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之常用修辞手法53页PPT
高考专题复习:常见的9种修辞手法+课件

连续反复 间隔反复
1.连续反复 连续重复相同的词语或句子, 当中没有其他词语或句子间隔。 2.间隔反复 反复的词语或句子,不是连续出 现的,其间有别的词语或句子使其间隔开来。
例:①她嫁了,女婿是个清秀的人,我喜欢。她 生儿子了,是个聪明活泼的孩子 ,我喜欢。他们俩 高高兴兴当教员,和和爱爱相互对待,我喜欢。
⑤西洋某些学者对儒学感兴趣,自有他们的道理与自 由,但想用孔夫子治爱滋病恐怕不能奏效。
修辞训练
1、所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A. 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B.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C. 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 D. 远处的山巅,近处的断崖,都笼罩在一片雪帘雾障里。
答案示例:看着你归来,我的心一 阵高兴,高兴。
修辞分析之比喻
①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②甲乙之间必须有类似点
例如: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 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 出是火把 还是星星。
例句中“火把排成的形状”和“之”字形,两者 的形状完全相同,而不是什么在某一方 面有类似点的 问题,不具备构成比喻的第二个条件,也不是比喻。
常见的9种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 反复、设问、反问
修辞分析之对偶
1、定义
正对
2、种类 反对
窜对
从内容上分
从情势上看,对偶有严对和宽对之别。 (1)严对 又称工对,即工整严格的对偶。要求相 对称的两项字数相等,词类相同,句式的语法结构相 同,相对应的字平仄相反或符合格律,相对应的字不 用同一个字。
…… 领取自己那一份,也有品味、把玩、获得的意思。那么领取秋,领 取冬,领取四季,领取生活罢。 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分别使用了6个“便”和 5个“领取”,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1)反复使用“便”字的好处是:(不超过26个字) (2)反复使用“领取”的好处是: (不超过26个字)
高考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修辞课件46张

夸张: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 引起联想效果。
运用夸张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 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生活的根据。 如:脚下地球当球玩,大洋海水能喝干。 第二,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分不 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 第三,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文、 说理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张,以免歪曲事实。
B、运用反语可以鲜明地表示说话人的态度和立场 。
C、运用反语可以使语言有变化,不死板,生动有 趣,增强说话或文章的幽默风趣感。
D、运用反语可以表现特殊情况下的特殊斗争,使 憋在心里面、想说的话说出来,有
时还可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引用:
1、概念:写文章时,有意引用成 语、诗句、格言、典故等, 以表达自 己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说明自己对新 问题、新道理的见解,这种修辞手法叫 引用。
比喻:
明喻 暗喻 借喻
本 比喻词
喻体
体
√ 像、似、若、犹、好像、仿佛 √
、犹如
√ 成、变成、成为、当做、化作 √
、是
√
比喻:
比喻作用: 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
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 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 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 入理解。(事物间有相似性)
比拟:
概念: 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成人来写,或
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 作用:
能启发读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动。 类型:
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
比拟:
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 比喻含有喻体
(1)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 行为、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例:花喜鹊格格地笑起来。 (2)拟物(借物喻人):①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 当作彼物来写。 ②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 例:敌人夹着尾巴逃跑了。 (人是没有尾巴的,这 里把敌人写成兽类了)
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十四部分正确使用修辞手法课件(50张PPT)

素养风向标·导航
专题框架图·导览
【真题研磨·高屋建瓴】 1.(2020·新高考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我决定步行回家,我喜欢走夜路,何况此时夜凉如水。我越过立交桥,走进 了二环路西侧人行道。这条环路是北京塞车最严重的道路之一,白天黑夜,红 尘万丈,车流缓缓,永远像一条黏稠的河。不知不觉,我发现已经走到了朝阳门 立交桥附近。忽然想起朝阳门里北街上有一家专卖门钉肉饼的小店——对,去 吃门钉肉饼。
种类
释义
成分排比
一个句子中的一 些成分组成排比
例句
他们不会高声朗笑,不会拼死搏 击,不会孤身野旅,不会背水一战
种类
释义
例句
一个复句的各 分句排比 个分句构成排
比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纯洁和高尚,他们 的意志是那样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 质是那样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 那样美丽和宽广
单句排比
几个单句(或复 句中的单句形 式的分句)构成 排比
想作几句诗。山腰中的颜色是永远在那儿变动,特别是在秋天,那阳光能够忽 然清凉一会儿,忽然又温暖一会儿。这个变动并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颜色觉得 出这个变化,而立刻随着变换。忽然黄色更真了一些,忽然又暗了一些,忽然像 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流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和着彩色,轻轻 地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有这样的山,再配上那蓝的天,晴 暖的阳光;蓝得像要由蓝变绿了,可又没完全绿了;晴暖得像要发燥了,可是有 点儿凉风,正和诗一样的温柔;这便是济南的秋。况且因为颜色的不同,那山的 高低也更显然了,高的更高了些,低的更低了些。山的棱角曲线在晴空中更真 了,更分明了,更瘦硬了。看山顶上那个塔!
下面溪水大概是涸了,看着 有无数用为筑桥剩下的大而 笨的白色石块,懒懒散散睡 了一溪沟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常见的修辞手法课件ppt课件

赤壁(杜牡)
折戟沉砂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析: “二乔”指的是大乔、小乔,分别 是孙策、周瑜的妻子,她们的命运代表了东吴 国家的命运。 “锁二乔”指的是大乔、小乔 被曹操虏去,意味着东吴的败亡。以“锁二乔” 借代东吴的败亡,既显得委婉,又显得深沉, 同时又能给人联想与思考。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两句备受后人的称道,为什么?
这两句是以水喻愁的名句,用比喻和设问的 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愁的弥漫、深浓、绵长, 表现了词人内心无尽的哀伤,既有深度,又有 力度。
修辞分析之比拟
• 1、定义
2、种类
拟人 拟物
3、作 用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将人的情感移植到花鸟身上,把人的感 情表现得更深沉、曲折、凄苦、哀伤。
借 喻
√ 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
7、准确理解比喻句
例句:我猜他把那信总该看了几十遍,每个 字让他嚼得稀烂,消化了。
本体是“看信”,喻体是“咀嚼食物”, 相似点是:仔细、反复、回味。
例句:虽然这是些无关大局的小事,可是在 这位观察别人很精细的姑娘身上却投下了一个 不太好的阴影。
本体是“印象”;喻体是“阴影”;相 似点是“暗淡”。
设问:诗的三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析它的作用。
答: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把对友人惜别的心情比做遮 拦不断的江南江北的春色。将抽象的感情具体化、形 象化、化虚为实,想象奇特、新颖。
江上看山(苏轼)
船上看山走如马,倏乎过去数百 群。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 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舟中 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
①花白胡子 一面说,一面走到康大叔面前……
(特征代本体)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常见的修辞手法课件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常见的修辞手法课件常见的修辞手法一、常见的种修辞手法范围: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题型及趋势:诗歌鉴赏现代文大阅读作文、定义、条件修辞分析之比喻①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②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例如: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
例句中“火把排成的形状”和“之”字形两者的形状完全相同。
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表明老山界山势的陡峭山路的险峻爬山的艰难表现了红军队伍的浩大壮伟也显示了红军指战员壮志凌云的英雄气概。
西沉的落日像一只金色的圆盘。
青春是盛开的鲜花。
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
√、种类下午时分、准确理解比喻句例句:我猜他把那信总该看了几十遍每个字让他嚼得稀烂消化了。
本体是“看信”喻体是“咀嚼食物”相似点是:仔细、反复、回味。
例句:虽然这是些无关大局的小事可是在这位观察别人很精细的姑娘身上却投下了一个不太好的阴影。
本体是“印象”喻体是“阴影”相似点是“暗淡”。
学以致用“天边偶尔飘浮着淡淡的白云”后面连接哪一项才能构成最佳比喻句?A.有如千万朵盛开的白莲B.像从什么仙境飘来的片片银色的羽毛C.像千万朵闪烁的银练D.仿佛落入人间仓库的垛垛银棉√送沈子福归江东王维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设问:诗的三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析它的作用。
答: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把对友人惜别的心情比做遮拦不断的江南江北的春色。
将抽象的感情具体化、形象化、化虚为实想象奇特、新颖。
诗歌鉴赏中的修辞手法江上看山(苏轼)船上看山走如马倏乎过去数百群。
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
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
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
试分析此诗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答:此诗将江两岸的群山喻为马群且以行船为参照物把群山那一静态的景物给予动态化了写得形象生动。
“飞鸟”喻“孤帆”写出了舟行之快。
这两句是以水喻愁的名句用比喻和设问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愁的弥漫、深浓、绵长表现了词人内心无尽的哀伤既有深度又有力度。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专项突破课件PPT

202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正确使用常 见的修 辞手法 》专项 突破 课件(共21张PPT)
(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在意义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 202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专项突破课件(共21张PPT) 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例如:才饮长沙水,又食武 昌鱼。 (4)按形式可分为工对和宽对。所谓工对,就是字数、 词性、结构、平仄、用字等均按对仗要求,如(1)中的例句。 所谓宽对,就是基本符合对仗要求,但某些方面稍有出入,也就 是形式要求稍宽松一点。例如: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 后。 》专项 突破 课件(共21张PPT)
202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正确使用常 见的修 辞手法 》专项 突破 课件(共21张PPT)
第二种类型
比拟
1.概念把人(或物)当作物(或人)来描写,也可以把此物当 作彼物来写。2.种类(1)拟人:把物当作人来描写,赋予物以 人的言行、思想、感情。例如: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 空去迎接那雷声。(2)拟物:把人当作物来描写,或把甲物当 作乙物来写。例如: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 就得夹着尾巴跑。
202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正确使用常 见的修 辞手法 》专项 突破 课件(共21张PPT)
3.作用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可以引人联想, 202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专项突破 课件(共21张PPT) 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4.注意点 (1)借体和本体关系密切,借体必须能突出地代表本体,有鲜明的代表 性,让人一听就明白所指称的事物。有时需要在上下文中对借体有所 交代,使读者明白本体是什么。如“我家兄妹很多,已有两个五角星, 两枚大学校徽”,由于“五角星”既可指解放军,也可指铁路工人; “校徽”可代学生,也可代教师甚至校长,因此,不具有“鲜明的代表 性”,会造成歧义。(2)借体往往带有褒贬色彩,反映人的思想感情,用 人物特征做借体时,要注意褒贬色彩。代表正面人物时,宜用褒义的 称号,反之则用人皆厌恶的事物来代表反面人物。如 “诸葛亮”等 做借体,常用来代指正面人物,而“三只手”等做借体,常用来代指反 面人物。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5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PPT课件-【完整版】

解析:本题考查仿写句子及正确运用修辞(比 喻)的能力。给定的话题不管是内涵还是外延 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揣摩其含义,用上比喻 修辞格。 答案:(示例)理想是合理的设想,幻想是空洞 的梦想。理想像海上的灯塔,让人明确方向; 幻想像空中的楼阁,让人沉醉迷失。
例如: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 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再也说不出话。
④博喻。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 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
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 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 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3)比喻的作用 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或化深奥为浅显,或化抽象为具体。 (4)易混淆为比喻的情况 下列几种情况,虽有“像”“仿佛”等词,但不是比喻句。 例如:她的性格很像母亲。(同类比较) 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表示猜度) 她仿佛听见了她的心脏跳得非常厉害。(表示想象) 我们这时代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像罗阳、张丽莉 等。(表示列举)
(2014 山东济南高三模拟考试)请仿照给出的句子,另写两 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
如果你想得到聪慧,就将自己变成一尾鱼,到书的海 洋中去遨游。
解析:本题考查仿写句子和运用修辞的能力。先看清是 单句还是复句,是单句的,要分析句子成分的关系(主谓 式、动宾式、动补式等);是复句的,要分析分句之间的 关系(并列、因果、假设等),再按例句的结构仿句,同时 注意语气、内容、修辞等方面的要求。 答案:(示例)如果你想得到甜蜜,就将自己变成一只蜂, 到花的园林中去采撷;如果你想拥有广阔,就将自己化 作一只鹰,到天空的怀抱里去飞翔。
新课标高考第一轮语文总复习专题课件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共70张PPT)

C.海与山绸缪在一起,分不出,是海侵入了山间, 还是山诱俘了海水, 只见海把山围成了一角角的半岛, 山呢,把海围成了一汪汪的海湾。(拟人手法的使用, 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海山浑然一体的优美意境。) D.江上的景色越发奇丽。两岸都是悬崖峭壁,累 累垂垂的石乳一直浸到江水里面,像莲花,像海棠叶, 像一挂一挂的葡萄,也像仙人骑鹤,乐手吹箫„„说 不定你忘记自己在漓江上了呢? (用多个比喻表现漓 江两岸石乳的千姿百态 , 进而表现了漓江景色的奇 丽。)
※【答案讲评】B
(三个“总希望”领起的排比
句强调了“我们”对“完美”的希求,但并没有表达 “对完美难以得到的深深的惋惜”。“却没想到”后 面表达的应是作者对“我们”希求完美的这种思想的 否定。)
设题角度Ⅱ:修辞与选用、仿用、扩展相结合 2.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一个描写对象,写一组 句子,要求所写句子使用夸张、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 法。 这满山遍野的桃花,开得热火朝天,惊天动地, 是一幅立体的画,一首无声的诗,把青春挥洒得淋漓 尽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培养正确使用修辞手法的能力。这里的能力是多 方面的,简述之:就仿写题型而言,主要是审题能力, 此外还有联想能力、驾驭语言的能力以及创造力;就 “文学鉴赏”和“现代文阅读”而言,这两种题型主 要是对修辞表达效果的考查,这就要求考生有很强的 捕捉有效信息的能力,特别是语境的分析,语境把握 不住是很难理解修辞的表达效果的;就作文而言,是 善于使用比喻、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来写作句子的 能力, 这就要求作文时增强自觉使用修辞手法的意识。 我们要多与仿句、扩句和作文结合训练,在读、写的 实践中学会正确使用修辞手法,从而提高实战能力。
三、明确修辞的表达效果,培养使用修辞的能力 明确八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是判断其使用正 误、优劣的前提。八种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如 下: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 为具体,化冗繁为简洁。 (2)比拟:把物拟做人或把人拟做物,使形象栩栩 如生,使语言生动形象。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 代情。 (4)夸张: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 强感染力;展开丰富的联想,以创造意境。 (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用于诗词,有音 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