弹性恢复而变直 (即
1 = 0) 。在辊式矫直机上,反弯曲率是通过辊子的压下来获得的。 r0
7
燕山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说明书
(3)残余曲率
1 (图 2—2b) 。当除去外负荷后,轧件在弹性内力矩 r 1 。如果轧件得到 r
图 2—1 轧件弯曲变形示意图
5
燕山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说明书
(1)纯弹性弯曲.在外负荷弯曲力矩作用下轧件表面层的最大应力小 于或等于材料的屈服极限(其应力状态如图 2—4b),各层的纵向纤维都处 于弹性变形状态。外负荷去除后 ,在弹性内力矩的作用下,纵向纤维的 变形能够全部弹性恢复。这种弯曲变形称为纯弹性弯曲。 (2)弹塑性弯曲.随着外负荷弯曲力矩的增大,轧件各层纤维继续产 生变形。当外负荷增加到一定数值,轧件表层纵向纤维应力超过了材料的 屈服极限时,纤维产生塑性变形。外负荷越大,塑性变形区由表层向中性 层扩展的深度越大(其应力状态如图 2—4a 所示) 。当除去外负荷后在弹 性内力矩的作用下,各层纵向纤维的变形可弹性恢复一部分,但无法全部 恢复。这种弯曲变形称为弹塑性弯曲变形。 (3)纯塑性弯曲.随着外负荷力矩的继续增大,整个轧件断面的纵向 纤维应力都超过了材料的屈服极限(应力状态如图 2—4c 所示) ,则所有 纵向纤维都处于塑性变形状态。当除去外负荷后,在弹性内力矩的作用 下,纵向纤维的变形只能恢复弹性变形的部分。这种弯曲称为纯塑性弯曲 变形。 由上可知:在外负荷弯曲力矩 M 的作用下,轧件中同时有弹性和塑 性变形的弯曲变形称为弹塑性弯曲变形;轧件弹塑性弯曲变形的过程有两 个阶段组成,在外负荷弯曲力矩作用下的弹塑性弯曲阶段和除去外负荷后 的弹性恢复阶段(轧件产生弹性恢复变形) 。
8
第2章 1 ρy
矫直理论
1 1 。弹复曲率的数值与轧件的尺寸,材料性质及原始曲率等 = ρy ρ
因素有关。 现在,可以用上述的曲率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弹塑性弯曲的变形过程。 弹塑性弯曲的变形过程分为弹塑性弯曲和弹复两个阶段。在弹塑性弯曲阶 段,在弯曲力矩 M 的作用下,将具有原始曲率
2.1.2 弹塑性弯曲时的曲率变化
轧件弯曲时的变形过程可以用以下几个曲率变化来说明。 (1)原始曲率
1 (图 2—2a) 。轧件在弯曲前所具有的曲率称为原始 r0
曲率,以
1 表示,其中 r0 是轧件的原始曲率。曲率的方向用正负号表示, r0
+
1 1 1 表示弯曲凸度向上的曲率; − 表示弯曲凸度向下的曲率。 = 0 r0 r0 r0
弹复曲率
1 ,它是反弯曲率与残余曲率的代数差,即 ρy 1 1 1 = − ρy ρ r
(2—2)
显然,当残余曲率
1 等于零时,公式(2—2)为: r
1 1 或 1 = 1 = ρy ρ ρ ρy
(2—3)
1 的轧 r0
公式(2—3)表示了矫直轧件的基本原则:要使原始曲率为
件得到矫直(
1 1 = 0 ) ,必须使反弯曲率 在数值上等于弹复曲率 ρ r0
1
燕山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说明书
图 1—1 矫直机的基本形式
拉伸,弯曲矫直机是近十多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矫直机。它综合了 辊式拉伸矫直机和平行辊矫直机的特点,对板材在反弯的同时施加张力, 实现板材的连续矫直。这种矫直机能够矫直横向和纵向的波浪弯,剽曲和 镰刀弯,一般用在连续作业线上。拉伸弯曲矫直机能矫直厚度小于 10mm 宽 1000—3000mm 的板材及厚度为 0.2—0.5mm 的薄板材,能获得较好得 矫直效果。
εz =
式中
∆l z (ϕ 0 + ϕ1 ) = l (r0 − z )ϕ 0
(2—4)
l ——该处纤维拉伸或压缩的变形量; ∆
l——该处纤维的原始长度;
ϕ0——弯曲前,横断面 A0A0 与垂直轴线间的夹角;
ϕ1——反弯后,横断面 A1A1 与垂直轴线间的夹角;
r0——轧件的原始曲率半径;
z——纤维距中性层的距离。
1 的轧件向相反方向弯 r0
曲,其反弯曲率为
1 ;当外负荷去除后,进入弹复阶段。此时,再弹性 ρ 1 ) ,最终得到残余 ρy
内力矩 My 的作用下,轧件弹性恢复(弹复曲率为
曲率
1 。如果所取得的反弯曲率在数值上等于弹复曲率,则弹复后的扎件 r
将得到矫直。
2.1.3 弹塑性弯曲时应力和应变的分布
为了进一步研究轧件弯曲时的变形过程,需要了解弹塑性弯曲时轧件 断面上的应力和应变的分布。 (1)弹塑性弯曲阶段的应力和应变的分布图。弹塑性弯曲实验表 明:弹性弯曲时的平断面假设在弹性弯曲时仍然适用。图 2—2a 所示,具 有原始曲率 1 的轧件,其横断面 A0 A0 为一平面,它以中性层轴线 OO 垂
式中
(2—4a)
h ——扎件的厚度。
由图 2—2a及公式(2—5)可知,弹塑性弯曲阶段轧件的层纤维的长 度与其距中性层的距离成正比,它的应变分布图与弹性弯曲相似,也是按 直线规律分布的。因此,有了轧件的应力—应变曲线(图 2—3)即可按照 材料力学的规律画出弹塑性弯曲阶段的应力分布图(图 2—4) 。
2
第1章
矫直机综述
1.2 型钢辊式矫直机
辊式矫直机的矫直辊上下平行排列成布棋式或交错排列。其轴线彼此 平行,轧件通过上下矫直辊间做反复的弹塑性弯曲变形而得到矫直。由于 轧件能以较高的速度在运动中得到矫直,故生产效率高,易于实现机械化 流水作业。因此得到广泛的应用。 根据结构形式的不同,型钢辊式矫直机一般分为开式和闭式两种两种 类型。 开式型钢辊式矫直机的特点是:矫直辊相对于机架是悬臂的,即矫直 机的两个轴承配置在矫直辊的一侧,如图 1—2。
2.1.1 弹塑性弯曲的变形过程
轧件在矫直机上弯曲变形时,实际上是一个横向弯曲过程。但若轧件 厚度 h 与矫直轧件时的两个支点距离 t 的比值(h/t)很小时,可忽略剪应 力的影响,近似的认为矫直轧件时的弯曲是个纯弯曲变形。轧件在外负荷 弯曲力矩 M 作用下产生弯曲变形时,中性层以上的纵向纤维受到拉伸变 形,中性层以下的纵向纤维受到压缩变形(如图 2—1) 。根据外负荷力矩 M 的大小,轧件弯曲变形有三种情况:
1 1 = 时,原始曲率为最大。 r0 (r0 ) min
时,表示轧件是平直的。
6
第2章
矫直理论
图 2—2 弹塑性弯曲时的曲率变化 a—弹塑性弯曲阶段;b—弹性恢复阶段
(2)反弯曲率
1 (图 2—2a) 。在弯曲力矩 M 的作用下,将原始曲 ρ
率为
1 1 的轧件向反方向弯曲后,轧件所具有的曲率称为反弯曲率 。反 ρ r0
My 的作用下,经过弹复后所具有的曲率称为残余曲率
矫直,则残余曲率等于零(
1 = 0 ) ;如果轧件还未矫直,则此残余曲率 r0 1 1 = r r0 0 i +1
即为下一次再弯曲时的原始曲率,即 (2—1)
其中,符号 i 是指第 i 次弯曲。 (4)弹复曲率
1 。在弹性恢复的阶段,轧件弹性恢复的曲率称为 ρy
闭式
刚 度 好 , 辊 子 轴 矫 直 过 程 不 易 看 适用于大型型钢矫 承支点受力平衡。 清。调整困难,矫 直。 直辊拆装不便。
本次设计的矫直机主要是矫直断面的规格为 50—90mm 的方圆钢目的 就是对弯曲曲率过大或精度较高的产品进行矫直,以消除材料的弯曲,特 别是端部弯曲。 近年来,开式矫直机改进了压下调整装置的结构,并将矫直机的支撑 轴承用滚动轴承代替滑动轴承。所以,当今的大型矫直机也开始广泛应用 开式结构。由于开式结构的优点和机器制造行业的趋势,并且为了进一步 开发其生产潜力。本次设计的为七辊开式型钢变节距矫直机。
公式(2—4)分母中的 z与 r 0 相比可以忽略不计,并考虑到中性层纤 维长度在弯曲前后是不变的,即 r0ϕ 0 = ρϕ1 ,则得下式
1 ε z = z r0 + ρ
式中
(2—5)
ρ ——反弯曲率半径。
扎件表层处, z = h ,故该处的相对变形 ε h 为
2
2
h 1 1 εh = + 2 2 r0 ρ
r0
直。当轧件在外力矩 M 作用下,反向弯曲成反弯曲率 1 以后,根据平断
ρ
面假பைடு நூலகம்,其横断面 A1A1 仍为一平面且与中性层平面 O1O1 垂直。A0 A0 与 A1A1 之间的水平线段表示了纵向纤维的变形量。距离中性层 Z 处的纵向 纤维相对变性量 ε z 可用下式表示:
9
燕山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说明书
第1章
矫直机综述
第 1 章 矫直机综述
1.1 概述
轧件在加热,轧制,热处理,各种精整等工序及运输过程中。由于塑 性变形不均,加热和冷却不均,剪切以及运输和堆放等原因,必然产生不 同程度的弯曲,浪形,镰弯和歪扭的塑性变形或内部产生残余应力。这在 成为合格产品之前,都必须采用矫直机进行矫直加工,矫正轧件形状和消 除内应力。所以矫直机是轧制车间内必不可少的重要设备。而且广泛应用 于轧材做胚料的各种车间,如汽车,船舶制造厂等。 目前,轧材品种规格的多样化和对其精度要求的提高,促进了矫直理 论和矫直机结构的研究工作的快速发展及矫直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矫直 不同品种规格的轧材,采用不同结构形式和规格的矫直机。所以矫直机的 结构形式繁多,矫直方式也不相同。 根据其结构和工作原理,矫直机的基本形式可分为压力矫直机,平行 辊矫直机,斜辊矫直机,拉伸矫直机,拉弯矫直机和扭转矫直机。如图 1—1。 压力矫直机一般设置在型钢和钢管车间,用来对型钢或钢管进行补充 矫直。 平行辊矫直机结构形式很多,就矫直机来说,辊数由 5 辊到 29 辊, 辊径从 20mm 到 520mm。矫直型钢和板材的范围很广。可以矫直 38— 75Kg/m 的轻轨,No.6—60 的工字钢,槽钢以及各种规格的角钢,方钢等 型钢。矫直板材的范围为 0.2—60mm,但是,辊式矫直机难于矫直宽而薄的 板材。平直度要求很高的铝合金薄板和难于在这些辊式矫直机上达到要求 的板材,有时采用拉伸矫直机,其矫直板材厚度一般小于 0.6mm。 斜辊矫直机主要应用于钢管车间。这种矫直机的矫直辊具有类似双曲线的 形状,两排矫直辊轴线相互交叉一个角度。钢管火棒材在矫直时边旋转边 前进,从而获得对轴线对称的平直形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