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选修2-1学案 椭圆及其简单几何性质(3)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 选修2-1椭圆导学案

高中数学  选修2-1椭圆导学案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一)导学案【学习要求】1.了解椭圆的实际背景,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椭圆的过程、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与化简过程. 2.掌握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及几何图形.【学法指导】1.通过自己亲自动手尝试画图,发现椭圆的形成过程进而归纳出椭圆的定义,培养观察、辨析、归纳问题的能力.2.通过经历椭圆方程的化简,增强战胜困难的意志并体会数学的简洁美、对称美,通过讨论椭圆方程推导的等价性,养成扎实严谨的科学态度【知识要点】1.椭圆: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 1,F 2的 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ellipse).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 ,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椭圆的 . 2. 焦点在x 轴上 焦点在y 轴上 标准方程 焦点a 、b 、c 的关系探究点一 椭圆的定义问题1 给你两个图钉、一根无弹性的细绳、一张纸板,能画出椭圆吗?问题2 动点P 到两定点A 、B 的距离之和|P A |+|PB |=2a (a >0且a 为常数)的轨迹一定是椭圆吗?探究点二 椭圆的标准方程问题1 观察椭圆的形状,你认为怎样选择坐标系才能使椭圆的方程较简单?并写出求解过程.问题2 建系时如果焦点在y 轴上会得到何种形式的椭圆方程?怎样判定给定的椭圆焦点在哪个坐标轴上?问题3 椭圆方程中的a 、b 以及参数c 有什么意义,它们满足什么关系?例1 (1)已知椭圆的两个焦点坐标分别是(-2,0),(2,0),并且经过点⎝⎛⎭⎫52,-32,求它的标准方程; (2)若椭圆经过两点(2,0)和(0,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跟踪训练1 (1)已知中心在原点,以坐标轴为对称轴,椭圆过点Q (2,1)且与椭圆x 29+y 24=1有公共的焦点,求椭圆的标准方程;(2)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原点,以坐标轴为对称轴,且经过P 1(6,1),P 2(-3,-2)两点,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例2 已知方程x 2k -4-y 2k -10=1表示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跟踪训练2 若方程x 2m -y 2m 2-2=1表示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那么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A .m >0B .0<m <1C .-2<m <1D .m >1且m ≠ 2探究点三 椭圆的定义及标准方程的应用例3 已知椭圆的方程为x 24+y 23=1,椭圆上有一点P 满足∠PF 1F 2=90°(如图).求△PF 1F 2的面积.跟踪训练3 已知椭圆x 249+y 224=1上一点P 与椭圆两焦点F 1、F 2的连线夹角为直角,则|PF 1|·|PF 2|=________【当堂检测】1.椭圆x 225+y 2=1上一点P 到一个焦点的距离为2,则点P 到另一个焦点的距离为 ( )A .5B .6C .7D .82.若方程x 225-m +y 2m +9=1表示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A .-9<m <25B .8<m <25C .16<m <25D .m >83.椭圆x 216+y 232=1的焦距为________.4.已知椭圆经过点(3,0)且与椭圆x 24+y 29=1的焦点相同,则这个椭圆的标准方程为____________【课堂小结】1.平面内到两定点F 1,F 2的距离之和为常数,即|MF 1|+|MF 2|=2a , 当2a >|F 1F 2|时,轨迹是椭圆;当2a =|F 1F 2|时,轨迹是一条线段F 1F 2; 当2a <|F 1F 2|时,轨迹不存在.2.对于求解椭圆的标准方程一般有两种方法:可以通过待定系数法求解,也可以通过椭圆的定义进行求解. 3.用待定系数法求椭圆的标准方程时,若已知焦点的位置,可直接设出标准方程;若焦点位置不确定,可分两种情况求解;也可设Ax 2+By 2=1(A >0,B >0,A ≠B )求解,避免了分类讨论,达到了简化运算的目的.【拓展提高】1.已知P 是椭圆13422=+y x 上的点,21F F 、分别是椭圆的左、右焦点,212121=⋅PF PF PF PF ,则21PF F ∆的面积为( ) A .33B .3C .32D .33 2.已知椭圆的两焦点为P F F ),0,1()0,1(21、-为椭圆上一点,且21212PF PF F F += (1)求此椭圆方程(2)若点P 在第二象限,21012,120F PF PF F ∆=∠求的面积3.如果点),(y x M 在运动过程中总满足关系10)3()3(2222=+++-+y x y x ,点M 的轨迹是 ,它的方程是4. 椭圆22194x y +=的焦点为F 1、F 2,点P 为其上的动点,当21PF F ∠为钝角时,求P 点横坐标的取值范围。

高中数学 2.2椭圆及其简单几何性质导学案新人教B版选修2-1

高中数学 2.2椭圆及其简单几何性质导学案新人教B版选修2-1

§2.2.2 椭圆及其简单几何性质学习目标1.根据椭圆的方程研究椭圆的几何性质,并正确地画出它的图形;2.根据几何条件求出椭圆方程,并利用椭圆的方程研究它的性质,画图.复习1: 椭圆2211612x y +=上一点P 到左焦点的距离是2,那么它到右焦点的距离是 .复习2:方程2215x y m+=表示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则m 的取值范围是 .二、新课导学 学习探究问题1:椭圆的标准方程22221x y a b+=(0)a b >>,它有哪些几何性质呢? 1.图形:2.范围:x : y :3.对称性:椭圆关于 轴、 轴和 都对称;如果曲线具有关于x 轴对称,关于y 轴对称和关于原点对称中的任意两种,则它一定具有第三种对称4.顶点:椭圆和对称轴的交点叫做椭圆的顶点( ),( ),( ),( );长轴--,其长为 ;短轴--,其长为 ;5.离心率:刻画椭圆 程度.椭圆的焦距与长轴长的比ca 称为离心率,记ce a=,且01e <<. 当0,0→→c e ,椭圆变圆,直至成为极限位置圆,此时也可认为圆为椭圆在0=e 时的特例当,,1a c e →→椭圆变扁,直至成为极限位置线段21F F ,此时也可认为圆为椭圆在1=e 时的特例试试:椭圆221169y x +=的几何性质呢?图形:范围:x : y :对称性:椭圆关于 轴、 轴和 都对称;顶点:( ),( ),( ),( );长轴,其长为 ;短轴,其长为 ;离心率: ce a == .反思:b a 或cb的大小能刻画椭圆的扁平程度吗?典型例题例1 求椭圆221625400x y +=的长轴和短轴的长、离心率、焦点和顶点的坐标.变式:若椭圆是22981x y +=呢?小结:①先化为标准方程,找出,a b ,求出c ; ②注意焦点所在坐标轴.例2 点(,)M x y 与定点(4,0)F 的距离和它到直线25:4l x =的距离的比是常数45,求点M 的轨迹.小结:到定点的距离与到定直线的距离的比为常数(小于1)的点的轨迹是椭圆 .练一练练1.求适合下列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⑴焦点在x 轴上,6a =,13e =; ⑵焦点在y 轴上,3c =,35e =;⑶经过点(3,0)P -,(0,2)Q -; ⑷长轴长等到于20,离心率等于35.(5) .若椭圆19822=++y k x 的离心率为21,求k 的值.三、总结提升学习小结1 .椭圆的几何性质:图形、范围、对称性、顶点、长轴、短轴、离心率;2 .理解椭圆的离心率. 当堂检测1.若椭圆2215x y m+=的离心率e =m 的值是( ). A .3 B .3或253 C2.若椭圆经过原点,且焦点分别为1(1,0)F ,2(3,0)F ,则其离心率为( ).A .34B .23C .12D .143,离心率23e =的椭圆两焦点为12,F F ,过1F 作直线交椭圆于,A B 两点,则2ABF ∆的周长为( ).A .3B .6C .12D .244.已知点P 是椭圆22154x y +=上的一点,且以点P 及焦点12,F F 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等于1,则点P 的坐标是 .5.某椭圆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 轴上,若长轴长为18,且两个焦点恰好将长轴三等分,则此椭圆的方程是 .6.比较下列每组椭圆的形状,哪一个更圆,哪一个更扁?⑴22936x y +=与2211612x y += ; ⑵22936x y +=与221610x y += .7.求适合下列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⑴经过点(P -,Q ;⑵长轴长是短轴长的3倍,且经过点(3,0)P ;⑶焦距是8,离心率等于0.8.8.已知椭圆的一个焦点将长轴分为3:2两段,求其离心率9.如图,求椭圆12222=+by a x ,(0>>b a )内接正方形ABCD 的面积五、课堂小结我的收获:这节课学习了用方程讨论曲线几何性质的思想方法;学习了椭圆的几何性质:对称性、顶点、范围、离心率;学习了椭圆的描点法画图及徒手画椭圆草图的方法我的困惑。

数学苏教版选修2-1教案:2.2.2 椭圆的几何性质 Word版含解析

数学苏教版选修2-1教案:2.2.2 椭圆的几何性质 Word版含解析

2.2.2椭圆的几何性质(教师用书独具)●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椭圆的范围、对称性、顶点,掌握椭圆基本量的几何意义以及其相互关系,初步学习利用方程研究曲线性质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利用曲线的方程来研究曲线性质的方法是学习解析几何以来的第一次应用,通过初步尝试,使学生经历知识产生与形成的过程,不仅注意对研究结果的掌握和应用,更重视对研究方法的思想渗透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以自主探究为主,通过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逻辑推理、理性思维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主探究、交流合作使学生亲身体验研究的艰辛,从中体味合作与成功的快乐,由此激发其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和探索勇气;通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体会椭圆方程结构的和谐美和椭圆曲线的对称美,培养学生的审美习惯和良好的思维品质.●重点难点重点:从知识上来讲,要掌握如何利用椭圆标准方程的结构特征研究椭圆的几何性质;从学生的体验来说,需要关注学生在探究椭圆性质的过程中思维的过程展现,如思维角度和思维方法.难点:椭圆几何性质的形成过程,即如何从椭圆标准方程的结构特征中抽象出椭圆的几何性质.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力求使一个平淡的性质陈述过程成为一个生动而有价值的学生主动交流合作、大胆探究的过程.(教师用书独具)●教学建议本节课采用创设问题情景——学生自主探究——师生共同辨析研讨——归纳总结组成的“四环节”探究式学习方式,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地调整教学方案,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学生自主探究、展示学生的研究过程来激励学生的探索勇气.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和学生的情感发展来调整整个学习活动的梯度与层次,逐步形成敢于发现、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使用实物投影及多媒体辅助教学.借助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解题思维及解题过程,突出学生的思维角度与思维认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教学流程通过复习和预习,知道由对椭圆的标准方程的讨论来研究椭圆的几何性质.提问:研究曲线的几何特征有什么意义?从哪些方面来研究?⇒由范围、对称性、顶点及离心率等研究椭圆的几何性质.既要数形结合直观感知,又要根据标准方程严格推证.⇒采用类比教学的方法,由焦点在x轴上的情形得出焦点在y轴上的情形.⇒通过例1及变式训练,使学生掌握由椭圆方程求其几何性质的方法,首先将方程化为标准方程,由方程得出基本量a,b,c,再写出相应的几何性质.⇒通过例2及变式训练,使学生掌握由椭圆的几何性质求其方程的方法,由几何性质得出基本量a,b,c,从而求出其标准方程.注意焦点位置的两种情形.⇒通过例3及变式训练,使学生掌握椭圆离心率或其范围的求解方法,求椭圆的离心率,即找基本量a,b,c的等式关系;求椭圆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即找基本量a,b,c的不等式关系.⇒通过例4及变式训练,使学生掌握直线与椭圆位置关系的研究方法,会讨论公共点个数,会求弦长,弦中点等问题.体会方程思想的应用.⇒通过易错易误辨析,体会椭圆范围的应用,注意椭圆上点的坐标不是在整个实数范围内,解题时应作为一个隐含条件考虑,否则将会导致错误.⇒归纳整理,进行课堂小结,整体认识本节课所学知识.⇒完成当堂双基达标,巩固基本知识,形成基本能力.图中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2a2+y2b2=1(a>b>0).1.椭圆具有对称性吗?【提示】有,椭圆是以原点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也是以x轴,y轴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2.可以求出椭圆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吗?【提示】可以,令y=0得x=±a,故A1(-a,0),A2(a,0),同理可得B1(0,-b),B2(0,b).3.椭圆方程中x,y的取值范围是什么?【提示】x∈[-a,a],y∈[-b,b].4.当a的值不变,b逐渐变小时,椭圆的形状有何变化?【提示】b越小,椭圆越扁.1.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当椭圆的离心率越接近于1,则椭圆越扁;当椭圆的离心率越接近于0,则椭圆越接近于圆.求椭圆x 2+9y 2=81的长轴长、短轴长、离心率、焦点和顶点坐标,并用描点法画出这个椭圆.【思路探究】化为标准方程→求a,b→求几何性质【自主解答】把已知方程化成标准方程x281+y29=1,于是a=9,b=3,c=81-9=62,所以椭圆的长轴长2a=18,短轴长2b=6,离心率e=ca =223,焦点为F1(-62,0),F2(62,0),顶点为A1(-9,0),A2(9,0),B1(0,-3),B2(0,3).将方程变形为y=±1381-x2,根据y=1381-x2算出椭圆在第一象限内的几个点的坐标(如下表所示):1.由椭圆方程求其几何性质,首先应将方程化为标准形式.2.画椭圆时,应充分利用椭圆的对称性,可简化作图过程,增强准确度.求椭圆4x 2+9y 2=36的长轴长、短轴长、离心率、焦点和顶点坐标,并用描点法画出这个椭圆.【解】 把椭圆的方程化为标准方程x 29+y 24=1.可知此椭圆的焦点在x 轴上,且长半轴长a =3,短半轴长b =2,故半焦距c =a 2-b 2=9-4= 5.因此,椭圆的长轴长2a =6,短轴长2b =4;离心率e =c a =53,两个焦点的坐标分别是(-5,0),(5,0);四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3,0),(3,0),(0,-2),(0,2).为画此椭圆的图形,将椭圆方程变形为 y =±239-x 2(-3≤x ≤3).由y =239-x 2(0≤x ≤3),可求出椭圆的两个顶点及其在第一象限内一些点的坐标(x ,y ),列表如下:称性画出整个椭圆,如图所示.求符合下列条件的椭圆标准方程:(1)焦距为8,离心率为0.8;(2)焦点与长轴较接近的端点的距离为10-5,焦点与短轴两端点的连线互相垂直; (3)长轴长是短轴长的2倍,且过点(2,-6). 【思路探究】由几何性质→寻求a ,b ,c 关系→求a ,b →得方程 【自主解答】 (1)由题意:∵2c =8,∴c =4. 又∵ca=0.8,∴a =5,∴b 2=9,焦点在x 轴上时椭圆标准方程为:x 225+y 29=1;焦点在y 轴上时椭圆标准方程为:y 225+x 29=1.(2)由题意:a -c =10-5,b =c ,a 2=b 2+c 2, ∴解得a 2=10,b 2=5,焦点在x 轴上时椭圆标准方程为:x 210+y 25=1;焦点在y 轴上时椭圆标准方程为:y 210+x 25=1.(3)设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 2a 2+y 2b 2=1或y 2a 2+x 2b 2=1.又过点(2,-6),因此有22a 2+(-6)2b 2=1或(-6)2a 2+22b2=1. 由已知a =2b ,得a 2=148,b 2=37或a 2=52,b 2=13.故所求的方程为x 2148+y 237=1或y 252+x 213=1.1.利用椭圆的几何性质求标准方程,通常采用待定系数法.其步骤是:首先确定焦点的位置,其次根据已知条件构造关于参数的关系式,利用方程(组)求得参数.2.当椭圆焦点位置不完全确定时,其标准方程有两种形式,不要漏掉焦点在y 轴上的情形.求满足下列各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 (1)长轴长是短轴长的2倍且经过点A (2,0);(2)短轴一个端点与两焦点组成一个正三角形,且焦点到同侧顶点的距离为 3. 【解】 (1)若椭圆的焦点在x 轴上,设方程为x 2a 2+y 2b 2=1(a >b >0),∵椭圆过点A (2,0),∴4a 2=1,a =2,∵2a =2·2b ,∴b =1,∴方程为x 24+y 2=1.若椭圆的焦点在y 轴上, 设椭圆方程为y 2a 2+x 2b 2=1(a >b >0),∵椭圆过点A (2,0),∴02a 2+4b2=1,∴b =2,2a =2·2b ,∴a =4,∴方程y 216+x 24=1.综上所述,椭圆方程为x 24+y 2=1或y 216+x 24=1.(2)由已知⎩⎪⎨⎪⎧ a =2c a -c =3,∴⎩⎪⎨⎪⎧a =23c =3.从而b 2=9,∴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 212+y 29=1或x 29+y 212=1.(1)(2012·江西高考)椭圆x2a2+y2b2=1(a>b>0)的左、右顶点分别是A,B,左、右焦点分别是F1,F2.若AF1,F1F2,F1B成等比数列,则此椭圆的离心率为________.(2)已知F1、F2是椭圆x2a2+y2b2=1(a>b>0)的左、右焦点,P是椭圆上一点,∠F1PF2=90°,求椭圆离心率的最小值.【思路探究】(1)用a,c表示出AF1,F1B,依据AF1,F1F2,F1B成等比数列,建立a,c间的关系式.(2)法一,利用勾股定理及基本不等式寻求基本量a,c间的不等关系;法二,利用短轴端点对两焦点张角为椭圆上任一点对两焦点张角最大值;法三,利用圆半径c≥b求解.【自主解答】(1)椭圆的顶点为A(-a,0),B(a,0),焦点为F1(-c,0),F2(c,0),所以AF1=a-c,F1B=a+c,F1F2=2c.因为AF1,F1F2,F1B成等比数列,所以有4c2=(a-c)(a+c)=a2-c2,即5c2=a2,所以a=5c,所以离心率为e=ca =55.【答案】5 5(2)法一设PF1=m,PF2=n,∴m2+n2=4c2,又2a=m+n,∴4a2=m2+n2+2mn≤2(m2+n2)=8c2.即:a2≤2c2,∴e=ca≥22.∴e min=22.法二 设椭圆与y 轴上方交点为B .∵∠F 1BF 2≥90°,∴cos ∠F 1BF 2=a 2+a 2-4c 22a 2≤0,即:a 2≤2c 2.∴e =c a ≥22,∴e min =22. 法三 以F 1F 2为直径的圆的方程为:x 2+y 2=c 2, 由题意c ≥b ,∴c 2≥a 2-c 2,∴2c 2≥a 2,∴c a ≥22,∴e =c a ≥22,∴e min =22.1.求椭圆的离心率,就是由题意求基本量a ,b ,c 的等式关系.2.求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就是求基本量a ,b ,c 间的不等关系,然后利用定义或列出关于e 的不等式进行求解,应注意e 还应受到0<e <1的限制.(2013·辽宁高考改编)已知椭圆C :x 2a 2+y 2b 2=1(a >b >0)的左焦点为F ,C 与过原点的直线相交于A ,B 两点,连接AF ,BF .若|AB |=10,|BF |=8,cos ∠ABF =45,则C 的离心率为________.【解析】 在△ABF 中,|AF |2=|AB |2+|BF |2-2|AB |·|BF |·cos ∠ABF =102+82-2×10×8×45=36,则|AF |=6.由|AB |2=|AF |2+|BF |2可知,△ABF 是直角三角形,OF 为斜边AB 的中线,c =|OF |=|AB |2=5.设椭圆的另一焦点为F 1,因为点O 平分AB ,且平分FF 1,所以四边形AFBF 1为平行四边形,所以|BF |=|AF 1|=8.由椭圆的性质可知|AF |+|AF 1|=14=2a ⇒a =7,则e =ca =57. 【答案】 57已知椭圆x 24+y 2=1,(1)当m 为何值时,直线y =x +m 与椭圆有两个不同的交点?(2)当m =2时,求直线被椭圆截得的线段长. 【思路探究】联立,消y 得一元二次方程→Δ判别式→m 的范围→根与系数的关系→由弦长公式求弦长【自主解答】 (1)联立⎩⎪⎨⎪⎧x 24+y 2=1y =x +m 消去y 得,5x 2+8mx +4(m 2-1)=0(Ⅰ).∵Δ=64m 2-80(m 2-1)>0, ∴-5<m <5,∴当-5<m <5时直线与椭圆有两个不同交点. (2)当m =2时,方程(Ⅰ)化为:5x 2+16x +12=0, 设线段端点为A (x 1,y 1),B (x 2,y 2),由韦达定理得 x 1+x 2=-165,x 1x 2=125,又k =1,∴AB =1+k 2(x 1+x 2)2-4x 1x 2=452.1.直线与椭圆公共点个数问题,一般转化为方程根的问题,由Δ判别式进行判别. 2.求直线被圆锥曲线截得的弦长,一般用弦长公式AB =1+k 2|x 1-x 2|=1+k 2(x 1+x 2)2-4x 1x 2进行求解,也可利用AB =1+1k2|y 1-y 2|=1+1k2· (y 1+y 2)2-4y 1y 2进行求解.焦点分别为(0,52)和(0,-52)的椭圆截直线y =3x -2所得椭圆的弦的中点的横坐标为12,求此椭圆方程. 【解】 设x 2b 2+y 2a 2=1(a >b >0),且a 2-b 2=(52)2=50.①由⎩⎪⎨⎪⎧x 2b 2+y 2a 2=1y =3x -2, ∴(a 2+9b 2)x 2-12b 2x +4b 2-a 2b 2=0, ∵x 1+x 22=12,∴6b 2a 2+9b 2=12, ∴a 2=3b 2,② 此时Δ>0,由①②得:a 2=75,b 2=25, ∴x 225+y 275=1.忽略椭圆的范围导致错误设椭圆的中心是坐标原点,长轴在x轴上,离心率e =32,已知点P (0,32)到椭圆的最远距离是7,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错解】 依题意可设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 2a 2+y 2b 2=1(a >b >0),则e 2=c 2a 2=a 2-b 2a 2=1-b 2a2=34,所以b 2a 2=14,即a =2b . 设椭圆上的点(x ,y )到点P 的距离为d ,则d 2=x 2+(y -32)2=a 2(1-y 2b 2)+y 2-3y +94=-3(y +12)2+4b 2+3.所以当y =-12时,d 2有最大值,从而d 也有最大值,所以4b 2+3=(7)2,由此解得b 2=1,a 2=4.于是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 24+y 2=1.【错因分析】 错解中“当y =-12时,d 2有最大值”这一步的推理是错误的,没有考虑椭圆方程中y 的取值范围.事实上,由于点(x ,y )在椭圆上,所以有-b ≤y ≤b ,因此在求d 2的最大值时,应分类讨论.【防范措施】 涉及到椭圆上点的坐标时,应注意坐标的范围,对于椭圆x 2a 2+y 2b 2=1(a >b >0),x ∈[-a ,a ],y ∈[-b ,b ];对于椭圆y 2a 2+x 2b 2=1(a >b >0),x ∈[-b ,b ],y ∈[-a ,a ].【正解】 同错解得到d 2=x 2+(y -32)2=a 2(1-y 2b 2)+y 2-3y +94=-3(y +12)2+4b 2+3.若b <12,则当y =-b 时,d 2有最大值,从而d 有最大值,于是(7)2=(b +32)2,从而解得b =7-32>12,与b <12矛盾.所以必有b ≥12,此时当y =-12时,d 2有最大值,从而d 有最大值,所以4b 2+3=(7)2,解得b 2=1,a 2=4.于是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 24+y 2=1.1.椭圆的性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与坐标无关的本身固有的性质,如长轴长,短轴长,焦距,离心率;另一类是与坐标有关的性质,如顶点坐标,焦点坐标.2.椭圆的标准方程和椭圆的几何性质密不可分,由椭圆的方程可以得出椭圆的几何性质,由其几何性质可以得出椭圆的方程.3.求椭圆的离心率或其取值范围,是高考的重点内容,其实质就是找出基本量a ,b ,c 的相等或不等关系,从而得出关于e 的方程或不等式.4.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公共点个数利用Δ判别式,弦长问题利用弦长公式和韦达定理,解题主要是利用了转化思想和方程思想.1.椭圆6x 2+y 2=6的长轴的端点坐标是________. 【解析】∵x 2+y 26=1,∴焦点在y 轴上,∴长轴端点坐标为(0,±6). 【答案】 (0,±6)2.椭圆的一个顶点与两焦点组成等边三角形,则它的离心率e =________. 【解析】 如图,△F 1B 2F 2为等边三角形, ∴∠B 2F 2O =60°, ∴e =c a =OF 2B 2F 2=cos 60°=12.【答案】 123.若椭圆x 22+y 2m =1的离心率为12,则m 等于________.【解析】 ∵1-m 2=14或1-2m =14,∴m =32或83.【答案】 32或834.椭圆经过点A (2,3),对称轴为坐标轴,焦点F 1、F 2在x 轴上,离心率e =12,求椭圆的标准方程.【解】 设椭圆的方程为x 2a 2+y 2b 2=1(a >b >0),由e =12,即c a =12,得a =2c ,b 2=a 2-c 2=3c 2.∴椭圆方程可化为x 24c 2+y 23c2=1.将A (2,3)代入上式,得1c 2+3c 2=1,解得c =2,∴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 216+y 212=1.一、填空题1.(2013·厦门高二检测)椭圆x 24+y 29=1的离心率是________.【解析】 e =1-b 2a2=1-49=53. 【答案】532.(2012·上海高考)已知椭圆C 1:x 212+y 24=1,C 2:x 216+y 28=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①C 1与C 2顶点相同; ②C 1与C 2长轴长相同; ③C 1与C 2短轴长相同; ④C 1与C 2焦距相等.【解析】 由两个椭圆的标准方程可知:C 1的顶点坐标为(±23,0),(0,±2),长轴长为43,短轴长为4,焦距为42;C 2的顶点坐标为(±4,0),(0,±22),长轴长为8,短轴长为42,焦距为4 2.只有④正确.【答案】 ④3.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 轴上,若长轴长为18,且两个焦点恰好将长轴三等分,则椭圆的方程为________.【解析】 由题意得⎩⎪⎨⎪⎧2c =2a 32a =18a 2=b 2+c2,解得⎩⎪⎨⎪⎧a 2=81b 2=72,因为焦点在x 轴上,所以所求椭圆的方程为x 281+y 272=1.【答案】 x 281+y 272=14.若椭圆的焦点在y 轴上,长轴长为4,离心率为e =32,则其标准方程为________. 【解析】 依题意,得a =2,e =c a =32,∴c =3,∴b 2=a 2-c 2=1. 【答案】 y 24+x 2=15.(2013·无锡高二检测)若椭圆x 29+y 2m =1(0<m <9)的焦距为23,则m =________.【解析】 ∵0<m <9,∴9-m =(3)2,∴m =6. 【答案】 66.(2012·课标全国卷改编)设F 1、F 2是椭圆E :x 2a 2+y 2b 2=1(a >b >0)的左、右焦点,P 为直线x =3a2上一点,△F 2PF 1是底角为30°的等腰三角形,则E 的离心率为________.【解析】 ∵△F 2PF 1是底角为30°的等腰三角形, ∴∠PF 2A =60°,PF 2=F 1F 2=2c ,∴AF 2=c , ∴2c =32a ,∴e =34.【答案】 347.(2013·哈师大附中高二检测)椭圆M :x 2a 2+y 2b 2=1(a >b >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P 为椭圆M 上任一点,且|PF 1→|·|PF 2→|的最大值的取值范围是[2c 2,3c 2],其中c =a 2-b 2,则椭圆M 的离心率e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 ∵|PF 1→|+|PF 2→|=2a ,∴|PF 1→|·|PF 2→|≤(|PF 1→|+|PF 2→|2)2=a 2,∴2c 2≤a 2≤3c 2, ∴13≤e 2≤12, ∴33≤e ≤22. 【答案】 [33,22]图2-2-38.“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沿地月转移轨道飞向月球,在月球附近一点P 变轨进入以月球球心F 为一个焦点的椭圆轨道Ⅰ绕月飞行,之后卫星在P 点第二次变轨进入仍以F 为一个焦点的椭圆轨道Ⅱ绕月飞行,最终卫星在P 点第三次变轨进入以F 为圆心的圆形轨道Ⅲ绕月飞行.若用2c 1和2c 2分别表示椭圆轨道Ⅰ和Ⅱ的焦距,用2a 1和2a 2分别表示椭圆轨道Ⅰ和Ⅱ的长轴的长,给出下列式子:①a 1+c 1=a 2+c 2;②a 1-c 1=a 2-c 2;③c 1a 2>a 1c 2; ④c 1a 1<c 2a 2. 其中正确式子的序号是________.【解析】 由题图知a 1+c 1>a 2+c 2,故①错误.又a 1-c 1=PF ,a 2-c 2=PF ,故a 1-c 1=a 2-c 2,即②正确. 由题图知椭圆Ⅰ比椭圆Ⅱ扁,则e 1>e 2,即c 1a 1>c 2a 2.又a 1,a 2均大于0,故c 1a 2>a 1c 2,故③正确. 显然④错误,故②③正确. 【答案】 ②③ 二、解答题9.已知椭圆的对称轴为坐标轴,O 为坐标原点,F 是一个焦点,A 是一个顶点,若椭圆的长轴长是6,且cos ∠OF A =23,求椭圆的方程.【解】 椭圆的长轴长为6,cos ∠OF A =23,∴点A 不是长轴的顶点,是短轴的顶点, ∴OF =c ,OA =b . AF =OA 2+OF 2=b 2+c 2=a =3,c 3=23,∴c =2,b 2=32-22=5.故椭圆方程为x 29+y 25=1或x 25+y 29=1.10.已知椭圆C 的中心O 在原点,长轴在x 轴上,焦距为6,短轴长为8. (1)求椭圆C 的方程;(2)过点(-5,0)作倾斜角为π4的直线交椭圆C 于A 、B 两点,求△ABO 的面积.【解】 (1)设椭圆方程为:x 2a 2+y 2b 2=1(a >b >0),由题意得c =3,b =4,a =5,所以椭圆C 方程为x 225+y 216=1.(2)不妨设A (-5,0),直线AB 方程为:y =x +5,由⎩⎪⎨⎪⎧y =x +5x 225+y 216=1得⎩⎨⎧x =-4541y =16041.所以S △OAB =12OA ·|y B |=12×5×16041=40041.11.(2013·天津高考)设椭圆x 2a 2+y 2b 2=1(a >b >0)的左焦点为F ,离心率为33,过点F 且与x 轴垂直的直线被椭圆截得的线段长为433.(1)求椭圆的方程;(2)设A ,B 分别为椭圆的左、右顶点,过点F 且斜率为k 的直线与椭圆交于C ,D 两点,若AC →·DB →+AD →·CB →=8,求k 的值.【解】 (1)设F (-c,0),由c a =33,知a =3c .过点F 且与x 轴垂直的直线为x =-c ,代入椭圆方程有(-c )2a 2+y 2b 2=1,解得y =±6b3,于是26b 3=433,解得b = 2.又a 2-c 2=b 2,从而a =3,c =1, 所以椭圆的方程为x 23+y 22=1.(2)设点C (x 1,y 1),D (x 2,y 2),由F (-1,0)得直线CD 的方程为y =k (x +1),由方程组⎩⎪⎨⎪⎧y =k (x +1),x 23+y 22=1消去y ,整理得(2+3k 2)x 2+6k 2x +3k 2-6=0.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x 1+x 2=-6k 22+3k 2,x 1x 2=3k 2-62+3k 2.因为A (-3,0),B (3,0),所以AC →·DB →+AD →·CB →=(x 1+3,y 1)·(3-x 2,-y 2)+(x 2+3,y 2)·(3-x 1,-y 1) =6-2x 1x 2-2y 1y 2=6-2x 1x 2-2k 2(x 1+1)(x 2+1) =6-(2+2k 2)x 1x 2-2k 2(x 1+x 2)-2k 2 =6+2k 2+122+3k 2.由已知得6+2k 2+122+3k 2=8,解得k =±2.(教师用书独具)已知椭圆4x 2+5y 2=20的一个焦点为F ,过点F 且倾斜角为45°的直线l 交椭圆于A 、B 两点,求弦长AB .【思路探究】 求出焦点F 的坐标→求出直线l 的斜率→设直线l 的方程→联立方程→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设而不解→由弦长公式求解【自主解答】 椭圆方程为x 25+y 24=1,a =5,b =2,c =1,∴直线l 的方程为y =x +1(不失一般性,设l 过左焦点),由⎩⎪⎨⎪⎧y =x +1,4x 2+5y 2=20,消去y ,得9x 2+10x -15=0.设A (x 1,y 1),B (x 2,y 2), 则x 1+x 2=-109,x 1·x 2=-53,AB =2|x 1-x 2|=2·(x 1+x 2)2-4x 1x 2 =2·(-109)2-4·(-53)=2·8109=1659.1.解决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问题经常利用设而不解的方法,解题步骤为: (1)设直线与椭圆的交点为A (x 1,y 1),B (x 2,y 2); (2)联立直线与椭圆的方程;(3)消元得到关于x 或y 的一元二次方程; (4)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设而不求;(5)把题干中的条件转化为x 1+x 2,x 1·x 2或y 1+y 2,y 1·y 2,进而求解. 2.利用弦长公式求弦长时,没必要验证方程的Δ>0.设椭圆C :x 2a 2+y 2b 2=1(a >b >0)的右焦点为F ,过点F 的直线l 与椭圆C 相交于A ,B 两点,直线l 的倾斜角为60°,AF →=2FB →.(1)求椭圆C 的离心率;(2)如果AB =154,求椭圆C 的方程.【解】 设A (x 1,y 1),B (x 2,y 2)(y 1<0,y 2>0), (1)直线l 的方程为y =3(x -c ),其中c =a 2-b 2.联立⎩⎪⎨⎪⎧y =3(x -c )x 2a 2+y 2b 2=1消去x 得(3a 2+b 2)y 2+23b 2cy -3b 4=0. 解得y 1=-3b 2(c +2a )3a 2+b 2, y 2=-3b 2(c -2a )3a 2+b 2,因为AF →=2FB →, 所以-y 1=2y 2,即3b 2(c +2a )3a 2+b 2=2·-3b 2(c -2a )3a 2+b 2,得离心率e =c a =23. (2)因为AB =1+13|y 2-y 1|, 所以23·43ab 23a 2+b 2=154. 由c a =23得b =53a .所以54a =154,得a =3,b = 5. 所以椭圆C 的方程为x 29+y 25=1.。

新人教A版(选修2-1)《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word教案

新人教A版(选修2-1)《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word教案

学校: 临清一中 学科:数学 编写人:杨晓辉 审稿人:张林2.2.2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教学目标】1. 掌握椭圆的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理解a,b,c,e 的几何意义。

2. 初步利用椭圆的几何性质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椭圆的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

教学难点:利用椭圆的几何性质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预习检查、总结疑惑:察看导学案做的情况情景导入、展示目标:由于方程与函数都是描述图形和图像上的点所满足的关系的,二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因此我们可以用类比研究函数图像的方法,根据椭圆的定义,图形和方程来研究椭圆的几何性质.师:代数中研究函数图象时都需要研究函数的哪些性质?生:需要研究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奇偶性、单调性等性质.师:由于方程f(x ,y)=0与函数y=f(x)都是描述图形和图象上的点所满足的关系的,二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当然也有区别,例如:在函数中,对每一个自变量x 都有唯一的函数值y 与之对应,而方程中x 、y 的关系则较为复杂.),因此我们可以用类比研究函数图象的方法,根据椭圆的定义、图形和标准方程来研究椭圆的几何性质.师:好,现在我们有3个工具,即:椭圆的两个定义、图形及其标准方程,下面我们就分别从研究定义、图形和方程出发看看能获得哪些性质.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 观察椭圆)0(12222>>=+b a by a x 的形状, 你能从图形上看出它的范围吗?它具有怎样的对称性?椭圆上哪些点比较特殊?1 、范围 :(1)从图形上看,椭圆上点的横坐标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

椭圆上点的纵坐标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椭圆的标准方程)0(12222>>=+b a by a x 知 ① 22a x ____1,即____ ≤≤x ____;② 22b y ____ 1;即__≤≤y ___因此)0(12222>>=+b a by a x 位于直线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围成的矩形里。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1教案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三)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1教案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三)

原点 到直线 的距离 。
.
解法1:对 两边平方整理得:
(*),
∵ , ,整理得: 。
又 , ,从而 的最大值为 ,
此时代入方程(*)得 , 。
所以,所求直线方程为: 。
解法2:令 ,则 。
当且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即 时, ,此时 。
所以,所求直线方程为
三、课堂小结:
四、作业:教师安排同步练习
教学后记:
教学用具
教学重点
直线与二次曲线的各种关系及求弦长
教学难点
把几何问题代数化,用代数运算来解决几何问题
教学步骤及要点:
一、复习
二、例1讲:教材P47面例7。
思考:直线与椭圆是否有交点?怎样判断?
练习:上例中,椭圆上的点到直线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例2.已知椭圆的两个焦点为 , ,离心率为 。
(1)求椭圆的方程;
科目
数学
课题
2.2.2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三)
教学班级 中 级 班




知识与
技能
1、通过例题让学生学会确定直线与二次曲线的各种关系;
2、通过例题让学生学会求弦长。
过程与
方法
通过椭圆的方程研究其几何性质及其应用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数与形的辩证统一,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通过对椭圆对称美的感受,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2)设直线 ,若 与椭圆交于P、Q两点,且∣PQ∣等于椭圆的短轴长,求 的值。
思考:直线与椭圆相交时怎么求弦长?
练习:P48面第7题。此题是求焦点弦长,你还有其它方法吗?

选修2-1教案22-2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3】

选修2-1教案22-2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3】

选修2-1 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 2.2.2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 第三课时: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教学目标:1.掌握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2.能熟练地运用弦长公式求椭圆与直线相交时的弦长问题.教学重、难点:1.掌握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2.能熟练地运用弦长公式求椭圆与直线相交时的弦长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1)代数方法:消元,判断∆;(2)几何方法: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圆半径进行比较.(二)新课讲解:1.椭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的判定:例1.当m 为何值时,直线y x m =+与椭圆221169x y +=相交?相切?相离? 解:由221169y x m x y =+⎧⎪⎨+=⎪⎩得222532161440x mx m ++-=, ∴22(32)425(16144)m m ∆=-⨯⨯-()2244925m =⨯⨯-3294(25)m =⨯-当0∆>,即55m -<<时,直线和椭圆相交;当0∆=,即5m =±时,直线和椭圆相切;当0∆<,即5m >或5m <-时,直线和椭圆相离.说明: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可由它们的交点个数来判断,即通过直线与椭圆方程联立的方程组的解的个数来判断.2.弦长问题: 例2.求直线24y x =-被椭圆224199x y +=所截得的弦长. 解:(法一)由22244199y x x y =-⎧⎪⎨+=⎪⎩得111422x y ⎧=+⎪⎪⎨⎪=-+⎪⎩或221422x y ⎧=-⎪⎪⎨⎪=--⎪⎩, ∴2=. (法二)设直线与椭圆的交点为11(,)A x y ,22(,)B x y , 由22244199y x x y =-⎧⎪⎨+=⎪⎩消去y 得281670x x -+=, ∴122x x +=,1278x x ⋅=, ∴弦长||2AB ==.说明:弦长公式2221212121||1()4k x x k x x x x +⋅-=+⋅+-⋅21ka∆=+,不仅适用于圆,也适用于椭圆及双曲线等二次曲线. 例3.已知椭圆2214520x y +=的左右焦点分别是1F 、2F ,过中心O 作直线与椭圆相交于A 、B 两点,若要使2ABF ∆的面积是20,求该直线方程.解:∵2(5,0)F ,∴可设AB 所在直线方程为x my =,由2214520x my x y =⎧⎪⎨+=⎪⎩消去x 得:22(2045)9000m y +-=, ∴212||2045y y m -=+, ∴222121||||22045ABF S OF y y m ∆=⋅-=+, 由2202045m =+得34m =±, ∴直线AB 的方程为34x y =±,即430x y ±=. 说明:(1)此题要能注意到2ABF ∆是有公共边的两个2AOF ∆和2BOF ∆的面积之和,故只需构造关于y 的一元二次方程,利用韦达定理求出两个三角形高的和21||y y -;(2)设直线方程为x my =比设y kx =好,可避免讨论斜率不存在的情况.例4.已知椭圆()222210x y a b a b+=>>的右焦点为F ,过点F 的直线与椭圆交于A ,B 两点,求AB 的取值范围.【代数运算、图形解释;引入通径的概念】点评:22b a 是椭圆的通径长,是椭圆焦点弦长的最小值,d b a≥22是AB 过焦点的充要条件。

高中数学选修2-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教案

高中数学选修2-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教案

课题: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选修2-1 一、教材分析:《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是高中数学新教材选修2—1第二章第二节的第一课时。

从知识上说,它是运用坐标法研究曲线的几何性质的又一次实际演练,同时它也是进一步研究椭圆几何性质的基础;从方法上说,它为后面研究双曲线、抛物线提供了基本模式和理论基础;所以说,无论从教材内容,还是从教学方法上都是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学好本章内容的关键。

因此搞好这一节的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分析:(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准确理解椭圆的定义,掌握椭圆的标准方程及其推导.(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尝试画图、发现椭圆的形成过程进而归纳出椭圆的定义,培养学生观察、辨析、归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椭圆定义的获得培养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2)通过师生、生生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增强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三、教学重点、难点:(一).重点:椭圆定义及其标准方程(二).难点: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采用启发和探究式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即在教师的引导下,创设情境,学生利用课前准备的工具亲自动手画出椭圆,并讨论椭圆上的点满足的条件,以此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展学生数形结合,等价转换等思想,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手段:计算机课件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一)认识椭圆,探求规律:1.对椭圆的感性认识.通过演示课前老师准备的有关椭圆的图片,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椭圆.2.通过演示动画,展示椭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认识到椭圆是点按一定“规律”运动的轨迹.(二)动手实验,亲身体会用上面所总结的规律,指导学生互相合作(主要在于动手),体验画椭圆的过程(课前准备细绳),并以此了解椭圆上的点的特征.请两名同学上黑板画(三)归纳定义,完善定义我们通过动画演示,实践操作,对椭圆有了一定的认识,下面由同学们归纳椭圆的定义.椭圆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21,F F 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21F F =2c )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

湘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1《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教案2

湘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1《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教案2

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教学目标:(1)通过对椭圆标准方程的讨论,理解并掌握椭圆的几何性质;(2)能够根据椭圆的标准方程求焦点、顶点坐标、离心率并能根据其性质画图;(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学习其它圆锥曲线作方法上的准备.教学重点:椭圆的几何性质,通过几何性质求椭圆方程并画图教学难点:椭圆离心率的概念的理解.教学方法:讲授法课型:新授课一、复习:1.椭圆的定义,椭圆的焦点坐标,焦距.2.椭圆的标准方程.二、讲授新课:(一)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掌握新知识的同时培养能力.[在解析几何里,是利用曲线的方程来研究曲线的几何性质的,我们现在利用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的标准方程来研究其几何性质.] 已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0(12222>>=+b a by a x 1.范围[我们要研究椭圆在直角坐标系中的范围,就是研究椭圆在哪个区域里,只要讨论方程中x ,y 的范围就知道了.]问题1 方程中x 、y 的取值范围是什么?由椭圆的标准方程可知,椭圆上点的坐标(x,y )都适合不等式22a x ≤1, 22by ≤1 即 x 2≤a 2, y 2≤b 2所以 |x|≤a , |y|≤b即 -a≤x≤a, -b≤y≤b这说明椭圆位于直线x =±a, y =±b 所围成的矩形里。

2.对称性复习关于x轴,y轴,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之间的关系:点(x,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点(x,y)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 y);点(x,y)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问题2 在椭圆的标准方程中①以-y代y②以-x代x③同时以-x代x、以-y代y,你有什么发现?(1)在曲线的方程里,如果以-y代y方程不变,那么当点P(x,y)在曲线上时,它关于x的轴对称点P’(x,-y)也在曲线上,所以曲线关于x轴对称。

(2)如果以-x代x方程方程不变,那么说明曲线的对称性怎样呢?[曲线关于y轴对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
1.根据椭圆的方程研究曲线的几何性质;
2.椭圆与直线的关系.
【自主学习】
复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哪几种?如何判定?问题:椭圆与直线有几种位置关系?又是如何确定?思考:点与椭圆的位置如何判定?
【合作探究】
例1.(教材P47例7)已知椭圆
22
1
259
x y
+=,直线l:45400
x y
-+=。

椭圆上是否存在一
点,它到直线l的距离最小?最小距离是多少?变式:最大距离是多少?
:【目标检测】
1.设P是椭圆
22
1
1612
x y
+=,P到两焦点的距离之差为2,则
12
PF F
∆是().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
2.设椭圆的两个焦点分别为F1、、F2,过F2作椭圆长轴的垂线交椭圆于点P,若△F1PF2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椭圆的离心率是().
A.
B.
C. 2-
D. 1
3.椭圆的焦距、短轴长、长轴长组成一个等到比数列,则其离心率为.
4. 经过椭圆
2
21
2
x
y
+=的左焦点
1
F作倾斜角为60的直线l,直线l与椭圆相交于,A B两点,
求AB的长.
【作业布置】任课教师自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