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考研的几点建议.
专家教授的讲座心得体会

专家教授的讲座心得体会专家教授的讲座心得体会我荣幸地参加了今年暑假的省级教师培训,聆听了专家教授的讲座,每天的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实的,因为每一天都要面对不同风格的讲师,每一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
在这里,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
作为一名中年教师,我深知自己在教学上是幼稚而不成熟的,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太多的问题,但是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相信自己是有所收获的。
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非浅。
作为一名教师,要坚持不断地学习,积极进行知识的更新。
各位专家、教授讲解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对我的触动颇深。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教育现代化工程的不断推进,当前以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迅速兴起,正猛烈地冲击着高中各学科特别是英语学科的教学。
在网络理论下知识突破了原有书本的限制,不再以点的形式出现,而是以流的形式传递,使教学观念,教学主体,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形式都发生根本改变。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靠二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课程“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方式,传统观念下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闻道有先后”的观点,也将被基于新课程教学提出来的“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实践,学会创新”的理念所取代。
英语教师应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发展,正确认识网络环境的特点,做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充分利用网络环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中学英语教与学的改革深化。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
在网络环境下,谁拥有网络,谁就拥有知识,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容器和载体,学生的思维敏捷、兴趣广泛,电脑操作技能强,获取知识快,他们完全有可能在某方面拥有比教师、更深刻的英语知识。
因此,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应放下架子,转变观念,从知识的传导者的角色转变为信息海洋的导航者、个体学习的指导者、学习生活的组织者、合作探究的辅导者。
工作后再考研的时间安排与准备

工作后再考研的时间安排与准备引言考研是许多人实现个人发展和职业提升的重要途径之一。
然而,许多人在工作后决定再度考研时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如何平衡工作和考研的时间安排。
本文将探讨工作后再考研的时间安排与准备,以帮助那些打算兼顾工作和考研的人们制定有效的计划。
第一步:明确目标和计划在决定工作后再考研之前,首先要明确考研的目标和计划。
考虑到你已经有了一份全职工作,你可能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准备考试。
确定你想要报考的学校和专业,并了解相关考试的科目和内容。
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和计划将有助于你更好地安排时间和资源。
第二步:制定时间表制定一个详细的时间表是工作后再考研的关键。
你需要合理利用每天的时间,包括工作时间、休息时间和学习时间。
首先,评估自己当前的时间利用情况,并找出可以挤出的学习时间段。
这可能意味着在早晨、晚上或周末抽出一些时间进行学习。
根据你的日常工作安排和个人喜好,制定一个灵活的时间表,确保充足的学习时间和休息时间。
第三步:合理安排学习和工作时间工作后再考研,学习时间受限,因此需要更加高效地利用每一分钟。
在工作时间内,尽量集中精力完成工作任务,避免分心。
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例如在午饭时间、通勤时间等利用碎片时间进行阅读或记笔记。
将学习任务分解为小块,每次专注于解决一个问题或一个知识点,以增加学习效率。
在晚上或周末,安排较长的学习时间,集中攻克难点。
第四步:制定学习计划工作后再考研需要有一个明确的学习计划。
根据你的目标和考试科目,制定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
将大的学习目标分解为小的里程碑,每个里程碑都制定明确的行动步骤。
合理安排每周的学习任务,将重点放在掌握基础知识和解决难点上。
制定计划时要考虑到个人的学习速度和能力,确保计划的可行性和实施性。
第五步:寻求支持和帮助工作后再考研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因此寻求支持和帮助至关重要。
和家人、朋友、同事沟通你的决定,获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与其他考研的人们联络,分享经验和学习资源。
2024年辞职考研有必要吗?

辞职考研有必要吗?5
从我自身的角度出发,我认为是不值得的,因为考研有一定的风险性。
如果自己考不上,而且还失去了工作,自己比原来将会生活得更惨,甚至还要面对生活各方面的压力和质疑,让自己原本向好的生活从此变得一片昏暗,所以,辞职考研风险性太大,不建议放弃稳定工作这样做。
辞职考研有必要吗?3
没有。安安稳稳工作就行。
首先你可以先问一下自己,你考研的目的,是为了以后有个更好的好工作,还是说属于兴趣。
其次,再看看自己的家境,经济上是不是全然无忧。
我觉得答号上面两个问题很重要。
像我考研,就是为了有更好的工作机会。所以如果我是你,绝对不会选择考研。
你看,我的研究生考的挺不错,但是工作却不是很好,或者说,当初在找工作的时候,还是碰了一鼻子灰。因为本科院校并不是双一流,所以认可度不是很高。再者,很多本科生工作都比我好,所以学历是可以提高你的就业门槛,但是如果你本科就能有个不错的`起点,真的不太有必要。很有可能你研究生毕业,也找不到你现在的工作。如果你想提升学历,可以读个在职的,为了以后工作上的晋升。
如果你家境很可以。工作什么的不是你读研的最终目的。那么可以考虑为了兴趣去读研。
如果家境不怎么样,不建议辞职读研。
辞职考研有必要吗?4
我认为考研值不值得真的要看本人对于考研决心有多大以及考研给你带来的利弊有多大!值不值得考研,就看你一念之间的想法。我认为辞职考研有好也有坏。
好的地方就是专心为考研复习,成功的'几率更大!
考研可以提升自我,但是考研不是唯一的选择,千万不要把考研读书当做目的本身,工作后提升自己的路径有很多,读研只是最后一条路,当你无路可走的时候,再去决定考研吧。
为什么说辞职读研后悔死了

为什么说辞职读研后悔死了辞职读研后悔原因1、真心学不到什么东西。
研一一年还是像大学那样上课,除了课程,还考了两个证书,其实这个证书自己也知道就是可有可无的证书,再就是玩。
研二就是打工,实习,糊弄论文。
2、研究生和研究两个字真心挂不上什么边。
导师是个很牛x的老师,可是没时间带我们做课题,刚刚读研又不读博,老师自然也不会花很多心思带你搞研究,除了现在写毕业论文,算是研究之外,算是没有一点研究贡献。
老师没时间带着,连毕业论文也只是能过就可以。
可以说现在中国的大部分研究生教育都是很虚,我们学校比不上清华北大,可也算是比较厉害的,但身边的同学有的像我一样老师不认真带,还有整天帮老师干活的,也只是翻译文章,找资料,发问卷,整理资料,几乎没有老师真心带着搞研究,除非你表示要考博。
我也有在北大在浙大读研的同学,他们能比我好一些,但也好不到哪去。
读研必须辞职吗在职研究生不一定要辞职啊,也看单位的吧,对于大多数单位来说,其实也是鼓励员工能够不断进修,提升个人能力,当然对于在职研究生而言,有一些单位在这方面是有限制的,所以我们应该慎重处理这一个问题,因为在工作的时候,集中精力去工作,去学习的时候也是集中精力去学习,尽量将复习的时间安排在下班之后,这样就可以尽可能地规避一些负面影响。
考上全日制研究生不辞职可以吗可以,看你单位的性质。
如果是事业编制或者公务员编制,那在原则上肯定不允许。
全日制研究生是需要调取档案的。
但是,现实操作中你可以和单位领导说好了,给单位让利一部分工资啊什么的,我想要是领导同意你去在职读研的话还是可以的。
毕竟有编制人员国家已经没有停薪留职之说了。
反之,既然单位不错,那你可以选择在职攻读研究生啊,全日制的毕业未免能比在职拿的文凭价值上好多少了。
可以选择全日制周一至周五上课,也可以选择在职,周六周日上课。
全日制两年毕业,在职一般两年半或者三年,和导师多沟通。
所以不辞职读研是可以的。
二战考研一边工作一边考研好吗

二战考研一边工作一边考研好吗
二战考研一边工作一边考研是可行的,但需要考虑个人实际情况。
以下是一些关于这个问题的建议:
1. 确认自己的目标和优先级:如果认为考研对自己未来的发展非常重要,那么即使有工作,也可以考虑全职备考或至少为备考分配足够的时间。
如果认为工作也很重要,或者经济状况需要工作来维持生计,那么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备考。
2. 考虑工作的性质:如果工作非常忙碌,或者加班是常态,那么一边工作一边备考可能会非常困难。
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考虑减少工作量或者换一份较为轻松的工作。
3. 利用好时间:如果决定一边工作一边备考,就要特别注重时间管理。
制定一个合理的时间表,确保有足够的时间学习和复习,同时也要保证工作的效率和品质。
4. 保持身心健康:无论工作还是备考,都需要良好的身心状态。
可以适当进行锻炼、放松和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饮食。
5. 寻求支持:无论是家人的支持、朋友的理解,还是考研辅导班的帮助,都可以减轻备考的难度。
总之,二战考研一边工作一边考研是否好,主要取决于自己的实际情况。
如果认为自己能够平衡好工作和学习,那么完全可以尝试。
如果感觉困难较大,也可以考虑全心备考或换一份较为轻松的工作。
考研经验:工作后再考研

考研经验:工作后再考研工作几年后,我选择了考研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
在这个过程中,我经历了许多困难,也收获了宝贵的经验。
希望我的经历能为那些和我有相似经历的朋友们提供一些帮助和启发。
决定考研之前,一定要深思熟虑。
工作后再考研,意味着要放弃现有的工作收入,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承受巨大的压力。
所以,要问问自己,为什么要考研?是为了提升学历,增加职业竞争力?还是为了追求自己真正热爱的专业?对我来说,是因为在工作中遇到了职业瓶颈,意识到只有通过提升学历和知识水平,才能有更好的发展机会。
确定了考研的目标后,接下来就是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由于还要兼顾工作,时间非常有限,所以必须要做好规划。
我把每天的时间分成了几块,早上早起一个小时背单词,午休时间做几道政治选择题,晚上下班后则集中精力复习专业课。
周末的时候,安排一整天的时间进行模拟考试和总结。
复习的过程中,英语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科目。
背单词是基础,我用了各种单词书和 APP,不断重复记忆。
同时,坚持每天做阅读练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对于英语作文,我提前准备了一些模板,并通过练习不断修改完善。
政治的复习不需要开始得太早,但也不能太晚。
我在考前几个月开始系统复习,先把教材过一遍,理解基本的概念和原理。
然后通过做大量的练习题来巩固知识点,最后背诵重要的论述题。
专业课的复习是重点也是难点。
首先要收集到目标院校的教材和历年真题。
我通过各种渠道,包括在网上购买、向学长学姐请教,拿到了宝贵的复习资料。
然后对照考纲,把教材仔细地看了几遍,梳理出知识框架,做好笔记。
做真题的时候,要认真分析出题的规律和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工作后考研,最大的困难就是时间和精力的不足。
白天工作已经很疲惫了,晚上还要打起精神学习,这需要很强的意志力。
有时候,会因为工作的事情耽误了学习进度,心里会非常焦虑。
这时候,一定要调整好心态,不能轻易放弃。
可以适当地给自己放个假,放松一下心情,然后再重新投入到学习中。
以考研为理由辞职好吗

以考研为理由辞职好吗
以考研作为理由辞职是否好,这取决于许多因素。
如果你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没有信心,认为在考研的过程中可以获得新的机会,或者你的薪酬不满意,认为考研可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收入,那么辞职去考研完全可以理解。
但是以考研为理由辞职也是有风险的。
在考研的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而且较少的休息有可能对身心健康带来影响。
因此,如果考研之前没有足够的储备,在考研过程中遇到突发情况,资金和精力有可能不足以支撑。
此外,考研也不一定非要什么时候考,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和长远职业计划考虑选择。
如果你在目前的工作中有一定的职业发展计划,将受益于规划,那么可以先保留职位,等职业规划竣工后再考虑考研的事。
因此,以考研为理由辞职是否好,还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衡量。
如果你确实能够控制好时间,确保资金和精力的供应,并且相信考研能够为自己带来一定的优势,那么辞职去准备考研是有可能的。
反之,如果你对自己的职业发展还有信心,相信自己可以在现有工作中得到改善,那么就不建议以考研为理由辞职。
辞职考研都是什么原因呢_1

辞职考研都是什么原因呢当你准备要辞职的时候就要考虑好自己要的是什么,分享给你一篇考研的,可以看看:1、要不要考研?这是最需要深刻思索的问题,所有的已经工作的兄弟姐妹都要慎重,且不可将其当作再次逃避的借口。
在一家国企工作了3年后,我感到深深的迷惑,虽然,我的工作轻松稳定,工资也一般,但我发现自己对工作已经完全丧失了热情,我的岗位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可言,在这3年中,我没有任何提升。
看着那些已经工作了10年的同事,我在想,难道我要和他们一样?一辈子在同一个地方同一个企业?这个念头让我发寒,那么,是辞职吗?我承认我的能力一般,辞职也未必能有更好的选择。
从而,我决定考研,希望能给自己一次改变的机会,当然,也不是说考上了就一定能改变,未来总是不确定的,我只能根据自己的情况作出一个有限理性的决策,无论如何,我试过,就不会后悔。
2、要不要辞职?从决定考研后,我就开始搜寻有关信息,我也犹豫过,要不要辞职?可是在仔细的分析后,我还是决定不辞职。
理由如下首先,我的工作很轻松,一天8小时,很少加班,双休,所有的法定节日都有,即便是上班的8个小时,我的自由度也非常之大,比如,可以看书。
其次,我不是一个耐性很好的人,我从来就做不到一天看十几个小时的书,就算是辞职,只怕我有效的学习时间还是不会太长再次,辞职考研的压力不是一般的大,我自认自己无法在长达一年或半年的时间里承受这样的压力。
实际上,我10年就没考上,当时也没觉得什么,11年考后也感觉不好,还想着又要考一年呢,结果还是很幸运。
最后,由于丢开书本多年,实际上,大学时也没认真学,我知道自己的基础很差,考研对我,肯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3、选什么专业?在决定在职考后,我首先思索的就是该考什么专业,由于我本科学文,可选择的专业相对要窄。
在可选的专业里,我主要考虑以下方面,一是要能符合自己的性格,最好自己能喜欢,二是它的发展前景相对要好些,三是它的专业性要强些,四是最好自己能熟悉点,在仔细对比后,决定考会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辞职考研的几点建议
2018-11-16
现在又到了辞职考研的高峰期了,作为过来人,给出我的一些建议,希望能让大家少走弯路(因为我走了不少弯路,所以觉得有些东西是可以避免的):
1、关于辞职时间:
一般情况下,有6个月够了,长了也没有用。
如果是跨专业且要考数学,最好再加两个月,即8个月左右。
我是跨专业考经济类的,数学四。
去年5月1号辞职的,五月中旬在母校旁边开始正式复习。
感觉时间是够了,只是中间很多时间没有充分利用好(疲惫期太久了,郁闷)。
记住:一切节约都是时间节约。
一切资源都是时间资源。
一切管理都是时间管理。
2、关于资金准备:
最好先认真规划好后留有两千左右的机动款,原则是前紧后松(千万别学我,到找工作时紧张的要死。
就算借,也要在开始时先借好,以免到时影响自己情绪)。
发生费用大概包括以下名目:租房之类的住宿水电费+月供固定伙食费+不爽的时候或者朋友来了的时候的大餐费+电话通信费+交通费(比如疲惫了回家修养一下)+资料费(大多数可以买盗版的或者买别人的笔记)+辅导班费用(内地城市一般300-500一个班,去所考的学校听课要例外)+报考费(找个不算多)+生活日用品支出(看自己怎么过日子)+过年费(考完后就过年了,辞职考的同志是大人了,还是要考虑,呵呵)+找工作费用(毕竟还是做最坏的打算吧)+复试准备费用(这个费用不好太好估计)+还有考试费用(那个时候可能营养要补充,要到考场附近的宾馆住2-3个晚上)+其他。
我去年初试前在南昌准备,考完后找工作和复试时候在广州。
前部大概花了13000元。
初试前大概花了1万,后面找工作,租房和复试准备花了3000左右。
开始花的比较宽松,所以钱到后来不够用,呵呵,最后只好把养老保险给提出来了。
3、关于报考学校和专业(毕竟要衡量成本和得失):
地域:最好选择以后准备工作和发展的地方(纯粹的为了学术除外),比如,你准备在南方发展,最好选择南方的学校。
除非你是考北大清华人大之类,可以不受地域限制,其他的必然都受一定程度的限制。
系统:有些专业是分系统的,比如金融系统,就比较看重中财和西财。
所以最好也考虑一下(除了考虑就业机会,还有发展方向和发展机会问题)。
名校:这个其实傻瓜都知道,呵呵,我个人还是强调,如果考研,最好报考自划线的学校,以后出来成绩也早,调剂比较方便(联系调剂的时候,人家首先问你报考那个学校的,然后才问你考了多少分)。
最起码也应该是211的学校。
毕竟现在研究生工作也未必好找,工作经验越发重要啊。
学术上,非211的学校也没有太多选择了。
不要太多顾虑,没事的,考一般的名校一般的专业,跟考普通高校的难度相差不是很大(加上其他考场外的权重)。
4、关于指导原则:
我的推荐只有一个:量变导致质变。
(马克思说量变才能导致质变,我却一直用量变必然导致质变来安慰自己,呵呵),找个也是最重要的最简单的复习方法。
其他的细节方法,因人而异。
5、关于考研疲惫期:
好象大多数人(特别是全职考研的人)都要经历。
不好意思,我好象经历的比较长,从8月底到10月中旬。
首先不要完全放弃复习去调整(这样非常可怕),可以缩短复习时间来调整。
其次找最熟悉的方法调整,应该以前都有经验,呵呵。
比如我是上网打打拖拉机,写,看励志文章,中秋回家看看老妈享受家庭氛围,找考研的同伴交流。
6、关于同伴:
我觉得非常有必要有同伴。
最好是回原来的母校复习或者要考的`学校,最好是去学校上自习,最好是有固定一起上自习的人,最好是有考同一个专业但不一定同一个学校的同伴。
我复习最有效率的时候就是有同伴陪着的时候,开始是网上找到然后合租的朋友,后来是找到几个都是考经济学的朋友(中间8月-10月初单独上自习期正好是考研最疲惫的时期,我想应该不是偶然)。
7、关于档案户口:
我的做法是先全部安顿到人才市场,毕竟是公司性质,以后办事方便,可能要花点人事代理费用(仅仅用钱解决的事情都是简单的事情,呵呵)。
8、关于朋友:
除了最好的朋友,很铁的哥们,你就跟家人和研友联系吧。
其他的人,先放一边,不要告诉你的联系方式,上网也隐身。
9、关于辅导班:
个人问题,不一定的。
但跨专业的,最好有人辅导一下,比如辅导班(不一定是所考学校开的)或者考找个专业的牛人,这样输理一下可以更快建立知识树,建立体系,有框架然后才有血肉嘛。
其他的班,政治需要听一个冲刺,了解一下怎么答题(有很多免费的,呵呵),其他的看自己情况了。
本人听了专业课的,听了政治强化(因为专业课要考政治经济学),听了英语冲刺(因为他送政治冲刺套餐,呵呵)。
总而言之:把考研之外的事情先搞定,然后集中时间去做一件事(每天绝对不要少于8个小时,最好是10个小时左右),成功的可能性是最大的。
谋而后动,行必有果。
加一条,给大家一点信心。
去年和我一起全职复习的六个人(有2个05年刚毕业的,有2个毕业已一年的,一个同等学历的,还有我这个工作了两年才辞职的老古董),总分全部都上了线,至少上了西部的线。
其中两个考取了
第一志愿,两个调剂,两个没考虑调剂。
所以就我观察所得,只要全力准备,考个研究生还是问题不大的,只是学校好坏一些而已,权衡考虑到底读还是不读的问题而已,特别是我们这些辞职考的,破釜沉舟,孤注一掷,胜算更是增大n多。
有网友问:关于资金的准备,难道不需要考虑三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吗?
回复:不好意思,我实在等不及了(毕业后半年跳槽频繁,折腾不少,后来稳定了,积蓄点钱用来还大学读书的债务——这个也是我应届买好了专业书都没有考的原因之一),我发誓毕业超过三年后就不考了。
所以最多是毕业两年或者三年考。
毕竟我年纪有些大,呵呵,虽然工作还可以,还是忍心赌一把。
何况,我一直坚信,考上了名校一定会想到办法的,或借或赚或贷。
几万块而已,以后还起来应该还是不太吃力的,而现在再不考,呵呵,以后我可能会后悔了。
我把我这次赌博定义为:骑士之旅,风车之战。
呵呵,因为是大部分原因是为了爱好和发展,跟工作就业关系不大。
由于过程中发生事情比较多,所以如果大家碰到什么问题,我还是可以回答的。
(开始是把档案从厦门的公司签回南昌,然后是由于身份证掉了,为了补办身份证而不得不办理了登报落户之类的手续。
后来还包括复习中途郁闷时回家休养反而发生车祸,修养了近一个月,后来考试的时候,复习的最好的数学最后临场出了意外只做120分的试卷,而我定的目标是130以上,呵呵,导致都想放弃专业课考试了。
然后以为没有希望复试就来广州找工作,并开始工作,后来成绩出来,还进入复试,所以就辞职全力准备复试,由于分数处于危险阶段,还不安心地到处找调剂,甚至都找到了公费接受调剂的院校,当然,最后还算顺利录取了。
现在在继续上班,呵呵,赚些生活费。
如果复试时不辞职,到9月份开学,应该能赚到一年的学费了,呵呵,人算不如天算,总是不能让我全部如愿。
正所谓: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吧)。
反正,该经历的我都经历了。
现在因为还没有调整到最好状态,也还没有完全从考研中走出来,希望以上所写的对大家有所帮助。