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角兽2019刑法讲义- 危害结果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践】甲给乙投毒,乙 2 小时后必死无疑。20 分钟时,发生地震。乙被倒塌的房屋 砸死。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是否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分析】此时,地震与甲的行为连条件关系都没有。
表 3-2 刑法上因果关系的判断顺序
某行为
不是实行行为
无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结果与行为之间不具有条件关系
无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考点 5 危害结果★★
1.危害结果的种类:构成结果与非构成结果。标准:危害结果是否属于犯罪的构成要件。 2.侵害结果与危险结果:前者是行为对法益造成的现实侵害事实,后者是行为对法益 造成的现实危险状态——侵害犯与危险犯。 3.结果与犯罪的分类:(1)行为犯、结果犯与结果加重犯;(2)结果的发生与犯罪 终了的关系——即成犯、状态犯与继续犯。 4.结果加重犯四要素:★★★ (1)实施基本犯罪行为,但造成了加重结果;(2)基本犯罪行为与加重结果之间具有 直接因果关系;(3)对基本犯罪具有故意或者过失,对加重结果至少有过失;(4)刑法就 发生加重结果加重了法定刑。 【法条示例】刑法第 234 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 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 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 照规定。
(1)行为人的行为导致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2)介入情况的异常性大小; (3)介入情况对结果发生作用的大小——这三个因素在判断是否中断时非常重要。
行为人的行为 (前行为)
表 3-3 因果关系判断流程(思路)图★★★
(1)无介入因素
危害结果
因果关系wenku.baidu.com中断
(2.1)介入因素不是发生危害结果的主要原因, 前行为是导致危害结果发生的主要原因
① 【答案】ABCD。
【分析】此时如何判断呢?谁的行为直接造成了丙的死亡?是乙的行为!所以,乙的行 为是丙死亡的原因。
(9)迫不得已的(不异常的)被害人的行为:甲把乙的衣服用火点着,乙不得不跳入 河里灭火,因此被淹死。此时,尽管是乙的行为导致了自己的死亡,我们仍然认为乙的死亡 与甲的行为具有因果关系。
●这些因果关系看似复杂,其本质都一样——结果是哪个行为的危险的现实化?
果之间有因果关系 C.甲和乙是行政机关执法人员,扣留丙的过程中,丙中途以要上厕所为由而逃跑,甲、
乙的过失行为(疏于管理)与丙的脱逃之间有因果关系 D.甲为了杀乙,在饭中下毒药,乙中毒,家人送乙去医院,途中偶遇丙驾驶车辆在道
路上横冲直撞报复社会,乙被当场撞死,甲的杀人行为与乙的死亡存在因果关系
八、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
(7)介入医生的医疗过失呢?如果医生存在重大医疗过失,并且死亡原因主要是由重 大医疗过失造成的,那么因果关系就中断,医生的行为成为死亡原因。如果医生存在一般医 疗过失,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仍然是前行为,那么因果关系不中断。
(8)可替代的充分条件:甲给丙的水壶中的水下毒后,乙又将丙的水壶钻了个小孔, 结果丙在沙漠中想喝水时,发现水已漏完,最后干渴而死。
因果关系仅仅是承担刑事责任的基础。 ●因果关系的判断是“客观”的,而刑事责任的判断是“主客观相一致”的。
九、常见特殊因果关系的总结★★
(1)劝人乘坐飞机、火车,他人因此死亡的:这种劝说行为不是刑法上的实行行为, 因此二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2)减少了法益侵害的危险的行为:这种行为没有导致法益侵害的危险,因此二者之
① 【答案】ABC。D 是异常的介入因素,且直接导致了危害结果的发生。A 是原因自由行为。B 中,乙的 疾病不中断因果关系。C 中,丙的逃跑确实是由于甲、乙看管不严导致的。
间没有因果关系。 (3)介入被害人的特殊体质的,因果关系不中断。例如甲轻击乙,但乙有脑梅毒瘤,
竟然死亡。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有因果关系——但是,如果甲对乙的病不知情,则甲不必承 担刑事责任。
考点 6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一、刑法上因果关系的概念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这是归责上的因果关系。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中的“因”必须是实行行为,而实行行为是具有造成法益侵害结果危 险的行为。因此: (1)如果某个行为根本不是具有导致法益侵害结果的危险的行为,则不能认为行为与 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例如,甲劝乙乘坐飞机,乙因飞机失事而死亡,甲这种劝说行为不是 刑法上的实行行为,因此二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2)如果某个行为减少了法益侵害的危险,也不能认为行为与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 例如,乙即将被车撞到,甲猛地推开乙,致乙倒地轻伤。此时,就不能将乙轻伤的原因归责 到甲的救人行为。
具有因果关系。(2)例外:如果介入因素是前行为通常会导致的行为——即介入因素不异
常,那么即使主要由介入因素造成了危害结果的发生,因果关系也不中断。 【实践】 关于因果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19 回忆版)① A.贾某酗酒之后在公路上驾车行驶,将水泥地上的井盖等杂物撞飞至行人重伤,其醉
酒行为与重伤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 B.甲、乙发生口角,甲把瘦小的乙踢伤致乙心脏病发作死亡,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结
十、不作为犯罪的因果关系
只有不作为行为与危害结果的发生之间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时,不作为行为才可能构
成犯罪。
十一、对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参见认识错误部分。
十二、相当因果关系理论
相当因果关系说主张,根据社会一般人生活上的经验,在通常情况下某种行为产生某种 结果被认为是相当的场合,就认为该行为与该结果具有因果关系。“相当性”说明该行为产 生该结果是通例,而非异常的。
(2)关于因果关系,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7 年试卷 2 第 52 题)① A.甲以杀人故意用铁棒将刘某打昏后,以为刘某已死亡,为隐藏尸体将刘某埋入雪沟, 致其被冻死。甲的前行为与刘某的死亡有因果关系 B.乙夜间驾车撞倒李某后逃逸,李某被随后驶过的多辆汽车辗轧,但不能查明是哪辆 车造成李某死亡。乙的行为与李某的死亡有因果关系 C.丙将海洛因送给 13 周岁的王某吸食,造成王某吸毒过量身亡。丙的行为与王某的死 亡有因果关系 D.丁以杀害故意开车撞向周某,周某为避免被撞跳入河中,不幸溺亡。丁的行为与周 某的死亡有因果关系
是实行行为
结果与行为 之间具有条 件关系
结果是危险的现实化 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规范判断)
结果不是危险的现实化 无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事实判断)
七、条件关系及“因果关系中断”理论
在行为人的行为介入了第三者或被害人的行为、自然事件、行为人的其他行为而导致结 果发生的场合,要判断某种结果是否行为人的行为所造成时,应当综合考察:
五、刑法上的因果关系的本质★★★★★
某个实行行为
危险的现实化
危害结果。
六、刑法上的因果关系的种类及其判断
1.无介入因素的:甲给乙投毒,乙因中毒而死亡。在这种情况下,实行行为符合法则 或者符合客观规律必然地造成了结果时,结果就是实行行为的危险的现实化,应当直接肯定 因果关系,将结果归属于实行行为。
2.有介入因素的:甲给乙投毒,在毒性尚未发作时,乙因为被投毒而觉得难受,出门 透气,被仇人丙看见,被其持枪当场打死。先判断二者之间是否具有条件关系(事实判断), 再进一步判断结果是不是实行行为的危险的现实化(规范判断)。
二、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与哲学上的因果关系
行为与结果之间具有哲学上的因果关系的,可能没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三、因果关系的特点
因果关系具有客观性,与行为人主观上能否预见无关。
四、为什么要研究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因为我们要确定行为人是否需要对危害结果负责。刑法上的因果关系理论是确定将危害 结果归属于哪个行为的理论。认定因果关系,意味着将结果归属于某个实行行为。
(4)因果关系的断裂:甲毒打乙,乙 3 小时后会死亡,但 2 小时后发生地震,乙被倒 塌的房屋压死。由于即使没有甲的行为,乙也会在地震中死亡,故二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5)择一的竞合:甲、乙在未经通谋的情况下,同时射击丙,均打中心脏。由于二人 都击中了丙,故二人的行为都与丙的死亡有因果关系。
(6)重叠的因果关系:甲、乙未经通谋,都给丙投毒,毒药量均为致死量的 60%,结 果致丙死亡。由于二人的行为都对死亡结果发生了作用,因此二人的行为都与丙的死亡有因 果关系。
【实践】 (1)甲杀乙后又后悔了,背上乙就去医院。但是医院离得非常远,乙因为失血过多而 死亡,乙的死亡与甲的杀人行为有无因果关系?① 【提示】介入因素是指行为后才产生的、突发的、独立的因素,例如忽然地震了,被害 人自杀了等。路程遥远是一种事前就存在的客观现象,不是介入因素。
① 乙的死亡和甲的杀人行为之间仍然有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不中断
(2)有介入因素
(2.2)介入因素是 发生危害结果的 主要原因
(2.2.1)介入因素非常异常,即前 行为通常不会导致发生介入因素
因果关系中断
(2.2.2)介入因素不异常,即前 行为通常会导致发生介入因素
因果关系不中段
●总结:(1)通常:前行为和介入因素,谁是导致结果发生的主要原因,谁就和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